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知识点及练习题_一目斋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倍的认识》知识点+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倍的认识》知识点+练习题,先给孩子收藏《倍的认识》知识点“倍”的本质属性是什么?“倍”是由两个数量相比较而产生的,是两个量比较的结果,以一个量为标准,另一个量有这样相同的几份就是它的几倍。
可见,“1份数”在“倍的认识”中具有重要性与关键性。
只要“1份的个数”确定了,另一个量就是这样的几个几。
一、倍的意义要知道两个数的关系,先确定谁是1倍数,然后把另一个数和它作比较,另一个数里有几个1倍数就是它的几倍。
二、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计算方法一个数÷另一个数=倍数三、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方法这个数×倍数=这个数的几倍4、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也是求一个加数几倍的积5、注意事项:“倍”不能作单位名称1、倍的意义: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就说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例:30里面有(6)个5,就说30是5的(6倍)。
其中5是(一倍数),30是(多倍数)。
2、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
用(一个数)÷(另一个数)=倍数例:72是8的几倍?列式:72÷8=93、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
例:4的8倍是多少?列式4×8=324、求一倍数(少)用除法;求多倍数(多)用乘法。
例:⑴64是几的8倍?列式为:64÷8=8⑵5的7倍是多少?列式为:5×7=355、倍数关系不带单位。
例:农场有鸡7只,鸭28只,鸭的只数是鸡的几倍?列式为:28÷7=4 答:鸭的只数是鸡的4倍。
6、求比一个数的几倍多几的数是多少,用(乘加)计算。
例:①求比4的6倍多10的数是多少?列式为:4×6+10=34②求比8的7倍多6的数是多少?列式为:7、求比一个数的几倍少几的数是多少,用(乘减)计算。
例:①求比6的9倍少12的数是多少?列式为:6×9﹣12=32②求比5的9倍少10的数是多少?列式为:5×9﹣10=35易错点1易错点1:混淆谁是谁的多少倍河里有许多动物在游泳,小鹅有4只,小鸭的只数是小鹅的2倍,小鹅的只数是河马的2倍,小鸭和河马各有多少只?错解:4÷2=2(只)4÷2=2(只)答小鸭有2只,河马有2只。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的必背知识点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的必背知识点一、倍的概念1.定义:“倍”是由两个数量相比较而产生的,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份。
例如,A是B的3倍,即A有3个B 那么多。
2.标准量:在比较两个数量时,作为比较基准的数称为“标准量”(或“一倍数”)。
3.比较量:与标准量相比较的数称为 “比较量”(或 “多倍数”)。
二、倍的计算1.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使用除法计算。
例如,求72是8的几倍,列式为72 ÷8 = 9,即72是8的9倍。
注意:倍数关系不带单位。
2.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使用乘法计算。
例如,求5的7倍是多少,列式为5 ×7 = 35。
3.求比一个数的几倍多几或少几的数是多少:使用乘加或乘减计算。
例如,求比4的6倍多10的数是多少,列式为4 ×6 + 10 = 34;求比6的9倍少12的数是多少,列式为6 ×9 - 12 = 32。
三、实际应用1.解决实际问题:通过理解“倍”的概念,能够解决与“倍”相关的实际问题,如比较两个数量的多少、计算某个数量的几倍是多少等。
2.情境理解:在具体情境中理解 “倍”的含义,如通过实物操作、图形展示等方式帮助学生形成直观的认识。
四、其他相关知识点1.钟表知识:钟面上有3根针:时针、分针、秒针。
时针走1大格是1小时;分针走1大格是5分钟,走1圈是60分钟 (即1小时);秒针走1大格是5秒钟,走1圈是60秒(即1分钟)。
时间的进率:1时=60分,1分=60秒。
2.解决问题策略:从条件想起:明确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确定解题步骤:根据已知条件逐步推导未知条件。
列式计算或画图辅助理解:通过列式计算或画图来辅助解题过程。
总结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的核心知识点是 “倍”的概念及其相关计算和应用。
学生需要掌握倍的定义、计算方法和实际应用技巧,并能够解决与倍相关的实际问题。
人教版三年级上学期数学第五单元知识点

人教版三年级上学期数学第五单元知识点三年级数学上册重要知识点整理一、学习目标:1.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建立1毫米的长度概念,会用毫米厘米度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2.较透彻地理解万以内笔算加法的计算法则,并能应用法则准确地计算两位数连续进位的加法题;3.初步认识四边形,了解四边形的特点,并能根据四边形的特点对四边形进行分类;4.知道有余数除法的含义,体会有余数出发的实际背景;5.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时间的简单计算;初步建立时、分、秒的时间观念,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6.掌握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整千数的口算方法,会进行相应的口算;知道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整千数的简便算法;7.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会读会写几分之一,能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大小;8.理解一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法。
二、学习难点:1.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秒,知道1分=60秒,会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2.知道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来自生活中;3.根据四边形的特点对四边形进行分类;4.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而且在前一位上的数相加时,要记得加上进上来的1;5.认识长度单位毫米,会用毫米度量物体长度。
三、知识点概括总结:1.毫米:毫米是长度单位和降雨量单位,英文缩写mm。
1毫米=0.1厘米=0.01分米=0.001米=0.000001千米2.厘米:是一个长度计量单位,等于一米的百分之一。
长度单位,符号为cm.,1厘米=1/100米。
1厘米=10毫米=0.1分米=0.01米=0.00001千米3.分米:是长度的公制单位之一,1分米相当于1米的十分之一。
0.0001千米(km)=1分米0.1米(m)=1分米10厘米(cm)=1分米100毫米(mm)=1分米4.千米:千米又称公里,是长度单位,通常用于衡量两地之间的距离。
是一个国际标准长度计量单位,符号km。
1千米(公里)=1,000米(公尺)=100,000厘米(公分)=1,000,000毫米(公厘)5.吨:质量单位,公制一吨等于1000公斤。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知识点梳理及易错题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时、分、秒》知识点梳理及易错题解析南宁市民族大道中段小学林凯一、知识点梳理1、秒的认识:(1)认识秒针,知道秒是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体会时、分、秒的实际意义。
(2)知道:秒针走1小格是1秒,1分=60秒;能够准确读写出钟面上的时刻,能熟练进行时间单位的换算。
(3)体验1秒钟和1分钟分别有多长,逐步养成遵守和珍惜时间的好习惯。
2、时间的计算:(1)能利用时、分、秒之间的关系正确完成相关比较、换算和计算。
(2)能解决生活中的关于时间计算的实际问题,体会时刻和经过时间两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二、本单元典型练习题1、时、分、秒的认识(1)钟面上有3根针,其中一根又细又长的针,它走得最快,他就是()针。
(2)看钟表写出时间2、分和秒之间的关系(1)秒针走1小格就是(),秒针从数5再走回到数5是走一圈,走60小格,也就是()秒;(2)秒针走一圈分针刚好走1小格,即1分钟;(3)1分=()秒(4)180秒=()分(5)150秒=()分()秒(6)3时40分=()分(7)140秒○2分3、1分钟和1秒钟有多长:(1)给一个事物及单位,填写数据系好两只鞋的鞋带大约用()分钟(2)给一个事物及数据,填写单位刷牙大约用2()4、出发时间、经过时间、到达时间的计算经过时间=到达时间—出发时间到达时间=出发时间+经过时间出发时间=到达时间—经过时间(1)出发时间:学校要求每天早晨8:00到校,小明从家到学校要走25分钟,小明最迟几点出门才不会迟到?(2)进过时间:小明7:30出门上学,7:45到校,小明从家到学校用了多长时间?(3)到达时间:一列火车本应11:20到达,现在要晚点25分钟。
它什么时候到达?三、易错题:1、时、分、秒之间的单位换算2、时间单位是“时”、“分”、“秒”,因此在填写时间单位时只能填写“时”、“分”、“秒”。
学生易填成“小时”、“分钟”、“秒针”。
3、7:05读作7时5分4、在进行时间计算时的书写格式:要写成:9时20分-8时30分=50分不能写成:9:20-8:30=50(分)。
小学数学上册三年级第五单元知识和练习

数学三年级第五单元1、倍的意义:要知道两个数的关系,先确定谁是1倍数,然后把另一个数和它作比较,另一个数里有几个1倍数就是它的几倍。
2、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一个数÷另一个数=倍数3、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这个数×倍数=这个数的几倍练一练1.李敏6月份的零花钱中5元和1元的张数相同,李敏这个月的零花钱可能是()元.A.48B.38C.28D.162.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的最小两位数是()A.6B.12C.24D.963.幼儿园阿姨买来一些苹果想平均分给小朋友们,若每人分2个最后还剩下一个,关于这些苹果的个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定是2的倍数B.一定是偶数C.一定是奇数4.一个两位数,同时是3和5的倍数,这样的两位数如果是奇数,最大是,如果是偶数,最小是.5.在63、72、88三个树中,是2的倍数的是,是3的倍数的是,既是2又是3的倍数的数是.答案1.李敏6月份的零花钱中5元和1元的张数相同,李敏这个月的零花钱可能是()元.A.48B.38C.28D.16【分析】因为5元和1元的张数相同,所以李敏这个月的零花钱即是6的倍数,根据题意,只有48元符合条件.【解答】解:5+1=6,6×8=48;故选:A.2.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的最小两位数是()A.6B.12C.24D.96【分析】先求出2和3的最小公倍数,然后根结合题意,从2和3的公倍数中找,进而得出答案.【解答】解:2和3的最小公倍数是2×3=6,6×2=12;故选:B.3.幼儿园阿姨买来一些苹果想平均分给小朋友们,若每人分2个最后还剩下一个,关于这些苹果的个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定是2的倍数B.一定是偶数C.一定是奇数【分析】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偶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奇数;幼儿园阿姨买来一些苹果想平均分给小朋友们,若每人分2个最后还剩下一个,说明这些苹果的个数不是2的倍数,即不是偶数,所以一定是奇数.【解答】解:幼儿园阿姨买来一些苹果想平均分给小朋友们,若每人分2个最后还剩下一个,这些苹果的个数一定是奇数;故选:C.4.一个两位数,同时是3和5的倍数,这样的两位数如果是奇数,最大是75,如果是偶数,最小是30.【分析】(1)能被5整除,又因为是奇数,所以这个数的个位是5;又因为这个数能被3整除,所以该数各个数位上数的和能被3整除,因为5+7=12,12能被3整除,即得出该两位数的十位为7;(2)能被5整除,又因为是偶数,所以这个数的个位是0;又因为这个数能被3整除,所以该数各个数位上数的和能被3整除,因为3+0=3,3能被3整除,即得出该两位数的十位为3;【解答】解:由分析知:1个两位数,能同时被3和5整除,这个数如果是奇数,最大是75,如果是偶数,最小是30;故答案为:75,30.5.在63、72、88三个树中,是2的倍数的是72、88,是3的倍数的是63、72,既是2又是3的倍数的数是72.【分析】(1)2的倍数个位上是:0、2、4、6、8;(2)3的倍数:各个数位上数的和是3的倍数;(3)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的数必需满足:个位上是0、2、4、6、8,并且各个数位上数的和是3的倍数;据此解答即可;【解答】解:由分析得出:在63、72、88三个树中,是2的倍数的是72、88,是3的倍数的是63、72,既是2又是3的倍数的数是72.故答案为:72、88;63、72;72.。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4~5单元知识点(附例题解析)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4~5单元知识点(附例题解析)第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一、三位数加法重点:掌握加法的计笔算方法。
难点:理解进位加法的算理。
知识点一:三位数加法(不进位)的笔算三位数加法(不进位)的笔算方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加到哪一位,就把结果写在哪一位的下面。
书写格式:列竖式计算三位数加法时,相同数位要上下对齐。
知识点二:三位数加法(不连续进位)的笔算三位数加法(不连续进位)的笔算方法: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
无论计算哪一位,只要有进位就要加上进位的数。
例如:271+31的竖式计算方法。
注意:计算时,十位相加满十,一定要向百位进1。
同时,计算百位时注意不要忘记加上十位进上来的1。
知识点三:三位数加法(连续进位)的笔算例如:445+298的计算方法。
方法1:估算445接近450但不到450,298接近300但不到300,450+300=750,因此445与298的和小于750方法2:口算 298接近300,可以看作300来口算,即445+33-2=745-2=743方法3:竖式计算要点:利用估算的结果大致判断计算结果是否正确。
易错点:把三位数看作整百或几百几十来口算,最后结果减去多加的数(或加上多减的数)。
知识点四:加法的验算加法的验算方法:方法1:验算加法可以交换加数的位置再计算一遍,看两次计算的结果是否相同。
方法2:根据“和-加数=另一个加数”,用减法来计算。
二、三位数减法重点:掌握三位数减法的计算方法以及减法的验算方法。
难点:连续退位减法的算理。
知识点一:三位数减法(不退位)的笔算三位数减法(不退位)的笔算方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
要点:计算万以内的减法要注意①书写格式②计算顺序,按照先算低位再算高位的顺序③退位规则: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要从前一位退1当10,加上本位上的数再减。
知识点二:三位数减法(连续退位)的笔算三位数减法(连续退位)的笔算方法:①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②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要从前一位退1,在本位上加10再减。
小学三年级:数学第五单元知识点复习

小学三年级:数学第五单元知识点复习
小学三年级数学第五单元的知识点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数字的读法和写法:复习数字1-1000的读法和写法,包括整百数和整十数。
2. 加法和减法运算:复习两位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包括进位和退位。
3. 数列与数模式:复习根据规律填写数字和图形的数列和数模式,并能够继续数列和
数模式。
4. 倍数与约数:复习认识倍数和约数的概念,并能够寻找给定数的倍数和约数。
5. 两位数的排序:复习两位数的大小比较和排序,包括升序和降序排列。
6. 十进制的认识:复习十进制的概念,了解十位数字和个位数字的含义和作用。
7. 分数的认识:复习分数的概念,了解分子和分母的含义,认识几分之几的形式。
8. 质数和合数:复习认识质数和合数的概念,能够辨别一个数是否为质数或合数。
9. 金钱的认识:复习认识人民币的面额和用法,进行简单的金钱计算。
10. 时间的认识:复习认识钟表上的时针和分针,并能够读取和表示整点和半点的时间。
以上是小学三年级数学第五单元的主要知识点复习内容。
希望对你有帮助!如果还有
其他问题,请随时提问。
2020三年级上册数学5-9单元重点知识点归纳

【文库独家】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5-9单元知识点归纳第五单元倍的认识1、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就说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大数里面有几个小数,就说大数是小数的几倍)2、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这一个数×几倍。
(如5的6倍是多少?5×6=30)3、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一个数÷另一个数(如12是3的几倍?12÷3=4)4、大数是小数的几倍:求大数:小数×几倍=大数求小数:大数÷几倍=小数求几倍:大数÷小数=几倍5、倍是数量关系,不是单位。
第六单元多位数乘一位数1、估算。
(先求出多位数的近似数,再进行计算。
如497×7≈3500,先把497看成500,再进行计算,注意要写“≈”号)2、①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②1和任何不是0的数相乘还得原来的数。
3、因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4、三位数乘一位数:积有可能是三位数,也有可能是四位数。
一个因数中间有0,积的中间可能有0,也可能没有0。
公式:速度×时间=路程每节车厢的人数×车厢的数量=全车的人数5、(关于“大约)应用题:①条件中出现“大约”,而求的问题中也有“大约”,不用估算。
→(写“=”)②条件中没有出现“大约”,而求的问题中出现“大约”。
一定要估算。
→(记得写“≈”)6、归一应用题:已知总数,份数,先求每份数。
先用总数÷份数=每份数,再用每份数×份数=总数7、归总应用题:已知每份数,份数,先求总数。
先用每份数×份数=总数,再用总数÷每份数=份数或总数÷份数=每份数第七单元四边形1、有4条直的边和4个角封闭图形我们叫它四边形。
2、四边形的特点:有四条直的边,有四个角。
3、长方形的特点:长方形有两条长,两条宽,四个直角,对边相等。
4、正方形的特点:有4个直角,4条边相等。
5、平行四边形的特点:①对边相等、对角相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知识点及练习题【导语】经验是数学的基础,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思考是数学的核心,发展是数学的目标,思想方法是数学的灵魂。
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知识的精髓,是分析、解决数学问题的基本原则,也是数学素养的重要内涵,它是培养学生良好思维品质的催化剂。
以下是无忧考网整理的《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知识点及练习题》,希望帮助到您。
【知识点】时分秒
1、钟面上有3根针,它们是(时针)、(分针)、(秒针),其中走得最快的是(秒针),走得最慢的是(时针)。
2、钟面上有(12)个数字,(12)个大格,(60)个小格;每两个数间是(1)个大格,也就是(5)个小格。
3、时针走1大格是(1)小时;分针走1大格是(5)分钟,走1小格是(1)分钟;秒针走1大格是(5)秒钟,走1小格是(1)秒钟。
4、时针走1大格,分针正好走(1)圈,分针走1圈是(60)分,也就是(1)小时。
时针走1圈,分针要走(12)圈。
5、分针走1小格,秒针正好走(1)圈,秒针走1圈是(60)秒,也就是(1)分钟。
6、时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1小时)。
分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5分钟)。
秒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5秒钟)。
7、钟面上时针和分针正好成直角的时间有:(3点整)、(9点整)。
8、公式。
(每两个相邻的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是60)
1时=60分
1分=60秒
半时=30分
60分=1时
60秒=1分
30分=半时【练习题】一、填空。
1、1小时=()分
1分=()秒
2、180分=()时
120秒=()分
3、1时30分=()分
1分55秒=(115)秒
4、80分=()时()分
160秒=()分()秒
5、利民超市上午9:00营业,晚上8:00关门。
这一天的营业时间是()小时。
6、时针指在4时多,分针指向5,这时是()时()分。
7、6时半,这时时针指在()上,分针指在()上。
8、上完一节课需要40(),再加()分就是一小时。
9、分针指在6上,时针指在8上,表示时间为();时针指在7上,分针指在12上,表示()时。
10、钟面上最短的针是()针,较长的针是()针。
转动最快的
针是()针,它走一小格的时间是()秒。
二、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时、分、秒)
1、小明做一道数学口算题大约需要3()。
2、一个人每天要睡8()。
3、莉莉跳100下绳子用了30()。
4、体育老师绕操场跑一圈要5()。
三、在()里填上“>、<或者=”。
半小时()29分
1分7秒()70秒
8分()80秒
150秒()3分
90秒()1分
30秒290分()5时
8时()480分
35秒()半分
200秒()2分
四、判断。
(对的打“√”错的打“×”)
1、钟面上有三根针,最长的是秒针,最短的是时针。
()
2、分针跑一圈就是1小时。
()
3、分针走1小格的时间,秒针正好走1大格。
()
4、分针从3走到6,表示用了15分钟。
()
五、回答问题:
1、家乐福超市早上9:00开门,晚上8:00关门,李刚早上8:40来到超市,他还要等多少分钟超市才开门?
答:他还要等()分钟超市才开门。
2、王红1分钟能做8道数学口算题,那么,她能用6分钟能完成45道口算题吗?
答:()。
3、君君4:30放学,从学校到家要走10分钟,做作业用去30分钟,她能在5:00准时地看《动画城》吗?
答:()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知识点及练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