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三年级上册《习作:那次玩得真高兴》教学设计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习作《那次玩得真高兴》教学设计(详案)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习作《那次玩得真高兴》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简单地写一次玩的过程,表达出当时快乐的心情,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2.能把那次玩的经历写清楚,把玩得怎么高兴作为重点来写,能写出当时快乐的心情。
语句要通顺,意思要连贯。
3.能和同学交流习作,修改同学看不明白的地方。
教学重点1.能简单地写一次玩的过程,表达出当时快乐的心情。
2.写完后,能和同学交流习作,修改同学看不明白的地方。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1.谈话:同学们都很喜欢玩,这节作文课我们先来玩一个小游戏——掰手腕。
2.一起玩游戏。
(1)教师宣布游戏规则,相机出示课件。
①双方统一用右手进行比赛,左手握拳放在背后,手肘不能离开桌子,身体其他部位不能碰到桌子。
②谁先把对方的手背掰倒在桌子上谁就赢。
③采取三局两胜制。
(2)游戏对决,体验快乐。
将全班学生平均分成六个组,先同桌双双对决,分出胜负。
然后,各组推荐一名代表,进行组间对决。
(3)了解心情,分享快乐。
①引导学生说说本次玩游戏最高兴的是什么。
②学生自由回答,教师相机指导口语表达。
3.联系生活回忆玩。
(1)引导学生回忆:平时都喜欢玩什么?有没有哪次玩得特别开心、印象特别深刻?(2)指名学生表达。
二回忆过程,理清要素1.过渡:我们玩得特别开心的事情太多了,那么我们可以用哪些方法将回忆理清楚呢?2.回忆“怎么玩的”方法。
(1)“放电影”回顾。
①回忆“当时是怎么玩的”可以通过“放电影”式的方法在脑海里回想一遍。
②以“掰手腕”为例,结合表格,理清游戏过程。
掰手腕我和对手的表现同学的表现开始时我和对手相对坐着,把肘关节放在桌子上拭目以待掰手腕的过程第一局我们双手紧紧握在一起……最后我赢了为我们加油第二局我的手腕微微向右倒了……我输了,微微地叹了口气鼓掌第三局对手气势很旺,……我输了,难过地低下了头欢呼雀跃(2)借助照片与人物。
借助照片,想一想那次开心的玩的过程,或者与一起去的人聊一聊。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习作:那次玩得真高兴教案

习作《那次玩得真快乐》【教课目】1.指学生留意察,真体,激写作的梦想,培育写作的趣;2.能初步按事情展序,一此中情意思,把事情的程写清楚,写详细,逐渐提升事能力;3.能初步学会描绘特定的面。
【教课要点】把自己快的心情写下来。
【教课点】把自己玩得程写下来。
【教课】 1【教课程】一、懂要求,明确目1.我的活能够是丰富多彩,人回味无,你【意:出得都参加哪些活?(学生自由沟通)示目明确目2.作要求。
,使学生趣以“那次玩得真高” 写一篇作文,目自。
盎然地入作(件出示 1)那次玩得真高(板:那次玩得真高)教课中。
】二、回沟通,资料1.引学生回活的情形,着从活中材。
校园生活丰富多彩,堂上有故事,下后也有故事。
有些故事与老相关,有些故事中只有学生,有些故事生在集体活之中,有些故事生在一两个人之。
2.小沟通。
3.代表言。
4.教小,引学生学会材:(件出示 2)(1)地址:校园、家里、野外、公园⋯⋯(2)空:教室内、操上、物园、游⋯⋯(3):堂上、活、、周末、假期⋯⋯(4)人物:同学、老、家、陌生人⋯⋯【意:材、确立中心。
培育学生写前构想材的。
】(5)事件:故事、猜、法比、歌唱比、手段、拔河比、踢子比、运会、旅行、野炊⋯⋯(6)感觉:高兴、悲、愉悦、理解了⋯⋯三、扣要求,确立中心1.教言:在作中表童年生活我的感觉或是理解了某种道理,或是陶冶某种情操,或是增某种知,或是培育某种能力。
就是文章的中心。
2.小沟通,确立中心。
(板:确立中心)四、欣范文,掌握技法1. (件出示 3)那次玩得真高有一次,我和爸爸,,哥哥有姐姐一同去西安的公园游乐。
我走着走着,看有人在出租人和双人的自行。
我素来没有双人的自行,因此我得很奇特,便和哥哥租了一双人自行,爸爸和姐姐各租了人自行,但是我第一次与双人自行零距离接触啊!上坐好,子就往右斜,好哥哥比我高,腿撑住了地面。
然没有“人仰翻”,但是我是有点惧怕。
上就碰到下坡,子像机一“ ”了起来。
我有点,因怕我出去,摔交。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习作《那次玩得真高兴》优秀教案

习作:那次玩得真高兴教学目标1.能简单地写一次玩的过程,表达出当时快乐的心情,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2.能和同学交流习作,修改同学看不明白的地方。
学前准备教师:“”。
2.提前收集一些学生活动的照片。
学生:准备自己最喜欢玩的玩具或者玩耍时的一张照片。
课时安排1-2课时一、激情导入,揭示话题1.出示平时学生的活动照片和提前收集的学生的生活照片,揭示话题。
导语:大家看,这是我们平时活动的一些照片。
另外,老师还特意询问了你们的爸爸妈妈,请他们帮忙提供了一些照片。
有跟家人一起游泳、打水仗的,有跟小伙伴一起比赛跳绳的,有在草原上骑马的,还有在果园里采摘的……(随机出示照片。
)这节课,我们就要把这些有趣的、好玩的、高兴的经历,跟同学先说一说,再写下来。
2.出示话题:那次玩得真高兴。
二、游戏体验,指导观察“掰手腕儿”的游戏。
(1)学生自由组合,三人一组,一人担任裁判,其余两人比赛竞技。
(2)教师宣布游戏规则。
两位选手先做好准备,裁判喊“开始”后二人比手劲。
(3)由学生推选出力气最大的“大力士”,或是自告奋勇上台当“擂主”,接受挑战。
2.引导学生观察游戏的过程。
过渡:两位小选手刚刚真是拼尽了全力,大家“加油”的声音把老师的耳膜都要震破了。
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比赛之前,两位选手分别有怎样的表现?比赛的时候,他们又是怎样表现的?比赛结束后,赢的一方和输的一方又有什么不同的反应3.学生汇报交流自己的观察,教师相机点拨指导。
从旁观者的角度来看:(1)按照比赛前、比赛时、比赛后的顺序引导学生对“选手”进行观察。
(2)着重观察两个人的外貌、神态、动作的差异。
(3)整个比赛过程中,同学们有什么表现?你自己有什么想法?(4)活动结束了,你有什么感受?从参与者的角度来看:(1)按照比赛前、比赛时、比赛后的顺序进行观察(2)比赛前,对手的外貌、神态、动作,你注意到了吗?你的心情怎样?(3)比赛时,你注意到对方的手了吗?软硬、大小、干湿情况如何?握得紧不紧?力气大不大?对方的神态、姿势是怎样的?你又是怎么想、怎么做的?你注意到同学们的喊声了吗?你又是怎么想、怎么做的?(4)你最后是赢了还是输了?心里有什么感受?4.出示例文,引导学生朗读感受。
部编版(统编)三年级语文上册《习作:那次玩得真高兴》名师教案

《那次玩得真高兴》名师教案一、文本教学解读本次习作是学习单元课文的基础上学写一件简单的事,教材从习作内容、习作方法和习作修改三个方面进行习作指导。
1.挖掘习作素材,明确习作内容与要求。
本次习作的题目是“那次玩得真高兴”。
开篇导语:“你平时喜欢玩什么?有没有哪次玩得特别开心、印象特别深刻?”提示我们:这次习作先让学生回忆平时喜欢玩什么,是玩滑板、踢足球,还是丢沙包……然后再想一想,哪次玩得特别开心、印象特别深刻。
接下来的四幅情景图介绍了一个同学平时喜欢玩什么,包括和同学玩掰手腕、和爷爷去钓鱼、和爸爸妈妈参观动物园、和小伙伴在游乐场坐翻滚过山车。
情景图呈现了这个同学喜欢跟谁去玩,到哪去玩,玩的是什么,会为学生的回忆打开思路,调动更多相关的生活积累。
学生可以先丰富前面的回忆,然后选择出玩得特别开心、印象特别深刻的那一次玩作为本次习作的材料。
2.回忆玩的过程,清楚明白地写下来“回忆一下你当时是怎么玩的?把你玩的过程像放电影一样在脑海里回想一遍,然后写下来。
”这一板块是让学生先回忆,然后写下来。
上面已经确定了玩得特别开心、印象特别深刻的那次玩,现在回忆一下当时是怎么玩的。
可以想想,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和谁玩,再像放电影一样在脑海里回想一遍:玩的过程是怎样的,特别开心的是什么?哪儿特别深刻?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回忆玩的过程,教材中的“泡泡”还提示:“可以看照片帮助回忆,也可以跟当时和你一起玩的人聊一聊”。
一张照片记录的是一个精彩的瞬间,几张照片记录的或许就是一个玩的过程,或者是玩得特别开心的场景。
和一起去玩的人聊一聊,同样能把玩的过程和开心的情景回忆得更清晰。
学生写的时候要注意把怎么玩的写出来,把玩得特别开心体现出来,注意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3.评价修改,完善习作。
习作完成以后首先是自己大声读一读,看看是否把玩的过程清楚明白地写出来了,有没有表达出当时快乐的心情。
然后和同学交流,互评习作,跟他们分享自己的快乐。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习作《那次玩得真高兴》优质教案

习作:那次玩得真高兴(教案)教学目标1.能简单地写一次玩的过程,表达出当时快乐的心情,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2.能和同学交流习作,修改同学看不明白的地方。
教学准备教师观察学生的课间活动,拍摄学生校园活动的视频、图片,并整理制作成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能简单地写一次玩的过程,表达出当时快乐的心情,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教具准备小学课件资源教学过程Ⅰ创设情境,趣味导入1.创设情境。
课件出示教材插图,引导学生欣赏交流,描述插图描绘的画面。
2.趣味导入。
(1)师:听了同学们的描述后,有怎样的想法?预设1:他讲的事情很有趣,让人难忘。
预设2:他把图片中记录的事情介绍得很清楚。
(2)师:照片、视频都是现在记录生活的方式,在生活和学习中,有很多有趣、难忘的事情,但它们只能记录一时的画面,不能完整地展示全部。
3.引出习作题目。
师:(过渡)记录生活不仅可以通过图片、视频的方式,还可以用文字记录下来。
如果我们能够从这些生活的点滴中选择一次玩得最高兴的过程写下来与大家分享,那该多好啊!今天我们就来写一写玩得最高兴的一件事。
(板书:那次玩得真高兴)【设计意图】从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引入,引导学生观察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Ⅱ结合经验,确定内容1.师:同学们,你们平时喜欢玩什么?哪次玩得特别开心、印象特别深刻?2.学生独立回顾思考,小组交流,教师巡视,适时指导。
3.全班交流。
预设1:暑假里的一天,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爬香山。
那次玩得真高兴。
预设2:周六下午,我和几个小伙伴一起踢足球,那次玩得真高兴。
预设3:暑假里的一天,我和爸爸一起去玩漂流。
那次玩得真高兴。
4.师:同学们都回顾了自己玩得特别开心、印象特别深刻的一件事。
现在请你们再次闭上眼睛,回想一下:你们具体是怎么玩的?5.学生独立回顾,思考,指名交流。
6.小结:同学们说得真好。
不但清楚地说明了和谁在一起,而且还说清楚了是怎么玩的。
Ⅲ范文引路,学习方法1.课件出示范文《丢手绢》,共同学习。
习作:那次玩得真高兴-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习作:那次玩得真高兴 -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玩得真高兴”的意思。
2.能够正确运用“那次”、“真”、“高兴”等词语。
3.能够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玩得开心的经历。
教学重点1.理解“玩得真高兴”及相关词语的意思。
2.能够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经历。
教学难点1.学生较难掌握“那次”、“真”、“高兴”等词语的用法。
2.学生较难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经历。
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首先,教师可以询问学生在家里、在学校或者在外面玩过的有趣的游戏或者活动,并让学生进行简单的口头介绍。
2. 展示课文展示课文,并让学生朗读课文,以便他们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
然后,教师可以向学生解释“那次”、“真”、“高兴”等词语的意思,并让学生举例说明这些词语的用法。
3. 让学生阅读课文让学生先阅读整篇文章,然后,让他们再阅读一遍,找出自己最喜欢的句子。
然后,让一些学生分享自己最喜欢的句子,并让全班一起阅读这些句子。
4. 课文解析教师可以向学生逐句解析课文,并加强理解和表达。
“那次”是指过去某个时候的经历;“真”表示非常; “高兴”表示心情愉悦。
5. 撰写习作根据课文内容,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完成一篇关于自己玩得开心的经历的习作。
让学生把“那次”、“真”和“高兴”等词语正确运用在文章中,并尽可能用简单的语言表达。
6. 互相交流让学生互相分享自己的经历和作品,并在班级中展示他们的作品。
教学拓展1.让学生把习作读给家长听,以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2.给学生一些相关的图片和视频,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玩得真高兴”的意思。
课后作业写一篇题为“我最开心的一次玩”的作文,要求用到“那次”、“真”和“高兴”等词语。
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那次”、“真”、“高兴”等词语的意思,并正确地运用它们。
他们还能够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玩得开心的经历。
这为以后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并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习作:那次玩得真高兴》教案

习作那次玩得真高兴教学目标:1.通过本次习作训练,学会合理选材,能够抓住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进行描述。
2.能够有条理地将一件事情的经过写清楚、完整,同时表达自己高兴的心情。
3.继续培养自主修改习作的良好习惯,并在参与习作评价的过程中不断提升感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教学重点:能够有条理地将一件事情的经过写清楚、完整。
教学难点:能够在习作中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教学准备:准备多媒体课件与优秀习作范文教学过程:一、创境激趣,引入教学1.课件依次出示教材中的四幅插图,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图上人物的表情,说说自己都从中体会到了他们怎样的心情。
(非常开心、快乐……)教师适时小结:是啊,这些经历确实可以给人带来快乐的感受,相信你们也有很多让自己高兴的经历。
今天的习作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分享自己的快乐经历。
2.板书“那次玩得真高兴”。
【设计意图】此环节教学借助教材插图创设话题,让学生准确感知了本次习作训练的内容,快速进入了本节课的学习状态。
二、唤醒记忆,畅谈经历1.再次出示四幅插图,引导学生认真观察,说说图上的人物都在玩些什么。
注意抓住画面背景说清楚地点,同时还要抓住图上人物的神态想象他们的心理活动。
2.学生交流对画面内容的感知,教师适时引导他们明确第一幅插图是孩子们在课间比赛掰手腕,第二幅插图是父母带着孩子去动物园玩,第三幅插图是爸爸带儿子去河边钓鱼,第四幅插图是几个孩子去游乐园坐过山车。
3.过渡引入:同学们,图上这些孩子快乐的经历一定也勾起了你的美好回忆咆?想一想,你平时喜欢玩什么?你最开心、印象最深的经历又是哪一次呢?先自己想,然后与同桌交流。
4.同桌间相互交流,教师巡视了解交流情况,适时予以话题选择与过程描述指导,让他们抓住“特别开心、印象特别深刻”的经历进行交流。
同时,也可以借助照片帮助自己准确回忆。
5.指名与同学、老师分享自己的快乐经历,其他同学认真倾听,边听边想一想哪些地方说得不错,哪些地方需要改进。
教师根据学生的评价情况适时引导他们注意在说话的过程中一定要说清楚时间地点、主要人物,同时,还要把经历的过程说清楚,并从中突出自己高兴的心情。
统编版三上第八单元习作《那次玩得真高兴》教案

三上第八单元习作《那次玩得真高兴》教案【教学目标】1.回忆自己喜欢玩什么,能从中选择玩得特别高兴、印象特别深刻的一次经历。
2.能把玩的过程写清楚写明白,表达出自己高兴的心情,并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3.和同学分享自己的快乐,能对习作中不明白的地方进行修改。
【课前准备】让学生画一画自己玩得最高兴的一次经历,或者准备一张当时的照片。
【教学过程】诗句引题:1.开始上课前,老师想先与你们分享几句诗:“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这些都是写儿童的诗,不同诗句中的儿童在做不同的事情,但这些事都可以说成是一个字,你知道是什么吗?(玩)2.童年最快乐的事情就是玩。
说到“玩”,同学们脑中会想到什么乐事?让我们一起来聊聊经历过的乐事吧!任务一、回忆乐事,分享乐趣1.请拿出课前准备的图画或照片,用上这样的句式来介绍一下你经历过的最快乐的事。
(句式:____(时间),_____(谁)在______(哪里)______(做了什么),那次玩得真高兴!)2.学生结合图片或照片简单介绍乐事。
说到乐事,有一位小朋友脑中像放电影似的想到了这样四件事,你们觉得他会选择说哪件事?为什么?(生自由说,言之有理皆可。
)预设:①和同学扳手腕,体会到了打败同学的成就感;②和父母去动物园,和喜欢的动物亲密接触,非常高兴;③和爷爷去钓鱼,感受到了成功钓上鱼的喜悦;④和好朋友去坐过山车,体会到了过程中的刺激和兴奋。
师小结:不管是在校内参加体育活动、竞赛活动,还是在校外开展观光赏玩、社会劳动,不论是和朋友、同学玩,还是和家人玩,都能让我们玩得高兴,都值得记录下来。
3.今天,我们就以“那次玩得真高兴”为题完成本学期最后一次习作任务。
任务二、共玩游戏,记录镜头1.先来玩一个游戏,叫做“我是木头人”。
请听老师公布游戏规则:同学们可以在教室内开展自由活动,等老师说“停”,所有人保持住当时的姿势,变成一动不动的木头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习作《那次玩得真高兴》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次习作的话题是“那次玩得真高兴”,要求把一次玩的过程写下来,并表达出当时快乐的心情。
这是本套教材第一一次要求写事,写亲身经历的一件事的过程,使学生能不拘形式地写下真实的经历与感受。
教材第部分以问题激趣,引出本次习作的话题。
还提供了与同伴掰手腕、和爸爸妈妈外出旅行、和爷爷一起钓鱼、去游乐场游玩的4幅图,场景有校内也有校外,有和同龄人的快乐游戏,也有和家人长辈的温馨相处。
活动形式多样,贴近学生生活,旨在从不同角度唤醒学生对快乐往事的记忆,为学生习作的选材做铺垫。
教材第二部分布置了本次习作的任务——写一次玩的过程,并指导学生用“放电影”、看照片、和别人聊一聊等方法回忆当时的情形,以便选择习作内容,梳理习作顺序。
教材第三部分提供了交流和评价的建议,提示学生写后大声朗读,重新在文字中体验当时的快乐心情,并和同学分享交流这种快乐心情。
在同伴反馈的基础上,修改别人看不明白的地方,学习如何将习作写得更清楚。
教学目标
能简单地写一次玩的过程,表达出当时快乐的心情,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教学准备
1、课前制作PPT课件,微课、设计并打印作文纸。
2、课前熟悉学生,师生互动游戏。
教学过程
板块一用好教材,广泛选材
1、活动设计一:看图说话
(1)出示图片。
(2)说一说: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和谁一起?玩什么?
师相机点评,暗示选材的多样性。
(3)出示选材表格,师总结:一次快乐的玩耍可能发生在课间,也可能发生在假期,可能是跟小伙伴一起,也可能是跟亲人朋友一起。
玩的内容也非常丰富多彩!
板块二:依托游戏,说清过程
过渡: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写一篇习作——那次玩得真高兴。
1、板书课题——那次玩得真高兴(ppt同时出示课题)
2、审题(1)齐读题目(2)审题
师:说说,这次习作要写什么?(生围绕课题自由说)
3、聚焦玩得最高兴的那一次。
师总结:从众多的项目中选择玩得最高兴、印象最深刻的那一次来写。
4、指名分享:哪一次玩得最高兴?
(1)指名生1、2、3说(明确选材)
5、活动设计:聚焦过程,探索方法。
(1)指名生1试说课前游戏怎么玩的?
(2)指名生2评价
问:谁来评价一下,他说清楚了吗?
(3)谈话交流,说清过程。
步骤一:生围绕“过程”自由评价。
师引导学生可以用表示顺序的连接词来把玩耍过程说清楚,相机出示(“首先……接着……然后……最后……”)。
步骤二:补充归纳其它的表示顺序的连接词。
步骤三:同桌试用连接词互说“你做我猜”游戏过程。
步骤四:指名生借助连接词再说“你做我猜”的游戏过程。
步骤五:师评价过程清楚,并板书“过程清楚”。
小结:(出示表格)在向别人介绍玩的经历时,除了说出基本信息之外,还可以用上“首先……接着……然后……最后……”等表示顺序的连接词,把玩的过程说清楚。
板块三:聚焦环节,表达快乐
1、借助照片,重温课前游戏。
2、聚焦最好玩的部分。
(你觉得刚才那个游戏的哪个环节最好玩?)
3、师总结:把自己觉得最好玩的地方多说几句,说出自己看到的、想到的,更能让大家感受到你的快乐。
(板书:表达快乐)
4、学生完整地把游戏过程再说一次,说到最好玩的部分时,可以多说几句。
板块四:拓展延伸,分享快乐
过渡:生活中这样的快乐时光一定还有很多很多。
现在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像放电影一样,回想玩得最高兴的那一次。
1、配乐放电影,回忆快乐经历
师配音:想想,你们先是怎么做的……接着呢……然后是怎么做的……最后呢……最好玩的是什么呢?
2、小组内分享。
3、个别汇报。
4、学生评价。
(引导学生围绕“过程清楚”“表达快乐”进行评价。
)
5、播放微课:“兔小贝”总结习作方法。
版块五:创设情境,尝试习作
1、创设情境:校报“快乐瞬间”征稿。
2、温馨提示:写出玩耍的过程,可以用上“首先……接着……然后……最后……”。
把最好玩的部分多写几句。
标准:字迹工整;
标点符号使用正确;过程清楚;表达快乐。
3、展评学生习作。
(1)指名学生展示自己的习作。
(2)师生评价。
4、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那次玩得真高兴
过程清楚表达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