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的初步认识知识点
三年级《分数的初步认识》知识点

分数的初步认识是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将以1200字以上的篇幅,介绍三年级学生需要掌握的有关分数的基本概念、分数的表示方法、分数的大小比较、分数的四则运算以及分数与实际生活的应用等知识点。
一、分数的基本概念1.分数的定义:分数是两个整数的比,由一个整数作为分母和另一个整数作为分子组成,分子表示被分的份数,分母表示总的份数。
2.分数的要素:分数由分子和分母两个要素组成,分子位于分数的上方,分母位于分数的下方,二者用横线隔开。
3.假分数:分子大于分母的分数称为假分数,假分数的数值大于14.真分数:分子小于分母的分数称为真分数,真分数的数值小于1二、分数的表示方法1.显分数表示法:分数的分子和分母都用阿拉伯数字写出,中间用一条横线隔开。
2.隐分数表示法:分子为1的分数可以简化为省略分子写分母的形式,如"1/2"可以简写为"1/2"。
三、分数的大小比较1.同分母分数大小比较:对于两个分子相同分母不同的分数,分子越大,分数越大。
2.同分子分数大小比较:对于两个分母相同分子不同的分数,分母越大,分数越小。
3.异分子异分母分数大小比较:若分子和分母能互相约去公因数,可以通过互相约分得到两个分数的等效分数后进行大小比较。
四、分数的四则运算1.分数的加法:分数的加法可以通过相同分母后将分子相加的方式进行,结果的分母仍为相同。
2.分数的减法:分数的减法可以通过相同分母后将分子相减的方式进行,结果的分母仍为相同。
3.分数的乘法:分数的乘法可以通过将分子相乘得到新分子,分母相乘得到新分母的方式进行。
4.分数的除法:分数的除法可以通过将第一个分数的分子与第二个分数的分母相乘得到新分子,第一个分数的分母与第二个分数的分子相乘得到新分母的方式进行。
五、分数与实际生活的应用1.分数与容器:学生可以通过将物品装入不同容器的方式,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大小。
2.分数与食物:学生可以通过分割食物,如披萨、蛋糕等,来了解分数的概念和运用。
《分数的初步认识》PPT课件

分数转换为百分数的方法
将分数转换为小数后,乘以100并加上百分号,例如 1/4=0.25=25%。
百分数转换为分数的方法
去掉百分号后,将数除以100并转换为分数形式,例如 75%=75/100=3/4。
分数与百分数互化的意义
方便进行比例计算和表达。
分数在方程求解中的应用
分数方程的基本形式
含有分数的方程,例如x/2+1/3=1。
选择题练习
• 下列哪个选项表示的是分数?
选择题练习
A. 3/4 B. 4/0
C. 0/5
选择题练习
D. 2/2 下列哪个选项表示的是最简分数?
选择题练习
A. 12/18 B. 6/9
C. 4/6
选择题练习
D. 2/3
下列哪个选项表示的是假分数?
选择题练习
01
A. 5/4
02
B. 3/5
03
分数在几何图形中的意义
方便进行几何量的精确计算和表达。
05
练习题与课堂互动环节
判断题练习
01
分数是由分子和分母组 成的,分子是分母的倍 数。
02
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 乘以或除以一个相同的 数,分数的值不变。
03
分数的分子和分母相加 ,得到的结果是原分数 的值。
04
一个分数的分子不变, 分母越大,这个分数就 越小。
请同学们互相交流, 探讨如何更好地理解 和掌握分数的概念和 运算方法。
请同学们思考并分享 ,如何在实际问题中 运用分数的知识。
THANKS
感谢观看
实例
2/5 + 3/5 = 5/5;2/3 + 1/2 = 4/6 + 3/6 = 7/6 = 1 1/6。
三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复习专题讲义(知识点归纳典例讲解同步测试)-6.认识分数(1)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复习专题讲义-6.分数的初步认识【知识点归纳】1.分数的意义: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所分的份数是分母,所占的份数是分子。
2.在分数中,分数中间的横线叫做分数线,分数线下面的数是分母(表示把物体平均分成多少份),分数线上面的数是分子(表示取几份)。
3.分数的读法:先读分母,再读“分之”,最后读分子。
4.分数的写法:先写分母,再写分数线,最后写分子。
认识几分之一: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每一份就是它的几分之一。
认识几分之几: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取其中的几份,就是这个整体的几分之几。
把一个整体平均分得的份数越多,它的每一份所表示的数就越小。
5.分数比大小:①分母相同比分子,分子大,分数就大;②分子相同比分母,分母越大,分数越小;分母越小,分数越大。
6.分数加减法:①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当计算结果的分子分母相同时,就直接写成“1”。
②计算1减几分之几时,先把1写成与减数分母相同的分数(1可以看作是分子、分母相同的分数),再计算。
【典例讲解】例1.三个人在同一段路上赛跑,甲用0.2分钟,乙用分钟,丙用13秒.()的速度最快.A.甲B.乙C.丙D.无法确定【分析】先把时间都换算成秒数,再比较谁最快,因为路程相等,谁用的时间最少谁就最快.【解答】解:甲的时间是:0.2分钟=12秒,乙的时间是:分钟=14秒,丙的时间是:13秒,在12秒、14秒、13秒三个时间中,12秒最少,即甲的速度最快.故选:A.【点评】此题关键是把时间统一单位,明确同样的路程,用的时间最少的是速度最快的.例2.用2、5、7这三个数字组成的最小真分数是,最大假分数是.【分析】用2、5、7这三个数字可以写成差最大的两个数是75和2,较小数做分子、较大数作分母的真分数最小;较小数作分母、较大数作分子的假分数最大.【解答】解:用2、5、7这三个数字组成的最小真分数是,最大假分数是.故答案为:,.【点评】关键明白:差最大的两个数写成的真分数最小,假分数最大.例3.4m的和1m的同样长.√(判断对错)【分析】先把4米看成单位“1”,用4米乘,求出4米的是多少米,同理求出1米的是多少米,再比较,从而判断.【解答】解:4×=(米)1×=(米)=所以4m的和1m的同样长,说法正确;故答案为:√.【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分清两个不同的单位“1”,已知单位“1”的量,求它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求解.例4.用分数表示下面各式的商.13÷19=25÷32=39÷100=47÷50=【分析】先用分数表示出各题的商:被除数做分子,除数做分母,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解答】即:13÷19=25÷32=39÷100=47÷50=【点评】此题考查用分数表示商的方法.例5.比身高.小雅身高1.53m,小红身高1m,小丁身高156cm.他们三个人中谁最高?谁最矮?【分析】比较小数的大小:先看它们的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数就大;整数部分相同的,十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十分位上的数也相同的,百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本题既有小数又有分数,先将1化成小数,单位也不同,应统一单位后再比较大小.【解答】解:m=1.6m,156cm=1.56m.因为1.53<1.56<1.6小雅身高1.53m,小红身高1m,小丁身高156cm.所以小红最高,小雅最矮.答:他们三个人中小红最高,小雅最矮【点评】涉及到小数与分数比较大小时,要化成同一种数后再比较大小,单位不同时要统一单位后再比较大小.【同步测试】一.选择题(共10小题)1.下面分数中,最接近1的分数是()A.B.C.2.下面分数中,分数单位最大的是()A.B.C.D.3.阳阳和奇奇用丝带捆扎礼品盒.阳阳把3m长的丝带平均分成5段,取其中一段.奇奇把1m长的丝带平均分成5段,取其中3段.谁用的丝带长一些?()A.阳阳B.奇奇C.同样长4.明明把一张正方形纸连续对折3次,每一部分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A.B.C.D.5.一张长方形的纸对折两次后的形状(如图),它是原来纸的()A.4倍B.C.6.一根绳子长米,用去其中的米,还剩多少米?正确的算式是()A.﹣B.×C.×(1+)D.÷7.一盘蛋挞,冰冰吃了总数的,丽丽吃了kg,那么()A.冰冰吃得多B.丽丽吃得多C.无法确定谁吃得多8.甲数的等于乙数的(甲≠0),则甲数和乙数相比()A.甲数大B.乙数大C.一样大9.下列选项,<0.5中的□里最大能填()A.3B.2C.110.如图中,涂色部分占整个图形的()A.B.C.二.填空题(共8小题)11.里面有个;6个是.12.把1箱水果平均分给4个小队,每小队分得这箱水果的.13.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分之几的数,叫做万分数,万分数也叫.与百分数一样,万分数也有万分号,万分号写作.14.一个带分数分数单位是,再添5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就是最小的合数,这个带分数是.15.小玲有两根彩带,第一根彩带长米,第二根彩带比第一根长,她的第二根彩带长米.16.森林运动会上,小鼠、小牛、小虎进行跑步比赛.在相同的时间内,小鼠跑了全程的,小牛跑了全程的,小虎跑了全程的.跑得最快,跑得最慢.17.个是1;1里有个.18.的分数单位是.三.判断题(共5小题)19.如图中阴影部分占整个图形的.(判断对错)20.大于而小于的分数只有.(判断对错)21.与相等的分数有无数个.(判断对错)22.一张油饼分给两个人吃,每人吃了油饼的.(判断对错)23.如果a×=b×,那么a<b.(判断对错)四.计算题(共2小题)24.看图写算式,并计算.25.先约分,再比较大小.和和和五.应用题(共6小题)26.从甲地到乙地,小王用了时,小李用了40分,小张用了时,三人谁的速度最快?27.一根木料第一次用去它的,第二次用去它的,哪一次用去多?多多少?28.李强和王刚同看一本书,小红看了,小丽看了,他们谁剩的多?29.淘气喝了一杯牛奶的,笑笑也喝了一杯牛奶的.淘气说:“我俩喝得一样多.”笑笑说:“我比你喝得多”他们俩谁说得对呢?请说明你的判断理由.(可以用写一写、画一画或算一算等方式进行说明.)30.富贵农业示范基地,玉米试验田占这块地的,水稻试验田占这块地的.哪种农作物试验田的占地面积大?31.做同样一个零件,王师傅用了小时,李师傅用了30分钟,谁做的更快一些?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0小题)1.【分析】分别用1同各个选项中的分数相减,再根据差的大小来确定谁最接近1,据此解答.【解答】解:1﹣=1﹣=1﹣=>>所以最接近1的分数是;故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同分母分数大小的比较方法.2.【分析】根据分数的意义,看分母是几,它的分数单位就是几分之一,分别写出各个分数的分数单位再比较大小即可.【解答】解:的分数单位是;的分数单位是;的分数单位是;的分数单位是.分子相同,分母小的分数大,所以分数单位最大的是.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分数的意义,即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分数单位最大的是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3.【分析】阳阳把3m长的丝带平均分成5段,每段是3÷5=m,取其中一段,是m;奇奇把1m长的丝带平均分成5段,每段是1÷5=m,取其中3段是×3=m;据此解答即可.【解答】解:3÷5×1=(m)1÷5=(m)×3=(m)m=m答:他们用的丝带同样长.故选:C.【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求出他们所分成的一段的长度分别是多少米,然后再进一步解答.4.【分析】把这张正方形纸面看作单位“1”,把它对折1次,被平均分成2份,对折2次被平均分成4份,对折3次被平均分成8份.明明把一张正方形纸连续对折3次,每一部分是这张纸的.【解答】解:明明把一张正方形纸连续对折3次,这张正方形纸被平均分成8份,每一部分是这张纸的.故选:C.【点评】此题是考查分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用分数表示,分母是分成的份数,分子是要表示的份数.关键是明白:明明把一张正方形纸连续对折3次,这张正方形纸被平均分成8份.5.【分析】根据题意,一张长方形的纸对折一次,是原来纸的,两次后是×=,据此解答即可.【解答】解:一张长方形的纸对折两次后的形状(如图),它是原来纸的×=;故选:C.【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一张长方形的纸每对折一次,得到纸的面积就是上一次的.6.【分析】根据减法的意义,用这根绳子的长度减去用去的长度,就是还剩多少米,据此解答.【解答】解:﹣=(米)答:还剩米.故选:A.【点评】此题还考查了分数加减法的运算,要熟练掌握运算方法,注意和米的区别.7.【分析】把这盘蛋挞看作单位“1”,冰冰吃了总数的,则丽丽最多吃了总数的1﹣=,然后和比较大小即可.【解答】解:1﹣=<,所以冰冰吃得多;故选:A.【点评】解答本题要注意两个的意义不同,关键是确定单位“1”.8.【分析】根据“积一定(0除外),一个因数越小另一个因数就越大”解答即可.【解答】解:甲数的等于乙数的,即甲数×=乙数×<,所以甲数>乙数;故选:A.【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明确:积一定,一个因数越小另一个因数就越大,反之,一个因数越大另一个因数就越小.9.【分析】先将0.5变为分数,分子和分母都不相同,通分后化成同分母或者同分子的分数再进行比较大小.【解答】解:0.5===,2□<5,□里最大能填2.则<0.5中的□里最大能填2.故选:B.【点评】关键是熟悉分母相同,分子大则分数大;分子相同,则分母小的分数大;分子和分母都不相同,通分后化成同分母或者同分子的分数再进行比较大.10.【分析】把图形的面积看作单位“1”,把它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它的,把下边的涂色部分向上平移2个单位和3个单位,两个涂色部分就是占正好占其中的1份,表示.【解答】解:如图把1移到2,把3移到4,即可得到答案C.故选:C.【点评】此题是考查分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用分数表示,分母是分成的份数,分子是要表示的份数.二.填空题(共8小题)11.【分析】把单位“1”平均分成8份,每份是,要表示的是其中5份,即5个;把单位“1”平均分成7份,每份是,6个表示其中的6份,是.【解答】解:里面有5个;6个是.故答案为:5,.【点评】此题是考查分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用分数表示,分母是分成的份数,分子是要表示的份数.12.【分析】把1箱水果的总重量看成单位“1”,平均分给4个小队,每队分得的重量就是这箱水果的.【解答】解:1÷4=答:每人分得这箱水果的.故答案为:.【点评】解答此类问题,首先找清单位“1”,进一步理清解答思路,列式的顺序,从而较好的解答问题.13.【分析】百分数的意义:表示一个数是另一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百分数,同理,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万分之几的数,叫做万分数,万分数也叫万分率.与百分数一样,万分数也有万分号,万分号写作‱.【解答】解: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万分之几的数,叫做万分数,万分数也叫万分率.与百分数一样,万分数也有万分号,万分号写作‱.故答案为:万,万分率,‱.【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万分数的意义的理解和掌握.14.【分析】最小的合数是4,4=,即28个这样的分数单位是最小的合数,去掉5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就是这个假分数,再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假分数化带分数时,用分子除以分母,商为整数部分,余数作分子,分母不变).【解答】解:最小的合数是4,4=,即28个这样的分数单位是最小的合数28﹣5=23即原分数是23个这样的分数单位,是=3答:这个带分数是3.【点评】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有:分数单位的意义、合数的意义、假分数化带分数等.15.【分析】把第一根彩带的长度看作单位“1”,则第二根的长度相当于第一根的(1+),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用第一根彩带的长度乘(1+)就是第二根彩带的长度.【解答】解:×(1+)=×=(米)答:她的第二根彩带长米.故答案为:.【点评】此题主要是考查分数乘法的意义.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这个数乘分率.16.【分析】相同时间内,由于跑的路程一样,即单位“1”是相同的,由此只要比较出三个小动物所跑路程占全程分率的大小,即知它们的速度的大小.【解答】解:由于=1﹣,=1﹣,=1﹣,又>>,即>>,所以小鼠跑得最快,小牛跑得最慢.故答案为:小鼠,小牛.【点评】在分数中,如果分子比分母只小1,则分母越大,分数值就越大.17.【分析】把单位“1”平均分成7份,每份是,因此,1里面有7个;1=,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9份,每份是,有13个这样的分数单位.【解答】解:7个是1;1里有13个.故答案为:7,13.【点评】分数(m、n均为不等于0的自然数),就是这个分数的分数单位,n就是这样分数单位的个数.18.【分析】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利用意义解决问题.【解答】解:根据分数单位的意义可知1的分数单位是.故答案为:.【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分数单位的意义,分数分母不同,分数单位也不同.三.判断题(共5小题)19.【分析】由题可知,正方形内最大的三角形与正方形等底等高,则三角形的面积是正方形面积的一半,即阴影部分占整个图形的.【解答】解:正方形内最大的三角形与正方形等底等高,则三角形的面积是正方形面积的一半,即阴影部分占整个图形的;所以原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点评】解答此题关键是得到正方形内最大的三角形与正方形等底等高,则三角形的面积是正方形面积的一半.20.【分析】本题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析完成即可:分数的分子与分母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倍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解答】解:==…==…则大于而小于的分数有,,,…无数个,故题干的说法是错误的.故答案为:×.【点评】分母为19的大于而小于的分数只有是正确的.21.【分析】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的分子、分母同时乘2、3、4……所得到的分数都与相等,因此,与相等的分数有无数个.【解答】解:与相等的分数、、……有无数个;原题说法正确.故答案为:√【点评】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分母同时乘一个非0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一个非0的数有无数,因此,与一个分数相等的分数有无数个.22.【分析】一张油饼平均分给两个人吃,求每人吃油饼几分之几,平均分的是单位“1”,求的是分率;用除法计算.但此题没有“平均”两个字,所以错误.【解答】解:1÷2=但是由于没有“平均”两个字,每人吃的或多或少,就不一定是.故原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点评】此题关键是理解分数的意义是建立在平均分的基础上的.23.【分析】根据“积一定(0除外),一个因数越小另一个因数就越大”解答即可.【解答】解:如果a×=b×,因为<,那么a>b;如果a=b=0,也满足条件;所以原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明确:积一定(0除外),一个因数越小另一个因数就越大,反之,一个因数越大另一个因数就越小.四.计算题(共2小题)24.【分析】根据分数的意义和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分数相加减,先看图写出分数及算式再进行计算即可.【解答】解:第一组图表示+=第二组图表示:﹣==,故答案为:.【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分数的意义及其运算.25.【分析】分子和分母都不相同,通分或约分后化成同分母或者同分子的分数再进行比较大小.【解答】解:和==<所以:<;和==>所以:>;和==>所以:>.【点评】分数比较大小的方法:真、假分数或整数部分相同的带分数;分母相同,分子大则分数大;分子相同,则分母小的分数大;分子和分母都不相同,通分后化成同分母或者同分子的分数再进行比较大小.五.应用题(共6小题)26.【分析】因为三个人行驶的路程一定,所以谁用的时间最短,则谁的速度就最快,据此比较他们的时间即可解答问题.【解答】解:时=45分钟时=35分钟45分钟>40分钟>35分钟所以小张用的时间最短,则小张的速度最快;答:小张的速度最快.【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路程一定时,时间与速度成反比例.27.【分析】要求哪一次用去多,就比较两个分数的大小即可解答,要求多多少用减法计算.【解答】解:>答:第一次用去多,多.【点评】本题考查了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和计算方法.28.【分析】根据题意,把这本书看作单位“1”,分别用1减去两人看的占的分率,求出他们各剩下了几分之几;然后根据同分子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判断出他们谁剩的多即可.【解答】解:1﹣=1﹣=>答:小红剩的多.【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分数比较大小的方法的应用,要熟练掌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同分母、同分子、异分母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29.【分析】由于两个杯子的大小不能确定,所以无法比较他们喝的牛奶谁喝的多;根据分数的意义可知,如果两个杯子一样大,则喝的一样多;如果不同则喝的不一样多,然后再进一步解答即可.【解答】解:根据分数的意义可知;如果淘气和笑笑的杯子一样大,则他们喝的一样多;如果笑笑的杯子比淘气的大,则笑笑喝的多;由于两个杯子的大小不能确定,所以无法比较他们喝的牛奶谁喝的多;所以,他们俩说的都不对.【点评】只有在单位“1”相同的情况下,才能根据两个分率占单位“1”的多少进行比较.30.【分析】根据题意,玉米试验田占这块地的,水稻试验田占这块地的;说明和的单位“1”相同,比较这两个分数,分数大的占地面积大,由此判断即可.【解答】解:==所以<答:水稻试验田的占地面积大.【点评】解决本题先找清楚单位“1”是否相同,明确能否直接比较,再根据分数比较大小的方法求解.31.【分析】做同样的一个零件,工作量相同,比较两人用的时间,用的时间长的做的就慢,用的时间短的速度就快.【解答】解:小时=36分钟30分钟<36分钟所以30分钟<小时.即王师傅用的时间长,李师傅用的时间短,所以李师傅做的更快一些.答:李师傅做的更快一些.【点评】本题根据工作量相同,工作效率和工作时间的反比关系,只要比较两人的用时即可求解.。
分数的初步认识复习(教案)

分数的初步认识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分数的概念;2.认识分数的基本符号和读法;3.初步认识真分数、假分数和带分数;4.掌握分数的加减法。
二、教学重难点:1.分数的概念和认识分数的符号和读法;2.区分真分数、假分数和带分数;3.分数的加减法。
三、教学准备:PPT、数学课本、图片、教师提前准备相应的练习题。
四、教学步骤:1.导入将一张介绍分数的图片呈现在黑板上,问学生其中可以看到什么,了解同学们关于分数的概念。
2.认识分数教师使用PPT展示分数的概念,提示用分数表示的物品,如:1/2个苹果、1/4个蛋糕等等,说明分数表示的是一个物品的几分之几,让学生了解数学中分数的概念以及表示方法。
3.分数的符号和读法用PPT展示分数的符号和读法,让学生正确掌握分数的基本符号和读法。
4.真分数、假分数和带分数的区分通过图片展示真分数、假分数和带分数,解释它们之间的区别。
5.分数的加减法将两个分数相加或相减的过程展示在黑板上,让学生独立第一次完成题目后再进入课堂的讨论。
6.合作探究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一个长方形木板和分数的对应表明,让学生模拟购买家具,计算出的数值在木板上进行标记,进行分组比较和交流。
7.移位法和通分法通过让学生自攻各种题目体会两种加减分数的具体计算方法及其利弊,并让学生自行判断哪种方法更加适用。
8.复习总结巩固所学习的知识点,并提出不足。
询问与听取不同学生对于本节课的感受和意见。
五、教学反思:本堂课采取了多种教学手段,更好地引导了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与实践。
同时,这堂课的授课内容贯穿了各个学前期的知识点,并利用多媒体以及手工制作等方式,使学生更好地掌握了分数相关的基本知识,达到了教学目的,提高了学生的学情。
六、教学亮点:1.引人入目的PPT介绍本课程的引人入目的PPT介绍非常有吸引力。
在开始课程的时候,老师为同学们展示了一张介绍分数的图片,让同学们对分数的概念有所了解,这激起了同学们兴趣,提高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知识点汇总与错题专练 第七单元 分数的初步认识(一)(含答案)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知识点汇总与错题专练第七单元 分数的初步认识(一)1 分数的初步认识1.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每一份可以用几分之一来表示,这样的数叫分数。
这里需要注意,一定是“平均分”。
2.分数的写法和组成:一个分数是由分子、分母和分数线组成的,其中分数线上面的数是这个分数的分子,分数线下面的数是这个分数的分母。
3.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3份可以用来表示,这样的数叫分数。
平均分的总份数是这个分数的分母,取其中的几份,分数的分子就是几。
4.在用分数表示阴影部分时,也要注意是不是“平均分”。
用几分之几表示图形的阴影部分时,先要注意看阴影部分是否可以由整个图形平均分成若干份后得到,然后看平均分成几份,那就表示分母是几,最后看阴影部分占这样的几份,就说明分数的分子是几 。
5.比较几分之一时,可以借助直观图形或实物来比较两个分数的大小,也可以用平均分的思想来思考,即把同样大的纸片平均分,分的份数越多,每份就越小,所以分子是1,分母越大,分数越小。
6.两个同样大的物体或图形平均分的份数相同,取的份数越多,。
表示的份数就越大。
即同分母分数比较大小,分子大的分数较大。
【错例】选择:在下面图形中,( )图的阴影部分能用62表示。
A . B . C .【错误答案】B 或C【错误原因】 本题错在未理解分数或平均分的意义。
【正确答案】A 【解题指导】分数的意义必须是平均分,分母是几就平均分成几份。
62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6份,表示其中的2份,发现B 不是平均分成6份二,而是8份,C 不是平均分成6份,但不是平均分,所以B 、C 都不正确,据此解答。
【错例】判断:因为8>6,所以81>61。
( ) 【错误答案】√ 【错误原因】本题错在类比整数大小比较的方法来比较分数的大小。
【正确答案】×【解题指导】81表示把物体平均分成8份,取其中的1份,61表示把物体平均分成6份,取其中的1份。
【易错笔记】第七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二)-三年级数学下册易错点汇总及优选易错题B卷 苏教版(含答案)

第七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二)-三年级数学下册易错点汇总及优选易错题B卷本单元知识点易错汇总:1. 把一个物体或者多个物体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的份数就是这个分数的分母。
2. 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用分数表示涂色部分时,要看涂色部分是这个整体的几份,是几份,分子就是几。
3. 求每份占整体的多少用分数来表示,求每份是多少,用具体的数量来表示。
4. 求一个数的几分之一是多少,可以用这个数除以几分之一的分母。
5. 要把被平均分的物体的个数和平均分的份数区分开,表示部分占整体的几分之几时,分母应是平均分的份数。
6. 在用分数表示一个整体的一份或几份时,一定要把这个整体平均分,如果不是平均分,就不能用分数表示。
7. 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用分数表示其中的一份或几份时,分数不能带单位名称。
8. 解题过程中要理清所求问题,求整体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就先用整体的数量除以这个分数的分母,求出一份的数量,再乘分子,求出几份的数量。
(时间:60分钟,总分:100分)一、选择题(满分16分)1.昨天水果店运进了同样箱数的苹果和梨。
今天卖了苹果总箱数的13,卖了梨总箱数的14,哪种水果剩下的箱数多?()A.苹果箱数多B.梨箱数多C.两种水果同样多2.小明摆12个,拿出它们的34,拿出()个。
A.16 B.9 C.63.苹果的个数是下图中桃子的56,苹果有()个。
A.6 B.5 C.10 4.大于而小于的分数有()个.A.1 B.2 C.无数5.下列()与70千克的15最接近。
A.20千克B.15千克C.17千克6.两根一样长的彩带,第一根用去14,第二根用去13,()剩下的彩带长。
A.第一根B.第二根C.无法确定哪根7.60吨粮食,取出23,还剩()吨。
A.20 B.30 C.408.一支铅笔用去它的49,剩下()。
A.59B.19C.49D.39二、填空题(满分16分)9.一堆小棒有18根,拿出这堆小棒的19,应拿出( )根;如果拿出这堆小棒的49应拿出( )根。
8《分数的初步认识》整理和复习(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分数的初步认识》整理和复习学情分析分数的初步认识的整理与复习主要在于复习以下内容:1、分数的初步认识:认识几分之一、认识几分之几2、分数的简单计算:同分母分数的简单加减法、1减去几分之几3、分数的简单应用4、几分之一的大小比较、同分母分数的大小比较教学工具在整理与复习之前学生已经学习过了以下知识1、认识了几分之一、几分之几2、会比较几分之一的大小、会比较同分母分数的大小3、会简单的分数计算:同分母分数的简单加减法、1减去几分之几4、分数的简单应用教学目标1. 梳理本单元知识内容,认识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会进行分数的大小比较,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分数中数与计算的知识体系。
2. 通过不同形式的练习,分层次检验学生知识掌握情况,在练习中及时查漏补缺。
3. 在解题过程中培养学生解题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1、从“部分-整体”的角度初步认识分数2、理解分数表示的实际含义难点:在理解分数意义的基础上,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学方法板书:分数的初步认识——整理与复习认识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读、写分数比较大小简单的分数加、减法分数的简单运用教学过程(一) 猪八戒吃西瓜导入师:孙悟空说:一个西瓜每人分四分之一,八戒不同意,八戒要求每人分六分之一。
孙悟空说:还是每人八分之一,多分点给八戒,可最后八戒还是吃亏了,你们告诉我这是为什么吗?请同学们学习完今天这节课后来教教我吧!(二)复习梳理1、这节课我们复习“分数的初步认识”,这学期我们学会了分数的哪些知识?板书:认识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读、写分数比较大小简单的分数加、减法分数的简单运用2、这些知识中哪些你有点忘记或者还有问题的?(用疑问激起学生求知欲,提高课堂专注力)3、师小结:同学们,随着年级的升高,我们要慢慢学会自己梳理知识,使所学知识系统化。
像这单元三方面内容,关键是理解几分之一、几分之几表示的意思,学习分数大小比较和分数简单加减法都是为了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分数。
2023-2024年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期末考点复习 第八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人教版含解析)

期末知识大串讲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期末章节考点复习讲义第八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知识点01:分数的初步认识1. 几分之一:把一个物体或图形平均分成几份,其中的一份就表示几分之一。
分数是由分子,分数线和分母组成。
2. 比较几分之一的大小:分子都是1,分母小,就是分的份数少,分数就大;分母大,就是分的份数当多,分数就小。
3. 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几份,其中的1份就是它的几分之一,2份就是它的几分之二,3份就是它的几分之三……4. 比较同分母分数的大小:分数比较大小时,当分母相同时,分子大的分数大;当分子相同时,分母大的分数小。
知识点02:分数的简单计算1.计算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时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
2.1可以看作是分子和分母相同的分数,计算1减去几分之几时分母不变,分子相减。
3. 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分母就是几;表示其中的几份,分子就是几。
知识点03:分数的简单应用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方法:先用这个数除以分母求出1份的数量,再用商乘分子求出其中几份是多少。
考点01:分数的初步认识1.(2021三上·红塔期末)下面各图涂色部分能用四分之一表示的是()。
A.B.C.【答案】B【完整解答】解:A:能用13表示;B:能用14表示;C:不能用14表示。
故答案为:B。
【思路引导】四分之一的意思是把整个图形平均分成4份,涂色部分占其中的1份,由此选择即可。
2.(2022三上·菏泽期末)下图中,这些橘子的27有()个。
A.1 B.2 C.4 D.7 【答案】C【完整解答】解:将14个橘子平均分成7份,每份是2个橘子,27则表示其中的2份,即有4个橘子。
故答案为:C。
【思路引导】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本题中的2 7是表示将这些橘子平均分成7份,求取其中的2份是多少。
3.(2022三上·瑞安期末)把一张正方形纸对折三次后打开,其中的每一小份是正方形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同分母分数
•2 •5
•<
•3 •5
PPT文档演模板
分数的初步认识知识点
PPT文档演模板
•简单的加减:
•同分母分数相加减:
•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
•2 •4
•+
•1 •4
•3 •4
•6 •7
•=- ••27
•4 •7
=
分数的初步认识知识点
• 1可以看作是分子分母 相同的分数。
•1 -•••—18 -•••—38 •= •••—48
PPT文档演模板
分数的初步认识知识点
•9. (1)把一根绳子对折后剪断,每一段的长度是绳
子
•
总长度的几分•之••—12几?
•(2)把其中一段绳子再对折后剪断,得
• 到的每一段的长度是绳子总长度的
• 几分之几? •••—14
PPT文档演模板
分数的初步认识知识点
数同样多。
•( )
PPT文档演模板
分数的初步认识知识点
• (3)因为9比8大,所以
。 (•×)
PPT文档演模板
分数的初步认识知识点
PPT文档演模板
分数的初步认识知识点
•比较大小:
•分子相同,分母大的分数越小。
•同分子分数
•1 •5
•<
•1 •3
PPT文档演模板
分数的初步认识知识点
•比较大小:
分数的初步认识知识点
PPT文档演模板
2020/11/10
分数的初步认识知识点
•1 •4
PPT文档演模板
•分 •子分数线
•分母
•读一读这个分数 •分母4表示什么? • 分子1又表示什么?
分数的初步认识知识点
•像 •、 •这样的数,也都是分数。
• 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 份,这样的 一份或几份都可以 用分数来表示。
• •••—18 +•••—38 •= •••—48 •1 -•••—48 •= •••—48
•答: 一共吃了•••—48 , 还剩•••—48 。
PPT文档演模板
分数的初步认识知识点
PPT文档演模板
•5 •1•- •
•1
•6 = •6
分数的初步认识知识点
•5. 用分数表示阴影部分。
•(•••1—12 )
PPT文档演模板
分数的初步认识知识点
•1、用分数表示下列各图中的阴影部分。
•3 •6
PPT文档演模板
•4
•5
•8
•7
分数的初步认识知识点
•• 1 •4
PPT文档演模板
•• 2 •3
•• 1
•5
•• 5
•6
分数的初步认识知识点
•填空:
• 的“1”叫( ),“3”叫(
• 中间的“—”叫( ),读作(
( •1),这样的4段就是4个( •1),就是
•9
它的(
•4 ) 。
•9
•9
PPT文档演模板
分数的初步认识知识点
•2、判断:
• (1)把一个圆分成两份,每
× 份一定• 是它的二分之一•。( )
•(• 2) 小明看了一本故事书
× 的 •• 1 •5
书的
•• •
,小丽看了一本科技
1 5
,他们两人看的页
•••—79 •-•••—49 •=•••—39
PPT文档演模板
分数的初步认识知识点
•7. 一块菜地的•••—58 种了白菜,剩下的种芹菜。种芹 • 菜的地占整块菜地的几分之几?
PPT文档演模板
•1 -•••—58 •= •••—38
分数的初步认识知识点
•8. 一张长方形纸的 •••—18 涂红色,•••—38 涂蓝色。没涂色 • 的占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演讲完毕,谢谢听讲!
再见,see you again
PPT文档演模板
2020/11/10
分数的初步认识知识点
•1-
•4 •9
= •9 •- •4 •9 = •9
•5 •9
PPT文档演模板
分数的初步认识知识点
•>
PPT文档演模板
•>
•> •>
分数的初步认识知识点
•>
•>
•3
•1
•2
•8
•8
•8
PPT文档演模板
•3
•8
•3
•2
•1
•8
•8
•8
分数的初步认识知识点
PPT文档演模板
•4 •2 • 16 • 8
•
一箱牛奶有16袋,小明喝了
• •
3 8
,小明喝了
• 多少袋?
•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方法:
•(1)明确几分之几表示的意义,找出整体量, •(2)用除法求出1份是多少, •(3)用乘法求出几份是多少。
PPT文档演模板
分数的初步认识知识点
•2. •••—24 •+•••—14 •=•••—34 •••—46 •-•••—36 •=•••—16 •••—48 •+•••—18 •=•••—58 •1 -•••—47 •=•••—37
),
•里面有( ) ;
•是6个( );
PPT文档演模板
分数的初步认识知识点
•4个 是( )。
•5个 是( )。
•1里面有9个( );
PPT文档演模板
分数的初步认识知识点
• 把一张长方形的纸平均分成6份,每份
是它的( •1),这样的5份是5个( •1 ),
就是(
•5
•6
)。
•6
•6
• 把一根木料平均锯成9段,每段是它的
PPT文档演模板
•••—27 •+•••—57 •=•1 •••—59 •-•••—39 •=•••—29 •••—13 •+•••—23 •=•1 •••—67 •-•••—37 •=•••—37
分数的初步认识知识点
•3. 一块巧克力,小东吃了•••—18 ,小红吃了•••—38 ,一共 • 吃了几分之几? 还剩几分之几?
PPT文档演模板
•(•••1—52 )
•(••••1—6122 )
分数的初步认识知识点
•6. 计算下面各题。
•••—89 •-•••—59 •=•••—39 •••—16 •+•••—56 •= 1
•••—47 •-•••—37 •=•••—17
•1 -
•••—56 •=•••—16
•••—15 •+•••—35 •=•••—45 •••—24 •-•••—14 •=•••—14 •••—28 •+•••—58•=•••—78
•1 •4
分数的初步认识知识点
•在分数中,可以把一个物体或图形看作一个整体, •也可以把多个物体的组合看作一个整体。
•用分数表示部分是整体的几分之几时,首先确定整体, •再确定整体被平均分成了几份,并把它作为分数的分母, •最后确定各部分占的份数,并把它作为分数的分子。
PPT文档演模板
分数的初步认识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