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民间工艺设计欣赏》课程教学大纲
《民间工艺教案》课件

《民间工艺教案》PPT课件第一章:民间工艺的定义与价值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民间工艺的定义和特点使学生认识到民间工艺的价值和重要性1.2 教学内容民间工艺的定义与概念民间工艺的特点和表现形式民间工艺的历史和文化价值1.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和展示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了解民间工艺的基本概念和特点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认识到民间工艺的价值和重要性第二章:民间工艺的分类与传承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民间工艺的分类和特点使学生认识到民间工艺的传承和保护的重要性2.2 教学内容民间工艺的分类和特点民间工艺的传承方式和文化价值民间工艺的保护和传承现状2.3 教学方法通过图片和实物展示,使学生了解民间工艺的分类和特点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认识到民间工艺的传承和保护的重要性第三章:剪纸艺术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剪纸艺术的基本概念和特点使学生掌握剪纸的基本技巧和创作方法3.2 教学内容剪纸艺术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剪纸的基本技巧和创作方法剪纸艺术的应用和欣赏3.3 教学方法通过讲解和示范,使学生了解剪纸艺术的基本概念和特点通过实践操作,使学生掌握剪纸的基本技巧和创作方法第四章:陶瓷艺术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陶瓷艺术的基本概念和特点使学生掌握陶瓷制作的基本技巧和工艺4.2 教学内容陶瓷艺术的基本概念和特点陶瓷制作的基本技巧和工艺陶瓷艺术的应用和欣赏4.3 教学方法通过讲解和示范,使学生了解陶瓷艺术的基本概念和特点通过实践操作,使学生掌握陶瓷制作的基本技巧和工艺第五章:民间工艺的保护与传承5.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民间工艺的保护和传承的重要性使学生掌握民间工艺保护与传承的方法和途径5.2 教学内容民间工艺保护与传承的重要性民间工艺保护与传承的方法和途径民间工艺保护与传承的案例分享5.3 教学方法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了解民间工艺保护与传承的重要性通过讨论和分享,使学生掌握民间工艺保护与传承的方法和途径第六章:刺绣艺术6.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刺绣艺术的基本概念和特点使学生掌握刺绣的基本技巧和创作方法6.2 教学内容刺绣艺术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刺绣的基本技巧和创作方法刺绣艺术的应用和欣赏6.3 教学方法通过讲解和示范,使学生了解刺绣艺术的基本概念和特点通过实践操作,使学生掌握刺绣的基本技巧和创作方法第七章:皮影艺术7.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皮影艺术的基本概念和特点使学生掌握皮影制作的基本技巧和表演方法7.2 教学内容皮影艺术的基本概念和特点皮影制作的基本技巧和表演方法皮影艺术的应用和欣赏7.3 教学方法通过讲解和示范,使学生了解皮影艺术的基本概念和特点通过实践操作,使学生掌握皮影制作的基本技巧和表演方法第八章:民间工艺的市场化发展8.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民间工艺市场化发展的现状和挑战使学生掌握民间工艺市场化发展的方法和策略8.2 教学内容民间工艺市场化发展的现状和挑战民间工艺市场化发展的方法和策略民间工艺市场化发展的案例分享8.3 教学方法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了解民间工艺市场化发展的现状和挑战通过讨论和分享,使学生掌握民间工艺市场化发展的方法和策略第九章:民间工艺与现代设计的融合9.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民间工艺与现代设计融合的意义和价值使学生掌握民间工艺与现代设计融合的方法和技巧9.2 教学内容民间工艺与现代设计融合的意义和价值民间工艺与现代设计融合的方法和技巧民间工艺与现代设计融合的案例分享9.3 教学方法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了解民间工艺与现代设计融合的意义和价值通过实践操作,使学生掌握民间工艺与现代设计融合的方法和技巧第十章:课程总结与作品展示10.1 教学目标让学生回顾和总结本课程所学内容使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提升自信和创新能力10.2 教学内容课程内容的回顾和总结学生作品的展示和评价鼓励学生分享创作心得和体验10.3 教学方法通过小组讨论和汇报,使学生回顾和总结本课程所学内容通过作品展示和评价,使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提升自信和创新能力鼓励学生分享创作心得和体验,促进彼此之间的交流和启发重点和难点解析教案《民间工艺教案》PPT课件中的重点环节包括:1. 第一章至第五章的“教学内容”部分,这些章节主要介绍了民间工艺的定义、分类、特点、价值、传承方式以及剪纸艺术和陶瓷艺术的基本概念和创作方法。
民间艺术课程设计

民间艺术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了解并识别至少三种不同的民间艺术形式,如剪纸、泥塑和皮影戏。
2. 学生能描述民间艺术的历史背景、文化内涵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3. 学生能理解并运用基本的民间艺术创作技法,如对称、颜色搭配等。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剪纸、泥塑等技巧创作出简单的民间艺术作品。
2. 学生能够通过小组合作,完成一个综合性的民间艺术项目。
3. 学生能够运用口头及视觉表达方式,分享和介绍自己的艺术作品。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2. 学生通过创作活动,培养创新意识和审美情趣。
3. 学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学会欣赏他人作品,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公平竞争的意识。
分析:本课程性质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结合三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注重实践与体验相结合。
学生在这一阶段好奇心强,动手欲望高,因此课程目标设定既注重知识的传授,也强调技能的培养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塑造。
课程目标的设定旨在使学生在掌握民间艺术基本知识的同时,通过动手实践,提升创造力和审美能力,同时培养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意识。
通过具体学习成果的分解,教师可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设计和评估,确保课程目标的实现。
二、教学内容1. 民间艺术概述- 了解民间艺术的定义、起源与发展。
- 探究民间艺术与民俗文化的关系。
2. 民间艺术类型与特点- 学习剪纸、泥塑、皮影戏等民间艺术形式。
- 分析各类民间艺术的特点及其所反映的民俗文化。
3. 民间艺术技法与实践- 掌握剪纸的基本技法,如折叠、剪切、刻画等。
- 学习泥塑的基本方法,如揉、捏、刻画等。
- 了解皮影的制作与表演技巧。
4. 民间艺术创作与应用- 创作以剪纸、泥塑等形式表现的主题作品。
- 结合生活实际,探讨民间艺术在现代社会的应用。
5. 民间艺术欣赏与评价- 欣赏经典民间艺术作品,分析其艺术特点和文化内涵。
- 学会评价和欣赏他人作品,提高审美能力。
教案(苗绣课程4:花样制作、上绷和下绷)

资源
PPT
教学流程
1、讲解花样制作
2、介绍和示范上绷
3、介绍和示范下绷
教学环节及时间安排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课前
20秒
课程导入
视频演示优秀的苗绣作品
观看视频资料
通过视频内容引入本节课程内容
第1学时
环节一:
讲解花样制作
(3分钟)
介绍在上绷之前需要做好花样,讲解利用工具怎样绘制花样以及粘花的做法
素养目标
1、能了解非遗,体会传承的力量
教学重点
重点
花样制作、上绷和下绷的操作流程。
解决措施
通过查询相关资料和实际操作,理清各个要点。
教学难点
难点
如案例。
教 法
理论+实践教学
学 法
线上学习
教学资源
信息化
资源
苗绣花样制作、上绷和下绷的图片和视频资料
学情分析
知识和技能基础
学生有基本的绘画功底。
认识和实践能力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了解过刺绣,对传统刺绣有很浓厚兴趣。
学习特点
课程通过讲解和示范花样制作、上绷和下绷,让学生深入了解苗绣的基本操作,以生动的案例加深学生认知。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能了解苗绣中的基本操作
能力目标
1、能掌握花样制作
2、能掌握上绷和下绷
根据PPT讲授
认真听讲,记下学习重难点
了解花样和粘花
环节二:
介绍和示范上绷
(5分钟)
讲解上绷所需工具的选择,以及操作步骤
根据PPT、图片资料讲授
认真听讲,记下学习重难点
通过示范学会上绷
环节三:
《民族民间工艺欣赏》课程教学大纲

《民族民间工艺欣赏》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353036学时:32学时学分:1分适用对象:环境设计专业课程类别:专业任选课考核要求:考查使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彭咏主编,《黔东南苗族侗族民族民间工艺美术教程》,成都:电子科大出版社,2008年吴安丽主编《黔东南苗族侗族服饰蜡染艺术》,成都:电子科大出版社,2009年张锦华主编《苗族民间文化考察录》,贵州民族出版社,2007年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民族民间美术是研究黔东南苗族侗族美术发展的历史,探讨民族民间美术的特征、美术发展的基本规律,是美术学专业基础理论课程。
掌握民族民间美术内涵的基本规律,对于培养美术学专业学生理论素质,提高学生自身专业理论水平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课程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民族民间美术的特征,要素和功能,有助于提高学生审美鉴赏的能力以及创新思维,做到学以致用。
四、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避免满堂灌,在掌握的基本知识点上,发挥学生主体性主动学习,多进行艺术观摩、作品分析。
五、教学内容:第一章:原始社会时期民族民间美术1.基本内容:第一节悠久的历史第二节鲜明的民族特色第三节强烈的地域文化特征第四节民族民间美术的大众第五节民族文化的交流与发展2.教学基本要求: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民族民间美术的特征,要素和功能,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3.教学重点难点:民族民间美术的特征、发展。
4.教学建议:讲授法,艺术观摩、作品分析。
第二章远古时期的民族民间美术1.基本内容:第一节远古时期民族民间美术起源第二节来源于神话传说的图腾形象第三节从《苗族古歌》看苗族内涵的蕴味第四节来源于现实生活的启示第五节民族民间美术的表现题材第六节民族民间艺术的作用2.教学基本要求:通过学习使学生和掌握苗、布依、侗等服饰艺术。
3.教学重点难点:苗族、布依族、侗族服饰艺术的历史、特点、种类4.教学建议:讲授法,艺术观摩、作品分析。
第三章原始寓意的图腾崇拜及偶像1.基本内容:第一节民族意识中的自然图腾崇拜第二节民族意识中的和人为偶像崇拜2.教学基本要求: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民族图腾艺术的特征。
《民族民间音乐鉴赏》课程教学大纲

《民族民间音乐鉴赏》课程教学大纲二、课程简介本课程在民族民间音乐作品的鉴赏过程中穿插着基础性理论知识的讲解,深入浅出地介绍我国民族民间音乐的个性与特征,使学生逐步掌握民族民间音乐的鉴赏方法,能够从观赏和聆听音乐的感性体验中体会由各民族地理环境、心理状态、历史背景、语言环境之差异所导致的音乐文化现象之间的特征差异。
通过民族音乐基本理论知识的介绍与经典音乐作品的赏析,增进当代大学生对我国传统的民族民间音乐的关注与了解,为弘扬民族文化传统奠定必要的基础。
三、课程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结合具体音乐实例的欣赏,给学生讲析民族民间音乐基础理论知识,使学生对民族民间音乐的各个品种进行全面认知和理解,并使学生逐步掌握民间歌曲、民间舞蹈、民族器乐、说唱音乐及戏曲音乐等艺术形式及其基本音乐特征,以及民族民间音乐的鉴赏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在观赏、聆听的音乐审美实践中,使学生体会并感知由各民族地理环境、心理状态、历史背景、语言环境之差异所导致的音乐文化现象之间的个性差异。
通过教师引导欣赏、学生参与辨析的互动形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较为熟练地掌握民族民间音乐基础理论知识,提高民族音乐鉴赏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发展目标:在本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始终贯穿“文化价值相对论”的基本思想与理念,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正确看待各民族不同的音乐文化,将本课程理论知识的学习与社会学、民俗学、文化人类学等相关学科与知识巧妙的结合,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社会责任感以及品行操守,使公共音乐理论课的教学成为促进大学生科学全面发展与成长的有效途径。
四、与前后课程的联系学生可以通过《音乐基础与名曲欣赏》等课程的学习,对基本乐理知识和中外名曲积累一定的理论知识和感性认知,在此基础上选修本课程则可对我国民间音乐文化做进一步深入的探究与学习。
本课程的教学为其他公共选修课程,如《戏曲鉴赏》、《戏剧鉴赏》等的学习起到基础性的作用。
民族民间手工制作教学大纲

《民族民间手工制作》教学大纲课程代码: 0800212408学分:6学时:160(其中:讲课学时:60 实践或实验学时:100 上机学时:)先修课程:无适用专业:美术教育2014级建议教材:《手工实用教程》,孙华庚、邵筱凡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开课系部:美术与设计系一、课程性质与任务(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是专业必修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主要作为美术教育专业的辅助课程之一。
手工课主要包含的内容有:手工剪纸制作、扎染制作、蜡染、手工沥粉、综合材料装饰画制作等。
(二)课程任务理解手工的一些基本概念,掌握手工的基本要素与应用原则,能够具备熟练的手工能力,能够掌握几种手工制作的方法,通过课内实践教学,了解和掌握传统手工艺的基本技法,并通过练习,理解手工的一些基本概念,掌握手工的基本要素与应用原则,能够具备熟练的手工能力,能够掌握几种手工制作的方法使学生了解我国传统手工艺的表现形式及其艺术特征,开阔眼界、陶冶情操,逐步提高学生对民间美术欣赏的艺术修养和艺术表现才能。
二、课程的基本内容及要求(一)教学基本要求通过理论的讲授使学生对民间手工的历史、发展、演变有初步的了解和认识,并通过详细介绍手工的设计要求与变形方以及工具与材料的准备,使学生对手工工艺的设计和制做有初步的认识和了解。
教师在教学中要使学生掌握概念和基本原理,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的能力,结合长期的专业训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教学内容:第一部分:手工剪纸制作教学目的: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剪纸艺术表现形式,剪纸的历史及艺术形式特点,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表现力,掌握剪纸基本技法,并通过练习,提高同学对传统剪纸的学习兴趣,锻炼动手能力。
基本要求:进行剪纸练习,学习剪纸的简单剪刻技法和创作设计方法,运用折、剪、刻等技法进行形象的表现,在设计和剪刻时要注意线线相连,面面相接。
课程的重点、难点:通过理论的讲授使学生对民间的剪纸历史、发展、演变有初步的了解和认识,通过详细介绍,使学生对剪纸工艺的设计和制做、图案特点和用途,摸索剪纸小窍门,运用各种形式表达自己对民间剪纸艺术的感受。
美术鉴赏第6课匠心独具的光焰——中国民间传统工艺鉴赏教学教案

传统民间工艺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展现了人民的生活习俗、精神信仰等内容。随着人民生活的发展,民间工艺也得到了不断的演变和发展。
2.中国传统工艺的历史发展
原始时期,手工艺没有统一的风格。除了陶器、玉器,新石器时代还出现了象牙器、兽骨器等装饰品,装饰图案以图腾和神徽为主。后来这些装饰元素被商周青铜器继承。商朝的青铜器铸造威严而诡异,而西周中期青铜艺术逐渐规范,纹样趋向单纯化和几何化。
教学过程
主要教学内容及步骤
设计意图
考勤
(2min)
■【教师】清点上课人数,记录好考勤
■【学生】班干部报请假人员及原因
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性,掌握学生的出勤情况
知识讲解
(40min)
【教师】展示中国民间传统工艺综述和中国民间传统工艺鉴赏
中国民间传统中国的传统工艺
传统民间工艺是美化生活、展现造型艺术的用品和生活环境,是通过手工艺或工业方式制作的艺术品。它的显著特点在于将物质生产与美的创造相结合,既注重实用性,又具有审美价值。传统民间工艺的分类相对复杂,分类标准繁多,如可以按照实用性标准、材质标准、工艺手段等分类,可以将传统民间工艺划分为陶瓷工艺、金属工艺、绣织工艺、雕刻工艺、漆器工艺以及其他民间工艺等。
《民间美术》课程教学大纲

94
能力和设计思维能力。 教学要求:提高学生对民间美术作品的认识,掌握民间美术造型的方法及特点、归纳
其色彩要素、构图方法,将民间美术的精华融入自己创作当中。 【内容提要】
第一节 民间美术的临摹 第二节 民间美术的创作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民间剪纸、木板年画、皮影等的临摹。 教学难点:运用民间造型进行创作。 【复习思考题】 1. 民间美术与当代艺术的关系? 2. 木板年画的色彩特点? 3. 民间造型与抽象造型之间的联系?
【课程性质】《民间美术》课程是面向艺术设计的学科平台课程。
【适用专业】艺术设计学类所有学生。 【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民间美术的概念、分类、特征、历史及造型特点,了解我们民间 美术的艺术特点,掌握民间美术审美特征、掌握欣赏民间美术作品的基本知识,能够对典 型的民间艺术门类进行学习与创作,并在创作实践中创造性运用民间美术,为专业设计与 创作奠定良好民族文化基础。
【教学方法与环境要求】本课程的教学主要采用讲授法、演示法、实验法、案例教学等方 法。教学环境在教室或实验室均可。
【学时分配】
序
内
容
号
学时安排
小
理
实
习
上
计
论
验
题
机
91
课
课
课
课
时
时
时
时
1
民间美术概述
2
2
2
民间美术造型特点与
6
12
18
审美
3
民间美术临摹与创作
8
12
20
4
总结
2
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族民间工艺欣赏》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353036
学时:32学时学分:1分
适用对象:环境设计专业
课程类别:专业任选课
考核要求:考查
使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彭咏主编,《黔东南苗族侗族民族民间工艺美术教程》,成都:电子科大出版社,2008年
吴安丽主编《黔东南苗族侗族服饰蜡染艺术》,成都:电子科大出版社,2009年
张锦华主编《苗族民间文化考察录》,贵州民族出版社,2007年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民族民间美术是研究黔东南苗族侗族美术发展的历史,探讨民族民间美术的特征、美术发展的基本规律,是美术学专业基础理论课程。
掌握民族民间美术内涵的基本规律,对于培养美术学专业学生理论素质,提高学生自身专业理论水平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课程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民族民间美术的特征,要素和功能,有助于提高学生审美鉴赏的能力以及创新思维,做到学以致用。
四、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避免满堂灌,在掌握的基本知识点上,发挥学生主体性主动学习,
多进行艺术观摩、作品分析。
五、教学内容:
第一章:原始社会时期民族民间美术
1.基本内容:
第一节悠久的历史
第二节鲜明的民族特色
第三节强烈的地域文化特征
第四节民族民间美术的大众
第五节民族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2.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民族民间美术的特征,要素和功能,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3.教学重点难点:
民族民间美术的特征、发展。
4.教学建议:
讲授法,艺术观摩、作品分析。
第二章远古时期的民族民间美术
1.基本内容:
第一节远古时期民族民间美术起源
第二节来源于神话传说的图腾形象
第三节从《苗族古歌》看苗族内涵的蕴味
第四节来源于现实生活的启示
第五节民族民间美术的表现题材
第六节民族民间艺术的作用
2.教学基本要求:通过学习使学生和掌握苗、布依、侗等服饰艺术。
3.教学重点难点:苗族、布依族、侗族服饰艺术的历史、特点、种类
4.教学建议:讲授法,艺术观摩、作品分析。
第三章原始寓意的图腾崇拜及偶像
1.基本内容:
第一节民族意识中的自然图腾崇拜
第二节民族意识中的和人为偶像崇拜
2.教学基本要求: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民族图腾艺术的特征。
3.教学重点难点:掌握各民族图腾艺术特色。
4.教学建议:讲授法,艺术观摩、作品分析。
第四章苗族的祟拜心理与创造意识
1.基本内容:
第一节对始祖的创造心理意识
第二节苗族龙的纹样及表现形式
第三节从苗族龙的纹样看其变化发展
第四节苗族图案的花果纹样
2.教学基本要求: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什么是挑花艺术。
3.教学重点难点:挑花艺术的艺术形式特点及形式在认识肯理解。
4.教学建议:艺术观摩、作品分析。
第五章苗族民间服饰艺术
1.基本内容:
第一节古朴的服饰艺术
第二节清水江流域的苗族服饰艺术
第三节贵州松桃苗族服饰艺术
第四节云南地区的服饰纹样及装饰风格
第五节湖南湘西苗族服饰艺术
第六节四川苗族服饰艺术
2.教学基本要求: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什么是蜡染。
3.教学重点难点:蜡染艺术的艺术形式。
4.教学建议:艺术观摩、作品分析。
第六章苗族民间蜡染艺术
1.基本内容:
第一节蜡染制作及程序
第二节丹寨苗族蜡染
第三节松桃苗族染织工艺
第四节湘西苗族染织
第五节苗族民间蜡染与现代艺术
第六节蜡画艺术创作探索
2.教学基本要求: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民族民间蜡染制作艺术。
3.教学重点难点:民族民间蜡染艺术的特点、纹样、用途
4.教学建议:讲授法,艺术观摩、作品分析
第七章苗族民间银饰艺术
1.基本内容:
第一节苗族银饰
第二节湘西苗族银饰
第三节松桃苗族银饰
2.教学基本要求: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什么是银饰艺术。
3.教学重点难点:(1)银饰造型艺术的特点及手法。
(2)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什么银饰的历史、特点、造型艺术等。
4.教学建议:艺术观摩、作品分析。
第八章苗族民间剪纸挑花织锦艺术
1.基本内容:
第一节黔东南苗族剪纸艺术
第二节黔东松桃一带苗族剪纸艺术
第三节湘西苗族剪纸
第四节苗族织锦挑花艺术
第五节苗族的纺织技艺
第六节少数民族银饰的历史特点种类
第七节少数民族银饰的造型艺术
2.教学基本要求: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什么是剪纸挑花织锦艺术。
3.教学重点难点:(1)剪纸挑花织锦造型艺术的特点及手法。
(2)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剪纸挑花织锦的历史特点
4.教学建议:艺术观摩、作品分析。
第九章苗族民间陶器艺术
1.基本内容:
第一节起源于劳动中的陶器工艺
第二节陶器艺术及各民族艺术的融合
2.教学基本要求: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什么是陶器工艺等。
3.教学重点难点:陶器工艺艺术的特点及手法。
4.教学建议:艺术观摩、作品分析。
第十章苗族民间建筑艺术
1.基本内容:
第一节苗族民间建筑
第二节清水江流域的苗族建筑遗迹
第三节湘西苗族建筑艺术
第四节雷山西江建筑
2.教学基本要求: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什么是建筑特色意义。
3.教学重点难点:民族民间建筑艺术特色意义。
4.教学建议:艺术观摩、作品分析。
第十一章民族民间其他工艺
1.基本内容:
第一节清水江流域的苗族民间工艺
第二节黔东松桃一带苗族其他工艺
第三节湘西一带苗族其他工艺…
第四节四川苗族民间工艺品的纹饰
第五节广西苗族民间乐器
第六节苗族的鼓韵与铜鼓文化
第七节苗族民间傩文化
第八节贵州黄平泥哨、织金砂陶、平塘牙舟陶器。
2.教学基本要求: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砂陶、陶器、泥哨。
3.教学重点难点:砂陶、陶器、泥哨艺术。
4.教学建议:讲授法,艺术观摩、作品分析。
第十二章苗族民间艺术能手及民间艺术家
1.基本内容:
第一节苗族民间艺术能手
第二节苗族民间艺术家
第三节苗族民间艺术家活动
2.教学基本要求: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苗族民间艺术家及其活动。
3.教学重点难点:掌握民族民间中能工巧匠艺术特色和基本规律。
4.教学建议:艺术观摩、作品分析。
第十三章现代绘画创作对苗族民间美术的借鉴1.基本内容:
第一节现代绘画创作特点
第二节对苗族民间美术的借鉴
2.教学基本要求: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绘画创作特点
3.教学重点难点:掌握对苗族民间美术的借鉴的基本规律。
4.教学建议:艺术观摩、作品分析。
第十四章苗族民间美术对现代绘画创作的启示1.基本内容:
第一节苗族民间美术的特点
第二节苗族民间美术的内涵
2.教学基本要求: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苗族民间美术的特点。
3.教学重点难点:掌握苗族民间美术的内涵的基本规律。
4.教学建议:艺术观摩、作品分析。
第十五章苗族民间美术与现代绘画创作的新思路1.基本内容:
第一节立足现代绘画创作去探索苗族民间美术
第二节苗族民间美术与现代绘画创作的结合
2.教学基本要求:通过学习和掌握什么是立足现代绘画创作去探索。
3.教学重点难点:掌握苗族民间美术与现代绘画创作结合的规律。
4.教学建议:艺术观摩、作品分析。
第十六章苗族民间美术在教学中的探索1.基本内容:
第一节苗族民间美术的形式
第二节吸收苗族民间美术用于绘画教学的要点
2.教学基本要求:通过学习和掌握苗族民间美术的形式和规律。
3.教学重点难点:如何掌握肯吸收苗族民间美术绘画教学的要点
4.教学建议:艺术观摩、作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