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试卷分析教案

高中语文试卷分析教案
高中语文试卷分析教案

高中语文试卷分析教案

【篇一:高三语文试卷讲评课教案】

高三语文试卷讲评课教案 2010-3-17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试卷分析,进行相关知识点的复习与整理。

2、过程与方法:归纳总结各知识点,做到相关知识点的迁移,举一反三。

【重点难点】

1.抓住典型题目和共性问题,引导学生把握解题思路,总结解题一般规律。

2.培养学生灵活的思维能力。

【学习过程】

一、学生得分情况一览

二、错因分析:

(一)选择题

(二)11、文言文翻译

(1)家业农,不任作苦,委耒耜,慨叹而去之。(5分)

学生答案示例:

①家里的祖业是当农民,元达不情愿耕作的辛苦,委屈于耒耜,因此叹着气离开了故乡。

②家里田地农活,他不喜欢担负劳苦,给他耕地用具,就感慨叹息着离开。

③元达在家以农为生,不能忍受劳作的辛苦,放下耒耜,感慨而又叹息地离开。

(2)虽盗贼无赖,亦厕其间,与屠狗贩缯者何以异哉?(5分)学生答案示例:

①虽然是盗贼、无赖,也大多处身于这些人之间,与屠夫与商人有什么不同的呢?

②即使是盗贼无赖不守信用的人也进入朝廷内,这和杀狗的、贩卖缯的人有什么区别呢?

③即使盗贼无赖,也从其中参与,这与屠夫狗贩卖杂货的人有什么不同呢?

(三)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1)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3分)

学生答案示例:本首诗表现了诗人游庐山借宿在栖贤寺所发出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尘世的

厌倦和超然物外之情,由诗中“迹入尘中惭有累,心期物外欲何求”可看出。

(2)请从“动”和“静”的角度赏析颔联。(5分)

学生答案示例:“千山月午”是静景,“一壑泉鸣”是动景。诗人描绘了静的月光和动的泉鸣,

动静结合,灵动丰富,使意境更充实,为下文抒情作铺垫。

(四)文学作品阅读:

14。文章第1段描写张翰“莼鲈之思”的情景,作者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4分)

学生答案示例:

①引出下文作者要写的莼菜,并为下文埋下了伏笔,体现了莼菜之思就是故乡之思。

②以一段历史故事作开头写“莼鲈之思”,既为下文写莼菜做铺垫,又能引起读者对本文

的阅读兴趣。

③作者这样来安排不仅可以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而且也能够为下文做铺垫,引起下文,

点明中心。

17.文章倒数第2段中为什么对莼菜进行细致的描绘?最后一段作者写自己两次吃到的莼菜

的味道都“没什么特别”,其用意何在?

学生答案示例:

①倒数第2段对莼菜细致的描绘为了体现莼菜非常平常。莼菜本身并没有多少特别,人们

喝了它的汤,回味着汤味,让人想到了故乡,让人引发出对故乡的思念,莼菜之味,就是故

乡的味道。

②作者这样写是为了突出莼菜的平常,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以此为下文突出中心,做铺

垫。用意是为了表明莼菜的确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以此来突出中心,升华主题。

③作者拿自己老家的莼菜与江南的莼菜做细致比较,意在突出江南的莼菜数量多,品质好,

是一种思乡之物。意在突显作者所要表达的主旨“无味之味真是令人

心醉”,而这“无味之

味”就是故乡的味道。

三、突破重难点:

(一)、文言文翻译原则及方法:要求采用直译的方式,但遇到难

以直译或直译后表达

不出原文意蕴时,也可酌情采用意译。这里说的直译,是指将原文

的字字句句落实到译文之

中,包括原文用词造句的特点和所采用的表达方式。而意译,则是

根据原文表达的基本意思

进行翻译,不拘泥于字字句句的落实,甚至可以采用和原文差别较

大的表达方式。高考固然

要求考生能从宏观上整体把握文言材料的内容,但更要求考生能从

微观上理解文言文字词句

式等语言知识以及这些知识与现代汉语的差别。目前高考中的文言

文翻译多是从前面阅读材

料中选几个句子进行翻译,因此翻译的第一个步骤就是通读文言阅

读材料,并借助选择题的

选项整体把握文意,为翻译局部的语句打好基础,切忌一上来就匆

匆忙忙翻译。第二步,按

照词序,逐词落实,进行一句句对译。遇到疑难词句,可暂时放过,等译完上下文,再进行

推敲。第三步,译完全文后,再通读一遍,检查校正,以防误译、

漏译和曲译。

还要掌握一些具体方法,这些方法可以概括为“留、补、换、删、调、”五个字。

“留”就是保留文言文中一些基本词汇、专有名词,如古代国名、朝

代名、年号、人名、

地名、官名、政区名,以及器物、度量,典章制度等专名之称。这

些词均不必翻译,原样保

留。

如:①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取阳晋,拜

为上卿。

“补”1.文言文中是单音节词,现代汉语已变成复音的要补成复音词。如:①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②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

2.文言文中与今已有差距的简练说法,要参照文中语句的含义作适当的补充。

如:焚百家之言。

不宜把“言”译为“话”,而应译为“记载言论的著作”。

又如: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

这里的“言”不是“说”,而应译为“用文字表述、记载”。

3.一些铺叙繁笔,可凝缩简述。

如:席卷天下、囊括四海、包举宇内、并吞八荒。

可缩译为;秦有并吞天下,统一四海的雄心。

4.遇到文言中的省略之处,要按现代汉语的习惯补出省略的内容。“换”文言中有不少用语,现代虽然还用,但已不是古代的意思,翻

译时都应换用与

之相应的现代说法。

如:先帝不以臣卑鄙(译为地位低,见识浅),

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译为旧事,前例)。

对通假字,要按本意去翻译。

“删”文言中有些虚词,现代汉语中已没有和它相当的词,或者没有

必要译出,勉强

翻译反而不顺,对这样的虚词就可以删去不译。例如句首的发语词、句中的语助词、在句中

表顺接的一些连词,起补足音节或停顿的助词等虚词,均可略去不译。

如: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

师之。

“调”近年来高考文言文翻译十分重视古汉语特有句式及词类活用等

知识的考查,翻译

这些语言考查点时,都要按照现代汉语语法要求调整过来。

如:①微斯人,吾谁与归②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

③短屈原于顷襄王。④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

(二)、诗歌鉴赏题方法(思想情感类参考诗歌单元学案)

诗歌鉴赏的一般步骤:

(1)三看:看题目明确对象,看作者知人论世,看注释了解写作背景。

(2)分析诗歌内容:抓住意象特征,把握作者情感。

(3)答题规范模式:本诗描写了??景物,写出了景物??特征,运

用了??手法,渲染

了??氛围,抒发了诗人??情感。

(三)文学作品阅读题

例如:09年全国卷Ⅰ《彩色的荒漠》

14. 文章第一段描写了戈壁滩的哪些特点?联系全文,谈谈作者这样写有什么用意。(4分)

答案:1、①戈壁滩环境的恶劣;②戈壁滩色彩的单调。

2、①为表现石油工人为祖国人民所做的巨大贡献埋下伏笔;②与

下文要描写的彩色

荒漠形成鲜明对比;③先抑后扬,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例如:09年全国卷Ⅱ《岳桦》

14.第二段中,作者在描写长白山之行时插入了一段事后的记忆,这

样写有什么作用?(4分)

答案:①补充解释旅行中的印象;②为下文描写岳桦进行铺垫。

1.分析:理解句子在文章中的作用

一般应两方面去分析:(1).内容上,应从句子表现的句意和与主

题的关系上分析考虑。(2).

结构上,应从总领全文、承上启下、前后照应、为下文作铺垫、推

动情节发展、点题、总结

上文等作用的角度去分析。

2.技巧点拨:(1)确认指定段落在行文中的位置。(2)明确段落的作用,明确答题的方向(一般

从内容和结构两个角度人手)。比如开头段统摄全篇。领起下文,渲

染气氛,奠定基调;过

渡段承上启下;结尾段呼应前文,深化主旨,卒章显志。(3)结合段

落位置及在文章中所起

作用作答。

四、反馈练习:

(一)、(09年湖北卷)孟德传[宋] 苏轼

者所执,德自分死矣。知商州宋孝孙谓之曰:“吾视汝非恶人也,类

有道者。”德具道本末。..

乃使为自告者,置之秦州。张安道适知秦州,德称病,得除兵籍为民。至今往来诸山中,亦

无他异能。

13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以其衣易一刀十饼,携以入山。

(2)张安道适知秦州,德称病,得除兵籍为民。

答案:

(1)(孟德)用他的衣服换了一把刀和十个饼,携带(这些东西)进入山中。

(2)张安道正好执掌秦州,孟德托言有病,得以脱离军籍成为老百姓。

(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鹧鸪天(宋范成大) [注]嫩绿重重看得成,曲阑幽槛小红英。酴醿架上蜂儿闹,杨柳行间燕子轻。

春婉娩,客飘零,残花残酒片时清。一杯且买明朝事,送了斜阳月又生。

【注】酴醿:一种观赏植物。

(1)词的上片运用哪些手法来描写春日风光的?试作简要分析。

答:

(2)结合词的下片简要分析作者表达的情感。

答:答案 (1)运用色彩对比、动静相衬的手法来描写春日风光的,“嫩绿”与“红英”对比,

静态的嫩叶及小红英与动态的蜂儿及燕子相衬。

(2)面对春的离去,作客在外的词人只好借酒消愁,混过这恼人的花月良宵,迎接新一

天的到来;表达了词人的伤春之情和飘零之感。

(三)文学作品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

我对黑暗的柔情(迟子健)

①我回到故乡时,已是晚秋的时令了。农人们在田地里起着土豆和白菜,采山的人还想

在山林中做最后的淘金,他们身披落叶,寻觅着毛茸茸的蘑菇。小城的集市上,卖棉鞋棉帽

的人多了起来,大兴安岭的冬天就要来了。

②窗外的河坝下,草已枯了。夏季时繁星一般闪烁在河畔草滩上的野花,一朵都寻不见

了。母亲侍弄的花圃,昨天还花团锦簇的,一夜的霜冻,就让它们腰肢摧折,花容失色。

③大自然的花季过去了,而居室的花季还在。母亲摆在我书房南窗

前的几盆花,有模有

样地开着。蜜蜂在户外没有可采的花蜜了,当我开窗通风的时候,

它们就飞进屋子,寻寻觅

觅的。不知它们青睐的是金黄的秋菊,还是水红的灯笼花?

④那天下午,我关窗的时候,忽然发现一只金色的蜜蜂。它蜷缩在

窗棂下,好像采蜜采

累了,正在甜睡。我想都没想,捉起它,欲把它放生。然而就在我

扬起胳膊的那个瞬间,我

左手的拇指忽然针刺般地剧痛,我意识到蜜蜂蛰了我了,连忙把它

撇到窗外。

⑤蜜蜂走了,它留在我拇指上的,是一根蜂针。蜂针不长,很细,

附着白色的絮状物,

我把它拔了出来。我小的时候,不止一次被蜜蜂蛰过,记得有一次

在北极村,我撞上马蜂窝,

倾巢而出的马蜂蛰得我面部红肿,疼得我在炕上直打滚。

⑥别看这只蜜蜂了无生气的样子,它的能量实在是大。我的拇指顷

刻间肿胀起来,而且

疼痛难忍。我懊恼极了,蜜蜂一定以为我要致它于死地,才使出它

的杀手锏。而蛰过了人的

蜜蜂,会气绝身亡,即使我把它放到窗外,它也不会再飞翔,注定

要化做尘埃了。我和它,

两败俱伤。

⑦我以为疼痛会像闪电一样消逝的,然而我错了。一个小时过去了,两个小时过去了,

到了晚饭的时候,我的拇指仍然锥心刺骨地疼。天刚黑,我便钻进

被窝,想着进入梦乡了,

就会忘记疼痛。然而辗转着熬到深夜,疼痛非但没有减弱,反而像

涨潮的海水一样,一浪高

过一浪。我不得不从床上爬起,打开灯,察看伤处。我想蜜蜂留在

我手指上的蜂针,一定毒

素甚剧,而我拔蜂针时,并没有用镊子,大约拔得不彻底,于是拿

出一根缝衣服的针,划了

根火柴,简单地给它消了消毒,将针刺向痛处,企图挑出可能残存

着的蜂针。针进到肉里去

了,可是血却出不来,好像那块肉成了死肉,让我骇然。想到冷水

可止痛,我便拔了针,进

了洗手间,站在水龙头下,用冷水冲击拇指。这招儿倒是灵验,痛

感减轻了不少,十几分钟

后,我回到了床上。然而才躺下,刚刚缓解的疼痛又傲慢地抬头了,没办法,我只得起来。

病急乱投医,一会抹风油精,一会儿抹牙膏,一会又涂抗炎药膏,

百般折腾,疼痛却仍如高

山的雪莲一样,凛冽地开放。我泄气了,关上灯,拉开窗帘,求助

于天。

⑧已经是子夜时分了,如果天气好,我可以望见窗外的月亮,星星,可以看见山的剪

影。然而那天阴天,窗外一团漆黑,什么也看不见。人的心真是奇怪,越是看不见什么,却

越是想看。我将脸贴在玻璃窗上,瞪大眼睛,然而黑夜就是黑夜,

它毫不含糊地将白日我所

见的景致都抹杀掉了。我盼望着山下会突然闪现出打鱼人的渔火,

或是堤坝上有汽车驶过,

那样,就会有光明划破这黑暗。然而没有,我的眼前仍然是沉沉的

无边的暗夜。

⑨我已经很久没有体味这样的黑暗了。都市的夜晚,由于灯火的作祟,已没有黑暗可言

了;而在故乡,我能伫立在夜晚的窗前,也完全是因为月色的诱惑。有谁会欣赏黑暗呢?然

而这个伤痛的夜晚,面对着这处子般鲜润的黑暗,我竟有了一种特

别的感动,身上渐渐泛起

暖意,有如在冰天雪地中看到了一团火。如今能看到真正的黑暗的

地方,又有几处呢?黑暗

在这个不眠的世界上,被人为的光明撕裂得丢了魂魄。其实黑暗是

洁净的,那灯红酒绿、夜

夜笙歌的繁华,亵渎了圣洁的黑暗。上帝给了我们黑暗,不就是送

给了我们梦想的温床吗?

如果我们放弃梦想,不断地制造糜烂的光明来驱赶黑暗,纵情声色,那么我们面对的,很可

能就是单色调的世界了。

⑩我感激这只勇敢的蜜蜂,它用一场壮烈的牺牲,唤起了我的疼痛感,唤起了我对黑暗

的从未有过的柔情。只有这干干净净的黑暗,才会迎来清清爽爽的

黎明啊。

(选自《散文海外版》2008年第2期)

19.文章开头为何要从故乡的秋景写起?

答:答案写故乡的秋景,意在交代大自然的花季已经过去,而居室

的花季还在,为蜜蜂飞入书

房埋下伏笔;然后引起下文,引出蜜蜂蜇“我”的情节。

20.文章中间④~⑦段花了不少笔墨描写被蜜蜂蜇了的情节,主要

运用了什么描写手法?写

这些内容有哪些作用?

答:答案主要运用了动作描写(或细节描写)和心理描写手法。写“我”被蜜蜂蜇的情节,突出

“我”被蜇后疼痛难忍,彻夜难眠,百般折腾后,疼痛仍未消除,引

出下文“我”对故乡黑

暗的体味。

21.作者自己被蜜蜂蜇后非但不记恨,反而对蜜蜂产生感激之情,

这是为什么?

答:答案①蜜蜂的牺牲,唤起了我的疼痛感;②也正是有了疼痛,才让自己关注起黑暗,对黑

暗产生了柔情。

22.一般来说,黑暗是人们贬斥的对象,而作者却会对黑暗产生柔情,你是否认为作者故意

标新立异,有意颠覆人们对黑暗的看法?并阐明理由。

答:答案示例:不是故意标新立异。因为作者以独特的眼光来看待

黑暗。作者眼中的黑暗是干

净的,圣洁的,黑暗是产生梦想的温床。这是相对于那种人为制造

的喧嚣,制造糜烂的光明

而言。这样看来,作者对黑暗的柔情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五、作文素材:

信任的危机素材

? 宋国富人相信儿子而怀疑邻居,出乎一种传统的血亲观念,认为

有着血缘关系的儿子肯

定是不会欺骗自己的。庄子在惠子的墓前,讲的一件事却似乎颠覆

了这种血亲观念:有个泥

水匠,他的鼻尖上沾上了一点白灰,这点白灰薄得就象苍蝇的翅膀。这样一点白灰在鼻尖上

虽不碍什么事,却不怎么雅观。泥水匠就叫旁边的木工师傅替他把

白灰削去。木工师傅便提

【篇二:高一语文试卷分析】

hb2012—2013学年上学期教学质量调研测试

高一语文试卷分析

一、对命题的整体评价:

本套测试主要考查了必修1和必修2的全部内容。试卷内容完整,

难度属于中等水平,但也有些题目本校学生做的十分困难,尤其是

时间上有些紧迫。整体来看,题目着重考查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

本技能的情况,符合新课标的要求。重视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

题能力的考查。本校学生的语文成绩及格率在69%左右。

二、试卷分析及学生情况:

1.选择题

选择题属客观性题目,整个测试情况如下表:

上表可以看出各题的考查中,学生对于现代文阅读有一定的阅读与

理解能力,并且文言文阅读是课内的,所以这六道题目的得分率比

较高。15题考查学生对成语的掌握情况,但正确率只有54.2%,有20%的学生选择了a,说明对“拍手称快”这一词语不理解;16题是

语病题,这是高考的必考题,也是平时练习的重点,但正确率只有36.1%,说明学生对于语文语法还是没有掌握;17题考查的是上下

文衔接、语意连贯,相对来说比较容易,但选a的只有67.4%,明

显是学生审题不清造成的。这一部分的客观题,充分暴露出我校学

生的基础知识不够扎实,平时练习的也出错,需要进一步练习与强化。

2.古代诗文阅读

本次期末考试的古代诗文阅读题目,整体上难度不大,但学生也有

失分情况。

首先,文言文阅读题目是截取必修二中的课文《鸿门宴》中的原文,是学生学习过并应该掌握的。从两道翻译题的答题情况来看,第一

题明显比第二题答的好,但都是大意能写出来,个别词语像“因”、“举”、“不胜”有50%的学生没有能翻译出来,还有“因击沛公于坐”

这一介词结构后置句有一半以上的学生没有能准确的翻译出来。总

体来看,翻译题目的平均得分在6分左右。

其次,古代诗歌阅读的这首词虽然没有注解,作者范成大学生也不

太熟悉,但诗歌的内容对于高一的学生已经可以理解。在第8小题

答题中,很多学生都能答出来“以动衬静,以静衬动,动静结合”,

但也有学生只分析了出来,这些专业术语都没能写上。同时,只有

极个别的学生想到了作者是通过色彩对比来描写春天的,这是很难

得的。在第9小题中,学生基本上都能答出其中一点,就是“青春老

去的感伤与无奈”,也有60%以上学生分析时透露出作者在伤春惜春,但在答题过程中没有把这两点区分开,论述没有条理,不够详细明确。

最后,在名篇名句默写中,题目都是书中的原句,但是只有

20%~30%的学生拿到了满分,很多学生都是没有牢固掌握,很多字

不会写或者就是写错别字,这都是平时眼高手低的后果。

3.文学类文本阅读

本题满分23分,多选题5分,主观题共18分。《超重》是一篇微

型小说,作者以第一人称“我”的视角,在机场看到父母出于爱为孩

子准备了过多物品,结果造成行李超重,同时也是父母的爱的“超重”,但孩子并不能感受到父母的这种爱,作者借此表达了对年轻一

代的期望。

第11题是一道对象选择题,5分,考查学生的概括能力,小说的主

题较易理解,a、b、c三个选项容易,d的迷惑性很大,有70%的

学生选择了be,d项没有分辨出来的原因是学生形成思维定势,一

般的总结性语言都是“选材巧妙,情节波澜起伏”,学生没有认真分

析和思考。

12题考查小说中人物的作用,考查的是学生的分析能力,共6分,

学生的得分总体上在3分。从答题情况看,要点1中学生分不清文

章是第几人称叙述,有将近1/3的学生写第三人称,真实性回答出

来了;要点2中80%的学生能回答出来。学生失分的原因是读不懂

题干,不知如何回答以及答案条理不清晰,答不到要点上。

13题考查的事学生的概括能力,总分6分,3个要点。其中要点1

有90%的学生答了出来,要点2、3对于学生来说明显困难,很少回

答出来。失分原因是学生的概括能力较差,文章可以读懂,但概括

不出关键信息。

14题是一道开放性试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回答对本文的

感受,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获得的人生启示,总分6分。90%的学生

可以得到3分,本文贴近生活,便于学生理解,大部分学生都有较

强烈的启示。通过学生的答案暴露的问题是:学生的思维没有展开,只是从一个方面进行答题,80%的学生的答案提出以后要理解家长,也有10%的学生认为家长的教育方式有问题,只有5%的学生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学生的感受、人生启示过于贫乏,跟学生在日常生

活的思维较少有一定的关系。

4.语言文字运用题

18题是材料题共5分,平均得分3分,学生失分原因观点不明确,

阐述不多,占5%的学生回答较乱,20%的学生没有认真看材料,观

点错误。

19题是仿写句子,(1)要求体现景点或意象特征(2)句式一致,

总分6分,平均4分,(3)运用拟人、反问修辞手法,80%学生可

以按照要求仿写,但语言不够准确、优美,5%学生不按要求仿写。

5.作文

本次作文为命题作文,“为自己鼓掌”有“为自己加油、自我安慰”的

意思,作为学生,无论是在学习还是日常生活中遇到困难、挫折都

需要坚强,保持积极、乐观、向上的心态,因此,可选取的素材很多,学生也不会无内容可写。

以学生答题情况来看,大多数学生能抓住“鼓掌”、“鼓励”这一点。

以自身生活写起,分散思维,从中总结观点,即“一定要有自信,对

前途充满希望”。没有出现脱离文章长篇大论的作文,这一点做的很好。但另一方面,本次作文也出现一些问题,具体如下:

1、卷面不整洁,涂抹乱画的较多。本次作文平均分44分,有2/3

以上的学生因卷面问题被扣分,实际得分要比卷面分高2-3分,这足以引起我们语文老师的注意。

2、语言啰嗦、不简洁。主要表现在记叙事情或论述的时候语言重复,不能用最简洁的语言表达文意,使整篇文章看起来没有说服力。

三、今后的教学措施:

针对此次考试中发现的问题,在今后教学的过程中,切实贯彻新课

标理念,重视激发学生兴趣,注重学生的学习体验,提高课堂教学

效率,力争使学生掌握课本知识,努力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和综合

素质。采取以下教学措施:

【篇三:高一年级期末语文试卷分析】

高一年级期末语文试卷分析

一、试卷总体评价

此次考试系本校教师自行命题,从试卷卷面来看,难度不大,以课

内即教材内容为依据,又要结合学生的课外语文学习情况来进行考核,对今后高中语文教学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第i卷的考点设置均

在《考试说明》规定的范围之内。高一学生解答起来难度适中。第ii

卷的第二大题第16小题的文言语句翻译,都是学生熟悉的课内句子。第17、18题的填空题也比较简单。第三大题课外题的现代文阅读有

一定的难度,但也并非是无从下手。第四大题的诗句仿写开放性大,但难度也不大。第五大题作文仍是话题作文,以“体验”为话题,既

有普遍性,又有一定难度。让学生人人都有事可写有情可抒,但写

的深入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总之,本次的试卷题型稳定,难易适中,体现了《考试说明》的基本精神,照应了教学的实际情况,具有较

高的信度、效度,具有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二、试题的评价、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1.基础知识部分

基础知识的15个小题基本上涵盖了语文主要的基础知识点,从拼音到成语运用,有课内的,也有课外的知识。拼音和词语错别字两小

题基本上出自课内,考核了学生的识记能力。标点符号题测试了容

易误用的常见标点符号,与高考相比,难度较低,但是由于学生平

时未能系统学习,教师又缺乏系统的指导,因此学生答题的错误率

较高。尽管如此,此题的设计仍不失为一道好题。词语运用小题出

自课外,都是些易混淆的常用词语,有一定的难度,却能很好的测

试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成语运用小题的几个成语比较常见,区分

度较大,学生答题的准确率较高。

2.现代文阅读

现代文阅读语段选自课外,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押题、猜题,四个

小题综合考查了学生的分析能力,有一定的难度。题目设计比较合理,接近高考题型,三道主观题,一道多项选择题。学生对文章的

阅读没有什么障碍,但要想全面的作答,并不容易。第21、22、23

三个小题重点考查学生提取和辨别信息的能力,题干设问语简明,

有效的降低了难度。第24小题考查从整体上把握文意和鉴赏评价能力,五个选项正误混杂,有一定的干扰作用。

5.语言知识运用

第16题文言文翻译的三个句子,出自课内。考查对重要实词、虚词的理解和文字表达能力,难度适中。第17题默写名句.此题用于测试学生的识记能力,平时只要认真背诵的学生都能拿满分,但有的学

生读书不认字,写错别字的不少。

6.作文

话题作文要求以“体验”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话题贴近学

生生活,学生有话可说,能很好的考查学生立意、布局谋篇、遣词

造句等能力,体裁不限,给学生更大的发挥空间。学生写起来顺手。作文得分普遍在46分左右。

三、今后教学设想.

从本次的考试情况来看,学生基础知识较为贫乏,知识面狭窄,解

题能力不强,试卷涉及课内知识就解决较好,涉及课外知识解题效

果则不够理想。教学中除重视书本知识的传授外,还必须放胆让学

生进行课外阅读,教师做好引导,开好阅读课,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语言运用能力。2.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还必须教会学生考试,掌握考试技巧,教会学生如何审题,如何去解答主观题。从

抽查学生的答题情况来看,有些题目并非学生答不上来,而是不会

答题,选不准切入角度。有些题目失分与能力无关,是不可“饶恕”

的错误,如作文不拟题、字数太少或太多、书写不规范,有些字如

蚊蚁,有的字龙飞凤舞、圈圈点点、满纸涂鸦等等。这些都应引起

重视,加强考试技巧的研究,加强对评分标准和评卷心理的研究,

避免“硬伤”出现。3. 试卷中反映出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较大,学生

写作的基本功较差。

作文缺乏真情实感,缺乏生活气息,语言表达能力差。在平时的教

学中,应充分利用教材中的作文资源来丰富学生的语言知识,调动

学生的写作兴趣,同时还必须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指导,加强作文

指导,加强训练,逐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高一语文试卷讲评(使用)

高一语文试卷讲评 、试卷分析 1、难易程度材料来源于课本,又高于课本,题目有一定难度。 2、试题结构2020 年高考新题型 、成绩分析 班级考号姓名总成绩市排名校排名班排名语文名次 02310219020112 杨硕 640139631451151 03310219030305 田懋欢 5342491985201142 07310219071330 邵旭冉 43235427381291123 02310219020105 张浩琦 615163962381114 03310219030604 牛彤 5302532287211115 05310219051001 范修莹 40737776473311116 08310219080909 刘扬 43834839353211117 08310219081509 王均颖 36740946564481118 01310219010127 曹玉茹 5442382570141109 01310219010702 宫瑞然 52425930991911010 02310219020104 杜晨曦 70186531111011 03310219030108 高玉 54923290621611012 03310219030228 孔珂483302771953011013 三、主要问题 1、对课文的重视不够充分。

2、理解能力急需提高。 3、语文基本功不够扎实。 4、卷面不够整洁。 四、应对措施 1、态度上要重视。 2、多阅读,勤思考,常总结。 3、练字。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 (本题共5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 题。 材料一: 无论出于什么原因,中国乡土社区的单位是村落,从三家村起可以到几千户的大村。我在上文所说的孤立、隔膜是就村和村之间的关系而说的。孤立和隔膜并不是绝对的,但是人口的流动率小,社区间的往来也必然疏少。我想我们很可以说,乡土社会的生活是富于地方性的。地方性是指他们活动范围有地域上的限制,在区域间接触少,生活隔离,各自保持着孤立的社会圈子。 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常态的生活是终老是乡。假如在一个村子里的人都是这样的话,在人和人的关系上也就发生了一种特色,每个孩子都是在人家眼中看着长大的,在孩子眼里周围的人也是从小就看惯的。这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 “我们大家是熟人,打个照呼就是了,还用得着多说么?”——这类的话已经成了我们现代社会的阻碍。现代社会是个陌生人组成的社会,各人不知道各人的底细,所以得讲个明

高中语文试卷分析教案

高中语文试卷分析教案 【篇一:高三语文试卷讲评课教案】 高三语文试卷讲评课教案 2010-3-17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试卷分析,进行相关知识点的复习与整理。 2、过程与方法:归纳总结各知识点,做到相关知识点的迁移,举一反三。 【重点难点】 1.抓住典型题目和共性问题,引导学生把握解题思路,总结解题一般规律。 2.培养学生灵活的思维能力。 【学习过程】 一、学生得分情况一览 二、错因分析: (一)选择题 (二)11、文言文翻译 (1)家业农,不任作苦,委耒耜,慨叹而去之。(5分) 学生答案示例: ①家里的祖业是当农民,元达不情愿耕作的辛苦,委屈于耒耜,因此叹着气离开了故乡。 ②家里田地农活,他不喜欢担负劳苦,给他耕地用具,就感慨叹息着离开。 ③元达在家以农为生,不能忍受劳作的辛苦,放下耒耜,感慨而又叹息地离开。 (2)虽盗贼无赖,亦厕其间,与屠狗贩缯者何以异哉?(5分)学生答案示例: ①虽然是盗贼、无赖,也大多处身于这些人之间,与屠夫与商人有什么不同的呢? ②即使是盗贼无赖不守信用的人也进入朝廷内,这和杀狗的、贩卖缯的人有什么区别呢? ③即使盗贼无赖,也从其中参与,这与屠夫狗贩卖杂货的人有什么不同呢? (三)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1)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3分)

学生答案示例:本首诗表现了诗人游庐山借宿在栖贤寺所发出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尘世的 厌倦和超然物外之情,由诗中“迹入尘中惭有累,心期物外欲何求”可看出。 (2)请从“动”和“静”的角度赏析颔联。(5分) 学生答案示例:“千山月午”是静景,“一壑泉鸣”是动景。诗人描绘了静的月光和动的泉鸣, 动静结合,灵动丰富,使意境更充实,为下文抒情作铺垫。 (四)文学作品阅读: 14。文章第1段描写张翰“莼鲈之思”的情景,作者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4分) 学生答案示例: ①引出下文作者要写的莼菜,并为下文埋下了伏笔,体现了莼菜之思就是故乡之思。 ②以一段历史故事作开头写“莼鲈之思”,既为下文写莼菜做铺垫,又能引起读者对本文 的阅读兴趣。 ③作者这样来安排不仅可以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而且也能够为下文做铺垫,引起下文, 点明中心。 17.文章倒数第2段中为什么对莼菜进行细致的描绘?最后一段作者写自己两次吃到的莼菜 的味道都“没什么特别”,其用意何在? 学生答案示例: ①倒数第2段对莼菜细致的描绘为了体现莼菜非常平常。莼菜本身并没有多少特别,人们 喝了它的汤,回味着汤味,让人想到了故乡,让人引发出对故乡的思念,莼菜之味,就是故 乡的味道。 ②作者这样写是为了突出莼菜的平常,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以此为下文突出中心,做铺 垫。用意是为了表明莼菜的确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以此来突出中心,升华主题。 ③作者拿自己老家的莼菜与江南的莼菜做细致比较,意在突出江南的莼菜数量多,品质好,

2018年高考语文全国卷一试卷分析

2018高考试卷分析 语文组李坤 2018年的高考在6月8号结束时已经变为历史。斯宾诺莎曾言:如果你希望现在与过去不同,请研究过去。我想这是我们今天聚在一起的意义。 关于试卷:坚持大方向,留有小心机 考前多种预测,谁能料到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高考题总是会给我们很多措手不及。拿到试卷完完整整做一遍,发现今年全国卷一坚持大方向不动摇,以“扬帆新时代,化育新一代”为目标,在反映时代要求、助推素质教育上作出了新探索。但整套试卷处处显示着出题人的“小心机”。 心机1:论述类文本相较去年的“气候正义”简单很多,唯一需要学生注意的是审题,由我们常见的正确不正确不正确变成了不正确不正确正确,打破固有思维,考验学生细心度。 心机2:文学类文本考前一直纠结于小说散文到底要考哪一个,结果考了一篇不像小说的小说,第四题直接是送分题,56题看似是小说的常规题型,但并不好得分,以第5题为例,表面上看是对小说人物形象的考查,由常规的概括人物形象变为筛选对应信息,想要得满分并不容易,尤其是“拔俗的文人气质”,若学生不理解“文人气质”,答案很容易就变成了“用通俗有吸引力的小说体记叙日军侵略东北的罪行”,只能找到这一条,其实文人气质不应局限于文字类文学类,更包含着不俗的情趣、浪漫的情调、聪明智慧等,这道题非常考验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答案虽出自文本,但如何筛选整合却需要学生的真本事。 心机3;诗歌选择题由五选二变为四选一,难度降低。但C选项需要学生将背诵篇目《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绝胜烟柳满皇都”与试题材料中“寒风又变为春柳,条条看即烟濛濛”相比较,不要求学生直接默写相关诗句,但要求学生在深入理解名篇名句的基础上,结合试题的情境作出判断,考查学生平日的积累。同时李贺诗歌“辞尚奇诡”,加大了学生对诗歌内容理解的难度,整首诗表达了李贺虽不遇于时,但依然乐观自信,不甘沉沦的情怀。考的那句“男儿屈穷心不穷,枯荣不等嗔天公”,学生非常容易想起考前那些相似的情感类术语:怀才不遇、郁郁不得志、壮志难酬的愤懑,加上尾句的“烟濛濛”理解为对前途的迷茫,素质不错的学生再联想一下李贺生平,越想越觉得自己答得对,其实根本没发现自己早就掉进了出题人的陷阱中,沾沾自喜而不自知。所以平时的诗歌教学,除了术语外,更应该关注读懂诗歌。 心机4:语言文字运用题是今年变化最大的题。成语、语病题,过去都在独立的句内完成,今年在一个文段中设计3道选择题,使考查语料从句子变为篇章。同时学生反映较难的20题启事改错题和图表题都直指真实的语文学习任务,通过创设真实、富有意义的语文实践活动情境,实现对学生语言文字能力和素养的测评。 总体来说,我觉得今年高考题选择题难度降低,主观题相对以往的套路题,更灵活,也更侧重对学生思维和语文综合素养的考查,考的知识细,能力强,得分并不容易,属于典型的“一看题不难,一写就不会,一看答案都知道”。 关于备考:水石相激雷响万壑 韦应物有诗云:水性自云静,石中本无声。如何两相激,雷转空山惊?所以在我看来,要想在高考中实现语文突破,离不开老师和学生的相互作用。 我们15级教师团队在以下几方面积极备考: 一、就高考题紧扣时代的特点,我们编印资料,扩大学生视野,帮助学生关注时代,提升格局。一周一次的《时评》坚持到高考前一周;在周老师建议下,将《人民日报》上所有的“暖闻热评”集结成册,既积累素材,又学习议论;全组通力合作,每个办公室分担相应

一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讲评课教案

一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讲评课教案 公司内部档案编码:[OPPTR-OPPT28-OPPTL98-OPPNN08]

一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讲评课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讲评试卷,检查出学生不理解或没掌握的知识点,做好查漏补缺工作。 2、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2)培养学生答题规范和答题技巧的原则。 3、德育目标:教育学生在答卷时要认真审题,养成良好的习惯 教学重点:字母表、选词、阅读 教学难点:阅读教学方法:讲解法、讨论法 课型:试卷分析课 教具:投影 教学过程: 一、试卷分析,简介全班考的总体情况 1、本次考试的内容分为七项内容,内容符合低年级学生的特点,从考查字到词,从词到句到篇,以及音序查字法,始终紧扣本单元教材与生活的实际。 2、从学生的总体成绩来看,比上单元有所进步。本次考试共 47 人,最高分 100 分 3 人,最低分 77 分,90—99 分 39 人,80—89 分 4 人,70—79 分 1 人。平均分分,及格率 100%,,优秀率为89%。 3、自己在心里估算一下,我大概在班里的什么位置,顺势表扬进步最大和优秀的学生,鼓励退步较大的学生要“加油” 。其实一次考试并不代表什么,成绩只属于过去,考得比较理想的可不能骄傲,可以把你的好方法告诉大家,再学学另外的考题小窍门。没考好的也别灰心,想想自己错的原因在哪儿,下次注意不再犯同样的错误就行了。 二、订正过程: (一)学生自由翻看试卷,注意一下哪些题型是较常见的;哪些题型是比较新颖,哪些是比较陌生的;哪些是不该答错而答错了,找找自己被扣分的原因在旁边写一写,同时订正一些较简单的错题。 (二)讲评试卷,查疑释疑 1、学生订正错题,同时观察分析:哪道题最容易出错或哪道题需别人帮助的。 (1)发现一下你错在哪儿为什么错

如何上好高中语文试卷讲评课

如何上好高中语文试卷讲评课 一、全盘式讲评。 老师对一份试卷的讲评不分主次,全盘讲评。这样的讲评面面俱到,耗时长,容易引起学生疲倦反感。二、灌输式讲评。老师在讲评试卷时,自顾自依照题目讲解分析,给出答案,学生忙着修改。这样的讲评,学生得到的只是一个死的答案,没有动手动脑参与教学活动。老师一味包办,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和方法都无法真真掌握,试卷中出现的错误在下一次考试或练习中还会出现,试卷讲评根本就没有达到教学效果。三、盲目式讲评。老师在阅完试卷后,没有对试卷作整体分析评价,没有对本班学生答题情况进行分析评价,就急着讲试卷,结果只能是就题论题,没有知识归纳,没有规律总结,更没有对试卷中的创新题目进行思维方法的整合。因此,学生对一些技巧性的题目没有形成思维方法,没有掌握答题技巧,以后的考试中类似的错误仍会出现。 四、基础式讲评。老师在讲解试卷时,只重视基础题的讲解,而忽略作文讲评。作文讲评时要么匆匆收场,要么泛泛而谈,念几篇范文了事,缺乏对作文的深层理解。不对作文题目进行审题、立意、构思等方面的阐发和指导,也不引导学生揣摩命题意图,缺乏指导性和针对性。这样的讲评,在日后的考试中仍会有学生因审题不准,理解不透而造成写作偏题,影响成绩。五、讲评缺乏理论分析和技法指导。讲评试卷的目的不是给学生一个标准答

案,而是要让学生从这次考试中总结前一阶段学习成功或不足的地方,更好地为以后的学习作指导和借鉴。如果不分析学生答题的情况,不分析试卷命题的优劣、难度,不分析试卷的创新之处,学生就不能形成知识体系,也不能总结规律掌握方法,更不能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对命题中的一些新信息也无法把握,无法调整后面的学习。传统的试卷讲评方式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忽视了考试对学习的指导作用。因此,我们要根据学生考试中掌握知识的具体情况,有重点、有选择地进行讲评,注重试卷讲评的效率。一、在知识层面上,我们要突出重难点,尤其是考试中的易错点、易混点、创新点,老师要重点讲解和分析,并作出整理。而对于学生自己能解决的知识点,应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查阅或探究,不必面面俱到。因为不同的知识点难易程度不同,在教材中的轻重地位不同;不同的试题考查的能力层次不同,能力要求的侧重点不同;不同的试题所描述的过程简繁程度不同,分析难度不同。因此,在讲评试卷时,不应该也不必要平均使用力量,有些题只要"点到为止",有些题则需要"仔细剖析"。对那些涉及重、难点知识及能力要求高的试题要特别重视;对于学生错误率高的试题,则要"对症下药"。为了在讲评时实现上述目标,教师必须认真批阅试卷,对每道试题的得分率应细致的进行统计,对每道题的错误原因准确的进行分析,对每道试题的讲评思路精心地进行设计。只有做到讲评前心中有数,才会做到讲评时有的放矢。一般而言,讲评一份信息含量大的试卷,我们要把重点放在阅读

二年级语文试卷讲评教案

第一单元讲评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通过讲评试卷,检查出学生不理解或没掌握的知识点,做好查漏补缺工作。 (2)帮助学生分析试卷出出错问题的病因,然后对症下药,让学生彻底明晰,自主纠错。 2、过程与方法: (1)讲解法、讨论法 (2)小组合作,想让学生讨论交流共性问题,然后再进行订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培养学生答题规范和答题技巧的原则。 教学重点:帮助学生分析试卷出出错问题的病因,然后对症下药,让学生彻底明晰,自主纠错。 教学难点:阅读与写话 课型:试卷分析课 教学过程: 一、试卷分析,简介全班考的总体情况 本次考试的内容分为五项内容,内容符合低年级学生的特点,从考查字到词,从词到句到篇,以及阅读与写话,始终紧扣本单元教材与生活的实际。 本次考试共46人,优秀人数:40人,及格人数46人,优秀率为86.9%,及格率:100%。 表扬进步最大和优秀的学生,鼓励退步较大的学生要“加油”。其实一次考试并不代表什么,成绩只属于过去,考得比较理想的可不能骄傲,可以把你的好方法告诉大家,再学学另外的考题小窍门。没考好的也别灰心,想想自己错的原因在哪儿,下次注意不再犯同样的错误就行了。 二、学生汇报出错问题 1、学生统揽试卷,仔细分析,看看哪些是自己马虎出错的,哪些是实在 没有方法或思路的,找出来。 2、小组内交流想法,解决一部分问题。 3、确定不会做的问题,小组长统计。 三、罗列共性问题。 1、指名小组回答疑难问题,教师根据学生所说及时板书。 2、学生齐读这些问题。 四、师生共同解决问题 问题一:看拼音写词语 1、第一小题看拼音写词语 “勤田野、世界”等词语出错率相当高,说明学生对字音没有掌握准确,还有平时学习的也不够扎实,有些浮。 2、第二小题选字组词。 对于形近字学生比较迷瞪,区分不够清楚,区分“芽与牙”

高一语文期中试卷讲评课教案

高一语文期中试卷讲评课教案 (内含“考后反思及措施”)(2017.11) 张华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试卷分析,查找不理解或没掌握的知识点,进行相关知识点的补缺与整理。 2.过程与方法:归纳总结各知识点,做到相关知识点的迁移,举一反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态度端正,提高学习效率;在答卷时要认真审题,养成良好的习惯。 二、重点难点: 补缺补差;针对典型错题,给与分析、指导;引导学生把握解题思路,总结解题一般规律。 三、教学过程 (一)考试情况: 本次考试,现代文部分难易适度,文言文部分,课外文言文有一定的难度,作文的题目难易比较适中,基本没有学生偏题的,但写得好的学生也不多,年级均分大约是27分左右。 (二)试题评析 得分率较高的试题及原因: 第1题,默写古诗文中的名篇名句,考前复习扎实;检测落实到位。 第10——16题,考查的是课内文言文,学习、复习重点落实。 (三)典型试题分析 第3题:“简直”一词在文中的作用。(2分) 学生答题出现的问题: 1.考虑到“简直”一词写出了母亲唠叨的频繁,但没有考虑到其又表现了我们对母亲唠叨的不耐烦。(得1分)

2.既没考虑到“简直”一词写出了母亲唠叨的频繁,又没答出其表现了我们对母亲唠叨的不耐烦(得0分) 1分样卷: 0分样卷: 教学措施: 指导学生阅读时词不离句,句不离段,在理解的基础上揣摩词语意思,兼顾“简直”一词涉及到的“母亲”和“我们”双方的行为、情绪。 第5题:选项“C.文中第4段说“她的语言像她的人一样干净利索”,形象地说明了母亲是一个干净利索的人”为什么是错误的? 学生答题选错的主要问题是:以为有“像”的句子就一定是比喻句。 教学措施: 拓展补充讲解:有三种“像”字句并不是比喻句。 一、表示比较 如:“奶奶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高大,这样美丽。”(《卖火柴的小女孩》) 句中以前的奶奶和现在的奶奶形象,是同一个人在不同情况下的比较。 二、表示举例i 如:“你骗谁,像你这样的大官会没有钱?”(《“你们想错了”》) 句中用“像”字引出方志敏作为例子,说明凡是当官的就一定有钱。 三、表示猜测 如:“小丽好像看出了我的心思……”(《可爱的草塘》) 句中用“好像”引出推测,是为了加强语气,说明估计的准确性。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试卷讲评课教案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期末考试讲评材料 城关二小:陈丽婵 学科:语文 2015年2月1日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期末考试讲评材料 教学内容: 期末考试卷中的典型错题以及针对性拓展练习。 教学目标: 1、分析试卷中的典型错题,寻找错误的原因。 2、针对错题进行拓展练习,提高学生解决分析问题的能力。 3、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教学重难点: 查找试卷中存在的问题,寻找自身错误的原因和不足。 分析学生错误原因,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整体回顾,介绍本次考试的整体情况 本年段两个班,共学生54人,501班总体情况为:平均分76.64,及格率为82.14%,优秀率为10.71%,最高分为93.8分,最低分为14分。502班总体情况为:平均分:73.91,及格率为88.46%,优秀率为7.69%,最高分为95分,最低分为0分。年段90分以上的有5个,很少。80——89.5的有26人,60——80的15个,不及格8人。测试完了我们就要分析一下,这段时间的学习,我们哪些地方做得比较好,哪些地方是需要我们在以后的学习中加以重视的,以便于我们今后更好的学习后面的内容。 二、自我分析试卷 1、首先由自己去订正一下错题,看看哪几题是自己能做却失分

的?(学生自己先订正一下试卷上的错题)

想一想我们这张试卷可以分为几个板块? 2、学生交流反馈 3、小组合作讨论你还没解决的题 师:刚才我们已经把会订正的订正好了,那还有哪些地方是你不会订正的呢?(指名回答)我们一一来解决。 三、典型错题讲评 (一)、让学生找出哪道题最容易出错。 (二)、请做全对的同学说说当时做这道题是你是怎么想的?(让对的学生说说做的好方法) (三)、举一反三,讲解相应的习题 (四)、典型错题 一、抄写句子:有9名学生被扣分,失分原因:“勤”字左下部分少一横;“藤”右下部分不是“水” 1、师板写“勤”字和“藤”字,强调写法。 2、让学生说说记忆的有效方法。 二、按课文内容或要求填空。失分原因:失分之一:错别字现象还有普遍出现(同音字和形近字)。失分之二:不会背诵、填写错误。 1、师生共同讨论:如何避免课文会背却会写错别字的现象?(理解句意,根据字义在语境中记忆) 2、根据同学和老师的方法尝试有效记忆。 四、阅读部分。

高中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高一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分析 王笑语 试题的知识面覆盖面符合高一学生语文学习的实际,既重视基础知识的考查,又重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的考查,较好地体现了理论与实际相联系的原则,可以较好地检验学生的语文水平和语文素养。 一、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1.现代文阅读:题型设计比较合理,接近高考题型。试题重点考查了学生筛选和辨别信息的能力,以及对文章主题的总体理解和概括表述能力。学生理解有问题,多数学生能够感觉到与初中现代文阅读有明显区别,难度加大,且需要理解和概括提取信息的地方较多。而且在文本类文章的考核中,学生语言表达方面还是能力欠缺。学生在这一板块中得分少。 2.文言文阅读:文言文阅读侧重于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无论是词义辨析题还是综合分析题、文言文翻译题都贴近教材,可以有效引导学生树立对课本和课堂学习高度重视的意识。即使这样还有不少学生做错。翻译题,难度都不大,但我们的学生还是没能准确地翻译出来。不少内容是课堂上教师反复强调过的知识,但是学生的做对率还了低。我们的学生文言文的语言功底还是比较薄弱的,这要引起教师的重视。 3.古典诗词赏析:试题所选诗歌,赏析起来难度不是很大,从答题结果来看,大部分学生不能准确把握诗歌主题。也不能用准确的语言表述。以后的教学要注意长期适当地在教学中增加对诗歌鉴赏的知识传授和方法引导。 4.默写:名篇名句默写所考的句子多都选自课本,这降低了难度,但是我们相当一部分学生还是得不了高分,很多学生记住了句子,但是致命的是错别字太多。消灭错别字需要从日常做起,今后一定要格外注意这一点。 5.基础知识部分:基本涵盖了本册课本主要的知识点,但学生对字音字形字义这些基础性的东西掌握得不够清楚,所以普遍失分比较严重,可见学生日常积累做得不扎实 6.语言知识运用:重点考查学生筛选信息的能力与组织语言表述的能力。学生依然能力欠缺。 7 作文给学生很大的自由表达和发挥的空间。卷面反映学生普遍有话可说,能很好地考查学生立意、布局谋篇、遣词造句等方面能力,学生写起来基本都很顺手。但显示出生活积累的缺乏;构思立意缺乏新意,显示学生视野和思维不够开阔;字体规范工整有待加强。此外,很多学生写作不规范,漏写标题,缺少字数,潦草书写。作文教学需要讲求长效性和循序渐进性,需要从细节抓起。 二考试后的思考 试卷难度并不大,可是大多数学生成绩并不很理想,这说明学生学得还不扎实。需要老师严格要求,调动学生积极性,扎扎实实学习,打好基础。从9班和10班学生成绩看,多数学生能够认真对待这次月考,从中找到差距,从而制定学习目标。但是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没认真对待这次月考。作文及主观题大片空白,能看出来是没有思考或是胡乱写了一通就敷衍了这次考试。从监考过程中,也可以看到他们对待考试的态度。所以端正态度,让学生认识到考试的重要性现在比多讲几道试题也许重要的多。

高三语文试题试卷分析

高三语文试题试卷分析 第四题 13题,文言文翻译 (1)彦超翌日奉表待罪,帝遣中使慰谕,令赴朝谒。(3分) 译文:王彦超第二天献表请罪,皇帝派中使前去劝慰他,让他到朝廷进见。(3分。“奉表待罪”“慰谕”“谒”各1分) 学生答卷存在的问题: 句中重要的实词不能根据语境准确地翻译出来,而是很随意地译出大意,如把“慰谕”译成“告诉”“下旨给他”等。 该题多数学生得1~2分。 (2)彦超尽斥去仆妾之冗食者,居处服用,咸遵俭约。(4分) 译文:王彦超全部辞退了吃闲饭的男女仆人,日常生活穿戴费用,都遵循节俭的原则。(4分。“斥去”“服用”“俭约”各1分,“仆妾之冗食者”句式1分) 学生答卷存在的问题: ①翻译时句式落实不到位,题中的“仆妾之冗食者”是典型的定语后置句,很多同学不能在译文中体现。 ②译文不通畅,“咸遵俭约”应译为“都遵循节俭的原则”,不少同学不能补充出句子的中心词。 该题多数学生得2~3分。 (3)今已衰朽,愿乞骸骨归丘园,臣之愿也。(3分) 译文:现在我已经老迈无能,希望能够告老退休返回家园,这是我的愿望。(3分。“衰朽”“乞骸骨”各1分,“臣之愿也”句式1分) 学生答卷存在的问题: 重要文言知识积累不够,如:“乞骸骨”,在《张衡传》中学习过,很多同学不能准确翻译。题中的“臣之原也”是判断句,有不少同学没在译文中体现出来。 该题多数学生得2~3分 建议: 学生翻译存在的问题,反映出学生对重点课文、基础知识的积累不够,掌握不扎实,灵活运用能力差。 14题,诗歌鉴赏 (1)颔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简要分析。(4分)

参考答案:描绘了一幅高远明净的秋景图。上句写群山树叶飘落,天空显得辽阔远大;下句写清澈的江水在月光的辉映之下,犹如一道白练。(4分,“高远明净”2分,结合诗句分析2分。意思对即可) 学生答卷存在的问题: ①审题不清,很多同学没审清本题的落脚点是对景物特点的概括,竟答成了情感基调。 ②答题不规范,大部分学生答题没有小标号,没有步骤,只是笼统地写感受。 ③鉴赏性的词语匮乏,答题时表述不够准确。如对于画面特点的概括,不少学生用了“美丽”“诗意”等笼统的词语。 该题多数学生得1~2分。 (2)联系全诗,说说这首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参考答案:前两句从“了却公家事”到“倚晚晴”透露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登快阁亭欣赏自然景色的渴望;五六句巧用伯牙、阮籍的典故写出了诗人的无可奈何、孤独无聊;后两句“归船弄长笛”与“与白鸥盟”表明自己意欲归隐。(4分。每个要点2分,答出两点、意思对即可) 学生答卷存在的问题: ①审题意识不强,题中明确要求“联系全诗”,但是很多同学没有联系诗中的具体诗句去分析情感。 ②答题时缺乏步骤,没有序号标注,得分点很容易隐于纷杂的卷面中。 ③对诗歌整体把握能力不够。从试卷上呈现的答案看,不少学生没有准确地把握住这首诗歌,竟出现了“壮志难酬”“思乡”“对朋友的思念”等不准确的情感判断。 该题多数学生得2~3分。 建议: 加强训练,增强学生审题意识、规范答题意识,形成答题模式;准确理解诗意,掌握答题术语。 15题,名句名篇默写 学生答卷存在问题: 书写不规范、潦草,字迹不清,识记不牢,错别字多,几乎每一句都会有错别字。((1)也—者;鹃—娟;(2)齐—其;(3)夙—素,砧—毡、拈;(4)义—亦) 该题多数学生得3~4分。 建议: 名句名篇要强化背诵,更应重视书写,写规范,写正确,重在抓落实,坚持不懈。 第五题 16题,参考答案:③⑥①④②⑤(4分。答对3项得1分,4项得2分,全对得4分)

浅谈怎样上好高中语文试卷讲评课

浅谈怎样上好高中语文试卷讲评课 考试作为测试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程度的一种手段,越来越受到各级各类学校的青睐。有考 试就必然有试卷讲评,但时下试卷讲评的质量不容乐观。我认为如果我们在教学实践中,注 意在语文试卷讲评课中改进方法,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手段,有针对性的讲评,就能不断提高 讲评质量,使学生在老师指导下一练有一得,提高自评自学能力。 一、讲前准备试卷讲评之前,要指导学生事先做好试卷分析,为实现讲评目的做好准备。首先是在试卷刚收上来以后就立刻把参考答案写在黑板上,趁着学生求知欲最旺盛的时候, 让他们对照答案自己找出试卷当中暴露出来的问题,立即反思,使他们在第一时间里思考和 省察自己在本阶段的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初步思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当然教师在课前首先要做好试卷统计工作。主要包括知识点分布的统计;考查题目类型、数 量和占分比例的统计;考试结果包括最高分、最低分、平均分及每题的得分率的统计;学生 出错的类型及人数的统计。另外,有典型错误或优点的同学名字应作记录,以利于课堂上双 向多向交流。 二、课堂上讲什么 1.讲重点、讲难点、讲典型通常每份试卷都有一定的难易比例。在讲评时,大部分学 生会做的题目可以不讲,允许个别学生有问题课后提问,而对错误率较高的习题,可以将数 种错误答案呈现出来,让学生分析讨论,以加深印象。教师选讲的试题要具有典型性,哪些 试题为具典型性的试题呢?一是题中涉及到的重点和难点知识,二是高考热点、社会热点问题。对这几个方面,以《考试说明》为准,讲清它是“说明”中的哪一项,这一项的要求是什么。 2 讲清解题规律和方法 如做语病题常用两种方法:语法结构分析和逻辑事理分析。语法结构分析法主要查找搭配不当、成分残缺、赘余、语序不当、结构混乱的毛病。抽出主干,看其主干是否搭配,然后理 清附加成分,看其修饰、限制、补充是否合理,是否与其中心语搭配;主干与附加成分是否 存在残缺或赘余的毛病;成分内部及其他语言单位间的顺序是否合乎语法结构的规律;就句 子整体而言,看其结构层次是否分明,主次、轻重、因果安排是否合理。了解了命题者拟制 干扰项的方法,就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总结,再用来指导学生解题。 3.对试题进行拓展与延伸拓展延伸式讲评就是对原试题进行讲评后,再对试题做进一 步“挖掘”.?讲评中要提倡一题多解,从多角度分析问题,并启发学生从中归纳出解题的技巧 和方法。在很多人眼里语文试题的解答都是比较死板的,其实不然,作为人文学科的语文是 最能体现“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特点。比如:2007年的作文题《传递》,很多学生写作时 看问题都比较简单,甚至绝对,因此作文写出来也就出现了立意不高,议论不深刻等问题。 我们在讲评中不能就事论事,仅指出他们存在的问题,我们应该和他们一起讨论,带领学生 从多角度分析问题,以训练学生一个主题多种解题思维能力。事实证明,这样的讲评能够加 深学生对解题规律的理解,起到开发智力,激活思维的作用。总之,试卷讲评课不能从 头到尾面面俱到,全按部就班地讲,而应有选择,有侧重。否则既浪费学生的宝贵时间,又难有 成效。 三、做一些巩固练习学生试卷中反映的问题大多是教学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不大可能一次讲评后他们就完全掌握。因此,每次讲评后,要求学生对错题加以订正,做好错误记录,建立错误档案,并注明正确答案及解题思路,以便学生在下次考试前有的放矢,及时复习。

高一语文试卷分析

HB2012—2013学年上学期教学质量调研测试 高一语文试卷分析 一、对命题的整体评价: 本套测试主要考查了必修1和必修2的全部内容。试卷内容完整,难度属于中等水平,但也有些题目本校学生做的十分困难,尤其是时间上有些紧迫。整体来看,题目着重考查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情况,符合新课标的要求。重视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本校学生的语文成绩及格率在69%左右。 二、试卷分析及学生情况: 1.选择题 选择题属客观性题目,整个测试情况如下表: 题号答 案 正答 率% 答A人数 占的比% 答B的人数 占的比% 答C的人数 占的比% 答D的人数 占的比% 1 B 34.1 1.4 1.9 62. 2 34.1 2 B 51.1 7. 3 21. 4 51.1 19.5 3 C 70.0 3.2 24.1 70.0 2.2 4 D 83. 5 5.1 4. 6 5.9 83.5 5 D 53.2 6.5 22.7 16.8 53.2 6 C 74.9 8.6 7.8 74.9 8.1 15 B 27.6 54.6 27.6 8.9 7.3 16 A 71.1 71.1 9.2 8.9 10.3

17 D 32.2 18.9 34.3 13.2 32.2 上表可以看出各题的考查中,学生对于现代文阅读有一定的阅读与理解能力,并且文言文阅读是课内的,所以这六道题目的得分率比较高。15题考查学生对成语的掌握情况,但正确率只有54.2%,有20%的学生选择了A,说明对“拍手称快”这一词语不理解;16题是语病题,这是高考的必考题,也是平时练习的重点,但正确率只有36.1%,说明学生对于语文语法还是没有掌握;17题考查的是上下文衔接、语意连贯,相对来说比较容易,但选A的只有67.4%,明显是学生审题不清造成的。这一部分的客观题,充分暴露出我校学生的基础知识不够扎实,平时练习的也出错,需要进一步练习与强化。 2.古代诗文阅读 本次期末考试的古代诗文阅读题目,整体上难度不大,但学生也有失分情况。 首先,文言文阅读题目是截取必修二中的课文《鸿门宴》中的原文,是学生学习过并应该掌握的。从两道翻译题的答题情况来看,第一题明显比第二题答的好,但都是大意能写出来,个别词语像“因”、“举”、“不胜”有50%的学生没有能翻译出来,还有“因击沛公于坐”这一介词结构后置句有一半以上的学生没有能准确的翻译出来。总体来看,翻译题目的平均得分在6分左右。 其次,古代诗歌阅读的这首词虽然没有注解,作者范成大学生也不太熟悉,但诗歌的内容对于高一的学生已经可以理解。在第8小题答题中,很多学生都能答出来“以动衬静,以静衬动,动静结合”,

高三语文试卷分析报告(梁经旭)

高三语文试卷分析报告 一、试题简评 本次语文试卷题型包括基础知识题、古诗文阅读题、阅读题、语言表达题、作文题等六大题,总分150分。考试题型与高考稍有不同,总体难度不高。 二、成绩统计 人数 班别7 0分 以下70- 79分 80- 89分 90- 99分 1 00分 以上 参 考人 数 及 格 人 数 最 高分 最 低分 平 均分 8 1 1 13 8 6 1 3 9 7 1 11 6 1 7 7 1 1 1 9 16 14 4 1 5 4 5 1 05 2 4 7 3 三、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第一大题是基础知识题,重点考了字音的考查,成语的运用,病句的辨别,句子衔接。涉及到的考试能力要求包括:识记、理解和表达、应用。这一大题难度不大,学生一般能答对2题以上,最好的是全部答对。 第二大题是第二大题是古诗文阅读,包括文言文阅读、诗歌鉴赏、名句默写三部分。文言文阅读节选自《隋书》,考查对文言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对文章信息的筛选、分析等综合能力。从答题情况看来,这一题也答得

较理想,4道选择题中学生普遍能答对2—3题,还有同学拿到满分。8分的翻译与断句题最高拿了6分。诗歌鉴赏比较简单,考的是李益的《夜上受降城闻笛》,学生能体会人物的情感,对画面的描述也比较到位,6分的题目较多同学能得5分。默写题都是出自课内要求背诵的诗文,学生基本能背出来,但错别字依然比较严重。 第三大题、第四大题是现代文阅读。第一篇阅读学生在选择题方面做得较好,但问答题基本没得分。本人认为这是这张试卷中最难的一道题,且出得不够理想,不是考查学生阅读文本的能力,而是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第二篇阅读考的是新闻,这道题非常契合必修五的内容,但学生对专业术语把握不够,且不能很好理解题目要求,体现出理解能力偏低。 第五大题是语言表达题。这是一道非常好的题目,体现了语文生活化的趋向,贴近学生的生活。但是从答题情况来看并不理想。从中体现出学生的视野比较狭窄,表达能力较差。 第六大题是作文题,要求学生以“寻找”为题写一篇文章。本以为这是学生比较容易写的一个话题,但实际情况却不断提醒我们,提高学生写作水平任重道远。在写作中,离题、错别字、语言不通顺、立意不深等问题普遍存在。 四、今后教学建议 1、针对学生答卷上出现的问题,要重视、要分析,和学生一起分析问题的原因,并和学生一起制定改进提高的目标,要让学生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肯定会提高得分。

初中语文试卷讲评课教案复习过程

初二语文月考试题试卷评讲课

2、分析存在的问题 ①.粗心大意,审题不清。 ②.基础知识掌握不牢。 ③.知识迁移能力较差,缺乏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能正确把握题中 的关键词语。 出示学习任务目标 任务:评讲积累与运用和文言文阅读部分 ①.订正答案,纠正错误,巩固提高。 ②.抓住典型题目和共性问题,总结解题一般规律。 ③.知识迁移,延伸训练。 7、小组合作订正 1、学生将试卷 上的部分错题 自主订正。 2、学生将试卷 上的部分错题 小组合作订 正。 经历自主订正 试卷的过程,培 养学生自己发 现问题、解决问 题的能力,增加 自信心。 经历小组合作 订正试卷的过 程,加强同学合 作的精神。

二、师生讲评试卷: 考点:句子衔接连贯 句子连贯题目属于基础表达题目,学生大多凭语感做题,应让同学多总结方法。 典型错题讲解: 考题4.根据上下文,填写在横线上的语句排列顺序最恰当 ...的一项是() 景区内有大小溪流40多条,把四面山点缀得绚丽多姿,气象万千。。。。 。观内有艰深难识的诡异字体和闻名遐迩的“天下第一奇联”。 ①历经千载的朝源观,是一座儒、释、道三教合一,而以道教为主的人文景观。 ②落水成瀑,128挂瀑布飞悬于山间各具形态,80米以上高度的瀑布就达14处。 ③在幽幽的密林深处,隐藏着先人们创造的灿烂文化。 ④其中望乡台瀑布以40米宽、152米高成为中华第一高瀑,引领了四面山瀑布风骚。 A.④②③① B.③②④① C.②④③① D.②④①③ 所谓“连贯”就是围绕一定的中心,按一定的叙述角度和一定的顺序作表达,使之前后照应,结合紧密,语气上一气贯通。考查的是书面语表达中句与句之间的组合和衔接问题。 语言连贯题有一个最突出的特点,选项间不是对与错的差别,各选项有可能全是正确的,只是有优有劣。所以不能总是用区分正误的思路来考虑问题,而应该细心比较,找出表达效果最好的那一项。 一、陈述对象(话题、叙述角度)的同一 在表现一个中心意思时,要围绕一个话题来安排句子,保持陈述对象或叙述角度的一致,而任意转换话题,容易造成思维的混乱。因此在做题时,看前后语句的陈述对象(主语、话题、叙述角度)是否保持同一,是常见的解题思路。 例如:语段的甲乙两处,填入最恰当的一项是: 白帝城在四川奉节县城东四公里处(甲)。这是三国时蜀主刘备兵败托孤之处,(乙)。白帝城扼守瞿塘峡的西口,江面狭窄,水势湍急。 甲:a、高峡背依,长江下临。b、背依高峡,下临长江。 乙:a、城内有白帝庙、武侯祠、望江亭、观星亭等古迹。 b、白帝庙、武侯祠、望江亭、观星亭等古迹就在城内。 A、甲a乙b B、甲a乙a C、甲b乙a D、甲b乙b 分析:保持话题的一致性实际是保持了句子的主语的一致性。整个句子的话题是“白帝城”,甲a(高峡背依,长江下临)的主语是“高峡”“长江”,与话题不符,要排除。故A、B两项不是答案。乙b(白帝庙、武侯祠、望江亭、观星亭等古迹就在城内)的主语是“古迹”,也与话题不符,要排除,故D项不是答案。只有C项甲b乙a的主语都是“白帝城”,与句子话题一致,为正确答案。 二、把握语句的结构的对称性(句子结构是否一致) 汉语表达既讲究语调的抑扬顿挫,也追求形式的对称与完美。古诗词在这一方面就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在现代文的语言运用上,力求语言表达形式上整齐优化,也是每一位有成就的作者所追求的艺术效果。我们在谴词造句时,要注意句式的一致;长句与短句,整句与散句,主动句与被动句,肯定句与否定句,这些语句在运用时一般要把同类放在一起,而不把异类的掺杂在一起用。知道这一点,有利于我们从句子形式的角度把握解题技巧。 例如:与原句衔接最好的一项是: 她年纪大约二十六七,______,两颊却还是红的。卫老婆子叫她祥林1、学生一起 回顾常见句子 连贯 2、训练句子 连贯的题目, 掌握做有关句 子连贯题目的 方法。 通过展示错题, 培养学生找出 错误,发现问题 的能力。

高中语文试卷讲评课有效教学策略

高中语文试卷讲评课有 效教学策略 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

高中语文行思课堂试卷讲评课有效教学策略摘要试卷讲评课的有效实施与否,决定着学生应试能力的高下。本文就如何才能有目的性、有实效性地组织好语文试卷讲评课展开讨论,以期为广大的一线教师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讲评课;课前准备;数据分析;反思总结;有效性 试卷讲评课是高中阶段讲评课当中的一个重要课型,重视试题讲评可以更好地挖掘考试的价值,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考试能力。如何使试卷讲评课的效益最大化,是摆在高中语文教师面前的一个重大挑战,也是我们构建行思课堂的一项重要途径,我们认为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讲评前的准备 课前准备是试题讲评的关键,这项工作严格来讲从考试结束时就可以着手进行。首先,教师要独立完成试卷。教师只有做了试题才会有切身体会,讲评试题时才容易引起学生共鸣。出题教师提供的“参考答案”仅供参考,不能替代教师对试题的分析与评判。其次,教师必须认真批改试卷,注重收集有效信息并进行归类,对各题得分情况、学生错误类型做好记录,至少在自己的卷子上做好旁批和记录,做到心中有数,讲评有据。再次,要掌握相关数据,如试题的难度、区分度、覆盖面、年级平均分、及格率、各分数段分布表、优秀率、后进面。最后,确定试题讲评课的目标、重点、难点、步骤和所需课时,写出简要教案,附上有做题、分析等痕迹的一份试卷作为一份完整的教案,为教师自己探索和研究试题及讲评积累材料。 二、讲评的流程 1、公布成绩,总评试卷

试卷发给学生后,教师应该对本次考试的目的、覆盖范围、题型题量、试题难度、组卷特点、分数设置、时间分配等要素作总评,向学生通报年级平均分、班级平均分、及格率、各分数段分布表、优秀率等数据,让学生对试卷心中有数。 2、分析归类,解析试卷 根据学生出错的情况,统计出错的问题类型,统计出错的学生人数,掌握代表性错误,有详有略,分析错因。归类知识体系,归类错误类型,最好让问题表格化。在分析错因时,教师应重视互动,注意反馈,给学生一些时间和空间,利用学习小组,引导学生研讨问题出现的原因及解决的办法。 例如: 学生通过分析以上表格就可以形成以下共识:(1)病句题得分率低,下一阶段学习需要强化训练。(2)文言文断句要提高得分率,学会找名词和使用排除法。(3)10班选择题还需要强化练习。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考试卷讲评课教案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期中考试讲评材料 JX小学:ZHP 2012年11月9日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期中考试讲评材料 教学内容: 中考试卷中的典型错题以及针对性拓展练习。 教学目标: 1、分析试卷中的典型错题,寻找错误的原因。 2、针对错题进行拓展练习,提高学生解决分析问题的能力。 3、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教学重难点: 查找试卷中存在的问题,寻找自身错误的原因和不足。 分析学生错误原因,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整体回顾,介绍本次练习的整体情况 我们进行了期中测试,我们班的整体情况是这样的:最高分96分,90分以上有12人,80—89分的有13人,60—79分的有5人,测试完了我们就要分析一下,这段时间的学习,我们哪些地方做得比较好,哪些地方是需要我们在以后的学习中加以重视的,以便于我们今后更好的学习后面的内容。 二、自我分析试卷 1、首先由自己去订正一下错题,看看哪几题是自己能做却失分的 (学生自己先订正一下试卷上的错题) 想一想我们这张试卷可以分为几个板块 2、学生交流反馈 3、小组合作讨论你还没解决的题 三、典型错题讲评

1、让学生找出哪道题最容易出错。 形近字组词 惕()淌()恋() 踢()倘()峦() 2、请做全对的同学说说当时做这道题是你是怎么想的 (让对的学生说说做的好方法) 3、举一反三,讲解相应的习题 4、讲评第九题:按要求改写句子。 (1)让学生说说错在哪里(主要是做题不认真,有少写字、写错字现象) (2)在试卷上自行订正这道题,教师巡视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四、习作讲评 1、分析习作的要求 2、指出要求: (1)选择你印象最深的一个人,如老师、同学、叔叔、阿姨等把题目补充完整。 (2)写出你留下深刻印象的原因。 (3)语句要连续通顺,叙述要有条理,中心要明确。 3、分析本次作文的不足:有些同学并不是写人,而是些事;有些同学写了爸爸关心自己的两件事,但两件事之间没写好过渡语……,写作文前先认真审题,再下笔习作。 五、谈谈收获 1、通过这节课的试卷分析说说你的收获吧! 2、请考的最好的同学向全班同学介绍考试经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