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考研参考书目、招生人数、考试科目、专业指导、经验
2018年北京大学媒介经营管理考研参考书目、招生人数、考试科目、专业指导、经验

2018年北京大学媒介经营管理考研参考书目、招生人数、考试科目、专业指导、经验一.考试科目+招生人数招生院系:新闻与传播学院计划招生数75人拟接收推免人数33人备注说明本院系仅招收全日制硕士研究生。
招生专业:媒介经营管理(050302)计划招生数:18人拟接收推免人数:9人专业备注:50分为市场营销知识,100分为媒介经营管理专业方向知识。
研究方向考试科目05.(全日制)媒体经营管理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620传播学综合知识(传播学理论与方法)④50分为市场营销知识,100分为媒介经营管理专业方向知识。
跨专业选题二、2018年北京大学传播学考研参考书目1、传播学:1、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许静《传播学概论》北方交通大学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3、沃纳·赛佛林《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4、巴兰·戴维斯《大众传播理论:基础争鸣与未来》清华大学出版社5、罗杰斯《传播学史》6、刘海龙《大众传播理论:范式与流派》7、威尔伯·施拉姆《传播学概论》8、李彬《传播学引论》9、陈阳《大众传播研究方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0、阿芒·马特拉《传播学简史》11、风笑天《社会学研究方法》12、陆扬、王毅《文化研究导论》13、《媒介研究:文本、机构与受众》利萨.泰勒(著);吴靖、黄佩(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4、《新祥旭传播学应试宝典》15、关注北大官方微信公众账号:bdkylm新闻理论:《新闻理论十讲》陈力丹、《比较新闻传播学》童兵新闻业务:《新闻写作教程》刘明华徐泓张征《新闻采访学》蓝鸿文《新闻编辑学》蔡雯《新闻评论教程》丁法章《时评写作十讲》曹林期刊:《国际新闻界》、《现代传播》、《新闻大学》2、北京大学媒体经营管理考研参考书目媒介经营管理这门课是比较综合的,灵活性也很强。
除了要看基本的市场营销和管理学著作掌握原理之外,就是要看关于媒介经营实务方面的书籍。
2018年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考研考情分析分享 (2)

2018年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考研考情分析分享勤思考研为大家科普北京大学新传考研参考书、近三年分数线、近年录取人数、最新真题北京大学(Peking University)简称“北大”,诞生于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立大学,也是第一个以“大学”之名创办的学校,其成立标志着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开端。
北大是中国近代以来唯一以国家最高学府身份创立的学校,最初也是国家最高教育行政机关,行使教育部职能,统管全国教育。
北大催生了中国最早的现代学制,开创了中国最早的文科、理科、社科、农科、医科等大学学科,是近代以来中国高等教育的奠基者。
北京大学由教育部直属,系中国“211工程”、“985工程”、“2011计划”建设的全国重点大学,是九校联盟(C9)及中国大学校长联谊会、东亚研究型大学协会、国际研究型大学联盟、环太平洋大学联盟、东亚四大学论坛、国际公立大学论坛重要成员。
北京大学是中国新闻学和新闻教育的摇篮。
北京大学是国内最早开设新闻学课程的高等学府,在这里诞生了中国新闻教育史上第一本新闻学著作、第一个新闻学研究学术团体和第一份新闻学期刊。
北京大学也是在建国初期全国院系调整后第一个新设新闻学专业的大学,其间尽管几度经历了新闻专业合并与重设,仍为我国新闻传播领域培养了大批的优秀人才和中坚力量。
2001年5月28日,北京大学恢复成立新闻与传播学院。
新闻与传播学院依托日益增强的新闻学和传播学学科基础,整合全校资源,逐步形成具有北大特色、适应时代发展的新闻与传播学研究和教学模式,形成了包括新闻学、传播学、广告学、编辑出版学、网络传播、广播影视、跨文化交流、公共关系、媒体经营管理等一系列的学科群。
学院现有全职教学科研人员28人,在校本科生421人(留学生108人),研究生284人(博士生89人、硕士生195人、港澳台、留学生29人)。
师资队伍老中青结合,学历层次本硕博齐备,经过几年的发展,新闻与传播学院学科建设已经日臻完备,培养能力开始渐成规模。
2018年北京大学广告学考研参考书目、招生人数、考试科目、专业指导、经验

2018年北京大学广告学考研参考书目、招生人数、考试科目、专业指导、经验一.考试科目+招生人数二、2018年北京大学传播学考研参考书目1、传播学:1、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许静《传播学概论》北方交通大学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3、沃纳·赛佛林《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4、巴兰·戴维斯《大众传播理论:基础争鸣与未来》清华大学出版社5、罗杰斯《传播学史》6、刘海龙《大众传播理论:范式与流派》7、威尔伯·施拉姆《传播学概论》8、李彬《传播学引论》9、陈阳《大众传播研究方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0、阿芒·马特拉《传播学简史》11、风笑天《社会学研究方法》12、陆扬、王毅《文化研究导论》13、《媒介研究:文本、机构与受众》利萨.泰勒(著);吴靖、黄佩(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4、《新祥旭传播学应试宝典》15 、关注北大官方微信公众账号:bdkylm新闻理论:《新闻理论十讲》陈力丹、《比较新闻传播学》童兵新闻业务:《新闻写作教程》刘明华徐泓张征《新闻采访学》蓝鸿文《新闻编辑学》蔡雯《新闻评论教程》丁法章《时评写作十讲》曹林期刊:《国际新闻界》、《现代传播》、《新闻大学》2、2018年北京大学广告学考研参考书目参考书目及方法介绍广告学这方面,广告学基础理论,人物,发展要熟悉。
营销很重要,品牌,广告心理,数字营销也就是网络营销传播。
最后一方面看陈老师今年刚出的《创意传播管理》,这本书非常重要,怎么强调都不为过。
这本书在业界和学界的影响非常大,估计今年的题目依然会侧重这块。
这本书要看透。
具体的参考书单如下:1、阿伦斯的《当代广告学》,邮电出版社上下两册,丁俊杰老师翻译的。
陈老师应该也是根据这本书讲课的,课件里都有这个书的痕迹。
但是,译著就是对于考试不是特别合适。
但是要读,理解思想精髓。
具体看下面那本,是丁俊杰老师写的。
2、丁俊杰的那本广告学通论,传媒大学出版社,第二版这本书是入门书籍。
2018北京大学新闻传播(MJC)考研经验贴

2018北京大学新闻传播(MJC)考研经验贴看到这个标题你们应该就知道,写这个经验贴也是为了感恩的,毫不避讳的告诉大家我报的是新祥旭的考研全科一对一辅导班花了几万块,也就是公共课和专业课都报了班,话不多说直接上干货。
先大致说下我的情况,我考的北大新闻与传播专硕,各科比较平均,没有拔尖也没有拖后腿的。
今年老师反押题,总体压分现象还是比较严重。
先说初试。
初试我个人感觉比较容易,专业课基本能够押题到百分之七八十,英语改的很松,我记得我当时作文写错了好几个单词,没想到能考那么高。
政治比较正常,我选择题大概拿到了45分,后面大题也就30分。
下面说说各科的复习方法。
一、英语今年考英语二虽然变容易了,但分数也没怎么涨,说明英语不好好学会退步的。
先前我几乎没怎么看过英语,基本上就是看了一遍英语一(还没做,汗颜)和英语二的真题,做了一遍英语二的真题,然后就在报班后自己觉得自己英语已经复习的差不多了,结果老师一给我测试就见底了。
然后老师根据我的成绩给我做了计划,根据我的基础整理了相关考研词汇,按照她给的方法背,速度特别快,差不多只花了半个月我就背完了,然后各个板块老师都有自己的复习方法,跟市面上其他老师讲的方法不一样,对于我来说简直就是超级无敌版的大福利,用老师的方法做题真的是快准狠。
英语要提早准备,因为英语不仅初试很重要,也很影响复试成绩,所以口语不好的也请练起来。
对了,真题还做过张剑的黄皮书真题(包括英语一和英语二),有余力的同学可以买一本张剑黄皮的阅读单册,其余的一概不要买,真的,钱多就捐,别浪费。
还有最后某机构可能会出什么考前必背二十篇,我个人是真的不喜欢,也不建议去背,我都是背平时阅读里积累的词句和表达。
我的老师给我做了一个非常好用的英语写作模板,屡试不爽,好用到飞起。
二、政治政治这块我真是有发言权,因为我去年政治75,今年政治80(虽然改的紧但我还是进步了)。
虽然政治拉分不大,但是容易拖后腿,如果不能保证政治70以上的话,总分就不是那么好看。
2018考研新闻传播学硕及专硕复试

2018考研新闻传播学硕及专硕复试北京大学传播学——新闻传播学硕士一、复试科目:15分钟面试+英语听力二、注意事项:注重英语能力;注重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灵活应对能力。
三、现场回顾:所有复试考生在一个教室内候场,而后按照顺序进行复试。
基本上是6位老师复试1位学生. 先问英语题,后问中文题。
四、调剂:可往本校其他院校调剂如软件与微电子学院;也可向其他学校调剂。
中央民族大学传播学——新闻传播学硕士初试和面试所占分值比重:总分=初试+复试(各占50%)。
复试包括笔试和面试。
笔试方式:范围包括专业课知识和英语知识。
一、英语口语英语口语主要是自我介绍,一般不难。
二、笔试靠考生的平常积累,但是考生也可以有针对性的突击一下,比如新闻学理论和传播学的一些宏观的知识和名词解释等。
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与传播专硕复试一共包括三大部分:专业课笔试、专业课面试、英语听力口语考试。
一、专业课笔试每个方向复试科目都是不同的,满分100分。
01新闻实务:新闻实务02媒介市场调查与分析:基础统计学03国际新闻与传播:国际新闻与传播实务04电视新闻采编:电视新闻采编实务05新媒体采编实务:新媒体采编实务06口语传播实务:播音主持理论与实践07品牌营销传播:广告与品牌营销传播基础以04方向为例:04方向复试参考书目是叶子老师著的《电视新闻:与事件同步》,近两年的《现代传播》(期刊)。
13年的复试真题一共有三道,分别是:1、谈谈你对央视的“你幸福吗”报道的看法。
2、谈谈柴静的采访风格。
3、对央视2013年改版的看法。
由题目可以看出,复试题目都是比较灵活,考察考生对近期热点的看法。
在准备复试的过程中,除了要看指定的书目外,最重要的是一定要认真看《现代传播》,没必要每篇文章都看,但和自己领域相关的一定要看,吸收消化大师们的观点,除此之外,要关注近期热点,这个可以通过多看杂志期刊来实现,比如《电视研究》《新闻与写作》《新闻战线》《新闻记者》《传媒观察》二、英语英语的准备主要就是平时多听听力、朗读一些课文,可以用新概念三来练习,一般英语都能得70以上三、专业课面试专业课面试很关键。
2018年北京大学考研复试-北大新闻学考研复试通知复试经验复试英语及面试技巧

2018年北京大学考研复试-北大新闻学考研复试通知复试经验复试英语及面试技巧启道考研网快讯:2018年考研复试即将开始,启道教育小编根据考生需要,整理2017年北京大学050301新闻学考研复试细则,仅供参考:一、复试科目(启道考研复试辅导班)二、复试通知(启道考研复试辅导班)复试时间: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组复试时间:3月18日(周五)上午8:30到结束;待考地点:新闻与传播学院423室(北京大学南门)。
传播学组复试时间:3月18日(周五)上午8:30到结束;待考地点:新闻与传播学院344室(北京大学南门)。
所有考生提前30分钟到达待考地点。
资格审查(1)新闻与传播学院将在复试阶段对考生进行资格审查;(2)复试考生须提交报名登记表(请登录北大研究生教育招生网打印《报考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登记表》)、最后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复印件,同时审查最后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原件及影印件(仅限往届生)或学生证。
同等学力考生还须提供在国家核心期刊上发表的学术论文(一篇以上,且署名前2位);(3)考生在接到复试通知后应按要求提交可以证明自己研究潜能的各种背景材料,包括成绩单(非应届生加盖档案所在单位人事部门公章,应届生加盖所在学校教务部门章)、个人陈述(在研究生院主页-硕士招生-复试信息下载)、科研成果、发表论文、获奖证书等以供专家复试组参考;(4)“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的考生在3月17日中午12:00前必须出具已加盖省教育厅民教处公章的《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考生登记表》,无此登记表的考生一律按普通统考生对待;(5)申请人必须保证以上提交的全部申请材料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一经发现并查实申请人提交的信息不真实或不准确,将取消申请人的复试资格,如其已取得入学资格或学籍,将按《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取消其入学资格或学籍。
7. 提交考生材料和资格审查时间:考生请于3月17日周四中午12:00前向新闻与传播学院研究生教务办公室231室(北京大学南门蒙民伟楼)提交《北京大学201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规定的报名材料(留学生/港澳台除外),材料统一用档案袋装好,袋面上请标注姓名、准考证号、报考专业、报考方向、手机号。
2020-2021北京大学新闻学考研参考书、招生目录、考研经验、复试分数线汇总

2020-2021北京大学新闻学考研参考书、招生目录、考研经验、复试分数线汇总本文将由新祥旭考研吴老师对北京大学新闻学专业考研进行解析,主要有以下几个板块:北京大学的介绍,学院专业的介绍,考研科目介绍,考研参考书目,近三年录取情况分析,及北大新闻传播专业备考经验等几大方面。
北京大学新闻学院北京大学是中国新闻学和新闻教育的摇篮。
北京大学是国内最早开设新闻学课程的高等学府,在这里诞生了中国新闻教育史上第一本新闻学著作、第一个新闻学研究学术团体和第一份新闻学期刊。
北京大学也是在建国初期全国院系调整后第一个新设新闻学专业的大学,其间尽管几度经历了新闻专业合并与重设,仍为我国新闻传播领域培养了大批的优秀人才和中坚力量。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办学宗旨是:为社会培养和造就掌握国家政策法规、通晓新技术、精通外语、具有现代管理观念的新一代新闻与传播人才;为国家解决新闻与传播领域中面临的重大课题提供科学依据;构筑民族优秀文化与世界先进文明交流的桥梁。
一、北京大学新闻学考研招生目录招生院系:新闻与传播学院招生专业:050301新闻学研究方向:不区分研究方向招生人数:5人,拟推免3人考试科目:① 101 思想政治理论② 201 英语一③ 633 新闻史论④ 802 新闻实务二、北京大学考研考研参考书目《新闻伦理学简明教程》,蓝鸿文,人民大学出版社《新闻传播法教程》,魏永征,人民大学出版社(本科时的必修课,很重要)《传播学理论》,郭庆光,人民大学出版社(对于新闻学学生来说,传播学理论是必修课)《新闻理论教程》,童兵,人民大学出版社《理论新闻传播学导论》童兵,人大出版社《新闻理论十讲》,陈力丹,复旦大学出版社《外国新闻传播史导论》,程曼丽,复旦大学出版社《中国新闻传播史——媒介社会学视角》,陈昌凤,北大出版社《中国新闻传播史》,方汉奇,人大出版社三、北京大学文学类考研复试分数线(近三年)四、北京大学新闻学考研真题(回忆版)一、名词解释1.林乐知2.苏报案3.中俄通讯社4.福泽谕吉5.舆论监督二、简答题1.马克思1849年之前办报实践和思想2.戈尔巴乔夫时期苏联新闻改革和影响3.简述《世界新闻报》事件和启示4.简述大跃进时期我国新闻报道三、论述1.十八大以来,我国新闻舆论工作的理论实践新变化2.国际新闻传播秩序现状和对策五、北京大学新闻学考研经验参考书方面,学院没有指定,但是关于史论的基础知识,每本参考书都是一样的, 只是写作体系或者措辞稍有不同,基本历史和理论可能是十年都不会有所变更的,所以, 人大、复旦、北大的相关教材都可以翻一翻。
北大新闻与传播学院考研参考书详解(一)

北大新闻与传播学院考研参考书详解(一)北大新闻与传播学院考研传播学基础知识参考书北大传播学很奇怪,有些书不是经典,但是应付考试非常有效,这些书我会重点说的。
那就不在我的招呼范围之内了,爱看什么看什么。
1.北大新闻与传播学院考研最有用的参考书——郭庆光《传播学教程》,这个是万能宝典。
如果对传播学一窍不通的人,第一个要看的绝对是教程,自然,最后临考复习的也应该是教程。
03年北大的综合卷出现了很多造纸术的发明之类的知识点,你不用害怕,其实就是媒介发展的一些重要发明,例如电话,电影,电报等等,这些在郭书里面都很仔细的说过。
06年考到了“大众”,“群集”,“公众”三个概念的区别,也是本书。
07年我记得考到了群体传播,郭书。
09年出现了“传媒作为市场”这个题目,同样是郭书。
反正既然没人提供详细的试题给我,我就凭着记忆随便说,错了别怪我。
总之,我罗列一下,大家就可以看到,郭书的意义了。
另外,郭书几个部分都很好——关于媒介制度的,以及效果研究这两块,但是不好的地方在于基本忽视了批判学派。
批判的东西要另外的书本来补充。
方法这块说到了一些,但不够深入。
人大老师的书还是很好的,它们多数并不有趣,比较乏味,但是条例清楚,逻辑严密,重要的是,他们是中国人,说话比较体贴我们的思考方式。
所以,这本是最基础的考研宝典,无论你考人大,北大还是清华,这本都是不二之选。
自然,广院可能喜欢《总论》,这是另外一码子事。
2.北大新闻与传播学院考研参考书——李彬的《全球新闻传播史》很多人都会说,应该介绍的是李彬的《传播学引论》(增补版),不过我还是认为应该介绍《全球》。
李彬《传播学引论》的价值就在于后面部分对批判学派的简介。
前面部分可以在图书馆看过了就算了。
别的书上也会有,而且李彬的特点就是文人色彩浓郁,所以很多话可以略过不听的,因为那是比喻和抒情。
恰恰是这部分批判学派的内容,《全球》后面也有。
等到我把两本书都弄到手之后,我差点哭了,本来可以不买引论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考研参考书目、招生人数、考试科目、专业指导、经验
一.考试科目+招生人数
二.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考研参考书目
三.北京大学MJC新闻与传播硕士学习方法(一)参考书的阅读方法
1.目录法:先通读各本参考书的目录,对于知识体系有着初步了解,了解书
的内在逻辑结构,然后再去深入研读书的内容。
2.体系法:为自己所学的知识建立起框架,否则知识内容浩繁,容易遗忘,最好能够闭上眼睛的时候,眼前出现完整的知识体系。
3.问题法:将自己所学的知识总结成问题写出来,每章的主标题和副标题都
是很好的出题素材。
尽可能把所有的知识要点都能够整理成问题。
(二)学习笔记的整理方法
1.通过目录法、体系法的学习形成框架后,在仔细看书的同时应开始做笔记,
笔记在刚开始的时候可能会影响看书的速度,但是随着时间的发展,会发现笔记对于整理思路和理解课本的内容都很有好处。
2.做笔记的方法不是简单地把书上的内容抄到笔记本上,而是把书上的内容整理成为一个个小问题,按照题型来进行归纳总结。
(三)真题的使用方法
认真分析历年试题,做好总结,对于考生明确复习方向,确定复习范围和重点,做好应试准备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分析试题主要应当了解以下几个方面:命题的风格(如难易程度,是注重基础知识、应用能力还是发挥能力,是否存在偏、难、怪现象等)、题型、题量、考试范围、分值分布、考试重点、考查的侧重点等。
考生可以根据这些特点,有针对性地复习和准备,并进行一些有针对性的练习,这样既可以检查自己的复习效果,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以待改进;又可以巩固所学的知识,使之条理化、系统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