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我们身边的鸟设计方案

合集下载

三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和小鸟做朋友全国通用

三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和小鸟做朋友全国通用

三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和小鸟做朋友全国通用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小鸟的基本知识,包括种类、生活习性、迁徙等,并培养学生观鸟、记录和表达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记录和讨论,让学生学会如何与小鸟和谐相处,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和保护意识,激发他们对生物多样性的尊重。

教学内容小鸟的基本知识:介绍小鸟的种类、生活习性、迁徙等。

观鸟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观鸟,学习如何使用望远镜和记录观察结果。

与小鸟和谐相处:讨论如何保护小鸟和它们的栖息地。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小鸟的基本知识和观鸟技巧。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和保护小鸟及其生态环境。

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小鸟图片、观鸟望远镜、教学PPT。

学具:笔记本、彩色笔。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小鸟图片和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

2. 基本知识讲解:介绍小鸟的种类、生活习性和迁徙。

3. 观鸟活动:分组进行实地观鸟,记录观察结果。

4. 讨论与分享:讨论如何与小鸟和谐相处,分享观鸟体验。

板书设计和小鸟做朋友内容:小鸟的基本知识、观鸟技巧、保护小鸟的方法。

作业设计观鸟日记:要求学生记录一周内观察到的小鸟种类和行为。

小鸟保护计划:鼓励学生设计一个保护小鸟和它们栖息地的计划。

课后反思教学效果:评估学生对小鸟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观鸟技能的应用。

改进措施: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表现,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此教学设计旨在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深入了解小鸟,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环保意识。

通过观鸟和讨论,学生不仅学习了知识,还学会了如何与自然和谐相处,这对于他们的全面发展至关重要。

观鸟活动的目的和重要性培养观察力:通过观鸟,学生可以学习如何仔细观察和描述他们所看到的事物,这是一种重要的科学技能。

了解自然环境:观鸟活动使学生更加亲近自然,了解不同种类的小鸟及其生活习性,从而增强他们对自然环境的认识。

培养环保意识:通过观察小鸟,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理解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从而激发他们保护环境的责任感。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案和小鸟做朋友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案和小鸟做朋友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案和小鸟做朋友小学生综合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全面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

在这些活动中,学生可以亲身体验,锻炼动手能力和创造力,并且通过参与各种实践活动,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其中一个有趣的实践活动是“小鸟做朋友”。

一、活动目标1. 培养学生保护动物和自然环境的意识;2. 提高学生对鸟类的了解,培养对自然界生态系统的理解;3. 激发学生的观察力和探索精神;4. 建立与动物及其环境互动的关系。

二、活动准备1. 准备小鸟观察装备:双筒望远镜、相机等(如果有条件);2. 收集有关鸟类的图片、书籍和视频,准备关于鸟类的简介资料;3. 对活动进行必要的讲解和说明,介绍活动的目的和意义。

三、活动步骤1. 引导学生认识鸟类:通过图片和简介资料,向学生介绍常见的鸟类。

让学生了解鸟类的外貌、习性、栖息地等重要信息。

2. 观察鸟类:带领学生到室外或周围的公园、花园等自然环境进行鸟类观察。

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实际情况,选择观察时间段和地点。

3. 指导学生观察:教师或者带队的家长引导学生仔细观察鸟类的行为、外貌特征以及栖息地。

鼓励学生进行描述和记录,例如鸟类的体型、羽毛颜色、飞行方式、食物来源等。

4. 与鸟类互动:让学生交流自己与鸟类互动的经历和感受。

鼓励他们分享观察到的有趣瞬间或发现,引导他们思考如何保护鸟类和改善它们的栖息环境。

5. 结束活动并总结:回到教室,进行活动总结。

鼓励学生分享观察到的不同鸟类以及他们的印象。

促进学生思考和反思活动的目标和意义。

四、活动延伸1. 绘画与创作: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和印象绘制鸟类的画作。

他们可以使用不同的绘画材料,展示自己对鸟类的理解和想象。

2. 课堂展示或墙报制作:学生可以制作课堂展示版或制作墙报,展示他们对观察鸟类的经验和知识的理解。

鼓励他们分享观察到的不同鸟类的照片和信息。

3. 保护环境的活动:让学生参与一些与保护环境相关的活动,例如清洁公园或种植植物。

中华观鸟社会实践活动(3篇)

中华观鸟社会实践活动(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日益加剧,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威胁。

鸟类作为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生存状况直接关系到生态平衡。

为了提高人们对鸟类保护的意识,培养青少年对自然生态的热爱,我国各地纷纷开展了观鸟活动。

中华观鸟社会实践活动应运而生,旨在让更多人了解鸟类,关注生态环境,传播生态文明理念。

二、活动目的1. 提高参与者对鸟类的认识,了解鸟类的种类、生活习性及生态环境需求。

2. 增强参与者对自然生态保护的意识,培养生态责任感。

3. 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4. 提升青少年的综合素质,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活动内容1. 观鸟知识讲座邀请鸟类专家为参与者讲解鸟类基础知识,包括鸟类的分类、形态特征、生活习性、迁徙规律等,使参与者对鸟类有更深入的了解。

2. 观鸟实践组织参与者到自然环境中进行观鸟活动,实地观察鸟类,学习识别鸟类的技巧,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3. 生态摄影比赛鼓励参与者用镜头记录下观鸟过程中的美好瞬间,激发对生态环境的关注和保护意识。

4. 生态环保知识宣传通过发放宣传资料、举办环保讲座等形式,向参与者普及生态环保知识,提高环保意识。

5. 亲子活动邀请家长与孩子共同参与观鸟活动,增进亲子感情,培养孩子对大自然的热爱。

四、活动流程1. 活动筹备阶段(1)确定活动主题、时间、地点及参与对象;(2)联系鸟类专家、摄影师等工作人员;(3)制定活动方案,包括讲座、观鸟、摄影比赛、环保宣传等内容;(4)招募志愿者,协助活动开展。

2. 活动实施阶段(1)举办观鸟知识讲座,让参与者掌握鸟类基础知识;(2)组织观鸟实践,让参与者实地观察鸟类;(3)开展生态摄影比赛,激发参与者对生态环境的关注;(4)进行生态环保知识宣传,提高环保意识;(5)举办亲子活动,增进亲子感情。

3. 活动总结阶段(1)收集活动照片、视频等资料,整理活动成果;(2)对参与者进行问卷调查,了解活动效果;(3)总结活动经验,为今后类似活动提供借鉴。

综合实践活动教案设计鸟

综合实践活动教案设计鸟

我们的朋友——鸟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鸟儿的名称、特殊本领及美称,认识到鸟儿对于人类的贡献并喜欢上这些可爱的精灵;2、通过对鸟的现状的了解与分析,明白鸟是人类的朋友,我们离不开它们,并意识到要保护鸟类,尤其是逐渐减少的鸟种;3、掌握一些爱鸟护鸟知识,让学生不仅爱鸟,还能懂得如何护鸟。

教学重点、难点:1、通过对鸟的现状的了解与分析,明白鸟是人类的朋友,我们离不开它们,并意识到要保护鸟类,尤其是逐渐减少的鸟种;2、掌握一些爱鸟护鸟知识,让学生不仅爱鸟,还能懂得如何护鸟。

教学准备:1、课前提供一些鸟名。

2、联系信息技术老师,组织学生上网查找所认领鸟类的相关资料(主要包括:特殊本领、获得的美称、生存的现状等),回来后做一些整理;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明白身份1、同学们,你们都见过那些鸟呢?(有学生代表各自说出鸟的名称以及他们的特点)对说出的同学加以鼓励。

今天我们将一起了解我们的朋友——鸟。

出示课题。

二、认识鸟儿,展示风采1、漂亮的外形(教师展示,大屏幕出示各种鸟的精彩图片)2、独特的地方过渡:刚才老师展示了鸟儿们美丽的丰姿,大家都看入神了,下面就要看你们的了。

我们知道,并不是所有的鸟都拥有美丽的羽毛的,像绝大多数的雌鸟因为有孵化小鸟的任务,如果外衣太显眼,否则会遭到不幸;再像灰椋鸟、乌鸦、灰雀,它们也没有漂亮的外形,但它们却有着与众不同之处,现在我们就来评一评鸟类之最吧,看看它们都有些什么样的独特之处呢?3、鸟的作用:同学们交流一下,说出鸟的作用。

(出示图片)4、赢得的盛誉过渡:我听说,鸟很多都获得了不少人类的赞誉,谁能说以说呢?学生从美称、诗句等方面汇报。

(吉祥之鸟——燕子口技专家——乌鸦爱情之鸟——鸳鸯动物人参——鹌鹑空中狮虎——雄鹰清湖闲客——海鸥忠实信使——大雁百鸟之王——秃鹰和平使者——鸽子鸟族皇后——孔雀灭鼠专家——猫头鹰鸟中仙女——天鹅森林大夫——啄木鸟空中小姐——芙蓉鸟中裁缝——缝叶鸟春之信使——杜鹃高级建筑师——喜鹊鸟中歌后——百灵特种通讯兵——信鸽草原歌手——云雀黑管吹奏手——黄鹂林中歌手——画眉)三、走进鸟儿,学会爱鸟1、过渡:听完你们的介绍,我真切地感觉到了鸟儿们实在太了不起了,如此可爱的鸟儿,我们怎能不爱护它们呢?2、生存现状(出示鸟类生存现状的图片)(1)学生汇报鸟类的生存现状,进而了解鸟儿锐减的重要原因。

《我们身边的鸟》阅读课教学设计

《我们身边的鸟》阅读课教学设计

我们身边的鸟指导思想:1、多种形式的阅读可以加深学生对某一事物的理解,实践、网络、图书给学生阅读提供了广阔的阅读空间。

学生从中可以广泛的收集资料,收集资料的方法很多,我们要引导学生学会这些方法,提高收集资料的能力,养成收集资料的习惯。

2、在学校开展爱心筑鸟巢活动后,学生们有了认识鸟、了解鸟的相关知识的欲望,因此从“大阅读”的视角出发,开展了一系列的阅读实践活动。

指导目的:1、让学生通过搜集和交流有关鸟的资料,从而进一步了解鸟类。

2、掌握搜集资料的方法、整理资料的方法。

3、在整个活动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合作探究精神。

指导重点:对阅读方法的指导,提高学生保护鸟的意识。

指导难点:对收集资料的积累课前准备:让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收集有关鸟类知识的资料指导过程:一、谈话导入,引出话题。

我们学校四面环水、池塘边树木葱茏,这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成了鸟儿的天堂,不时有鸟儿在这里饮水、嬉戏、取食、筑巢。

在看我们的校园四周的树木、教学楼的窗台外面都安放着我们大家精心为鸟儿设计的温馨、舒适的鸟巢。

(课件出示相关图片)今天就让我们相聚在一起,来畅谈一下我们身边的鸟。

(板书课题:我们身边的鸟)二、谈发现、激发探求欲望。

1、鸟儿就活跃在我们身边,细心在我们身边的见到过什么鸟儿?2、对于这些我们熟悉的鸟,你有什么发现或有什么想探究的,请你们说出来,我们一起来研究研究。

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发现、疑惑或者想了解的鸟类知识。

预设:(1)乌鸦爱吃腐肉,是真的吗?(2)麻雀气性大,人抓住它却不能养活。

这是为什么?(3)家里养的鸡算不算鸟类?鸟类具有什么特征?(4)燕子为什么要到南方过冬?……3、教师总结归纳:从刚才同学们的发言中可见大家是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孩子,刚才大家提出的这些问题中有些是相近的、相似的、相包含的,将同学们的想了解的内容总结起来:有以下几点:(1)、鸟的特征(2)、鸟的生活习性。

(3)、探索人工鸟巢知识。

综合实践活动教案设计鸟(精选5篇)

综合实践活动教案设计鸟(精选5篇)

综合实践活动教案设计鸟(精选5篇)第一篇:综合实践活动教案设计鸟我们的朋友——鸟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鸟儿的名称、特殊本领及美称,认识到鸟儿对于人类的贡献并喜欢上这些可爱的精灵;2、通过对鸟的现状的了解与分析,明白鸟是人类的朋友,我们离不开它们,并意识到要保护鸟类,尤其是逐渐减少的鸟种;3、掌握一些爱鸟护鸟知识,让学生不仅爱鸟,还能懂得如何护鸟。

教学重点、难点:1、通过对鸟的现状的了解与分析,明白鸟是人类的朋友,我们离不开它们,并意识到要保护鸟类,尤其是逐渐减少的鸟种;2、掌握一些爱鸟护鸟知识,让学生不仅爱鸟,还能懂得如何护鸟。

教学准备:1、课前提供一些鸟名。

2、联系信息技术老师,组织学生上网查找所认领鸟类的相关资料(主要包括:特殊本领、获得的美称、生存的现状等),回来后做一些整理;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明白身份1、同学们,你们都见过那些鸟呢?(有学生代表各自说出鸟的名称以及他们的特点)对说出的同学加以鼓励。

今天我们将一起了解我们的朋友——鸟。

出示课题。

二、认识鸟儿,展示风采1、漂亮的外形(教师展示,大屏幕出示各种鸟的精彩图片)2、独特的地方过渡:刚才老师展示了鸟儿们美丽的丰姿,大家都看入神了,下面就要看你们的了。

我们知道,并不是所有的鸟都拥有美丽的羽毛的,像绝大多数的雌鸟因为有孵化小鸟的任务,如果外衣太显眼,否则会遭到不幸;再像灰椋鸟、乌鸦、灰雀,它们也没有漂亮的外形,但它们却有着与众不同之处,现在我们就来评一评鸟类之最吧,看看它们都有些什么样的独特之处呢?3、鸟的作用:同学们交流一下,说出鸟的作用。

(出示图片)4、赢得的盛誉过渡:我听说,鸟很多都获得了不少人类的赞誉,谁能说以说呢?学生从美称、诗句等方面汇报。

(吉祥之鸟——燕子口技专家——乌鸦爱情之鸟——鸳鸯动物人参——鹌鹑空中狮虎——雄鹰清湖闲客——海鸥忠实信使——大雁百鸟之王——秃鹰和平使者——鸽子鸟族皇后——孔雀灭鼠专家——猫头鹰鸟中仙女——天鹅森林大夫——啄木鸟空中小姐——芙蓉鸟中裁缝——缝叶鸟春之信使——杜鹃高级建筑师——喜鹊鸟中歌后——百灵特种通讯兵——信鸽草原歌手——云雀黑管吹奏手——黄鹂林中歌手——画眉)三、走进鸟儿,学会爱鸟1、过渡:听完你们的介绍,我真切地感觉到了鸟儿们实在太了不起了,如此可爱的鸟儿,我们怎能不爱护它们呢?2、生存现状(出示鸟类生存现状的图片)(1)学生汇报鸟类的生存现状,进而了解鸟儿锐减的重要原因。

综合实践《我们身边的鸟》设计方案大全

综合实践《我们身边的鸟》设计方案大全

综合实践《我们身边的鸟》设计方案大全第一篇:综合实践《我们身边的鸟》设计方案大全《我们身边的鸟》活动设计摘要:本次活动旨在以鸟为载体,以自主、合作、探究等方式,开展调查访问、设计图展、表演、制作等活动,使学生掌握获得知识的方法,亲身感受大自然的美,增强环护意识,培养学生对身边事物探究的兴趣,从而进行人文、环保、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教育。

努力将语文,音乐、美术,信息技术等学科整合,突出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综合性,开放性,生成性,最终实现综合能力的培养。

一、活动目标1.知识与能力:A使学生认识鸟,了解鸟的现状,包括鸟的生活、鸟与我们的生活、鸟的生存现状、保护我们的朋友——鸟。

B 提高社会实践能力,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

2.过程与方法:A尝试调查研究的基本方法,促进自主、合作、探究意识的形成。

B培养问题意识,学会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

3.情感与价值观:A让学生体验活动给他们带来的喜悦感,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增强环保意识。

B养成认真细致、不怕困难、持之以恒的品质。

二、活动步骤和时间: 第一阶段:确定选题,制定方案;第二阶段:实践探究,拓展创新;第三阶段:评价总结,反思延伸。

三、活动准备:1.教师制作“收集之星、表演之星、表达之星、智慧之星、”奖冠若干个和多媒体课件。

2.搜集关于小鸟的各种资料,整理有关“鸟”的图片、成语、谚语、诗歌、故事,工艺品等。

四、活动过程:准备阶段:确定选题,制定方案1.激趣导入、确定主题(1)播放课件:鸟的音像资料(各种美丽的鸟)。

(2)学生欣赏后师问:欣赏完屏幕上各种盘旋飞舞、美丽可爱的小鸟的倩影,听着婉转清脆的鸟鸣声,你有什么感受?(美丽、喜爱)师: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多姿多彩的鸟的世界,去了解鸟、关爱鸟。

(板书:小鸟)2.设置提问、分解主题自主提问:师:关于鸟你想知道哪些知识呢?现在就请同学们把最想知道的问题写在老师给你的纸上。

(2)抽丝剥茧:师:为了避免重复,我们现在小组内筛选一下问题,重复的问题保留一个,然后把保留下来的问题贴在黑板上。

综合实践养鸟教学设计(3篇)

综合实践养鸟教学设计(3篇)

第1篇一、课程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养鸟作为一种有益于身心健康的休闲活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

通过养鸟,学生可以培养责任感、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本课程旨在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深入了解鸟类,学会科学养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课程目标1. 知识目标:- 了解鸟类的种类、生活习性、食性等基本知识。

- 掌握养鸟的基本方法,包括选鸟、喂食、清洁、疾病预防等。

2.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 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

- 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对鸟类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 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学会关爱生命。

- 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三、课程内容模块一:鸟类基础知识1. 鸟类的种类及特征2. 鸟类的食性及栖息地3. 鸟类的繁殖和迁徙模块二:养鸟的基本方法1. 选鸟:了解不同鸟类的习性,选择合适的鸟类进行养殖。

2. 喂食:掌握鸟类的食性,学会制作合适的饲料。

3. 清洁:保持鸟舍的卫生,预防疾病。

4. 疾病预防:了解常见鸟病及预防措施。

模块三:实践操作1. 制作鸟食2. 鸟舍搭建3. 鸟类养殖实践4. 鸟类观察记录模块四:总结与反思1. 分享养鸟心得2. 总结养鸟过程中的收获与不足3. 制定改进措施四、教学过程第一阶段:准备阶段(1课时)1. 教师介绍课程背景、目标和内容。

2. 学生分组,明确分工。

3. 教师分发教材和工具。

第二阶段:理论学习阶段(2课时)1. 教师讲解鸟类基础知识,引导学生了解不同鸟类的特点。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鸟类的了解。

3. 教师讲解养鸟的基本方法,强调注意事项。

第三阶段:实践操作阶段(3课时)1. 学生分组进行制作鸟食、搭建鸟舍等实践操作。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3. 学生进行鸟类养殖实践,观察记录。

第四阶段:总结与反思阶段(1课时)1. 学生分享养鸟心得,总结经验教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们身边的鸟》活动设计摘要:本次活动旨在以鸟为载体,以自主、合作、探究等方式,开展调查访问、设计图展、表演、制作等活动,使学生掌握获得知识的方法,亲身感受大自然的美,增强环护意识,培养学生对身边事物探究的兴趣,从而进行人文、环保、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教育。

努力将语文,音乐、美术,信息技术等学科整合,突出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综合性,开放性,生成性,最终实现综合能力的培养。

一、活动目标1.知识与能力:A使学生认识鸟,了解鸟的现状,包括鸟的生活、鸟与我们的生活、鸟的生存现状、保护我们的朋友——鸟。

B 提高社会实践能力,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

2.过程与方法:A尝试调查研究的基本方法,促进自主、合作、探究意识的形成。

B培养问题意识,学会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

3.情感与价值观:A让学生体验活动给他们带来的喜悦感,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增强环保意识。

B养成认真细致、不怕困难、持之以恒的品质。

二、活动步骤和时间:第一阶段:确定选题,制定方案;第二阶段:实践探究,拓展创新;第三阶段:评价总结,反思延伸。

三、活动准备:1.教师制作“收集之星、表演之星、表达之星、智慧之星、”奖冠若干个和多媒体课件。

2.搜集关于小鸟的各种资料,整理有关“鸟”的图片、成语、谚语、诗歌、故事,工艺品等。

四、活动过程:准备阶段:确定选题,制定方案1.激趣导入、确定主题(1)播放课件:鸟的音像资料(各种美丽的鸟)。

(2)学生欣赏后师问:欣赏完屏幕上各种盘旋飞舞、美丽可爱的小鸟的倩影,听着婉转清脆的鸟鸣声,你有什么感受?(美丽、喜爱)师: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多姿多彩的鸟的世界,去了解鸟、关爱鸟。

(板书:小鸟)2.设置提问、分解主题自主提问:师:关于鸟你想知道哪些知识呢?现在就请同学们把最想知道的问题写在老师给你的纸上。

(2)抽丝剥茧:师:为了避免重复,我们现在小组内筛选一下问题,重复的问题保留一个,然后把保留下来的问题贴在黑板上。

(3)分类拟题:如果要把这些问题分类,应该怎样分呢?我们先来看“鸟的迁徙”这一类,你还想知道什么问题?“鸟的繁殖”呢?……有关鸟你还想了解哪些知识?比如和鸟有关的鸟巢、鸟艺和鸟的文化你想了解吗?(教师引导补充完善子课题)于是,产生了“鸟的种类”、“鸟的起源”、“鸟的繁殖”、“鸟的保护”、“鸟的文化”等子课题。

3.选题分组、拟定计划4.交流讨论、完善计划5、教师总结、提出要求:活动要有准备,守时守信,谈话时要有礼貌、讲究方法,尤其要注意安全。

实施阶段:实践探究,拓展创新(一)、搭建平台、自主交流1、小组必答:即是让各小组汇报、展示他们收集到的鸟的文字资料,图片、影像资料等,让大家了解鸟的种类、鸟的名称、鸟的生活习性等一些共同特征和个性差异。

2、个性展示:各小组自由选择表达方式,汇报研究成果(语言表达、诗歌故事表达、绘画表达、工艺展示、倡议书、展板),旨在进一步掌握有关鸟的知识、感受鸟的文化的魅力,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二)、中期指导、引向深入1、二次规划引导:教师引导查找弥补研究的缺漏,引发他们进行更深入的探究,生成新问题:如:(1)鸟类灭绝会产生什么后果?(2)展板内容不丰富,缺乏调理和艺术性。

(3)缺少鸟巢的绘画、设计和制作。

……2、再次选题分组:(1)鸟类灭绝会产生什么果?(调查组、信息组)/(2)展览园地设计(绘画组、宣传组)/(3) 鸟巢制作(制作组、设计组)(三)、深入实践、创新设计(例:制作鸟巢)1、创设情景导入:课件播放(小鸟家园被破坏的情景)师:小鸟的家没了,多可怜啊!谁愿意帮它设计一个理想中的家园?2、课件展示样本:(1)以一次性筷子为原料的鸟巢。

(2)以松果为原料的鸟巢。

(3)用扑克牌折成的鸟巢。

(4)布艺鸟巢。

(5)草类鸟巢。

3、教师有效引导:A:教师从选材、造型、成本、实用性、美学方面进行分析、评价给学生以提示、渗透。

B:鼓励学生大胆想象构思,创新设计制作。

C:强调注意安全、讲卫生。

4、小组创作鸟巢:配乐声中创作、教师巡视指导。

5、作品展示选评:(1)学生互评。

(2)教师适时提出评价要求,引导学生从选材、造型、成本、实用性、美学等角度进行评价,培养学生的审美、表达等能力。

第三阶段:评价总结、反思延伸1、多元评价:活动总结评价课(庆功会):进行学生互评、教师评价、家长评价(家长评价表、家长评语、录像资料)、社区评价。

2、评选奖励:评选“收集之星、表演之星、表达之星、创作之星”。

3、反思延伸:A教师对一些问题预测不够,不能适时指导,有效指导,导致学生访谈过程中学生遇到了困难,活动开展得不够顺利。

B学生的环保意识没有真正唤起,学生的问题意识、探究意识不强,活动需要延伸。

《我们身边的鸟》资料谚语:【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人为谋取钱财而不惜生命,就像鸟为了觅食而丧生一样。

【早起的鸟儿有虫吃】比喻作事积极或及早者,能获得利益。

【人过留名,雁过留声】人生在世应该做些好事,留下好名声。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比喻庸俗者无法理解志向远大者的抱负。

成语:【笨鸟先飞】比喻能力差的人,做事时唯恐落后,往往比别人先动手。

今多用作谦词。

【鸟语花香】鸟儿歌唱,花开芬芳。

形容景色的美好。

似桃红柳绿、莺啼燕语。

【惊弓之鸟】比喻曾受打击或惊吓,心有余悸,稍有动静就害怕的人。

【一石二鸟】比喻做一件事获得两种效果。

诗句: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唐杜甫《独步江畔寻芳》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宋·晏殊《浣溪沙》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宋·辛弃疾《西江月》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唐·白居易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元·马致远《秋思》②带“鸟”字的诗句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唐·王维《鸟鸣涧》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唐·柳宗元《江雪》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唐·贾岛《题李凝幽居》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唐·王籍《入若耶溪》咏鸟诗谜:来时沙碛已冰霜,飞过江南木叶黄。

水阔天低云暗淡,朔风吹起自成行。

(欧阳修)(大雁)汉宫一百四十五,多下珠帘闭琐窗。

何处营巢夏将半?茅檐烟里语双双。

(杜牧)(燕子)鲜鲜羽毛耀朝晖,红粉墙头绿树枝。

日暖风轻言语软,应将喜报主人知。

(欧阳修)(喜鹊)古典诗歌中关于《鸟》的意象写景则借景抒情,咏物刚托物言志。

这里的所写之"景”、所咏之“物",即为客现之“象",借景所抒的"情",咏物所言的“志”,即为主观的"意”;"象”与"意"的完美结合,就是“意象”。

人类社会从古到今,人们的生活与情感放于大自然,故此在古典诗歌里留下了许多与自然相关的诗篇,特别是一些与我们熟悉的鸟儿:A:《诗经》就有:《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B:汉代:以鸿鹄徘徊喻夫妻离别,如《孔雀东南飞》“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用的起兴手法为文章定下基调既写离愁别恨,又写夫妻离散。

C:凤凰:1、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李白《登金陵凤凰台》凤凰是传说中一种祥端之鸟如(1)中相传南朝刘宋和嘉年间,有凤凰集于此山,乃筑台于山上,山和台由此得名。

李白在此借写当年凤凰之游,暗示当年南朝之盛一去不复返了,有种昔盛今衰的对比中表达了一种深沉的历史沧桑和怀古伤今。

D:杜鹃:(1)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西。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杜鹃,又名杜宇,子规。

相传是古代蜀国郡主之望帝,杜宇,因禅让而隐居山林,思归朝而不得,郁郁而终,魂化杜鹃,叫声凄切;同时杜鹃的嘴角鲜红之说——古典诗歌中往往和哀怨,思归相关。

(1起句中写即目之昨兼点明时令,在萧瑟悲凉气氛的自然景物中寄寓离别感伤之情。

三、四两句以寄情明月的丰富想象,表达出对友从的无限怀念和同情。

杜鹃鸟是凄怨哀伤的象征杜鹃的啼叫又好像是说。

不如归去,不如归去",它的啼叫容易触动人们的乡愁乡思,李白《蜀道难》"又闻子归啼夜月,愁空山。

”白居易《琵琶行》:"杜鹃啼血猿哀鸣。

"文天祥《金陵驿二首》"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

"E:雁(1):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王湾《次北固下》(2):寒上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范仲淹《渔家》(3):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李清照《一剪梅》鸿雁——引发思乡怀亲之情与羁旅感伤大雁、青鸟——古代诗歌中是传书的信使。

李清照词云:"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大雁在这里是传书的信使。

鸿雁是大型候鸟,每年秋季南迁,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

李商隐诗云:"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青鸟在此已成为传书的信使。

F:乌鸦在古代北方传说中是日中有三足的鸟,乌鸦便认为的是一种神圣的太阳鸟,成为太阳的象征。

(1):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张继《枫桥夜泊》(2):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秋思》是用“乌鸦”这个形象渲染的是秋日萧瑟、肃杀的景象和凄凉的气氛!G:黄鹂又叫黄莺,通体鲜黄,穿插黑的线条,眼红嘴尖,歌喉圆润,啼声宛转。

(1):两个黄郦呜翠柳,一行白路上青天。

杜甫《绝句》(2):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1)(2)句写春天之美,给人以明快的欢乐之感,有力地烘托了诗人的欢乐之情。

H:燕子(1):几处早莺争暧树,谁空新燕啄春泥。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2):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晏殊《浣溪沙》(3)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这家。

刘禹锡《乌衣巷》燕子是春天的象征。

(1)句中通过对燕子啄昵筑巢的描写,渲染出一派融融春光。

可爱的春光是那么的活泼,寄寓了诗人的对春天的热爱。

(2)通过“似曾相识”的燕子,写出了时光的流逝,表达了词人对年华易逝、好景不长的人生感叹。

(3)句距唐已有四百年的历史东是的燕子怎会飞到眼前的百姓家?刘用燕子作为候鸟有栖息旧巢的特点,大胆的想象,让燕子杨为四百年历史的见证,在今昔对比中表现出一种历史的沧桑。

燕属候鸟,随季节变化而迁徙,喜欢成双成对,出入在人家屋内或屋檐下。

因此为古人所青睐,经常出现在古诗词中,或惜春伤秋,或渲染离愁,或寄托相思,或感伤时事,意象之盛,表情之丰,非其它物类所能及。

(1)表现春光的美好,传达惜春之情。

相传燕子于春天社日北来,秋天社日南归,故很多诗人都把它当做春天的象征加以美化和歌颂。

如“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宴殊《破阵子》)。

(2)表现爱情的美好,传达思念情人之切。

燕子素以雌雄颉颃,飞则相随,以此而成为爱情的象征,“燕尔新婚,如兄如弟”(《诗经?谷风》),有了“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晏几道?《临江仙》)的惆怅嫉妒,(3)表现时事变迁,抒发昔盛今衰、人事代谢、亡国破家的感慨和悲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