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结构平面布置方案

合集下载

住宅建筑的平面布置及结构形式

住宅建筑的平面布置及结构形式

姓名:杨志康学号:111409020230班级:工程管理112班学院:规划与建筑工程学院住宅建筑的平面布置及结构形式住宅的组成规律主要是由行为单元组成室,由室组成户。

根据家庭生活行为单元的不同,可以将户分为居住、辅助、交通、其他四大部分。

按空间使用功能来分,一套住宅可包括居室(起居室、卧室X厨房、卫生间、门厅或过道、贮藏间、阳台等不同的住宅建筑有着不同的平面布置以及结构形式。

下面将依次谈谈各类住宅建筑在进行设计时,平面布置及结构形式上的区别!根据住宅基本平面类型可将住宅建筑分为独立式住宅、联立(并列)式住宅、联排式住宅、单元式住宅、外廊式住宅、内廊式住宅、跃层式住宅等。

按照层数的不同,可将住宅建筑分为四类:低层住宅——1~3层;多层住宅——4~6层;中高层住宅——7~9层;高层住宅——10~30层。

1.低层住宅平面布置(1)基本特点1)能适应面积较大、标准较高的住宅,也能适应面积较小、标准较低的住宅。

因而既可以有独立式、联立(并列)式和联排式,也可以有单元式等平面布置类型。

2)平面布置紧凑,上下交通联系方便。

3)一般组织有院落,使室内外空间互相流通,扩大了生活空间,便于绿化,能创造更好的居住环境。

4)占地面积大,道路、管网以及其他市政设施投资较高。

(2)平面组合形式及其特点1)独院式(独立式卜建筑四面临空,平面组合灵活,采光通风好,干扰少,院子组织和使用方便,但占地面积大,建筑墙体多,市政设施投资较高。

2)双联式(联立式火将两个独院式住宅拼联在一起。

每户三面临空,平面组合较灵活,采光通风好,比独立式住宅节约一面山墙和一侧院子,能减少市政设施的投资。

3)联排式:将独院式住宅拼联至3户以上。

一般拼联不宜过多,否则交通迂回,干扰较大,通风也有影响;拼联也不宜过少,否则对节约用地不利。

2.多层住宅平面布置(1)基本特点1)从平面组合来说,多层住宅必须借助于公共楼梯(规范规定住宅6层以下不设电梯)以解决垂直交通,有时还需设置公共走廊解决水平交通。

结构布置平面图布置及画法一

结构布置平面图布置及画法一

3.结构平面图的尺寸标注
结构平面图上标注的尺寸较简单,仅标注与建筑平面图相同的轴线编号和轴线 间尺寸、总尺寸、一些次要构件的定位尺寸及结构标高。 图2—26是板下各梁和阳台下悬臂梁的截面图,其形状、尺寸、配筋如图所示。
3.4. 2 屋面结构平面图
屋面结构平面图是表示屋顶面承重构件平面布置的图样,其内容和图示 要求基本同楼层结构平面图。但因屋面有排水要求,或设天沟板,或将屋面 板按一定坡度设置,还有楼梯间屋面的铺设。另外,有些屋面上还设有人孔 及水箱等结构,因此需单独绘制,如图2—27所示。 图2—28是屋面结构构件中另一悬臂梁和阳台梁的截面配筋图。从图中 可知阳台梁宽为200mm,高350mm,梁的上部、下部均置配了3根直径为 14mm的II级钢筋,箍筋为直径6mm的I级钢筋,间距为150mm。
结构平面图的内容包括平面布置图、局部剖面、截面图、构件统计表及文字说 明。 画图时采用轮廓线表示铺设的板与板下不可见的墙、梁、柱等,如能用单线表 示清楚时,也可用单线表示。常用比例采用1:50或1:100,可见的墙、梁、柱的轮 廓线用中粗实线表示,不可见的墙、梁、柱用中粗虚线表示,门窗洞口省略不表 示。 如若干部分相同时,可只绘一部分,并用大写拉丁字母(A、B、C……)外加直径8— 10mm的细实线圆圈表示相同部分的分类符号。图2-25中表示了楼层板下面的墙、 梁、 柱及阳台的投影,预制楼板的平面布置如图中①—④轴线之间所示,细水平线表示 板的布置情况,斜线是结构单元中楼板所铺位置的轮廓线,轮廓线一侧注写的数字 依次是楼板的宽度、楼板代号、楼板长度及荷载级别。如6YKB33—2b中的6表示板宽 为600;KB表示空心板;33表示板长为3300;2b表示板的荷载级别。图中其它位置楼 板的铺设与①—④轴线之间相同,因此仅标注分类符号。

施工平面布置图设置及要求

施工平面布置图设置及要求

施工现场平面布置一、施工总平面布置图绘制方法及要求1、分阶段进行绘制以房屋建筑总承包工程为例,建议分以下阶段进行布置:(1)基坑土方开挖及支护阶段——本阶段生产区应绘制基坑边线、基坑坡道,基坑内运输通道、基坑排水沟及沉砂池,出入口应设置洗车池等。

(2)地下室施工阶段——本阶段生产区应绘制基坑边线,并绘制地下室结构外边线及后浇带,塔吊布置应满足上部结构施工为主。

(3)上部结构施工阶段—-本阶段生产区地下室外边线可画成虚线,加工场布置与地下室施工阶段有所不同,部分加工场可移至地下室顶板上,增加施工电梯布置、砌体材料堆场、安装用场地布置等。

(4)装饰及安装施工阶段-—本阶段生产区结构施工所需的钢筋加工场、模板加工场、脚手架材料堆场等应撤换掉,增加装修施工用场地、安装用场地布置等。

(5)室外工程施工阶段-—本阶段加工场、材料堆场等基本撤换掉,现场办公区及临时生活区有影响的也应撤换掉,本阶段应将小区道路及室外的景观构筑物画上.2、塔吊的布置塔吊的平面位置,主要取决于建筑物的平面形状和四周场地条件。

一般布置在建筑物边,高层必须考虑附墙加固,离墙距离大概5米;塔吊的服务半径应能基本覆盖高层塔楼;若有预制构件或钢结构吊装,选用的塔吊应进行起吊能力验算(最远距离、最重构件);群塔布置应能相互避开塔身,但覆盖范围最好能小部分搭接;塔吊布置还应考虑拆卸方便.3、布置运输道路(1)尽可能利用原有道路;(2)满足消防要求、宽度不小于4m;施工场地宽松的可设置双车道,场地狭小的设单车道,最好能成环状,或者设置回车场;(3)运输通道尽量能由市政道路通至主要加工场及施工电梯处。

4、布置施工电梯、混凝土输送泵等机械施工电梯布置时应查看塔楼标准层平面,尽量设置在阳台位置,混凝土输送泵尽量靠近出入口位置设置。

5、确定钢筋加工场、搅拌站、加工棚和材料、构件堆场的位置;应尽量靠近使用地点或在起重机能力范围,并且不能影响运输通道.二、施工总平面布置的原则1、在满足施工要求的前提下,少占地,不挤占交通道路。

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

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

次梁 2φ18
主梁(框架梁) 次梁 8φ8(2)
(2)截面注写方式 在梁平面布置图上对所有梁按规定进行编号,从每种编号的梁中各选一根,
先将“单边剖面符号”画在该梁上,再引出绘制相应的截面配筋图,并在其上注 写截面尺寸和配筋具体数值。可单独使用,也可与平面注写方式结合起来。
三、板平法施工图的表示方法
c 贯通纵筋。其表达与有梁楼盖规定相同。
当局部区域的板面标高与整体不同时,应在图上注明板面标高高差及分布范 围。
例:一板带注写为ZSB3(5A) h=300 b=2500 15φ10@100(10)/φ10@200 (10) Bφ16@100;Tφ18@200,表示3 号柱上板带,有5跨且一端有悬挑;板带 厚300mm,宽2500mm;板带配置暗梁箍 筋,近柱端为φ10@100共15道,跨中为 φ10@200,均为10肢箍,贯通纵筋下部 为φ16@100,上部为φ18@200。
注: (xxA)为一端有悬挑,(xxB)为两端 有悬挑,悬挑不计入跨数。
②梁截面尺寸(必注)。等截面时用b×h表示,
为加腋梁时用b×h Yc1×c2表示,其中C1为 腋长,C2为腋高;对两端高度不相等的悬挑 梁,用斜线分隔根部与端部的高度值,即为 b×h1/h2。
③梁箍筋的配置(必注)。包括箍筋级别、直 径、加密区、非加密区间距、肢数
xx
(xx)为跨数
xx (xxA)为跨数及一端有悬挑
xx (xxB)为跨数及二端有悬挑
xx
b 板厚。注写为h=xxx,当悬挑板的端部改变截面厚度时,用斜线分隔根部 与端部的高度值,注写为h=xxx/xxx。
c 贯通纵筋。按板块的下部和上部分别注写, 以B代表下部,T代表上部,B&T代表下部 和上部;X向贯通纵筋以X打头,Y向贯通纵 筋以Y打头,两向贯通纵筋配置相同时以X &Y打头。当为单向板时,另一项贯通的分

施工平面布置【范本模板】

施工平面布置【范本模板】

第七章施工平面布置7。

1 现场条件分析及布置思路7。

1.1 场地现状分析1 场地平整本工程施工可利用场地比较充裕,场地尚未平整,杂草丛生,场地现有部分渣土,需进行清理外运.详见图7。

1。

1;图7。

1.1 场地现状图2 围墙、大门根据现场踏勘情况,本工程所在地已有围墙,施工场地与办公区、生活区设置砖砌围墙。

施工场地内共有两个大门,南侧西侧各一个,南侧大门为主出入口,西侧大门为应急大门平时不使用,管理人员办公区工人生活区各设置一个大门。

3 通电条件根据现场勘查情况,现场西北侧提供2台315KV·A变压器。

4 通水条件根据现场勘查情况,本工程西北方向本工程208号门房位置提供水源接驳点一处,管径DN150,供施工现场使用。

5 排水条件根据现场勘查情况,本工程没有制定雨水污水排放口。

我单位拟在现场沿道路及拟建建筑物周边设置雨水沟和污水沟,间隔50m设置集水坑一个,并在现场东北侧设置雨水收集池和污水收集池各一个,将雨水和污水分别收集后,经过沉淀池三级过滤,统一回收处理利用。

7。

1.2 现场布置总体思路施工现场平面布置以现场条件及施工部署为依据,本着“布置紧凑合理、减少拆改,经济节约”及“绿色施工”的原则,具体原则如下:1 施工现场平面分办公设施、生产设施和现场围蔽进行布置。

2 按专业、工种分区,集中管理,高效利用.场地由我单位统一规划布置,统一协调和管理,按专业、工种划分施工用地。

临时存放场地也由我单位统一管理,避免用地交叉、相互影响干扰。

3 利用招标人提供的电力条件,本着尽量节约线路的原则对施工现场临时电路进行合理的布置;根据现场提供用水接驳点,本着绿色文明施工,切实落实保护环境的原则,充分利用水资源,合理收集雨水、施工用水,再通过加压泵泵送进行二次循环利用.4 主要工序优先:优先满足现场关键线路施工需求。

5 合理布置塔吊、施工电梯的位置,利用场内施工道路,合理布置材料堆放场地,减少运输费用和场内二次搬运。

建筑平面设计方法(精品)

建筑平面设计方法(精品)
六、混合式组合 建筑由于功能关系复杂,往往不能局限于某 一种组合形式,而必须采用多种组合形 式,如旅馆、俱乐部、图书馆。
辅助使用房间:使用上属于服务性、附属性、次 要的部分。
交通联系空间:用以联系各个房间、各个楼层以 及室内外过渡的空间。
某中学教学楼平面空间组成示意
建筑空间的组成与平面设计的任务
建筑平面设计任务
首先,在进行总体功能分析的基础上,确定建筑 出入口的位置以及建筑平面形状。
其次,分析建筑内部功能关系、流线组织,安排 建筑各组成部分的平面位置,选择和确定建筑平 面组合形式。
主要使用房间平面设计 房间门的设置
二、门的位置和开启方式 便于家具设备的布置和充分利用室内面积 方便交通,利于疏散 便于平面组合
主要使用房间平面设计 房间窗的设置
窗的作用:采光通风、也是围护结构的一部分。 窗的设计:大小、数量、形状、位置及开启方式等。
主要使用房间平面设计 房间窗的设置
(5)符合建筑模数协调统一标准的要求。 按照建筑模数统一协调标准的规定,房间的 开间进深尺寸一般以300mm为模数。
主要使用房间平面设计 房间门的设置
一、门的大小和数量 门的大小是指门的宽度,它取决于人体尺寸、人
流股数、及家具设备的大小等。 使用面积较小的房间通常只设一樘门,但当房间
使用人数超过50人,或建筑面积超过60m2时,按 照《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有关规定的要求,至少 需设两樘门。 对于观众厅、比赛大厅等大型空间,门的数量和 总宽度应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有关规定指标 进行计算,且每樘门的宽度还不应小于1400mm。
交通联系空间平面设计
水平交通联系空间:走廊、走道 垂直交通联系空间:楼梯、电梯、坡道 交通枢纽空间:门厅、过厅 设计应注意以下几点: 适当的高度、宽度和形式,并注意空间形象的美化和简

居住建筑的平面布置及结构形式

居住建筑的平面布置及结构形式

居住建筑的平面布置及结构形式学院:规划与建筑工程学院班级:土木工程114班姓名:***学号:************摘要:一户家庭对住宅有不同的使用要求,一套住宅需要能提供不同的功能空间,它应当满足人的睡眠、起居、工作、学习、进餐、炊事、娱乐休闲、洗浴方便、储藏以及户外活动等功能。

而且必须是独门独户,独立出入,独家使用的成套住宅。

所谓成套,就是指各功能空间必须组成齐全,方便使用,满足使用者居住、厨卫、交通等等几大部分的使用要求。

一套住宅应当包含如下几项功能空间:卧室、起居室(客厅)、餐厅、厨房、卫生间,以及阳台、储藏间、交通空间、要求较高的还应当包括工作间、书房、洗浴间、车库等。

下面我将介绍居住建筑的平面布置及结构(包括砖混结构,框架结构等)。

关键词:平面布置、分区合理、结构正文:居住建筑是城市建设中比重最大的建筑类型,住宅经常成片建设。

除了合理安排居住区的群体建筑、公共配套设施、户外环境外,住宅本身的设计一般要考虑以下几点:①保证分户和私密性,使每户住宅独门独户,保障按户分隔的安全和生活的方便,视线、声音的适当隔绝和不为外人所侵扰;②保证安全,建筑构造符合耐火等级,交通疏散符合防火设计要求;③处理好空间的分隔和联系,户内的空间设计,由于家庭人口的组成不同,要有分室和共同团聚的活动空间;④现代住宅应充分满足用户生活的基本要求,设施完备,包括炊事和浴室厕所以及给水排水、燃气、热力、照明、电气和必要的储藏橱柜、搁板等;⑤选择良好的朝向,既保证日照基本要求和良好通风,又要防晒和防风沙侵袭;⑥妥善解决浴室厕所排气、厨房排烟、垃圾处理和公用信报箱等问题。

此外,还要考虑分配出租时能适合不同家庭使用需要的灵活性。

同时还要符合国家和地方的节能设计标准如《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26-2010以满足居住建筑节能65%的目的。

居住建筑的空间组成和室内设计基本原则:一、使用功能布局合理。

住宅的室内环境,由于空间的结构划分已经确定,在界面处理、家具设置之前,除了厨房和浴厕,由于有固定安装的管道和设施,他们的位置已经确定之外,其余房间的使用功能,或一个房间内功能地位的划分需要以住宅内部的方便合理作为依据。

施工部署及现场平面布置

施工部署及现场平面布置

施工部署及现场平面布置一、施工部署1、总体施工阶段采取先地下后地上,先结构后装饰,先土建后水电设备,先施工合同范围内的后施工平行发包工程的施工方法,根据本工程特点,分为以下几个阶段施工:地基处理阶段;筏板基础及地下室施工阶段;主体结构施工阶段;主体填充墙砌筑阶段;内外装饰装修及屋面施工阶段;水电暖及设备安装施工阶段;平行发包工程施工阶段;竣工验收阶段。

由于工期紧,工程量大,故采取立体交叉作业,以确保工期目标实现。

2、工程分析:本工程为剪力墙结构,为保证工程工期及工程质量,故在施工安排上采取平面流水、立体交叉作业的施工部署。

在施工中采取分施工区流水作业的方法,加快施工速度,根据工程实际及特点,确定将本工程在水平方向按照轴线分为二个施工区进行流水作业。

3、主要施工方法本工程采用商品混凝土。

在施工时采用商品混凝土,拟采用三层以下利用汽车泵,三层以上使用砼输送泵进行混凝土浇筑,因此应严格按照施工进度计划精心组织、实施各施工段的施工进度。

地下室底板侧模使用钢模,侧面刷脱模剂。

地下室内外混凝土墙、电梯井采用组合钢模,板采用竹胶合板模板;地上部分内外混凝土墙采用全钢大模板,板采用竹胶合板。

地下室墙,梁、板分二次浇筑,施工时要保证模板及支撑体系的稳定性。

地下室底板、外墙、顶板采用抗渗混凝土,抗渗等级为S6。

地上部分混凝土墙体采用全钢大模板,板采用竹胶合板模板,以达到清水混凝土效果;为保证全钢大模板施工效果,飘窗等采用二次浇筑办法,砌体拉结筋采用植筋办法。

4、主要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顺序基础结构施工:土方开挖f基坑支护f桩基施工f基础垫层f定位放线f筏板基础f地下室施工f基础回填土。

主体结构施工:定位放线f柱、墙体竖筋绑扎、验收f模板安装、校正、固定、验收f 浇筑柱、墙体砼f拆模、养护f支梁板楼梯模板f检查验收f绑梁板楼梯钢筋、验收f浇梁板楼梯砼f养护f转入下一层定位放线。

循环流水施工中穿插水电预留、预埋工序。

屋面工程待主体完成后先期进行施工,顺序如下:屋面清理f屋面放线f屋面保温层f屋面找平层f屋面防水层f屋面细部处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 选材
1.1 结构平面布置
工程实践表明,为节省楼盖的材料用量,单向板、次梁、 主梁的跨度常取下列数值。 单向板:1.7~2.5米 ,荷载较大时取较小值,一般不宜超 过3米。 双向板:根据实践经验,当楼面荷载较大、建筑平面接近 方形(跨度小于5米)时,一般采用双向板比单向板肋梁 楼盖要经济。 次 梁:4~6米。 主 梁:5~8米。
一、混凝土的选材 《规范》规定,素混凝土结构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15;钢筋混凝土 结构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0;当钢筋采用400MPa及以上的钢筋时, 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5。 承受重复荷载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30。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40,且不应低于C30。
现浇整体式楼盖按楼板受力和支承情况不同分为肋梁楼盖(又 分为单向板与双向板肋梁楼盖)、井式楼盖和无梁楼盖。 肋梁楼盖:最常见的楼盖,由板、次梁、主梁等组成,楼盖支 承在柱、墙竖向构件上。《规范》规定,对于四边支承的板, 当长边l2与短边l1之比l2:l1≥3时,可按沿短边方向受力的单向板 计算,当l2:l1≤2时,应按双向板计算,当2< l2:l1<3时,宜按双 向板计算,也可按沿短边方向的单向板计算,但应沿长边方向 布置足够数量的构造钢筋。
第1页/共8页
第2页/共8页
项目二:肋梁楼盖设计 任务1 结构平面布置方案 任务2 计算简图及荷载计算 任务3 内力计算 任务4 正截面配筋计算 任务5 斜截面配筋计算 任务6 楼盖设计与构造要求 任务7 楼梯 单向板楼盖设计实例 双向板楼盖设计实例
第3页/共8页
任务1 结构平面布置方案 1.1 结构平面布置 1.2 确定截面尺寸
第6页/共8页
二、钢筋的选材 1、纵向受力普通钢筋宜采用HRB400、HRB500、 HRBF400、HRBF500钢筋,也可采用HRB335、HRBF335 、HPB300、RRB400钢筋; 2、箍筋宜采用HPB300 、HRB400、HRBF400、HRB500 、HRBF500钢筋,也可采用HRB335、HRBF335钢筋; 3、预应力钢筋宜采用预应力钢丝、钢绞线和预应力螺纹 钢筋。 注:RRB400钢筋不宜用途重要部位的受力钢筋,不应用 于直接承受疲劳荷载的构件。
≥1/45 ≥1/50
双向板h≥80mm 按短向跨度计算高跨比
≥1/12
悬臂长≤500mm,h≥60 mm 悬臂长>500mm,h≥80 mm
1/18~1/12 梁的截面宽度b可由高宽比h/b确 1/14~1/8 定,一般矩形截面h/b=2~3, 1/14~1/8 T形截面h/b=2.5~4。
第5页/共8页
试确定24m×24m的结构平面布置 。
第4页/共8页
1.2 确定截面尺寸
构件种类
高跨比
附注Biblioteka 简支单向板 两端连续单向板
四边简支双向板 四边连续双向板 悬臂板
多跨连续次梁 多跨连续主梁 单跨简支梁
≥1/35 ≥1/40
最小板厚
屋顶板≥60mm 民用建筑楼板≥70mm 工业建筑楼板≥80mm 行车道下楼板≥80mm
第7页/共8页
感谢您的欣赏!
第8页/共8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