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果评价初探

合集下载

初中《信息技术课程》学习评价体系初探

初中《信息技术课程》学习评价体系初探

价 学生 所获得 的知识技 能或 学 生 对 知识 技 能 的 应 用 实践 能力 而过程 目标 评 价 的重 点 在 于培 养 学 生 的 态度 和能力 ,关注 的是 学生 参 加 协 作 活动 或 探 索 活 动 时 的积极性 、态 度 、合作 精神 、解决 问题 的能 力 、

信 息 技 术 课 评 价 的 基 本 思 想
的作 用 。 ( ) 学 习评 价 应 具 有 开 放 性 四
价 ,这样 敬 ,既 加深 了学 生 对 自己作 为学 习 者 的理
解 ,又 有助于 其对 学 习 目标 的 认识 ,有助 于 对学 习 传统 的评 价 都 是针 对 封 } 的单个 的 学生 ,这就 过程 的控 制 ,有 助 于 培养 和形 成 其 对学 习 及 活 动 的 l j 制 约 了学生 之 间 的讨论 与经 验 交 流 ,制 约 了团 队 力 量 的最 大发 挥 ,所 以评 价 应 由单 一测 试 个 人 转 向测 试考查 小组 或 团 队 ,即 评价 应具 有 开放 性 ,允许 及 鼓励学 生通 过 与 他 人 的交 流 、探 讨 之后 ,再 经 过 去 粗取精 ,拿 出 自己或 小组 的 最佳 结 果 。这 样 评 价 出 的结 果才 是他们 的最 佳 成绩 。
现 为 :1 评 价 内容 的全面 化 。对 一个 学 生 的各 种 智 观 的评 价 。 . 力 因素全 面评价 ,如 探 索 的积 极 性 、操 作 技 能 、新 颖 的设 计 能力 、审美 能力 、组 织能 力 等 等 。2 ,评 价
3 0
c ) 评 价 要 注 重 应 用 性 习活 动 ;另 一 方 面是 促 使 他们 评 价 看成是 学生学 习过 程 中 的一 个 重 要 有机 组 成 部

初探新课标下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评价

初探新课标下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评价

3 反 思评 价
接下来的一节课, 我不是用 简单 的考核对学生 的作 品进
行分等划类。 而是采用 自我参照标准 , 引导学生对 自己在活动 中的各 种表现 进行 自我 反思性评 价—— 学生先根 据评 价表 进行作品 自评, 再将 自己的作品提交到 一个共享文件夹 中, 供
其 他 同学 浏 览 。 指 定 每 位 学 生 对 自己学 号往 后 的5 同学 的 并 名
尝试、 所用的学习方法和策略以及影响学生学习的各种内外 2 自我评价
部因素。 从某种意义上 来说 , 过程 比结果更重要。 学生学习的 学 生完 成作品后, 我一 改以往师 生共评的形式 , 放手安 过 程, 应该是 体验学 习并学会学习的过程。 这一 过程 中对 排课代表作为 “ 在 特邀主持 ’ 主持一场作品 “ , 展示秀 ” 活动 ,
组 自行确定 组内分工, —人主要负责收集 、 理素材, 如: 整 另

试 着引导全体学生发掘研 究性学习成 果中的 “ 闪光点” ,
到两入主要负责 制作、 完善作品。 我对于学生的作品, 无论 并大加赞 赏; “ 对 挑刺 ” 同学提 出的不同看法和创新之处 , 积
用F o t a e 1 ] 背景图片的 好坏, 首先应肯定其积极 的一面, 给予鼓励性 的评语, 再针对 极 鼓励和支持。比如, r n p g S 作 网站时,
学 生的学业成 绩, 而且要发现 、 发展学生多方面 的潜 能 , 改 学到许 多知识和技能, 从而提高了自 己的 自 能力、 学 独立探索
变单纯通过书面测验考试 , 检查学生对 知识、 技能掌握 的情 能力、 动手实践能力等等 , 对信息技术的兴趣也大大增加 了 . 口‘
况, 倡导运用多种方法综合评 价学生 。

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评价初探

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评价初探

信息技术课堂采甩评价方式

/ .
图1 —1 信息技 术课堂采用评价方式的调查结果 1 . 3 . 1 评价方式 、 评价主体单一 调查发 现 . 6 8 %的学生认为在信息 技术 教学 中采用 的最 主要的评 价方式就是 教师评价 . 如图 1 - 1 所示. 表 明 目前信息 技术课堂 的评 价 方式相对单一 , 并且评价 主体也很单一 。小 组评价和学生评 价也 会采 用. 但是只是处于辅助 的地位 1 . 3 . 2 评价不能做到及时评价 、 及时反馈 信 息技 术课对学 生的学 习效 果的评 价主要在期 末进行或者 是在 平时课 堂教学 的最后 几分钟针对 部分学 生所 展示作 品的完成情况 偶 尔进行评价 , 这就说 明在信息技术教学 中. 通 常只注重对结果 的评 价 , 而忽视 了对过程的评价 。没有及时有效 的课堂评 价 . 教师就不能及 时 获得学生学 习情况 的有效反馈 .从而不能及 时地有 针对 性 的调整 教 学. 而学生也不能通过所获得 的学 习效果 的评 价反馈来调整 自己的学 习。 从而难以实现教学的有效性 1 . 3 . 3学生的评价意识薄弱 . 评价能力有待提高 “ 你认 为 自我评价有必要么?” 针对这一个 问题 . 有5 8 %的学生认 为没有必要 , 2 4 %的学生认为有必要 .还有 1 8 %的学生认为有没有 自 我评价都行 。可见很大一 部分学 生对 信息技 术教学评价 的认识不 清 晰。 学生还不能体会到评价对 自己学习所带来 的益处
“ 如果开展 自我评价 , 你能真实地评 价 自己吗?” , “ 如果开展学生 互评 , 你能客 观地评 价他人 吗” , 针对这一 问题 , 大部分学 生认为 自己 不能对 自己和他人进行准确 、 客观地评价。在新课标 中明确要求学生 具备一定 的评价能力 . 这就需要通过长期 的有针对性 的课 堂评价来 提 高学生 的 自 我评价能力和评价他人的能力

对初中信息技术课教学评价论文

对初中信息技术课教学评价论文

对初中信息技术课教学评价的探讨摘要:在以前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大多都是以成绩作为考察学生学习情况的标准,这样的方式严重限制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实施,更加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要求以评价来促进学生的发展,这也是对教学评价模式的一种完善和提高,本文就初中信息技术课教学评价进行了相应的探讨。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评价探讨由于初中信息技术一门实践性与操作性很强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不能沿袭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单一评价方式。

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合理的实施教学评价,不但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还可以帮助学生逐步巩固信息技术,从而有效的提高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质量。

一、评价要以人为本新课标要求以人为本,以学生作为中心,因此,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课堂教学的评价应该本着发展学生创新精神和个性为原则来进行,要更加重视学生的综合能力和信息素养的评价。

由于每一个学生他们的个性和信息技术的水平都存在相应的差异,作为信息技术教师,应该在教学评价中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在保证达到最低教学要求的基础上,允许学生通过不同的方式来展现自己的能力。

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但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可以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学生的信息技术学习效率提高。

二、注重学法指导由于信息技术学科有其自身的特点,一般在课堂教学中大部分的时间都是用在实践操作的讲解和应用上面,随着现在科技的不但发展,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常常会遇到需要利用信息手段来解决的问题。

因此,作为初中信息技术教师应该从实际情况来考虑,注重学生学法的指导,来引导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学生只有具备这项能力,才可以选择和运用恰当的方法进行有效的学习,从而提高学生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自学能力。

三、真正改变评价方式,大力促进主体意识的养成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由于教学评价的方式多种多样,并且渗透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教师想要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评价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就应该从根本上改变评价方式,采用过程性的教学评价,来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评价,当学生在某一个环节表现好的时候一定要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避免出现磋商学生自尊心的情况。

初中信息技术教研评课(3篇)

初中信息技术教研评课(3篇)

第1篇一、背景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教育在我国教育领域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为了提高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质量,我校于近期开展了信息技术教研评课活动。

本次评课活动旨在通过观摩优秀教师的课堂,发现教学亮点,探讨教学问题,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二、评课内容本次评课活动选取了三位信息技术教师的课堂进行观摩和评析。

以下是三位教师的课堂展示及评析:1.教师A的课堂展示教师A的课堂主题为“计算机基础知识”。

在课堂上,教师A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教学目标明确。

教师A在课前制定了明确的教学目标,即让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概念、组成以及常用操作。

(2)教学过程设计合理。

教师A采用启发式教学,通过设置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讨论等方式,解决问题。

(3)教学方法多样。

教师A运用多媒体技术、小组合作等多种教学方法,使课堂氛围活跃,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2.教师B的课堂展示教师B的课堂主题为“网络基础”。

在课堂上,教师B注重培养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通过案例分析、互动讨论等方式,让学生深入了解网络风险。

(1)教学目标明确。

教师B在教学过程中,将网络安全知识融入教学目标,让学生在掌握网络基础知识的同时,提高网络安全意识。

(2)教学过程设计合理。

教师B采用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网络风险,提高防范意识。

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

(3)教学方法多样。

教师B运用多媒体技术、小组合作等多种教学方法,使课堂氛围活跃,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教师C的课堂展示教师C的课堂主题为“信息检索”。

在课堂上,教师C注重培养学生的信息检索能力,通过引导学生掌握搜索引擎的使用技巧,提高他们的信息素养。

(1)教学目标明确。

教师C将信息检索能力作为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搜索引擎的使用方法,提高他们的信息素养。

用项目驾驭有效教学——初中信息技术课堂的有效教学初探

用项目驾驭有效教学——初中信息技术课堂的有效教学初探
是— — ;
设甲车与 乙车之间的路程为 y ( V a n ) , 甲车行驶的 时间为 t ( h ) ,y ( k m ) 与f ( h ) 之间的函数关系图象如图
1 0 .结 合 图象 解 答 下 列 问题 ( 假 设 甲、 乙两 车 的速
( 2 )在 ( 1 )中 ,平 移 前后 的两 个 函数分 别 与 Y 轴交 于 O ,A两点 , 与直 线 X =一 √ 3 分别 交于 C,B 两点 ,判 断 以 A, 形状 ,并说 明理 由 . ( 3 )若 ( 2 ) 中的 四边 形 ( 不 包括 边 界 ) 始终
点 .这类题让学 生学会在一个题 目中出现多个不同 的知 识 点 ,突 出 了对 数形 结 合 、 方程 思 想 的 应 用 , 达到了 课程标准 的较高要求. 例6( 2 0 1 0 年福建省莆 田市 中考题) 一方有难 ,
八方支 援 .2 0 1 0年 4月 1 4日青海 玉树 发 生地震 ,全
r 1]
度始终保持不变) ; ( 1 )乙车 的速度是—

k m/ h;
, c, D四 点为 顶 点 的 四边 形
( 2 )求 甲车 的速 度和 a的值 . 评注 本题 关键在于图象表示 的是“ 两车之间的 距离与 甲车行驶 的时间之间的函数关系” ,学生能否
覆盖着“ 特征数” 是{ 1 , 一 2 b , b 。 + ÷ } 的函数图象的一
1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 学中应用项 目活动教 学 法 的作 用 “ 项 目活动教学法” 就是在教学 中把理论与实践 教 学有机地结合起来 ,通过一个完整项 目的实施而
进行 的教学活动 ,目的在于尽可能充分发掘学生的
在信息化环境下的学习能力为 目标 ,以计 算机和 网 络为基 本载体 ,以学信息技术 、懂信息技术、用信

中学信息技术课堂评价初探

中学信息技术课堂评价初探

中学信息技术课堂评价初探摘要:课堂评价是目前中学教学里一个重要的环节,课堂评价对于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性与主动性都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

课堂评价环节走进了中学信息技术课堂中,但是由于新课程的发展,新的课堂评价观念未必得到广泛的认可与应用,因此,中学信息技术课堂评价中往往会出现一些问题。

就中学信息技术课堂评价的现状展开论述,进一步探讨中学信息技术课堂评价的设计方案与其他方面的内容。

关键词:中学信息技术;课堂评价;评价设计课堂评价是一种针对教师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认知及了解和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效果的反馈的一项信息采集。

课堂评价需要教师与学生两者之间的沟通交流,这样才能使课堂评价更具意义。

中学的信息技术课堂评价向来得不到真正的重视,认为信息技术只是一门普通的学科,教学效果与评价制度都不需要认真与强调。

因此,中学的信息技术课堂评价先天发育不良,后天弥补不足,导致了现在信息技术课堂评价显示不出应有的特点与效果,让学生在信息技术课堂上没有很好地得到课堂评价带来的鼓励与支持。

针对这些问题,中学信息技术课堂评价成为了新课程下教学评价制度改革的重点。

一、中学信息技术课堂评价存在的不足1.教师的评价语言信息技术的课堂评价语言是一门艺术,很多教师在进行课堂评价的时候都会带上一些消极的情绪。

信息技术课程的操作未必每一个学生都能完美地完成,有时候教师在面对学生一些比较糟糕的作品时,在评价中容易产生厌恶或者不满,如果教师不能纠正这种错误的评价语言,只会导致学生在信息技术的学习上得不到有效的鼓励,从而使学生的自信心、动手操作主动性丧失。

因此,教师的评价语言会对学生的学习态度直接产生影响。

2.课堂评价的时间传统的信息技术课堂评价的时间一般都定在课堂的结束时间或者学生完成任务之时,但是这种评价时间对学生的理论与实践的回顾和辅导都没有产生良好的效果。

学生在学习信息技术时,很容易会有“知其一,不知其二”的现象,而这种现象在教师的传统课堂评价里却没有得到改善,因为它不能达到适时评价和检查学生对学习结果巩固的情况。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评价初探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评价初探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评价初探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课堂教学评价方式的改革成为了改革中的重点和难点之一。

而信息技术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没有固定的教学模式,它的课堂教学评价模式更是值得我们一线教师深思与探索的问题。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教学评价的基本原则是:发展学生个性、鼓励创新精神、重视教学效果、方式灵活多样。

因此,教学评价要以教学目标作为依据,以学生的发展为目的,以教师的引导为辅助,让学生在有灵气的课堂活动中展现自己。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本人认为可以采用以下几种评价方式:一发展性评价改变过去对学生学习评价中过分强调甄别和选拔的传统评价,让评价的过程成为促进学生发展和提高的过程,让每一个学生在评价过程中都能获得最大的发展和成功的喜悦,评价重在学生发展的过程,而不仅仅是结果。

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维度对学生进行评价,力争做到对学生知、情、意等各方面评价的和谐统一。

让学生的各方面情感得到提升。

例如,在学生学习用键盘打字时,开始强调学生正确的指法、坐姿等,重在过程评价;后来强调打字的准确性和速度也是重在过程评价,我们对没有作品的教学一般情况下采用的就是过程评价。

难以评价作品时,正确的过程或操作步骤对后续学习或活动的成功至关重要,这种情况下操作的过程具有一定的评价意义,对过程的分析有助于提高作品质量。

二多维性评价改变过去单一由教师评价学生的倾向,更加注重学生主动参与评价,同时辅之以其他形式的各种评价等。

鼓励学生个人和小组进行自我评价和合作评价促使他们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回顾和反思,自主调控整个学习过程。

当然教师引导的作用至关重要,教师要通过课堂教学及时评价给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让学生更多地观注自己的成长与进步,以此来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与信心。

在此过程中教师的评价语言要富有激励性和启发性,要及时捕捉学生的闪光点并及时给予肯定,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激励评价一定要适度,避免浮夸的、形式上的、不真诚的激励或奖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果评价初探
【摘要】信息技术在中小学已经普及。

但是对于客观的评价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果,还没有统一的评价机制和评价方式方法。

这就需要我们信息技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逐步探索和总结出信息技术课教学效果的评价原则和评价的方式方法。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果评价
信息技术教育的过程,是学生动手实践的过程,也是学生的一个创造过程。

因此信息技术的评价体系应适应信息技术教育的总要求,同时要将评价作为一个过程贯穿于整个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在整个信息技术学习过程中,始终有阶段学习目标和总体学习目标,将被动应考变为主动测评,在完成阶段学习任务的同时完成总体学习目标。

为此,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果评价的方法就不能太单一,在评价的过程中要采用多种方式方法,要有助于提高信息技术教师自身的教学水平,激发学生学习、应用信息技术的兴趣,帮助学生逐步提高信息素养。

下面,我就根据自己这几年的教学与实践,谈谈在新形势下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果的评价。

1.评价的原则
1.1公平性原则。

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根据学生的实际操作过程和作品的完成情况,对学生做出公平公正的评价,以利于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增加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的兴趣。

1.2现实性原则。

在信息技术课堂上,当面根据学生的学习实际情况进行评价,不允许课后进行补评。

1.3诚信互助原则。

在信息技术课堂上,我们发现有很多同学操作都很熟练,但他们都不愿意帮助他人;有的同学在自我评价过程中,不根据实际情况,自己给自己打满分。

像这种情况,我们在评价时可以根据情况,给一定的分数,以鼓励学生互帮互助,互相监督,达到我们的教学目的。

1.4个体差异性原则。

初中生学习和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和水平、学习风格和发展需求等方面的差异很大,信息技术的课程的评价要正视这种个别差异。

同时,初中生个性特征分化更为明显,进行信息技术创造的欲望也更为强烈,评价时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

一方面,不同起点学生在已有基础上取得的进步都应该得到认可,使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另一方面,要尊重学生在学习和应用信息技术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个性和创造性,对同一信息作品的不同设计思路和不同设计风格、对同一问题的不同技术解决方案等,都应给予恰当的认可与鼓励。

2.评价的方式
2.1作品评价方式。

在某一特定时间,老师提出大致的要求,由学生在限定时间内自主完成作品,然后上交。

由教师对学生作品完成情况和作品的技术及创新成分进行评价。

2.2理论评价方式。

和其他学科一样,把所要考试的内容以试卷形式,或是以问答方式进行。

然后,老师通过批阅,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

2.3过程评价方式。

也就是在平时教师要多注意观察,多了解学生的操作,也要了解学生的思想。

在平时通过学生的不同状况和问题适当的改变自己的教学策略。

2.4电子档案袋方式。

电子档案就是将学生的作品收集、归类、分析,可以很清晰地看到学生成长的过程。

首先使用电子档案袋有利于学生的自我评价。

使用成长记录电子档案袋的学习者查看自己的成长记录很方便,他们比较关心自己的作品的数量和质量,同时通过对自己作品的回顾,看到自身的进步和不足。

其次,电子档案是教师责任心的有力证明。

大量的学生作品和完整的成长记录体现了教师的责任心。

教师也可以通过对电子档案袋的分析,更全面地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做到因材施教。

3.评价的方法一个评价活动不仅是前一个学习过程的结束,更重要的是又一个新的学习过程的开始。

后一个学习过程的开始决不是前一个学习过程的重复,而是质量更高的一个学习过程。

现代先进的评价方法就是要调动学生学习的能动性。

根据这一指导思想我们在信息技术课学生评价中可以采用:
3.1小组评价法。

即组内成员对学习任务进行评价。

这种方法是
采用先小组自评,然后再进行他评的方式。

例如,在学习WORD后,我们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自己编辑排版一篇文档,然后小组进行交流改进,由小组进行评价。

这样不但发挥了团队的作用,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评价的过程中更好地获得发展。

3.2观察法。

这种方法通过日常对学生学习行为、学习态度与情感等各方面的观察,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

这种方法的主要特点是注重过程性评价,容易形成对学生综合的、动态的评价,有利于学生发展。

在信息技术课中这种评价显得犹为重要,在初中生的学习过程中,由于学生的知识的不断增长和丰富,有些学生就会认为书本上的知识太简单了,或者根本没有兴趣,而只对游戏或上网感兴趣,这样就导致学生偏离了自学的目标。

因此,我们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就可以根据平时的观察,客观地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评价,并且让学生知道评价的依据,从而促进学生的发展。

3.3竞赛法。

利用学生强烈的好胜性和求成功的需要组织竞赛活动,增加学习的兴趣与动力。

通过打字高手及设计创作的比赛,将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了明显的飞跃。

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自己评审选出优秀作品,教师对学生作品中出现的种种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讲解,很多学生都有一种茅塞顿开的感觉。

再通过老师对学生作品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的品评,引导学生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还可以巩固和发展学生正确的学习动机。

3.4自我评价法。

信息技术课对学生的评价,应当是对学生的整
个学习过程和有效结果所进行的整体价值判断。

所以在信息技术课的上机操作中,学生应以学生自我评价为主,教师评价为辅。

例如,学生对上机操作的结果进行自我评价,教师作好自我评价结果的记录,以作为期末对学生的总体评价的参考。

3.5教师评价。

即就是对学生的总体评价。

在信息技术课中,教师综合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掌握信息技术知识的情况和收集信息、整理信息、加工应用信息的能力,以及学生的创新能力、创造能力等方面的信息,对学生进行总体评价。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果的评价方法是灵活的、多元化的,要把评价机制建立起来并逐步完善,这需要我们信息技术教师在实际教学中逐不探索和总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