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八十一怪
云南十八怪,你知道几怪?

云南十八怪,你知道几怪?大家都知道云南有十八怪,但是你知道都是哪十八怪吗?你知道十八怪具体都指的是什么意思吗?1.云南十八怪第一怪:鸡蛋用草串着卖云南多山,山路崎岖而云南又少用塑料制品,为了方便买主携带,云南人民就发明了用草将鸡蛋包装起来,美观又方便,怎么样?比超市的鸡蛋更漂亮美观节能环保吧?2.云南十八怪_第二怪:摘下斗笠当锅盖云南竹子特别多,因此农家许多用具都是就地取材。
云南的锅盖成拱形,恰似一顶斗笠,而且这种锅盖既透气又保温,做出来的饭菜自然也是更加清香。
3.云南十八怪_第三怪:竹筒当锅煮饭卖煮饭用锅这是千古风俗,但在西双版纳等地区,人们经常可以看到以竹筒代锅煮制的、呈圆柱形、外表裹着一层白色竹瓤、清香宜人的竹筒饭。
去西双版纳的小伙伴可以尝试下哦。
4.云南十八怪_第四怪:牛奶做成扇子卖位于苍山脚下洱海之滨的大理洱源邓川坝子,出产一种用牛奶经过特殊工艺的扇子状的凝乳薄片,当地俗称“乳扇”,是云南千家万户喜爱的食品,去过大理的小伙伴们都不陌生,几块钱一块,非常好吃。
5.云南十八怪_第五怪:和尚可以谈恋爱云南和缅甸、泰国等小乘佛教国家接壤,小乘佛教国家的和尚犹如服兵役一般,可以随时当或者不当,可以喝酒吃肉讨老婆,而且地位高,薪水高6.云南十八怪_第六怪:米饭粑粑叫饵块古代中原就将稻米蒸煮制成饼状的干粮、点心称为“饵”便于携带即食,别有滋味。
说起“饵”真有点像鱼饵,但形容成北京的三渣糕更确切,类似于江南的糕点,各种烹制手段,口味各异,可以尝尝哦。
7.云南十八怪_第七怪:三个蚂蚱一碟菜云南少数民族爱喝酒,更爱山间美味,什么马蜂、竹虫、蚂蚱、蝉蛹……8.云南十八怪_第八怪:土锅通洞蒸鸡卖相传古时候有聪明的厨师为了吹捧县令大人用通洞的土锅蒸出香气馥郁、鲜嫩无比的“汽锅鸡”,并且含有“培养正气”之意,后在民间广为流传,成为滇菜中的一道名品,正经名字叫云南气锅鸡。
9.云南十八怪_第九怪:谈情说爱用歌代云南少数民族能歌善舞,每逢佳节庆典,歌声是不可少的,年青人谈情说爱往往也是从对歌开始,其中最广为人知的可能就是刘三姐的故事了。
云南十八怪

云南十八怪
云南十八怪是云南地区独特的文化现象,云南由于其独特的地理风貌,特殊的气候状况,多彩的民族风情,奇特的风俗习惯,产生了许多不同于其他地方的奇异现象,随着远来的游人、匆匆的过客们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留下短暂的足迹并离开之后,他们所耳闻目睹的那些奇闻异趣也逐渐流传开来,并每每被冠以‘怪’字,也因而流传下“云南十八怪”、“云南二十八怪”、“云南八十一怪”等说法。
所谓“云南十八怪”是描述云南独特的地理位置民风民俗所产生的一些特有甚至有些奇怪的现象或生活方式。
云南十八怪的版本很多,有的现象已经慢慢消失,有的也还保留着,有的条款是夸张了的。
随着社会的发展,云南经济建设卓见成效,云南十八怪也有了区别于原来的新云南十八怪。
各地十八怪

各地十八怪12、云南十八怪:第一怪:草帽当锅盖;第二怪:鸡蛋拴着卖;第三怪:姑娘叫老太;第四怪:竹筒当烟袋;第五怪:粑粑叫饵块,第六怪:脚指露在外;第七怪:鞋跟多一块;第八怪:背着娃娃谈恋爱;第九怪:火车不通国内通国外;第十怪:火车没有汽车快;第十一怪:草绳当裤带;第十二怪:青菜叫苦菜;第十三怪:蚂蚱也做下酒菜;第十四怪:蘑菇当菌卖;第十五怪:老奶爬山比猴快;第十六怪:男人把孩带;第十七怪:四季同穿带;第十八怪:两斤当做一斤卖13、新云南十八怪:第1怪:姑娘四季把花带;第2怪:大姑娘不用裤腰带;第3怪:鲜花四季开不败;第4怪:鲜花当蔬菜;第5怪:东边下雨西边晒;第6怪:石头长到云天外;第7怪:吃饭不用碗和筷:第8怪:豆腐烧着卖;第9怪:萝卜也当水果卖;第10怪:过桥米线人人爱;第11怪:草绳当柴禾卖;第12怪:有话不说歌来代;第13怪:小和尚可以谈恋爱;第14怪:湖泊称为海;第15怪:溶洞里面有村寨;第16怪:油菜花迎客来;第17怪:火山也把商招来;第18怪:澄江化石怪又怪。
14、重庆十八怪。
房如积木顺山盖三伏火锅逗人爱坐车没得走路快空调蒲扇同时卖背起棒棒满街站女士喜欢露膝盖龟儿老子随口带不吃小面不自在光着膀子逛大街街边打望好愉快办报如同种白菜崽儿打赌显豪迈矮小伙高姑娘爱摊开麻将把客待公交车上摆擂台宝气处处都存在人名没得地名怪丧事当作喜事办。
15、南方十大怪:遍地都是打工崽,春运回去还要来;开车没有走路快,大路小路都堵塞;街边随处有乞丐,发廊到处都存在;珍珠项链不敢戴,衣服不敢外面晒;高楼大厦建得快,租个房子谈恋爱。
16、东北十大怪:烟囱安在山墙边,窗户纸糊在窗外;四块瓦片头上盖,反穿皮袄毛朝外;十八姑娘叨烟袋,大缸小缸腌酸菜;草坯房子篱笆寨,下响睡觉头朝外;养活孩子吊起来,宁害一顿饭不至二人转。
17、上海十大怪:1,穿着睡衣到处转;2,万国旗飘飘然;3,抱着娃娃闯世界;4,男人围着女人转;5,吃饭喝茶自己算;6,盛产高级打工仔;7,围城世界团团转;8,促销打折流血战;9,演唱会到处开;10,崇洋媚外到了极点。
云南十八怪图解(好不容易收集齐全)

云南十八怪图解
第一怪:竹筒当烟袋
第二怪:草帽当锅
盖第三怪:这边下雨那边
晒
第四怪:四季服装同穿戴
第五怪:火车没有汽车快
第六怪:火车不通国内通国
外第七怪:老奶爬山比
猴快第八怪:鞋子后
面多一块第九怪:脚趾
四季露在外第十怪:鸡蛋拴
着卖第十一怪:粑粑叫饵
块第十二怪:花生蚕豆
数着卖第十三怪:三个蚊子一盘
菜
第十四怪:四个竹鼠一麻
袋第十五怪:树上松
毛扭着
卖
第十六怪:姑娘叫老
太
第十七怪:小和尚可以谈恋爱
第十八怪:背着娃娃再恋爱。
云南十八怪

云南由于其独特的地理风貌,特殊的气候状况,多彩的民族风情,奇特的风俗习惯,产生了许多不同于其他地方的奇异现象,随着远来的游人、匆匆的过客们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留下短暂的足迹并离开之后,他们所耳闻目睹的那些奇闻异趣也逐渐流传开来,并每每被冠以…怪‟字,也因而流传下“云南十八怪”、“云南二十八怪”、“云南八十一怪”等说法。
云南十八怪简介所谓“云南十八怪”是描述云南独特的地理位置民风民俗所产生的一些特有甚至有些奇怪的现象或生活方式。
云南十八怪的版本很多,有的现象已经慢慢消失,有的也还保留着,有的条款是夸张了的。
随着社会的发展,云南经济建设卓见成效,云南十八怪也有了需别于原来的新云南十八怪。
云南十八怪一、竹筒当锅煮饭卖:煮饭用锅这是千古风俗,但在西双版纳等地区,人们经常可以看到以竹筒代锅煮制的、呈圆柱形、外表裹着一层白色竹瓤、清香宜人的竹筒饭。
看起来有点像湖北孝感麻糖,吃在嘴里不像孝感麻糖那样脆,而是有些硬。
二、牛奶做成扇子卖:位于苍山脚下洱海之滨的大理洱源邓川坝子,出产一种用牛奶经过特殊工艺的扇子状的凝乳薄片,当地俗称“乳扇”,是云南千家万户喜爱的食品。
呈现在我眼前的不是我想像中的凝乳薄片,却是奶油梅子,吃起来挺开味的,有些酸。
三、过桥米线人人爱:云南过桥米线以米线洁白,配料讲究肉菜兼备搭配相家、油而不腻、美味可口为特点,老幼皆宜。
四、草帽当锅盖:草帽是云南各族尤擅的工艺,四处可见草编的坐椅、草墩及草编的帘子、锅盖帽子。
外地人被草编的世界所眩目,将形状类似的草帽当成锅盖误以为怪,当然就怪了。
由糖和大米混合而成的类似武汉杂糖,但咬起来脆硬,老年人可能只能放到嘴里当糖来含化了,想咬动恐怕要掉牙了。
五、米饭粑粑叫饵块:古代中原就将稻米蒸煮制成饼状的干粮、点心称为“饵”便于携带即食,别有滋味。
说起“饵”真有点像鱼饵,但形容成北京的三渣糕更确切(指色和形状)。
六、鸡蛋用草拴着卖:云南山地占百分之九十以上,道路坎坷崎岖,老乡赶街卖鸡蛋,用草裹缠,防止蛋壳破裂,同时方便了出售。
云南十八怪

云南由于其独特的地理风貌,特殊的气候状况,多彩的民族风情,奇特的风俗习惯,产生了许多不同于其他地方的奇异现象,随着远来的游人、匆匆的过客们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留下短暂的足迹并离开之后,他们所耳闻目睹的那些奇闻异趣也逐渐流传开来,并每每被冠以…怪‟字,也因而流传下“云南十八怪”、“云南二十八怪”、“云南八十一怪”等说法。
【云南第一怪】鸡蛋用草串着卖:老乡们为了便于买主携带所购买的鸡蛋,又不被碰坏,便以竹蔑或麦草贴着蛋壳编,每个都隔开,十个为一串,可以挂在墙上,想吃的时候便吃几个拿几个。
【云南第二怪】摘下斗笠当锅盖:云南竹林较多,因此许多用具都以竹子为原料,而锅盖就形似于内地的斗笠,只是顶略小一点,便于抓拿,而且用此做锅盖,透气保温,做出来的饭更加清香。
【云南第三怪】三只蚊子一盘菜:云南的许多地区,天气较为炎热,终年蚊蝇不绝,特别是野地与牲畜圈里的蚊子个头都比较大,故夸张说3个蚊子一盘菜。
【云南第四怪】火筒能当水烟袋:当地人抽烟所用的烟袋很像内地的吹火筒,只不过吹火筒是往外吹,而它是往里吸,烟气经过水过滤,可以减低焦油的浓度,味道更加清凉香醇。
【云南第五怪】糌粑被叫做饵块:云南产大稻米,特香糯,把大米蒸熟舂打后,揉制成长条形的半成品,可炒吃、煮吃、蒸着吃,颜色白如雪,像内地做的白米粑,当地称饵块。
【云南第六怪】背着娃娃谈恋爱:少数民族期盼人丁,成婚后数日媳妇便回门了,等有了娃娃再回婆家与丈夫相聚,开始真正的谈恋爱。
【云南第七怪】四季服装同穿戴:云南地区气候多变,夏天不热冬天不寒,白天和晚上的温差较大,可以说是冷热瞬变,在街上四季服饰随处可见,长的、短的、厚的、薄的,颜色艳丽,绚丽多彩。
【云南第八怪】蚂蚱能做下酒菜:云南许多地区的人都有吃虫的爱好,变害虫为佳肴,化昆虫为美味,所以昆虫都因为油煎之后,焦脆鲜香,而成为了美味的下酒菜。
【云南第九怪】姑娘被叫做老太:云南有些地区口音姑娘不分,喊姑娘其实就是指姑与娘,而把姑姑与娘娘喊为老太,所以你问姑娘他说老太,喊老太也就是内地人所称的小姨。
云南八十一怪

~~衣着类~~1、斗笠反着戴(滇中元江、新平一带)谁戴斗笠都是凹面朝地扣住头,而花腰傣的斗笠偏就要凹面朝天,挡了太阳,接了雨水,而且使得本来水灵的姑娘愈发灵动欲飞。
2、姑娘四季把花戴(全省)因为鲜花四季开不败,姑娘也才四季有花戴;把花戴在身上、穿在身上,姑们便四季如花,成了花姑娘。
3、四季同穿戴(全皆)一方面是在同一时间内,人们分别穿着四季的衣服,即"一天穿四季";另一方面是在一年当中,可以穿着同样的衣服度过四季,即"穿戴无四季"。
4、大姑娘不用裤腰带(傣族地区)一块花布首尾相连,形成筒状,罩住下身,三折两裹,往腰间掖紧,不仅显腰身,而且穿脱便当。
5、少时花,老来红褂穿在外(昆明地区)年少时花枝招展,老来难忘当年俏,于是红褂当外套,鲜艳夺目,喜气洋洋。
6、裙子套在裤子外(省)裙子展示女人的美丽,裤子显示女人的勤劳;裙子套在裤子外,美丽便建立在勤劳的基础上。
7、衣服后面尾巴摆(红河等地)衣尾装饰。
学者说,这是由猿变人、尾巴消失的记忆;姑娘们说,走动起来摇摇摆摆,头也漂亮,尾也漂亮。
8、鞋于后面多一块(全省)鞋子后面多一块绣花布,首先是实用,是永远跟定鞋子的鞋拔子;然后便是装饰作用,图个好看。
9、脚趾头常年露在外(全省)老式布鞋的剪口开得大,穿上后可见到中间两三个脚趾头的根部,既通风散热,又节省布料。
~~食物类~~10、粑粑叫饵快(全省)几乎所有用粮食做成的盘形食品都可以叫粑粑,而云南偏就把用大米饭舂揉而成的食物叫了饵诀,其中的烧饵快也是盘形,与耙粑形似。
11、豆腐烧着卖。
(全省)实则是烤豆腐,外加干湿作料,香脆糯软一应俱全,十人见了九人馋,还有一人睡着了,梦里梦见豆腐摊。
12、鲜花当蔬菜(全省)看花、戴花都还不够,索性吃花。
吃什么补什么。
花好吃,人好看。
既当菜,又美容,还当药用,一举多得。
据说云南可食用花卉达160多种。
13、青菜叫苦菜(全省)云南人所叫的苦菜是外省人眼中的青菜,不过味略苦而已。
云南十八怪

11
云南十四怪,米上刻字卖 ;
13
云南十五怪,花生蚕豆数着卖:
旧时滇省民风纯善,喜欢以物易物,耻言商 品交易,故花生蚕豆等物品都数堆卖,人心 就是秤一杆。
14
云南第十六怪-1,这边下雨那边晒: 这句话是用来形容云南特殊的地理位置与十里 不同天的多变气候的。相差十里便会 这边下雨 那边晒
8
云南十一怪,四季服装同穿戴; 云南地区的气候多,夏天不热,冬天不冷白天 和晚上的温差较大,可以说冷热瞬变,在街上 随处可见长的、短的、厚的、薄的,颜色艳丽, 绚丽多彩。
10
云南十二怪,三个蚊子一盘菜;
云南的许多地区,天气较为炎热,终年蚊蝇不 绝,特别是野地与牲畜圈里的蚊子个头都比较 大,所以夸张说3个蚊子一盘菜。
17
云南十八怪,鲜花常开不败 ; 云南的立体气候和四季充足的阳光,使被称为“植 物王国”的云南四季鲜花常开。 人们很难会把鲜花和花生想在一起,而商家恰恰就 将花生捣碎,叫什么四季鲜花开不败,来形容云南 植物王国。
18
3
云南第三怪,和尚可以谈恋爱 ; 云南与几个信奉佛教的国家接壤, 而佛教国家的男子上寺庙当和尚 像 内地的上学读书或服兵役一样,到 时候可以还俗结婚生子,受其影响 , 边民也穿和尚服谈恋爱。
4
云南第四怪,新鞋后面补一块; 少数民族妇女在绣花鞋后面,用布巧做鞋曳,上面 绣花精心点缀。既美观又有挡灰挡泥的实用价值。
有不同的天气景象,而同一座山的两面也是一 面艳阳天,一面雨倾盆。
15
云南十六怪-2,过桥米线人人爱 ;
云南过桥米线以米线洁白,配 料讲究肉菜兼备搭配相家、油 而不腻、美味可口为特点,老 幼皆宜。
16
云南十七怪,粑粑叫做饵块; 古代中原就将稻米蒸煮制成饼状的干 粮、点心称为“饵”便于携带即食, 别有滋味。 说起“饵”真有点像鱼饵,但形容成 北京的三渣糕更确切(指色和形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衣着类~~1、斗笠反着戴(滇中元江、新平一带)谁戴斗笠都是凹面朝地扣住头,而花腰傣的斗笠偏就要凹面朝天,挡了太阳,接了雨水,而且使得本来水灵的姑娘愈发灵动欲飞。
2、姑娘四季把花戴(全省)因为鲜花四季开不败,姑娘也才四季有花戴;把花戴在身上、穿在身上,姑们便四季如花,成了花姑娘。
3、四季同穿戴(全皆)一方面是在同一时间内,人们分别穿着四季的衣服,即"一天穿四季";另一方面是在一年当中,可以穿着同样的衣服度过四季,即"穿戴无四季"。
4、大姑娘不用裤腰带(傣族地区)一块花布首尾相连,形成筒状,罩住下身,三折两裹,往腰间掖紧,不仅显腰身,而且穿脱便当。
5、少时花,老来红褂穿在外(昆明地区)年少时花枝招展,老来难忘当年俏,于是红褂当外套,鲜艳夺目,喜气洋洋。
6、裙子套在裤子外(省)裙子展示女人的美丽,裤子显示女人的勤劳;裙子套在裤子外,美丽便建立在勤劳的基础上。
7、衣服后面尾巴摆(红河等地)衣尾装饰。
学者说,这是由猿变人、尾巴消失的记忆;姑娘们说,走动起来摇摇摆摆,头也漂亮,尾也漂亮。
8、鞋于后面多一块(全省)鞋子后面多一块绣花布,首先是实用,是永远跟定鞋子的鞋拔子;然后便是装饰作用,图个好看。
9、脚趾头常年露在外(全省)老式布鞋的剪口开得大,穿上后可见到中间两三个脚趾头的根部,既通风散热,又节省布料。
~~食物类~~10、粑粑叫饵快(全省)几乎所有用粮食做成的盘形食品都可以叫粑粑,而云南偏就把用大米饭舂揉而成的食物叫了饵诀,其中的烧饵快也是盘形,与耙粑形似。
11、豆腐烧着卖。
(全省)实则是烤豆腐,外加干湿作料,香脆糯软一应俱全,十人见了九人馋,还有一人睡着了,梦里梦见豆腐摊。
12、鲜花当蔬菜(全省)看花、戴花都还不够,索性吃花。
吃什么补什么。
花好吃,人好看。
既当菜,又美容,还当药用,一举多得。
据说云南可食用花卉达160多种。
13、青菜叫苦菜(全省)云南人所叫的苦菜是外省人眼中的青菜,不过味略苦而已。
苦菜则是苦苣,为菊科植物。
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有野生苦菜生长。
从前常在青黄不接时救荒,被誉为"救命菜"。
14、蚂炸当做下酒菜(滇西等地)同类说法还有"牛屎拱拱(屎克螂)当做下酒菜':"蚂蝗也当下酒菜"。
15、地瓜当菜卖、全皆)地瓜,云南人叫"土瓜",从泥土中刨出,撕了皮当水果吃,而切成片炒肉吃则是一道独特的风味菜。
相反,萝卜本是菜,云南人则拿了当水果生吃。
街头常有老大卖泡腌萝卜片,抹点辣酱,便是小孩、姑娘的零食。
是故,又说"萝卜也当水果卖"。
16、石头煮青苔(西双版纳)版纳江河中生长着一种青苔(滑苔),秋冬水浅时,妇女和孩子多喜潜水捞之。
洗净晒干可收存,如干紫菜,集市上常见有售。
青苔可油炸食,煮汤更佳:加入姜、葱、蒜、辣子和清水、油盐,将洗净的鹅卵石烧烫放人青苔汤盆,水沸即成。
17、家果野果难分开(全省)植物王国,果实繁多,但许多并未经过人工驯化栽培,未成大宗商品。
要想品尝,只有到当地、即时一饱口福。
曾有一首打油诗写了云南人常吃、街头常见的水果。
全文共有69句,就说到58种果子,其中很多是"野果",如稀稀果、火把果、鸡嗉子果、多依果、酸木瓜、葛根、拐枣、糠批枣、锁梅、酸角、桑堪、火麻子等。
18、游春炊锅当主菜(金省)锅与炉合二为一,用铜打制而成。
栗炭火置于中空的柱筒中,食物环绕周围,边煮边吃。
郊游野炊,携带使用方便,而且保温。
19、过桥米线人人爱(全省)不用炒,不用煮,生肉、生菜和米线在滚烫的鸡汤中烫熟了就吃。
故又有"过桥米线烫生菜"之说。
20、香蕉油炸卖(全省)90年代初,昆明市场出现一种叫"云南十九怪"的食物,其实是将香蕉晒干后,用油炸着吃。
21、牛奶做成片片卖(滇西)将液体的奶做成固体的扇形奶片,云南人叫"乳扇"。
熟吃,生吃都行;成、甜、淡均可。
22、洋芋、包谷街前卖(全省)漫步昆明大排档、小吃摊,只见洋芋(马铃薯)剥皮后,一个个囫囵浑圆或一块块成串地在油锅里煎炸,黄灿灿香喷喷,时髦男女围坐一团吃得津津有味。
包谷(玉米)上市时,街头巷尾常见人支一只火炉、一口大锅现煮现卖,热气腾腾,无论老幼皆喜买一只当点心边走边吃。
23、哈尼吃饭街心摆(元阳县)元阳哈尼族春节"昂玛突"节,是他们一年之中祭护寨神,拜龙求雨的日子。
届时家家户户要做40多种民族风味的菜肴,每家凑一二桌,抬到村子中心的小街上一字摆开。
足足有700多米长,蔚为壮观。
当地人称"长龙宴"或"街心酒",堪可号称中国第一长宴。
开席时,全村数千人"倾巢出动",围桌而坐。
主持人"龙头"被推出来坐首席,各家菜肴他先尝过后扒出一部分堆在一起,由他又分发到各户各桌,表示齐心协力,不分彼此。
接着全体举杯共同祈愿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然后吃菜喝酒,聊天逗乐,唱歌跳舞,入夜则青年男女谈情说爱。
这样的大宴要吃三天三夜方才罢休。
24、豪筵佳肴数野菜(全省)山国云南,可食花草无计其数。
近年来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鸡鸭鱼肉吃腻了,想吃个稀奇,吃个清淡,吃个美丽,便将眼光投向山茅野菜。
这是真正的"绿色食品",没有化肥,没有杀虫剂,没有废气废水污染。
常见的有如水芹菜、水蕨菜、折耳根、杉松尖、树花、树蝴蝶(又叫青蛙皮)、灰挑菜、鹅肠菜等。
昆明的一些高级饭店、食府,将这些山茅野莱请上了豪华筵席,或炒或烩或凉拌(所以又有"花花草草拌凉菜"之说)。
25、竹筒当烟袋(金省)云南多竹,用竹筒烧饭、烤肉、酿酒、装水,可偏偏将竹筒吸烟视为怪。
含有尼古丁的烟气经水过滤后再进入肺部,这是竹烟筒的主要功效。
除了口鼻喷云吐雾,且手操之、眼观之、耳闻之,多官能享用。
26、烟筒装酒卖(全省)近年云南不少酒厂开发了一种"烟筒装酒卖"的专利产品。
说明标签称"为体现民族特色,用云南十八怪之一水烟筒装酒。
一物多用,喝完酒,换上底部空心盖,其包装即可用于抽烟"及"作工艺品摆设"。
27、宵夜点心是咸菜(全省)夜市上,往往有咸菜大席。
主食不过一碗稀饭,咸菜则有二三十碟,什么韭菜花、茄子酢、大头菜、卤腐、太和豆鼓、泡萝卜、酸腌菜、糖渍蒜、骨头掺、猪肝酢、腌干巴菌苤蓝丁、油炸鸡宗……可谓倾滇地之所有,展咸菜之大观。
如此丰盛的咸菜宴仅不过区区1元人民币,实在划算。
~~住宅类~~28、泥巴当瓦盖(怒江、金沙江等峡谷地带)夯土筑墙,抹为顶,就地取材,冬暖夏凉。
土平屋顶成为山区特有的晒粮场子和活动院子。
这叫"土掌房"。
靠山吃山,从"千层饼"似的板岩上一层层、一片片剥下平整的石片,当瓦做屋顶,任风吹雨打,稳稳当当,却也头重脚轻,故又说"石板当瓦盖"。
29、盖房木头垒起来(滇西等地)一根根整木垒成一面墙,四面木墙呈"井"字形围成一间房,加个顶便成了家。
俗称"木楞房",学名"井干"建筑。
30、房子空中盖(热带湿润地区)立柱悬空盖房,想是由巢居演变而来。
说是通风透气、防水防兽。
下面养家畜、堆杂物,上面住人,各得其所。
31、泥巴土基当砖块(全省)在稀泥中加入稻草、头发之类,用木框基模一块块脱出,晒干后便成了"泥巴砖块",俗称:"土基"。
32、石头砌墙实实在在(大理地区)大理有三宝,其中之一是"鹅卵石砌墙不会倒"。
从地基到墙身、屋檐全以石头砌成,从院落到村巷、水井的高矮隔墙也是石头砌成。
~~行游类~~33、火车没有汽车快(全省)善于在平直之路驰骋的火车,到了山高坡陡的云南也只能干着急。
桥隧多,弯道多,如何快得起来?机动灵活的汽车抢先在前也在情理之中。
34、袖珍小马有能耐(全省)一方水土养一方马,云南马马小重心低,善于爬坡下坎,山地运输远在高头大马之上。
35、火车不通国内通国外(滇南)20世纪初由法国人修筑的滇越铁路,是云南乃至大西南唯一的铁路,而且是条"国际铁路"。
修路的目的是掠夺资源,自然只能通国外。
36、溜索比船快(怒江峡谷)两山之间拉一条绳索,人悬吊于索上溜来溜去,这恐怕是最原始的"桥"。
两点一线直来直去,船速如何能比?37、山间铃响马帮来(全省)马帮是一种原始的运输方式。
对于山高谷深的云南,马帮曾经是重要的交通工具。
说是马,实际多是没有生殖力却有耐力的骡子。
山道崎岖狭窄,有时面临深渊,如有对头马帮来,根本无法相让,所以老远听见马铃响,便要早做让避的打算。
38、出国旅游新马泰(全省)云南人到新加坡、马来西亚和泰国旅游,是改革开放后90年代以来的事。
东南亚地区与云南在人文、地理等方面殊多异同,有亲缘关系;二则地理位置挨近;三则费用相对低廉,故有"北京人在纽约","上海人在东京","云南人在曼谷"之戏言。
~~用物类~~39、树上松毛扭着卖(全省)云南山区多松树,松针散落满地遍山,集拢起来,扭结成麻花串,便于携带,便于买卖。
用松毛串发火易燃火旺,烧烤食物清香扑鼻。
40、蚕豆数着卖(全省)一来蚕豆个大,二来没有用秤的习惯,三则买卖双方有的是时间,于是,一五、一十慢慢数来。
41、鸡蛋拴着卖(全省)同类还有"柿饼串着卖':将新鲜柿子压制风干成饼状,用线穿联成串,挂起来存放,上街买卖携带方便,以串论价交易明白。
与"鸡蛋拴着卖"大同小异。
42、背篓用头带(全省)背篓背在背脊上;背带勒在脑门上,使力使在脖子上。
多山的云南坡坎多;背篓重,取上放下伤腰又要腾出手搓线等,故然。
43、草荐当铺盖(全省)草荐就是用草编织成的垫褥,防潮,保温,透气。
在没有棉花的地区,草荐就是"棉絮"。
44、吃饭不用碗和筷(西双版纳、德宏等地)傣族的"手抓饭"又糯又黏,用碗用筷都不方便,索性出手取而代之,省了碗筷,多了情趣,少了对资源的消耗,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
45、草帽当锅盖(全省)草编的锅盖形似草帽状,不仅具有锅盖的所有品质,而且草锅盖下的菜格外香。
46、牛屎粑粑墙上晒(藏旗地区)饼状的牛屎糊在墙上晾晒,晒干后的牛屎是很好的燃料。
这是就地取材,废物利用,而且清洁环境。
~~习俗类~~47、背着娃娃谈恋爱(某些省数民族地区)一说先结婚后恋爱,二说结了婚还能再恋爱,三说背着弟妹去谈恋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