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安全管理对血液透析室护理质量的影响分析
人性化护理对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血 液透 析 简 称 血透 , 一 种 安 全可 靠 、 行 、 是 易 应用 广 泛 的 肾 功
能替 代 疗 法 , 要 用来 治 疗 各种 原 因 引起 的急 慢性 肾功 能 衰 竭 及 主 某些 药 物 、 物 中毒 _ 一 般 需 要 定 期 反 复 多 次 进行 , 性 肾衰 患 毒 _ 1 。 慢 者 需 终 生 维 持 透 析 , 者 在 经 济 上 、 神上 和生 活质 量 上 都 会 受 患 精
2 4c 严 格 执 行 无 菌 操 作 , 刺 前 进 行 局 部 麻 醉 , 先 进 行 试 — m。 穿 首 穿 , 进 针边 抽 吸 , 有 明显 回血 表 明穿 刺 成 功 。 边 见 改用 穿刺 针 进 行 穿 刺 , 别 送 入 引 导 钢 丝 、 张器 及 导 管 , 分 扩 回吸 通 畅后 取 出 导丝 , 抽 出双 导 管 内 空气 , 端 接 肝 素 帽 拧 紧 , 别 用 两 管 上 的夹 子 把 末 分 导 管 夹 闭 , 导 管 缝 在 两 侧 皮 肤 上 , 持 固定 , 止 滑 落 。 刺 部 将 保 防 穿 位 用无 菌 纱 布包 裹 肝素 帽 并用 绷 带 固定 在颈 部 。
其随机 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 例 。 0 对照组采 用常规的血液透析护理措施 ,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人性化 护理措施 , 干预后 采 用s 一 6 F 3 量表 对2 组患者进行评分 比较。 结果 结论
效果 , 得 临床 进 一 步 推 广 应 用 。 值
关键词: 人性 化护 理 ; 液 透析 ; 活质 量 血 生
观察组S 一 6 F 3 量表各项 内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 ,组 比较 , 2 差异具 有统计学意义(< .i。 P 0o )
血透室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含职责,计划,活动及总结)

科室质量控制组织科室质量控制组织职责1、制定本科室年度质量管理方案。
2、负责科内诊断治疗质量、查房、病案讨论、会诊、危重病人抢救、交接班及传染登记、分析上报。
3、配合医院质控办搞好医疗质量考核工作。
4、对质控办、医教科、护理部、院感办等科室反馈的质量问题进行研究、改进。
5、对科内发生的差错及缺陷进行处理,对存在的医疗隐患及时整改,发生的医疗事故及时上报医教科。
6、每月、每季度一次科室质量小结、年终一次总结,并提出质量持续改进方案。
科室质控员职责1、协助科主任做好科室质量控制工作。
2、定期检查科室运行质量。
包括处方、病例及护理质量等,并及时报科质控组织。
3、协助科主任完成科室质量控制记录及小结。
科室质量控制内容1、医疗核心制度落实情况2、质量目标管理情况3、质量持续改进落实情况4、差错事故登记与责任追究5、药物不良反应、输血反应登记情况6、运行病历质量情况7、抗生素合理使用情况8、医院感染控制情况9、部分参考指标9.1法定传染病报告率100%9.2重大医疗过失行为和医疗事故报告率100%9.3入院诊断符合率≥95%9.4手术前后诊断符合率≥90%9.5急危重症抢救成功率≥80%9.6疑难病症好转率≥85%9.7医院感染率≤8%9.8院内急诊到位时间≤10分钟9.9急救药品完好率100%9.10甲级病历率≥90%9.11处方合格率≥95%9.12病床使用率≥85%9.13基础护理合格率≥85%9.14患者对医疗服务满意度≥90%_2019_年度质量管理方案_2019_年度质量管理方案科室质控记录__月份质量控制小结__月份质量控制小结__季度质量控制小结__年度质量控制小结__年度质量控制小结医疗缺陷一、严重缺陷: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属于严重缺陷范畴。
(1)无资格人员执业;(2)越级诊疗或跨科执业;(3)违反诊疗操作规程或未落实医疗核心制度情节或后果严重者;(4)重要诊疗措施不到位或用药违反原则;(5)医护记录矛盾或拷贝错误;(6)危重病人未告病危、病重或涉及他科未会诊;(7)疑难重症未请会诊或诊断不清、治疗效果不佳,7天内未进行讨论;(8)特检特治未履行知情同意、致残手术未提前办理相关手续、未征得患者或法定代理人同意;(9)中等(含中等)以上手术未行术前讨论;(10)择期手术术前检查未落实、术前评估未到位或特检特治前未行患者安全评估,术中术后未及时向患者告知病情及医疗风险、替代医疗方案等情况,未取得书面认同的;(11)请上级医院医生手术、会诊未办理相关手续;(12)转院未经科主任同意、未履行风险告知及相关签字手续;(13)平诊输血未行输血前四项、不规则抗体筛查等检查,输血过程未观察、输血后未评估;(14)医技检查漏诊、误诊;(15)危急值报告、处理不及时;(16)对病人观察、处理不及时致出现术后并发症、病情加重或病程延长;(17)抢救不足30分钟或抢救及抢救记录不及时;(18)上班脱岗或玩游戏致医疗纠纷;(19)违规(应收入院)在门诊治疗(含手术);(20)其他符合严重缺陷的范畴;二、一般缺陷:医疗活动存在一定问题,但未造成患者身体直接损害,不构成严重缺陷者。
血液透析室护理不良事件的原因分析及防范策略分析

血液透析室护理不良事件的原因分析及防范策略分析摘要:目的:对血液透析室护理不良事件的原因进行研究探讨,并针对这些不良事件制定相应的措施。
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月在我院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100例患者,将患者分为两组,分别是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都是50例患者。
比较两组发生不良事件的人数及具体原因。
结果:经过护理培训学习后,观察组发生不良事件的人数为6例,对照组人数为14例,两组差异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加强对护理人员的管理.培训,对降低血透室不良事件的发生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血液透析室;护理不良事件;原因;防范策略血液透析室的患者病情严重,护理工作量与风险大,护理操作与管理不当易出现医疗纠纷,不利于医院现代化建设;对此,加强护理管理意义重大。
护理安全管理从制度完善与护士系统培训等全方位入手整改,能够强化护理人员安全风险意识,以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等失职行为,确保病人生命安全与整体疗效。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血液透析室在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100例患者,将这些患者分为两组,分别是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
比较两组发生不良事件的人数及具体原因。
其中,100例患者中男59例,女41例,年龄13~73岁,平均(49.4±4.5)岁。
对所有患者进行统计分析后发现,患者疾病中以肾小球肾病、糖尿病及高血压引起的肾病占据了大多数。
1.2方法1.2.1强化护士责任意识血透室以危急病重患者为主,处理不当易引起护理不良事件,影响病人身心健康,甚至危及生命安全。
组织护士学习护理操作规范与事故处理条例等规章制度,强化风险意识与责任感,规范展开护理操作行为。
1.2.2护理质量控制体系护士长加大护理差错监管力度,加强对重点护士、病人与时段与环节的质量控制,通过查房了解病人需求与护理不足,提出整改建议。
设立质控小组,形成科室、部门与护理部三级质控体系,定期检查制度执行情况。
血液透析护理操作过程中的风险管理

在透析过程中输入异 型血。
01
02
透析器内灭菌水未排 出引起细胞膜内外渗 透压差。
03
04
溶血 常见原因有:
复用透析器和管路中 残留消毒液。
一、血液透析护理操 作过程中病人的风险
1
空气栓塞 常见原因有:
2
静脉管路内空气未排尽。
3
泵管方向装反,导致动脉管路内的空
气进入人体。
4
动脉管路与穿刺针连接不紧密。
处特别柔软,很容易碰断。
三、非正常护理操作对机器的损坏
三.盐水滴入机器缝隙引起电路板损坏
循管或收机时,应掌握正确的方法防止盐水滴入机器缝隙引起电路板损坏。塑料袋 装盐水不易滴出,但是成本较贵,玻璃瓶装盐水只要掌握正确方法就可避免这样的 情况发生。将血路管接好盐水瓶胶塞上的针头后,不要急于将盐水瓶倒转,先开血 泵,这时瓶内负压,进气端开始进气,再倒转盐水瓶就可避免盐水滴入机器缝隙引 起电路板损坏。
五、实施风险管理的具体做法
0 10 02 3
严把物品、仪器质量关
适度调节透析护士的工作强度和心理压力
根据血透室工作的特点,护士长要合理地弹性排班,合理配置人力,合理休息,适当调整工 作强度,减轻护士的职业紧张和职业压力。尽量为她们创造良好的轻松的工作环境和氛围, 保证有足够的休息使她们能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去。与不理智的家属保持一定的距离。
所以血透室的护士每天都在冒着生命危险 在工作。
化学因素
血液净化中心常用的消毒剂有过氧乙酸、次氯酸钠、冰醋酸、甲醛、戊 二醛等用于管路、透析器、透析机、水处理机的消毒。这些挥发性的化 学消毒剂可导致护理人员头痛、职业性皮炎、鼻炎、哮喘,还可导致妊 娠期胎儿畸形、流产。环氧乙烷、甲醛不仅可引起组织细胞损伤和机体 免疫力下降,甚至诱发癌变。据香港统计,在使用甲醛的血液净化中心, 护士鼻咽癌的患病率明显高于正常人。
血透室护理敏感质量指标构建分析

血透室护理敏感质量指标构建分析发布时间:2023-03-07T02:39:13.383Z 来源:《护理前沿》2022年33期作者:陈纯、王黎艳、梅雪娇[导读] 目的构建血透室护理敏感质量指标体系,为本院血陈纯、王黎艳、梅雪娇云南省保山市第二人民医院云南保山 678000摘要:目的构建血透室护理敏感质量指标体系,为本院血透室护理安全质量监测提供行动方面的指导,帮助护理管理者明确质控任务与目标。
方法成立研究小组,统计病例资料、护理不良事件,搜集国内外护理专家历年的研究成果,做好分析讨论、专家函询,从中筛选合适的护理敏感质量指标。
结果归类各项指标,构建血透室护理敏感质量指标体系,共11项,结构、结果指标分别1项、10项;问卷回收率100%,咨询指标、谐系数依次是0.12~0.17、0.10~0.14,有较高的统计学差异(P<0.01)。
结论本研究最终构建起来的血透室护理敏感质量指标体系有较高的科学性、实用性,能够为血透室护理安全质量评估提供有力的参考。
关键词:血液透析;质量指标;构建1资料与方法1.1成立研究小组本研究小组的核心构成为医护人员,血液净化专科护士、片区护士长、护士长以及副护士长各有1名,另外还有主管护师、护师、护士各为7名、5名和2名,另外还有主任、副主任医师以及硕士研究生都是1名,还包括3位主治医师,他们的工作能力都很高,年限≥6年,有能力分辨影响血透室护理质量的相关指标,同时提供精准的方法。
研究小组重点是对文献进行查阅、编写函询问卷、同时邀请咨询专家来参与函询,汇总本次的函询结果,构建本科室最终的护理敏感质量指标体系。
1.2文献检索检索策略:对维普网、知网以及万方数据库(从建库直到2022年12月),从中筛选适当的护理指标进行评定,本小组成员需要对检索文献做好核对、探讨,将“可操作性”“敏感性”纳入筛选标准,得到敏感指标共有11项。
1.3病历分析小组对本院血透室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分析、追踪维持性血液透析病历,从男女、年龄、病因以及透析年限,包括静脉导管及其及并发症率、血压还有透析并发症率等9个不同的维度上进行统计,明确上述因素和护理质量二者的相关性,从中筛选适当的护理指标纳入最终评定。
透析科护理质量年度总结(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我国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血液透析技术已经成为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重要手段。
透析科护理工作作为医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和治疗质量。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科全体护理人员紧紧围绕医院工作目标,以病人为中心,不断提高护理质量,现将年度护理质量工作总结如下:二、工作亮点1. 规范化操作:严格执行血液透析操作规程,规范透析操作流程,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全年共完成透析治疗例次,患者透析质量显著提高。
2. 优质护理服务:积极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关注患者需求,提高患者满意度。
通过开展健康教育活动,提高患者对透析知识的认知,降低透析恐惧心理。
3. 护理质量管理:加强护理质量管理,严格执行各项护理操作规范,确保护理安全。
全年未发生重大护理差错事故,患者满意度达到90%以上。
4. 业务培训与学习:加强护理人员业务培训,提高护理队伍的整体素质。
全年共组织业务学习20次,开展操作培训8次,护理人员业务水平得到提升。
5. 科研创新:积极参与科研创新,提高护理学科水平。
全年共发表论文3篇,申报护理科研项目1项。
三、存在问题1. 部分护理人员对血液透析专业知识掌握不足,导致操作不规范,影响患者治疗质量。
2. 护理人员工作压力较大,容易产生职业倦怠,影响护理服务质量。
3. 护理资源配置不合理,部分科室护理人手不足,影响护理工作正常开展。
四、改进措施1. 加强护理人员培训,提高专业知识水平。
定期组织业务学习,邀请专家进行授课,提高护理人员对血液透析知识的掌握。
2. 关注护理人员身心健康,减轻工作压力。
合理安排工作,提高护理人员待遇,降低职业倦怠。
3. 优化护理资源配置,提高护理工作效率。
加强科室间协作,合理调配人手,确保护理工作正常开展。
4. 深化护理质量管理,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加强护理质量监控,严格执行各项护理操作规范,确保患者安全。
五、展望新的一年,透析科护理团队将继续以患者为中心,不断提高护理质量,为患者提供优质、安全的护理服务。
探析血透护理不良事件的原因分析与管理建议

探析血透护理不良事件的原因分析与管理建议摘要:目的:分析血液透析护理过程中出现的不良事件,将其进行分类和归纳,并提出相关管理建议;同时为了增加患者就诊满意度,降低医疗事件的发生率。
方法:选取某一地区人民医院2013年1月-2019年1月血液透析室发生的84起不良医疗事件,分析归纳其发生的原因。
结果:通过分析发现,引起不良事件的主要原因是血透室规章制度不完善、医生护士未按要求操作、管理人员责任心不强、医生与患者之间的交流沟通不及时、部分医护人员技术不达标、透析室仪器出现故障、卫生安全及消毒条件不到位、昂贵的医疗费用及患者精神不健全等。
结论:医院需要建立健全各类规章制度,加强对医护人员的培训力度及责任意识,严格实施行业准入规则,提高竞争力,能者上位。
医护人员还应加强专业技能学习,处理好与患者之间的关系,及时与患者沟通。
医院应当定期对医疗设施进行检查和维护,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
关键词:血液透析护理;不良事件;原因分析;管理建议护理不良事件是医护人员在护理过程中出现的正常情况之外的、有害的或存在风险的医疗事件。
血液透析是一种体外循环治疗,是一种风险高、技术能力强、难度系数大的治疗方案。
整个护理医疗过程复杂,实施步骤及关键点攻克难度较大。
同时,患者免疫力低下,稍微遇到特殊情况就会导致患者病情加重甚至死亡,因此医院所承担的风险较大。
随着透析技术的发展趋势,血液透析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患者总数不断上升,医院发生血液透析的不良事件频率增加。
所以,需要加强血液透析医疗护理的管理方法,降低不良事件发生概率,从而确保患者的人身安全。
1.资料与方法选取某一地区人民医院2013年1月-2019年1月血液透析室发生的84起不良医疗事件,分析归纳其发生的原因。
具体由医院按科室进行,由科室主任组织医护人员共同对血液透析护理不良事件进行分析归纳,其中低级不良事件由护士长组织讨论并上报整改;中级以上不良事件由科室主任或者对应副院长组织分析并上报医院护理部门。
血液透析室质量与安全管理考核细则

血液透析室质量与安全管理考核细则血液透析室质量与安全管理是医疗机构的重要事项之一,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健康。
为了提高血液透析室的质量与安全管理水平,制定一套详细的考核细则,对透析室的管理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对于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下面,我将对血液透析室质量与安全管理考核细则进行详细阐述,并提出相关建议。
一、环境与设备1.设备完好考核内容:透析器、透析机、膜浓缩装置等设备是否正常运转、配件是否齐全、是否按时进行维护保养。
建议:定期检查透析室设备的运行情况,定期保养,及时更换老化或故障的设备。
透析机宜单剂量使用,不得共用,透析器、管路等一次性消耗品应定期更换。
2.环境干净整洁考核内容:透析室环境是否干净整洁、无异味,床位是否摆放整齐,地面是否清洁,垃圾桶是否及时清理。
建议:定期清洁透析室各个角落,定期消毒,确保环境卫生。
做好垃圾分类处理,及时清理和更换垃圾桶。
二、医护人员管理1.技术人员资质考核内容:透析室的技术人员是否持有相关资格证书,并且是否定期参加专业培训和考核。
建议:要求透析室技术人员持有透析相关资格证书,定期参加培训和考核,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2.临床操作规范考核内容:透析室的医护人员是否按照规范操作,是否严格执行手卫生、穿戴无菌操作、注射药品规范等操作流程。
建议:加强对医护人员的培训和监督,确保操作规范,严肃执行各项操作流程,确保透析过程的安全。
三、患者管理1.患者档案管理考核内容:透析室是否建立健全的患者档案,包括患者的一般情况、透析治疗记录、化验检查结果等重要信息。
建议:建立完善的患者档案管理制度,确保档案的完整性和及时性,方便医护人员查阅和综合分析患者的情况。
2.患者安全风险评估考核内容:透析室是否对患者进行全面安全风险评估,包括血管通路、透析过程中发生的并发症等。
建议:对每位患者进行全面的安全风险评估,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降低发生并发症的风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护理安全管理对血液透析室护理质量的影响分析
【摘要】目的分析护理安全管理对血液透析室护理质量的影响。
方法选取80例我院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观察组),每组各有40例。
对照组与观察组均接受透析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以护理安全管理,对两组的护理质量评分、导管感染率、透析出血发生率进行比较。
结果观察组的护理质量评分较对照组高,导管感染率与透析中出血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护理安全管理能有效提高血液透析室护理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护理安全管理;血液透析室;护理质量
前言
血液透析室简称血透室,是对急性肾功能衰竭或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一个临床科室。
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是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肾脏替代治疗方式之一。
它通过将体内血液引流至体外,经一个由无数根空心纤维组成的透析器中,血液与含机体浓度相似的电解质溶液(透析液)在一根根空心纤维内外,通过弥散/对流进行物质交换,清除体内的代谢废物、维持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同时清除体内过多的水分,并将经过净化的血液回输的整个过程称为血液透析。
血液透析疗法能最快速度地消除炎性介质与部分细胞因子,较早并及时地终止炎症级联反应,改善免疫排异性、微循环,有效缓解患者病症,减少痛苦[1]。
血液透析室作为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重要场所,是一个工作任务重、应急情况多、专科性强、护理风险高的部门,若管理不当,不仅影响患者的透析效
果,甚至会危及患者生命安全[2]。
因此,为有效提高护理质量、避免护理风险,我院特对护理安全管理对血液透析室护理质量的影响进行观察研究,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80例2015年3月~2016年3月期间于我院治疗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平均分组,对照组40例,观察组40例。
对照组男21例,女19例;最小年龄28岁,最大年龄72岁,平均年龄46.71±3.04岁;学历:文盲4例,小学30例,中学4例,中专1例,大专1例,本科0例。
观察组男、女各20例;最小年龄为25岁,最大年龄为82岁,平均年龄为46.58±3.45岁;文盲5例,小学26例,中学6例,中专2例,大专1例,本科0例。
对两组的性别、年龄、学历等一般资料进行比较,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分别给予对照组、观察组透析常规护理,观察组加以护理安全管理,方法如下:
1.2.1护理不安全因素
找出透析室护理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主要包括透析过程出血、导管感染、护理人员能力不足等。
针对透析过程出血的现象,对穿刺部位、透析过程观察、下机压迫止血制定明确要求;制定详细的导管护理流程与规X,便于护理人员操作规X,加强培训患者导管的自我管理;加强护理人员技术水平、法律意识及服务意识。
1.2.2完善护理规章制度
制定应急方案,不断强化演练,保证护理人员能有效应对突发紧急情况;定期检查维护机器,做好消毒卫生工作,保证透析机器性能良好;定期维护水处理系统,保证透析用水安全;完善记录规X,护理人员对患者的资料进行详细记录;严格执行班次内容,质控组长严格监管、按制度办事。
1.2.3对患者的安全管理
严格要求透析患者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对首次透析的患者进行感染性疾病甲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的检测,对HBV阳性患者设立专机专区透析;其他感染性疾病患者做好解释工作建议其到指定医院治疗。
对维持性透析的患者,每6个月对患者进行甲肝、丙肝、艾滋病、梅毒抗体等检查;及时对患者的心理问题进行疏导,缓解其压力;随时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若发现危险因素,应及时上报并采取有效措施。
1.2.4环境的安全管理
血透室严格按《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2010版)》中规定的分区布局,合理布局清洁区、污染区及其通道。
各治疗间应达到《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15982-1995)中规定的Ⅲ类环境,并保持安静,光线充足。
每天进行空气消毒两次,每月做空气细菌学检测一次。
接班之间做好清场处理。
并定期做透析用水及透析液细菌学及内毒素检测。
为低龄、老年、危重等患者加床护栏;患者入室前更换指定病服、鞋子;严格控制观看人员与家属的出入。
1.3观察指标
采用我院制定的一百分制护理质量考核表对护理质量进行评价,得分越高说明护理质量越好。
若患者的导管穿刺部位附近2厘米有化脓、红肿、硬结等现象视为导管出口感染;导管血、导管节段及外周血培养同种细菌,视为导管感染。
透析中出血包括透析进行中管道外出血、透析结束后压迫不当造成皮下出血。
1.4统计学处理
以统计学软件SPSS20.0分析本研究相关数据,计量资料以(s
x )表示,并用t进行检验,以2x检验计数资料,若结果显示P<0.05,则视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照组的护理质量评分(82.50±3.20分)明显低于观察组的评分(96.72±4.46分),导管感染率与透析中出血发生率较观察组高,组间比较,差异较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如下表所示。
表1 两组的观察指标比较(n/%)
组别例数导管感染透析中出血
对照组40 6(15.00)12(30.00)
观察组40 0(0.00)2(5.00)
x2值 6.49 8.66
P值P<0.05 P<0.05
3.讨论
护理安全指护理人员严格遵循护理制度、操作流程进行护理工作,保证患者在治疗和康复过程中的身心安全。
近年来,随着肾病患者数
量增加,患者的自我保护意识增强,对透析服务要求也有所提高[3]。
加强血透室护理安全管理,可以提高血液透析工作的效率。
防X于未然,不断创新改善管理方案,加强透析管理制度,合理科学分配护理人员,使工作规X化;发现并处理护理工作中的危险因素,提高护理人员防X风险意识,保证患者在医疗护理过程的安全。
同时,提高护理人员的职业技能与道德素质,能积极主动完成透析护理工作,为患者创造一个良好的治疗环境和建立乐观心态,给予患者安全、优质、满意的服务,在保证患者透析质量与生存质量的同时,提高血液透析室护理管理工作的有序性[4-5]。
由以上研究结果得知,观察组加强护理安全管理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护理质量更佳,其护理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导管感染率、透析出血发生率较对照组低,组间比较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因此,护理安全管理能大大减少血液透析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提高其护理质量,可大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孙莉.血液透析室的护理安全管理及对策[J].临床医学,2013,33(07):126-127.
[2]沈映彤.血液透析室的护理安全隐患及防X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09):235.
[3]X玉英.血液透析室的护理安全隐患及防X措施[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6(04):21-22.
[4]鹿香花.护理安全管理对血液透析室护理质量的影响[J].中国医药
导报,2016,13(05):174-176.
[5]唐群芳.加强血透室护理安全管理的对策[J].XX医学,2015,26(05):574-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