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电站设备的技术参数
光伏电站设备选型标准

光伏电站设备选型标准光伏电站是利用光能将其转化为电能的设施,其核心设备是太阳能电池板。
然而,光伏电站不仅仅包含太阳能电池板,还需要一系列的辅助设备来确保光伏系统的高效运行和可靠性。
在进行光伏电站设备选型时,我们需要考虑一系列的因素和标准。
以下是一些相关参考内容。
1. 输出功率:光伏电站的输出功率是一个重要的指标。
输出功率直接关系到光伏电站的发电能力和收益。
因此,我们需要选取具有高效率的太阳能电池板来确保光伏电站的高出力。
2. 组件寿命和可靠性:光伏电站需要长期运行,因此组件的寿命和可靠性非常重要。
我们需要选择那些具有较长寿命和良好可靠性的太阳能电池板。
此外,其他辅助设备如逆变器、电池储能系统和传输线路等也需要具有高可靠性,以确保光伏电站的稳定运行。
3. 效率:选取高效的设备对于提高光伏电站的发电效率至关重要。
太阳能电池板的转换效率越高,光能转化为电能的效率就越高。
同样地,其他辅助设备的效率也应该尽可能高,以减少能量损失。
4. 逆变器效能:逆变器是光伏电站中的一个重要设备,负责将太阳能电池板产生的直流电转化为交流电。
逆变器的效能直接关系到光伏电站的发电效率和稳定性。
因此,我们需要选择具有高效能和稳定性的逆变器。
5. 环境影响:光伏电站应该能够对环境产生最小的负面影响。
在设备选型时,我们需要考虑各个设备的环境友好程度,例如,材料的可再生性、降解速率以及废弃物处理等。
6. 适应性:光伏电站设备应能适应各种场地环境、天气条件和电力需求。
设备应该具备防尘、防水、防腐蚀和耐候性等特性,能够在不同的气候和环境条件下保持较好的运行表现。
7. 维护和管理:光伏电站的设备需要进行定期维护和管理来保持其高效运行。
因此,我们需要选择易于维护和管理的设备,以减少维护成本和时间。
8. 价格和性价比:设备的价格是影响选型的一个重要考虑因素。
我们需要综合考虑设备的价格、性能和质量,以选择价格合理且性价比较高的设备。
综上所述,光伏电站设备的选型需要考虑输出功率、组件寿命和可靠性、效率、逆变器效能、环境影响、适应性、维护和管理以及价格和性价比等因素。
光伏电站主要技术参数

有
过电压保护(有/无)
有
有
其它保护(请说明)
孤岛效应保护、过热保护
孤岛效应保护、过热保护
工作环境温度范围
-20℃~+50℃
-20℃~+40℃
相对湿度
15%~95%,不结露
0~95%,不结露
满功率运行的最高海拔高度
1000m
1000m
防护类型/防护等级
IP20
IP20(室内)
散热方式
风冷
风冷
重量
2200kg
1800kg
机械尺寸(宽×高×深)
1600mm+1200mm/2120mm/850mm
1600mm+1200mm/2180mm/850mm
5电气主设备选择
选用设备
名称及型号
额定电压
(kV)
额定电流
(A)
额定开断
电流
(kA)
动稳定开断
电流峰值
(kA)
热稳定
电流
(kA)
35kV断路器
40.5
630
25
63
附件
1接入系统方案
本项目总装机容量为10.05MWp,最大发电能力可达10.25MW。根据招标文件附件十六《敦煌10MWp太阳能光伏发电工程预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其说明,本项目将通过1回35kV线路接入110kV杨家桥站。
2年平均上网电量及年利用小时数
序号
项目
数据
1
综合效率系数K
0.949
2
多年平均年太阳能辐射量(kWh/m2)
1782
3
平均年利用小时数(h)
1691
4
安装容量(kWp)
详解光伏组件各项参数

详解光伏组件各项参数光伏组件是利用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一种设备,由太阳能电池组件、支架、连接器等组成。
它是太阳能发电系统的核心部件,其参数的选择与设计对太阳能电站的发电效率、稳定性和寿命等方面都具有重要影响。
光伏组件的各项参数主要包括光电转换效率、工作温度范围、承载能力、耐久性以及外观特性等。
1.光电转换效率光电转换效率是光伏组件的一个重要参数,它表示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效率。
光电转换效率越高,组件就能够将更多的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从而提高发电效率。
一般来说,光电转换效率是指组件在标准测试条件下(即1000W/m2光照强度和25℃环境温度)下的转换效率,通常表达为一个百分比。
光伏组件的光电转换效率主要受到太阳能电池的材料和工艺、光伏组件的结构设计等因素的影响。
目前,光电转换效率已经达到了20%以上,部分高效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更是超过25%,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这一数据还将不断提高。
2.工作温度范围光伏组件的工作温度范围是指组件在正常运行时,能够承受的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范围。
光伏组件在工作时会受到太阳辐射的照射,会产生一定的热量,而在高温环境下,组件的转换效率往往会降低,甚至存在热量致使组件性能下降、寿命减少等问题。
因此,光伏组件的工作温度范围通常在-40℃至85℃之间,同时还需要具备良好的散热性能,以保证组件在高温环境下能够稳定、高效运行。
3.承载能力光伏组件的承载能力主要指组件本身的抗风压、抗雨淋、抗冻融、抗撞击等能力,以及组件安装支架的承载能力。
由于光伏组件安装在室外,需要经受各种自然环境的考验,因此对于其承载能力要求较高。
一般来说,光伏组件的承载能力会通过一系列的测试来验证,如风压测试、雨淋测试、冷热循环测试等。
在实际工程应用中,需要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工程要求来选择适合的光伏组件和支架,以确保太阳能电站的安全、稳定运行。
4.耐久性光伏组件的耐久性是指其在使用过程中能够保持稳定的性能,具备较长的使用寿命。
光伏电站设备的技术参数

断路器技术性能参数一览表电流互感器技术性能参数一览表接地变及消弧线圈成套装置技术性能参数一览表电压互感器技术性能参数一览表送出线路线缆部分1、建设规模(1)起止点,起点:李刘堡110kV站由南向北第一间隔。
终点:中科索能光伏电站。
(2)电压:110kV。
(3)最大输送容量:102MVA(+40℃)。
(4)导线型号:JL/G1A-300/25钢芯铝绞线。
(5)地线型号:GJ-80铝包钢绞线/24芯OPGW复合光缆。
(6)电缆型号:电缆:YJLW03-Z-64/110-1×630mm2铜芯。
(7)线路长度:线路全长17.054km,其中单回线路16.818km,电缆路径总长0.236km。
(8)回路数:单回路。
2、耗材量电缆:YJLW03-Z-64/110-1×630mm2铜芯,915米;导线JL/G1A-300/25,58吨;地线GJ-80,12吨。
3、路径方案本工程始于李刘堡110kV变电站,止于中科索能光伏电站,现场地势平坦,交通较为便利本工程详细线路路径方案如下:于李刘堡110kV站南数第一个110kV出现间隔电缆排管出线后,新建单回线路电缆终端塔J1,向北与110kV李吕线平行架设跨过35kV 李新380线路至465米设J2,右转向东与35kV李新380线路平行架设经过李刘堡村北侧至927米处设电缆终端塔J3,向东南方向利用电缆排管敷设161米穿越2条110kV线路、1条220kV线路、1条35kV 线路设电缆终端塔J4,向东至905米处设J5,右转向南至1.818km 处在设J6,左转向东南方向经过孔家庄西侧至1.775km处在J7,左转向东北方向至0.137km处设J8,左转向东北方向至3.141km处设J9,左转向东北方向至1.565km处设J10,左转向东北方向至3.991米处设J11,左转向北至1.088km处设J12,右转向东至986米处设终端塔J13,向东北方向进中科索能40MWp光伏电站。
光伏电站设备的技术参数

光伏组件技术性能参数一览表逆变器技术性能参数一览表汇流箱技术性能参数一览表箱变技术性能参数一览表线缆技术性能参数一览表主变技术性能参数一览表SVG技术性能参数一览表断路器技术性能参数一览表电流互感器技术性能参数一览表接地变及消弧线圈成套装置技术性能参数一览表电压互感器技术性能参数一览表送出线路线缆部分1、建设规模(1)起止点,起点:李刘堡110kV站由南向北第一间隔。
终点:中科索能光伏电站。
(2)电压:110kV。
(3)最大输送容量:102MVA(+40℃)。
(4)导线型号:JL/G1A-300/25钢芯铝绞线。
(5)地线型号:GJ-80铝包钢绞线/24芯OPGW复合光缆。
(6)电缆型号:电缆:YJLW03-Z-64/110-1×630mm2铜芯。
(7)线路长度:线路全长17.054km,其中单回线路16.818km,电缆路径总长0.236km。
(8)回路数:单回路。
2、耗材量电缆:YJLW03-Z-64/110-1×630mm2铜芯,915米;导线JL/G1A-300/25,58吨;地线GJ-80,12吨。
3、路径方案本工程始于李刘堡110kV变电站,止于中科索能光伏电站,现场地势平坦,交通较为便利本工程详细线路路径方案如下:于李刘堡110kV站南数第一个110kV出现间隔电缆排管出线后,新建单回线路电缆终端塔J1,向北与110kV李吕线平行架设跨过35kV线路平行架380李新35kV,右转向东与J2米设465线路至380李新.设经过李刘堡村北侧至927米处设电缆终端塔J3,向东南方向利用电缆排管敷设161米穿越2条110kV线路、1条220kV线路、1条35kV 线路设电缆终端塔J4,向东至905米处设J5,右转向南至1.818km 处在设J6,左转向东南方向经过孔家庄西侧至1.775km处在J7,左转向东北方向至0.137km处设J8,左转向东北方向至3.141km处设J9,左转向东北方向至1.565km处设J10,左转向东北方向至3.991米处设J11,左转向北至1.088km处设J12,右转向东至986米处设终端塔J13,向东北方向进中科索能40MWp光伏电站。
光伏组件关键技术参数详细解读

光伏组件关键技术参数详细解读光伏组件是光伏电站最重要的设备之一,成本占了并网系统50%以上,组件的技术参数包括两方面,一是产品的电气参数,关系到光伏系统设计。
二是产品的结构和应用参数,关系到产品的安装和运输,下面以单晶硅光伏组件为例,解释光伏组件的关键参数。
1、功率我们常说540Wp光伏组件。
下表的“p”为peak的缩写,代表其峰值功率为540W。
所有的技术规格书中都会标注STC“标准测试条件”的。
“0~+5”代表是正公差,540W的组件功率范围在540W到545W之间为合格品,下图为单晶光伏组件技术规格书一部分。
只有在标准测试条件(辐照度为1000W/m2,电池温度25℃)时,逆变器调整直流电压到达最大功率点电压,光伏组件的输出功率才是“标称功率”(540W),并输出最大功率点工作电流,辐照度、温度变化,逆变器偏离最大功率点电压,功率就会有变化。
2、效率理论上,尺寸、标称功率相同的组件,效率肯定是相同的。
光伏组件是由电池片组成,540W光伏组件通常由72片(6×12)电池片组成,尺寸为2.279米*1.134米,面积为2.584平方米,辐照度为1000W/m2时,组件上接收的功率为540W,效率为20.89%。
3、电压与温度系数电压分开路电压和MPPT电压,温度系数分电压温度系数和功率温度系数。
在进行串并联方案设计时,要用开路电压、工作电压、温度系数、当地极端温度进行最大开路电压和MPPT电压范围的计算,与逆变器进行匹配。
4、光伏方阵的电气设计光伏电站设计时,光伏组件是一个方阵,多个组件串并联之后,总功率是各组件之和,在配置逆变器时,要注意组串的电压、电流与逆变器的匹配:(1)多个组件串联后的电压,是每块组件的的电压之和,组件串联的数量有两个原则,一是组串最高极限开路电压不超过逆变器的最高电压,如540W组件,开路电压是49.63V,开路电压温度系数是-0.27%/℃,如果在-15度,20块串联,最后的开路电压V=49.63[1+(-41-15)*(-0.0027)]*20,约为1142V,大于逆变器的最高限压,所以组件不能高于20块串联。
光伏电站pmu配置要求

光伏电站PMU配置要求一、PMU设备选型和参数设定在配置光伏电站PMU(相量测量单元)时,首先需要根据电站的规模、运行要求和设备兼容性等因素,选择合适的PMU设备。
PMU设备的选型应满足以下要求:1.测量精度高,能够准确测量电压、电流和相位角等参数;2.可靠性高,能够稳定运行,不易出现故障;3.通信能力强,能够与上位机和其他智能设备进行实时通信;4.适应性强,能够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稳定运行。
在选定PMU设备后,需要对其参数进行设定。
参数设定应满足以下要求:1.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如IEC 61850等;2.能够覆盖电站的全部电压等级和容量;3.能够根据实际需要灵活配置和调整。
二、系统拓扑结构及配置原则光伏电站PMU的配置应遵循系统拓扑结构和配置原则,具体如下:1.应根据光伏电站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系统拓扑结构,如星型、网型等;2.应根据电压等级和容量要求,合理配置PMU的数量和规格;3.应考虑系统的冗余性和可靠性,确保在部分设备故障时,系统仍能正常运行;4.应根据控制和调度需求,对PMU进行合理的布局和配置。
三、量测与控制功能要求光伏电站PMU的量测与控制功能是实现电站稳定、高效运行的关键。
具体要求如下:1.应具备高精度的电压、电流和相位角等参数的测量功能;2.应具备有功功率、无功功率等参数的测量功能;3.应具备控制和调节功能,如无功补偿、有功滤波等;4.应具备数据分析和处理功能,能够对采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处理。
四、通信接口及数据传输方式光伏电站PMU的通信接口及数据传输方式是实现数据传输和控制的关键。
具体要求如下:1.应具备多种通信接口,如以太网、串口等,以满足不同设备和系统的通信需求;2.应支持多种通信协议,如IEC 61850、Modbus等,以便与不同设备和系统进行通信;3.应支持实时数据传输,确保数据的实时性和准确性;4.应支持远程控制和调节功能,以便对电站进行远程监控和管理。
光伏电站发电量等各种参数详解

光伏电站发电量等各种参数详解光伏电站是利用太阳能将光能转化为电能的设施,其发电量与多种参数相关。
本文将以光伏电站的发电量等各种参数为主题,对其进行详细解析。
一、发电量光伏电站的发电量是指单位时间内产生的电能量,通常以千瓦时(kWh)为单位。
光伏电站的发电量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太阳辐射强度、光伏组件的转化效率、光伏组件的数量和布局等。
太阳辐射强度是影响光伏电站发电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太阳辐射强度受地理位置、季节、天气等因素的影响,不同地区和不同时间的太阳辐射强度存在差异。
一般来说,太阳辐射强度越大,光伏电站的发电量就越高。
光伏组件的转化效率是指光能转化为电能的效率。
光伏组件的转化效率受材料特性、工艺技术等因素的影响。
高效率的光伏组件可以将更多的光能转化为电能,从而提高光伏电站的发电量。
光伏组件的数量和布局也会影响光伏电站的发电量。
增加光伏组件的数量可以增加光伏电站的总发电量,但也需要考虑光伏组件之间的阴影遮挡问题。
合理的光伏组件布局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太阳能,提高光伏电站的发电效率。
二、装机容量光伏电站的装机容量是指光伏组件的总功率容量,通常以千瓦(kW)或兆瓦(MW)为单位。
装机容量与光伏电站的发电量有一定的关系,但并不完全相等。
装机容量是光伏电站的理论最大发电能力,它取决于光伏组件的数量和功率。
光伏组件的功率越高,装机容量就越大。
然而,实际发电量受到太阳辐射强度、光伏组件的转化效率、光伏组件的温度等因素的影响,可能不会达到装机容量的百分之百。
因此,光伏电站的实际发电量往往低于装机容量。
在实际运行中,光伏电站的发电量会受到光伏组件的老化、污染、温度等因素的影响,需要进行定期维护和清洁,以保证光伏电站的正常运行和发电效率。
三、发电效率光伏电站的发电效率是指光伏组件将光能转化为电能的效率,通常以百分比表示。
发电效率是衡量光伏电站发电性能的重要指标。
光伏组件的发电效率受光伏材料特性、工艺技术等因素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光伏组件技术性能参数一览表
逆变器技术性能参数一览表
断路器技术性能参数一览表
电流互感器技术性能参数一览表
接地变及消弧线圈成套装置技术性能参数一览表
电压互感器技术性能参数一览表
送出线路线缆部分
1、建设规模
( 1)起止点,起点:李刘堡110kV 站由南向北第一间隔。
终点:中科索能光伏电站。
( 2)电压:110kV。
(3)最大输送容量:102MVA( +40C)。
( 4) 导线型号:JL/G1A-300/25 钢芯铝绞线。
(5)地线型号:GJ-80铝包钢绞线/24芯OPG^合光缆。
(6)电缆型号:电缆:YJLW03-Z-64/110-1 x 630mm铜芯。
(7)线路长度:线路全长17.054km,其中单回线路16.818km,电缆路径总
长0.236km。
(8)回路数:单回路。
2、耗材量
电缆:YJLW03-Z-64/110-1 x 630mm铜芯,915 米;导线JL/G1A-
300/25 , 58 吨;地线GJ-80, 12吨。
3、路径方案
本工程始于李刘堡110kV变电站,止于中科索能光伏电站,现场地势平坦,交通较为便利本工程详细线路路径方案如下:
于李刘堡110kV站南数第一个110kV出现间隔电缆排管出线后,
新建单回线路电缆终端塔J1,向北与110kV李吕线平行架设跨过35kV
李新380线路至465米设J2,右转向东与35kV李新380线路平行架
设经过李刘堡村北侧至927米处设电缆终端塔J3,向东南方向利用
电缆排管敷设161米穿越2条110kV线路、1条220kV线路、1条35kV 线路设电缆终端塔J4,向东至905米处设J5,右转向南至1.818km 处在设
J6,左转向东南方向经过孔家庄西侧至1.775km处在J7,左转向东北方向至
0.137km处设J8,左转向东北方向至3.141km处设J9,左转向东北方向至
1.565km处设J10,左转向东北方向至3.991 米处设J11,左转向北至
1.088km处设J12,右转向东至986米处设终端塔J13,向东北方向进中科索能40MW光伏电站。
4、线缆物理参数
JL/G1A-300/25铝包钢芯铝绞线机械物理参数一览表
铝包钢绞线机械物理参数一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