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光电效应(含思考题答案)

合集下载

液晶光电效应

液晶光电效应

液晶光电效应实验研究液晶是介于液体与晶体之间的一种物质状态。

一般的液体内部分子排列是无序的,而液晶既具有液体的流动性,其分子有按一定规律有序排列,使它呈现晶体的各向异性。

当光通过液晶时,会产生偏振面旋转,双折射等效应。

液晶分子是含有极性基团的极性分子,在电场作用下,偶极子会按电场方向取向,导致分子原有的排列方式发生变化,从而液晶的光学性质也随之发生变化,这种因外电场引起的液晶光学性质的改变成为液晶光电效应。

1 . 实验原理⑴晶光开关工作原理在未加驱动电压的情况下,来自光源的自然光经过偏振片P1后只剩下平行于透光轴的线偏振光,该线偏振光到达输出面的时,其偏振面旋转了90度,这是光的偏振面与P2的透光轴平行,因而有光通过。

在施加足够电压情况下,在静电场的作用下,除了基片附近的液晶分子被基片“锚定”以外,其他液晶分子趋于平行于电场方向排列。

于是原来的扭曲结构被破坏,成为了均匀结构,如图,从P1透射出来的偏振光的偏振方向在液晶中传播时不再旋转,保持原来的偏振方向到达下电极。

这时光的偏振方向与P2正交,因而光被关断。

由于上述光开关在没有电场的情况下让光透过,加上电场的时候光被关断,因此叫做常通型光开关,又叫做常白模式。

若P1和P2的透光轴相互平行,则构成常黑模式。

(2)液晶光开关的电光特性对于常白模式的液晶,其透过率随外加电压升高而降低,在一定电压下达到最低点,此后略有变化。

阈值电压:透过率900%时的驱动电压关断电压:透过率10%时的驱动电压(3)液晶光开关的时间响应特性加上或者去掉驱动电压能使液晶得开关状态发生变化,是因为液晶分子排序发生变化,这种重新排列需要一定时间。

上升时间:透过率由10%升到90%所需时间下降时间:透过率由90%降到10%所需时间液晶的响应时间越短,显示动态图像的效果越好,这是液晶显示器的重要指标。

(4)液晶光开关的视角特性液晶光开关的视角特性表示对比度与视角的关系。

对比度定义为光开关打开和关断时透射光强度之比,对比度大于5时,可以获得满意的图像,对比度小于2,图像就模糊不清了。

液晶光电效应 数据处理

液晶光电效应 数据处理

五、数据处理图1、光电曲线图由图表可知,最大投射光强值是316μW,则10%I=31.6μW, 所对应的外加电压值称为阈值电压:U th=1.01V90%I=284.4μW,应的外加电压值称为饱和电压:U r=2.06VD r=I max/I min=316/17.2=18.37β=U r/U th=2.06/1.01=2.04六、实验总结当电压在0—1.01V,由于电压小于阀值电压,所以透射光强无明显变化;当电压增加到1.01V时,液晶分子的长轴开始向电场方向倾斜,透射光强开始增强;1.01—2.06V,透射光强明显增强;当电压在2.06—4.90V时,透射光强持续增强,由于电压大于饱和电压,故增强程度逐渐减小;当电压在4.90—7.1V 时,透射光强基本没有变化。

本次实验的操作很简单,只要依照说明书,基本上很顺利的完成了实验。

七、思考题1、电光效应的原理是什么?答:电光效应,是将物质置于电场中时,物质的光学性质发生变化的现象。

某些各向同性的透明物质在电场作用下显示出光学各向异性,物质的折射率因外加电场而发生变化的现象为电光效应.电光效应包括泡克耳斯(Pockels)效应和克尔(Kerr)效应。

电光效应是指某些各向同性的透明物质在电场作用下显示出光学各向异性的效应。

2、电光效应有哪些方面的应用?答:利用电光效应可以制作电光调制器,电光开关,电光光偏转器等,可用于光闸,激光器的Q 开关和光波调制,并在高速摄影,光速测量,光通信和激光测距等激光技术中获得了重要应用。

当加在晶体上的电场方向与通光方向平行,称为纵向电光调制(也称为纵向运用);当通光方向与所加电场方向相垂直,称为横向电光调制(也称为横向运用).利用电光效应可以实现对光波的振幅调制和位相调制。

光电效应思考题

光电效应思考题

1、光电效应是物理学中一个重要而神奇的现象,在光的照射下,某些物质内部的电子会被光子激发出来而形成电流,即光生电。

内光电效应是被光激发所产生的载流子(自由电子或空穴)仍在物质内部运动,使物质的电导率发生变化或产生光生伏特的现象。

外光电效应是被光激发产生的电子逸出物质表面,形成真空中的电子的现象。

电光效应是将物质置于电场中时物质的光学性质发生变化的现象。

某些各向同性的透明物质在电场作用下显示出光学各向异性物质的折射率因外加电场而发生变化的现象为电光效应。

电光效应包括泡克耳斯(Pockels)效应和克尔(Kerr)效应。

单光子光电效应:我们常说的光电效应为单光子光电效应,也就是每个电子同一时间只吸收一个光子。

多光子光电效应:当单位体积内同时相互作用的能量子的数目大到使得发射光的能量子可以从几个入射能量子中取得能量。

2、普朗克常量的意义:普朗克常数是现代物理学中最重要的常数之一,它成为区分宏观客体和微观客体的界限。

普朗克常数的发现,在物理学的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第一次表明了辐射能量的不连续性,这是现代物理学中富有革命性的事件。

由于它的发现,物理学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这个理论物理学的新概念导致了量子理论的建立。

1905年爱因斯坦在解释光电效应时,将普朗克的辐射能量不连续的假设作了重大发展,提出光是由能量为hυ的光量子构成的粒子流。

爱因斯坦和德拜用量子概念计算了固体中振动能量随频率的分布,由此解释了固体比热在低温下趋于零的特征。

后来,科学家们证明了康普顿效应是一种量子效应,是普朗克常数h起重要作用的量子现象,在经典极限下,h趋于零,能谱由分立变连续,X射线被电子散射后波长不变,康普顿效应不存在。

光的波粒二象性,是对光的本质的深刻认识,正是表达式ε=hυ和p=h/λ把标志波动性质的υ和λ同标志微粒性的E和p,通过普朗克常数h定量地联系起来了。

在光的二象性的启发下,德布罗意提出了与光的二象性完全对称的设想,即实物粒子也具有波粒二象性的假设,粒子的能量与波的(角)频率、波矢量间满足德布罗意关系,1926年薛定谔建立了物质波的波动方程,算出了氢原子的量子化能量,与实验完全符合。

高中物理光电效应课后习题答案及解析

高中物理光电效应课后习题答案及解析

高中物理光电效应课后习题答案及解析练习与应用1.在光电效应实验中,如果入射光的波长确定而强度增加,将产生什么结果?如果入射光的频率增加,将产生什么结果?解析:如果入射光的波长确定而强度增加,则光电效应时,单位时间内逸出的光电子会增多(光的频率大于金属极限频率),若原入射光的频率小于金属极限频率,则强度增加时仍不会有光电子逸出。

如果入射光的频率增加,根据E km=hν-W0可知逸出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会增大。

2.金属A在一束绿光照射下恰能发生光电效应,现用紫光或红光照射时,能否发生光电效应?紫光照射A、B 两种金属都能发生光电效应时,为什么逸出金属表面的光电子的最大速度大小不同?解析:紫光光子频率大于绿光光子频率,紫光光子能量大于绿光光子能量,红光光子频率小于绿光光子频率,红光光子能量小于绿光光子能量。

因此,用紫光照射时能发生光电效应,用红光照射时不能发生光电效应。

由光电效应方程E k=hν-W0可知,A、B两种金属的截止频率不同,故用同种光照射时,逸出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不同,光电子的最大速度大小不同。

3.铝的逸出功是4.2 eV,现在将波长为200 nm 的光照射铝的表面。

1/ 32 / 3(1)求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

(2)求截止电压。

(3)求铝的截止频率。

解析:(1)根据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得: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 Ek=hcλ−W 0=3.3×10-19J(3)当光电子逸出时的动能为零时,再减小照射光的频率便不1015Hz .4.根据图4.2-1所示的电路,利用能够产生光电效应的两种(或多种)频率已知的光来进行实验,怎样测出普朗克常量?根据实验现象说明实验步骤和应该测量的物理量,写出根据本实验计算普朗克常量的关系式。

解析:在此电路的光电管上施加反向电压,用已知频率为ν1的光照射阴极K ,调节电压大小,直到光电管刚好无电流通过,测出此时的遏止电压U 1,用另一已知频率为ν2的光照射,测出遏止电压U 2,根据光电效应方程得:E k1=h ν1-W 0=eU 1,E k2=h ν2-W 0=eU 2,联立两式解得:h==e(U 1−U 2)ν1−ν2。

液晶光电效应

液晶光电效应

4.6 液晶电光效应【实验简介】液晶是介于液体与晶体之间的一种物质状态,即具有液体的流动性,又具有晶体各向异性的特性。

当光通过液晶时,会产生像晶体那样的偏振面旋转及双折射等效应。

液晶分子是含有极性基团的棒状极性分子,在外电场作用下,偶极子会按电场方向取向,使分子原有的排列方式发生变化,从而液晶的光学性质也随之发生改变,这种因外电场引起的液晶光学性质的改变称为液晶电光效应。

液晶电光效应的应用很广,利用液晶电光效应可以做成各种液晶显示器件、光导液晶光阀、光调制器、光路转换开关等,尤其是利用液晶电光效应制成的液晶显示器件,由于具有驱动压低(一般为几伏),功耗小,体积小,寿命长,环保无辐射等优点,在当今各种显示器件的竞争中有独领风骚之势,因此,研究液晶电光效应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常用的液晶显示器件类型有:TFT型(有源矩阵液晶显示)、STN型(超扭曲液晶显示)、TN型(扭曲向列相液晶显示),其中TN型液晶显示器件原理比较简单,是TFT型、STN型液晶显示的基础,因此本实验研究TN型液晶材料,希望通过一些基本现象的观察和研究,对液晶有一个基本了解。

【实验目的】1.了解液晶的结构特点和物理性质。

2.了解液晶电光效应、液晶光开关的工作原理及简单液晶显示器件的显示原理。

3.通过液晶电光特性和时间响应特性曲线的观测,测量液晶的一些性能参数。

【预习思考题】1.扭曲向列相液晶具有那些物理特性,如何利用其电光效应制成液晶光开关?如何利用液晶光开关进行数字、图形显示?2.如何在示波器上显示驱动信号波形和时间响应曲线,如何测量响应曲线的上升时间和下降时间?【实验仪器】液晶盒及液晶驱动电源、二维可调半导体激光器、偏振片(两个)、光功率计、光电二极管探头、双踪示波器、白屏、光学实验导轨及元件底座、钢板尺【实验原理】1.液晶分类大多数液晶材料都是由有机化合物构成的。

这些有机化合物分子多为细长的棒状结构,长度为数nm,粗细约为0.1nm量级,并按一定规律排列。

光电效应测定普朗克常量思考题和实验误差答案[整理]

光电效应测定普朗克常量思考题和实验误差答案[整理]

光电效应测定普朗克常量思考题和实验误差答案光电效应测定普朗克常量【预习思考题】1.一般来说,光电管的阳极和阴极的材料不同,它们的逸出功也不同,而且阴极的逸出功总是小于阳极的逸出功,因此它们之间的接触电势差在K-A空间形成的是一个反向阻挡电场,试定量说明接触电势差对光电管伏安曲线的影响?答:接触电势差使光电管伏安曲线向右平移。

2.什么是遏止电势差Uc?影响遏止电势差确定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在实验中如何较精确地确定遏止电势差?答:在阴极光电效应中,当光电管两端加上反向电压时,阴极光电流迅速减小,但直到反电压达到某个Uc时阴极光电流才为零, Uc称为阴极光电流遏止电势差。

影响阴极光电流遏止电势差确定的主要因素有二:1.当光照射到阴极时,必然有部分光漫反射至阳极,至使阳极产生光电效应并发射光电子,这些光电子很易到达阳极而形成阳极光电流;2.当光电管无任何光照时,在外加电压作用下仍会有微弱电流流过,我们称之为光电管的暗电流。

在实验中较精确地确定阴极光电流遏止电势差的方法是:拐点法3.如何由光电效应测出普朗克常量h?答:由实验得到遏止电势差Uc和照射光的频率的直线关系,由直线斜率可求出h【分析讨论题】1.根据遏止电势差Uc与入射光频率的关系曲线,请大致确定阴极材料逸出功与阳极材料逸出功之间的差值?答:2.在用光电效应测定普朗克常量的实验中有哪些误差来源?在实验中是如何减小误差的?你有何建议?答:在用光电效应测定普朗克常量的实验中的误差来源主要来自单色光不够严格以及阴极光电流的遏止电势差的确定,而影响阴极光电流遏止电势差确定的主要因素有光电管的阳极光电流和光电流的暗电流。

在实验中主要通过分析阳极光电流和暗电流的特点(阳极光电流在反向区域几乎呈饱和状态,而暗电流很小,且电流随电压线性变化,它们均对阴极光电流在Uc显著拐弯的性质无影响),在实验中通过对实际光电流测定,找到曲线拐点的方法来精确地求得Uc的。

单色光的获得尽可能用精度较高的单色仪获得,而不用滤色(片)的方法获得;此外应尽量减小反射到阳极的散射光,适当提高光电管的真空度以及二电极之间的距离,以减小暗电流的大小。

大学物理实验---液晶光电效应

大学物理实验---液晶光电效应

⼤学物理实验---液晶光电效应实验题⽬:液晶电光效应实验⽬的:1、在掌握液晶光开关的基本⼯作原理的基础上,测量液晶光开关的电光特性曲线;2、观察液晶光开关的时间响应曲线,并求出液晶的上升时间和下降时间;3、测量液晶显⽰器的视⾓特性;4、了解⼀般液晶显⽰器件的⼯作原理。

实验原理:TN型液晶光开关⼯作原理两张偏振⽚贴于玻璃的两⾯,上下电极的定向⽅向相互垂直,P1的透光轴与上电极的定向⽅向相同,P2的透光轴与下电极的定向⽅向相同,于是P1和P2的透光轴相互正交。

在未加驱动电压的情况下,来⾃光源的⾃然光经过偏振⽚P1后只剩下平⾏于透光轴的线偏振光,该线偏振光到达输出⾯时,其偏振⾯旋转了90°。

这时光的偏振⾯与P2的透光轴平⾏,因⽽有光通过。

(见原理⽰意图)当施加⾜够电压时(⼀般为1~2伏),在静电场的作⽤下,液晶分⼦趋于平⾏于电场⽅向排列。

原来的扭曲结构被破坏,从P1透射出来的偏振光的偏振⽅向在液晶中传播时不再旋转,保持原来的偏振⽅向到达下电极。

这时光的偏振⽅向与P2正交,因⽽光被关断。

由于上述光开关在没有电场的情况下让光透过,加上电场的时候光被关断,因此叫做常⽩模式。

液晶光开关电光特性曲线液晶驱动电压和时间响应曲线实验步骤:1、校准透过率为100%,2、液晶电光特性的测量:静态模式下使电压从0v到6v记录相应的透射率。

绘制电光曲线图求出阈值电压与关断电压。

3、液晶时间特性曲线测定:静态闪烁状态,透过率为100%,电压为2v,由⽰波器观察到驱动电压波形及时间特性曲线,并求出上升时间与下降时间。

4、液晶视⾓特性的测量(1) ⽔平视⾓的测量电压在0v下,⾓度从-75度⾄+75度,读出每⼀⾓度下透射率的最⼤值。

电压在2v下,⾓度从-75度⾄+75度,读出每⼀⾓度下透射率的最⼩值。

计算对⽐度,绘制曲线图。

(2) 垂直视⾓的测量(同上)电压在0v下,⾓度从-75度⾄+75度,读出每⼀⾓度下透射率的最⼤值。

液晶光电效应实验报告

液晶光电效应实验报告

液晶光电效应实验报告液晶光电效应是指在外界电场作用下,液晶分子排列方向发生变化,从而改变液晶分子的各向异性,使得光透过液晶时的偏振状态发生变化的现象。

本实验旨在通过实验验证液晶光电效应,并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

实验一,液晶光电效应的基本原理。

首先,我们将液晶样品置于电场中,通过改变电场的强度和方向,观察液晶样品的光学性质变化。

实验结果显示,当电场作用下,液晶分子会发生排列方向的变化,从而导致光透过液晶时的偏振状态发生变化。

这一现象正是液晶光电效应的基本原理。

实验中,我们还对不同类型的液晶样品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的液晶样品对电场的响应程度有所差异,这为进一步研究液晶光电效应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实验二,液晶光电效应的应用。

在实验中,我们还探讨了液晶光电效应在光电器件中的应用。

通过改变电场的强度和方向,我们成功实现了对液晶样品的光学性质进行控制,这为液晶显示器、液晶光阀等光电器件的设计和制造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同时,我们还对液晶光电效应在光学调制器件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液晶光电效应在光学通信、光学信息处理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实验三,液晶光电效应的影响因素。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还对液晶光电效应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实验结果显示,温度、电场强度、液晶样品的性质等因素都会对液晶光电效应产生影响。

特别是在液晶显示器等光电器件中,对液晶光电效应的影响因素进行深入研究,可以为光电器件的性能优化提供重要的理论指导。

结论。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液晶光电效应的基本原理、应用前景以及影响因素,并对液晶光电效应在光电器件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实验结果表明,液晶光电效应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应用价值,对于光电器件的设计和制造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信随着对液晶光电效应研究的深入,液晶光电效应将在光电器件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专业班号:姓名:学号:同组者:液晶电光效应实验一、实验目的1、了解液晶的特性和基本工作原理;2、掌握一些特性的常用测试方法;3、了解液晶的应用和局限。

二、实验原理:液晶是介于液体与晶体之间的一种物质状态。

一般的液体内部分子排列是无序的,而液晶既具有液体的流动性,其分子又按一定规律有序排列,使它呈现晶体的各向异性。

当光通过液晶时,会产生偏振面旋转,双折射等效应。

液晶分子的形状如同火柴一样,为棍状。

棍的长度在十几埃,直径为4~6埃,液晶层厚度一般为5-8微米。

列方式和天然胆甾(音同淄)相液晶的主要区别是:扭曲向列的扭曲角是人为可控的,且“螺距”与两个基片的间距和扭曲角有关。

而天然胆甾相液晶的螺距一般不足1um,不能人为控制。

扭曲向列排列的液晶对入射光会有一个重要的作用,他会使入射的线偏振光的偏振方向顺着分子的扭曲方向旋转,类似于物质的旋光效应。

在一般条件下旋转的角度(扭曲角)等于两基片之间的取向夹角。

由于液晶分子的结构特性,其极化率和电导率等都具有各向异性的特点,当大量液晶分子有规律的排列时,其总体的电学和光学特性,如介电常数、折射率也将呈现出各向异性的特点。

如果我们对液晶物质施加电场,就可能改变分子排列的规律。

从而使液晶材料的光学特性发生改变,1963年有人发现了这种现象。

这就是液晶的的电光效应。

为了对液晶施加电场,我们在两个玻璃基片的内侧镀了一层透明电极。

我们将这个由基片电极、取向膜、液晶和密封结构组成的结构叫做液晶盒。

当我们在液晶盒的两个电极之间加上一个适当的电压时我们来看一下液晶分子会发生什么变化。

根据液晶分子的结构特点。

我们假定液晶分子没有固定的电极。

但可被外电场极化形成一种感生电极矩。

这个感生电极矩也会有一个自己的方向,当这个方向以外电场的方向不同时,外电场就会使液晶分子发生转动,直到各种互相作用力达到平衡。

液晶分子在外电场作用下的变化,也将引起液晶合中液晶分子的总体排列规律发生变化。

当外电场足够强时,两电极之间的液晶分子将会变成如图2中的排列形式。

本实验希望通过一些基本的观察和研究,对液晶材料的光学性质及物理结构有一个基本了解。

并利用现有的物理知识进入初步的分析和解释。

图1 图2这时,液晶分子对偏振光的旋光作用将会减弱或消失。

通过检偏器,我们可以清晰地观察到偏振态的变化。

大多数液晶器件都是这样工作的。

图3扭曲向列型(TN)液晶屏结构图图3 液晶屏结构图4 液晶光开关工作原理以上的分析只是对液晶盒在“开关”两种极端状态下的情况作了一些初步的分析。

若将液晶盒放在两片平行偏振片之间,其偏振方向与上表面液晶分子取向相同。

不加电压时,入射光通过起偏器形成的线偏振光,经过液晶盒后偏振方向随液晶分子轴旋转90o,不能通过检偏器;施加电压后,透过检偏器的光强与施加在液晶盒上电压大小的关系见图5;其中纵坐标为透光强度,横坐标为外加电压。

最大透光强度的10%所对应的外加电压值称为阈值电压(U th),标志了液晶电光效应有可观察反应的开始(或称起辉),阈值电压小,是电光效应好的一个重要指标。

最大透光强度的90%对应的外加电压值称为饱和电压(U r),标志了获得最大对比度所需的外加电压数值,U r小则易获得良好的显示效果,且降低显示功耗,对显示寿命有利。

对比度D r=I max/I min,其中I max为最大观察(接收)亮度(照度),I min为最小亮度。

陡度β=U r/U th即饱和电压与阈值电压之比。

图5 液晶电光效应关系图以上的分析只是对液晶盒在“开关”两种极端状态下的情况作了一些初步的分析。

而对于这两个状态之间的中间状态。

我们还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其实在这个中间状态,有着极其丰富多彩的光学现象。

在实验中我们将会一一观察和分析。

液晶对变化的外界电场的响应速度是液晶产品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参数。

一般来说液晶的响应速度是比较低的。

我们用上升沿时间和下降沿时间来衡液晶对外界驱动信号的响应速度情况。

定义如图6所示图6 液晶屏响应时间三、实验仪器:1、控制机箱2、液晶电光效应光具座架3、激光器4、起偏器5、液晶屏6、检偏器7、光电池液晶电光效应控制机箱:1、激光器输出:输出连接到激光器上,供应半导体激光器电源2、功率:控制激光器亮度,顺时针变亮3、液晶屏输出:输出方波信号给液晶屏4、同步:同步信号给示波器5、频率:调节方波信号频率,顺时针频率降低6、幅度:调节方波信号的幅值,顺时针幅值增大7、光电接受:接受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8、示波器:将接受到的信号连接到示波器上加以显示9、驱动电压表头:显示驱动方波的幅值电压10、光电流表头:显示接受到的信号的电流值11、电源开关:控制电源四、实验步骤:图7液晶电光效应实验示意图一、液晶电光特性测量1、按图7所示将激光器,起偏器、检偏器、液晶屏及光电池放置在对应位置,摆好光路。

并将激光器、液晶屏及光电池插入机箱对应插孔内。

2、调节激光器高度使激光器光斑入射到光电池入射孔内。

3、取掉将起偏器旋转到0°,旋转检偏器使激光光斑变到最暗状态,此时检偏器角度应为90°,将液晶屏重新放入对应插孔,可以发现此时光斑变亮。

4、打开机箱电源,调节频率旋钮,逆时针旋转到最小,此时频率为最大值,入射到激光器的光斑无闪烁现象,幅值电压表头及光电流表头数字稳定。

5、顺时针旋转幅值旋钮,缓缓增大输出方波信号的幅值,观察光电流表的数据,记录下幅值对应光电流值,填入表格1并绘制幅值与光电流关系图及透过率与幅值关系图(透过率在幅值为0时为100%),求出关断电压及阈值电压。

(注意调节幅值过程中,0~2V每次调节0.2V,2V~5V每次调节0.1V)二、液晶上升时间、下降时间测量,响应时间1、重复一实验的1、2、3部分。

2、打开控制箱电源,用Q9线连接示波器下旋钮到示波器CH1上,将同步连接到示波器的触发源上上,示波器的触发源拨到同步信号对应接口。

示波器周期拨到10ms左右,电压调到5mv档。

3、顺时针调节频率旋钮,此时方波驱动的频率减小、周期增大,可以观察到光电池接受到的光斑开始闪烁,随着周期的增大,可以观察到光斑闪烁的间隔时间越来越长。

4、将幅值电压调到3V左右,缓缓增大方波周期,知道可以清晰的看到上升沿及下降沿现象。

(调节过程中方波幅值电压不应过强,否则输出波形将产生畸变)5、通过示波器测量上升时间及下降时间,估计液晶屏的响应速度。

6、改变信号的幅值,记录不同幅值下的响应时间。

三、液晶屏视角特性测量1、重复一实验1、2、3、4实验部分。

2、调节幅值电压0V,旋转液晶屏±80°,每隔20°测量一次。

3、调节幅值电压为2V,重复上面测量过程。

五、注意事项1.拆装时只压液晶盒边缘,切忌挤压液晶盒中部;保持液晶盒表面清洁,不能有划痕;应防止液晶盒受潮,防止受阳光直射。

2.驱动电压不能为直流。

3.切勿直视激光器。

4.液晶样品受温度等环境因素的影响较大,如TN型液晶的闺值电压在20℃±20℃范围内漂移达15%到35%,因此每次实验结果有一定出入为正常情况。

也可比较不同温度下液晶样品的电光曲线图。

幅值电流值透过率幅值电流值透过率幅值电流值透过率0 0.235 1 0 0.229 1 0 0.229 1 0.21 0.235 1 0.21 0.23 1 0.2 0.23 1.00437 0.42 0.234 0.99574 0.4 0.23 1 0.4 0.23 1.00437 0.58 0.234 0.99574 0.61 0.23 1 0.61 0.23 1.004370.82 0.233 0.99149 0.81 0.23 1 0.8 0.23 1.004371.02 0.233 0.99149 1 0.23 1 1 0.23 1.00437 1.21 0.233 0.99149 1.2 0.23 1 1.2 0.23 1.00437 1.41 0.234 0.99574 1.41 0.23 1 1.4 0.23 1.00437 1.6 0.234 0.99574 1.59 0.23 1 1.6 0.23 1.004371.83 0.234 0.99574 1.79 0.23 1 1.8 0.23 1.004372.01 0.233 0.99149 2 0.23 1 2 0.23 1.00437 2.11 0.234 0.99574 2.19 0.23 0.99563 2.1 0.23 1.00437 2.19 0.234 0.99574 2.11 0.23 1 2.2 0.23 1.00437 2.32 0.233 0.99149 2.3 0.23 0.99563 2.3 0.23 1.00437 2.42 0.233 0.99149 2.4 0.229 0.99563 2.4 0.229 1 2.51 0.232 0.98723 2.5 0.228 0.99563 2.5 0.228 0.99563 2.61 0.231 0.98298 2.59 0.227 0.99127 2.6 0.227 0.99127 2.7 0.228 0.97021 2.7 0.226 0.98253 2.7 0.226 0.9869 2.81 0.223 0.94894 2.8 0.223 0.96943 2.8 0.223 0.97382.91 0.211 0.89787 2.9 0.215 0.9345 2.9 0.215 0.938863 0.192 0.81702 3 0.201 0.87336 3 0.201 0.87773 3.1 0.164 0.69787 3.1 0.177 0.75546 3.1 0.177 0.77293 3.2 0.129 0.54894 3.2 0.146 0.62445 3.2 0.146 0.63755 3.31 0.093 0.39574 3.3 0.111 0.47598 3.3 0.111 0.48472 3.41 0.06 0.25532 3.4 0.08 0.33624 3.4 0.08 0.34934 3.5 0.038 0.1617 3.5 0.052 0.20961 3.5 0.052 0.22707 3.6 0.022 0.09362 3.6 0.031 0.12227 3.6 0.031 0.13537 3.7 0.012 0.05106 3.7 0.017 0.08297 3.7 0.017 0.07424 3.8 0.006 0.02553 3.8 0.009 0.03493 3.8 0.009 0.03933.9 0.003 0.01277 3.9 0.005 0.01747 3.9 0.005 0.021834 0.002 0.00851 4 0.003 0.0131 4 0.003 0.0131 4.1 0.002 0.00851 4.1 0.002 0.00873 4.1 0.002 0.00873 4.2 0.001 0.00426 4.2 0 0.00437 4.2 0 0 4.3 0.001 0.00426 4.3 0.001 0.00437 4.3 0.001 0.00437 4.4 0.001 0.00426 4.4 0.001 0.00437 4.4 0.001 0.00437 4.5 0.001 0.00426 4.5 0.001 0.00437 4.5 0.001 0.00437 4.61 0.001 0.00426 4.6 0.001 0.00437 4.6 0.001 0.00437 4.7 0 0 4.7 0.001 0 4.7 0.001 0.00437 4.8 0 0 4.8 0 0 4.8 0 04.9 0 0 4.9 0 0 4.9 0 05 0 0 5 0 0 5 0 00 0.235 1 0 0.229 1 0 0.229 1幅值与光电流值关系图幅值与透过率关系图不同角度液晶屏的透过率0.000.050.100.150.200.25I /m AU /V0.00.20.40.60.81.0TB C D E F G 角度\幅值0 1 2 3 4 5 0 0.229 0.227 0.225 0.197 0.002 0 20 0.239 0.252 0.249 0.243 0.017 0.006 40 0.261 0.267 0.271 0.275 0.038 0.009 60 0.26 0.266 0.265 0.282 0.04 0.008 80 0.17 0.136 0.123 0.192 0.018 0.008 100 0.126 0.167 0.162 0.166 0.019 0.007 120 0.244 0.249 0.245 0.261 0.043 0.007上图分析三、幅值与透过率关系图知,阈值电压Uth=2.934V 关断电压Uf=3.622V ,因为上图中,F ,G 两条线电压4V ,5V 大于关断Uf ,从而光电流值很小,在整个图像下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