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试题库含答案】李渔《水仙》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李渔《水仙》原文及译文

李渔《水仙》原文及译文赏析水仙原文水仙一花,予之命也。
予有四命,各司一时①:春以水仙兰花为命;夏以莲为命;秋以秋海棠为命;冬以腊梅为命。
无此四花,是无命也。
一季夺予一花,是夺予一季之命也。
水仙以秣陵②为最,予之家于秣陵,非家秣陵,家于水仙之乡也。
记丙午之春,先以度岁无资,衣囊质③尽,迨④水仙开时,索一钱不得矣。
欲⑤购无资,家人曰:“请已⑥之,一年不看此花,亦非怪事。
”予曰:“汝欲夺吾命乎?宁短一岁之寿,勿减一岁之花。
且予自他乡冒雪而归,就水仙也。
不看水仙,是何异于不反⑦金陵,仍在他乡卒岁乎?”家人不能止,听予质簪珥⑧购之。
注释①时:季节,季度。
②秣陵:指南京。
③质:抵押。
④迨:等到。
⑤欲:想要。
⑥已:停止。
⑦反:通“返”返回。
⑧珥:用玉做的耳饰。
⑨金陵:指南京译文水仙这种花,是我生命的一部分。
我有四条命,各自存在于一年的一个时节:春天以水仙、兰花为命,夏天以莲花为命,秋天以秋海棠为命,冬天以蜡梅为命。
如果没有这四种花,也就没有我这条命了。
一个季节夺走了我的一种花,这就是夺走了我一个季节的生命。
水仙花数南京的最好了,我之所以把家安在南京,并不是为了在南京安家,而是为了在水仙的故乡安家。
记得丙午年的春天,无富余钱财过年,当时穷困潦倒,等到水仙花开的时候,没钱购买。
家人说我要自己克制,一年不看水仙花也没什么可奇怪的。
我说:难道你们是想要夺去我性命么?我宁可少掉一年的寿命,也不想一个季节没有花的陪伴。
况且我从他乡冒着大雪回到南京,就是为了看这水仙花。
如果看不到,岂不是不如不回来南京,就呆在他乡过年算了?家人不能阻止我,(只好)听任我抵押首饰购买水仙花。
情感文中两次提到“家人”,就从侧面反映出“我”的爱花如命。
同时文中的首段也提到“一季夺予一花,是夺予一季之命也”,更体现出作者对水仙的喜爱溢于言表。
李渔(1611-1680),初名仙侣,后改名渔,字谪凡,号笠翁。
汉族,浙江金华兰溪人。
明末清初文学家、戏曲家。
《水仙 》阅读答案

《水仙》阅读答案以下是作者整理的《水仙》阅读答案(共含8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篇1:《水仙》阅读答案(元)乔吉天机织罢月梭闲,石壁高垂雪练寒。
冰丝带雨悬霄汉,几千年晒未干。
露华凉人怯衣单。
似白虹饮涧,玉龙下山,晴雪飞滩。
(1)下列对这首元曲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 作者说,远远看过去,瀑布就像是由天机织就的一幅白练,垂挂在高高的石壁上。
B. 作者靠近瀑布时,飞沫就飘落到身上,让人感到有凉气袭来,觉得衣服太单薄了。
C. 作者写瀑布,由远观转而写近景,声音与色彩兼备,写出了瀑布飞流直下的壮观。
D. 全曲想象奇特,虽不见“瀑布”二字,但瀑布的奇特韵致却通过词句表现了出来。
(2)这首元曲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来写瀑布?请举出两处并作简要赏析。
(4分)(3)对于乔吉,有人认为其堪称元曲作家中的李白,你如何看?试以上面一首元曲为例,结合你对李白诗歌风格的理解,就你的认识作简要分析。
不少于200字。
(10分)参考答案:(1)C(曲中并没有写瀑布的声音)(2)比喻。
作者把天比作织机,把月比作梭子,把瀑布比作一幅白练从陡峭的石壁垂下,十分形象地描绘了瀑布垂挂于悬崖的景观。
①作者将瀑布自石壁下注比喻成白虹深入水面,似要吞饮涧水,生动地写出了瀑布高悬而又急下的态势。
②作者将瀑布自山顶奔流而下比喻成玉龙下山,形象地表现出瀑布倾泻时生龙活虎而又曲折翻腾的姿态。
③作者将瀑布的水花飞溅于山石之上比喻成片片飞舞的雪花落在沙滩,形象生动地描绘出水花的形与色。
手法的运用一问,若涉及其它,视合理程度及分析情况酌情给分。
(3)明确提出见解,2分;能从李白、乔吉的诗中合理引用并作分析,2分;分析层次清晰,结构完整,4分;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2分)认同,可从这首元曲想象奇特、比喻新颖、气势恢宏等具有浪漫主义特征的手法角度分析两人诗风的相似。
不认同,可从李白诗歌才调高迈、涵容天地、气势超凡脱俗,非乔吉所能追比等角度分析两人诗风的差异。
水仙

水仙 清 李渔水仙一花 予之命也。
予有四命 各司一时 春以水仙兰花为命 夏以莲为命 秋以秋海棠为命 冬以腊梅为命。
无此四花 是无命也。
一季夺予一花 是夺予一季之命也。
水仙以秣陵①为最 予之家于秣陵 非家秣陵 家于水仙之乡也。
记丙午之春 先以度岁无资 衣囊质②尽 迨③水仙开时 索一钱不得矣。
欲购无资 家人曰 “请已之 一年不看此花 亦非怪事。
”予曰 “汝欲夺吾命乎 宁短一岁之寿 勿减一岁之花。
且予自他乡冒雪而归 就水仙也。
不看水仙 是何异于不反金陵 仍在他乡卒岁乎 ”家人不能止 听予质簪珥④购之。
节选自《闲情偶寄》 [注释]①秣陵 指南京。
②质 抵押。
③迨 等到。
④珥 用玉做的耳饰。
9.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4分1 各司一时2 欲购无资3 请已之4 是何异于不反金陵10.下列句中加点的“而”与“且予自他乡冒雪而归”中的“而”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学而时习之 不亦说乎B.汉室之隆 可计日而待也C.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D.千里马常有 而伯乐不常有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分1.一季夺予一花 是夺予一季之命也。
2.家人不能止 听予质簪珥购之。
12.根据文章内容 回答问题。
3分对于水仙 作者可谓“爱花如命” 文中哪些事充分表现了这一点 文章两次写到“家人”的作用是什么答案:9. 4分 1 季节 2 想要 3 停止 4 通“返” 返回 每小题1分 意对即可 10. 2分 B 11. 4分 1 一个季节剥夺我 喜欢的 一种花 这是剥夺我一个季节的生命啊。
2 家人不能阻止我 只好 听任我抵押首饰购买水仙花。
每小题2分 12. 3分 冒雪赶回南京看水仙花 竭尽家财买水仙花。
作用是衬托作者对水仙花的喜爱。
意对即可陕西【古诗文阅读】 共6小题 计16分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17-20题。
12分诸葛亮之为相国也 抚百姓 示仪轨① 约②官职 从权制③ 开诚心 布公道 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 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 服罪输情④者虽重必释 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 善无微而不赏 恶无纤而不贬 庶事精炼 物⑤理其本 循名责实 虚伪不齿 终于邦域之内 咸畏而爱之 刑政虽峻而无怨者 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
水仙文言文阅读答案

水仙文言文阅读答案水仙文言文阅读答案上初中开始,我们就要学习文言文了。
在初中的语文考试中也会出现文言文的阅读题。
究竟文言文的阅读题应该怎么做呢?下面,小编为大家分享水仙文言文阅读答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水仙(清)李渔水仙一花,予之命也。
予有四命,各司一时:春以水仙兰花为命;夏以莲为命;秋以秋海棠为命;冬以腊梅为命。
无此四花,是无命也。
一季夺予一花,是夺予一季之命也。
水仙以秣陵①为最,予之家于秣陵,非家秣陵,家于水仙之乡也。
记丙午之春,先以度岁无资,衣囊质②尽,迨③水仙开时,索一钱不得矣。
欲购无资,家人曰:“请已之,一年不看此花,亦非怪事。
”予曰:“汝欲夺吾命乎?宁短一岁之寿,勿减一岁之花。
且予自他乡冒雪而归,就水仙也。
不看水仙,是何异于不反金陵,仍在他乡卒岁乎?”家人不能止,听予质簪珥④购之。
(节选自《闲情偶寄》)[注释]①秣陵:指南京。
②质:抵押。
③迨:等到。
④珥:用玉做的耳饰。
1.解释下列加粗词语。
(1)各司一时()(2)欲购无资()(3)请已之()(4)是何异于不反金陵()2.下列句中加粗的“而”与“且予自他乡冒雪而归”中的“而”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B.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C.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D.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一季夺予一花,是夺予一季之命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家人不能止,听予质簪珥购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根据文章内容,回答问题。
对于水仙,作者可谓“爱花如命”,文中哪些事充分表现了这一点?文章两次写到“家人”的作用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1)季节(2)想要(3)停止(4)通“返”,返回(意对即可)2.B3.(1)一个季节剥夺我(喜欢的)一种花,这是剥夺我一个季节的生命啊。
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及答案-《水仙》.doc

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及答案:《水仙》偶见报载有关评选“中国十大名花”的消息,我像被磁石吸引住了。
牡丹、芍药、梅花、月季……啊!还有水仙!我的视线不禁被牵到了书桌上那盆挺清秀的水仙上。
有一汪浅浅的清水衬映下,碧绿颀长的叶片从鹅卵石围绕的肥大的鳞茎中径直抽出。
挺直的花茎顶端,六片银白色的花瓣衬托着金黄的花蕊,俨然如水中飘出的白衣仙子。
那是元旦的第二天,母亲在我的书桌上摆上了这盆水仙。
看着只有几个突出的白芍,像洋葱头似的水仙球,我真不敢想象它能开花,所以也不十分精心看养,只是隔三两天把花盆里耗去的水加满罢了。
不料,水仙并没有因为我的怠慢而减弱生机。
只经过短短的一个多星期的时间,嫩芽就长到半尺有余,比筷子还粗,分出的几片叶子也有了大致的轮廓了。
在室外是北风呼啸,冰封大地的严冬,室内,这盆勃勃生机的水仙,为我的书桌点缀了一丝绿意。
像绿色给人们带来生机和青春一样,这水仙的绿意也给我带来许多激情,给我的居室、书桌洒上春色。
我把书桌上堆放凌乱的书籍理齐整好,轻轻地把水仙放在最醒目的位置,就像请来一位令人敬仰的客人。
从这儿起,每天我都对水仙细心地照料。
盆水少了,就加得满满的,叶子长歪了,忙把它扶正,一块卵石摆放不好看,也要翻来复去调整多次,直到得体美观为止。
水仙得到我的一番厚爱,长得更加起劲了,一天之内竟窜了近一寸高。
零零星星的鞭炮声预示着春节即将来临,水仙好像也得到了春的信息。
一枝花茎从水仙球里钻出,一尺多长的花茎顶端朦朦胧胧地现出了花骨朵。
从腊月二十三祭灶那天起,第一位白衣仙子就亮出自己的丰姿。
第二天、第三天又有几位绽露出笑脸。
到除夕晚上所有的花朵都已喷香吐艳,为我的小小的居室增添了盎然春意。
春节期间,水仙最引人注目,几乎每位来访的客人都为书桌上水仙花扑鼻的香气和青翠高雅的姿态所吸引。
在他们的啧啧称赞声中,我感到了无比的喜悦。
花期过了,水仙的青春也随时间消逝了,我急忙查阅有关栽培花卉的书。
原来水仙在春夏秋三季贮养分,处于休眠状态,待到冬天开始生长,开花之后,原先硕大的鳞茎空了,它也就失去了继续生长开花的可能。
水仙李渔文言文翻译-注释-赏析

水仙李渔文言文翻译|注释|赏析(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高中诗词、文言文集、古文杂谈、国学典籍、古文拼音、诗词赏析、古文作者、寓言诗词、小学诗词、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high school poetry, classical Chinese essays, ancient essays, Chinese classics, ancient pinyin, poetry appreciation, ancient writers, allegorical poetry, elementary school poetry, other material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ata format and writing method!水仙李渔文言文翻译|注释|赏析《水仙》是清代文学家李渔所著的一篇文言文。
【最新推荐】水仙李渔-word范文模板 (6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水仙李渔篇一:《水仙》阅读附答案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11分)水仙(清)李渔水仙一花,予之命也。
予有四命,各司一时:春以水仙兰花为命;夏以莲为命;秋以秋海棠为命;冬以腊梅为命。
无此四花,是无命也。
一季夺予一花,是夺予一季之命也。
水仙以秣陵①为最,予之家于秣陵,非家秣陵,家于水仙之乡也。
记丙午之春,先以度岁无资,衣囊质②尽,迨③水仙开时,索一钱不得矣。
欲购无资,家人曰:“请已之,一年不看此花,亦非怪事。
”予曰:“汝欲夺吾命乎?宁短一岁之寿,勿减一岁之花。
且予自他乡冒雪而归,就水仙也。
不看水仙,是何异于不反金陵,仍在他乡卒岁乎?”家人不能止,听予质簪珥④购之。
(节选自《闲情偶寄》) [注释]①秣陵:指南京。
②质:抵押。
③迨:等到。
④珥:用玉做的耳饰。
【小题1】解释下列划线词语。
(4分)(1)各司一时(2)欲购无资(3)请已之(4)是何异于不反金陵【小题2】下列句中划线的“而”与“且予自他乡冒雪而归”中的“而”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B.任重而道远C.拔山倒树而来 D.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小题3】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2分)一季夺予一花,是夺予一季之命也。
【小题4】根据文章内容,回答问题。
(3分)对于水仙,作者可谓“爱花如命”,文中哪些事充分表现了这一点?文章两次写到“家人”的作用是什么?答案【小题1】(1)季节(2)想要(3)停止(4)通“返”,返回(每小题1分,意对即可)【小题1】C 【小题1】(4分)一个季节剥夺我(喜欢的)一种花,这是剥夺我一个季节的生命啊。
【小题1】冒雪赶回南京看水仙花;竭尽家财买水仙花。
作用是衬托作者对水仙花的喜爱。
(意对即可)解析【小题1】学生对文言文中重点词语的释义掌握要具体、精确,更要培养课内向课外迁移的能力,达到学以致用,准确地理解课外文言文的重点字词。
【最新2018】水仙李渔赏析-word范文 (7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水仙李渔赏析篇一:《闲情偶寄》水仙文言文赏析及译文水仙(清) 李渔水仙一花,予之命也。
予有四命,各司一时:春以水仙兰花为命;夏以莲为命;秋以秋海棠为命;冬以腊梅为命。
无此四花,是无命也。
一季夺予一花,是夺予一季之命也。
水仙以秣陵①为最,予之家于秣陵,非家秣陵,家于水仙之乡也。
记丙午之春,先以度岁无资,衣囊质②尽,迨③水仙开时,索一钱不得矣。
欲购无资,家人曰:“请已之,一年不看此花,亦非怪事。
”予曰:“汝欲夺吾命乎?宁短一岁之寿,勿减一岁之花。
且予自他乡冒雪而归,就水仙也。
不看水仙,是何异于不反金陵,仍在他乡卒岁乎?”家人不能止,听予质簪珥④购之。
(节选自《闲情偶寄》)[注释]①秣陵:指南京。
②质:抵押。
③迨:等到。
④珥:用玉做的9.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4分)(1)各司一时 (2)欲购无资(3)请已之 (4)是何异于不反金陵10.下列句中加点的“而”与“且予自他乡冒雪而归”中的“而”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A.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B.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C.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D.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分)(1)一季夺予一花,是夺予一季之命也。
(2)家人不能止,听予质簪珥购之。
12.根据文章内容,回答问题。
(3分)对于水仙,作者可谓“爱花如命”,文中哪些事充分表现了这一点?文章两次写到“家人”的作用是什么?文言文《水仙》阅读答案由查字典语文网小编整理,仅供参考:9.(4分)(1)季节 (2)想要 (3)停止 (4)通“返”,返回(每小题1分,意对即可)10.(2分)B11.(4分)(1)一个季节剥夺我(喜欢的)一种花,这是剥夺我一个季节的生命啊。
(2)家人不能阻止我,(只好)听任我抵押首饰购买水仙花。
(每小题2分)12.(3分)冒雪赶回南京看水仙花;竭尽家财买水仙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渔《水仙》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
篇一:(清)李渔《梅》阅读答案及翻译
梅
(清)李渔
花之最先者梅,果之最先者樱桃。
若以次序定尊卑,则梅当王于花,樱桃王于果,犹瓜之最先者曰王瓜,于义理未尝不合,奈何别置品题,使后来居上!首出者不得为圣人,则辟苹昧致文明者,谁之力欤?虽然,以梅冠群芳,料舆情必协;但以樱桃冠群果,吾恐主持公道者,又不免为荔枝号屈矣。
姑仍旧贯,以免抵牾。
种梅之法,亦备群书,无庸置吻,但言领略之法而已。
花时苦寒,既有妻梅之心,当筹寝处之法。
否则衾枕不备,露宿为难,乘兴而来者,无不尽兴而返,即求为驴背浩然,不数得也。
观梅之具有二:山游者必带帐房,实三面而虚其前,制同汤网,其中多设炉炭,既可致温,复备暖酒之用。
此一法也。
园居者设纸屏数扇,覆以平顶,四面设窗,尽可开闭,随花所在,撑而就之。
此屏不止观梅,是花皆然,可备终岁之用。
立一小匾,名曰就花居。
花间竖一旗帜,不论何花,概以总名曰缩地花。
此一法也。
若家居所植者,近在身畔,远亦不出眼前,是花能就人,无俟人为蜂蝶矣。
然而爱梅之人,缺陷有二:凡到梅开之时,人之好恶不齐,天之功过亦不等,风送香来,香来而寒亦至,令人开户不得,闭户不得,是可爱者风,而可憎者亦风也;雪助花妍,雪冻而花亦冻,令人去之不可,留之不可,是有功者雪,有过者亦雪也。
其有功无过,可爱而不可憎者惟日,既可养花,又堪曝背,是诚天之循吏也。
使止有日而无风雪,则无时无日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