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毕业设计计算书
剪力墙结构毕业设计计算书

剪力墙结构毕业设计计算书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为具体名称高层住宅楼,位于具体地点。
地上X层,地下X 层,建筑高度为X米,总建筑面积为X平方米。
结构形式为剪力墙结构,抗震设防烈度为X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X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X组,建筑场地类别为X类,场地特征周期为X秒。
二、设计依据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2015 年版)3、《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2016 年版)4、《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10)5、相关的建筑、结构设计图集三、荷载取值1、恒载屋面恒载:具体数值kN/m²楼面恒载:具体数值kN/m²墙体自重:具体数值kN/m²2、活载屋面活载:具体数值kN/m²楼面活载:具体数值kN/m²楼梯活载:具体数值kN/m²3、风荷载基本风压:具体数值kN/m²地面粗糙度类别:具体类别4、地震作用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具体数值竖向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具体数值四、结构布置1、剪力墙布置根据建筑功能和受力要求,在建筑物的纵、横两个方向均匀布置剪力墙。
剪力墙的厚度根据楼层高度和受力情况进行变化,底部加强部位的剪力墙厚度为Xmm,上部楼层的剪力墙厚度为Xmm。
2、梁布置在楼盖中布置主次梁,以承受楼面荷载并将其传递给剪力墙。
梁的截面尺寸根据跨度和受力情况进行计算确定。
3、板布置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板厚根据跨度和受力情况进行取值,一般为Xmm 至Xmm。
五、结构计算模型1、计算软件采用具体软件名称进行结构分析计算。
2、计算参数设置考虑楼板的弹性变形,采用刚性楼板假定。
考虑扭转耦联效应。
3、计算模型的建立根据结构布置,输入剪力墙、梁、板等构件的几何尺寸和材料属性。
定义边界条件和荷载工况。
六、地震作用分析1、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计算结构的自振周期和振型。
土木工程毕业结构设计计算书

摘要m,建设地点在贵阳市,抗毕业设计题目为贵阳市中学教学楼结构设计,建筑面积55172震设防烈度为6度;上部结构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框架抗震等级为三级;基础采用柱下独立基础。
毕业设计包括建筑设计、结构设计两部分。
结构设计是重点。
结构设计内容包括:构件截面尺寸的确定、竖向和水平荷载计算、框架内力及侧移计算、内力组合、框架梁柱截面配筋以及楼板、楼梯和基础设计。
严格按有关结构设计规范或规程进行结构设计,并且考虑了抗震计算和有关构造要求。
在计算方法上,水平地震作用采用“底部剪力法”,风荷载和水平地震作用下框架内力计算采用D值法,竖向荷载作用下框架内力计算采用分层法。
结构设计算重点是手算,并利用PKPM软件包中Satwe软件检验手算结果。
关键词:教学楼、混凝土、框架结构、内力计算、配筋前言毕业设计是土木工程专业本科教学计划的最后一个重要环节,是对学生综合素质与工程实践能力的一次检验;毕业设计能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的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相应技能,更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分析处理工程问题的能力。
m,建筑地点在贵阳市,抗震设防毕业设计为四层教学楼,建筑面积达 55172烈度为6度,上部结构为框架结构,基础为预应力桩。
本题目建筑结构绘图不算很复杂,但结构计算上也有一些难点。
本毕业设计主要分为建筑设计、上部结构设计、下部结构设计、楼板结构设计、楼梯结构设计和分析与总结六大章。
第一章主要是建筑方案与建筑施工图设计说明,第二章是设计的重点,主要是结构方案选型、框架截面尺寸初选、荷载计算、侧移验算、内力分析和组合、框架梁柱配筋计算。
第三、四、五章主要是地基,楼板,楼梯的方案选型、尺寸初选和配筋计算。
第六章主要是电算与手算的分析比较。
1 建筑设计1.1设计资料1.1.1工程概况拟在贵阳市新中学教学楼,总建筑面积为5517 m2。
此教学楼为四层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建筑高度为16.8m。
1.1.2设计原始资料1)地段平面:L形,东西长69.6m,长边南北宽25.8m,短边南北宽18m。
框架结构毕业设计计算书 (终)

一、工程概况1.工程概况1.1建设项目名称:中学教学楼本工程建筑功能为公共建筑,使用年限为50年;建筑平面的横轴轴距为6.0m ,纵轴轴距为5.4m 和4.5m ;内、外墙体材料为陶粒混凝土空心砌块,外墙装修使用乳白色涂料仿石材外墙涂料,内墙装修喷涂乳胶漆,教室内地面房间采用水磨石地面,教室房间墙面主要采用石棉吸音板,门窗采用塑钢窗和装饰木门。
全楼设楼梯两部。
1.2建筑地点:重庆沙坪坝 1.3设计资料:1.3.1.地质水文资料:根据工程地质勘测报告,拟建场地地势平坦,表面为平均厚度0.3m 左右的杂填土,以下为1.2~1.5m 左右的淤泥质粘土,承载力的特征值为70kN/m 2,再下面为较厚的垂直及水平分布比较均匀的粉质粘土层,其承载力的特征值为180kN/m 2,可作为天然地基持力层。
1.3.2抗震设防要求:六度四级设防1.3.3.底层室内主要地坪标高为±0.000,相当于黄海高程220.5m 。
1.3.4.地下潜水位达黄海高程213.5m, 对本工程无影响。
1.4主要构件材料及尺寸估算 1.4.1主要构件材料框架梁、板、柱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构件, 墙体采用混凝土空心砌块,混凝土强度:梁、板、柱均采用C30混凝土,钢筋使用HPB235,HPB335,HRB 400三种钢筋。
1.4.2.主要构件的截面尺寸、 按高跨比条件,当mm l h 55401=≥时,满足刚度要求,可不验算挠度。
对于工业建筑的楼盖板,要求mm h 80≥,取板厚mm h 100=3、次梁的截面高度应满足 121(=h ~475()181=L ~mm )316,取mm h 400= 则21(=b ~133()31=h ~mm )200,取mm b 200=。
4、主梁的截面高度应该满足81(=h ~440()141=L ~mm )660,mm h 400=,则21(=h ~200()31=h ~mm )300,取mm b 250=。
框架结构毕业设计_计算书(著名高校经典版)-799849862

结构设计计算说明书第一章 工程概况该建筑为陕西陕焦化工有限公司招待所,地址位于渭南市富平县。
该建筑结构类型采用钢筋混凝土现浇框架构。
建筑场地范围大约54米³18米;建筑面积:约为4800平方米。
层数:5层;拟建场地的场地类别为Ⅱ类;基本风压:0.35 kN/m²;基本雪压:0.20 kN/m²。
结构的使用环境类别为一类,雨篷等外露构件为二b类。
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 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5g,地震分组为第一组设计, 设计特征周期T g=0.35s, 阻尼比为0.05。
第二章 结构布置根据该房屋的使用功能及建筑设计的要求,进行了建筑平面、立面及剖面设计,填充墙采用240mm厚的混凝土心砖砌筑,楼盖及屋盖均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楼板厚度取100mm。
该建筑为招待所,房间布局较为整齐规则,所以采用横向框架承重方案,四柱三跨不等跨的形式。
柱网布置形式详见建筑平面图。
平面详图结构简图2.1 梁截面尺寸估算2.2 柱截面尺寸估算n为验算截面以上楼层层数,g为折算在单位建筑面积上的重力荷载代表值,框架结构近似取15 kN/m²,F为简支状态计算的柱的负荷面,β为考虑地震作用组合后柱轴压力增大系数。
由设计要求得,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房屋高度不超过30m,丙类建筑,该框架的抗震等级为三级。
抗震等级为三级的框架结构轴压比限值 [μn]=0.9。
根据上述结果,并综合考虑其它因素,本设计柱截面尺寸取值如下2.3 基础尺寸估算第三章 框架侧移刚度3.1 横向框架梁侧移刚度3.2 横向框架柱侧移刚度0.760.751~5层楼面4.2 屋面及楼面可变荷载标准值∑D 1/∑D 2=>0.7,该框架为规则框架。
第四章 重力荷载计算4.1 屋面及楼面永久荷载标准值屋面(不上人)∑D 1/∑D 2=>0.7,该框架为规则框架。
3.3 纵向框架梁侧移刚度3.4 纵向框架柱侧移刚度3.4.1 中框架柱侧移刚度3.4.2 边框架柱侧移刚度3.2.1 中框架柱侧移刚度3.2.2 边框架柱侧移刚度恒载5层2~4层1层4.4 计算重力荷载代表值 墙体为240mm厚粘土空心砖,外墙面贴瓷砖0.5kN/m²内墙面为20厚抹灰,内墙体为240mm厚粘土空心砖,两侧均为20厚抹灰。
毕业设计计算书

毕业设计计算书目录摘要 (8)Abstract (9)第1章工程概况 (10)1.1工程简介 (10)1.2地质、水文及气象资料 (10)第2章结构布置及梁柱截面尺寸确定 (11)2.1 结构布置及计算简图 (11)2.2 梁柱截面尺寸初定 (12)2.2.1 主梁尺寸 (12)2.2.2 次梁尺寸 (13)2.2.3 框架柱截面尺寸 (13)2.2.4楼板尺寸设计 (16)第3章荷载计算 (17)3.1 屋面及楼面荷载 (17) (17)3.1.2 楼面荷载 (18)3.2 框架节点集中荷载代表值计算 (18)3.2.1 屋面框架节点集中荷载标准值 (18)3.2.2 楼面框架节点集中荷载标准值 (20)3.3 风荷载标准值计算 (21)3.4 地震作用计算 (22)3.4.1建筑物总重力荷载代表值G i的计算 . 223.4.2地震作用计算 (24)第4章框架内力计算 (30)4.1恒载作用下框架内力计算 (31)4.1.1 分配系数计算 (31)4.1.2 杆件固端弯矩计算 (33)4.1.3 内力计算 (36)4.2活载作用下框架内力计算 (41)4.2.1 杆件固端弯矩计算 (42)I I4.2.2 内力计算 (44)4.3风荷载作用下框架内力计算 (49)4.4(雪或活)荷载作用下框架内力计算 (58)4.4.1 横梁线荷载计算 (58)4.4.2 纵梁引起柱端附加弯矩 (59)4.5 地震作用下框架内力计算 (67)第5章框架内力组合 (73)5.1 内力换算 (73)5.1.1将活荷载乘以1.1的增大系数 (73)5.1.2控制截面换算 (74)5.2 内力组合 (79)第6章框架梁、柱截面设计 (81)6.1 框架内力调整 (81)6.1.1 梁“强剪弱弯”的内力调整 (81)6.1.2 “强柱弱梁”及柱的“强剪弱弯”内力调整 (84)I II6.1.3 底层柱下端弯矩调整 (87)6.1.4 角柱内力调整 (87)6.1.5 “强节点弱构件”的内力验算 (88)6.2 框架梁截面设计 (90)6.2.1梁的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 (90)6.2.2 梁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 (90)6.3 框架柱截面设计 (91)6.3.1柱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91)第7章楼梯设计 (95)7.1 踏步板设计(取一个踏步) (95)7.1.1 荷载计算 (95)7.1.2内力计算 (96)7.1.3 受弯承载力计算 (96)7.2 楼梯斜梁设计 (97)7.2.1 荷载计算 (97)I V7.2.2内力计算 (97)7.2.3 承载力计算 (98)7.3 平台梁设计 (98)7.3.1 荷载计算 (98)7.3.2 内力计算 (99)7.3.3 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 (99)7.3.4 斜截面受剪承载力验算 (100)7.3.5 吊筋计算 (100)7.4 平台板设计 (100)7.4.1 荷载计算 (100)7.4.2 内力计算 (101)7.4.3 配筋计算 (101)第8章现浇楼面板设计 (102)8.1 设计资料 (102)8.1.1 截面尺寸 (102)V8.1.2 荷载计算 (102)8.2 楼板内力计算 (103)8.3 屋面板内力计算 (105)第9章次梁设计 (107)9.1 荷载计算 (107)9.1.1 荷载计算 (107)9.1.2 内力计算 (108)9.2 截面设计 (108)9.2.1 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 (108)9.2.2 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 (109)第10章基础设计 (111)10.1 设计资料 (111)10.2 独立基础设计 (111)10.2.1 基础埋深和基础计算荷载的确定 (112)10.2.2 基础底面尺寸的确定及地基承载力验算 (113)V I10.3 抗震验算 (116)10.4 地基变形验算 (116)10.5 基础结构设计 (116)10.5.1 荷载设计值 (116)10.5.2 A柱基础配筋计算 (116)10.5.3(B—C)柱基础配筋计算 (119)参考文献 (122)致谢 (124)附录 (126)附录1 外文原文 (126)附录2 外文翻译 (137)附录3 任务书 (144)附录4 开题报告 (151)V II摘要本工程为沈阳市某中学教学楼工程,根据设计任务书以及有关资料,结构形式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主体结构为4层,总建筑面积约4600m2。
毕业设计结构设计计算书

查GB50010-2010和GB50011-2009可知,柱的轴压比应小于轴压 比限值的要求:
C40混凝土:,, 求得: 边柱 中柱 上式中的1.2为荷载分项系数,7表示底层柱承受其上7层的荷载,N 按底层中柱的负荷面积考虑,近似取为。取柱截面为正方形,则柱截面 边长为483mm。结合实际情况,并考虑其它因素,本设计柱截面尺寸为 600mm×600mm。纵向受拉钢筋抗震锚固长度,梁内钢筋伸至边柱内长, 故柱的截面满足此抗震构造要求。框架柱的截面尺寸均为。 其惯性矩:
(6) 结构设计
结构选型和布置
结构体系选型
采用钢筋混凝土现浇框架结构体系(纵横向承重框架)体系。对于 七层的教学楼,可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混合结构、底层框架或内 框架砖房结构。该建筑要求布置灵活,同时考虑该建筑处于7度地震 区,故选用框架结构体系。由于结构承受纵横向水平地震作用,故选用 横向承重框架为主,同时纵向框架也能承重的体系。 确定框架计算简图
1、B~C轴间框架梁(D~E) 屋面板传荷载至6轴框架梁 恒载: 活载: 板传至横向次梁 恒载 : 活载: 板传至纵向框架梁B轴 恒载 : 活载:
次梁传给纵向框架梁恒载: 恒载=(次梁自重+板传荷载)/2
= 活载= B~C(D~E)轴间框架梁均布荷载: 恒载=梁自重+板传荷载
= 活载=板传荷载 = 2、C~D轴间框架梁 板传荷载至6轴框架横梁
C柱(D柱)= 2.5.2标准层荷载
1、B~C轴间框架梁(D~E)
楼板传荷载至6轴框架梁 恒载: 活载:
框架结构毕业设计计算书完整版

73 1XXXXX设计学生:指导老师:三峡大学XX学院摘要:本设计课题为。
Abstract:The project is the design of a express hotel.关键词:框架结构抗震等级内力分析荷载组合独立基础板式楼梯Keywords:frame structure前言毕业设计是大学本科教育培养目标实现的重要阶段,是毕业前的综合学习阶段,是深化、拓宽、综合教与学的重要过程,是对大学期间所学专业知识的全面总结。
本组毕业设计题目为。
1.建筑设计1.1工程概况本工程为该工程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0. 1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抗震等级为三级。
1.2地质资料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三级,本地区属亚热带大陆行季风气候,1.3平面布置在平面布置中73 2 1.4立面布置1.5各种用房和交通联系的设计本工程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三级,根据《旅馆建筑设计规范》1.6建筑各构件用料、装饰及做法1.墙体:2.结构设计2.1.1结构布置方案及结构选型根据建筑使用功能要求,本工程采用框架承重方案。
框架柱网布置如下图2.1.1:2.1.2确定结构计算简图(1)计算基本假定:○1一片框架可以抵抗在本身平面内的侧向力,而在平面外的刚度很小,可以忽略(因而整个结构可以划分成若干个平面结构共同抵抗与平面结构平行的侧向荷载,垂直于该方向的结构不参加受力);○2楼板在其自身平面内刚度无限大,楼板平面外刚度很小,可以忽略(因而在侧向力作用下,楼板可做刚体平移或转动,各个平面抗侧力结构之间通过楼板无相互联系和协同工作)。
73 3图2.1.1:框架柱网布置图框架近似计算补充假定:a.忽略梁、柱轴向变形及剪切变形;b.杆件为等截面等刚度,以杆件轴线作为框架计算轴线;c.在竖向荷载的作用下结构的侧移很小,因此,在计算竖向荷载作用时,假定结构无侧移。
(2)计算简图如下图2.1.2(1)根据图2.1.1框架柱网布置图,如图2.1.2(1)所示,选定阴影部分作为框架结构的计算单元,假定框架柱嵌固于基础顶面,框架梁与柱刚接。
框架结构毕业设计计算书

框架结构毕业设计计算书框架结构毕业设计计算书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框架结构在建筑领域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框架结构的设计是建筑师和工程师们在进行毕业设计时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
本文将就框架结构毕业设计计算书进行探讨。
第一部分:引言在引言部分,我们将阐述框架结构的定义和作用。
框架结构是指由多个构件(如梁、柱、框架等)组成的建筑结构。
它的作用是承担和传递荷载,使建筑物具有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在毕业设计中,框架结构的设计是建筑师和工程师们必须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
第二部分:框架结构的设计原则在这一部分,我们将探讨框架结构的设计原则。
首先,框架结构的设计应该满足建筑物的使用要求和功能需求。
其次,框架结构的设计应该考虑建筑物的荷载和力学性能。
最后,框架结构的设计应该满足建筑物的美学要求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第三部分:框架结构的计算方法在这一部分,我们将介绍框架结构的计算方法。
框架结构的计算主要包括静力学分析和动力学分析两个方面。
静力学分析是指计算框架结构在静力平衡条件下的受力情况,以及各构件的尺寸和截面形状。
动力学分析是指计算框架结构在动力荷载作用下的受力情况,以及结构的振动特性和响应。
第四部分:案例分析在这一部分,我们将通过一个案例来分析框架结构的设计和计算。
我们选择一个多层建筑物作为案例,通过静力学分析和动力学分析来计算框架结构的受力情况和振动特性。
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框架结构的设计和计算方法。
第五部分:结论在结论部分,我们将总结框架结构毕业设计计算书的内容和重点。
框架结构的设计是建筑师和工程师们在进行毕业设计时需要重点考虑的因素之一。
通过本文的探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框架结构的设计原则和计算方法,为毕业设计的顺利完成提供指导和帮助。
总之,框架结构毕业设计计算书是建筑师和工程师们在进行毕业设计时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通过对框架结构的设计原则和计算方法的探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框架结构的设计和计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
第一部分设计原始资料 0
第二部分结构构件选型 0
一、梁柱截面的确定 0
二、横向框架的布置 (1)
三、横向框架的跨度和柱高 (2)
第三部分横向框架内力计算 (2)
一、风荷载作用下的横向框架(KJ-14)内力计算 (2)
三、竖向恒载作用下的横向框架(KJ-14)内力计算 (10)
四、竖向活载作用下的横向框架(KJ-14)内力计算 (21)
第四部分梁、柱的内力组合 (28)
一、梁的内力组合 (28)
二、柱的内力组合 (30)
第五部分梁、柱的截面设计 (34)
一、梁的配筋计算 (34)
二、柱的配筋计算 (35)
第六部分楼板计算 (38)
第七部分楼梯设计 (40)
第一节楼梯斜板设计 (40)
第二节平台板设计 (41)
第三节楼梯梁设计 (41)
第八部分基础设计 (43)
第一节地基承载力设计值和基础材料 (43)
第二节独立基础计算 (43)
参考文献 (48)
致谢 (49)
第一部分 设计原始资料
建筑设计图纸:共三套建筑图分别为:某办公楼全套建筑图:某五层框架结构。
1.规模:所选结构据为框架结构,建筑设计工作已完成。
总楼层为地上3~5层。
各层的层高及各层的建筑面积、门窗标高详见建筑施工图。
2.防火要求:建筑物属二级防火标准。
3.结构形式: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填充墙厚度详分组名单。
4.气象、水文、地质资料:
(1)主导风向:夏季东南风、冬秋季西北风。
基本风压值W 0详分组名单。
(2)建筑物地处某市中心,不考虑雪荷载和灰荷载作用。
(3)自然地面-10m 以下可见地下水。
(4)地质资料:地质持力层为粘土,孔隙比为e=0.8,液性指数I 1=0.90,场地覆盖层为1.0 M ,场地土壤属Ⅱ类场地土。
地基承载力详表一。
(5)抗震设防:该建筑物为一般建筑物,建设位置位于6度设防区,按构造进行抗震设防。
(6)建筑设计图纸附后,要求在已完成的建筑设计基础上进行结构设计。
第二部分 结构构件选型
一、梁柱截面的确定
1、横向框架梁 (1)、截面高度h
框架梁的高度可按照高跨比来确定,即梁高h=)8
1
~121(L 。
h=)81~121(
L 1=)8
1
~121(×9200=767~1150mm 取h=750mm (2)、截面宽度
b=)2
1~3
1(h=)2
1~3
1(×750=250~375mm 取b=250mm 2、纵向连系梁 (1)、截面高度 h=11(
~)1218L 1=11
(~)1218×3600=300~200mm 取h=300mm (2)、截面宽度
b=)21~31(h=)2
1~31(×300=100~150mm 取b=200mm 3、框架柱
按轴心受压公式bh f N C ≤[轴压比]计算
中柱N=1.25×14×4.7×3.7×5=1521.6 KN A=1.1·N/fc=(1.1×1521.9)/11.9=140652 mm b=A =375 mm
取中柱截面350×400 mm
边柱N=1.25×14×4.7×0.9×5=370.1 KN A=1.1·N/fc =(1.1×370.1)/11.9=34210 mm b=A =185mm
取边柱截面300×400mm 。
二、横向框架的布置
结构布置的一般原则:
(1)同一结构单元,宜使结构布置简单、规则和对称,结构的抗震刚度要求均匀,且宜使抗侧刚度中心与质量中心重合。
(2)满足使用要求,并尽可能与建筑平、立、剖面划分相一致。
(3)满足人防、消防要求,使水、暖、电各专业的布置能有效地进行。
(4)结构上应尽可能地简单、均匀、规则、对称,构件类型少。
(5)妥善处理温度,地基不均匀沉降及地震等因素对建筑的影响。
(6)尽可能施工简便,经济合理。
(7)柱网尺寸:主梁的经济跨度:6~7m
承重方案:横向承重、纵向承重、横纵双向承重,本工程采用横纵双向承重方式。
次梁的轴向布置:次梁的布置间距要使板满足经济跨度的要求,板的经济跨度为2.8~4.2m 。
主梁布置:主梁为纵横双向框架梁,梁轴线尽量通过柱的中心。
次梁布置:(1)墙下一定要布置次梁来承受墙的重量。
(2)选定承重方案,本工程的承重方案为横纵双向承重。
(3)选定次梁布置的主要方向。
(4)不同的楼层的次梁的走向、位置、数量应尽量统一。
(5)次梁布置将分隔板块,其布置应尽量使板的短边满足经济跨度的要求。
三、横向框架的跨度和柱高
1、框架的跨度
框架的跨度应取柱形心间的距离。
2、框架底层柱的高度
框架的底层柱高取基础顶面至二层楼板顶面间的距离。
根据地质资料综合分析,确定基础顶面标高为-0.030,二层板顶的标高为3.9,所以底层柱高应取为3.9+0.030=3.93m。
3、其余各层柱高
除底层柱外的其余各层柱的柱高均取层高,故本设计其余各层柱高均为3.6m。
框架计算简图
第三部分横向框架内力计算
一、风荷载作用下的横向框架(KJ-14)内力计算
(一)、风荷载计算 (假定风从左向右吹)
垂直于建筑物表面上的风荷载标准值应为:W
K =β
Z
μ
S
μ
Z
w。
因结构高度H=18.6m<30m,
故取β
Z =1.0;对于矩形截面,μ
S
=1.3,本建筑物所在的地面粗糙度为有密集建筑群的大
城市市区,故属C类。
将风荷载换成作用于框架每层节点上的集中荷载,如下表:
注:表中A为各层框架节点的受风面积。
故风荷载下的计算简图为:
风载计算简图
(二)、风荷载下的横向框架内力计算—D值法
1、侧移刚度D
2、风荷载作用下框架侧移计算
水平荷载作用下框架的层间侧移可按下式计算:∑=
∆D
v u ij
j
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