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组织政策概述

合集下载

产业组织政策

产业组织政策

4、反垄断法的原则
(1)本身违法原则:主要适应于调整企业的市场行为,及追究企 )本身违法原则:主要适应于调整企业的市场行为, 业的反竞争的市场行为。明确规定了不能豁免的反竞争行为, 业的反竞争的市场行为。明确规定了不能豁免的反竞争行为,包 括价格操纵、市场瓜分、某些联合抵制和搭配销售安排等。 括价格操纵、市场瓜分、某些联合抵制和搭配销售安排等。 (2)合理性原则:主要适应于调整市场结构,即评价企业是否在 )合理性原则:主要适应于调整市场结构, 市场上处于垄断地位以及如何调节市场垄断与市场竞争的关系。 市场上处于垄断地位以及如何调节市场垄断与市场竞争的关系。 它较本身违法原则,给企业的竞争行为以较大的活动余地。 它较本身违法原则,给企业的竞争行为以较大的活动余地。 (3)豁免原则:对不适合反托拉斯情况的特殊规定。包括劳动工 )豁免原则:对不适合反托拉斯情况的特殊规定。 农资公司、被规制的产业、联合研究与开发企业等。 会、农资公司、被规制的产业、联合研究与开发企业等。
5、美国反垄断法的实施及其效果
见表2 见表2
表2:美国反托拉斯法案 案例 美国烟草公司与美孚石油 公司 美国钢铁公司 索卡尼—旺科姆石油公司 索卡尼 旺科姆石油公司 美国铝公司 通用电器、 通用电器、西屋和其他公 司 布朗鞋业公司 沃斯连锁店 国际商用机器公司 美国电话电报公司 年份 1911 1920 1940 1945 1961 1962 1965 1982 1983 裁决与结果 有罪。命令交出自己所拥有的其他公司的股份。 有罪。命令交出自己所拥有的其他公司的股份。理 根据《谢尔曼法》 由:根据《谢尔曼法》,不合理的合并是非法 的 无罪。虽然该公司拥有非常大的市场份额( 无罪。虽然该公司拥有非常大的市场份额(接近于 垄断), ),但仅仅是规模大并不违法 垄断),但仅仅是规模大并不违法 有罪。联合的目的是固定价格, 有罪。联合的目的是固定价格,不适用于合理性 有罪。规模特别大,占有市场份额非常大 有罪。规模特别大, 有罪。固定价格的勾结。 有罪。固定价格的勾结。行政罚款并监禁 有罪。肯尼公司的所有权问题,零售连锁, 有罪。肯尼公司的所有权问题,零售连锁,减少了 竞争。 竞争。命令交出肯尼鞋店的所有权 有罪。洛杉矶两个超级市场合并会限制竞争( 有罪。洛杉矶两个超级市场合并会限制竞争(合并 后的企业拥有洛杉矶7.5%的市场) 的市场) 后的企业拥有洛杉矶 的市场 作为未垄断而撤销 该公司与政府达成协议, 该公司与政府达成协议,公司自己放弃所有经营地 方电话的公司,即其资产的80% 方电话的公司,即其资产的

产业组织-第一讲

产业组织-第一讲
反垄断政策的定义
反垄断政策是指政府通过法律和行政手段,限制垄断行为,维护市场竞争秩序的政策。
反垄断政策的目标
保护消费者权益,促进市场公平竞争,推动经济发展。
反垄断政策的实施方式
包括制定反垄断法、设立反垄断执法机构、产业政策的定义
产业政策是指政府为了促进特定产业的发展,采取的一系列政策 措施。
全球化与产业组织
总结词
全球化进程加速了产业组织的变革,跨国公 司和全球供应链成为主导力量。
详细描述
全球化使得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更加紧密, 企业需要面对更加复杂和多变的国际市场环 境。为了适应这种变化,企业需要加强自身 的国际化战略,建立全球化的生产和销售网 络,提高自身的国际竞争力。同时,跨国公 司通过全球化的生产和资源配置,实现了更
产业组织的分类
垄断竞争型产业组织
产业内存在一定数量的垄断 企业,这些企业具有一定的 市场份额和竞争优势,但同 时存在大量竞争激烈的企业

01
02
完全竞争型产业组织
产业内企业数量众多,产品 同质化严重,企业间的竞争 完全取决于价格和产量。
03
04
寡头垄断型产业组织
产业内少数几家大型企业占 据主导地位,控制着大部分 市场份额,其他企业处于从
市场上存在一定数量的卖者,产品具 有一定差异性,信息相对完全,价格 由市场供需和产品差异性决定。
完全垄断市场
市场上只有少数几家卖者,产品同质 或有一定差异性,信息不完全对称, 价格由寡头之间的博弈决定。
市场行为
01
价格策略
包括定价策略、价
格歧视、捆绑销售
02
等。
广告策略
包括广告投放、品 牌推广等。
产业组织的状况会影响企业的战略选择和实施效果,企业战 略也会对产业组织的演变产生影响。

第11章产业政策的类型

第11章产业政策的类型

第11章产业政策的类型产业政策类型第一节产业组织政策第二节产业结构政策第三节产业布局政策第四节产业技术政策第五节综合性产业政策产业组织政策一、产业组织政策概述(一)产业组织政策的概念界定所谓产业组织政策,是指为了获得理想的市场效果,由政府制定的干预市场结构和市场行为,调节企业间关系的公共政策。

产业组织政策的实质是协调竟争与规模经济之间的矛盾,以维持正常的市场秩序,促进有效竞争态势的形成。

二)产业组织政策的分类从政策取向看,各国已有的产业组织政策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鼓励竞争、限制垄断的竞争促进政策,它着眼于维持正常的市场秩序;另一类是鼓励专业化和规模经济的产业合理化政策,它着眼于限制过度竞争的作用。

从政策对象看,产业组织政策可分为市场结构控制政策和市场行为控制蹿臣两大类。

前者是从市场结构方面禁止或限制垄断的政策。

后者是从市场行为角度控制各种防碍竞争和不正当交易行为的发生。

(三)产业组织政策的目标.企业应达到并有效地利用规模经济,市场的供给主要应由达到规模的企业承担,企业应有较高的开工率;2.不应出现某些产业或企业长期获得超额利润或长期亏损的情况,从较长时间来看,各产业的资本利润率应是比较均等的;.不存在过多的销售费用;4.能够有效地利用自然资源;5.较快的技术进步,主要指技术和产品开发、革新活动有效且比较充分;6.产品的质量和服务水平较高,并具有多样性,以适应提高大众福利和消费水平的要求.四)产业组织政策的手段1.控制市场结构。

即对各产业的市场结构变动实行监测和控制,保障其合理性。

2.控制市场行为。

即对企业的市场行为实施监督和控制,扼制垄断势力的扩大,保障公平竞争。

.直接改善不合理的资源配置。

这主要是指政府对“市场失灵”领域的直接干预。

如政府直接投资于基础设施部门或“瓶颈产业”,对赢利不多或风险较大的重大技术开发项目提供资金援助,增加对教育、科研和技术推广的公共投资等。

(一)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政策1.分割已经形成的垄断企业;2.限制企业的横向与纵向合并,以防止生产过度集中而形成新的市场垄断;3.限制价格共谋行为,鼓励竞争;禁止非法的价格歧视;5.禁止搭配销售和排他性交易;6.禁止欺诈行为。

产业经济学-产业组织

产业经济学-产业组织
四川农业大学经管院
注意:产业经济学学科体系分歧
1.国际分歧 a.以美国、英国为代表的主流经济学界认为产业 经济学等同于产业组织学 b.以日本为代表的兼顾产业结构和产业组织两大 分支学说的产业经济学 2.国内分歧 a.完全赞同西方主流经济学的产业经济学学科体 系 b.基本赞同日本式的学科体系(国内占主流地位)

第四次是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电子计算机技术、生物技术和 能源技术的发明,推动了高技术产业的产生。
产业是社会分工不断发展的产物,并随着社会分工的进一 步演化而不断发展。
Industrial economics
四川农业大学经管院
一、产业和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3、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产业,具体而言,
研究产业内部各企业之间相互作用关系的规律、
产业本身的发展规律、产业与产业之间互动联 系的规律以及产业在空间区域中的分布规律等。
Industrial economics
四川农业大学经管院
二、产业经济学与经济学的关系
产业经济学是介乎于微观经济学和
宏观经济学之间的中观领域。
Industrial economics
四川农业大学经管院
产业经济学在经济学大厦中的地位 理 论: 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制度经济学 分析方法: 数理经济学、博弈论、计量经济学 理论+应用:
产业组织理论 、货币金融学、投资学、保险学、 公共经济学(公共财政、公共选择、政府理论、公共规制)、
国际经济学(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开放经济)、
农业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区域经济学、管理经济学、
5、产业发展
产业发展是指某一个产业从诞生到被 淘汰或进一步更新的全过程以及对其 他产业演变影响的过程。

产业组织政策的含义

产业组织政策的含义

产业组织政策的含义产业组织政策是指政府通过制定和执行政策,对产业组织形式、市场竞争和产业发展进行引导和调控的政策。

产业组织政策旨在优化产业结构、改善市场环境、提高经济效益和促进产业升级,从而推动经济发展和增强国家竞争力。

以下将逐步思考并详细论述产业组织政策的含义和作用,并结合实例进行说明。

一、产业组织政策的涵义:1. 指导产业结构调整:- 通过产业组织政策,政府可以指导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包括促进新兴产业的发展、支持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以及推动产业结构的协调和协同发展。

2. 促进市场竞争和公平竞争:- 产业组织政策也有助于促进市场竞争的形成和发展,防止和打击垄断行为和不正当竞争行为,维护市场秩序,保障公平竞争机会。

3. 提升产业效益和降低成本:- 通过产业组织政策,政府可以引导和推动产业合理规模发展,提高产业效益,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4. 推动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 产业组织政策也可以促进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高技术水平和竞争力,推动产业向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方向发展。

二、产业组织政策的主要作用:1. 调整产业结构:- 产业组织政策可以促使经济从重化工业向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转型,改善传统产业结构,优化城乡发展布局,提高产业结构的合理性和均衡性。

2. 促进市场竞争:- 通过推行反垄断法规、建立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和维护知识产权等措施,产业组织政策能够打破市场垄断,鼓励市场竞争,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和多样性,推动市场经济的良性循环。

3. 提高产业效益:- 产业组织政策可以推动产业从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转变,通过优化和整合产业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生产效率,减少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增强产业的竞争力。

4. 促进技术创新:- 产业组织政策可以为企业提供创新投入支持、知识产权保护、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的政策和措施,鼓励企业加大研发力度,推动科技创新,培育新兴产业,提升产业的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咨询师(投资)-宏观经济政策与发展规划、第六章产业政策(一)

咨询师(投资)-宏观经济政策与发展规划、第六章产业政策(一)

精讲即将结束,需要最新冲刺班、习题班等视频联系老墨号,第六章产业政策大纲要求(一)产业政策概要(二)产业政策的核心内容(三)我国的产业政策(四)工程咨询领域产业政策研究的主要内容在工程咨询中,产业政策是项目咨询评估、规划咨询、政策咨询等相关研究工作的重要基础和依据,是项目选择、项目评估的重要政策判断标准,对项目的技术要求、地域布局、项目规模、环境要求以及投融资方式起着重要的指导、规范和限制作用。

第一节产业政策概述一、产业政策的概念产业政策是引导产业发展方向、规划产业发展目标、调整各个产业之间相互关系及其结构变化的措施和手段的总和,是整个经济政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产业政策是通过干预一国产业(部门)间的资源分配或产业(部门)内的产业组织,达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的政策。

产业政策主要包括产业技术政策、产业布局政策、产业结构政策、产业组织政策、产业金融政策等。

广义产业政策属于政府的规制,具有共性,所有经济主体都必须遵循。

例如,市场准入标准、竞争规则、关税政策、国际贸易规则等。

狭义产业政策是带有特殊性的、针对个别产业制订的发展规划、投融资和税收等政策。

二、产业政策的作用产业政策作用:纠正市场失灵、弥补市场缺陷、实施赶超战略、增强产业竞争力、推进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

(一)促进社会资源有效配置有效的产业政策可以通过调整供给结构和供给总量,实现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均衡,改善资源在产业之间的分配,提高社会资源配置效率。

对落后国家而言,可以在总结发达国家产业结构演进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国家产业政策的干预,发挥后发优势,加速产业结构的高级化,促进经济增长。

(二)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提高经济结构效益投入产出与生产要素的利用效率都与产业结构有关。

合理的产业结构能够优化资源配置和充分利用资源,可以在既定资源条件下增加产出,不仅可以保证宏观经济效益提高,而且能为提高企业的微观经济效益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产业政策有利于产业结构合理化,实现产业间的协调和配合,在朝阳产业、主导产业、夕阳产业之间形成合理的推进序列,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换代,实现社会经济效益,促进经济增长。

产业组织政策

产业组织政策
3.王晓华: 《企业合并中的反垄断问 题》,北京,法律出版社, 1996
4.高峰:《发达资本主义经济中的垄断与 竞争》,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7。
5.扬沐:《产业政策研究》,上海,上海 三联书店,1989。
16
案例分析
选择中国任一产业,对其作产业 组织结构状况分析(可用SCP 范 式)。
7
5.2.2合并与兼并政策
1)企业合并与兼并
含义, 合并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 的独立企业合为一个独立的经济实 体。兼并是指一个企业放弃独立的 法人地位,被另一企业并人
8
2)合并与兼并的基本形式及其动 因
(1)横向合并与兼并 (2)纵向合并与兼并 (3)混合合并与兼并
3)政策作用
14
本章思考题
1.为什么要制定产业组织政策? 2.产业组织政策的目标是什么? 3.产业组织政策与市场机制有
什么关系? 4.产业组织政策应当包括哪些
内容? 5.产业组织政策的手段有哪些?
15
指定阅读材料
1,植草益:《微观规制经济学》,北京, 中国发展出版社,1992。
2.[美]罗杰·弗朗茨:《X效率:理论论据 和应用》,费方域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 版社,1993
第五章 产业组织政策
1
学习本章后,你应该掌握:
产业组织政策的目标 产业组织政策的内容 产业组织政策措施
2
5.1 政策目标
5.1.1 目标
在产业内形成有效的竞争环境,用 竞争促进企业提高经济效益,从而 提高产业的整体效益。
5.1.2 目标侧重
3
5.2 政策内容
5.2.1反垄断政策
12
本章小结

第15章 产业政策

第15章 产业政策

3、产业政策兴起与存续的依据
产业政策本质上是一种政府行为, 产业政策本质上是一种政府行为,是一种非市 场性质的经济调控手段和政府管理经济的工具。 场性质的经济调控手段和政府管理经济的工具。 也是政府经济职能的实现形式。 也是政府经济职能的实现形式。 产业政策之所以产生和存续的理论解释有三种: 产业政策之所以产生和存续的理论解释有三种: 市场失灵说、赶超战略说、 市场失灵说、赶超战略说、国际竞争论
4、产业政策的作用
弥补市场失灵的缺陷 实现超常规发展, 实现超常规发展,缩短赶超时间 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与高度化 实现产业资源的优化配置 增强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趋利避害 保障国家的经济安全
5、产业政策的局限性
就促进产业发展的目标而言, 就促进产业发展的目标而言,产业政策并非对 任何产业都具有同等的作用; 任何产业都具有同等的作用; 产业政策本身并非是万能的魔杖, 产业政策本身并非是万能的魔杖,片面夸大产 业政策作用是不可取的; 业政策作用是不可取的; 产业政策的实施是需要一定的成本和代价的; 产业政策的实施是需要一定的成本和代价的; 产业政策作为政府行为, 产业政策作为政府行为,也存在失败的可能 性 。
2、产业政策的起源
事实上,自从有了国家,就产生了产业政策。只不过, 事实上,自从有了国家,就产生了产业政策。只不过,不 同时代,不同国家的产业政策内容和作用程度、 同时代,不同国家的产业政策内容和作用程度、作用范围 有所不同而已。 有所不同而已。 中国的产业政策源远流长。中国三国时期曹魏的“屯田” 中国的产业政策源远流长。中国三国时期曹魏的“屯田” 政策,北魏的“均田”政策,以及以后的“重农抑商”政 政策,北魏的“均田”政策,以及以后的“重农抑商” 策、移民垦荒政策等。 移民垦荒政策等。 德国和美国在19世纪开始就对民族产业采取关税保护和扶 德国和美国在19世纪开始就对民族产业采取关税保护和扶 19 植政策 据说,现代产业政策起源于日本, 据说,现代产业政策起源于日本,而其日本是产业政策实 践最成功的国家。 践最成功的国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联邦贸易委员会法》 (1914) 则增加了消费者权益保护和禁止 不正当竞争行为等内容。该法还
案例——微软垄断案
美国司法部于上世纪90年代对微软公 司提出起诉,称其通过视窗操作系统捆 绑销售其他软件的行为构成了市场垄断, 微软因此一度面临被一分为二的危险。 经过漫长的法律诉讼,微软虽然逃脱了 被解体的命运,但同时不得不向竞争对 手支付7.5亿美元的巨额赔偿。
案例:电信网通签订全面停止 竞争协议
协议主要内容: 双方停止在非主导区域的 所有项目投资: 传统固话用 户,大灵通、小灵通等无线 市话用户,宽带用户,呼叫 中心等所有类型客户; 停止在对方领域发展新的 公众用户:非主导方在各本 地网不再增加新的端局号; 非主导方在各省不再增加新 的IP地址段; 停止在对方区 域停止发展新政企客户
产业组织政策目标 一般目标:促进市场的有效竞争,以提
高产业 内部的资源配置效率。
具体目标 市场结构方面 市场供给主要应由达到经济规模企业承
担; 企业规模比较均等;
6.1.3 产业组织政策目标
(2) 市场行为方面 企业之间不存在串谋; 企业不能使用提高效率以外的方法来消除和排挤 竞争对手。 (3) 市场绩效方面 各产业资本利润率趋向均等; 不存在过多的销售费用; 企业经营有效率,不保护缺乏效率的企业; 企业对技术进步能及时做出反应。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谢泼德
垄断力量就是将市场价格提高到高于竞争水平的力量。

——波斯纳
垄断的额外净损失
P
A
E C
B
O
各国的反垄断政策之美国
《谢尔曼反托拉斯法》(1890) 是世界反垄断法的开山鼻祖,主 要内容是禁止垄断协议和独占行 为,此后制定的另两部法律则是 对这一法律的补充和完善。
《克莱顿法》(1914)的主要内 容是限制集中、合并等行为。
德国,1957年,《反对限制竞争法》;
反垄断政策
哈佛学派:
(反垄断结构政策) 高市场份额表或高
市场集中度是垄断的 现 ,对长期存在过度 集中的大企业采取分 割政策和实行严格的 兼并、限制。
芝加哥学派:
(反垄断行为政策) 维护市场竞争机制,
鼓励竞争,反对政府干 预。主张反垄断政策的 重点应对企业的市场行 为进行干预,其中主要 是对卡特尔等企业间价 格协调行为实行严格的 控制。
产业政策的基本目标
“马歇尔冲突” (’s )是马歇尔 在其《经济学原理》中所提出的 关于规模经济和垄断弊病之间的 矛盾。 在他看来,规模经济是非常必 要而且极为有用,但这又容易导 致垄断,反过来就会使经济运行 缺乏原动力,企业缺乏竞争活力。
产业政策的基本目标
有效竞争作为兼顾规模经济和竞争活力,两 者相互协调的一种理想状态,其协调点是合 理界定规模经济和竞争活力的“度”,其协 调目标是规模经济和竞争活力所发挥的综合 作用使社会经济效率极大化。有效竞争问题 就是经济效率问题,有效竞争的实质就是追 求较高的经济效率。
波音公司和麦道公司的合并
有些合并即便产生或者加强了市场支配地位,但是 因为某些特殊的情况,政府也应当批准合并。美国 司法部1997年批准了波音公司和麦道公司的合并, 这一方面是因为麦道公司当时处于濒临破产的境地, 另一方面因为合并后的企业在国际市场上仍然存在 着与欧洲空中客车的竞争。
许多国家的反垄断法规定,如果合并有利于整体经 济或者社会公共利益,政府应当批准合并。
章产业组织政策
产业组织政策
概念:政府为了获得理想的市场效果所指定的 干预和调整市场和市场行为的产业政策。
核心:通过协调竞争和规模经济的关系,从而 达到有效竞争的状态。
产业政策的基本目标
市场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竞争经济。从现代产业 组织理论的角度而言,高效率的竞争应是规模 经济与竞争活力相兼容的“有效竞争”,所以, 有效竞争是政府制定与实施产业组织政策的基 本目标。
各国的反垄断政策之中国
反垄断法明确规定,禁止大型国企借 控制地位损害消费者利益,国有经济占控制 地位的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的行业 以及依法实行专营专卖的行业,国家对经营 者的经营行为及其商品和服务的价格依法实 施监管和调控,维护消费者利益。
反垄断政策的基本内容
禁止限制竞争协议 限制竞争协议是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市场主体以协议、 决议或者其它联合方式实施的限制竞争行为。 禁止滥用市场支配地位 市场支配地位是指企业的某种特定产品在特定市场 范围内具有主导地位,使其他企业处于从属、被动的状况。 控制兼并 企业兼并是指两家或更多家企业合并成一家企业,通常 由一家占优势地位的企业吸收一家或更多家企业。
需要指出的是,导致垄断的合并因为会严重损害竞 争,损害消费者的利益,政府批准这种合并的时候 应当非常慎重。
欧盟,1958年,《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第85条至 第90条是欧共体重要的竞争规则。1989年还颁布了 《欧共体企业合并控制条例》,把控制企业合并作 到为欧共体竞争法的重要内容。
日本,1947年,《禁止私人垄断和确保公正交易 法》;
案例:美国航空
案例:美国航空
1938年,主要对航 空业进行了三方面 的管制: 严格限制新企业的 进入; 禁止企业合并; 控制运价及收入。
从限制竞 争转向鼓 励竞争
1978年的航空客运放松管 制法强调政府减少对航空 业的控制 强调政府减少对航空业的 控制 采取航空公司自由进入市 场 扩展业务、放开票价、不 再限制合并
产业组织政策的特征
二元性特征 行业性差异 时代性特征
产业组织政策
产业组织合理化政策
产业竞争政策


















(追求规模经济)
反 垄 断 政 策
中 小 企 业 政 策
(保护和鼓励竞争)
产业组织政策国际比较
先行发达国家(美英德法) 以反垄断和中小企业政策为主
后期发达国家(日韩) 产业组织合理化为主
反垄断经济学
如果我们不忍受一个作为政治权力的国王,我们就不能忍受一 个凌驾于我们生活所必须的生产、运输和销售之上的国王。如果我 们不能服从于一个皇帝,我们就不能服从于一个具有阻止竞争和固 定商品价格权力的贸易的独裁者。
——谢尔曼
垄断的经济分析
垄断与垄断势力
若一个厂商能够影响其产品的价格,该厂商就拥有“垄断势力” 或“市场势力”,即能为获得利润而制定高于竞争水平的价格的能 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