缠论级别(图文并茂)-single

合集下载

缠论基础概念(图解)

缠论基础概念(图解)
(根据线段和线段破坏的定义推论出该定理)
特征序列
X2 X1 S1 X2 S2 X3 S1 ※ 向上线段用笔的序列表示成:S1X1S2X2…Sn。显然,Si和Si+1之间一定 有重叠,而Xi与Xi+1之间却不一定,因此X序列更能代表线段的性质,称之 为向上线段的特征序列,反之,S序列称为向下线段的特征序列。特征序 列两相邻元素之间没有重叠的区间,称为序列的缺口。 缺口 X1 S2 S3
注:这里的K线不分阴阳线

向下笔
向上笔
※ 如上图,两个相邻的顶和底,并且顶和底之间有至少一根K线相隔,这 样就构成一笔。笔从其构成的K线走向看分为向上笔和向下笔。
K线合并
※ 如左图,现实中相邻两K线可能出现包含 关系,此时可进行K线合并: 走势向上时把两K线的最高点当高点,两 K线低点中的较高者当成低点; 走势向下时把两K线的最低点当低点,两 K线高点中的较低者当成高点; 这样就把两K线合并成一新的K线。经过K线合 并后所有K线图就被处理成了没有包含关系的 图形。
标准特征序列
X1 S1 X2 S2 S3 X3 X4 包含 合并后
※ 对于特征序列,将每一元素看成一K线,那么,如同一般K线图中找分 型的方法,也存在所谓的包含关系,也可以对此进行K线合并处理。经过 处理的特征序列,称为标准特征序列。以后如不特别声明,本文中提到特 征序列是均指标准特征序列。
线段结束
缠论
一、基本概念
分型
顶分型
底分型
※ 如上图,第二K线高点是相 邻三K线高点中最高的,而低 点也是相邻三K线低点中最高 的,定义为顶分型。顶分型的 最高点叫该分型的顶。
※ 如上图,第二K线低点是相 邻三K线低点中最低的,而低 点也是相邻三K线高点中最低 的,定义为底分型。底分型的 最低点叫该分型的底。

缠论线段详细图解

缠论线段详细图解

62分型三根K线,第二K线高点是相邻三K线高点中最高的,而低点也是相邻三K线低点中最高的,本ID给一个定义叫顶分型;第二K线低点是相邻三K线低点中最低的,而高点也是相邻三K线高点中最低的。

1. 顶分型2. 底分型对于分型,里面最大的麻烦,就是所谓的前后K线间的包含关系,其次,有点简单的几何思维,根据定义,任何人都可以马上得出以下的一些推论:1、用[di,gi]记号第i根K线的最低和最高构成的区间,当向上时,顺次n个包含关系的K线组,等价于[maxdi,maxgi]的区间对应的K线,也就是说,这n个K线,和最低最高的区间为[maxdi,maxgi]的K线是一回事情;向下时,顺次n个包含关系的K线组,等价于[mindi,mingi]的区间对应的K线。

2、结合律是有关本ID这理论中最基础的,在K线的包含关系中,当然也需要遵守,而包含关系,不符合传递律,也就是说,第1、2根K线是包含关系,第2、3根也是包含关系,但并不意味着第1、3根就有包含关系。

因此在K线包含关系的分析中,还要遵守顺序原则,就是先用第1、2根K线的包含关系确认新的K线,然后用新的K线去和第三根比,如果有包含关系,继续用包含关系的法则结合成新的K线,如果没有,就按正常K线去处理。

3、有人可能还要问,什么是向上?什么是向下?其实,这根本没什么可说的,任何看过图的都知道什么是向上,什么是向下。

当然,本ID的理论是严格的几何理论,对向上向下,也可以严格地进行几何定义,只不过,这样对于不习惯数学符号的人,头又要大一次了。

假设,第n根K线满足第n根与第n+1根的包含关系,而第n根与第n-1根不是包含关系,那么如果gn>=gn-1,那么称第n-1、n、n+1根K线是向上的;如果dn<=dn-1,那么称第n-1、n、n+1根K线是向下的。

有人可能又要问,如果gn<gn-1且dn>dn-1,算什么?那就是一种包含关系,这就违反了前面第n根与第n-1根不是包含关系的假设。

缠论从入门到精通详解培训课件

缠论从入门到精通详解培训课件
• 如果直到最小周期窗口(例如设定1F)都没有重叠的走势类型,那这个 需要定义级别的走势就是1F的笔或1F线段。
回到目录 >
回到目录 >
走势递归函数:递归函数在原文中有2个 第 1 种方式(基础走势类型):三个连续线段重叠形成本级别基础走势。 第 2 种方式(标准走势类型):三个连续次级别走势类型(包含且不限于基础走势)
缠论 从入门到精通
缠中说禅之缠论详解培训专用课件(78页)
目录
第1节:缠论是什么 第2-5节:周期与级别 第6节:表里关系 第7-8节:走势生长
第9节:买卖点和走势的描述 第10节:独立走势的延续与转折 第11-14节:多级别联立 第15节:当下直观
(点击章节跳转)
第1节
缠论是什么?
前言 如何学习缠论
回到目录 >
常见模型:
一卖 二卖
5分钟
新中枢
三卖
5分钟
脱离中枢后,次级别回升 未回到新中枢,形成三卖
回到目录 >
第10节
独立走势的延续与转折
回到目录 >
动能公式(多义性) 动能公式:动能=空间/级别
使用一: 级别相同,空间大 动能高
使用二: 空间相同,级别小 动能高
回到目录 >
回到目录 >
• 次级别及以下反向破坏走势的高低点
回到目录 >
2.对未发生在模型下的推衍 缠论不做预测,只做当下观察,利用递归,对未来的走势做模型
下的生长推衍。 不测而测是做交易策略的基础
N型结构
盘整结构
趋势结构
第2-5节
周期与级别
回到目录 >
• 级别是缠论独有的对走势的描述,理解级别是缠论入门的标志。 • 级别是对不同组件在不同递归函数下的不同称谓。

缠论线段划分的标准图

缠论线段划分的标准图

格心学缠论067:线段的划分标准笔的划分标准在前面已经严格给出,因此,下一关键问题,就是如何划分线段。

下面,给出类似笔划分,但有重大区别的划分标准。

用S代表向上的笔,X代表向下的笔。

那么所有的线段,无非两种:一、从向上笔开始;二、从向下笔开始。

简单起见,以向上笔开始的线段为例子说划分的标准。

以向上笔开始的线段,可以用笔的序列表示:S1X1S2X2S3X3…SnXn。

容易证明,任何Si与Si+1之间,一定有重合区间。

而考察序列X1X2…Xn,该序列中,Xi与Xi+1之间并不一定有重合区间,因此,这序列更能代表线段的性质。

定义:序列X1X2…Xn成为以向上笔开始线段的特征序列;序列S1S2…Sn成为以向下笔开始线段的特征序列。

特征序列两相邻元素间没有重合区间,称为该序列的一个缺口。

关于特征序列,把每一元素看成是一K线,那么,如同一般K线图中找分型的方法,也存在所谓的包含关系,也可以对此进行非包含处理。

经过非包含处理的特征序列,成为标准特征序列。

以后没有特别说明,特征序列都是指标准特征序列。

(格心:这里要特别注意的是,特征序列和标准特征序列之间的区别,标准特征序列是经过包含处理过的,也就是把特征序列看成K线后,按照K线的包含处理进行处理之后的特征序列。

)参照一般K线图关于顶分型与底分型的定义,可以确定特征序列的顶和底。

注意,以向上笔开始的线段的特征序列,只考察顶分型;以向下笔开始的线段,只考察底分型。

在标准特征序列里,构成分型的三个相邻元素,只有两种可能:第一种情况:特征序列的顶分型中,第一和第二元素间不存在特征序列的缺口,那么该线段在该顶分型的高点处结束,该高点是该线段的终点;特征序列的底分型中,第一和第二元素间不存在特征序列的缺口,那么该线段在该底分型的低点处结束,该低点是该线段的终点;第二种情况:特征序列的顶分型中,第一和第二元素间存在特征序列的缺口,如果从该分型最高点开始的向下一笔开始的序列的特征序列出现底分型,那么该线段在该顶分型的高点处结束,该高点是该线段的终点;格心学缠论067:线段的划分标准特征序列的底分型中,第一和第二元素间存在特征序列的缺口,如果从该分型最低点开始的向上一笔开始的序列的特征序列出现顶分型,那么该线段在该底分型的低点处结束,该低点是该线段的终点;格心学缠论067:线段的划分标准强调,在第二种情况下,后一特征序列(向下笔开始的特征序列)不一定封闭前一特征序列(向上笔开始的特征序列)相应的缺口,而且,第二个序列中的分型,不分第一二种情况,只要有分型就可以。

缠论级别扩张和扩展走势再图解(20140706)

缠论级别扩张和扩展走势再图解(20140706)

缠论级别扩张和扩展⾛势再图解(20140706)⾛势类型的同级别分解:下跌(趋势)+盘整+下跌(趋势)。

左图为向下趋势最后(本图是第⼆个)⼀个中枢的级别扩张(标准三⾓形扩张)⾛势,级别扩张后演化成了⼤⼀个级别的下跌。

右图是向下趋势最后(本图是第⼆个)⼀个中枢的级别扩展⾛势,反抽的同级别盘整⾛势终完美后,再次搞出了本级别的⼀个第三类卖点继续向下延伸,此下跌延伸同样是⼤⼀个级别的下跌⾛势。

在实际操作中,很多⼈都能够抄到所谓的底,但最终还是被套,根本原因就在这两个图上。

以⼀个⼩级别(⽐如1F)的买点进去,其后⼀个同级别的盘整⾛势回抽,⽽回抽的幅度很⼩或围绕中枢区间忽上忽下震荡,该回抽的盘整⾛势终完美后或该向下趋势最后⼀个中枢级别扩展或扩张终完美后,结果演化成了⼤⼀个级别(⽐如5F)的下跌。

这就是缠中说禅背驰-转折定理中3种分类的最弱⼀种⾛势情况,尽管在理论上具有盈利的空间必然性,但如果对理论不够熟悉或操作不够果断(同级别盘整⾛势盘整顶背驰卖点该⾛没有⾛),往往就必然要承受更⼤⼀个级别⾛势下跌的恶果。

当然,如果是向上趋势后的同级别盘整⾛势回抽,该向上趋势最后⼀个中枢的级别扩张或扩展终完美后,则⼀般是演化成更⼤⼀个级别⾛势的上涨。

两者的结果⾃然是冰⽕两重天的天壤之别。

“缠中说禅背驰-转折定理:某级别趋势的背驰将导致该趋势最后⼀个中枢的级别扩展。

”最后说⼀点,也许有⼈⼀定会有很⼤的疑问:如何依据理论精确判断级别扩展或扩张中枢⾛势终完美了呢?这个问题留给各位思考思考,经过思考和对照体悟,最终变成⾃⼰的东西才是真本领!本博提供3种⽅法供选择参考:1、严格依据缠论线段标准理论定义及相应演绎进⾏判断。

2、仔细观察研究本⽂图解红绿箭头之间的关系,事实上本博图解中已经给出了答案。

3、在本博前⾯有关博⽂中寻找答案,许多博⽂就是学习和研究此问题的,答案随处可见。

高手图解缠论(一个文档搞定缠论)-最全的缠论精华资料.

高手图解缠论(一个文档搞定缠论)-最全的缠论精华资料.

缠论之花将在市场中永远绽放如果你看懂了。

你有福了。

如果你看不懂。

那就挑灯夜战继续学习吧。

当该股走到0时,c和b比较发生背驰。

从macd指标可以明确判断。

我们看到黄白线的不创新高以及红柱子面积缩小。

当然我们还可以考察c的内部结构,利用区间套。

精确定位。

准确打击。

实际上当时c 的内部是一个1分钟的盘整背驰。

区间套就是多级别共振。

0点的确认宣告了一个标准的a+A+b+B+c 上涨走势类型的完美。

0点就是两个走势类型的分解点。

这是必然的。

0点后的走势就是盘整或者下跌了。

这一点一定要明确。

当行情发展到1时01段内部一个1分钟盘整背驰确认1的低点的成立。

可以用1分图的背驰点去看。

不会有问题的。

当行情走到2时,由于12段内部盘整背驰。

确认了2的高点。

2点的意义是非常重要的。

由于没有创0点的高点,实际上是形成了高一级别的第二类卖点。

{低一级别的第二类卖点存在于01段内的中枢里。

}2点的完美将01段内的小中枢扩展为大一点的中枢。

这就为23段的出现埋下了伏笔。

根据走势终完美。

01段的背驰段就是23段的走出是必然的。

这点是必须明确的。

3点的确认。

就是01 12 23 段构筑的中枢的盘整背驰。

加上23段内部的盘整背驰。

精确打击没有问题。

3点的意义。

就是如果它没有进入前中枢B 里。

将构成前中枢B的三买。

事实上它已经刺穿B中枢,三买没有了。

同时确认了前上涨走势类型的结束。

看到这里。

你可以联想到什么那?我来告诉你。

缠论里关于线段是否走完的标准就是要被另外一个线段破坏。

你现在看到的就是,一个走势类型是否完成。

必然是被另外一个走势类型破坏。

就像线段破坏线段一样。

走势破坏走势。

0到3 的盘整完美走势类型,由于没有形成中枢B的第三类买点。

就确认了前走势的结束。

4点的背驰。

是由段内背驰造成。

如果看一分图,不难把握。

4点的意义。

就是将下跌以来的中枢。

进行了第三次的扩张。

使得随后的45段的下跌有了判断标准。

比较01段和45段下方的macd 并利用45段内的盘整背驰,确认5的低点。

缠论精典解析(操作级别)

缠论精典解析(操作级别)

(一)级别问题,一只是缠论里一个让人晕乎的问题,好多人都在这个问题上发蒙,下面就结合着图说点自己的浅见。

首先,统一一下讨论的概念:分为两大类1:K线图级别,就是直接把多少分钟的K线图分笔分段后就当作当作多少分钟走势的级别,统一名称叫:1分钟K线级别,5分钟K线级别,30分钟K线级别......。

注意,30分钟K线图上最低级别就是30分钟级别。

2:F(X0)=X1的递归定义的缠论K线级别,就是以某分钟K线图为最低单元,分笔分段后别当作走势的级别,逐级递归上去:统一名称叫:1分钟K线1F走势级别,1分钟K线5F走势级别......;5分钟K线5F走势级别,5分钟K线30F走势级别......;......注意上面的省略号,显然,1分钟K线级别= 1分钟K线1F走势级别;5分钟K线级别= 5分钟K线5F走势级别......以后讨论问题的表述,应该这样表述,xx分钟K线yyF走势级别,yyF中枢,表明以什么时间K线为最小单位,递归得到的什么级别的级别,中枢;因为:XX分钟K线级别= XX分钟K线XXF走势级别,所以XX分钟K线XXF走势级别可以简称:XX分钟K线级别及中枢。

其实不分两类,就一个名称最好:xx分钟K线yyF走势级别,XX=YY呢就是第一种情况,不等呢就是以XX分钟K线为最小K线单元递归上来的级别,这样就是一个名称就统一了所有的情况。

而:5分钟K线级别(=5分钟K线5F走势级别)与1分钟K线5F走势级别,既有联系,但不能等同。

其中的区别就是:5分钟K线级别是小倍数显微镜看到的,比较粗糙,1分钟K线5F走势级别是大倍数显微镜看到的,比较精细:大部分的常规走势下划分出的中枢是一样的,(缠师原话:按严格定义操作,必须从最低级别开始逐步确认其级别,太麻烦也没多大意义,所以才有了后面1、5、15、30、60分钟,日、周、月、季、年的级别分类。

在这种情况下,就可以不大严格地说,三个连续1分钟走势类型的重叠构成5分钟的中枢,三个连续5分钟走势类型的重叠构成15或30分钟的中枢等话。

缠中说禅_精华图解

缠中说禅_精华图解

缠论理论(15):中阴阶段(5/686)2008-07-18 08:18缠论实战(6-1):最大利润操作法(13/1131)2008-07-08 缠论理论(7-3):每日走势分类(10/751)2008-06-29 21:35缠论实战(7-2):安全买股法(3/1001)2008-06-27 18:55缠论理论(7-1):走势的分类(2/830)2008-06-27 09:25缠论理论(14):赌徒心理(0/406)2008-06-25 19:34缠论理论(13):预测(8/609)2008-06-23 16:17缠论理论(12):区间套(8/1204)2008-06-20 12:53缠论实战(11-5):买卖点经典实例之…(3/1216)2008-06-19 缠论实战(11-4):买卖点经典实例之…(5/966)2008-06-18缠论实战(11-3):第三类买卖点(6/1432)2008-06-18 04:01缠论实战(11-2):第二类买卖点(10/1611)2008-06-17 12:23缠论实战(11-1):第一类买卖点(7/1614)2008-06-16 19:41缠论理论(11):买卖点(5/994)2008-06-13 20:24缠论理论(10):级别(4/894)2008-06-11 08:15缠论理论(9):背驰(4/1194)2008-06-08 21:52缠论理论(8):力度(6/938)2008-06-06 20:43缠论理论(7):走势(4/934)2008-06-04 09:00缠论理论(6):中枢(12/1759)2008-06-02 21:21缠论理论(5):线段(5/1313)2008-05-29 08:09缠论理论(4):笔(5/1037)2008-05-17 13:48缠论理论(3):K线的包含关系(11/1165)2008-05-11 16:33缠论理论(2):分型(5/1363)2008-05-09 19:29缠论理论(1):关于《缠论》(18/1698)2008-05-06 19:34缠论理论(1):关于《缠论》(一、为什么叫“缠中说禅”?1、以股市为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缠论学习路径--single
缠论的学习步骤:1.形态学(目的-几何化走势)2.动力学(判断走势完美和延续)
形态学:
学习步骤
1.k线包含处理
2.分型
3.笔
4.线段
5.中枢
6.走势类型
7.三个买卖点以及三级联立买卖点关系
8.级别和同级别分解
9.背驰
10.走势的各种级别分解以及走势多义性和非同级别分解
学习缠论最先应该先反复阅读原文1-20课4次以上
精读线段划分20次
细读走势多义性和同级别分解20次
缠论的目标:就是寻找参考点,分类走势,分解走势,将走势分解成一段一段的,为自己的操作找到相应的买卖段
缠论的核心是,走势必完美,和级别。

递归的数学思想,是走势长大的数学依据。

线段之前的定义:要自己反复学习
接下来讲解走势走势分解和级别,以及生长过程,三类买卖点
一段一段的走势,一点点长大,级别也是从0级长大到1f级别,,,每个箭头都是1f线段,就是0级
这些都是1f走势类型,理由都是由至少三段重叠
这些都是1f级别的趋势走势类型
级别的生长,就好比人的年龄,刚受精的时候就是个受精卵,,是没有年龄的,经过怀孕长大,股票就是走势长大(怀孕就好比1f的线段组成的经过---需要很多的笔来构建,就好比人的怀孕不断发育一样),,,生下来来,就形成了0岁,0级别就是刚生下来,,,不足一岁就只能用0岁来代替了,,,,然后一年后我们长大成为一岁,,,股票经过三次有重叠的线段后,就长大成为了1f级别,,,然后不断这样生长,人一年又一年就长大到了1岁2岁3岁。

而股票经过不断走势生长,也长大到了1级,2级3级4级5级6级,,,我们一般取名字(1f级别,5f级别,30f级别,日线级别,周线级别,月线级别,季线级别,年线级别)
显然上面这个就是级别长大的过程了
是理想化所有都是3段的情况哈
主要讲解级别的长大的过程
一句话就是本级别走势由至少3个次级别走势类型构成
简单总结就是中枢的级别就是走势的级别!!!!!!
然后缠论就是不断重复这样的走势,,,这就是缠论里面的讲解叫做自同构性,,,,就是不断这样的结构不断出现,,,,就像是DNA一样
三个买卖点和走势的三级联立分析
小转大
背驰转折定理
9段扩展后的中枢区间画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