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常见医院感染

合集下载

医院感染分类

医院感染分类

医院感染分类1.按病原体来源分类按病原体来源可将院内感染分为外源性感染、内源性感染、医源性感染、带人性感染4种。

(1)外源性感染:又称交叉感染, 指病原体来自患者体外,即来自其他住院患者、医务人员、陪护家属和医院环境,如诊疗器材和制剂污染造成的医源性感染。

这类感染在经济落后国家占的比例较大,可导致医院感染流行或暴发。

交叉感染可通过加强消毒、灭菌、隔离措施和宣传教育工作来预防和控制。

(2)内源性感染:又称自身感染,指病原体来自患者自身菌群(皮肤、口咽、泌尿生殖道、肠道)的正常菌丛或外来的已定植菌。

在医院中,当人体免疫功能下降、体内生态环境失衡或发生细菌易位时即可发生感染,如做支气管纤维镜检查可将上呼吸道细菌带至下呼吸道引起感染。

这类感染呈散发性,从目前而言,内源性感染的预防较困难,主要靠自身免疫力增强。

(3)医源性感染:即指在诊断治疗或预防过程中,由于所用器械、用物、材料及场所的消毒不严,或由于制剂不纯而造成的感染。

(4)带入性感染:患者人院时已处于另-~种传染病的潜伏期,住院后发病,传染给其他患者。

如痢疾患者人院前已感染上腮腺炎,入院后发病,致使腮腺炎在医院内传播蔓延开来。

医院内发生的感染与其他人群密集的地方,如托儿所、学校、旅馆、饭店、公共场所等发生的感染是不同的。

2.按病原体种类分类按病原体种类可将院内感染分为细菌感染、病毒感染、真菌感染、支原体感染、衣原体感染及原虫感染等,其中细菌感染最常见,其次是病毒感染,每一类感染有可根据病原体的具体名称分类,如铜绿假单胞菌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分枝杆菌感染、柯萨奇病毒感染、爱柯病毒感染等。

医院是患者密集的场所,医院环境最容易被病原微生物污染,从而为疾病的传播提供外部条件,促进医院感染的发生。

常见部位医院感染

常见部位医院感染
尿培养结果:大肠埃希菌 药敏:头孢呋辛耐药; 头孢哌酮/舒巴坦钠 敏感 治疗4天后症状好转,后复查未见异常
常见部位医院感染
第50页
危险原因:
糖尿病:入院后血糖控制不佳,高血糖、 高尿糖有利于细菌生长
老年 女性 诊疗难点:只有尿痛症状,感染症状不显著;
多饮、多尿掩盖尿频、尿急症状 糖尿病患者注意做尿培养
第36页
常见部位医院感染
第37页
导尿管质地:组织相 溶性
导尿管留置时间越长, 感染率越高
女性尿道短而宽,临 近肛门和阴道,易被 污染
常见部位医院感染
第38页
逆行感染:集尿袋连 接、放尿
膀胱冲洗,冲洗使膀 胱粘膜受损、集尿系 统重复被打开
3.不合理使用抗生素 使真菌性尿路感染增 多
常见部位医院感染
2.慢性阻塞性肺疾患(慢性支气管炎、肺 气肿、支气管哮喘)、肺部感染;
第23页
常见药品
1.抗菌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 2.激素:地塞米松0.75mg/次;氢化可
松25~50mg/次。 3.解除支气管痉挛:氨茶碱 舒喘灵
常见部位医院感染
第24页
雾化罐:药液 水槽:冷蒸馏水(水温<60ْC)
常见部位医院感染
常见部位医院感染
第1页
第一节 呼吸系统医院感染
一.概述 1.上呼吸道感染 发烧(体温≥38.0℃超出2天),有鼻咽,鼻旁窦和扁桃
腺等上呼吸道急性炎症表现. 病原学诊疗: 分泌物涂片或培养可发觉有意义病原 微生物.
说明: 必须排除普通感冒和非感染性病因(如过敏等)所 致上呼吸道急性炎症.
痛和压痛 下尿路感染:尿道炎、膀胱炎 临床表现:尿频、尿急、排尿困难及耻骨上方压
痛 二.常见病原体: 革兰氏阴性菌为主:肠杆菌和假单胞菌 多年,革兰氏阳性菌↑

医院感染的常见类型

医院感染的常见类型

医院感染的常见类型医院感染的常见类型一、交叉感染类型1.空气传播感染在医院环境中,空气中的微生物可以通过飞沫传播、气溶胶传播等方式引起感染。

常见的空气传播感染病原体包括结核分枝杆菌、麻风杆菌等。

2.接触传播感染通过直接接触感染源或被感染的人体表面、床上用品等而引起感染。

常见的接触传播感染病原体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肠道致病菌等。

3.食物传播感染通过食用被污染的食物或饮品引起感染。

常见的食物传播感染病原体包括沙门氏菌、副溶血弧菌等。

二、手术相关感染1.切口感染手术切口处的细菌感染,可以导致伤口愈合不良或深部组织感染。

2.导尿感染通过尿管引起的尿路感染。

常见的感染病原体包括尿道细菌、真菌等。

三、医源性感染1.血流感染通过静脉导管、动脉导管等途径引起的血液感染。

常见的感染病原体包括革兰阴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

2.呼吸道感染通过呼吸道装置引起的呼吸道感染。

常见的感染病原体包括肺炎克雷伯菌、肺炎链球菌等。

3.泌尿感染通过导尿管、尿袋等途径引起的泌尿道感染。

常见的感染病原体包括尿道细菌、真菌等。

4.消化道感染通过胃肠道装置引起的消化道感染。

常见的感染病原体包括肠杆菌、艰难梭菌等。

附件:附件1:医院感染防控指南附件2:医院感染报告表格法律名词及注释:1.交叉感染:在医疗机构中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医疗活动中产生的疾病和有关医疗传染性病原体传播和感染的现象。

2.切口感染:指手术伤口在手术后感染。

3.导尿感染:指患者插入导尿管后导致的尿道感染。

4.医源性感染:指在医疗机构内或在医疗过程中通过医疗活动引起的感染。

医院感染的分类

医院感染的分类

医院感染的分类医院感染,也被称为医疗相关感染或卫生保健相关感染,是指在接受医疗服务的过程中,患者因各种原因而感染的疾病。

医院感染是医疗机构中常见的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为了更好地管理和预防医院感染,医学界将其分为不同的分类,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应对不同类型的感染。

1. 根据感染部位分类1.1 外源性感染:外源性感染是指感染源来自于患者周围环境的感染。

例如,手术切口感染、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等。

1.2 内源性感染:内源性感染是指感染源来自于患者自身的感染。

例如,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血流感染等。

2. 根据感染时间分类2.1 术前感染:术前感染是指在手术前感染发生的情况。

例如,手术切口感染。

2.2 术中感染:术中感染是指在手术过程中发生的感染。

例如,手术室内的交叉感染。

2.3 术后感染:术后感染是指手术后一段时间内发生的感染。

例如,手术切口感染。

3. 根据感染病原体分类3.1 细菌感染:细菌是最常见的医院感染病原体。

常见的细菌感染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大肠杆菌感染等。

3.2 真菌感染:真菌感染在医院感染中也比较常见,尤其是在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中。

常见的真菌感染包括念珠菌感染、曲霉菌感染等。

3.3 病毒感染:病毒感染也是医院感染的一种类型。

常见的病毒感染包括呼吸道病毒感染、肠道病毒感染等。

4. 根据感染方式分类4.1 直接接触传播:直接接触传播是指感染源直接接触患者引起感染。

例如,医务人员在处理患者时未进行适当的手卫生导致的感染。

4.2 飞沫传播:飞沫传播是指患者呼吸、咳嗽或打喷嚏时,病原体通过飞沫悬浮在空气中传播给他人。

例如,流感病毒的传播。

4.3 空气传播:空气传播是指病原体通过空气中的微小颗粒(气溶胶)传播给他人。

例如,结核菌的传播。

4.4 病媒传播:病媒传播是指通过昆虫或其他生物媒介传播病原体。

例如,蚊虫传播登革热病毒。

以上是医院感染的常见分类,通过对医院感染的分类,可以更好地了解感染的特点和传播途径,有针对性地制定预防和控制措施,以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医院感染的常见类型、诊断标准

医院感染的常见类型、诊断标准

心血管系统
二、心肌炎或心包炎
临床诊断 符合下述两条之一即可诊断。 符合下述两条之一即可诊断。 1.病人至少有下列症状或体征中的两项且无其它明确原因可以解释: 病人至少有下列症状或体征中的两项且无其它明确原因可以解释: 病人至少有下列症状或体征中的两项且无其它明确原因可以解释 发热、胸痛、奇脉、心脏扩大。合并有下列情况之一: 发热、胸痛、奇脉、心脏扩大。合并有下列情况之一: (1)有心肌炎或心包炎的异常心电图改变。 )有心肌炎或心包炎的异常心电图改变。 (2)心脏组织病理学检查证据。 )心脏组织病理学检查证据。 (3)影响学发现心包渗出。 )影响学发现心包渗出。 2.病人 岁至少有下列症状或体征中的两项且无其它明确原因可以解 病人≤1岁至少有下列症状或体征中的两项且无其它明确原因可以解 病人 发热、奇脉或心脏扩大、呼吸暂停、心动过缓, 释:发热、奇脉或心脏扩大、呼吸暂停、心动过缓,并至少有下 列情况之一: 列情况之一: (1)有心肌炎或心包炎的异常心电图改变、 )有心肌炎或心包炎的异常心电图改变、 (2)心脏组织病理学检查证据。 )心脏组织病理学检查证据。 (3)影响学发现心包渗出。 )影响学发现心包渗出。
医院感染的常见类型、诊断 医院感染的常见类型、 标准
医院感染定义
医院感染(Nosocomial Infection, Hospital 医院感染 Infection 或 Hospital Acquired Infection)是指住 是指住 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 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 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 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 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入院时已存在的感染。 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入院时已存在的感染。 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 染。

医院感染的分类

医院感染的分类

医院感染的分类医院感染,也被称为医疗相关感染或者卫生保健相关感染,是指在接受医疗服务的过程中,患者因各种原于是感染的疾病。

医院感染是医疗机构中常见的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为了更好地管理和预防医院感染,医学界将其分为不同的分类,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应对不同类型的感染。

1. 根据感染部位分类1.1 外源性感染:外源性感染是指感染源来自于患者周围环境的感染。

例如,手术切口感染、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等。

1.2 内源性感染:内源性感染是指感染源来自于患者自身的感染。

例如,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血流感染等。

2. 根据感染时间分类2.1 术前感染:术前感染是指在手术前感染发生的情况。

例如,手术切口感染。

2.2 术中感染:术中感染是指在手术过程中发生的感染。

例如,手术室内的交叉感染。

2.3 术后感染:术后感染是指手术后一段时间内发生的感染。

例如,手术切口感染。

3. 根据感染病原体分类3.1 细菌感染:细菌是最常见的医院感染病原体。

常见的细菌感染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大肠杆菌感染等。

3.2 真菌感染:真菌感染在医院感染中也比较常见,特别是在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中。

常见的真菌感染包括念珠菌感染、曲霉菌感染等。

3.3 病毒感染:病毒感染也是医院感染的一种类型。

常见的病毒感染包括呼吸道病毒感染、肠道病毒感染等。

4. 根据感染方式分类4.1 直接接触传播:直接接触传播是指感染源直接接触患者引起感染。

例如,医务人员在处理患者时未进行适当的手卫生导致的感染。

4.2 飞沫传播:飞沫传播是指患者呼吸、咳嗽或者打喷嚏时,病原体通过飞沫悬浮在空气中传播给他人。

例如,流感病毒的传播。

4.3 空气传播:空气传播是指病原体通过空气中的弱小颗粒(气溶胶)传播给他人。

例如,结核菌的传播。

4.4 病媒传播:病媒传播是指通过昆虫或者其他生物媒介传播病原体。

例如,蚊虫传播登革热病毒。

以上是医院感染的常见分类,通过对医院感染的分类,可以更好地了解感染的特点和传播途径,有针对性地制定预防和控制措施,以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医院感染的常见类型

医院感染的常见类型

菌血症
菌血症定义
菌血症是指病原菌进入血液循环,并在血液中生 长繁殖,释放毒素,引起全身性感染。
菌血症原因
菌血症的原因包括皮肤黏膜破损、感染灶内细菌 入血、静脉注射时细菌进入血液循环等。
菌血症症状
菌血症患者可能出现发热、寒战、呼吸急促、心 动过速、血压下降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休克。
败血症
败血症定义
医院感染的危害
医院感染不仅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和 康复时间,还可能导致额外的医疗费 用和资源消耗,甚至可能威胁患者的 生命安全。
医院感染的定义
医院感染
指患者在医院治疗期间发生的感染,包括住院期间、门诊治疗期间以及医院内 其他场所发生的感染。
医院感染与社区感染的区别
医院感染通常是在医院特定环境下发生的,与社区感染相比,具有不同的病原 体、传播途径和防控策略。
血便等症状。
肠结核
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 病,表现为腹痛、腹泻、消瘦等
症状。
04
常见类型三:泌尿道感染
尿道感染
尿道感染是泌尿道感染的一种, 主要由细菌、真菌等病原体侵入
尿道引起。
尿道感染的症状包括尿频、尿急 、尿痛等膀胱刺激症状,以及尿
道口红肿、分泌物增多等。
尿道感染的治疗主要是通过抗生 素治疗,同时注意保持尿道口清
肾盂肾炎的症状包括发热、寒战、腰痛等全身症状,以及尿频、尿急、尿痛等膀胱 刺激症状。
肾盂肾炎的治疗主要是通过抗生素治疗,同时注意保持尿道口清洁干燥,避免不洁 性行为。对于严重的肾盂肾炎,可能需要住院治疗。
05
常见类型四:手术部位感染
手术切口感染
定义
手术切口感染是指手术后手术 部位出现的细菌性感染,包括 浅表切口感染和深部切口感染

医院感染的常见类型(最新)

医院感染的常见类型(最新)

医院感染的常见类型(最新)医院感染,又称医院获得性感染(HospitalAcquired Infection, HAI),是指在医疗机构内发生的感染,患者入院时不存在,也不处于潜伏期,而是在住院期间获得的感染。

医院感染不仅影响患者的康复,还可能导致病情恶化、延长住院时间、增加医疗费用,甚至危及生命。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和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医院感染的类型和特点也在不断变化。

本文将详细探讨最新医院感染的常见类型,包括其病原体、传播途径、临床表现及预防措施。

一、呼吸道感染1.1 医院获得性肺炎(HAP)医院获得性肺炎是指在入院48小时后发生的肺炎,是医院感染中最常见的类型之一。

HAP的病原体多样,包括革兰氏阴性杆菌(如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革兰氏阳性球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以及真菌等。

1.1.1 病原体革兰氏阴性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等。

革兰氏阳性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包括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肺炎链球菌等。

真菌:曲霉菌、念珠菌等。

1.1.2 传播途径HAP的传播途径主要包括空气传播、接触传播和医疗器械传播。

空气中的病原体可通过飞沫传播,医护人员的手和医疗器械也是重要的传播媒介。

1.1.3 临床表现HAP的临床表现包括发热、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等。

重症患者可能出现呼吸衰竭、休克等并发症。

1.1.4 预防措施手卫生:医护人员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

环境清洁:定期清洁和消毒病房环境。

呼吸机管理:严格执行呼吸机相关感染控制措施,如定期更换呼吸机管道。

抗生素合理使用:避免不必要的抗生素使用,减少耐药菌的产生。

1.2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VAP是指在机械通气48小时后发生的肺炎,是重症监护病房(ICU)中最常见的医院感染之一。

1.2.1 病原体VAP的病原体与HAP类似,但革兰氏阴性杆菌的比例更高,尤其是铜绿假单胞菌和肺炎克雷伯菌。

1.2.2 传播途径VAP的主要传播途径包括呼吸机管道的污染、口腔分泌物的误吸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