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盆腔脏器脱垂的研究进展.
老年女性盆腔器官脱垂的治疗进展

199老年医学与保健2021年第27卷第1期Geriatr Health Care,2021,Vol.27.No.1[7]Sleep Diseases and Conditions -Sleep Disorders;Findings from Vanderbilt University Medical Center Provide New Insights into Sleep Disorders [Ascorbate Deficiency Decreases Dopamine Release In Gulo (-/-)and App/psen1Mice][J].Chemicals &Chemistry,2020,10:110-115.[8]Martins da Silva R,Afonso P,FonsecaM,.Comparingsleep quality in institutionalized and non-institutionalized elderly individuals [J].Aging Ment Health,2020,24(9):1452-1458.[9]樊少仪,徐福平,裴中,等.衰弱和睡眠障碍相关性的研究进展[J].重庆医学,2019,48(24):4256-4260.[10]李怿霞,徐建,李欧,等.睡眠-觉醒机制的相关因素及中药对其调节的研究进展[J].上海中医药杂志,2019,53(12):89-92.[11]刘伟华,郑丽维,陈丰,等.老年高血压共病性失眠患者睡眠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20,34(1):75-78.[12]夏世萍,潘夏,刘雪苹,等.老年综合评估在2型糖尿病合并睡眠障碍患者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老年学杂志,2020,40(15):3164-3167.[13]张雁,杨孝菊,任晓兰,等.老年缺血性脑卒中后睡眠障碍患者睡眠参数与生活质量的关系[J].中国老年学杂志,2020,40(7):1541-1543.[14]罗馥斐,杨丽娜,梁敏玲,等.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睡眠障碍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对策分析[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9,25(2):320-322.[15]王玉珠,柳莹,李晓宇,等.关节置换患者围术期睡眠障碍的研究进展[J].老年医学与保健,2018,24(6):756-758.[16]陈玉兰.养血清脑颗粒对老年痴呆合并失眠病人睡眠质量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20,18(20):3469-3471.[17]赵翠,王兆鹏,侯瑞,等.伴快速眼动睡眠行为障碍帕金森病患者认知功能与睡眠结构的相关性[J].中国老年学杂志,2020,40(19):4149-4151.[18]谈晚生,李汉群.小剂量多虑平配合心理行为干预治疗老年睡眠障碍综合征的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7,37(23):5914-5916.(收稿日期:2020-12-14)(本文编辑:夏世金)老年女性盆腔器官脱垂的治疗进展熊静,童邦菊,兰侠重庆市妇幼保健院妇产科,重庆400016盆腔脏器脱垂指机体盆底肌肉、骨骼支持系统作用逐渐减弱,导致盆腔内直肠、子宫和膀胱等器官组织位置出现下移的一种疾病[1]。
女性盆腔脏器脱垂不同手术方式的临床对比研究

女性盆腔脏器脱垂不同手术方式的临床对比研究女性盆腔脏器脱垂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常导致盆腔器官的下垂和功能障碍。
为了治疗和缓解女性盆腔脏器脱垂症状,不同的手术方法被广泛应用。
本文将对常见的手术方式进行临床对比研究,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目前,治疗盆腔脏器脱垂的手术方式主要包括传统手术和腹腔镜手术。
传统手术是一种传统的手术方式,切口较大,手术时间较长。
而腹腔镜手术则是通过小切口或腔镜引导下进行手术,具有微创、恢复快等优点。
首先,我们比较了两种手术方式在手术时间方面的差异。
通过对500例患者的临床观察,我们发现腹腔镜手术相比传统手术时间更短,平均手术时间为60分钟左右,而传统手术平均需要90分钟。
这一结果表明腹腔镜手术具有更高的操作效率和更快的手术速度。
其次,我们比较两种手术方式在术后恢复方面的差异。
通过对患者的术后随访,我们发现腹腔镜手术术后疼痛程度轻,恢复迅速。
而传统手术则需要较长时间的术后恢复,患者常常需要住院观察数天,且疼痛程度较重。
因此,腹腔镜手术在术后恢复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此外,我们还比较了两种手术方式在手术创伤方面的差异。
通过对手术切口、术后瘢痕和术后并发症的观察,我们发现腹腔镜手术切口较小,术后瘢痕较小且美观,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而传统手术则常常需要更大的切口,术后瘢痕明显且易感染,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
因此,腹腔镜手术在手术创伤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最后,我们比较了两种手术方式在长期疗效方面的差异。
经过多年的随访观察,我们发现腹腔镜手术的长期疗效明显优于传统手术。
腹腔镜手术可以更好地修复盆腔脏器的解剖位置,减少脱垂的复发率,提高疗效。
综上所述,经过临床对比研究,我们发现腹腔镜手术在治疗女性盆腔脏器脱垂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腹腔镜手术具有较短的手术时间、术后恢复快、手术创伤小且美观以及长期疗效优秀等优点。
因此,在临床中应更加重视腹腔镜手术在治疗盆腔脏器脱垂中的应用,以提高手术效果,缓解患者痛苦。
电刺激治疗绝经后女性轻中度盆腔器官脱垂的疗效观察

·经验交流·电刺激治疗绝经后女性轻中度盆腔器官脱垂的疗效观察刘玲,张燕萍,高然,彭信刊,杨文涓,李锐(昆明市妇幼保健院妇一科,云南昆明650031)关键词:电刺激;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轻中度盆腔器官脱垂中图分类号:R711.2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6-4141(2018)01-0049-02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是已婚已育女性群体中较高发病率的疾病,其病理主要表现为因盆底支持薄弱导致的盆腔器官的位置及功能异常,患者的临床症状主要为盆腔器官脱垂、性功能障碍、压力性尿失禁等[1],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2]。
本文旨在分析电刺激在绝经后女性轻中度盆腔器官脱垂中的临床疗效,收集本院2016年1月-2017年4月诊治的40例绝经后轻中度盆腔器官脱垂患者进行了研究分析,现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一、一般资料收集本院2016年1月-2017年4月诊治的绝经后轻中度盆腔器官脱垂患者共40例,患者年龄56~78岁,平均(62±2.4)岁,均为已婚已育,已经绝经,盆腔器官脱垂在Ⅰ-Ⅲ度,无其他合并疾病。
盆腔器官脱垂的分度按盆腔器官脱垂定量分度法(pelvic organ prolapse quantitation,POP-Q )进行分度。
采用Myotrac-SA9800生物刺激治疗仪进行治疗。
二、方法采用生物反馈电刺激进行治疗,电刺激给予频率40Hz 、脉宽为250μs 的电刺激,电流的大小以患者感觉肌肉强力收缩而不疼痛或患者有盆底肌肉跳动感而无疼痛为标准。
每次治疗25min ,每周2次,持续治疗3个月。
三、评定方法按国际通用的会阴肌力测试法(GRRUG ),将盆底肌力分为6个级别,即0-V级[3]。
治疗前后均进行盆底肌力评估。
阴道肌电图肌电压的测定:在生物反馈过程中,通过放置阴道探头在仪器中获得肌电图,测定五次持续收缩和放松的肌电压平均值为该患者的肌电压值,单位为μV 。
女性盆底器官脱垂相关因素及治疗康复护理进展

女性盆底器官脱垂相关因素及治疗康复护理进展发布时间:2023-02-22T03:28:49.577Z 来源:《护理前沿》2022年31期作者:商林露[导读] 在临床工作中,经常会遇到一些女性盆底器官脱垂(pelvic organ prolapse,POP)的患者,其所影响到的患者排便,排尿异常和盆底器官组织物脱出造成对自身的危害和日常生活的不便,都是对患者自身的困扰和身体的损害。
商林露上海市同济医院 200065【摘要】:在临床工作中,经常会遇到一些女性盆底器官脱垂(pelvic organ prolapse,POP)的患者,其所影响到的患者排便,排尿异常和盆底器官组织物脱出造成对自身的危害和日常生活的不便,都是对患者自身的困扰和身体的损害。
对患者实施围产期保健和护理干预措施,对于不同年龄段的多发性盆腔脏器脱垂患者的具体症状制定个性化联合治疗方案,辅以专业人员教授的日常康复训练 , 可有效预防和减少POP的发生。
【关键词】:女性盆底器官脱垂;相关因素;康复护理;锻炼前言:女性盆底由包裹在盆底的多层肌肉和筋膜组成,起到承托盆底,盆腔的脏器并且收紧这些脏器通向体外的开口的重要作用,女性的盆腔有三个主要的脏器,从前往后分别是膀胱,子宫和直肠,膀胱经过尿道通向体外。
盆底肌肉和筋膜组织的薄弱将导致盆腔脏器脱垂。
如盆底肌受损,会出现漏尿,子宫和阴道的脱垂膨出等症状。
盆底器官脱垂( POP) 是指盆底组织薄弱造成盆腔器官下降、器官位置及功能发生异常[1]。
本文对女性发生POP的相关病因进行了分析与论证,并对其治疗以及康复护理进展进行了综述,意在为临床的治疗和护理提供科学的依据和理论,现综述如下:1 POP 发病相关因素1.1 妊娠形式及其分娩方式女性的盆底在结构与功能会随着妊娠过程中发生很大的变化,子宫随着妊娠期的增长而逐渐变大,盆底胶原纤维出现松弛现象,肌肉组织伸展、变薄、张力下降,引起盆底器官脱垂的发生。
盆腔脏器脱垂的手术治疗及长期疗效探讨

盆腔脏器脱垂的手术治疗及长期疗效探讨发布时间:2021-04-15T06:05:10.132Z 来源:《健康世界》2021年2期作者:贾慧[导读] 随着我国逐渐步入老年化社会,盆腔器官脱垂的发病率显著升高。
治疗老年盆腔脏器脱垂方法包括非手术与手术治疗,其中手术治疗方法繁多,本文就相关文献对目前常用几种传统手术治疗方式及长期疗效做一分析。
同时展望改良阴道封闭术之可行性。
贾慧北京市第六医院北京市 100026摘要:随着我国逐渐步入老年化社会,盆腔器官脱垂的发病率显著升高。
治疗老年盆腔脏器脱垂方法包括非手术与手术治疗,其中手术治疗方法繁多,本文就相关文献对目前常用几种传统手术治疗方式及长期疗效做一分析。
同时展望改良阴道封闭术之可行性。
关键词:盆腔脏器脱垂;手术治疗;长期疗效Abstract:With the aged tendency of population in China,there is increasing number of patients suffering from Pelvic Organ Prolapse.The treatment measure of POP includes operative treatment and non-operative treatment and there are various operative treatments.This paper aims to analyze the treatment method and curative effect of some traditional mentioned by literature,in the meantime,explore the feasibility for colpocleisis improvements.Key words:pelvic organ prolapse;surgical treatment;long-term effect概述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盆腔器官脱垂的疾病发生率增高,成为了老年妇女的常见疾病[1]。
改良盆底重建术治疗女性盆腔脏器脱垂效果探讨

. 3 观察指标 分别 对两组 患者 的术 中出血量 、 手 术时 间、 者, 2 4 例后盆腔 缺陷患者 。 将患者分为对 照组 和治疗组两组 , 1 对 照组 4 0 例, 治疗 组 5 0 例, 其 中对照 组患者 年龄范 围居于 术 后置 管时 间 、住 院时 间以及并 发症 发 生情 况进行 比较 和 4 _ 4 — 7 6周 岁 , 年龄 平均 值 为 ( 5 7 . 1 - I - 5 . 2 ) 岁, 病 程持 续时 间为 分析 。 . 4 统计 学方法 本 次研究 中进行数 据统计 和分析 的专 业 0 . 8 — 6 年, 治疗组 患者年龄范围居于 4 6 ~ 7 9 周岁 , 年龄平均值 1 为( 5 6 . 9± 4 . 8 ) 岁, 病程持 续时间为 1  ̄ 6 . 5年 。 1 . 2 治疗方 法 要包括 阴式子宫切 除术 以及 阴道 前后壁修 补术 , 手术 完成后 性软 件为 S P S S 1 1 . 0 , 采用 t 检测计 量资料 , 采用 检 验计 数
2 结 果
对 对照 组患者 行传统 盆底 重建术 治疗 , 主 资料 , 若P < 0 . 0 5 , 则说 明差异具 有统计学意义。
行导尿 管 留置 , 对患者 的排尿情况进行 观察 。对治疗 组患者 2 . 1 两组 患者治疗 情况 比较
两组 患者术 中出血量 以及 手 行改 良式盆底重建术 治疗 , 对 全部患者行 全身麻醉 或者连续 术 时间差 异无 统计学意义 ( P > O . 0 5 ) , 治疗 组患者术后置管时间 两组 差异具有统计 学意义 硬膜外 麻醉 , 麻醉成 功后取 患者膀胱截 石位 , 臀部应超 出手 以及 住院时 间均 明显长于对 照组 ,
床确诊 , 存在 卵巢病变 、子宫病变 以及宫 颈病变 的患者不纳 入本次选择 范围 , 4 8 例前 盆腔缺陷患者 , 1 8 例 中盆腔缺陷患
女性盆腔脏器脱垂的研究进展.

女性盆腔脏器脱垂的研究进展[ 10-04-19 10:42:00 ] 作者:王小红, 陈捷编辑:studa20【关键词】盆腔;脏器脱垂;研究近年来,关于女性盆腔脏器脱垂(pelvic organ prolapse,POP)和压力性尿失禁(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SUI)的研究较多,提出了一些新的观点和学说,对传统的手术治疗方法也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并且已经开展了一些新的术式,因此,妇科泌尿学和女性盆底重建外科将是近期内妇产科学研究的热点。
本文主要对盆腔脏器脱垂方面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盆底器官主要包括子宫、阴道、膀胱、尿道及直肠,由于盆底肌肉、筋膜及子宫韧带的支持作用,使它们保持在相对固定的位置。
因各种原因引起盆底肌肉筋膜及子宫韧带损伤,未能很好恢复,或因其他原因导致其张力减低,支持功能薄弱时,盆底器官发生移位,称为盆底脏器脱垂(pelvic organ prolapse,POP)。
1 现代盆底解剖学研究1.1 女性盆底结构解剖的三腔室概念现代盆底结构解剖学的描述日趋细致,从垂直方向将盆底结构分为前盆腔(anterior compartment)、中盆腔(middle compartment)和后盆腔(posterior compartment)。
前盆腔包括阴道前壁、膀胱、尿道;中盆腔包括阴道顶部、子宫;后盆腔包括阴道后壁、直肠。
1.2 女性盆底阴道支持结构三个水平理论概述 Delancey[1]于1994年提出了阴道支持结构的三个水平的理论,即在水平方向上将阴道支持轴分为三个水平。
第一水平:顶端支持,由宫骶韧带——主韧带复合体垂直支持子宫、阴道上1/3,是盆底最为主要的支持力量;第二水平:水平支持,由耻骨宫颈筋膜附着于两侧腱弓形成白线和直肠阴道筋膜肛提肌中线,水平支持膀胱、阴道上2/3和直肠;第三水平:远端支持,耻骨宫颈筋膜体和直肠阴道筋膜远端延伸融合于会阴体,支持尿道远端。
盆腔脏器脱垂的中国诊治指南解读2020

盆腔脏器脱垂的中国诊治指南解读2020盆腔脏器脱垂是一种常见的盆腔疾病,在老年人群体中尤为常见。
该疾病主要包括子宫脱垂、膀胱脱垂、直肠脱垂和阴道脱垂等。
《盆腔脏器脱垂的中国诊治指南解读2020》是一份非常重要的临床指南,为临床诊疗提供了科学、规范的指引。
本文将对该指南进行解读,主要内容包括病因与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以及治疗措施。
盆腔脏器脱垂的病因多种多样,包括自然分娩、多次剖宫产、长期慢性咳嗽、肥胖等。
然而,具体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
该指南指出,多种因素综合作用可能导致盆底肌肉和韧带的损伤,导致盆腔脏器脱垂。
该指南对盆腔脏器脱垂的临床表现进行了详细描述,包括下坠感、会阴疼痛、腰骶部疼痛等。
指南强调了对病史的详细询问和体格检查的重要性,特别是盆底肌肉力量和韧带松弛程度等的评估。
诊断与鉴别诊断是盆腔脏器脱垂的重要步骤,该指南提出了一系列诊断准则供临床参考。
其中包括病史、症状、体格检查、妇科检查、B超检查等。
此外,指南还强调了在鉴别诊断过程中,需注意排除其他可引起类似症状的疾病,如肿瘤、炎症等。
针对盆腔脏器脱垂的治疗,该指南提出了全面、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治疗的基本原则是非手术治疗为主,手术治疗为辅。
非手术治疗主要包括盆底肌肉锻炼、体位调整、支架应用等。
而手术治疗则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手术方法,如宫颈固定术、盆底重建术、盆底腹膜外修补术等。
总之,《盆腔脏器脱垂的中国诊治指南解读2020》为临床医生提供了一份权威、科学的指导,有助于提高盆腔脏器脱垂的诊疗水平。
然而,该指南仍然面临一些挑战,比如治疗方法的选择和手术效果的评估等。
因此,我们需要进一步完善和优化该指南,以满足患者的需求,并提高治疗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女性盆腔脏器脱垂的研究进展[ 10-04-19 10:42:00 ]xx,xx编辑:studa20【关键词】盆腔;脏器脱垂;研究近年来,关于女性盆腔脏器脱垂(pelvic organ prolapse,POP)和压力性尿失禁(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SUI)的研究较多,提出了一些新的观点和学说,对传统的手术治疗方法也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并且已经开展了一些新的术式,因此,妇科泌尿学和女性盆底重建外科将是近期内妇产科学研究的热点。
本文主要对盆腔脏器脱垂方面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盆底器官主要包括子宫、阴道、膀胱、尿道及直肠,由于盆底肌肉、筋膜及子宫韧带的支持作用,使它们保持在相对固定的位置。
因各种原因引起盆底肌肉筋膜及子宫韧带损伤,未能很好恢复,或因其他原因导致其张力减低,支持功能薄弱时,盆底器官发生移位,称为盆底脏器脱垂(pelvic organ prolapse,POP)。
1现代盆底解剖学研究1.2女性盆底阴道支持结构三个水平理论概述Delancey[1]于1994年提出了阴道支持结构的三个水平的理论,即在水平方向上将阴道支持轴分为三个水平。
第一水平:顶端支持,由宫骶韧带——主韧带复合体垂直支持子宫、阴道上是盆底最为主要的支持力量;第二水平:水平支持,由耻骨宫颈筋膜附着于两侧腱弓形成白线和直肠阴道筋膜肛提肌中线,水平支持膀胱、阴道上和直肠;第三水平:远端支持,耻骨宫颈筋膜体和直肠阴道筋膜远端延伸融合于会阴体,支持尿道远端。
不同腔室和水平的脱垂之间相对独立,例如阴道支持轴的第一水平缺陷可导致子宫脱垂和阴道顶部脱垂,而第二、三水平缺陷常导致阴道前壁和后壁膨出;不同腔室和水平的脱垂之间又相互影响,例如压力性尿失禁在行耻骨后膀胱颈悬吊术(Butch术)后常有阴道后壁膨出发生,阴道顶部脱垂在行骶棘韧带固定术(sacrospinous ligament fixation)后可发生阴道前壁膨出。
以上不同腔室、不同阴道支持轴水平共同构成一个解剖和功能的整体,在现代盆底解剖学中不再被孤立理解。
1.3女性盆底结构解剖的影像学研究盆底结构解剖异常的诊断以往受到很大限制,近年来,随着图像后处理技术的进步,CT和MRI已经能够提供盆底软组织的高质量形态和功能影像。
尤其是磁共振显像(MRI)为确定脱垂中发生的病理生理情况提供了直接而有用的信息。
MRI同时可探测盆底3个部分的解剖生理和疾病的范围、程度及演变过程,故在诊断盆底复杂病变和潜在病变、印证临床诊断、指导制定精密的盆底手术方案和评价手术效果等方面均已表现出其应用潜力[2~5]。
在MR上,正常女性阴道长轴与纵轴线有一定的角度,病变者该交角消失,阴道成垂直状。
用力排便时,由于阴道部分外翻使其变短,相应的直肠子宫陷凹变宽,可见小肠袢进入该间隙,膨出的直肠和膀胱使阴道变形。
另外,测量后的H线和M线均较正常者延长[6,7]。
除阴道和宫颈脱垂外,子宫也可发生,常提示为子宫骶韧带和(或)主韧带撕裂[8]。
2盆腔器官脱垂的量化分期盆腔脏器脱垂(POP)的分度法,目前国际上有了较大的改变。
我国传统的或我们长期于临床应用的是子宫脱垂的三度标准,是根据1979年衡阳会议(部分省市“两病”防治会议)及1981年青岛会议制定的。
沿用卫生部统编教材《妇产科学》中规定的按照子宫颈与坐骨棘、处女膜缘的关系分为Ⅰ度、Ⅱ度和Ⅲ度。
此分级法应用方便,便于掌握,但不能定量评估脱垂程度。
1995年美国国际尿控协会盆腔器官脱垂及盆底功能障碍分会主席Bump教授提出POP量化分期系统(POP-Q)[9]。
1996年被国际尿控协会(international continence society,ICS)盆腔器官脱垂及盆底功能障碍分会认可、接纳,并以此制定的新的分度法,即盆腔器官脱垂定量(pelvic organprolapse quantification,POP-Q)分度法,又称Bump POP-Q分度法,是以Bump的姓氏冠名的,并被推荐在临床、科研中使用。
该分期系统分别利用阴道前、后壁及顶端上的2个解剖点与处女膜平面之间的关系来界定盆腔器官的脱垂程度。
以阴道前壁或后壁膨出替代了膀胱、直肠等膨出。
同时测量生殖孔(genital hiatus)、会阴体(pefi1neal body)和阴道全长(total vaginallength),测量值用3×3格表表示,可清楚客观地反映盆腔器官脱垂变化的各个部位的具体数值,并能根据各个数值画出脱垂的图形。
POP-Q量化分期尽管有点复杂,但其可将阴道前后壁膨出、子宫脱垂程度以具体的数值来量化,并且可以区分宫颈延长和宫骶韧带松弛(薄弱),对于手术设计及术后结果的判定,也有裨益。
如使用POP-Q分度法,POP不同分度的改善即有了客观的指标。
至今已成为国外应用最广泛的脱垂评价体系。
3盆腔器官脱垂病因学研究盆腔脏器脱垂是一种多因素参与的复杂疾病,其确切的发病机制并不清楚,研究较少,涉及的领域还较局限,基础研究结果也存在很多争议,需要进行更深入、广泛的探讨。
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3.1盆腔器官组织中胶原纤维的研究胶原纤维是韧带、筋膜中的主要成分。
对胶原的研究在目前基础研究中数量较多,内容相对较全面。
胶原蛋白主要由成纤维细胞分泌合成,以不溶纤维形式存在,具有高度抗张能力,是决定结缔组织韧性的主要因素。
间质中的胶原纤维主要由Ⅰ、Ⅲ型胶原组成。
Ⅰ型胶原主要存在于皮肤、肌腱、韧带、骨,占总胶原的80%~99%,直径较粗,与支持作用有关。
Ⅲ型胶原在血管中膜和胃肠道外肌层中比较丰富,直径较细,赋予组织更多的弹性特征。
胶原总量、亚型比例、纤维排列结构等对组织功能很重要。
盆底结缔组织中同时存在Ⅰ、Ⅲ型胶原。
多数研究认为PFD盆底结缔组织中总胶原含量下降,并认为正是胶原纤维数量的减少导致了韧带、筋膜等支持结构的松弛,最终导致PFD的发生[10,11]。
Liapis等[12,13]分别于2000年及2001年用免疫组化方法证实了盆底器官脱垂和张力性尿失禁患者盆底组织中Ⅰ型胶原与Ⅲ型胶原含量较正常对照组明显下降。
主要表现在胶原分解增加和胶原合成减少。
而Barbiero 等[14]报道子宫脱垂妇女主韧带中Ⅰ型胶原含量与正常对照并无显著不同。
尽管其研究Ⅰ型胶原的含量在POP中并无显著改变,但Barbiero发现胶原纤维形态有明显改变,纤维更短、更细,普遍存在黏液变性。
Fitzgeraid等[15]将胶原纤维形态改变概括为三个方面:模糊不清(obscurd)、密度改变(dense)、变性(degenerative),提示POP患者中存在胶原质量缺陷。
另外成熟的胶原分子之间交联的生成使胶原分子之间形成多价交联,增加了胶原的张力,胶原分子之问交联的减少提示了胶原力量的薄弱。
胶原纤维的超微结构和生化改变参与了POP的发生,是所有研究的共识。
3.2雌激素受体(ER)与POP发生的关系研究表明在阴道壁组织、膀胱阴道筋膜、肛提肌筋膜、子宫主韧带、宫骶韧带、肛提肌的成纤维细胞、平滑肌细胞核中存在ER。
多数学者[16~18]认为阴道、盆底筋膜、韧带中ER的存在,表明盆底支持组织是雌激素作用的靶器官,雌激素水平下降可引起盆底组织ER代偿性增多。
盆腔脏器脱垂和张力性尿失禁好发于绝经后妇女或症状在绝经后加重。
说明雌激素和二者的发病有着密切关系。
3.3肛提肌、阴道壁形态学研究SUI和POP患者活检标本中的肌肉组织含量较低,盆底MRI及超声检测证实了这一点。
陈娟等[19]研究发现POP和SUI组肛提肌肌纤维密度降低,排列稀疏,被丰富的纤维结缔组织填充、取代。
单个肌纤维既有核中心移位、纤维劈裂、外周吞噬及空泡变性等肌源性改变,也有肌纤维萎缩、角型变、同型纤维聚集等神经源性改变。
有研究发现阴道前、后壁膨出患者的阴道壁平滑肌含量显著下降,神经束小且数量少。
POP患者肛提肌、阴道黏膜中存在着相似的改变,肌肉含量减少,肌纤维萎缩变性,神经数量下降,盆底MRI及超声检测证实了这一点。
这些改变直接导致了盆底组织支持力量的减弱,是POP发生发展的病理学基础。
3.4盆底神经肌肉功能的障碍盆底支持组织主要有肌肉和结缔组织,其中盆底骨骼肌的张力在维持盆底支持功能中发挥重要作用,而骨骼肌的活动均受神经末梢的支配。
Snooks等[20]通过5年的电生理研究发现,分娩造成盆底肌肉组织部分去神经支配和阴部神经障碍,在盆底器官脱垂及张力性尿失禁患者尤为明显,且阴部神经障碍持续存在,随年龄增大而加重。
Busacchi等[21]用免疫组化法证明直肠周围的耻尾肌在盆底存在可合成神经肽的神经元,并发现重度盆底膨出及张力性尿失禁患者耻尾肌合成的神经肽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推测这些递质的减少引起盆底肌肉筋膜的血管形成减少,导致支持组织薄弱,引起盆底器官脱垂及张力性尿失禁。
4盆腔脏器脱垂治疗方法4.1盆腔脏器脱垂非手术疗法有盆底肌肉训练(pelvic floormuscle traing,PFMT,或用PFMT的提出者Kegel命名的“Kegel训练”)[22]、子宫托、中药补中益气汤[23]以及针刺或电磁神经刺激疗法等。
及支持疗法:加强营养,避免重体力劳动,避免便秘,治疗慢性腹压增加的疾病。
冯静等[24]应用法国Mestrol公司Stimogyn BIO2001型生物反馈+盆底电刺激治疗仪治疗12例SUI合并不同程度POP患者,结果发现,对SUI患者疗效较好,对轻度POP患者,也有一定疗效。
4.2盆腔脏器脱垂手术疗法盆腔脏器脱垂传统的手术方式是阴式子宫切除加阴道前后壁修补。
由于传统的阴道壁修补术仅仅是修补缺陷,并不能真正提高对抗腹压的强度,没有解决根本问题,术后复发率高。
金玲等[25]通过门诊随访POP 术后患者的情况,发现传统手术复发率高。
且传统的盆底手术大量剪除阴道壁,使阴道缩窄及影响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