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美术》教案
(完整)民间美术教案

教学后记:
民间美术比较多地保留着艺术发生时的某些基本性质,即,特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相互交织。民间美术一直保留着这种与现实生活紧密相关的原发性,带有很大成分的生活原型特点。
B、集体性特征
民间美术经过数千年的流传发展,劳动者始终是民间美术的创作者、使用者、传播者和欣赏者。劳动者集体的社会生活需要,是民间美术创作的基础,在此基础上进行的创造虽出自个人之手,却体现着劳动者集体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才能,从来没有离开过这种集体生活的基础。
D3、动画;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思考与交流:
年画
A、年画定义及发展图解;
B、四大年画产地:
B1、山东杨家埠
B2、天津杨柳青
B3、河南朱仙镇
B4、江苏桃花坞
泥塑:
A、泥塑的起源与发展图解;
B、泥塑的制作流程。
3、任务提升(10分)
以“我的左边,你的右边"为题塑造一个肖像。
4、归纳总结(3分)
民间美术的基本特征:
A、原发性特征
B、民间美术的主要种类:
剪纸、年画、泥塑、风筝、刺绣、玩具等
剪纸
A、剪纸定义及发展图解:
A1、剪纸是一种镂空艺术,其在视觉上给人以透空的感觉和艺术享受。其载体可以是纸张、金银箔、树皮、树叶、布、皮、革等片状材料 。
A2、作为中国古老的民间艺术,剪纸起源于汉朝而其常被用于宗教仪式,装饰和造型艺术等方面.时间推移至南北朝时期剪纸艺术已趋于相当精熟,真正繁盛辉煌产生在清朝中期以后。
民间美术教案
课 时 授 课 计 划
一、授课具体时间: 第周周第节
二、授课课题:中国民间美术——高手在民间
三、教学目标:
1、通过讲述、演示、欣赏、实践,使学生感受及体会中国民间美术的基本概念.
【试讲】中国民间美术教案

【试讲】中国民间美术教案.doc教案第一章:民间美术概述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民间美术的定义、特点和分类。
2. 引导学生认识民间美术在中华民族文化中的地位和价值。
3. 激发学生对民间美术的兴趣和热爱。
二、教学内容:1. 民间美术的定义:民间美术是指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广大人民群众为满足自身生活需要而创造、传承的美术作品和美术活动。
2. 民间美术的特点:群众性、地域性、传承性、实用性、观赏性。
3. 民间美术的分类:绘画、雕塑、工艺、建筑、服饰等。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民间美术的定义、特点和分类。
2. 展示法:展示民间美术作品,让学生直观感受民间美术的魅力。
四、教学步骤: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美术,美术的分类。
2. 讲解:讲解民间美术的定义、特点和分类。
3. 展示:展示民间美术作品,让学生欣赏和分析。
4. 讨论:引导学生谈谈对民间美术的认识和感受。
5. 总结:强调民间美术在中华民族文化中的地位和价值。
教案第二章:民间绘画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民间绘画的种类和特点。
2. 引导学生欣赏民间绘画作品,提高审美能力。
3. 激发学生创作民间绘画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民间绘画的种类:年画、墙画、灯笼画、剪纸画等。
2. 民间绘画的特点:寓意性、夸张性、装饰性。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民间绘画的种类和特点。
2. 展示法:展示民间绘画作品,让学生直观感受民间绘画的魅力。
3. 实践法:引导学生动手创作民间绘画作品。
四、教学步骤: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上一章所学的民间美术概述。
2. 讲解:讲解民间绘画的种类和特点。
3. 展示:展示民间绘画作品,让学生欣赏和分析。
4. 实践:引导学生动手创作民间绘画作品。
5. 总结:评价学生的作品,强调民间绘画在民间美术中的重要性。
教案第三章:民间雕塑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民间雕塑的种类和特点。
2. 引导学生欣赏民间雕塑作品,提高审美能力。
省级课比赛一等奖教案《中国民间美术》

省级优质课比赛一等奖教案《中国民间美术》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国民间美术》教材第四章,详细内容主要包括民间美术的起源、民间美术的分类及特点、民间美术在现代社会的传承与发展。
重点讲解剪纸、泥塑、年画等具有代表性的民间美术形式。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民间美术的起源、发展历程及分类,增强民族自豪感。
2. 让学生掌握民间美术的基本特点,提高审美鉴赏能力。
3. 培养学生对民间美术的热爱,激发传承和发扬民间美术的热情。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民间美术的分类及特点。
教学重点:剪纸、泥塑、年画等民间美术形式的欣赏与创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剪纸工具、泥塑材料、年画样品等。
学具:剪刀、彩纸、泥巴、画笔、颜料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1)展示一组民间美术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2)教师简要介绍民间美术的起源和发展,激发学生兴趣。
2. 新课:(1)讲解民间美术的分类及特点。
(2)以剪纸、泥塑、年画为例,详细讲解其制作方法及艺术特点。
3. 实践:(1)分组进行剪纸、泥塑、年画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2)学生展示作品,互相交流、学习。
(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加深学生对民间美术的认识。
(2)强调民间美术的价值和传承意义。
六、板书设计1. 板书《中国民间美术》2. 内容:(1)民间美术的起源与发展(2)民间美术的分类:剪纸、泥塑、年画等(3)民间美术的特点:寓意丰富、形式多样、色彩鲜明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简述民间美术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2)请分析剪纸、泥塑、年画等民间美术形式的特点。
2. 答案:(1)民间美术起源于原始社会,经历了封建社会、明清时期的发展,至今仍在传承。
(2)剪纸:以剪刀为工具,通过剪、刻、撕等手法,表现寓意吉祥的图案。
泥塑:以泥巴为材料,手工捏制成各种形象,具有浓郁的民间特色。
年画:以木板印刷为主,表现民间传说、神话故事等,色彩鲜艳,寓意美好。
民间美术教案最新6篇

民间美术教案最新6篇民间美术欣赏篇一如意吉祥的民间美术一、学习领域:欣赏。
平述二、课时:1课时三、教具、学具:1.教具准备:投影仪、多媒体。
2.学具准备:彩色笔、油棒、绘画工具。
四、教学设想:通过对民间美术的欣赏,了解了在日常生活中,不少艺术品中都有着“图必有意、意必吉祥”了解中国民间的艺术品。
感受民间吉祥图案的“夸张、变形、对称、概括、简洁”等造型规律。
在课程设计中主要利用多媒体课件中民间艺术作品创设情境,使学生对民间艺术有重新的认识和欣赏。
引发其兴趣,运用不同的观察方法,尝试说出自己的感受,培养其语言表达能力,激发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的好品德。
五、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一些以“谐音”“寓意”、“象征”等手法表达吉祥如意主题的图案纹样。
能用语言描述民间美术作品的图案纹样、色彩特点等。
能灵活运用民间吉祥的图案和色彩,尝试组合表现一幅喜庆吉祥的画面。
2、过程与方法:创设“比较”情境,体验民间表达“吉祥”主题的图案纹样、色彩特点等。
尝试运用民间吉祥的图案纹样组合一幅画面。
3、情感:对民间吉祥图案纹样或色彩产生兴趣。
收集民间吉祥的图案。
六、教学重点:能用语言描述民间美术作品中的吉祥图案纹样、色彩特点等。
七、教学难度:灵活运用民间吉祥的图案和色彩。
八、教学过程:(一)课堂导入:1.创设喜庆情境:从多媒体课件中欣赏民间艺术作品。
让学生感受民间美术“夸张、变形、概括、对称”等造型特点。
2.让学生能用语言说“吉利话”想对方祝福引入,感知一些““吉利话与吉利画”的关系,了解和进行“谐音、寓意、或、象征”的联想。
3.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设问提出要求:你知道和见到的还有哪些民间艺术品。
4.板书课题:一边板书一边让学生打开课本,并认真阅读课文内容。
(二)教授新课:1.观看课件,欣赏课件中的各种图片。
2.问:在欣赏中,你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想法?你在生活中遇到的和知道的哪些民间艺术品?3.小组活动:讨论你所知道的民间艺术品,你准备用什么方法和材料进行创造一幅有特色的民间作品?(三)作业布置:能用适当的材料,运用具象与抽象的吉祥纹样和色彩组合一幅吉祥图案。
《民间美术》教案

《民间美术》教案.doc教案内容: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民间美术的定义、特点和分类。
2. 培养学生对民间美术的欣赏能力和创作能力。
3. 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传承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民间美术的基本概念和分类,培养学生对民间美术的欣赏和创作能力。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和感受民间美术的独特魅力,以及如何将民间美术元素运用到实际创作中。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民间美术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分类。
2. 展示法:展示民间美术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和分析。
3. 实践法:让学生动手创作民间美术作品,提高其实际操作能力。
四、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的民间美术作品图片或实物,用于展示和讲解。
2. 准备创作材料,如画纸、画笔、彩泥等,供学生实践使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民间美术的概念,引发学生对民间美术的兴趣。
2. 新课内容:讲解民间美术的特点和分类,引导学生了解不同的民间美术形式。
3. 作品欣赏:展示民间美术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和分析,理解其独特魅力。
4. 创作实践:让学生动手创作民间美术作品,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创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六、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进行民间美术作品的欣赏和交流活动,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交流能力。
2. 邀请民间艺术家进行讲座或演示,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民间美术的独特魅力。
3. 组织学生参观民间美术展览或博物馆,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应定期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检查教学目标是否达成,教学方法是否合适,以及学生的学习效果如何。
2.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反馈和教学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八、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的民间美术知识掌握程度,通过笔试或口试进行评估。
2. 评价学生的民间美术欣赏和创作能力,通过作品展示和评价进行评估。
3. 评价学生的传承意识,通过学生的创作和表现进行评估。
小学美术教案《民间美术》

小学美术教案《民间美术》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民间美术的概念和特点,感受民间美术的魅力。
2. 培养学生对民间美术的兴趣和热爱,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3.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和实践,掌握民间美术的基本技法,创作出具有民间特色的美术作品。
二、教学内容:1. 民间美术的定义和分类2. 民间美术的特点和价值3. 民间美术的基本技法和表现形式4. 民间美术作品的欣赏和分析5. 民间美术创作实践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学生了解民间美术的概念和特点,掌握民间美术的基本技法,创作出具有民间特色的美术作品。
难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和实践,深入理解民间美术的内涵和魅力,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民间美术作品的图片或实物,用于展示和讲解。
2. 学生准备绘画工具和材料,如彩笔、水粉、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民间美术作品的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观察和欣赏,激发学生对民间美术的兴趣。
2. 讲解:教师讲解民间美术的定义、特点和价值,引导学生了解民间美术的基本知识和概念。
3. 分析: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民间美术作品的技法和表现形式,帮助学生理解民间美术的创作方法和特点。
4. 实践:教师示范民间美术的基本技法,引导学生动手实践,创作出具有民间特色的美术作品。
5. 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和学生共同评价,给予肯定和建议。
六、教学延伸:1. 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或访问长辈,了解自己所在地区的民间美术特色和传统,进行探究性学习。
2. 学生尝试运用民间美术的技法,创作出具有个人特色的美术作品,如剪纸、泥塑、布艺等。
3. 教师组织学生参观民间美术展览或博物馆,加深学生对民间美术的理解和认识。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否有效地引导学生了解和欣赏民间美术作品?2. 学生是否掌握了民间美术的基本技法,并能够创作出具有民间特色的美术作品?3. 教学中是否存在需要改进和调整的地方,以提高教学效果?八、教学评价:1. 学生对民间美术的兴趣和热爱程度。
《中国民间美术》教案

《中国民间美术》精品教案第一章:民间美术概述1.1 民间美术的定义与特点1.2 中国民间美术的历史发展1.3 民间美术的分类与地域特色第二章:剪纸艺术2.1 剪纸艺术的基本概念与技法2.2 剪纸艺术的历史与发展2.3 剪纸艺术的代表作品与欣赏第三章:年画艺术3.1 年画艺术的基本概念与技法3.2 年画艺术的历史与发展3.3 年画艺术的代表作品与欣赏第四章:泥塑艺术4.1 泥塑艺术的基本概念与技法4.2 泥塑艺术的历史与发展4.3 泥塑艺术的代表作品与欣赏第五章:民间绘画艺术5.1 民间绘画艺术的基本概念与技法5.2 民间绘画艺术的历史与发展5.3 民间绘画艺术的代表作品与欣赏第六章:刺绣与织锦6.1 刺绣与织锦的定义与分类6.2 刺绣与织锦的历史发展与地域特色6.3 刺绣与织锦的代表作品与欣赏第七章:皮影艺术7.1 皮影艺术的基本概念与制作工艺7.2 皮影艺术的历史与发展7.3 皮影艺术的代表作品与欣赏第八章:陶瓷艺术8.1 陶瓷艺术的基本概念与制作工艺8.2 陶瓷艺术的历史发展与地域特色8.3 陶瓷艺术的代表作品与欣赏第九章:民间建筑艺术9.1 民间建筑艺术的定义与特点9.2 民间建筑艺术的历史发展与地域特色9.3 民间建筑艺术的代表作品与欣赏第十章:民间手工艺品10.1 民间手工艺品的定义与分类10.2 民间手工艺品的历史发展与地域特色10.3 民间手工艺品的代表作品与欣赏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一:民间美术的定义与特点补充和说明:在讲解民间美术的定义时,需要强调其与主流美术的区别,重点突出民间美术的民间性、地域性、传承性等特点。
通过具体案例分析,让学生深刻理解民间美术的独特魅力。
重点环节二:中国民间美术的历史发展补充和说明:在介绍民间美术的历史发展时,可以结合具体时期的社会背景,分析不期的民间美术特点及其演变过程。
通过时间线的方式,让学生清晰地了解民间美术的发展脉络。
重点环节三:民间美术的分类与地域特色补充和说明:在讲解民间美术的分类时,需要详细介绍各类民间美术的形式及其代表作品。
民间美术教案

民间美术教案
教案内容:
教学目标:
1.了解民间美术的特点和意义。
2.学习民间美术的基本技巧和表现形式。
3.培养学生对民间美术的欣赏能力和创造能力。
教学准备:
1.教学资料,包括图片、视频等。
2.绘画工具:纸、铅笔、颜料、画笔等。
3.学生作品展示区。
教学步骤:
Step 1:引入
通过展示民间美术作品的图片或视频,引发学生对民间美术的兴趣,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民间美术?它的特点有哪些?
Step 2:讲解
向学生详细介绍民间美术的起源、发展和代表作品,让学生了解民间美术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Step 3:示范
选择一种民间美术形式,如中国剪纸,向学生展示剪纸的基本技巧和创作方法。
边讲解边示范,让学生对剪纸的制作过程有直观的了解。
Step 4:实践
让学生自由选择一种民间美术形式进行实践,如绘制中国年画、糖画等。
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运用所学的技巧和知识,完成自己的作品。
Step 5:欣赏和评价
让学生将自己的作品贴在展示区,成为课堂的一部分。
学生自由欣赏和评价同学的作品,了解不同民间美术形式的特点和魅力。
Step 6:总结
结合课上的讲解、实践和学生的观察,对民间美术的特点和意义进行总结和归纳。
Step 7:巩固与拓展
课后,鼓励学生继续了解和实践民间美术,并收集相关资料。
鼓励学生参加民间美术比赛或组织学校的民间艺术展览,展示自己的成果。
以上为民间美术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多媒体
教学
过程
设计
●导入新课
●讲授本章内容
一、定义及历史
二、体裁形式和题材分类
三、制作工艺
四、主要产地及风格
五、文化意义与审美价值
总结本章重点
作业与思考题
1、写一篇1000字左右的关于木版年画的赏析文章。
章节
第五章 皮影
学时
4学时
教学目的
了解皮影的造型特征、制作工艺,
掌握皮影艺术产生的社会背景及审美特征。
课程难点
石雕、竹雕、木雕、泥塑、面塑等民间雕塑主要门类的艺术特点和发展状况。
教学方法
在教学中采用PowerPoint课件,通过启发式、探究式教学,促进学生积极思考,从而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以实践的方式制作一个面塑作品。
教学手段
多媒体
教学
过程
设计
●导入新课
●讲授本章内容
一、雕塑的历史
作业与思考题
试举例论述民间陶瓷地域风格。
章节
第八章 建筑与陈设
学时
4学时
教学目的
了解古代建筑与陈设的发展概况
了解建筑与陈设的风格特点及历史。
课程重点
建筑与陈设的发展历史
建筑样式与民居
陈设的发展历史及作品形式
课程难点
建筑与陈设的历史和不同形式
教学方法
在教学中采用PowerPoint课件和视频播放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启发式、探究式教学,促进学生积极思考,从而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三、染织与服饰
总结本章重点
作业与思考题
制作一种印染作品。
章节
第十章刺绣与编结
学时
4学时
教学目的
了解刺绣与编结的发展概况
了解刺绣与编结的基本技法和种类
了解刺绣与服饰
课程重点
刺绣与编结的基本技法和种类
刺绣与服饰
课程难点
刺绣与编结的基本技法和种类
教学方法
在教学中采用PowerPoint课件和视频播放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启发式、探究式教学,促进学生积极思考,从而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手段
多媒体
教学
过程
设计
●导入新课
●讲授本章内容
一、民间美术的概念,与其他美术的区分。
二、详细讲解民间美术与其他美术的关系。
三、研究民间美术有何价值,其将来的研究思路如何。
总结本章重点
作业与思考题
讨论题:民间美术有哪些价值?对专业学科有哪些帮助?
章节
第二章 民间美术的特征
学时
2学时
教学目的
了解民间美术的造型特征、色彩观
印染品与织锦的分类及艺术特色
课程难点
印染品与织锦的分类及艺术特色
教学方法
在教学中采用PowerPoint课件和视频播放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启发式、探究式教学,促进学生积极思考,从而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手段
多媒体
教学
过程
设计
●导入新课
●讲授本章内容
一、印染与织锦的发展历史
二、印染品与织锦的分类及艺术特色
进一步把剪纸的应用与平面美术相结合。
课程重点
剪纸的历史、制作工具和材料、表现方式、题材内容、种类、地域特征,剪纸的文化意义与审美特征。
课程难点
剪纸的地域特征
剪纸的制作
教学方法
在教学中采用PowerPoint课件,通过启发式、探究式教学,促进学生积极思考,从而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采用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方法,让学生进行剪纸实践。
教学手段
多媒体
教学
过程
设计
●导入新课
●讲授本章内容
一、刺绣与编结的发展概况
二、刺绣与编结的基本技法
三、刺绣与编结的种类
四、刺绣与服饰
总结本章重点
作业与思考题
完成一款刺绣作品。
二、石雕
三、竹、木雕
四、泥塑
五、面塑
六、面塑的制作实践
总结本章重点
作业与思考题
试举例论述民间泥塑的地域艺术风格。
章节
第七章民间陶瓷
学时
4学时
教学目的
了解陶瓷的历史
掌握民间造陶瓷的型、装饰特点、及审美特征。
课程重点
陶瓷的历史
陶瓷主要门类的艺术特点和发展状况。
课程难点
陶瓷主要门类的艺术特点和发展状况。
教学方法
课程重点
皮影的历史、造型特征、制作工艺、流派、特征、文化意义和审美价值。
课程难点
皮影的流派特征
教学方法
在教学中采用PowerPoint课件和视频播放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启发式、探究式教学,促进学生积极思考,从而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手段
多媒体
教学
过程
设计
●导入新课
●讲授本章内容
一、皮影的历史
一、举例分析说明造型特征
二、生命信仰色彩观,吉祥如意色彩观
三、讲述阴阳五行与民间美术色彩观的联系
四、民间美术的总体特征
总结本章重点
作业与思考题
民间美术的造型特征和色彩观对你有何启发?
章节
第三章 剪纸
学时
4学时
教学目的
对剪纸的发展脉络、表现形式有一个基础的认识,
了解剪纸与当地文化的关系,
发掘当地有价值的民间文化,
二、皮影的造型设计及特征
三、皮影的制作工艺
四、皮影的流派特征
五、皮影的文化意义及价值
总结本章重点
作业与思考题
以陕西、晋南、唐山、陇东为例谈谈皮影的主要流派及特征。
章节
第六章 雕塑
学时
4学时
教学目的
了解雕塑的历史
掌握民间雕塑的造型、装饰特点、及审美特征。
课程重点
雕塑的历史
石雕、竹雕、木雕、泥塑、面塑等民间雕塑主要门类的艺术特点和发展状况。
了解木版年画与当地文化的关系,
发掘有价值的民间文化资源,
把木板年画的应用与平面美术结合起来。
课程重点
木版年画的定义及历史、体裁形式、制作工艺、题材品类、各地木版年画的发展状况,文化意义与审美价值。
课程难点
各地木版年画的发展状况,文化意义与审美价值。
教学方法
在教学中采用PowerPoint课件与视频播放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启发式、探究式教学,促进学生积极思考,从而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手段
多媒体
教学
过程
设计
●导入新课
●讲授本章内容
一、剪纸的历史渊源
二、剪纸的制作与表现
三、剪纸的种类
四、剪纸的地域特色
五、剪纸的文化意义与审美特征
总结本章重点
作业与思考题
1、用剪或刻的方式制作一幅剪纸作品
2、写一篇1000字左右的关于民间剪纸的赏析文章
章节
第四章 木版年画
学时
4学时
教学目的
对木版年画的历史有一定的认识,
《民间美术》教案
章节
第一章 民间美术概述
学时
4学时
教学目的
了解民间美术的发展概况、价值,增强对民间美术的兴趣,把传承发展民间美术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课程重点
民间美术的概念、分类,
民间美术与其他文化的关系,
民间美术研究的发展,
民间美术的价值。
课程难点
民间美术与其他文化的关系。
教学方法
在教学中采用PowerPoint课件和视频播放结合,通过启发式、探究式教学,促进学生积极思考,从而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和联想能力。
教学手段
多媒体
教学
过程
设计
●导入新课
●讲授本章内容
一、古代建筑与陈设的发展概况
二、建筑样式与民居
三、陈设艺术的历史沿革
四、古典家具与室内陈设品
总结本章重点
作业与思考题
总结不同的建筑和陈设风格。
章节
第九章 印染与织锦
学时
4学时
教学目的
了解印染与织锦的发展历史
了解印染品与织锦的分类及艺术特色
课程重点
印染与织锦的发展历史
把握民间美术的总体特征
课程重点民间美术的Fra bibliotek型特征民间美术的色彩观
民间美术的总体特征
课程难点
圆满性的造型特征
阴阳五行的色彩观
教学方法
在教学中采用PowerPoint课件,通过启发式、探究式教学,促进学生积极思考,从而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手段
多媒体
教学
过程
设计
●导入新课
●讲授本章内容
在教学中采用PowerPoint课件,通过启发式、探究式教学,促进学生积极思考,从而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以实践的方式制作一个面塑作品。
教学手段
多媒体
教学
过程
设计
●导入新课
●讲授本章内容
一、陶瓷概述
二、陶瓷的历史
三、民间陶瓷的特色
四、民间陶瓷的总体特征
总结本章重点总结本章重点总结本章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