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孕症患者的心理健康影响因素及护理措施
不孕症患者心理状态调查及护理对策分析

不 孕症 患者 心理状 态调查及 护理对策分析
陈兰媚① 汪小丽① 李洁明① 张绵新①
【 摘要 】 目的: 探讨不孕症 患者心理状态及其护理对策 。方法 : 以本科 2 0 1 2 年7 月一 2 0 1 3 年1 月 间接诊 的不孕症 患者 2 0 0 例为研究对象 ,
2 0 0 c a s e s o f i n f e t r i l i t y w e r e wi l e d i n t h e s t u d y . T h p s y c h o l o ic g a l s y m p t o ms l e v e l s .ma r i t l a s t a t u s a n d m a j o r s o u r c e o f p r e s s u r e w e r e i n v e s t i g a t e d a n d
【 关键词 】 不孕症 ; 心理状态 ; 护理
Th e Su r v e y Re s u l t s o f I nf e r t i l i t y Pa ie f n ̄ ’Ps y c ho l o g i c a l S t at e s a n d t h e Ana l y s i s o f Nu r s i ng S t r a t e g y / CHEN La n -m e i , W ANG Xi a o - l i 。
t h e c o r r e s p o n d i n g n ur s i n g s t r a t e g y we r e d i s c u s s e d . Re s u l t : I n t h e c o mpa r e o f p s y c h o l o g i c a l s y mp t o ms ,t h e s c o r e o f a n x i e t y, d e p es r s i o n a n d S e ns i t i v e
不孕症女性常见的心理特点及护理

时就 诊 、保证 诊疗过 程 的私密 性、加 强检 查 治疗前 、 中、后 的护 肩 或触摸 其手 ,可帮助 患者稳 定情绪 。
理 、加 强健 康宣 教 ,满足知 识缺 乏 。有文 献报道 :心 理压 力过 大
2 . 3 鼓励夫妻 一 同治疗 在不孕 症的 治疗 过程 中,家人 的作
可 以破坏 机体 的内分泌功 能 , 从而 干扰其 正常 的生 理和生 活 。 用 是 十分重 要 的,特 别是 丈夫 。而双 方的 紧密配 合 ,能够 提高 不
国 内外 的相关研 究表 昵 不孕患者 均存在 一些较 明显的不 良心理 , 孕 症的治 愈率 。 而这 些 因素会 影 响其 正常 的排 卵 ,从而 造 成不 孕症 [ 4 - s ] 。而 本 文 2 . 4 保 证诊疗 过程 的私 密性 不 孕症基本 不影响 患者的工作
对 女性 ,具 和 生活 ,患者 不 希望 自己的诊疗 有过 多人 的知 晓和参 与 ,因此 ,
护理研究
不 孕症 女 性 常 见 的心理 特 点 及 护理
晁 春 娥
天津 中医药大学第一 附属 医院 3 0 0 1 9 3 【 摘 要 】 目的:探讨 不孕症女性常见 的心理 特点与护理的措施 。方法 :文从 不孕症女性 常见 的心理特点 :紧张和 焦虑 、
悲观和抑郁 、 自卑和 内疚 、过高期望和失 望进行 分析。结果 :总结 了针 对不孕症女性的心理护理措施 :提 高 自身修养 ,提 升服务水平、 加 强沟通, 建立 良好 的护患关 系。 结论:必须鼓励夫妻双方 向时就诊 、 保证诊 疗过程的私密性、 加 强检 查治疗前、
试管 婴儿 ,在 不同程度 上影 响着 不育 症女 性 的心理 ,使她 们产 生 疗 中会 给病 人带 来身 心痛 苦 。因此 ,在这类 检查 过程 中 除了要 做
女性不孕症患者心理分析及护理干预

适 , 告 知 病 人 吸 氧 不 影 响 进 食 , 根 据 病 情 进 食 时 暂 停 吸 并 可 氧 或 面 罩 改 为鼻 导 管 吸 氧 , 病 人 方 便 饮 食 。 鼻 导 管 或 面 罩 让
对 于 经 济 困难 的患 者 要 做 好 当前 新 农 合 政 策 宣 传 讲 解 , 民 农
床 的心 衰 患 者 , 向病 人 及 家 属 讲 解 肺 心 病 的 相 关 知 识 、 自我 保 健 知 识 及 护理 要 点 , 向其 说 明 卧 床 休 息 的 重 要 性 , 训 练 并
要 保 持 清 洁 与通 畅 , 时 更 换 消 毒 , 定 防止 交 叉 感 染 , 指 导 病 并
能 力 , 调 能 力 , 过 自 己 的 语 言 、 动 、 态 与 病 人 建 立 良 协 通 行 神
好 的 关 系 _ , 用 有 效 的 心 理 护 理 技 巧 , 助 病 人 正 确 认 识 2运 ] 帮 自身 的疾 病 和 治 疗 , 病 人 树 立 起 生 活 的 信 心 , 一 种 健 康 使 以 的心 态 积 极 配合 治疗 , 高生 活质 量 。 提
肺 心 病 病 人 心 理 状 态 千 差 万 别 , 理 护 理 也 应 根 据 不 同 心
吸人 氧 气 的 湿 化 , 以免 干燥 的 氧 气对 呼 吸 道 产 生 刺 激 和 气 道
黏 液 栓 的形 成 , 送 氧 气 的 导管 、 罩 应 妥 善 固定 , 病 人 舒 输 面 使
的 病人 而 有 所 不 同 , 能 取 得 满 意 效 果 , 决 病 人 心 理 问 题 才 解
惊慌失措的举止 , 免病人出现恐惧 , 望的消极情绪 。 避 失 2 2 增 加 病 人 知 识 , 导 病 人 行 为 , 供 优 质 护 理 加 强 健 . 指 提
不孕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因素分析

不孕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因素分析门晓亮李丹凤王若珂赵丽萍▲北京市大兴区妇幼保健院妇女保健部,北京102600[摘要]目的调查不孕患者不良情绪、焦虑和抑郁的情况及其影响相关因素,为今后的治疗提供建议。
方法选取北京市大兴区妇幼保健院2019年1~12月收治的205例不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填写一般资料调查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宗氏焦虑量表及宗氏抑郁量表,将数据整理、量化并赋值,对不孕患者的不良情绪‘抑郁情绪及焦虑情绪应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
结果在不孕患者中不良情绪发生率为24.88%,焦虑情绪发生率为19.02%,抑郁情绪发生率为20.00%。
不孕治疗时间(β=0.538,OR =1.713,95%CI =1.114~2.634)是不良情绪的危险因素(P <0.05),收入(β=-0.334,OR =0.716,95%CI =0.523~0.980)和社会支持(β=-2.911,OR =0.054,95%CI =0.023~0.130)是不良情绪的保护因素(P <0.05);居住地(β=0.985,OR =2.678,95%CI =1.189~6.032)和未孕时间(β=1.228,OR =3.415,95%CI =1.834~6.358)是焦虑情绪的危险因素(P <0.05),社会支持(β=-1.786,OR =0.168,95%CI =0.074~0.377)是焦虑情绪的保护因素(P <0.05);治疗费用(β=0.552,OR =1.738,95%CI =1.029~2.933)是抑郁情绪的危险因素,文化程度(β=-0.280,OR =0.756,95%CI =0.543~0.949)和社会支持(β=-2.949,OR =0.052,95%CI =0.020~0.135)是抑郁情绪的保护因素(P <0.05)。
结论不孕症是与生理、心理和社会问题相关的疾病,患者容易出现不良情绪、焦虑情绪及抑郁情绪,治疗时间、居住地、未孕时间及治疗费用是上述情绪的危险因素,收入、文化程度及社会支持是其保护性因素,多给予社会支持能更好地治疗不孕症。
不孕不育患者社会心理特点及护理措施

不孕不育患者社会心理特点及护理措施发表时间:2017-03-20T16:52:31.177Z 来源:《健康世界》2017年第2期作者:吴飞[导读] 护理人员应针对患者的心理特征,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将有助于提高不孕不育的治疗效果。
滨州大生不孕不育研究所山东滨州 256600摘要:由于社会、医疗、环境等因素,不孕不育症发病率逐年较高,社会心理因素虽不是直接的病因,但是大量文献显示患者具有特有的社会心理特点,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治疗结果。
护理人员应该结合社会心理因素,尊重患者的隐私,帮助他们正确地面对现实,提供针对性的护理,提高她们的妊娠率及生活质量。
关键词:不孕不育;社会心理;护理不孕不育虽然不是致命性的疾病,但可造成个人痛苦、夫妇感情破裂、家庭不和等社会问题,是全世界范围内的一个主要医学和社会问题,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
医学调查分析显示,不孕不育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
传统观念总是将生育的责任归咎于女方,其实夫妻双方都对生育力有影响。
在不能生育家庭中,女方因素占40%~50%,男方因素占20%~30%,而男女双方因素占30%~40%〔1〕。
对正常夫妇来说,不孕不育不但严重患者的身心健康,而且会带来后续诸多社会问题,所以分析其心理特点,有针对性的探讨相对应的心理护理措施尤为重要,现分述如下。
1.不孕不育患者社会心理压力来源一对夫妇结婚以后,自然就面临着生儿育女的问题,孩子将是生活的一部分。
然而一旦被确诊为不孕不育症,也就被剥夺了主动选择的权利。
同时,社会对生育儿女有关行为所持的态度是积极保护的;相反,那些不孕不育患者,常受到社会舆论的谴责与同情,甚至在某些社会是不允许自愿选择不生育的。
所以,不孕不育患者通常都怀有复杂的心情,普遍反应在被确诊后承受了很大的社会心理压力,这种心理压力有以下几个来源:1.1自身的生育要求渴望生育的孩子,同时证明自己作为一个常人具有常人的生育能力。
1.2来自身边的亲属、周围的同情或鄙视。
不孕症患者的心理特点及其护理进展

症 妇 女 缺 乏 家庭 成 员 的心 理 上 的理 解 和 在 物质 、
绪, 不但 影 响 了患 者本 人及 夫 妻 间 的生活 , 至 导 甚 致 夫妻 感情 失 和 , 家庭 破 裂 。因此 , 于 不 孕症 女 对
精 神 上 的支 持 , 使 压 力长 期承 载 , 不 到及 时释 致 得
放 , 而加 重 了患者 的心理 负担 [ 从 。
性 患 者 应在 治疗 疾 病 本 身 的 同 时 加 强心 理 治疗 。 笔 者现 将 引起 不 孕症 的不 良心 理情 绪 的原 因及 护 理 现状 综述 如下 : l 不 孕症 患者 不 良情绪产 生 的原 因 1 1 思 想 因素 思想 认 识 不清 , 中国传 统 思想 . 受
t ore po i u sng s u d b e f r e o p o dec m f ta em e c lc r ,lf s ile ion e t up  ̄, he c r s ndng n i ho l e p ro m d t r vi o or bl dia a e ie, oca nv r m n ,s po r
道 ・ 床妒 理 临
em u 0 。 m 厂 n s 22。 . 乃 e d D z J
不孕 症 患 者 晌 心理 捞点 及其 护 理 进 展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黄 丹
广西来宾市人 民医院妇产科, 广西 来 宾 5 6 410 0 [ 要]总结近年来 的相 关文 献, 讨不孕症患者 的心理特 点及 护理对策 , 摘 探 分析不孕症患者 不 良情 绪产生 的原 因、 心理特点及常用护理方法等问题 , 发现思想 、 家庭及 疾病是导致不孕症的主要 原 因, 而由此产生 的焦虑 、 抑郁 情绪以及 性生活满意度 降低是 患者 主要 心理特 点, 应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 方法, 给予 不孕症妇 女宽松舒 适 的 医疗 、 生活 、 交环境 以及支持 、 社 理解和帮助 , 不仅可增 强其 自信 心和 自尊心 , 而且有助 于缓解其 焦虑抑 郁情
不孕不育患者的心理分析及护理措施

不孕不育患者的心理分析及护理措施【摘要】不孕不育会给患者带来较大的心理负担从而产生焦虑、抑郁、失望和内疚等多种心理问题,这些心理问题会对治疗产生较大的影响。
安慰患者并帮助患者建立信心、保护患者的隐私、做好健康宣教工作等多种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以帮助患者疏导不良情绪,有助于减少心理问题的发生。
【关键词】不孕不育;心理分析;护理措施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2.08.416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8-2744-02不孕不育不仅仅是一个医学问题,甚至已经上升到了社会问题的高度,其发病率的逐年升高不仅影响着我国,甚至还成为一个国际性的问题。
据有关数据显示有15%左右的已婚育龄妇女患有不孕不育症[1]。
不孕不育虽然是一种良性疾病,对患者的正常生理生活影响较小,但是对患者的心理影响较大,会给患者带来各种各样的负面情绪。
这些负面情绪会对治疗造成较大的影响,因此在不孕不育的治疗过程中积极的分析患者的心理特点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主要利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我院治疗的78例不孕不育女性患者的心理特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护理措施。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78例不孕不育女性患者年龄23-40岁,平均年龄28岁。
结婚时间1-18年,其中结婚时间1-5年38例,5-10年22例,10-15年12例,15-18年6例。
原发性不育患者38例,继发性40例,文化程度为小学患者2例,高中20例,大专30例,本科及以上26例。
1.2 方法采用匿名问卷调查方式调查78例不孕不育患者的心理情况,问卷使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
在调查之前首先向患者解释调查的目的和意义,同时告知患者该问卷为匿名方式且结果仅用于研究使用以消除患者的疑虑,然后指导患者完成问卷的填写,对患者存在的疑问进行及时的解答。
scl-90量表中共分为90个项目,归纳起来可分为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性、恐怖、偏执、精神病性症状9个因子,每个因子评分从1-5分不等,患者根据自身情况自主选择评分,因此可以较为全面和真实地反映患者的心理情况。
不孕女性的不良心理分析和护理对策

1 . 4哀伤 、 沮丧 、 失望和烦躁感 长时间 的诊 断 、 检查 和治疗 使患者在生理 、 心理 、 社会及 经济方 面都 可能受到影 响, 她们 常常把 治疗 当做非 常重要 的
1 不 孕 症 对 女 性 的影 响 . 1
1 . 独感 5孤
我国是 以家庭组合式 为一体的传统 国家 , 孩子在一个家
庭 中已经 占据 了主导地位 ,受传统 文化及伦理背景 的影 响 ,
不仅把不孕 的原 因归罪于女性 , 还认为没有孩 子的家庭 即为 不完整家庭 。在 此种情况下 , 女性患者的 自尊 心不但 受到 了
1 . 2自卑 、 负罪感 许多女性无法接受 白已得了不孕症 的事 实 , 甚至会极力 否认 自己不能生育和没有孩子这个事实 。 经过多次 的不孕症 检查 和数 月或数年尝试性治疗 的失败 , 想要孩 子的梦想不能 实现 时 , 她们 变得怨天尤 人 , 使 尤其看 着身边 同龄 的朋友们 婚后都有 了宝 宝 ,自己却是婚后多年不 孕不 育而愧对家人 , 从而 产生不 同程 度 的内疚 和 自卑感 ;同时受传 统思想 的影
收稿 日 :0 8 0 — 1 期 20—4 1
伤害 , 还加重 了心理压力 , 工作 取得 再成功 , 而且 即使 她们也
不 认为是值得高兴 的事 , 由于没有孩子而感到 生活 中缺少 了
一
部分 内容 , 因而没有兴趣参加 社会 活动 , 愿与他人交往 , 不
也 不愿 与同事 、 朋友 进行 沟通和交 流 , 有时甚 至对家庭 成员 隐瞒实情 , 自己封 闭起来 , 自己的不 良情绪 处于压 抑状 将 使 态 , 理也达 不到松 弛 、 心 平衡状态 , 从而 易产生孤 独感 , 尤其 在 社交公众 场合 , 亲朋好友 携儿带 女出入 时 , 独感将会 更 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孕症患者的心理健康影响因素及护理措施
在当代社会,对于已婚人士来说,生育孩子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那些想要孩子而不能成功怀孕的,他们常常会感到绝望和无助,因此在内心上也承受了巨大的压力。
Hart V A[1]指出,不孕症在现今社会已经成为了一种特殊的疾病,主要是一种生殖无能的状态,虽然不是致命性的疾病,但是它对于已经结婚或者到了生育年龄的患者的心理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影响,而负面的心理状态又影响患者的生育能力及治疗效果。
心理状态与自身对不孕的态度有关,对不孕的事实越不甘心,其所承受的心理压力就越大。
不良的社会因素往往影响不孕患者的应对方式,使其产生不良的情绪反应。
不孕引起了患者的情绪波动,情绪变化又导致受孕困难,从而形成不孕的恶性循环。
目前,国内的不孕症患者主要存在的心理问题有自卑、心神不安、精神紧张、社交减少、对生活缺乏爱好、焦虑多怒、性格的扭曲、脾气暴躁、失望、抑郁不愿或忌讳与他人交谈生养方面的事情等。
对不孕症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现将国内不孕症患者的心理健康影响因素及护理措施综述如下。
1研究方法
文獻提供的调查对象均是各地大、中型医院设有生殖内分泌科室的患者们。
调查方法多采用问卷调查法。
李思特等[2]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艾森克个性问卷(EPQ)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不孕症患者进行心理评价。
调查结果均采用SPSS软件处理。
2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分析
郑修霞等[3]指出不孕症是婚后未避孕、有正常的性生活,同居2年而未曾受孕者。
针对不孕症心理健康水平的因素有多种,个人因素、环境因素和文化程度这几种因素可恶性化不孕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
而这些因素导致的心理问题使更多的人怀孕生子不自信。
Ventura SJ[4]等有研究表明,过大的心理压力会严重影响内分泌系统,可反射性引起肾上腺皮质激素过度分泌,导致雌激素分泌过多而影响排卵,脑部的下丘脑对心理压力的反应,可释放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抑制性腺激素释放因子分泌,继而发生不排卵及闭经,男性则影响精子产生,成为典型的少精、弱精症。
2.1个人因素黄秀娟等[5]指出有些患者结婚多年却一直未能怀孕,但怕被人耻笑,不敢来医院检查治疗,延误了受孕的大好时机。
有一部分人只是患有生殖性的炎症,却因为不敢到医院进行救治,最终导致不孕。
王强等[6]研究显示,妇女的生育高峰期在20~24岁,直到大约年龄30~32岁仍然相当稳定,此后开始逐渐降低,40岁以后这种降低逐渐加速。
生育率在25~29岁时降低4%~8%,30~34岁时降低15%~19%,35~39岁降低26%~46%,40~45岁降低95%,因此,一些错过了生育的最佳时机的女性面对自己的年龄,在心理上承受了巨大的压力。
张旭宾等[7]在对男性不育心理问题的研究中指出,男性患者因为对自我要求,觉得愧对自己的妻子,最后在承受了在自我的自责中,出现了一系列的心理问题,
最终导致了不育。
2.2环境因素由于中国受到儒家思想的长期影响,传宗接代成为了已婚人士的一个重要的任务,在承受了来自生活的环境,父母的念叨中,是一些已婚人士的心理健康出现了问题。
徐苓等[8]指出不孕症患者的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大部分来自于周围的环境,导致他们对生育看得尤为的重要。
张玉新[9]指出生育被看作是妇女基本的社会职能之一,具有生育和养育能力是女性的成功标志之一,是能够实现自我价值的一种表现。
肖水源[10]指出在这种社会环境下,如果女性不能够生育,那么不仅是在生理上的内分泌紊乱,更主要是心理上承受了巨大的压力,中国五千年的历史,将生儿育女看作是妇女一生中的必经过程,一个女人无法生育孩子,即被他人称为不完整的女人。
而社会的眼光对她们的心理上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导致身心的疲惫。
龚世[11]指出受传统观念影响,男性总是将生育力与男人的尊严紧密联系在一起。
因此当男性患上不孕症后,在同女性一样,因为自身的不孕症疾病,以及无法拥有孩子而承受巨大打击的同时,也往往挫败了男性的尊严和自信,让男性面子、里子尽失。
2.3文化程度在现今的社会,学历成为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的追求,但当他们毕业工作,结婚生子往往是过了最佳的生育年龄,因此学历也成了这些患者的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由于自己文化水平的提高,对简单的医学知识的了解,有很大一部分人更是忌讳就医,胡军等[12]指出不孕症患者的心理健康因素有来自于学历过高,对自我要求的过度重视,产生了一些焦虑,忧虑等心理问题,使这些天子骄子受挫。
这些精神打击很容易出现负重的心理问题导致不孕症。
3心理护理措施
3.1保护患者的自尊和隐私不孕症的患者的心理健康受到影响,使不孕症的夫妇双方或一方在社会生活中失去尊严的感觉,他们会变得特别敏感,害怕别人以此取笑自己或者配偶获知不孕的某些原因后感情破裂。
医护人员应该保护他们的自尊和隐私,得到患者的充分信任,以便更好的开展诊疗工作[13]。
在治疗、护理过程中给予精神困难者,更需要协助减轻气心理压力。
在讲述她们的痛苦的经历过程中,要做好一个良好的倾听者,并给予相应的心理指导。
让他们能够勇敢的面对疾病,面对社会。
通过与他们心灵上面对面的交流,是患者能够充分的信任我们医务人员,从而帮助他们解决问题,以轻松的方式进行治疗。
3.2提倡夫妇双方共同诊治不孕症往往是夫妻双方的问题,所以在进行治疗的过程中,要鼓励双方共同进行就诊,当一方在就诊的时候,患者的恐惧和焦虑的心理上会得到一定的缓解,使其精神上得到安慰[14]。
在治疗的过程中,并不是1次/d就能够完全治愈的,对此,有些夫妇对医护人员的态度会有很大程度的变化,这个时候医护人员要理解他们,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去帮助他们。
可以通过一些成功受孕的夫妇讲解他们的经历来帮助他们解决困惑,或者是找些成功人士进行沟通交流。
3.3提供减轻心理压力的技巧提供减轻情绪反应的技巧,协助患者减轻心理压力。
指导他们改变生活态度,通过转移生活重心来减轻对妊娠的过度注意力,
建议采取外出旅游、培养业余爱好等手段放松紧张的情绪。
比如教会妇女进行瑜伽、认知调整、表达情绪的方式方法、锻炼等。
当多种治疗措施效果不佳时,护理人员帮助夫妇正视治疗结果,帮助他们选择正确的缓解方式,这也求护理人员能采用相应的心理学方法,为患者提供恰当的发泄机会,这对患者的心理健康意义重要而深远[14]。
3.4帮助夫妇进行沟通交流由于男性与女性表达感情的方式不一样,女性往往能够公开讨论她们的挫折,而男性却总是把自己的感情掩饰起来。
为此,提供给夫妇双方一些好的沟通技巧如倾听、鼓励等方法帮助她们讲述自己的心理感受。
也许医护人员无法体会到妇女们的那些感受,但是也应给予接受,不要用简单的对或错来评价妇女的情感。
同时,鼓励男方讨论他们和女性不同的心理感受,向男方解释妇女面对不孕可能比男性承受更多的压力,如果沟通不畅可能会影响情感。
让夫妇双方进行面对面的交流。
4结语
不孕症患者的心理健康影响因素是值得得到医护人员的重视,无论现代科技有多么的先进,但是仍然无法弥补他们内心的创伤。
为此,面对他们的产生心理问题或者是对疾病认知的缺乏,都应用一个良好的态度去解释与倾听。
在根据多方的研究表明,很多的不孕症患者由于心理问题无法得到及时的疏解,导致生理和心理上都受到了损伤。
因此,作为护理人员应该在有限条件下,应针对患者的心理状况做出相应的措施,当然要针对不同的患者采取不同的方式,从而在根本上帮助不孕患者得到良好的治疗。
参考文献:
[1]Hart V A. Infertility and the role of psycbotherapy issues [J]. Ment Health Nurs,2004,19(1);31-41.
[2]李思特,张献共,李蓉,等.影响不育患者心理健康因素分析[J],2005,3(22):314-316.
[3]郑修霞,等.妇产科护理学[J].人民为什出版社,2011,4(42):264-269.
[4]Ventura SJ, Hamilton BE.Sutton PD: Revised birth and fertility rates for the United States, 2000 and 2001:Nat Vital Stat Rep,2003:51:1-17.
[5]黄秀娟,王长娟,金倩,等.女性不孕患者的心理问题及护理对策[J],2009,3(3):149.
[6]王强,张金喜. 针刺治疗男性不育症的研究进展[J]. 河北中医,2009,06:935-937.
[7]张旭宾,方小武,杜彦,等.中山市男性不育症患者心理健康调查[J].临床医
学,2008,07:30-31.
[8]徐苓,柯惠新,何方方.不育夫妇的心理状态分析[J].中华妇产科杂志,1991,29(4):232.
[9]张玉新.不孕症妇女的心理和心理卫生[J].实用妇产科杂志,2001,17(6):360.
[10]肖水源.社会支持对身心健康的影响[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87,1(4):184-187.
[11]龚世,张洲,王辉,等.重视不育夫妇的关怀[J].中华现代妇产科杂志,2004,1(4):201-202.
[12]胡军,曹杰,李国荣,等.不孕妇女心理因素的相关性研究[J].职业与健康,2002,18:79-82.[13]潘红英,徐谨,叶志弘.不育不孕的心理分析及护理对策[J].护理与康复,2006,5(4):292-293.
[14]李静.不孕症妇女心理状态调查与护理对策[J].中国妇幼保健,2007,24(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