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元宵节的习俗

合集下载

元宵节寓意吉祥的节日习俗

元宵节寓意吉祥的节日习俗

元宵节寓意吉祥的节日习俗元宵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举行。

作为一个寓意吉祥的节日,元宵节有着丰富多彩的习俗,代表着人们希望新一年可以万事如意、幸福安康的美好祝愿。

一、赏花灯元宵节的主要活动之一就是赏花灯。

花灯作为元宵节的象征物之一,代表着美好、幸福和希望。

在元宵节当晚,人们会聚集在街头、公园或庙会上观赏各种各样精美的花灯。

这些花灯构思巧妙,形态各异,有的是人物、动物的形象,有的是神话传说的题材,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惊喜。

赏花灯不仅能够增添节日气氛,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艺术的享受。

二、猜灯谜元宵节的另一个传统习俗是猜灯谜。

人们会在花灯下贴上写有谜语的纸条,而其他人则尝试猜出这些谜语的答案。

猜灯谜不仅考验着人们的智力,也增加了互动和娱乐性。

传统的灯谜多为四句诗歌形式,意味深远,有的寓意吉祥如意,有的则包含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通过猜灯谜,人们不仅获得了快乐,也在积极思考,丰富了文化内涵。

三、吃元宵元宵节当晚,人们通常会品尝元宵,这也是这个节日的特色之一。

元宵是一种由糯米制成的汤圆,外形圆润、馅料多样。

在吃元宵的时候,人们往往会表达对家庭团圆和美好未来的期盼。

元宵的甜美和糯米的粘性都寓意着团团圆圆,象征家人之间的团结和幸福。

此外,吃元宵也有驱除邪气的传统意义,代表着新年的开始和新的希望。

四、舞狮龙在元宵节期间,舞狮龙表演也是常见的活动。

狮子和龙都在中国文化中具有祥瑞的象征,舞狮龙不仅能喜庆节日,也能祈福祈福,祈求来年丰收和吉祥如意。

舞狮龙是一项需要技巧和配合的表演,舞者们会戴上狮子头套或扮成龙的形象,通过灵活的身姿和鼓乐声,展示狮子和龙的动态与神韵。

这样的表演活动不仅吸引了众多观众的目光,也加强了社区的凝聚力。

五、放烟火元宵节的最后一个习俗是放烟火。

放烟火是中国传统节庆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一种独特的庆祝方式。

人们在元宵节晚上点燃烟花和爆竹,以期消除厄运和病痛,迎来幸福和吉祥。

烟火的绚丽多彩,不仅给人们视觉上的享受,也能带给人们内心的宽慰和愉悦感。

东莞的元宵的花灯文化

东莞的元宵的花灯文化

东莞元宵的花灯文化一、摘要:2012年02月05日晚,在广东省花灯联展区,来自全省各地200多个品种的花灯在此竞艳,引起游客争相观看。

各类花灯品种繁多,有广州宫廷灯、鲤鱼灯、惠州龙门花灯、梅州兴宁花灯、廉江花灯、连平忠信花灯、番禺沙湾花灯、潮州花灯、佛山乐安花灯、顺德大良鱼灯等。

下面就去了解一下花灯的风采。

二、活动背景与活动目的花灯的由来:(洪梅花灯)洪梅花灯由来已久,起源于明末清初,是东莞市现存最具岭南传统特色的民间手工艺品之一。

据洪梅镇宣传办有关负责人介绍,当天晚上的洪梅满城灯海,全镇张挂灯笼的数量超过20740个,家家户户,商铺门前、广场上处处可见悬挂着的大红灯笼,镇内主干道和活动现场周边树木更做了精美的装饰,主干道路灯上悬挂了灯笼串,兔子造型和主题灯旗,广场舞台旁也挂着成串的绸布灯笼、小串的电子灯笼、水滴灯等装饰物烘托着浓烈的喜庆氛围。

花灯的发展:由于经济的繁荣,科学的发达,文化的进步,清徐地区的正月十五闹花灯的声势,在继承民族传统的基础上,规模宏大,花灯样式繁多,声、光、电现代化设备运用程度空前。

从乡村到城市,每家每户每条大街小巷都是花灯荟萃,争奇斗艳。

特别是县城正月十五的灯势更为壮观。

从每家庭院到门口,从每栋楼房的阳台玻璃护窗到每个生活小区的门前都自行挂着节日的“福”字灯、“喜”字灯、“春”字灯、串串灯和塑料管的流水五彩灯等各种各样的灯。

大街小巷、广场公园都用万盏彩灯编织于街市和雄伟壮观的每座建筑物上。

特别是文源路和湖东大街两旁,机关单位的大楼、店铺酒楼都用彩灯、串串灯、五彩流水塑料管儿灯妆点,入夜观看,好似空中灯帘,俯视整个县城,好似彩灯城,灯的世界,灯的海洋。

此等灯景壮美辉煌。

道路两旁的每株树,都用现代的串串灯、网网灯编织装饰成树灯,树与树之间,悬挂万盏大红纱灯相连接,两条大街用大红灯笼相连接,加之赏灯人群的互动,纵横观之,好似灯的河流在涌动。

三、活动过程花灯的造型:在清代以前,清徐地区的元宵灯节所展示的灯笼,主要是用高梁杆和竹子来制作灯的骨架,用各色纸张糊裱灯罩。

关于南方元宵节习俗

关于南方元宵节习俗

关于南方元宵节习俗我国有很多重要的传统节日,每个节日都有着丰富的习俗文化,而正月十五是元宵节,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习俗,在南方过元宵节,有哪些传统的习俗呢?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南方元宵节习俗,欢迎大家阅读。

南方元宵节习俗一、东莞元宵节吃香丸而除了汤圆,在东莞还有一种元宵必吃的食物--香丸。

香丸圆圆的,直径约一厘米,是用晚造旱地糯米浸7天后形成的冬至粉制作而成,空心,入嘴即化。

在东莞,朋友亲戚相互串门时,总会接到主人家的几粒香丸,吃过表示与人结缘。

煮汤圆、吃油团元宵节吃汤圆已经是普遍的习惯,在广西的上林、靖西等地还有吃油团(有的地方也称“煎堆”“油堆”)的习俗。

食物有别,寓意却一样。

这两种食物都为小圆球形,表示团圆。

原先“油团”的“团”字并不是现在所用的这个团圆的“团”字,而是“抟”字,它表示的是一个把做油团的面戳圆的动作,但随着时间的演化以及文化的融合,也就演变成现在的“团”了。

二、在广州、香港等地元宵夜要进行树元宵活动,树亦作竖,即将灯彩高竖起来之意。

小孩子们在家长协助下用竹纸扎成兔仔灯、杨桃灯或正方形的灯,横挂在短竿中,再竖起于高杆上,高技起来,彩光闪耀,为中秋再添一景。

另外还有放天灯的,即孔明灯,用纸扎成大形的灯,灯下燃烛,热气上腾,使灯飞扬在空中,引人次笑追逐。

另外还有儿童手提的各式花灯在月下游嬉玩赏。

另外南方还广泛流传着烧瓦子灯(或称烧花塔、烧瓦塔、烧番塔)的游戏,在江西、广东、广西等地都有流传。

如《中华全国风俗志》卷五记:江西“元宵夜,一般孩子于野外拾瓦片,堆成一圆塔形,有多孔。

”舞火龙。

是香港元宵节最富传统特色的习俗。

铜锣湾大坑地区就一连三晚举行盛大的舞火龙活动。

这火龙长达70多米,用珍珠草扎成32节的龙身,插满了长寿香。

盛会之夜,这个区的大街小巷,一条条蜿蜒起伏的火龙在灯光与龙鼓音乐下欢腾起舞,热闹非凡。

高跷会一般由群众自发串连组织起来的。

正月十一、十二开始踩街,寓意告知人们在众多的民间花会中,今年挂个号。

元宵节的风俗习惯

元宵节的风俗习惯

元宵节的风俗习惯元宵节是中国传统的民俗节日,也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以下是元宵节期间的主要风俗习惯:1. 吃元宵或汤圆:元宵节最为重要的传统习俗之一就是吃元宵或汤圆。

元宵或汤圆是用糯米粉和各种馅料制成的美味食品,寓意着团圆和美满。

人们会在元宵节当天吃元宵或汤圆,分享美味和欢乐。

2. 赏花灯:赏花灯是元宵节最为盛行的活动之一。

人们会在公共场所或街道上挂起各种各样的花灯,形成一片璀璨的灯海。

人们会欣赏花灯的美丽,猜灯谜,感受浓厚的节日氛围。

3. 猜灯谜:猜灯谜是元宵节的一项趣味性活动。

人们会在花灯上挂上谜语,供人们猜测。

猜灯谜不仅锻炼了智力,也增加了人们之间的互动和交流,使节日更加欢乐和有趣。

4. 舞龙舞狮:舞龙舞狮是元宵节期间的传统表演节目。

龙和狮子的形象都是吉祥和力量的象征,人们通过舞龙舞狮来祈求新的一年平安顺利、事业有成。

这种表演节目充满了活力和激情,为节日增添了浓厚的文化氛围。

5. 放烟花:放烟花是元宵节期间常见的活动之一。

烟花的绚丽多彩和热闹的气氛可以为节日增添欢乐和喜庆的氛围。

然而,在燃放烟花时一定要注意安全,防止火灾和意外事故的发生。

6. 打灯虎:打灯虎是元宵节期间的一种民间游戏。

人们会在地上画上一些图案,用灯照射,然后猜出图案的含义。

打灯虎不仅可以增加节日的趣味性,也体现了人们对智慧和勇气的挑战。

7. 击鼓传花:击鼓传花是元宵节期间的传统游戏之一。

人们围坐在一起,击鼓传花,当鼓声停止时,花在谁手中谁就要进行表演或接受惩罚。

击鼓传花是一种简单而有趣的互动游戏,可以增加人们的欢乐和互动。

8. 游园踏春:元宵节期间也是春暖花开、万物复苏的时节,人们会趁着这个机会走出家门,到公园、花园等地方游玩踏春,欣赏春天的美景,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游园踏春不仅可以放松身心,也能锻炼身体,享受春天的美好。

9. 放河灯:放河灯是元宵节期间的一项传统习俗。

人们将点燃的蜡烛放入河中,让它们随波逐流,寓意着祈愿美好和幸福。

元宵节的节日礼仪

元宵节的节日礼仪

元宵节的节日礼仪元宵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也是中国农历新年的最后一个节日。

在这一天,人们通过赏灯、吃汤圆等方式来庆祝,同时也有一些需要遵守的节日礼仪。

以下是元宵节的一些传统礼仪,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准备祭祀元宵节的早晨,人们会准备一些香烛、果品等祭品,在家中设立神台或供桌。

首先要将神像或祖先牌位摆放到神台上,并点燃香烛,诚心祈祷,表达对神明或祖先的敬意和祝福。

之后,可以摆放一些水果和糕点等供品,拜祭完毕后家人可以一起品尝这些供品,使祭祀仪式更加温馨祥和。

二、猜灯谜元宵节的一个重要活动是猜灯谜。

人们会在灯谜市场或各个社区、庙宇中摆放着各种谜语,大家可以前去猜谜、解谜,增加乐趣。

猜灯谜时,需要注意礼仪。

首先,尊重他人的权益,不要随意翻看他人的答案或影响他人猜谜。

其次,要以友善的方式进行互动,不要过分争论或争执。

最后,如果你猜中了某个灯谜,不要过于得意或嘲笑别人,要保持谦虚和尊重。

三、观灯游园元宵节夜晚,人们会前往公园或游乐场等地观赏华丽的灯饰。

在观灯游园时,也需要注意一些礼仪。

首先,要保持良好的队伍秩序,不要插队或推搡他人。

其次,要尊重公共设施,不要随地乱扔垃圾,保持环境整洁。

另外,在观赏灯饰时要遵循安全规定,不要攀爬或破坏灯饰。

最后,可以与他人友好互动,分享欢乐和喜庆的氛围,不要制造噪音或破坏他人的体验。

四、赏月祈福元宵节的晚上,是观赏明月的好时机。

人们会在户外或阳台上赏月,同时祈祷自己和家人的幸福平安。

在赏月祈福时,也需要注意一些礼仪。

首先,要保持安静和谐的环境,不要过分嬉闹或大声喧哗。

其次,要抱着感恩的心情,表达对家人、朋友和生活的感激之情。

最后,可以与家人一同赏月,分享快乐和团圆的时刻。

五、燃放烟花爆竹在部分地区,元宵节也有燃放烟花爆竹的习俗。

然而,燃放烟花爆竹需要非常谨慎并遵守相关的安全规定。

首先,要选择安全开放的地点,远离易燃物品和建筑物,确保人身和财产的安全。

其次,要注意遵守当地规定的燃放时间和地点,避免扰民或违法行为。

元宵节的传统习俗

元宵节的传统习俗

元宵节的传统习俗元宵节,又称灯节、上元节、小正月等,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通常在农历正月十五这一天庆祝。

元宵节作为中国传统节日,有着丰富多彩的传统习俗,这些传统习俗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代代相传,成为人们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吃汤圆元宵节的主要习俗之一是吃汤圆。

汤圆是一种用糯米粉做成的球状食品,寓意团团圆圆,象征着合家团圆、美满幸福。

吃汤圆已经成为元宵节的传统,人们在这一天都会团聚在一起,一家人围坐在餐桌旁,品尝着热腾腾的汤圆,共同感受着团圆的幸福和温馨。

二、观灯笼元宵节的另一个传统习俗是观灯笼。

灯笼是元宵节不可或缺的物品,人们在这一天会挂起五彩缤纷的灯笼,各种形状的灯笼在夜幕降临后点亮,照亮着整个城市,给人们带来了不少的欢乐和祥和。

观灯笼也是元宵节的一大乐事,人们带着家人一起漫步在灯火阑珊的街道上,欣赏着各色灯笼的美丽,享受着这份难得的宁静和温馨。

三、猜灯谜元宵节的传统习俗中,还有猜灯谜的活动。

猜灯谜是古老的传统,人们会在元宵节的夜晚聚集在一起,挂起灯笼,贴上灯谜,大家一起猜谜语。

猜灯谜不仅考验着人们的智商和才情,还增添了节日的欢乐气氛。

猜谜语的过程中,不仅可以增进亲友之间的感情,还可以锻炼思维,增长知识,是一项富有教育意义的活动。

四、舞龙灯在一些地方,人们还会表演舞龙灯的传统节目。

舞龙灯是一项非常受欢迎的民间艺术表演,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舞龙灯节目生动形象,寓意着祥瑞和繁荣,能给人们带来好运和好兆头。

观赏舞龙灯不仅可以增添节日气氛,还可以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让人们对节日更加热爱和珍惜。

五、放烟花元宵节的另一个欢乐习俗是放烟花。

烟花是元宵节独有的庆祝方式,人们在这一天会放烟花爆竹,照亮夜空,营造节日气氛。

放烟花是一种古老的传统,十分热闹喜庆,也是人们沟通情感和排遣压力的一种方式。

璀璨夺目的烟花,绚丽多彩的火树银花,为节日增添了不少的色彩和快乐。

元宵节的传统习俗丰富多彩,透露着浓厚的民俗文化和传统韵味。

广州的传统民俗

广州的传统民俗

广州的传统民俗
广州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拥有丰富的传统民俗文化。

以下是一些代表性的传统民俗活动:
1. 花市
广州的花市一般在每年农历的春节期间举行,人们会前往花市购买鲜花、盆栽、年画等年货。

广州花市的规模非常大,吸引了数以万计的游客前来观光。

除了买年货之外,还有吃糖藕、喝甜汤、放烟花等传统活动。

2. 广州灯会
广州灯会是每年农历正月十五举行的传统民俗活动。

各种形状的彩灯点缀在广州市内的各个公园、广场、商业街等地方,为城市增添了节日的氛围。

广州灯会的历史可追溯到清朝时期,至今已有几百年的历史。

3. 岭南传统音乐
岭南传统音乐是广州的一种独特的音乐形式,其特点是旋律悠扬、节奏优美、曲调婉转。

岭南传统音乐的演奏形式包括弹拨、吹奏、打击等多种方式。

4. 珠算
珠算是一种古老的计算工具,广州被视为珠算的发源地。

珠算通过移动珠子,来进行加减乘除等计算。

在广州,很多小学都会开设珠算课程,以便让学生了解这一传统文化。

5. 旧城风貌保护
广州拥有着众多的历史建筑,如荔枝湾、沙面等,这些建筑融合了中西文化,充满了历史沉淀。

为了保护广州的历史文化遗产,广州政府对旧城区进行了保护和修缮,使得广州的历史风貌得以保留。

元宵节花灯节在不同地区的特色介绍

元宵节花灯节在不同地区的特色介绍

元宵节花灯节在不同地区的特色介绍元宵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每年农历正月十五,也是中国农历年的结束。

在这一天,人们通常会聚集在一起,观赏花灯、猜灯谜、吃元宵等活动。

虽然元宵节在全国各地都有庆祝,但不同地区却有着各具特色的花灯节庆活动。

本文将为您介绍不同地区元宵节花灯节的特色。

一、北京元宵花灯节北京作为中国首都,其元宵花灯节具有浓厚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北京的元宵节庆典一般在中国传统建筑群体背景下进行,如故宫、天坛等地,使得节日更具文化气息。

此外,北京的花灯艺术也非常出色,以动物造型为主题的巨型立体花灯居多。

游客们可以欣赏到造型各异、栩栩如生的花灯,犹如沉浸在一个奇幻的世界中。

二、四川乐山元宵花灯节四川乐山元宵花灯节以大型民俗游行和盛大花灯晚会为主要特色。

乐山是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的发源地之一,元宵花灯节庆典在这里有着悠久的历史。

除了传统的花灯装饰,游行队伍中还会有民间舞龙舞狮和各类传统表演,非常热闹。

晚上,整个城市会点亮成千上万盏五颜六色的花灯,金碧辉煌,吸引了大批游客前往体验这场壮观的视觉盛宴。

三、福建泉州元宵花灯节福建泉州是元宵花灯节的发源地之一,这里的花灯制作精美多样,表演形式独特。

元宵节期间,泉州会举办盛大的花灯展览和巡游活动。

这些花灯既展示了人民生活、传统故事,也表达了人民的希望和祝福。

在泉州的古城区,整条街道都会被花灯照亮,争奇斗艳的花灯成为游客拍照的热门景点。

四、湖南婺源元宵花灯节湖南婺源元宵花灯节庆祝活动以传统花灯争奇斗艳,表演形式多样化为特点。

在婺源古镇,整个古镇被燃放的花火包围,美丽的灯笼点缀在古色古香的建筑上,给人一种梦幻的感觉。

此外,音乐、歌舞表演也成为节日的一大亮点,游客可以欣赏到独特的地方民俗舞蹈和各种草根音乐。

五、广东珠海元宵花灯节广东珠海元宵花灯节以水上花灯为特色,每年届时,珠海的各大湖泊和海域上漂浮着各种各样的花灯,美不胜收。

整个活动期间,游客可以在游船上观赏灯光秀,感受港珠澳大桥和澳门凯旋门所带来的壮丽景色,同时还能体验到特色的广东美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东省元宵节的习俗
广东省元宵节的习俗广东的元宵节喜欢“偷”摘生菜,拌以糕饼煮食以求吉祥。

新安县民有於去年生男者,皆於元宵夜庆灯。

南雄闹花灯时,父母取龙灯上之龙须线给小儿系带,据说可保儿童无疾病。

又取龙灯内残存的蜡烛照床下,据说可以产贵子。

文昌县民元宵夜偷青时,偷中的以挨骂为吉祥之兆,偷不中者则以不挨骂为吉兆。

元宵节吃汤圆是众所周知的节日食俗,寓意“团团圆圆”。

而除了汤圆,在东莞还有一种元宵必吃的食物——香丸。

香丸圆圆的,直径约一厘米,是用晚造旱地糯米浸7天后形成的冬至粉制作而成,空心,入嘴即化。

在东莞,朋友亲戚相互串门时,总会接到主人家的几粒香丸,吃过表示与人结缘。

广东元宵习俗元宵节又称灯节。

从初十就开始“开灯”,有大三星灯、小三星灯、百花莲藕灯、树头灯等,五花十色。

“开灯”晚,如果有去年元宵后出生的男孩子的家庭,要请外婆和亲戚朋友来家庆贺,俗称“做灯酒”,以示祝贺“添丁”。

外婆要送小孩衣服、鸡、肉、米、酒等礼物,其他客人也要带些礼物。

开灯时,要在宗祠或在神堂的正中央、两旁和大门口各挂一对莲花灯;另外在灶君、“床头婆”神位、街上土地庙也要放上一个小灯。

广州人过去在正月十二这天,还有替“床头婆”开灯之俗,祈求床头婆保佑孩子平安长大。

这灯称为“亚婆灯”,是用红、
黄、绿几色彩纸糊成六角圆筒,然后粘合而成的小灯。

正月十三在厨房里点灯,称“点灶灯”,直点到十五元宵夜。

正月十三要“试灯”,即“试点元宵灯”。

十四是“上元节”(元宵节又称上元节)的前夜,各街道居民点纷纷搭彩棚,挂花灯,舞狮舞龙,预演元宵节日,也叫“试点”。

节前数天,街巷摊档,竞售各式花灯,争奇斗丽,称为“灯市”,节日气氛浓郁。

旧时,广州郊区的乡镇,还有在农历十六至十九日轮流闹元宵的旧俗。

郊区人民讲究团结,为了方便各乡镇群众在元宵节时互相拜贺,十里八乡的乡民约定轮流进行元宵活动。

原三元里乡的乡民至今仍保存在正月十八闹元宵的习俗,每逢此日,原十里八乡的居民都来参加活动,敲锣打鼓,唱歌跳舞,交朋结友,一片欢乐祥和的景象。

现在,广州的元宵灯会演变为每年的元宵之夜,广州各公园以及娱乐场所,包括街道两旁和珠江沿岸都张灯结彩,全城不分大街小巷各式各样的彩灯琳琅满目。

主要灯品有走马灯、夹纱灯、丝料灯、宫灯、各式形象纸扎灯、富有地方传统特色的花果灯、大型彩灯等,现在各式各样的霓虹灯也加入了节日行列,将广州打扮成一个五彩缤纷的海洋。

汉族元宵节习俗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代汉族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

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

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

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这天上皓月高悬的夜晚,人们要点起彩灯万盏,以示庆贺。

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合家团聚、同庆佳
节,其乐融融。

元宵节也称灯节,元宵燃灯的风俗起自汉朝,到了唐代,赏灯活动更加兴盛,皇宫里、街道上处处挂灯,还要建立高大的灯轮、灯楼和灯树,唐朝大诗人卢照邻曾在《十五夜观灯》中这样描述元宵节燃灯的盛况“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宋代更重视元宵节,赏灯活动更加热闹,赏灯活动要进行5天,灯的样式也更丰富。

明代要连续赏灯10天,这是中国最长的灯节了。

清代赏灯活动虽然只有3天,但是赏灯活动规模很大,盛况空前,除燃灯之外,还放烟花助兴。

“猜灯谜”又叫“打灯谜”,是元宵节后增的一项活动,出现在宋朝。

南宋时,首都临安每逢元宵节时制迷,猜谜的人众多。

开始时是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

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流传过程中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

民间过元宵节吃元宵的习俗。

元宵由糯米制成,或实心,或带馅。

馅有豆沙、白糖、山楂、各类果料等,食用时煮、煎、蒸、炸皆可。

起初,人们把这种食物叫“浮圆子”,后来又叫“汤团”或“汤圆”,这些名称“团圆”字音相近,取团圆之意,象征全家人团团圆圆,和睦幸福,人们也以此怀念离别的亲人,寄托了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