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时 酶的作用和本质
人教(2019)生物必修1课时训练:5-1(第1课时) 酶的作用和本质

人教(2019)生物必修1课时训练5.1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第1课时酶的作用和本质一、选择题1.谷丙转氨酶主要存在于各种细胞中,尤以肝细胞为最高,整个肝脏内转氨酶含量约为血液中含量的100倍,是最常见的肝功能检查项目。
实验表明该酶能与双缩脲试剂反应呈现紫色,下列关于该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A )A.该酶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B.该酶在健康人群体检结果的值应为0C.该酶的数量因参与化学反应而减少D.该酶能升高化学反应的活化能解析:由题意可知,谷丙转氨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其基本单位是氨基酸;由题干信息可知,谷丙转氨酶主要存在于人体各种细胞中,尤以肝细胞为最高,因此该酶在健康人群体检结果的值应大于0;酶在催化化学反应前后数量和化学性质不改变;酶的作用机理是降低化学反应所需要的活化能。
2.关于生物学实验中的变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A.任何生物学实验都需要设置对照组和实验组B.对照实验中应遵循单一变量原则C.对照实验中一定存在自变量D.无关变量并不是与实验结果没有关系解析:只有对照实验才需设置实验组和对照组,纯粹的观察实验(如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不需要设置实验组和对照组。
3.为探究H2O2酶对H2O2的分解作用,设计如图所示的实验。
下列关于如图所示实验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A.甲装置是实验组,乙装置是对照组B.H2O2溶液的浓度属于无关变量C.乙试管产生气泡的速率比甲试管快D.两支试管中H2O2溶液的体积应相同解析:用新鲜肝脏研磨液处理的乙装置为实验组,加清水的甲装置为对照组,其他的变量如H2O2溶液的浓度等引起反应速率改变的变量称为无关变量,应相同且适宜。
4.将A、B两种物质混合,T1时加入酶C。
如图为一定温度下A、B浓度的变化曲线。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B )A.酶C降低了A生成B这一反应的活化能B.该体系中酶促反应速率先慢后快C.T2后B增加缓慢是底物浓度降低导致的D.改变温度,T2值可能发生改变解析:T1时加入酶C后,A浓度逐渐降低,B浓度逐渐升高,说明酶C催化物质A生成了物质B,由于酶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因此酶C降低了A生成B这一反应的活化能;由题图可知,该体系中酶促反应速率先快后慢(减慢的原因是底物减少);T2后,B增加缓慢是底物A减少导致的;根据题意,图示反应是在一定温度条件下进行的,若改变温度,则酶的功能可能会受到影响,酶促反应速率会发生改变,T2值可能会发生改变。
“酶的作用和本质”教学设计

“酶的作用和本质”教学设计1 教材分析“酶的作用和本质”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五章第一节“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中的第一课时,酶作为生物催化剂,细胞内部的物质转换和能量转换都离不开它。
另外,这部分内容与选修模块的相关内容有着内在联系,例如,选修1中有关酶的应用、微生物发酵、蛋白质的提取和分离、生物净化原理和方法等,都是以“酶与代谢”的相关内容为基础的。
所以,只有真正理解了酶的作用和本质,才能更好地理解后续章节“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中涉及到的一系列酶促反应,也才能为选修部分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 教学问题诊断在教材中,“酶的本质”的科学探究历程中,大段的文字有时让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因此,将这一部分内容编排成一则短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就能起到很好的效果。
“酶的作用”是通过“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分解”的探究实验来论证的,在学生亲自动手实验的过程中,对变量的控制和对照的设置往往顾此失彼。
但是,只要教师能够恰当的“诱”(如:事先制作好实验过程和现象记录的表格,清晰明了,就不容易出错了。
),学生积极地“思”,就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和已有的实验技能,通过合作、交流等达到预期的学习目标。
3 教法特点及预期效果分析本节课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和建构教学法,让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完成实验,经历与科学家研究相似的再发现过程,充分感知知识的形成过程,内化知识,形成能力、情感和价值观。
4 教学目标4.1知识目标说明酶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本质。
4.2能力目标学会实验探究基本方法;学会分析、设置实验自变量;观察和检测因变量以及对照设置方法等。
4.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回顾科学家对酶本质的探索历程,认同科学是在不断地观察、实验、探索和争论中前进的。
5 教学重点与难点5.1教学重点1. 酶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本质。
(酶作为生物催化剂,细胞内部的物质转换和能量转换都离不开酶的催化作用,因此引导学生掌握酶的作用和本质,理解酶在代谢中的作用就显得非常重要)2. 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
人教版高中生物同步学案 酶的作用和本质

第5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第1节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第1课时酶的作用和本质课标要求核心素养1.概述酶的作用和本质。
2.通过对有关酶实验的分析,学会控制变量和设计对照实验。
1.生命观念——结构与功能观:酶的功能是由其独特的空间结构决定的。
2.科学探究——实验思路及设计:能够根据实验目的,设计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实验,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知识导图新知预习·双基夯实一、酶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1.细胞代谢:(1)概念:细胞中每时每刻都进行着许多__化学反应__,统称为细胞代谢。
(2)细胞代谢的条件:需__酶__的催化。
(3)意义:细胞代谢是__细胞生命活动__的基础。
2.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实验: (1)实验原理:H 2O 2――――――――――→水浴加热或FeCl 3溶液或过氧化氢酶H 2O +O 2 (2)实验过程和现象:(3)__催化____更高__二、酶的作用原理和本质及意义 1.酶的作用原理:(1)活化能:分子从__常态__转变为容易发生化学反应的__活跃__状态所需要的能量。
(2)作用机理:同无机催化剂相比,酶降低__活化能__的作用更显著,因而催化效率更高。
2.酶的本质⎩⎪⎨⎪⎧产生场所:__活细胞__生理作用:__催化作用__化学本质:__蛋白质或RNA__3.意义:使细胞代谢能在__温和__条件下快速进行。
┃┃活学巧练__■(1)酶的作用是为化学反应提供能量。
(×)(2)酶通过为反应物供能和降低活化能来提高化学反应速率。
(×) (3)酶在生物体内有催化和调节作用。
(×) (4)酶是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
(√)(5)有些酶中含有核糖。
(√)(6)酶只有在活细胞内才能发挥作用。
(×)(7)酶可以从食物中直接获取。
(×)(8)与无机催化剂相比,酶催化效率更高的原因是酶降低活化能的作用更显著。
(√)思考:1.我们吃芹菜时,无论咀嚼多长时间,都感觉不到甜,而吃馒头时,咀嚼时间长了就会有甜味,你知道是什么原因吗?提示:芹菜中含大量纤维素,馒头中主要成分为淀粉,人的唾液中含淀粉酶而不含纤维素酶,而酶具有专一性,淀粉酶可将淀粉分解为具有甜味的麦芽糖,却不能将纤维素分解。
5.1.1酶的作用和本质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一

授课内容
授课时数
授课班级
授课人数
授课地点
授课时间
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酶的作用和本质》
2.教学年级和班级:高一(1)班
3.授课时间: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5周第1课时
4.教学时数:45分钟
5.课程内容:本节课将依据人教版必修一生物教材,介绍酶的概念、作用和本质。通过讲解和实验演示,使学生了解酶在生物体内的作用及其特性,掌握影响酶活性的因素,并探讨酶在日常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教学内容紧密联系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板书设计
①酶的概念与特性
-概念:酶是一种生物大分子,具有催化活性
-特性:专一性、高效性、温度敏感性、pH敏感性
②酶的作用机理
-作用机理:酶通过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加速反应速率
-催化过程:酶与底物结合,形成酶-底物复合物,降低反应能垒
③影响酶活性的因素
-温度:在一定范围内,酶活性随温度升高而增强
- pH:每种酶都有最适pH值,偏离最适pH值,酶活性下降
④酶在生物体内的作用
-作用:催化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如消化、代谢、合成等
-意义:提高生物体的能量利用效率,维持生命活动的稳定
⑤酶的应用实例
-工业生产:酶在面粉加工、果汁生产、洗涤剂等领域的应用
-医疗领域:酶在疾病诊断、治疗、药物生产等方面的应用
板书设计将采用图文结合的方式,以简洁明了的图表、流程图等形式展示酶的概念、特性、作用机理等知识点。同时,通过插入与课本相关的图片和实例,增加板书的趣味性和艺术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板书将突出重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酶的作用和本质。
2020-2021生物人教1学案:第5章 第1节 第1课时酶的作用和本质含解析

2020-2021学年生物新教材人教必修1学案:第5章第1节第1课时酶的作用和本质含解析第1节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第1课时酶的作用和本质课标内容要求核心素养对接说明绝大多数酶是一类能催化生化反应的蛋白质。
1。
生命观念--结构与功能观:酶的功能是由其独特的空间结构决定的。
2.科学探究—-实验思路及设计:能够根据实验目的,设计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实验,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一、酶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1.细胞代谢(1)概念:细胞中每时每刻都进行着许多化学反应,统称为细胞代谢。
(2)细胞代谢的条件:需酶的催化。
(3)意义:细胞代谢是细胞生命活动的基础。
2.对照实验的设计(1)变量:实验过程中的变化因素。
①自变量:人为控制的对实验对象进行处理的因素。
②因变量:因自变量改变而变化的变量。
③无关变量:除自变量外,实验过程中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的可变因素。
(2)对照实验:除作为自变量的因素外,其余因素(无关变量)都保持一致,并将结果进行比较的实验。
一般要设置对照组和实验组。
①对照组:一般不进行人为处理,处于自然状态下.②实验组:需要对实验对象进行人为处理,控制自变量不同。
③空白对照:未作任何处理的对照组,设置意义是排除偶然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3.酶的作用机理(1)活化能:分子从常态转变为容易发生化学反应的活跃状态所需要的能量。
(2)酶的作用机理:通过降低化学反应所需要的活化能而加快反应速率.①表示无酶催化条件下反应的活化能的曲线是ad段。
②表示有酶催化条件下反应的活化能的曲线是cd段。
③表示有酶催化条件下降低反应活化能的曲线是ac段。
二、酶的本质1.酶本质的探索历程(1)1716年,《康熙字典》收录了酶字,并将“酶”解释为“酒母也"。
“酒母”就是现在所说的酵母。
(2)1857年,法国微生物学家巴斯德认为:没有酵母菌活细胞的参与,糖类是不可能变成酒精的。
(3)德国化学家李比希认为:引起发酵的是酵母菌细胞死亡并裂解后释放出来的物质。
高中生物《酶的作用和本质》教案11 新人教版必修1

第1节酶的作用和本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说明酶在代谢中的作用和酶化学本质。
2.能力目标
①进行有关的实验和探究,学会控制自变量,观察和检测因变量的变化,以及设置对照组和重复实验。
②在问题探讨,有关实验设计,资料分析等问题讨论中,培养运用语言表达的能力以及查阅资料、共享信息的能力。
3.情感目标
①通过回顾科学家对酶本质的探索历史,认同科学是在不断的观察、实验、探索和争论中前进的。
②认同科学家不仅要继承前人的科研成果,而且要善于质疑,创新,和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与态度。
教学过程。
《酶的作用和本质》教案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酶的作用和本质,掌握酶的基本特性。
2. 培养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和数据分析来探究酶的作用和本质的能力。
3. 引导学生认识酶在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领域中的重要应用。
二、教学内容1. 酶的作用:介绍酶的作用机制和类型,通过实例讲解酶在生物体内的应用。
2. 酶的本质:介绍酶的化学本质和结构特点,探讨酶的催化机制。
3. 酶的特性:介绍酶的催化活性、特异性、稳定性和调节性等基本特性。
4. 酶的测定:介绍酶活性测定的方法和技术,以及相关实验操作。
5. 酶的应用:介绍酶在工业、医药、环保等领域的应用,以及酶工程的相关知识。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系统讲解酶的作用和本质,酶的特性,酶的测定和应用等方面的知识。
2. 采用实验法,组织学生进行酶活性测定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实验观察能力。
3. 采用案例分析法,引导学生分析酶在实际应用中的具体实例,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材、课件和参考资料。
2. 实验器材和试剂:酶标板、酶活性测定试剂盒、pH试纸等。
3. 视频资料:酶的作用和应用的相关视频。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问题引导,让学生思考酶的作用和本质是什么,引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2. 知识讲解:系统讲解酶的作用和本质,酶的特性,酶的测定和应用等方面的知识,结合实例进行讲解。
3. 实验操作:组织学生进行酶活性测定实验,引导学生掌握实验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4. 实验观察和数据分析: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数据,探讨酶的作用机制和本质。
5. 案例分析:分析酶在实际应用中的具体实例,让学生了解酶的应用价值。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学生对酶的作用和本质、酶的特性、酶的测定和应用的理解,评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酶活性测定实验中的操作技能、实验观察和数据分析能力。
3. 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巩固和应用能力。
七、教学拓展1. 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或企业代表进行讲座,分享酶在实际应用中的经验和案例。
《酶的作用和本质》 讲义

《酶的作用和本质》讲义一、什么是酶在我们生活的这个奇妙的生物世界里,有一种神秘而又至关重要的物质,那就是酶。
酶,简单来说,是一类具有生物催化功能的蛋白质或 RNA。
它们在生物体内扮演着“超级工人”的角色,默默地推动着各种化学反应的进行。
想象一下,我们的身体就像是一个巨大而复杂的化工厂,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成千上万种化学反应。
如果没有酶的参与,这些反应要么根本无法发生,要么会进行得极其缓慢,无法满足生命活动的需求。
二、酶的作用酶的主要作用就是加速化学反应的进行。
为什么酶有这样神奇的能力呢?这是因为酶能够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活化能是什么呢?可以把它想象成化学反应启动时需要跨越的一个“能量门槛”。
普通的化学反应要达到这个门槛,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就像我们要翻过一座高高的山峰一样困难。
而酶的出现,就像是在这座山峰中间开了一条隧道,让反应能够更容易地越过这个门槛,从而迅速进行。
举个例子,比如我们吃进去的食物中的淀粉,要转化为葡萄糖才能被身体吸收利用。
这个转化过程如果没有酶的参与,会非常缓慢。
但在淀粉酶的作用下,这个过程就能快速高效地完成。
再比如,细胞呼吸过程中的一系列反应,也都离不开酶的催化。
没有酶,细胞就无法从有机物中获取能量,生命活动也就无法维持。
酶的作用具有高效性。
与无机催化剂相比,酶的催化效率往往高出成千上万倍甚至更多。
同时,酶的作用还具有专一性。
一种酶通常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
这就像是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每种酶都有其特定的“锁芯”,只能对特定的底物进行催化。
而且,酶的作用条件比较温和。
大多数酶在常温、常压和接近中性的条件下就能发挥作用。
但如果条件发生较大的改变,比如温度过高、过低,或者酸碱度偏离适宜范围,酶的活性就会受到影响,甚至丧失。
三、酶的本质经过科学家们长期的研究和探索,对于酶的本质有了越来越清晰的认识。
早期,人们认为酶的本质是蛋白质。
因为通过对很多酶的分离和提纯,发现它们都是由氨基酸组成的大分子物质,具有蛋白质的各种特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节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第1课时酶的作用和本质内容标准要求核心素养对接学业质量水平1.概述酶的作用和本质。
2.通过对有关酶实验的分析,学会控制变量和设计对照实验。
1.生命观念——结构与功能观:酶的功能是由其独特的空间结构决定的。
水平一2.科学探究——实验思路及设计:能够根据实验目的,设计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实验,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水平二研读教材·梳理探究酶在代谢中的作用———————————————知识梳理———————————————一、酶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1.剖析细胞代谢的概念(1)场所:活细胞内。
(2)实质:各种化学反应的总称。
细胞中的能量释放、储存和利用,都必须通过化学反应来实现(3)意义:细胞生命活动的基础。
2.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1)实验原理:(2)实验过程和现象:试管编号加入物质处理现象1 2 mL H2O2溶液加2滴蒸馏水基本无气泡产生2 2 mL H2O2溶液加2滴FeCl3溶液有较多气泡产生3 2 mL H2O2溶液加2滴肝脏研磨液有大量气泡产生每滴溶液中Fe3+数大约是每滴肝脏研磨液中过氧化氢酶分子数的25万倍。
———————————————素养提升———————————————科学探究——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下图为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的实验,探讨下列问题:(1)实验材料的选择和处理①实验中使用的肝脏为什么必须是新鲜的?提示新鲜肝脏细胞中过氧化氢酶活性较高。
②实验中为什么把肝脏制备成肝脏“研磨液”?提示制成肝脏研磨液会增大酶与过氧化氢的接触面积,加快分解速率。
③实验中滴加FeCl3溶液和肝脏研磨液的滴管能否混用?为什么?提示不能。
因为酶具有高效性,少量的酶带入FeCl3溶液会干扰实验结果。
(2)实验过程和结果分析①实验中可用哪些方法检测过氧化氢分解的速率大小?提示 a.气泡目测法:可以通过反应时单位时间内产生气泡的多少来判定H2O2分解速率的大小。
b.卫生香复燃法:可以通过带火星的卫生香复燃剧烈程度来判定H2O2分解速率的大小。
②第一组和第二组对照、第一组和第三组对照,可得出什么结论?提示FeCl3及过氧化氢酶都可以促进H2O2的分解,说明FeCl3和过氧化氢酶都具有催化作用。
③第二组和第三组对照,可得出什么结论。
提示过氧化氢酶催化H2O2分解的效率高于FeCl3,说明酶具有高效性。
(3)实验变量控制[典例1]在“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实验中,对实验的处理如下表所示。
下列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试管组别实验处理加入体积分数为3%的过氧化氢溶液/mL温度加入试剂试管1 2 常温试管2 2 90__℃试管3 2 常温2滴质量分数为3.5%的FeCl3溶液试管4 2 常温2滴质量分数为20%的肝脏研磨液A.上表实验处理研究了温度和催化剂种类两个自变量比四支试管处理方式,分析其“不同之处”则为该实验的“自变量”,而实验结果的不同是由该变量引起的B.试管2中没有加入任何试剂,应为空白对照组C.试管4和试管1形成对照,可说明酶具有催化作用D.若要研究生物催化剂与无机催化剂的差别,可选用实验组合试管3和试管4 对解析分析表格数据可知,试管1和试管2的变量为温度,试管3和试管4的变量为催化剂种类,即温度和催化剂种类均是自变量;试管2虽没有添加任何试剂,但是温度与试管1不同,因此试管2也是实验组;试管1和试管4的不同点为是否添加了酶,二者对照可以证明酶具有催化作用;试管3和试管4的不同点是催化剂的种类(酶或无机催化剂)。
答案 B[变式训练1]在“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实验中,把新鲜肝脏制成研磨液的目的是()A.保护过氧化氢酶B.有利于过氧化氢酶与反应物的接触C.提高过氧化氢酶的活性D.有利于对实验结果的观察解析研磨可破坏肝细胞,使细胞内的H2O2酶充分释放出来,以增大与反应物的接触面积。
答案 B联想质疑★毕希纳将酵母细胞研磨后,过滤得不含酵母细胞的提取液:在这些提取液中加入葡萄糖,一段时间后,发现糖液发酵变成了酒。
★实验证明酶的高效性。
界定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未施加实验变量的组(如本题第一组);实验组:施加了变量处理的组(如本题第二、第三组);进行对照实验时必须保持实验组与对照组间单一变量(欲探究的变量),其他因素均适宜且相同。
90 ℃高温可为H2O2分子辅助提供能量,“如同汽车加了油门”。
1.训练1中,过氧化氢酶在反应前后有变化吗?提示:酶在化学反应前后的数量和性质均不改变。
2.如果增加过氧化氢酶的数量,最终产生的气体总量会怎样?提示:不变酶的作用原理和本质———————————————知识梳理———————————————1.酶的作用原理(1)活化能:分子从常态转变为容易发生化学反应的活跃状态所需要的能量。
(2)原理:同无机催化剂相比,酶降低活化能的作用更显著,因而催化效率更高。
(3)意义:使细胞代谢能在温和条件下快速进行。
2.酶的本质(1)合成场所:活细胞中。
(2)化学本质:绝大多数是蛋白质,极少数是RNA。
———————————————素养提升———————————————科学探究——酶的作用原理和本质下图两条曲线分别代表某化学反应在有酶催化和无催化剂的反应曲线,结合曲线探究以下问题:对酶在细胞代谢中作用的理解(1)酶只能催化热力学上允许进行的反应。
(2)酶通过降低活化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3)酶只提高化学反应速率,缩短反应时间,不会改变化学平衡位置。
(4)在反应前后,酶的化学性质和数量将保持不变。
(1)描述下列线段代表的含义:AC:无催化剂时化学反应需要的活化能。
BC:有酶催化时化学反应需要的活化能。
AB:酶催化所降低的活化能。
(2)若将酶变为无机催化剂,则B在纵轴上向上移动。
用加热的方法不能降低活化能,但会提供反应所需的能量。
[典例2]下列关于酶的叙述中正确的一项是()①酶是活细胞产生的②酶都有消化功能③酶的本质是蛋白质,蛋白质都是酶④酶能够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⑤淀粉酶能促进淀粉水解⑥酶只有在生物体内才起催化作用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②④⑤D.①④⑤解析②有些酶可以促进物质的合成,不具有消化功能,②错误;③酶是蛋白质或RNA,蛋白质不一定是酶,③错误;⑥只要条件适宜,酶在生物体外也可催化相应的化学反应,⑥错误。
答案 D[变式训练2]当某种RNA存在时,生物体内的某种化学反应能正常进行,当这种RNA被有关的酶水解后,此种化学反应的速率便慢了下来。
由此可以说明() A.RNA是核酸的一种 B.RNA也可起生物催化剂的作用C.RNA主要存在于细胞质中D.RNA是该种生物的遗传物质解析根据题意分析可知,RNA能催化化学反应,是一种生物催化剂。
答案 B【归纳概括】酶的本质化学本质绝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合成原料氨基酸核糖核苷酸合成场所核糖体细胞核(主要)来源一般活细胞中均能产生生理功能具有生物催化功能联想质疑★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酶是RNA。
★酶的作用机理:犹如汽车走隧道其耗能减少。
巧记酶概念的“二、一、一、一”1.活细胞是否都产生酶?提示:不是,比如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
2.酶能否在细胞外起作用?提示:能,如消化酶。
课堂小结随堂检测1.酶是生物体内很多生化反应的必要条件,下列关于酶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酶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B.酶的作用能够使更多的反应物转化为产物C.酶都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D.食物中的蛋白质只有在蛋白酶和肽酶的催化下才能消化成氨基酸解析蛋白质在蛋白酶的作用下水解成多肽,然后在肽酶的作用下水解成氨基酸。
答案 D2.用蛋白酶去除大肠杆菌核糖体的蛋白质,处理后的核糖体仍可催化氨基酸的脱水缩合反应。
由此可推测核糖体中能催化该反应的物质是()A.蛋白质B.脂肪酶C.RNAD.淀粉酶解析核糖体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RNA,蛋白酶将核糖体中的蛋白质水解后只剩下RNA,所以发挥催化作用的是RNA。
答案 C3.下列关于活化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分子从常态转变为容易发生化学反应的活跃状态所需要的能量B.无机催化剂、水浴加热都可以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C.酶可以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D.同无机催化剂相比,酶降低活化能的作用效果更显著解析酶和无机催化剂均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同无机催化剂相比,酶降低活化能的作用效果更显著;水浴加热可以给化学反应提供能量,但不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答案 B4.在如图所示的实验中,属于自变量的是()A.试管中的过氧化氢溶液的量B.过氧化氢分解的速率C.产生气泡速率D.催化剂的种类解析试管中的过氧化氢溶液的量为无关变量,A错误;过氧化氢分解的速率是因变量,B错误;气泡产生的速率,也是因变量,C错误;在题图所示的实验中属于自变量的是无机催化剂“氯化铁”与有机催化剂“过氧化氢酶”,即催化剂种类,D正确。
答案 D5.下图表示“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实验”。
相关分析合理的是()A.本实验的因变量是不同的催化剂B.本实验的无关变量有温度和酶的用量等C.1号与3号、1号与4号可分别构成对照实验D.分析1号、2号试管的实验结果可知加热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答案 C课时作业(时间:30分钟)知识点1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1.关于生物学实验中的变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任何生物学实验中都需要设置变量B.对照实验中应遵循单一变量原则C.对照实验中一定存在自变量D.无关变量并不是与实验结果没有关系解析只有对照实验中才需设置变量,纯粹的观察实验(如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则无需设置变量。
答案 A2.在小型圆底烧瓶内盛等量的H2O2溶液,迅速加入等量的下列图示中的物质,烧瓶口紧包着一个小气球,使烧瓶沉于烧杯底部的同一位置。
下列装置中,沉入底部的烧瓶最先浮起的是()解析H2O2被Fe3+或肝脏研磨液中的过氧化氢酶催化分解产生H2O和O2。
新鲜的肝脏研磨液在37 ℃条件下催化效率最高,产生气体最快,故最先浮起来。
答案 C3.如图中的新鲜土豆片与H2O2接触后,产生的现象及推测错误的是()A.若有气体大量产生,可推测新鲜土豆片中含有过氧化氢酶B.为保证实验的严谨性,需要控制温度等无关变量C.一段时间后气体量不再增加是因为土豆片的数量有限D.若增加新鲜土豆片的数量,量筒中产生气体的速率加快解析若有气体大量产生,说明化学反应速率快,由此可推测新鲜土豆片中含有过氧化氢酶,A正确;为保证实验的严谨性,需要控制温度等无关变量,B正确;一段时间后气体量不再增加是因为过氧化氢已经消耗完,C错误;新鲜土豆片中含过氧化氢酶,增加新鲜土豆片的数量即增加酶的数目,这样会加快化学反应速率,使量筒中产生的气体速率加快,D正确。
答案 C知识点2酶的作用原理和本质4.下列关于酶的叙述,正确的是()A.酶只有在生物体内才能起催化作用,起催化作用的本质是提高反应的活化能B.所有酶都含有C、H、O、N四种化学元素C.人体内的酶进行催化过程中,酶本身不变,所以酶不会发生自我更新D.酶都在核糖体上合成解析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在细胞内和细胞外都可发挥催化作用,酶的作用机理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