民间美术概论教案
【试讲】中国民间美术教案

【试讲】中国民间美术教案.doc教案第一章:民间美术概述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民间美术的定义、特点和分类。
2. 引导学生认识民间美术在中华民族文化中的地位和价值。
3. 激发学生对民间美术的兴趣和热爱。
二、教学内容:1. 民间美术的定义:民间美术是指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广大人民群众为满足自身生活需要而创造、传承的美术作品和美术活动。
2. 民间美术的特点:群众性、地域性、传承性、实用性、观赏性。
3. 民间美术的分类:绘画、雕塑、工艺、建筑、服饰等。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民间美术的定义、特点和分类。
2. 展示法:展示民间美术作品,让学生直观感受民间美术的魅力。
四、教学步骤: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美术,美术的分类。
2. 讲解:讲解民间美术的定义、特点和分类。
3. 展示:展示民间美术作品,让学生欣赏和分析。
4. 讨论:引导学生谈谈对民间美术的认识和感受。
5. 总结:强调民间美术在中华民族文化中的地位和价值。
教案第二章:民间绘画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民间绘画的种类和特点。
2. 引导学生欣赏民间绘画作品,提高审美能力。
3. 激发学生创作民间绘画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民间绘画的种类:年画、墙画、灯笼画、剪纸画等。
2. 民间绘画的特点:寓意性、夸张性、装饰性。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民间绘画的种类和特点。
2. 展示法:展示民间绘画作品,让学生直观感受民间绘画的魅力。
3. 实践法:引导学生动手创作民间绘画作品。
四、教学步骤: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上一章所学的民间美术概述。
2. 讲解:讲解民间绘画的种类和特点。
3. 展示:展示民间绘画作品,让学生欣赏和分析。
4. 实践:引导学生动手创作民间绘画作品。
5. 总结:评价学生的作品,强调民间绘画在民间美术中的重要性。
教案第三章:民间雕塑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民间雕塑的种类和特点。
2. 引导学生欣赏民间雕塑作品,提高审美能力。
中国民间美术教案10篇

中国民间美术教案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中国民间美术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中国民间美术教案1一、教学内容分析《中国民间美术》这一课选自人民美术出版社的高中美术鉴赏,本课有民间美术的界定、民间美术的特点和民间美术主要种类介绍三部分构成,罗列了剪纸、年画、刺绣、玩具、雕塑等民间美术.`这一课以中国传统民间美术作品介绍为主,通过介绍最有代表性的艺术样式,了解民间美术与民俗的关系,理解民间美术的特征,满足现代学生的审美需要,激发学生的兴趣。
因此在本节课内,教师收集民间美术、实物、图片、视频等资料,并联系实际生活,引入与民间美术有关的多元艺术形式,在增加课程信息量的同时,开拓学生的视野。
多媒体辅助教学为学生欣赏美、了解美、发现美、评价美,表现自我提供了一种充满乐趣和信心的途径,从而使美术欣赏教学更为生动活泼。
二、学情分析中学生的求知欲强,接受新鲜事物的速度快,特别是对西方文化,日韩文化特别感兴趣。
然而我国优秀传统的本土文化关注较少,通过这节课,希望同学们能够了解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关注民间美术。
三、学习目标:1、通过欣赏中国民间美术,了解什么是民间美术和民间美术的种类及与人们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
2、通过学案学习和课堂活动,掌握自主学习、探究学习方法;培养一定的鉴赏能力;能够正确对待民间美术,喜爱民间美术,增进热爱民族文化的情感。
四、重难点学习重点:学习民间美术种类及基本特点、造型语言。
学习难点:准确把握民间美术的造型语言以及运用造型语言去欣赏民间美术。
课前预习:一.民间美术的定义:民间美术是广大农村人民为满足自身精神生活的需要而创作,并在他们自己当中应用和广泛流传的美术作品。
民间美术在古代是相对“宫廷美术”和“文人士大夫”而言的;在现代是相对于职业、专业艺术家的美术,是以农民为主的劳动者的美术。
《民间美术》教案

《民间美术》教案.doc教案内容: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民间美术的定义、特点和分类。
2. 培养学生对民间美术的欣赏能力和创作能力。
3. 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传承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民间美术的基本概念和分类,培养学生对民间美术的欣赏和创作能力。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和感受民间美术的独特魅力,以及如何将民间美术元素运用到实际创作中。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民间美术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分类。
2. 展示法:展示民间美术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和分析。
3. 实践法:让学生动手创作民间美术作品,提高其实际操作能力。
四、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的民间美术作品图片或实物,用于展示和讲解。
2. 准备创作材料,如画纸、画笔、彩泥等,供学生实践使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民间美术的概念,引发学生对民间美术的兴趣。
2. 新课内容:讲解民间美术的特点和分类,引导学生了解不同的民间美术形式。
3. 作品欣赏:展示民间美术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和分析,理解其独特魅力。
4. 创作实践:让学生动手创作民间美术作品,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创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六、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进行民间美术作品的欣赏和交流活动,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交流能力。
2. 邀请民间艺术家进行讲座或演示,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民间美术的独特魅力。
3. 组织学生参观民间美术展览或博物馆,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应定期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检查教学目标是否达成,教学方法是否合适,以及学生的学习效果如何。
2.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反馈和教学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八、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的民间美术知识掌握程度,通过笔试或口试进行评估。
2. 评价学生的民间美术欣赏和创作能力,通过作品展示和评价进行评估。
3. 评价学生的传承意识,通过学生的创作和表现进行评估。
中国民间美术教案

一、中国民间美术教案二、课时安排:1课时(45分钟)三、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民间美术的定义、特点和分类。
2. 培养学生对中国民间美术的欣赏能力和创作能力。
3. 增强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自豪感。
四、教学内容:1. 中国民间美术的定义和特点2. 中国民间美术的分类3. 欣赏中国民间美术作品4. 创作中国民间美术作品五、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5分钟)1. 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主题:中国民间美术。
2. 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美术?什么是民间美术?Step 2: 讲解(15分钟)1. 讲解中国民间美术的定义和特点。
2. 讲解中国民间美术的分类,如剪纸、泥塑、年画等。
Step 3: 欣赏(10分钟)1. 向学生展示一些中国民间美术作品。
2. 引导学生欣赏并讨论作品的特点和魅力。
Step 4: 创作(10分钟)1. 向学生发放材料,如彩纸、泥巴等。
2. 引导学生根据所学的民间美术技法创作自己的作品。
Step 5: 展示和评价(5分钟)1. 让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同学们。
2. 让同学们互相评价,选出优秀作品并进行表彰。
Step 6: 总结(5分钟)1. 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
2. 强调中国民间美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性。
教学评价:通过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作品创作和评价等方面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中国民间美术教案七、课时安排:1课时(45分钟)八、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民间美术的不同类型,如剪纸、泥塑、年画等。
2. 培养学生对中国民间美术的欣赏能力和创作能力。
3. 增强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自豪感。
九、教学内容:1. 中国民间美术的不同类型2. 欣赏中国民间美术作品3. 创作中国民间美术作品十、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5分钟)1. 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主题:中国民间美术的不同类型。
2. 引导学生思考:你对中国民间美术有哪些了解?Step 2: 讲解(10分钟)1. 讲解中国民间美术的不同类型,如剪纸、泥塑、年画等。
小学美术教案《民间美术》

小学美术教案《民间美术》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民间美术的概念和特点,感受民间美术的魅力。
2. 培养学生对民间美术的兴趣和热爱,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3.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和实践,掌握民间美术的基本技法,创作出具有民间特色的美术作品。
二、教学内容:1. 民间美术的定义和分类2. 民间美术的特点和价值3. 民间美术的基本技法和表现形式4. 民间美术作品的欣赏和分析5. 民间美术创作实践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学生了解民间美术的概念和特点,掌握民间美术的基本技法,创作出具有民间特色的美术作品。
难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和实践,深入理解民间美术的内涵和魅力,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民间美术作品的图片或实物,用于展示和讲解。
2. 学生准备绘画工具和材料,如彩笔、水粉、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民间美术作品的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观察和欣赏,激发学生对民间美术的兴趣。
2. 讲解:教师讲解民间美术的定义、特点和价值,引导学生了解民间美术的基本知识和概念。
3. 分析: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民间美术作品的技法和表现形式,帮助学生理解民间美术的创作方法和特点。
4. 实践:教师示范民间美术的基本技法,引导学生动手实践,创作出具有民间特色的美术作品。
5. 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和学生共同评价,给予肯定和建议。
六、教学延伸:1. 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或访问长辈,了解自己所在地区的民间美术特色和传统,进行探究性学习。
2. 学生尝试运用民间美术的技法,创作出具有个人特色的美术作品,如剪纸、泥塑、布艺等。
3. 教师组织学生参观民间美术展览或博物馆,加深学生对民间美术的理解和认识。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否有效地引导学生了解和欣赏民间美术作品?2. 学生是否掌握了民间美术的基本技法,并能够创作出具有民间特色的美术作品?3. 教学中是否存在需要改进和调整的地方,以提高教学效果?八、教学评价:1. 学生对民间美术的兴趣和热爱程度。
《中国民间美术》教学设计(精选5篇)

《中国民间美术》教学设计《中国民间美术》教学设计(精选5篇)《中国民间美术》教学设计1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明确民间美术的基本概念,了解我国丰富多彩的民间美术的表现形式、民间美术的艺术特征以及民间美术与民俗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我国不同地区、不同习俗的民间美术作品欣赏,形成对中国民间美术作品的初步欣赏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了解我国丰富多彩的民间美术形式,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从而了解家乡本土的美术,进而热爱乡土美术,并逐步提高传承乡土美术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民间美术的基本特点以及民间美术与人们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
【难点】了解中国民间美术中最有代表性的艺术样式以及民间美术与民俗的关系。
三、教学准备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有民间美术特征的实物等。
学具准备:民间美术相关资料收集、剪刀、彩纸等。
四、教学过程环节一:设置情境,音乐导入播放民俗音乐《喜洋洋》,提出问题:过年有哪些传统习俗?中国传统春节有哪些民俗活动(东北、西北、南方)?(小组讨论回答)它们属于美术里面的哪个门类?(小组抢答)——民间美术。
引出课题:《美在民间——中国民间美术》。
环节二:欣赏图片,讲授新知1、展示图片,哪些作品是民间美术的作品?如何界定民间美术?说说理由。
引出民间美术的定义。
2、学生观看民间美术短片,寻找、总结出民间美术的种类。
——年画、剪纸、刺绣、风筝、编织、民间玩具等。
3、各小组展示课前收集的民间美术作品进行欣赏,小组讨论民间美术的特点。
学生回答,教师进行总结:(1)生活实用:实用简洁,因材施艺;(2)审美需求:质朴率真,乡土气息;(3)表达情感:热烈夸张,象征寓意。
4、展示几组民间美术图片,让学生根据作品中运用的动植物或字体形象,分别猜测作品里所蕴含的象征寓意。
(1)福禄寿;(2)喜上眉梢——喜鹊、梅花;(3)连年有余——莲子、鲤鱼;(4)鸳鸯戏水——婚姻幸福美满。
小结:以上所提到的都是民间传统中比较常见的象征寓意,反映出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向往,追求喜庆吉祥。
小学美术教案《民间美术》

小学美术教案《民间美术》小学美术教案《民间美术》「篇一」一、设计意图:石榴在民间象征多子和丰产,人们借石榴多籽,来祝愿子孙繁衍,家族兴旺昌盛;人们常用“连着枝叶、切开一角、露出累累果实的石榴”的图案,以象征多子多孙,谓之“榴开百子”。
本次活动幼儿自己用手指印画制作一幅榴开百子图,对民间美术进行初步的探知。
二、活动目标:1、欣赏榴开百子图,感受红绿对比的美。
2、知道榴开百子的美好寓意,尝试手指印画。
3、体验印画后的惊喜,感受成功的快乐。
三、活动准备:1、榴开百子图2幅(一幅石榴图,一幅百子石榴图)。
2、石榴一个,一把刀。
3、红色、白色颜料,颜料盘。
4、宣纸5张。
四、活动过程:一、欣赏实物,激发幼儿兴趣。
1、师:老师这里有一个魔术口袋,我请小朋友上来摸一摸,猜猜是什么呢?(各种猜测后拿出石榴,说一说石榴表面是什么样的)将石榴剖开,进一步认识石榴特征,仔细观察石榴子。
让个别幼儿摸一摸,看一看。
师:说一说石榴里面是什么样子的?2、出示图片,让幼儿仔细观察师:石榴妈妈最爱笑了,她一笑呀,肚子里的宝宝们都跑出来啦,看看这幅图,数数有多少石榴宝宝呀?他们在一起玩的怎么样啊?总结:石榴宝宝很多,数也数不清,他们很开心,场面非常热闹、喜庆,我们中国人把这幅图叫做“榴开百子”图,表示我们中国人自己也会有许多可爱的宝宝。
二、音乐游戏,进一步理解含义。
师:现在老师是石榴妈妈,小朋友们是石榴宝宝,石榴宝宝在妈妈的肚子里安静的睡着了,当听到老师唱到“石榴宝宝变身啦”的时候,石榴宝宝就慢慢的醒了,从妈妈的肚子里一起开心的跳出来,哇,好多的石榴宝宝呀。
(幼儿模仿石榴宝宝跳跃,感受榴开百子“许多”的含义。
)三、手点石榴,促进幼儿动手能力师:石榴宝宝从妈妈的肚子里跳出来了,跳到哪里去了呢?现在,我给你们变个魔术,用手指变出好多个石榴宝宝,(教师用手指示范在宣纸上点石榴,随意点并说明点石榴的要求,可以用红色纯色,也可以用红色加白色调成颜色不一的石榴宝宝)我们用自己的小手变出许多的石榴宝宝好吗?四、幼儿操作,教师指导,并在幼儿操作的基础上教师用毛笔画出石榴轮廓,师生合作,完成榴开百子图。
第2课概览中外民间美术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赣美版初中美术七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质朴的民间美术——教学设计课题概览中外民间美术课型新授课课时1课时授课班级七年级授课教师学习目标1.认识什么是民间美术,概括民间美术的定义。
2.列举民间美术包含那些类型。
3.掌握民间美术的特征及蕴含的审美思想。
4.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思想情感。
学习重点民间美术的概念及特征。
学习难点美民间美术的特征及相应的审美思想。
学习过程一、谈话导入PPT出示一组图片,学生欣赏师:你认识这是什么吗?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民间美术。
板书:《概览中外民间美术》二、自主学习1.民间美术定义师:刚才我们欣赏的民间美术是谁创造的?在哪里流行?通常在什么时候出现?干什么用?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提炼关键词总结:民间美术:是广大民众创作的一美化环境、丰富民间风俗活动为目的,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并流行的艺术形式。
1、民间美术的类型PPT出示一组图片,这些是不是民间美术?总结民间美术包含那些类型?边看图片边总结民间美术的类型:泥塑、剪纸、皮影、年画、刺绣、蜡(扎)染····三、合作交流2、民间美术的特征PPT出示《库淑兰剪纸》、《俄罗斯套娃》任务一:(1)、从构图、造型、色彩、取材等方面描述以上作品。
(2)、总结民间美术具有哪些特征。
教师补充俄罗斯套娃的由来。
学生表述:《库淑兰剪纸》剪了一个新娘坐在莲花垫上,画面中布满了花花草草,新娘子五官比例不准确,颜色比较鲜艳有红色、黄色、绿学生说出:泥塑、剪纸、皮影、年画···通过问题链引导学生说出:广大民众创作、在民间流行、美化环境、丰富节庆···学习过程色等,少有黑色、灰色,比较喜庆。
《俄罗斯套娃》是雕刻了一个胖胖的女孩,大大的眼睛非常可爱,身体胖胖的没有分化出手脚等,身体圆通状、穿着俄罗斯传统服饰,颜色比较鲜艳,全身布满装饰花纹。
总结民间美术特征:(1)构图饱满,内容丰富(2)造型质朴、夸张(3)色彩鲜艳(4)取材民间故事或有美好寓意的形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吉祥动物;
3.1麒麟 3.2辟邪 3.3四灵 3.4狮 3.5龙 3.6凤 3.7虎 3.8羊 3.9鼠 3.10鸳鸯。
作业布置
简述各种吉祥动物的含义。
主要
参考资料
《民间美术概论》,杨学芹、安琪著,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1994年8月。
4.3唐山皮影;
4.4陇东皮影;
5.民间皮影的文化意义与审美价值;
5.1民间皮影的文化意义;
5.2民间皮影的审美价值;
作业布置
民间皮影有哪些流派,其各自的特征是什么?
主要
参考资料
《民间美术概论》,杨学芹、安琪著,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1994年8月。
《中国民间艺术论》,王毅著,山西教育出版社,2000年10月。
重点
难点
民间编结的种类及其特征。
教学
方法
讲授法为主,需要多媒体设施与图片资料。
教学过程
1.概说;
2.民间编结的历史;
3.民间编结的种类及其特征;
3.1竹编;
3.2草编;
3.3藤编、柳条编;
3.4棕编。
作业布置
1.什么是民间编结?
2.民间编结的种类及其特征是什么?
主要
参考资料
《民间美术概论》,杨学芹、安琪著,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1994年8月。
主要
参考资料
《民间美术概论》,杨学芹、安琪著,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1994年8月。
《中国民间艺术论》,王毅著,山西教育出版社,2000年10月。
《民艺学概论》,潘鲁生、唐家路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2年8月。
后记
教案
第10次课2学时
章节
第六章
课题
民间编结
目的
要求
使学生了解民间编结的定义和历史,熟悉民间编结的种类及其特征。
2.民间美术的源流;
2.1民间美术与原始艺术;
2.2原始艺术的分化与民间美术的确立 ;
3.民间美术的分类;
4.民间美术的特征及其审美价值;
4.1民间美术是一种基础文化形态;
4.2实用性;
4.3地域性;
4.4自发性;
4.5集体性;
4.6民俗性;
4.7独特的造型语言;
5.研究中国民间美术的现实意义。
作业布置
重点
难点
各种吉祥图形的含义及表现形式。
教学
方法
讲授法为主,需要多媒体设施与图片资料。
教学过程
4.吉祥植物;
4.1梅花 4.2兰 4.3竹 4.4菊 4.5松 4.6吉祥草 4.7灵芝 4.8柿 4.9牡丹 4.10荷花 4.11宝相花 4.12石榴 4.13桃 4.14葫芦;
5.民间神祇;
5.1玉皇大帝 5.2释迦牟尼 5.3观音 5.4麻姑 5.5八仙 5.6和合 5.7钟馗 5.8门神 5.9财神 5.10寿星 5.11刘海 5.12抓髻娃娃 5.13一团和气;
1.民间美术的基本涵义是什么?
2.民间美术与相关学科的关系如何?
3.如何研究民间美术?
主要
参考资料
《民间美术概论》,杨学芹、安琪著,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1994年8月。
《中国民间艺术论》,王毅著,山西教育出版社,2000年10月。
后记
对民间美术总的认识,引起学生兴趣十分关键的一课,效果不错。
教案
第2次课2 学时
教案
第 1次课 2学时
章节
第一章
课题
民间美术概论
目的
要求
使学生了解民间美术的内涵及其与其他相关学科的关系,掌握民间美术的研究方法。了解民间美术的内涵,掌握民间美术与其他相关学科的关系。
重点
难点
民间美术的研究方法。
教学
方法
讲授法为主,需要多媒体设施与图片资料。
教学过程
1.概说;
1.1民间美术的定义;
1.2民间美术的文化属性;
《民艺学概论》,潘鲁生、唐家路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2年8月。
后记
教案
第3次课2学时
章节
第一章
课题
民俗文化2
目的
要求
使学生了解民间美术的文化根基——民俗文化,熟悉民间美术与时代、文化的关系,掌握民间美术对民俗文化的表现方式。
重点
难点
各种民间比较常见的民俗文化。
教学
方法
讲授法为主,需要多媒体设施与图片资料。
3.2.6装订。
作业布置
1.民间皮影的造型是怎样的?
2.民间皮影的制作工艺有哪些步骤?
主要
参考资料
《民间美术概论》,杨学芹、安琪著,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1994年8月。
《中国民间艺术论》,王毅著,山西教育出版社,2000年10月。
《民艺学概论》,潘鲁生、唐家路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2年8月。
后记
3.2.3民间木雕的功能和使用性质分类;
3.3民间砖雕;
3.3.1民间砖雕的历史;
3.3.2民间砖雕的种类;
3.3.3民间砖雕在当代艺术中的运用。
作业布置
民间雕塑的种类有哪些?分别有什么特点?
主要
参考资料
《民间美术概论》,杨学芹、安琪著,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1994年8月。
《中国民间艺术论》,王毅著,山西教育出版社,2000年10月。
《中国民间艺术论》,王毅著,山西教育出版社,2000年10月。
《民艺学概论》,潘鲁生、唐家路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2年8月。
后记
教案
第 11次课2学时
章节
第七章
课题
民间皮影1
目的
要求
使学生了解民间皮影的定义和历史,熟悉民间皮影的造型与制作工艺,掌握民间皮影的流派及其特征。
重点
难点
民间皮影的造型与制作工艺;民间皮影的流派及其特征。
教学过程
3.神话传说;
神话是原始人类在万物有灵观念和混沌思维方式支配下对于宇宙、世界、自然的浪漫而瑰丽的形象解释,艺术地记载了人类早期创造世界的历史实践;
神话是艺术的最早典范,也是历代艺术取之不尽的一个本源;
民间艺术是神话的最直系的发展线索;
3.1天地开辟神话;
3.2人类起源神话;
3.3英雄神话;
4.阴阳五行哲学思想;
重点
难点
民间剪纸的种类及其应用。
教学
方法
讲授法为主,需要多媒体设施与图片资料。
教学过程
1.剪纸的定义;
2.民间剪纸的历史;
3.民间剪纸的种类及其应用;
3.1美化环境类;
3.2人生礼仪类;
3.3刺绣花样类;
4.民间剪纸的题材与形式;
5.民间剪纸的文化意义与审美特征。
作业布置
1.什么是剪纸?
2.剪纸有哪些种类?
重点
难点
民间三雕的形式特征与发展。
教学
方法
讲授法为主,需要多媒体设施与图片资料。
教学过程
1.概说;
1.1民间雕塑的含义;
1.2民间雕塑的创作分三种类型;
2.民间雕塑的历史;
3.民间雕塑的种类及其题材与形式特征;
3.1民间石雕;
石雕艺术三种主要用途;
3.2民间木雕;
3.2.1民间木雕的源流;
3.2.2民间木雕的分类与特征;
章节
第一章
课题
民俗文化1
目的
要求
使学生了解民间美术的文化根基——民俗文化,熟悉民间美术与时代、文化的关系,掌握民间美术对民俗文化的表现方式。
重点
难点
各种民间比较常见的民俗文化。
教学
方法
讲授法为主,需要多媒体设施与图片资料。
教学过程
1.民俗文化的形象载体;
民俗,即民间风俗,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它起源于人类社会群体生活的需要,在特定的民族、时代和地域中不断形成、扩大和演变,为民众的日常生活服务;
6.寓意图形;
6.1太极八卦 6.2盘长 6.3方胜 6.4喜相逢 6.5卍 字纹 6.6如意 6.7聚宝盆6.8摇钱树 6.9八宝 6.10暗八仙。
作业布置
简述各种吉祥植物的含义。
主要
参考资料
《民间美术概论》,杨学芹、安琪著,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1994年8月。
《中国民间艺术论》,王毅著,山西教育出版社,2000年10月。
教案
第12次课2学时
章节
第七章
课题
民间皮影2
目的
要求
使学生了解民间皮影的定义和历史,熟悉民间皮影的造型与制作工艺,掌握民间皮影的流派及其特征。
重点
难点
民间皮影的造型与制作工艺;民间皮影的流派及其特征。
教学
方法
讲授法为主,需要多媒体设施与图片资料。
教学过程
4.民间皮影的流派及其特征;
4.1陕西皮影;
4.2晋南皮影;
《中国民间艺术论》,王毅著,山西教育出版社,2000年10月。
《民艺学概论》,潘鲁生、唐家路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2年8月。
教案
第4次课2学时
章节
第一章
课题
吉祥图形1
目的
要求
使学生了解民间美术中的各种吉祥图形,熟悉民间美术创造视觉形象的自由、自在性特点,掌握民间美术创造与接受的群体性审美特征。
重点
教学
方法
讲授法为主,需要多媒体设施与图片资料。
教学过程
1.概说;
2.民间皮影的历史;
3.民间皮影的造型与制作工艺;
3.1民间皮影的造型;
3.1.1头荐;
3.1.2身段;
3.1.3布景;
3.1.4车马銮舆;
3.2民间皮影的制作工艺;
3.2.1制皮;
3.2.2落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