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音格局和擦音格局做法讲义

合集下载

儿歌讹变反映的塞音、塞擦音习得问题

儿歌讹变反映的塞音、塞擦音习得问题

2020年第4期No.42020华文教学与研究TCSOL Studies总第80期Sum No.80[收稿日期]2020-06-01[作者简介]叶军(1967-),湖北武汉人,研究方向为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电子邮箱:**************** 。

郑莹(1988-),四川自贡人,研究方向为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电子邮箱:*******************。

王森(1990-),山东菏泽人,研究方向为实验语音学。

电子邮箱:*******************。

儿歌讹变反映的塞音、塞擦音习得问题叶军,郑莹,王森(华东师范大学国际汉语文化学院,上海,200062)[关键词]塞音;塞擦音;语音习得顺序;二语习得;儿童语言发展[摘要]现有的语音习得研究中存在少量论证母语习得辅音时塞音的习得早于塞擦音的实证研究。

本文由儿歌讹变反映的塞擦音塞音化现象,从发音生理机制和范畴性感知的角度分析了决定儿童辅音习得普遍的内在机制;并通过对塞音、塞擦音在世界语言中分布的考察,不仅证明母语语音习得的自然顺序中塞音习得早于塞擦音,而且通过音位在世界语言中的分布影响二语语音习得。

自然习得顺序对二语语音习得同样具有普遍性的意义。

[中图分类号]H11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8174(2020)04-0010-081.儿歌的讹变2019年9月,重庆卫视播出了一部介绍重庆近代城市开放与发展历程的电视纪录片。

片名《城门几丈高》源自重庆流传极广的一首儿歌的标题,而电视片也以这首儿歌作为片头曲。

城门城门几丈高?三十六丈高。

骑马马,坐轿轿,城门底下走一遭。

这是一首儿童做游戏时唱的儿歌。

两个孩子面对面牵着双手举起,做城门状。

游戏时,两个孩子牵着的双手随儿歌节奏上下舞动,模拟城门的开合。

其他孩子排着队,依次趁“城门”举起打开的时候钻过“城门”,避免被放下的“城门”夹住。

其实,这首儿歌不只流传于重庆一地,在四川、云南、广西、江苏、北京等地也均有流传,只是各地的版本有所不同。

语音格局研究概观

语音格局研究概观

,。

瀚叁整篁型!!!!兰!!里三二竺型语音格局研究概观毛洪波(徐州师范大学文学院,江苏徐州221116)摘要:本文介绍了语音格局理论的形成及其发展、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回顾了语音格局理论在普通话、汉语方言、少数民族语言的语音及第二语言语音教学和习得方面取得的研究成果,并指出了语音格局研究应加强的几个方面。

关键词:语音格局理论形成及发展主要内容应用一、语音格局理论的形成及发展语音格局是指同一类别语音单位之间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关系。

“格”就是格式,外在的语音表现形式;“局”就的布局。

内在的音系结构关系。

语音格局的理念是建立在结构主义和现代生成音系学基础之上的.1968年C hom sk y与H al l的(Sound Pat t e r n of E ngl i s h)>出版,语音格局的观念被提了出来,并对语音学的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

在国内,石锋(1986)把语音格局的观念和语音实验结合起来,运用语音格局的方法研究汉语的声调。

提出“调位性变体”这_概念.指出只有在声调格局中才能真正理解调位性变体。

在语音学和音系学的结合方面作出了有益的尝试。

此后,石锋结合对汉语具体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音系的研究.发展了语音格局的思想。

石锋(2002a)指出:“每一种语言和方言都有各自的语音格局。

语音格局是语音系统性的表现。

包括的内容可以有语音的切分和定位特征、音位变体的类别和分布趋势。

不同音位之间的相对表现和配列关系等。

”语音格局的分析可以用于音节内部的声韵调.也可以用于音节之间的协同发音和韵律特征的研究。

比较不同语言和方言的语音格局,具有语言类型学意义。

二、语音格局理论的主要内容语音格局可以分为元音格局、辅音格局、声调格局和语调格局等。

关于元音格局。

石锋(2002a)指出:元音格局是元音系统性的表现。

包括的内容可以有元音的定位特征、内部变体的表现、整体的分布关系等等。

他对北京话元音进行了深入的考察后.依据主要元音跟韵母中其它成分组合关系的情况划分出不同的级别:“出现在单韵母中的元音是一级元音。

汉语擦音的实验分析

汉语擦音的实验分析

关于擦音研究的综述
• 对擦音进行声学方面的调查是一项有意义的课题, 尽管擦音性质非常复杂,不像元音、塞音相对简 单,他们的声学特征是含时长变量的连续体,而 不是冲直条。 • 关于英语和其他一些语种擦音研究的文献已有很 多,但是关于汉语擦音研究的相对较少。此外, 早期的擦音研究偏重于单音节中的声学特征与音 渡现象(Fant,1960; Fant,1977;Stevens,1960; Stevens,1987;Shoup,1976;Ladefoged&Wu,1984;吴宗 济,1988等等)。
3、研究方法——Svantesson(1986)的方法
• 辅音中的擦音具有较长的时长,和短暂的爆发音相比, 擦音的频谱能够相对容易地考察到。利用不同擦音的频 谱特性,分析得到相关数据,可以做出擦音的声学空间 图。 • Svantesson(1986)对汉语普通话中的六个擦音声母 (包括 r声母)和六个塞擦音声母进行了研究。 Svantesson研究的方法是通过临界带谱计算出各个声母 的频谱重心(center of gravity),在频率轴上能量的分 散程度(dispersion)参数,以及不同声母的平均强度级 (mean intensity level)。以上述三个参量中的任意两个 参量作为二维坐标,便可以形成一个擦音空间。不同擦 音由于其参量的不同在二维坐标中就有了一定的位置。
二、实验方法与材料
• 1、谱重心和分散程度的计算 1)声学参量的测量方法:
按 Svantesson(1986),谱重心和分散程度的测 量方法为,先在擦音的某个时间点上做快速傅立 叶变换(FFT),得到该点的即时功率谱。然后将 即时功率谱转换为临界带( critical band)谱。转 换为临界带谱的原因主要是为了匹配人耳的听觉 特性。

语音格局研究 石锋2011-9-21

语音格局研究  石锋2011-9-21

声调T值的计算公式: 声调 值的计算公式: (石锋 1986) 值的计算公式 ) T=[(lg x – lg min)/ (lg max –lg min)]×5 [ ]
其中max为该发音人各点平均值中的最大值,即调域上限; 为该发音人各点平均值中的最大值,即调域上限; 其中 为该发音人各点平均值中的最大值 min为最小值,即调域下限;x表示任一测量点的平均值。 为最小值, 表示任一测量点的平均值。 为最小值 即调域下限; 表示任一测量点的平均值 取常用对数是使音高的赫兹单位接近人耳的听觉特性。 取常用对数是使音高的赫兹单位接近人耳的听觉特性。结果 是为使实验数据跟传统的五度值记调法相对应。 乘以 5 是为使实验数据跟传统的五度值记调法相对应。
三、元音格局分析
北京话基础元音声位图( 北京话基础元音声位图(石锋 2008) )
(一)元音 V 值的计算
以元音声位图为基础,利用 值公式进行计算 值公式进行计算, 以元音声位图为基础,利用V值公式进行计算,可 以得到相对化的元音格局图。 以得到相对化的元音格局图。为了接近实际的听感 距离,将全部共振峰频率值转换为巴克值( 距离,将全部共振峰频率值转换为巴克值(Bark)。 )。 值的计算公式如下( 2007): 元音V值的计算公式如下 石锋、 元音V值的计算公式如下(石锋、时秀娟 2007):
二、声调格局分析
声调格局就是由一种语言(或方言) 声调格局就是由一种语言(或方言)中全部单字调 构成的格局。 构成的格局。广义的声调格局应该包括两字组及多 字组连读的声调表现,就成为声调的动态分析。 字组连读的声调表现,就成为声调的动态分析。 单字调的声调格局是声调分析的基础, 单字调的声调格局是声调分析的基础,是考察声调 变化的起始点。要注意单字调中有边界现象. 变化的起始点。要注意单字调中有边界现象. 利用语音实验取得一种语言或方言的一位发音人的 全部单字调的测量数据,如每个声调取9个测量点 个测量点。 全部单字调的测量数据,如每个声调取 个测量点。 首先分别对各测量点上的数据分组计算, 首先分别对各测量点上的数据分组计算,每个测量 点得出一个平均值。 点得出一个平均值。然后可以采用 T 值公式进行数 据的归一化和相对化分析。 据的归一化和相对化分析。

生成音系学讲义-区别特征

生成音系学讲义-区别特征
想想:这些音能否在音节的相同位置替换?
能否在词法中相互交替?
能否在语流音变或历史演变中一起变化?
分类好坏取决于应用目的,音系学的目的是用于
规则20的20/3/描21 写,是揭示音系格局!
17
关于音系格局
结构主义音系学主要讲音位 音位的发现程序 音位组合规则、聚合系统
生成音系学主要讲区别特征、音系格局 音系格局= 单位的组合规则 聚合系统(类聚关联) 交替规则
主动发音器官受控于不同的肌肉,可同时使用, 不是非此即彼。
被动发音器官是相互排斥的: 舌尖放在齿龈桥前就不能同时放在齿龈桥后。
发音方法是相互排斥的: 把发音通道堵住就不能同时放开, 声带振动就不能同时不振动。
从生理上看,主动发音器官不是偶分的,
2020/3/21
被动发音器官和发音方法是偶分的。
27
2.4 非线性特征几何说
语 音 分 析 初 探 —— 区 别 特 征 及 其 相 互 关 系 ,
《国外语言学》1981第3、4期,王力译(Jakobson、Fant、 Halle, 1952)。
《论语言发声》孔江平,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1
对国际音标及其译名的理解,黄笑山,《浙江大学
学报》2006第5期
2020/3/21
更重要的是前面所说的,设立区别特征的目的
判断标准: 对音系格局的描写是否有用?
SPE的偶值特征,不少在音系规则中还是从来用不上,如 [-舌冠] :a o e k g N S Z [-后](舌背) :i e p b m f v t d n s z P D
想想:这些音能否在音节的相同位置替换? 否 能否在词法中相互交替? 否 能否在语流音变或历史演变中一起变化?否
2020/3/21

以及单练习题擦塞擦音作业题

以及单练习题擦塞擦音作业题

以及单练习题擦塞擦音作业题哎,说起这个单练习题擦塞擦音作业题,我真是又爱又恨啊。

这可是我们口语表达训练的重头戏,也是我最头疼的部分。

那天,老师布置了这个作业,我一看题目,心里就直打鼓。

擦塞擦音,这俩词听起来就挺复杂的,更别提怎么练习了。

不过,我这个人,向来不服输,硬着头皮也要把这道题给搞定了。

我开始恶补相关知识,上网查资料,翻阅课本,总之是查了个底朝天。

终于,我对擦塞擦音有了个大概的了解。

擦音,就是发音时气流从口腔中迅速通过,发出一种摩擦的声音;塞音,则是发音时气流被阻塞,然后突然释放,发出一种爆破的声音。

有了理论基础,我开始练习。

我找来了一面镜子,对着镜子练习发音,一边看着自己的嘴型,一边调整发音。

这个过程,说实话,挺枯燥的。

有时候,我一边练习,一边还想着,这擦塞擦音,怎么就这么难呢?就在我快要放弃的时候,一个同学走了过来。

他叫小王,是我们班口语表达能力很强的一个人。

看到我一脸愁容,他笑着说:“别急,我来帮你。

”说着,他坐了下来,开始给我讲解练习方法。

小王告诉我,练习擦塞擦音,首先要放松口腔肌肉,然后,要掌握好发音的节奏。

他还教了我一些实用的练习方法,比如,可以先从简单的词语开始练习,然后逐渐增加难度。

在和小王的帮助下,我逐渐掌握了擦塞擦音的发音技巧。

看着镜子中自己逐渐进步的发音,我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

这时,我突然想起了那句老话:“熟能生巧。

”是啊,只要多练习,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

如今,我已经能够熟练地运用擦塞擦音了。

每当我在课堂上用这些技巧表达自己的观点时,总能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赞赏。

这一切,都让我深感欣慰。

回想起那段艰难的练习时光,我感慨万分。

有时候,生活就像这道擦塞擦音作业题,看似困难重重,但只要我们勇敢地去面对,去努力,总会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而这,也正是我们成长的宝贵财富。

现代汉语语音讲义

现代汉语语音讲义

现代汉语语音讲义第一节语音概说一、语音的性质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语言要通过语音来传递信息进行交流。

(一)(语音的物理性质语音的物理性质具有四个基本要素:音高、音强、音长、音色。

1音高指声音的高低,是由发音体振动的快慢来决定的。

声波每秒振动的周期次数就是声波的频率。

语音的高低,则跟声带的长短、厚薄、松紧有关。

此外,同一个人发音时声带的松紧不同,声音也有高低之别。

汉语的声调,主要是由不同的音高构成的。

2音强指声音的强弱,是由声波振幅的大小决定的。

振幅大,声音就强;振幅小,声音就弱。

词语中的轻重音主要是音强的不同形成的。

并且,声音的强弱在普通话中还有区别词义的作用,比如“地道”中的“道”,分别读为轻声和非轻声时,所表示的意思是不一样的。

3音长指声音的长短,是由发音体振动时间的长短决定的。

时间长,音长就长;时间短,音长就短。

在普通话和多数汉语方言中,在语句感情的表达上有一定作用。

轻声音节中的音长较短。

例如:读单字“亮”与读轻声词“月亮”的“亮”是有差别的,“月亮”里的“亮”音长较短。

4音色指声音的特色,是由声波的不同形状决定的。

它是每个声音的本质,所以也叫音质。

发声体不同、发音方法不同、共鸣器的形状不同,都会造成音色的不同。

在任何语言中,音色是区别意义的最重要的要素。

(二)语音的生理性质语音是由人的发音器官发出来的,具有生理性质。

发音器官及其活动决定语音的区别。

发音器官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1(肺和气管2(喉头和声带3(口腔和鼻腔三(语音的社会性质语音是一种社会现象,具备社会性质。

语音的社会性是它的本质属性,突出地表现在语音和语义的联系上。

在不同语种或方言中,同一个意思会用不同语音来表示。

此外,各语种或方言都有自身独特的语音系统,这也是语音社会性的表现。

即使从物理属性和生理属性上看完全一致的语音单位,在不同语种或方言中也可有不同地位或作用,因而形成不同的语音体系。

比如在普通话中有z c s和zh ch sh两组声母:私人?诗人、桑叶?商业,而在粤方言和吴方言中只有一组z c s声母,没有zh ch sh声母。

普通话培训讲义PPT学习教案

普通话培训讲义PPT学习教案

交际 请求 下旬
13
zh 舌尖后不送气清塞擦音
站长 政治 支柱 周转 住址 战争
ch舌尖后送气清塞擦音
车床 抽查 驰骋 充斥 重唱 船厂
sh舌尖后清擦音
少数 设施 舒适 上述
神圣
第13页/共89页
双手
r舌尖后浊擦音
14
z 舌尖前不送气清塞擦音
组字 自尊 藏族 总则 造作 走卒
c 舌尖前送气清塞擦音
普通话水平不得低于二级;
第4页/共89页
5
一、学习和使用普通话的意义和要求
4.广播电视教学的教师,普通话水平不得低于二级; 5.报考教师资格的人员,普通话水平不得低于二级; 6.国家级和省级广播电台、电视台的播音员和节目主持人,普通话水
平必须达到一级甲等,其余广播电台、电视台的播音员和节目主 持人的达标要求由广播电影电视部另行规定;
第20页/共89页
21
鼻音、边音n—l的辨正
相同之处:
一是发音部位(舌尖中音:舌头——上齿龈); 二是声带 振动(浊音)。
不同之处: 在于发音方法中阻碍方式的不同:
发n时,舌尖及舌边均上举,顶住上齿龈,带动整个舌面的周围跟硬腭的 周围密合,软腭下降,鼻孔出气,同时声带振动。
发l时舌尖前端上举,顶住齿龈(不顶满),舌尖两边跟硬腭的两侧保持 适当的间隙,软腭上升,声带振动,气流从舌头两边透出。
第33页/共89页
34
r和零声母的辨正
r 的发音方法为:先发一个sh,气流不要断,发音部位不变,加入 声带振动的发音动作,就可以得到一个r的发音。问题是,许多人 发ri可以,但一旦加上其他韵母时,就会不由自主地发成 y音,如 把“让”发成“样”,把“人”发成“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10/17
目录
一、塞音格局的做法
实验原理(略) 实验材料与被试 实验步骤 基于MiniSpeechLab的操作 李幸河 南开大学语音实验室
二、擦音格局的做法
实验原理(略) 实验材料与被试 实验步骤 擦音声学空间图的做法
图1 辅音语图基本模式示意图
语图模式
闭塞段 浊音杠 冲直条 乱纹 共振峰 Mini Speech Lab的主界面 浊辅音
调音作用
塞音、塞擦音闭塞段
备注
与元音共振峰相似,但频率很低 舌根音可能不只一条 擦音乱纹能量比送气音更大,特别是在高频区
塞音、塞擦音爆发瞬间 擦音、送气段 元音
表1 语图模式与调音作用
塞音格局—实验材料与被试
以一名韩国留学生汉语塞音习得情况为例
被试:韩国男性青年,南开大学汉语言文化学院基础班 学生,学习汉语时间为半年 材料:汉语6个塞音的60个双音节词,正常语速发音, 如下:
塞音格局—实验步骤一
录音(桌上语音工作室)
开始录音(自动停止):有一定强度的声音则录音自动 开始,开始后,无声约一秒后自动停止录音。

开始录音(非自动停止):有一定强度的声音则录音自 动开始,手动选择“停止录音”或按T键,才能使录音 停止 停止录音(或按T键) 参数设置:录音前;采样率(22050Hz,辅音),语图 显示(二维深浅图)
其它录音设备:CoolEdit Pro,Praat
其他参数设置:采样率,单声道,采样精度(16位)
1


2011/10/17
塞音格局—实验步骤二
数据测量(基于桌上语音工作室) GAP——闭塞段时长:
波形:起点:第一音节的末点 终点:第二音节的开始 语图:起点:第一音节元音共振峰的明显下降 终点:第二音节辅音冲直条的前端 注意:波形与语图互相参考
波形 图
宽带 谱图
波形 图
VOT——嗓音起始时间
波形:起点:第二音节的开始 终点:元音周期性波形开始前 语图:起点:塞音冲直条 终点:元音共振峰开始前 注意:波形与谱图互相参考
谱图
Office 2003 excel 塞 音格局图制作
首先: 在Excel中选中VOT 和GAP平均值单元格, 此处的数据同样只保 留整数位。

然后: 点击主菜单栏中“插 入”菜单下的“图 表”,在跳出的“图 表向导”对话框中选 择将图表类型选择为 “XY散点图”,如右:
图表向导 - 图表类型
• 统计数据与作图
数据统计:excel,spss 图表:XY散点图 示范:office 2007 制图
2


2011/10/17
图表向导 – 图表数据源
图表向导 – 图表选项 – 标题
韩国学生的塞音格局
ph p t
北京话的塞音格局
GA PBJ
120
120
GAP
100
90
th k kh
p t 60 th kh k ph
80
图表向导 – 图表位置
120 100 80 GAP 60 40 20 0 0 50 VOT 100 150
0 0 20 40 60 80 20 40 60
30
0
100
120
0
30
60
90
120
Excel中的塞音格局图 中的塞音格局图
VOT
VOTBJ
参考文献
石 锋 冉启斌 2008 《塞音的声学格局分析》,《南 开语音年报》第1期。

石 锋 冉启斌 王萍 2010 《论语音格局》,《南开语 言学刊》第1期。

王士元 彭 刚 2006 《语言、语音与技术》,上海教 育出版社。

吴宗济 林茂灿(主编) 1989 《实验语音学概要》,高 等教育出版社。

肖启迪 2010 《韩国学生汉语塞音格局的习得分析》, 《南开语音年报》第1期。


3


2011/10/17
擦音格局—实验语料和被试
被试:2名中国女研究生,南开大学汉语言文化学院研 究生三年级,普通话一级乙等 语料:汉语5个擦音,单字组;每人每字读三遍,正常 语速。

[f] 方 [s] 桑 [ʂ] 上 [ɕ] 香 [x] 行
擦音格局—实验步骤一
录音
开始录音(自动停止):有一定强度的声音则录音自动 开始,开始后,无声约一秒后自动停止录音。

开始录音(非自动停止):有一定强度的声音则录音自 动开始,手动选择“停止录音”或按T键,才能使录音 停止 停止录音(或按T键) 参数设置:录音前;采样率(22050Hz,辅音),语图 显示(二维深浅图)
其它录音设备:CoolEdit Pro,Praat
其他参数设置:采样率,单声道,采样精度(16位)
以“桑”为例 擦音格局—实验步骤二
数据测量(基于桌上语音工作室) 谱重心(Gravity)和分散程度(Dispersion):
波形图:能量相对较强的位置 尽量开擦音段的开头和结尾 语图:乱纹的主体部分 注意:波形与语图互相参考; 选取波形图上能量相对较强的位置,对一段擦音 做擦音空间图时一般选择擦音中间的一段,长度约50毫 秒或更多
4.查看“谱图”-“辅音的帧参数”,记录数据 查看“谱图” “辅音的帧参数” 查看 3.查看“谱图”-“语谱图 -宽带”, 查看“谱图” “ 宽带” 查看 宽带 校对所选部分 2.选中能量相对集中的中间部分 选中能量相对集中的中间部分 1.在幅度能量图查看 在幅度能量图查看
• 统计原始数据 • 数据统计:excel,spss • 归一化公式:
原始数据 分散程度 平均值 谱重心 分散程度 [f] 21.05 2.84 [s] 22.64 1.31 [ʂ] 20.19 2.56 [ɕ] 22.20 1.39 [x] 19.85 3.00 MAX 22.64 3.00 19.85 MIN 1.31 相对化结果: 相对化结果:制作格局图的数据 谱重心 分散程度 90 0 74 5 100
擦音格局图
北京话擦音格局
• 归一后的数据并作图: 数据统计:excel,spss 演示office 2007 制图
[f] [s] [ʂ] [ɕ] [x]
43 100 12 84 0
该图来源于《北京话擦音格局分析》(冉启 斌,石锋)
4


2011/10/17
擦音声学空间图的做法 ——以“桑”为例
1.在幅度能量图查看 在幅度能量图查看 2.选中能量相对集中的中间部分 选中能量相对集中的中间部分
空间图中的圈和数字来自哪里? 画图板内编辑——以[s]为例
1.通过“一段辅音的参数图”,得到两个图形; 2.放到“画图板”,透明处理,重叠 3.根据图中红点的趋势,用圆形界定范围 4.标出对应的辅音; 5.如下张ppt图形所示
4.查看“谱图”-“一段辅音的参数图” 查看“谱图” “一段辅音的参数图” 查看
3.查看“谱图”-“语谱图 -宽带”, 查看“谱图” “ 宽带” 查看 宽带 校对所选部分
[s]的声学空 的声学空 间图
依次类推, 可以得到另外4 个擦音的空间 图
普通话5个清擦音的擦音空间图 普通话 个清擦音的擦音空间图
注:来源于《基于普通话的汉语阻塞辅音实验研究》,冉启斌
参考文献
[1] 石锋.实验音系学探索.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2] 石锋,冉启斌,王萍.论语音格局,《南开语音年报》第1期.天津.2009. [3] 冉启斌,石锋.北京话擦音格局分析,《南开语音年报》第1期.天 津.2009. [4] 冉启斌.基于普通话的汉语阻塞辅音实验研究[D].天津:南开大 学.2005. [5] 石锋,冉启斌.塞音的声学格局分析.《南开语音年报》第1期.天 津.2009. [6] 石锋,冉启斌,王萍.《论语音格局》.《南开语言学刊》第1期2010. [7] 王士元,彭刚.语言、语音与技术.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8] 吴宗济,林茂灿(主编) . 《实验语音学概要》.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89. [9] 肖启迪 .《韩国学生汉语塞音格局的习得分析》,《南开语音年报》 第1期.天津.2010.
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