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物理选修1知识点总结
物理选修一知识点归纳

物理选修一知识点归纳1.力学:- 牛顿定律: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牛顿第二定律(力的最简化模型F=ma)、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反作用定律)。
-力的合成与分解:力的合成和分解的原理和应用。
-平衡条件: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平衡条件。
-力矩与力偶:力矩的定义、力矩大小与方向的关系,力偶的概念及其效果。
-简谐振动:简谐振动的定义、简谐振动的描述、简谐运动的特点与简谐运动的动能和势能等。
2.热学:-热学基本定律:热平衡状态、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定律)和热力学第二定律(热传递方向性)。
- 理想气体定律:理想气体状态方程(Boyle-Mariotte定律、Charles定律和Gay-Lussac定律)、理想气体等温过程、等容过程和等压过程的特点。
-热机和热效率:热机的工作过程和热效率的定义与计算。
-热传导:热传导的基本定律、热导率与热阻的关系、导热的影响因素。
3.电磁学:-电场和静电场:电场的定义、电场强度和电势差的计算、电场线和电场的叠加原理。
-电容器:电容器的基本概念、电容器的电容与电容率的关系、电容器的串并联等。
-电流和电路:电流的定义、欧姆定律、电阻的概念和相关计算、电路的串并联规律、基本电路元件(电池、电阻器和导线等)。
-磁场和静磁场:磁场的定义、磁感应强度和磁场强度的计算、电流所产生的磁场与静磁场的叠加原理。
-麦克斯韦方程组:麦克斯韦方程组的基本内容、电磁波的传播特性。
4.光学:-光的本质和传播特性:光的波粒二象性、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反射与折射等。
-凸透镜和凹透镜:凸透镜和凹透镜的特点和主要参数(焦距、放大率等)、透镜成像的规律和公式。
-光的干涉和衍射:双缝干涉、杨氏实验、菲涅尔衍射和惠更斯原理。
-光的偏振:光的偏振状态、偏振镜的原理和偏振光的解析等。
以上就是物理选修一的主要知识点的归纳总结。
这些知识点涵盖了力学、热学、电磁学和光学等方面的内容,对于理解和应用物理学原理和解决相关问题都非常重要。
高二物理选修一知识点人教版

高二物理选修一知识点人教版1.高二物理选修一知识点人教版篇一起电的方法使物体起电的方法有三种:摩擦起电、接触起电、感应起电(1)摩擦起电:两种不同的物体原子核束缚电子的能力并不相同.两种物体相互摩擦时,束缚电子能力强的物体就会得到电子而带负电,束缚电子能力弱的物体会失去电子而带正电.(正负电荷的分开与转移)(2)接触起电:带电物体由于缺少(或多余)电子,当带电体与不带电的物体接触时,就会使不带电的物体上失去电子(或得到电子),从而使不带电的物体由于缺少(或多余)电子而带正电(负电).(电荷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3)感应起电:当带电体靠近导体时,导体内的自由电子会向靠近或远离带电体的方向移动.(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三种起电的方式不同,但实质都是发生电子的转移,使多余电子的物体(部分)带负电,使缺少电子的物体(部分)带正电.在电子转移的过程中,电荷的总量保持不变。
2.高二物理选修一知识点人教版篇二功和能(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1.功:W=Fscosα(定义式){W:功(J),F:恒力(N),s:位移(m),α:F、s间的夹角}2.重力做功:Wab=mghab{m:物体的质量,g=9.8m/s2≈10m/s2,hab:a与b高度差(hab=ha-hb)}3.电场力做功:Wab=qUab{q:电量(C),Uab:a与b之间电势差(V)即Uab=φa-φb}4.电功:W=UIt(普适式){U:电压(V),I:电流(A),t:通电时间(s)}5.功率:P=W/t(定义式){P:功率[瓦(W)],W:t时间内所做的功(J),t:做功所用时间(s)}6.汽车牵引力的功率:P=Fv;P平=Fv平{P:瞬时功率,P平:平均功率}7.汽车以恒定功率启动、以恒定加速度启动、汽车行驶速度(vmax=P额/f)8.电功率:P=UI(普适式){U:电路电压(V),I:电路电流(A)}9.焦耳定律:Q=I2Rt{Q:电热(J),I:电流强度(A),R:电阻值(Ω),t:通电时间(s)}10.纯电阻电路中I=U/R;P=UI=U2/R=I2R;Q=W=UIt=U2t/R=I2Rt11.动能:Ek=mv2/2{Ek:动能(J),m:物体质量(kg),v:物体瞬时速度(m/s)}12.重力势能:EP=mgh{EP:重力势能(J),g:重力加速度,h:竖直高度(m)(从零势能面起)}13.电势能:EA=qφA{EA:带电体在A点的电势能(J),q:电量(C),φA:A点的电势(V)(从零势能面起)}14.动能定理(对物体做正功,物体的动能增加):W合=mvt2/2-mvo2/2或W合=ΔEK{W合:外力对物体做的总功,ΔEK:动能变化ΔEK=(mvt2/2-mvo2/2)}15.机械能守恒定律:ΔE=0或EK1+EP1=EK2+EP2也可以是mv12/2+mgh1=mv22/2+mgh216.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的变化(重力做功等于物体重力势能增量的负值)WG=-ΔEP3.高二物理选修一知识点人教版篇三图象:图像在中学物理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优点是可以形象直观地反映物理量间的函数关系。
高中物理选修11知识点归纳

选修1-1第一章磁场一.指南针与远洋航海用指南针导航,用尾舵驾驭方向,有效利用风力是远古航海的三大必要条件郑和下西洋是世界最早的航海壮举,用罗盘与观星相结合,相互补充,相互修正中国的指南针的独创对于世界的海航有极大的推动作用由于人们东部的物质文明的渴望,1542年哥伦布带领了船队在西班牙的资助下到达了巴拿马群岛,视察到了地磁偏角(比中国沈括晚400年)。
1519年葡萄牙航海家在西班牙的资助下完成了世界性的环游,证明地球是一个圆的球体。
航海的进行促进了西方资本主义的外扩,为其世界资本积累奠定基础二.磁场磁极通过磁场相互联系起来,但不须要接触,是一真实存在的物质。
磁场的方向是依据小磁针的北极的方一直确定的。
磁感线是依据将铁屑放在磁场的四周,被磁化后则形成的物质形态。
虽然人们无法用眼睛视察,但是真实存在的磁场的方向由北极指向南极(条形磁体内部也存在磁场)特点:是闭合的曲线,磁场线在磁场中相互不相交,疏密表示强弱三磁性的地球地理的磁极与事实上地球的磁极是相反的,但存在肯定的磁偏角。
磁偏角在地球的不同位置是不同的,是在缓慢移动的过程。
宇宙中的很多的天体都有磁场。
太阳表面的黑子与耀斑都与磁场有关。
(但是只有地球的磁场是全球性的)二. 电流的磁场一.电流的磁效应奥斯特利用直导线与小磁针通电后的推断说明白不仅磁体能产生磁场,电流也能产生磁场---电流的磁效应二.电流磁场的方向但探讨的物体为直的磁体时,则用右手的大拇指代表电流的方向,四指代表磁感线的方向。
当探讨的是条形或螺线管时,则大拇指指向的磁感线的方向,四指指向电流的方向(磁感线的方向与磁体正极的方向一样)既大拇指指向的是磁体的北极三磁场对通电导体的作用一.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的力的作用称作安培力。
当电流方向与磁场的方向呈90度是,则安培力达到最大值。
当平行时则为0,当斜交时,处于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公式:F=BIL探讨时运用限制变量法,处在匀称电场中导体与磁场垂直二.磁场感应强度在不同的磁场中,B的值是不同的,单位是T磁感应强度是一个矢量,方向与磁场的北极的方向一样三安培力的方向左手定则。
高一选修1物理知识点总结

高一选修1物理知识点总结一、运动的描述1. 直线运动:表示物体运动的数学方法有位置、速度和加速度三个概念。
位置用坐标表示,速度用速度矢量表示,加速度用瞬时加速度表示。
2. 曲线运动:主要有圆周运动和曲线路径上的运动。
圆周运动有系数运动的情况,所以速度和加速度的方向不同。
二、牛顿定律1. 牛顿第一定律:也称为惯性定律,一个物体如果静止或匀速运动,将永远保持这种状态,直到受到外力的作用才能改变状态。
2. 牛顿第二定律:也称为运动定律,当物体受到外力作用时,其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与外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3. 牛顿第三定律:也称为作用-反作用定律,任何两个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一对,且在同一直线上。
三、动能定理和动能1. 动能定理:动能定理是描述物体动量变化的原理,其公式为∆EE = 1/2E(E_2^2−E_1^2)2. 动能:动能是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其公式为EE = 1/2EE^2四、机械能守恒机械能守恒定律:在没有非弹性碰撞经过外力作用的过程中,力学能守恒。
即机械能守恒定律是指在没有摩擦和没有外界做功的情况下,机械能不变。
其数学表达式为E = E_0 即机械能E在运动过程中保持不变。
五、功与功率1. 功:功是力沿着位移方向做的功,其公式为W = Fd cos E。
其中,F为外力,d为位移,cos E为力的大小和位移方向相同时,cos E = 1。
2. 功率:功率是单位时间内做功的多少,其公式为P = W/t六、简单谐振动1. 简谐振动的基本特点简谐振动是指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下以固有频率作向着平衡位置运动。
其物理现象有物体在平衡位置附近作来回摆动的运动,这种运动叫简谐振动。
2. 弹簧振子的简谐振动特征在外力作用下,弹簧产生的运动即为简谐振动,其周期T与振子的质量和弹簧系数有关。
七、机械波1. 机械波的传播机械波是通过介质的波,其传播方式主要有横波和纵波。
横波是波动方向与介质传播方向垂直,纵波是波动方向与介质传播方向平行2. 波的特征波的特征主要有振幅、周期、频率和速度。
高一物理选修一知识点归纳

高一物理选修一主要涉及了运动学、力学、牛顿运动定律
等内容,以下是对这些知识点进行归纳整理的概要:
1. 直线运动:包括位移、速度、加速度等基本概念,以
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同时,还学习了匀变速直线运动、
曲线运动等复杂运动形式。
2. 重力与弹力:深入理解重力、弹力等基本物理概念,
以及它们在日常生活和工程中的应用。
3. 摩擦力:学习摩擦力的基本概念、分类以及影响摩擦
力的因素,并了解如何利用和减少摩擦力。
4. 牛顿运动定律:重点掌握牛顿第一、第二、第三定律,以及它们在解释物体运动规律中的作用。
5. 超重与失重:通过实验观察和研究超重和失重的现象,了解其原因及其在日常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
6. 万有引力与航天:学习万有引力定律,了解其与天体
运动的关系,并探讨人造卫星的原理和运行规律。
7. 动量守恒定律:掌握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包括碰撞、爆炸等复杂物理过程的分析。
8. 机械能守恒定律:学习机械能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了
解机械能守恒的条件及机械能转化与守恒的意义。
为了更好地掌握这些知识点,建议结合教材中的例题、练
习题进行理解和巩固,并适当进行课外拓展以加深对物理概
念和规律的理解。
人教物理选修一知识点归纳总结

人教物理选修一知识点归纳总结# 人教物理选修一知识点归纳总结## 第一章:力学基础### 1.1 牛顿运动定律- 牛顿第一定律: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时,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 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力成正比,与物体质量成反比,公式为 \( F = ma \)。
- 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 1.2 功和能- 功:力在位移方向上的分量与位移的乘积,公式为 \( W = F \cdot d \cdot \cos(\theta) \)。
- 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公式为 \( E_k =\frac{1}{2}mv^2 \)。
- 势能:物体由于位置而具有的能量,包括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
### 1.3 动量和冲量- 动量:物体运动状态的量度,公式为 \( p = mv \)。
- 冲量:力在时间上的积累效应,公式为 \( I = F \cdot t \)。
## 第二章:电磁学基础### 2.1 电场和电势- 电场:电荷周围空间的力场,描述为电场强度 \( E \)。
- 电势:单位正电荷在电场中具有的电势能,与电场强度的关系为\( E = -\frac{dV}{dr} \)。
### 2.2 电流和电阻- 电流: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公式为 \( I =\frac{Q}{t} \)。
- 电阻: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与电流和电压的关系为 \( V = IR \)。
### 2.3 磁场和磁力- 磁场:磁体或电流周围空间的力场,描述为磁感应强度 \( B \)。
- 磁力:磁场对运动电荷或电流的作用力,公式为 \( F = q(v\times B) \)。
## 第三章:热力学基础### 3.1 热力学第一定律- 能量守恒:能量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只能从一种形式转换为另一种形式。
### 3.2 热力学第二定律- 熵:系统无序度的量度,热力学第二定律表明熵总是倾向于增加。
物理选修1 1知识点总结

物理选修1 1知识点总结
电磁现象与规律:
电荷:包括两种电荷,即正电荷和负电荷,它们分别由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和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产生。
电荷守恒定律:电荷不能被创造或消灭,它们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而系统的电荷总数保持不变。
电荷量:表示电荷的多少。
起电方式:
摩擦起电。
接触起电。
感应起电。
库仑定律:
内容:在真空中,两个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与它们的电荷量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之间的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作用力的方向沿着它们的连线。
适用条件:真空中和点电荷(当带电体的形状和大小对相互作用力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时,可视为点电荷)。
电场:存在于带电体周围的特殊媒介物质,用于传递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
质点、位移、速度和加速度:
质点: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是一种理想化的模型。
位移:描述质点位置变化的物理量,是矢量。
路程:质点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
速度:描述质点运动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是矢量。
包括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加速度: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
这些知识点构成了物理选修1-1的核心内容,通过学习这些内容,学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电磁现象、电场、质点运动等基本概念和规律,为后
续的学习和应用打下坚实的基础。
如需更详细或完整的知识点总结,建议查阅相关教材或咨询物理教师。
高中物理选修一知识点梳理

高中物理选修一知识点梳理
高中物理选修一知识点梳理
本文将介绍高中物理选修一中的主要知识点,包括四个方面:力学、热学、电学和光学。
一、力学
1. 运动的描述:位移、速度、加速度等基本概念。
2. 牛顿运动定律:力的概念、牛顿第一、第二、第三定律的表述及应用。
3. 动量守恒定律:动量的定义、动量守恒定律的表述及应用。
4. 力学功和机械能:功的定义、功的计算、机械能的概念及其守恒定律。
二、热学
1. 温度、热量和热平衡:温度的定义及其测量、热量的概念、热平衡的条件和热传递的基本形式。
2. 热力学第一定律:内能、热容、热力学第一定律的表述及应用。
3. 热力学第二定律:熵的概念、热力学第二定律的表述及应用。
三、电学
1. 电荷和电场:电荷的概念、电荷量的基本单位、电场的概念和电场
强度的计算。
2. 电势和电势能:电势的概念、电势差的计算、电势能的概念及其守
恒定律。
3. 电流和电阻:电流的概念和电流强度的计算、电阻的概念、欧姆定
律的表述及应用。
4. 电能和电功率:电能的概念、电功率的定义和计算、电功率的应用。
四、光学
1. 光的传播和折射:光的传播方式、折射定律及其应用。
2. 光的反射:镜面反射、反射定律及其应用。
3. 光的干涉:双缝干涉实验、光程差、相干性。
4. 光的衍射:衍射定律、衍射图样、单缝衍射实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 电场基本知识点总结
(一)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 1.电荷间有相互作用力,同种电荷互相排 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两电荷间的相互 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 直线上。
? 2.库仑定律:在真空中两个点电荷间的作 用力大小为F= kQ1Q2/r2,静电力常量 k=9.0×109N·m2/C2。
? 2.判断电势能变化的方法
? (1)根据电场力做功的正负来判断,不管 正负电荷,电场力对电荷做正功,该电荷 的电势能一定减少;电场力对电荷做负功, 该电荷的电势能一定增加。
? (2)根据电势的定义式U=ε/q来确定。
? (3)利用W=q(Ua-Ub)来确定电势的高低。
(四)静电平衡
? 把金属导体放入电场中时,导体中的电荷 重新强E为零时,即E= E0 +E?=0,金属中的自由电子停止定向移动, 导体处于静电平衡状态。
? A、等量同种电荷连线和中线上 ? 连线上:中点电势最小 ? 中线上:由中点到无穷远电势逐渐减小,
无穷远电势为零。 ? B、等量异种电荷连线上和中线上 ? 连线上:由正电荷到负电荷电势逐渐减小。 ? 中线上:各点电势相等且都等于零。
? 3、电场力做功与电势能的关系:
? ①、通过电场力做功说明:电场力做正功,电势 能减小。
(六)、带有粒子的加速度:
? 若带电粒子仅受电场力且电场力做正功, 其电势能减少功能增加。
? (1)初速度为零时
qU ? 1 mv2 2
(2)初速度不为零时
qU
?
1 mv2 2
?
1 2
mv02
? 上述公式适用于匀强和非匀强电场。
2.带电粒子的偏转:
? 带电粒子仅受电场力作用为初速度v0垂直进 入匀强电场,做类平势运动,此类问题一 般都是分解为两个方向的分运动来处理。
孤立的带电导体和处于电场中的感应导体, 处于静电平衡时,主要特点是:
1.导体内部的合场强处处为零(即感应电荷 的场强 与原场强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没 有电场线。
? 2.整个导体是等势体,导体表面是等势面。 ? 3.导体外部电场线与导体表面垂直。 ? 4.孤立导体上净电荷分布在外表面。
(五)电容
? 1.定义式:C=Q/U=Δ Q/ΔU,适用于任何 电容器。
? (3)电场力: F=qE,F与q、E都有关。
? 2.决定式
? (1)E=kQ/ r2,仅适用于在真空中点电荷 Q形成的电场,E的大小与Q成正比,与r2成 反比。
? (2)E=U/d,仅适用于匀强电场。
(三)电势能
? 1.电场力做功的特点:电场力对移动电荷 做功与路径无关,只与始末位的电势差有 关,Wab=qUab
? 偏转角θ的正切为 ?
tg? ? vy / v0 ? qUx / mdv20
3.处理带电粒子运动问题的三条途 径:
? (1)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和牛顿运动定律 ? (2)运动定理或能量守恒定律 ? (3)运动定理和动量守恒定律
4.带电粒子所受重力是否可以忽略;
? (1)基本粒子:如电子、质子、α粒子、 离子等,除有说明或明确的暗示以外一般 都可忽略不计。
? (2)带电颗粒:如液滴、尘埃、小球一般 都不能忽略。
(七)、电场线与等势面的比较:
? 1、电场线:用来形象描述电场的假想曲线,是由 法拉第引入的。
? 理解:①、起始于正电荷(无穷远处),终止于 负电荷(无穷远处),不是闭合曲线,不相交。
? ②、电场线上一点的切线方向为该点场强方向。 ? ③、电场线的疏密程度反映了场强的大小。 ? ④、匀强电场的电场线是平行等距的直线。 ? ⑤、沿电场线方向电势逐点降低,是电势最低最
(二)电场强度
? 1.定义式: E=F/q,该式适用于任何电场, E与F、 q无关只取决于电场本身, E的方向规定为正点电 荷受到电场力的方向。
? (1)场强E与电场线的关系:电场线越密的地方 表示场强越大,电场线上每点的切线方向表示该 点的场强方向,电场线的方向与场强 E的大小无 直接关系。
? (2)场强的合成:场强 E是矢量,求合场强时应 遵守矢量合成的平行四边形法则。
沿初速度方向做匀速运动:
? vx=v0,x=v0t
沿电场方向做匀加速运动:
? vy=at,y=at2/2 ? 两个分运动的联系桥梁:时间t相等 ?
? 若偏转电场的电压为U、距离为d,则带电 粒子的加速度为a=qU/md,
? 任意时刻的速度为
vt ? v02 ? v2y
? 任意时刻的速度为
vt ? v02 ? v2y
快的方向。 ? 6 、电场线并非电荷运动的轨迹。
2、等势面:电势相等的点构成的面 有以下特征;
? 在同一等势面上移动电荷电场力不做功。 ? 等势面与电场力垂直。 ? 电场中任何两个等势面不相交。 ? 电场线由高等势面指向低等势面。 ? 规定:相邻等势面间的电势差相差,所以等势面
的疏密反映了场强的大小(匀强点电荷电场等势 面的特点)
? 2.决定式;C=εS/4πkd,仅适用于平行板 电容器。
? 3.对平行板电容器有关的C、Q、U、E的 讨论问题有两种情况。
对平行板电容器的讨论
? 、(Ⅰ)、电容器跟电源相连,U不变,q 随C而变。
? d↑→C↓→q↓→E↓
(Ⅱ)、充电后断开,q不变,U随C而变
? d↑→C↓→U↑→不变。 ? ε、S↓→C↓→U↑→E↑。
? 电场力做负功,电势能增大。
? ②、正电荷:顺着电场线移动时,电势能减小。
?
逆着电场线移动时,电势能增加。
? 负电荷:顺着电场线移动时,电势能增加。
?
逆着电场线移动时,电势能减小。
? ③、求电荷在电场中 A、B两点具有的电势能高低 ? 将电荷由A点移到B点根据电场力做功情况判断,
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小,电荷在 A点电势能 大于在 B点的电势能,反之电场力做负功,电势 能增加,电荷在 B点的电势能小于在 B点的电势能 ? ④、在正电荷产生的电场中正电荷在任意一点具 有的电势能都为正,负电荷在任一点具有的电势 能都为负。 ? 在负电荷产生的电场中正电荷在任意一点具有的 电势能都为负,负电荷在任意一点具有的电势能 都为正。
(八)、电势与电势差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