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 第5章 第1节 第1课时 酶的作用和本质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酶的作用和本质》课后练习(含答案)

必修1课时15 酶的作用和本质课后练习【基础过关】1.酶具有极强的催化功能,最根本的原因是A.增加了反应物之间的接触B.降低了反应物分子的活化能C.提高了反应物分子的活化能D.降低了反应物分子的自由能2.关于酶的性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一旦离开活细胞,酶就失去催化能力B.酶的催化效率很高C.化学反应前后,酶的化学性质和数量保持不变D.酶与双缩脲试剂不一定发生紫色反应3.下列试管中各注入2 mL体积分数为3%的过氧化氢溶液,再分别滴入图中所示溶液2滴,其中产生气泡最多的是4.下列有关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所有酶都含有C、H、O、N四种元素B.酶是小分子C.脲酶的本质为蛋白质D.人体内的酶也在不断更新5.如图所示,分别向4支盛有5 mL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内加入肝或沙子。
在这个实验中,试管A放氧相对缓慢,试管C和D不放氧。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肝脏中有________,能引起过氧化氢释放氧气。
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
(2)为什么用煮熟并冷却的肝作对照要比用沙子作对照更好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什么试管B放氧速度比试管A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力提升】1.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酶在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利用酶生产某些化工产品,能显著降低能耗、减少污染、节约成本B.参与蛋白酶合成与分泌的膜性细胞器有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线粒体C.用于治疗消化不良症的肠溶多酶片含有多种消化酶,但嚼服后会失去疗效D.要较长时间保持酶活性,各种酶制剂都应保存在低温的条件下2.溶菌酶能催化细菌细胞壁的分解,并因此起到杀菌的作用。
某同学做了如下实验设计:①配制培养基培养大肠杆菌,然后平均分成甲、乙两份;②向甲中加入适量溶菌酶;③观察并测量甲、乙中大肠杆菌的数量。
2020-2021学年生物新教材人教必修1学案:第5章第1节第1课时酶的作用和本质含解析

第1节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第1课时酶的作用和本质课标内容要求核心素养对接说明绝大多数酶是一类能催化生化反应的蛋白质。
1.生命观念——结构与功能观:酶的功能是由其独特的空间结构决定的。
2.科学探究——实验思路及设计:能够根据实验目的,设计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实验,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一、酶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1.细胞代谢(1)概念:细胞中每时每刻都进行着许多化学反应,统称为细胞代谢。
(2)细胞代谢的条件:需酶的催化。
(3)意义:细胞代谢是细胞生命活动的基础。
2.对照实验的设计(1)变量:实验过程中的变化因素。
①自变量:人为控制的对实验对象进行处理的因素。
②因变量:因自变量改变而变化的变量。
③无关变量:除自变量外,实验过程中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的可变因素。
(2)对照实验:除作为自变量的因素外,其余因素(无关变量)都保持一致,并将结果进行比较的实验。
一般要设置对照组和实验组。
①对照组:一般不进行人为处理,处于自然状态下。
②实验组:需要对实验对象进行人为处理,控制自变量不同。
③空白对照:未作任何处理的对照组,设置意义是排除偶然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3.酶的作用机理(1)活化能:分子从常态转变为容易发生化学反应的活跃状态所需要的能量。
(2)酶的作用机理:通过降低化学反应所需要的活化能而加快反应速率。
①表示无酶催化条件下反应的活化能的曲线是ad段。
②表示有酶催化条件下反应的活化能的曲线是cd段。
③表示有酶催化条件下降低反应活化能的曲线是ac段。
二、酶的本质1.酶本质的探索历程(1)1716年,《康熙字典》收录了酶字,并将“酶”解释为“酒母也”。
“酒母”就是现在所说的酵母。
(2)1857年,法国微生物学家巴斯德认为:没有酵母菌活细胞的参与,糖类是不可能变成酒精的。
(3)德国化学家李比希认为:引起发酵的是酵母菌细胞死亡并裂解后释放出来的物质。
(4)德国化学家毕希纳把从酵母菌细胞中提取出的引起发酵的物质称为酿酶。
2020人教版高一生物上册必修1《5.1.1酶的作用和本质》【含答案】

人教版高一生物上册必修1《5.1.1酶的作用和本质》同步练习及答案第五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第1课时酶的作用和本质【基础达标】1.选用新鲜的肝脏来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的条件下分解的实验,是因为新鲜的肝脏中() A.含Fe3+多B.含酶的种类多C.温度高D.过氧化氢酶多且活性高2.下列关于酶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酶是具有催化能力的蛋白质或RNAB.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C.食物的消化过程需要酶催化,而细胞内的其他化学反应不需要酶催化D.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酶是RNA3.关于酶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酶能调节生物体的生命活动B.一般说来,活细胞都能产生酶C.酶都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D.所有的酶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都可产生紫色反应4.下列各图中,①表示有酶催化的反应曲线,②表示没有酶催化的反应曲线,E表示酶降低的活化能。
正确的图解是()5.在唾液淀粉酶溶液中加入双缩脲试剂,其结果应该是() A.有大量气泡冒出B.溶液中出现砖红色沉淀C.产生紫色D.溶液呈蓝色6.下列哪项不符合有关酶的叙述() A.酶是有机物B.酶的催化效率很高C.酶起催化作用时,和无机催化剂相同,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D.酶在催化反应中本身也发生了变化7.在编号1~4号的4支试管内各注入10 mL 3%的过氧化氢溶液,1号试管作为对照,2号试管内迅速放入新鲜猪肝1~2小块,3号试管内放入一枚生锈铁钉,4号试管内放入煮熟猪肝1~2块,根据实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1)立即出现大量气泡的试管为______号,气泡中的气体是______。
产生大量气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5.1.1节 酶的作用和本质-高一生物课时同步练(人教版2019必修1)(解析版)

第1节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第1课时酶的作用和本质知识点1:酶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1.下列图中,①表示有酶催化的反应曲线,②表示没有酶催化的反应曲线,E表示酶降低的活化能。
正确的图解是【答案】B【解析】酶可以有效降低化学反应所需的活化能,以保证细胞内的反应在常温、常压下高效地进行,酶降低的活化能=没有酶催化时化学反应所需的能量-有酶催化时化学反应所需的能量。
综上所述,B正确,A、C、D错误。
2.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加入物质组别甲组乙组H2O2(mL) 2 2新鲜的土豆少量---MnO2--- 少量恒温处理15min 37℃37℃带火星的卫生香检测略略A.该实验中因变量是催化剂的种类B.甲乙对照说明酶催化效果更佳C.实验结果说明酶的作用条件温和D.甲乙中卫生香复燃情况差不多【答案】B【解析】自变量是由实验者控制的因素或条件,因变量是由自变量而引起的变化和结果。
该实验中自变量是催化剂的种类,因变量是各组实验现象,即卫生香复燃情况,A项错误;甲乙对照说明酶催化效果更佳,B项正确;两组实验都是恒温处理,实验结果不能说明酶的作用条件温和,C项错误;甲乙中卫生香复燃情况会有所差异,甲组卫生香燃烧更加猛烈,D项错误。
3.右图中Ⅰ代表无催化剂条件下的反应曲线,Ⅱ代表酶作催化剂条件下的反应曲线,E代表能量,则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E1代表有催化剂条件下降低的活化能B.在反应物起始量相同的条件下,Ⅱ生成物比Ⅰ多C.若Ⅱ代表无机催化剂条件下的反应曲线,则E3减小D.E2和E4分别代表有催化剂和无催化剂时的反应活化能【答案】C【解析】E1代表没有催化剂条件下所需的活化能,A项错误;催化剂只改变反应速率,不影响生成物的量,在反应物起始量相同的条件下,Ⅱ和Ⅰ生成物一样多,B项错误;E3表示酶作催化剂时降低的活化能,同酶相比,无机催化剂降低活化能的作用较弱,如果Ⅱ代表无机催化剂条件下的反应曲线,则Ⅱ在活化状态时能量更高,则降低的活化能减少,即E3减小,C项正确;E1和E2分别代表有催化剂和无催化剂时的反应活化能,D项错误。
【高中生物】2023-2024学年 人教版 必修一酶的作用和本质 课件

滴加 2 滴质量分 数为 3.5%的 FeCl3 溶液
滴加 2 滴质量分 数为 20%的肝 脏研磨液
较多 很多
用点燃 的卫生 香检测
复燃 不明显
复燃 明显
实验结论:酶具有催化作用;与无机催化剂相比,其催化效率 更高。
(2)控制变量和设计对照实验: ①控制变量: a.变量:实验过程中的变化因素。 b.自变量:实验过程中人为控制的对实验对象进行处理的因 素。如上述实验中加热、加FeCl3溶液、加肝脏研磨液,是对 过氧化氢溶液的不同处理,温度和催化剂都属于自变量。 c.因变量:因自变量改变而变化的变量。如上述实验中过氧 化氢分解速率就是因变量。
②实验过程和现象:
新配制的体
试管 积分数为 编号 3%的过氧
实验处理
化氢溶液
1 2 mL
不处理
2 2 mL
90 ℃水浴加热
过氧化氢的分 解速率(产生 气泡的多少)
用点燃 的卫生 香检测
基本无气泡产
生
—
很少
—
试管 编号
3
4
新配制的体 积分数为 3%的过氧 化氢溶液
2 mL
2 mL
实验处理
过氧化氢的分 解速率(产生 气泡的多少)
不同处理
不处 放在90 ℃左右 滴入2滴 滴入2滴肝脏 理 的水中加热 FeCl3溶液 研磨液
气泡 几乎 现象 多少 没有 较少
点燃的 不复 复燃 卫生香 燃 不剧烈
较多
复燃 较剧烈
很多
复燃 很剧烈
(1)在实验过程中,滴入肝脏研磨液和 FeCl3溶液时,能否共用 一支滴管?
提示:不能,肝脏研磨液和 FeCl3溶液混合会影响实验的准确 性。
(2)与2号试管相比,3号和4号试管未经加热,也有大量的气泡 产生,并且4号试管中的反应速率最大,这说明了什么?
人教版高中生物学必修1作业课件 第5章 第1节-第1课时 酶的作用和本质

第1节
第1课时 酶的作用和本质
A级 必备知识基础练
1. 下列关于活化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B ) A.活化能是指分子从常态转变为容易发生化学反应的活跃状态所需要的能量 B.无机催化剂、水浴加热都可以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C.酶可以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D.同无机催化剂相比,酶降低活化能的作用效果更显著 [解析] 酶和无机催化剂均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同无机催化剂相比,酶降低活化能 的作用效果更显著;水浴加热可以给化学反应提供能量,但不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2) 该实验用的肝脏要求新鲜的原因是__肝__脏__放__置__时__间__过__长__,__过__氧__化__氢__酶__会__被__微__生___ _物__破__坏__,__影__响__实__验__效__果_。 [解析] 肝脏放置时间过长,其中含有的过氧化氢酶会被微生物破坏,失去催化过氧化 氢分解的能力。 (3) 若要研究生物催化剂与无机催化剂的差别,可选用的实验组合是_试__管__3_和__试__管__4__。 [解析] 若要研究生物催化剂和无机催化剂的差别,实验的自变量是催化剂种类,因此 可选用表格中的试管3和试管4。
[解析] 分析题意,胆碱酯酶可催化红色药片中的物质水解为蓝色物质,因此在没开封 前,胆碱酯酶存在于白色药片中,A项正确;若环境温度较低(秋冬季节检测),“白 片”部分含有的胆碱酯酶活性会降低,完成催化反应所需时间会适当延长,B项正确; 每批测定应设滴加清水的空白对照组,排除实验中非测试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C 项正确;由于有机磷农药对胆碱酯酶有抑制作用,蔬菜表面残留的有机磷农药越多, “白片”部分含有胆碱酯酶的活性越低,而“红片”中物质水解为蓝色物质就越少,因此, 有机磷农药越多蓝色会越浅,D项错误。
新教材高中生物第5章第1课时酶的作用和本质pptx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

二、酶的作用原理和本质 1.酶的作用原理 (1)活化能:指分子从 常态 转变为容易发生化学反应的 活跃 状态所需要的能量。 (2)原理:同无机催化剂相比,酶降低活化能 的作用更显著,因而催化效率更高。 (3)意义:使细胞代谢能在 温和 条件下快速有序地进行。 2.酶的作用及本质 (1)产生场所: 活细胞 中。 (2)生理作用: 催化 作用。 (3)化学本质:绝大多数是 蛋白质 ,少数是 RNA 。
条件 活化能/ (kJ·mol-1)
无催化剂催化 75
FeCl3催化 54
过氧化氢酶催化 29
提示:和无机催化剂相比,酶降低活化能的作用更显著,即催化效率更高。
2.美国科学家萨姆纳从刀豆种子中提取到脲酶,并证明了脲酶是蛋白质(教材第 79 页 《 思 考 ·讨 论 》 ) 。 请 说 明 验 证 脲 酶 是 蛋 白 质 的 实 验 思 路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提示:向脲酶溶液和蛋白质溶液中分别加入双缩脲试剂,若都出现紫色反应, 则说明脲酶是蛋白质
第1节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 第1课时 酶的作用和本质
学有目标——课标要求必明 1.通过对酶催化作用具体实例的讨 论,说明酶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 及酶的本质 2.通过阅读分析“关于酶本质的探 索”的资料,认同科学是在不断 地探索和争论中前进的,伟大的 科学家也会有认识上的局限性
记在平时——核心语句必背
教材问题提示
《思考·讨论》之关于酶本质的探索(教材第79-80页) 1.巴斯德认为发酵与活细胞有关,这是合理的;其认为发酵是整个细胞而不是 细胞中的某些物质在起作用,这是不正确的。李比希认为引起发酵的是细胞中的 某些物质,这是合理的;其认为这些物质只有在酵母菌细胞死亡并裂解后才能发 挥作用,这是不正确的。 2.巴斯德是微生物学家,特别强调生物体或细胞的作用;李比希是化学家,倾 向于从化学的角度考虑问题。他们的争论促使后人把对酶的研究目标集中在他们 争论的焦点上,使科学研究更加有的放矢。
2021学年高中生物第5章1.1酶的作用和本质层级训练含解析人教版必修一.doc

第1课时酶的作用和本质知识点一酶的本质断出该叙述是错误的( )A.斯帕兰札尼 B.巴斯德和李比希C.毕希纳 D.切赫和奥特曼2.下列有关酶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酶是具有分泌功能的细胞产生的②酶是活细胞产生的③绝大多数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④有的酶是蛋白质,有的是固醇⑤酶在代谢中有多种功能⑥酶在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中起调控作用⑦酶只能起催化作用A.①③⑤ B.①④⑥C.②③⑥ D.②③⑦3.(多选)下列关于酶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酶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或核糖核苷酸B.酶只能由内分泌细胞合成C.酶通过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来提高化学反应速率D.人体内的酶进行催化过程中,酶本身不变,所以酶不会发生自我更新知识点二酶的作用4.A.是反应物分子从常态变为活跃状态所需要的能量B.加热能使过氧化氢分子得到能量,但不能降低活化能C.无机催化剂使反应物分子获得的活化能的总量更多而加快反应速率D.酶能降低反应物分子发生反应的活化能而使反应更容易进行5.生物体内酶的作用及特点是( )A.能使不能发生的化学反应发生B.酶的作用原理与加热反应物的作用原理一样C.为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提供能量D.催化效率比无机催化剂高6.(多选)如图为某化学反应在有酶催化和无酶催化条件下的能量变化过程,假设酶的环境条件适宜,对于图中曲线分析正确的是( )A.曲线①表示无酶条件下的能量变化B.若使用无机催化剂,则图中B点在纵轴上向上移C.该图体现出酶能降低反应所需的活化能D.曲线中纵坐标所示的AB段为酶所降低的活化能知识点三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速率A.实验中所用肝脏必须是新鲜的,若放置时间过长肝细胞内的过氧化氢会减少B.实验中用到的滴管,必须先吸取氯化铁溶液再吸取肝脏研磨液,这样对实验结果影响较小C.过氧化氢在温度高的环境中分解速度比常温下会加快D.实验的自变量是试管中产生气泡数目的多少和卫生香的复燃情况8.在小型圆底烧瓶内盛等量的H2O2溶液,迅速加入等量的下列图示中的物质,烧瓶口紧包着一个小气球,使烧瓶沉于烧杯底部的同一位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酶的作用和本质
[拓宽教材]
1.(必修1 P78“实验”改编)下列叙述与题图实验不相符的是( )
A.该实验的自变量是催化剂的种类
B.该实验的因变量是催化剂的催化效率
C.该实验能证明酶降低活化能的作用更显著
D.加入肝脏研磨液和Fe3+,前者的反应速率总是较快
解析:选D。
在适宜的条件下,酶和无机催化剂相比,酶催化效率更高,不同条件下,二者无法比较。
2.(必修1 P81“资料分析”改编)资料1:20世纪80年代科学家发现了一种RnaseP酶,由20%蛋白质和80%RNA组成,如果将这种酶中的蛋白质除去,他们发现留下来的RNA仍然具有与这种酶相同的活性。
资料2:唾液中含有唾液淀粉酶,要验证唾液淀粉酶的化学本质,设计并完成了下表所示的实验:
(1)资料1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
(2)资料2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
答案:(1)RNA具有催化作用
(2)唾液淀粉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精练好题]
3.下列有关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酶是具有分泌功能的细胞产生的
②有的从食物中获得,有的是体内转化而来
③酶是活细胞产生的
④绝大多数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⑤有的酶是蛋白质,有的是固醇
⑥酶在代谢中有多种功能
⑦酶在新陈代谢和生殖发育中起调控作用
⑧酶只是起催化作用
⑨酶只在细胞内发挥作用
A.①②⑤B.③⑦⑨
C.③④⑧D.④⑤⑥
解析:选C。
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功能的有机物;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类物质,少数酶为RNA;酶只有催化功能。
4.(2019·南宁三中高一期末)下列关于生活中各种酶的使用,说法错误的是( ) A.加酶洗衣粉中的酶不一定从生物体内直接提取
B.果胶酶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果汁的产量和质量
C.含酶牙膏的使用可以更好地预防龋齿
D.溶菌酶可帮助细胞溶解代谢的废弃物
答案:D
5.(2019·福州八县一中期末联考)对盛有H2O2的试管加热和加入催化剂都能够促进H2O2分解,下列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二者加速H2O2分解的原理是不同的
B.二者都可以使过氧化氢分子的能量提高
C.二者都可以降低过氧化氢分子的活化能
D.加入催化剂过氧化氢酶和铁离子的作用效果是相同的
答案:A
6.在实验中需要控制各种变量,其中人为改变的变量是( )
A.因变量B.自变量
C.无关变量D.控制变量
解析:选B。
在实验中,需要控制相应的一些变量,以免影响实验结果。
其中,因变量是指随着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的变量;除自变量外,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的一些可变因素称为无关变量;而人为改变的变量称为自变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