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容器计算公式(2013_04_21)

合集下载

电容的计算公式

电容的计算公式

电容的计算公式电容是电路中常见的一个元件,用来存储电荷。

它是由两个导体板之间的绝缘材料组成,当在这两个导体板上加上电压时,就会在板之间形成电场,并在绝缘材料中储存电荷。

电容的计算公式是电容等于电容系数乘以两个导体板之间的面积除以板之间的距离。

下面将对电容的计算公式进行详细解释。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两个导体板之间的面积。

一般情况下,导体板为平行板,其形状为长方形或圆形。

对于长方形导体板,面积可以通过长度乘以宽度来计算;对于圆形导体板,面积可以通过π乘以半径的平方来计算。

这个面积用来表示电容器的大小。

其次,我们需要知道两个导体板之间的距离。

这个距离是指两个导体板之间的绝缘材料的厚度,也就是电容器的间隔。

当两个导体板之间的距离较小时,电场的强度就会增加,导致电容器的电容增大;相反,当两个导体板之间的距离增大时,电场的强度减小,电容器的电容也会减小。

最后,我们需要考虑电容系数。

电容系数是一个比例常数,用来表示电容器的构造和性能,它与绝缘材料的介电常数有关。

介电常数越大,电容系数就越大,从而电容也会增加。

综上所述,电容的计算公式可以表示为:C = ε0 * εr * A / d其中,C表示电容,ε0表示真空中的介电常数,其值约为8.85 × 10^-12 F/m;εr表示绝缘材料的介电常数;A表示两个导体板之间的面积;d表示两个导体板之间的距离。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计算公式适用于理想情况下的电容器,即两个导体板之间的电场分布均匀且没有任何电荷外泄。

在实际情况下,由于电容器的结构设计和制造工艺的限制,电容器的实际电容值可能会有一定的偏差。

除了上述的计算公式,还有其他一些与电容相关的公式,如电容器的充电和放电过程中的电荷变化公式、电容器在交流电路中的阻抗等。

这些公式都是基于电荷守恒定律和电场理论推导得出的,用于描述电容器的特性和行为。

总之,电容是电路中常见的元件,用于存储电荷。

电容的计算公式是C = ε0 * εr * A / d,其中C表示电容,ε0表示真空中的介电常数,εr表示绝缘材料的介电常数,A表示两个导体板之间的面积,d表示两个导体板之间的距离。

电容容量计算公式

电容容量计算公式

电容容量计算公式
电容容量是指电容器在一定电压下所能容纳的电荷量,电容容量反映了电容器的容量大小,是电路设计中很重要的参数之一。

电容容量的大小对电路的功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计算电容容量的公式是非常重要的。

电容容量计算公式为C=Q/V,其中C为电容容量,Q为电容器内的电荷量,V为电压。

根据这个公式,可以计算出电容容量。

在求解电容容量计算公式时,Q和V是两个关键参数。

Q取决于电容器的结构参数,V取决于电容器的工作电压,只有当Q和V的值确定后,才能求出电容容量的值。

电容容量的值也受到温度变化的影响。

当温度升高时,电容器的电容容量会下降,而当温度降低时,电容器的电容容量会上升,因此,在求解电容容量计算公式时,还应该考虑温度变化的因素。

电容容量计算公式是电子电路设计中一个重要的公式,它能够准确地确定电容器的容量大小,在计算电容容量时,除了需要考虑电容器的结构参数和工作电压外,还需要考虑温度变化的因素,以确保电容容量计算的准确性。

电容器的电容计算与应用

电容器的电容计算与应用

电容器的电容计算与应用电容器是电子电路中常见的一种被动元件,用于储存电荷以及在电路中传递电容。

它在电子设备和电路中广泛应用,并且在电路设计和计算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电容器的电容计算方法以及其在不同应用中的具体使用。

一、电容器的电容计算方法电容(C)是电容器的重要参数,它代表了电容器储存电荷的能力。

电容的计算公式如下:C = Q / V其中,C表示电容(单位为法拉F),Q表示所储存的电荷量(单位为库仑C),V表示电容器两端的电压(单位为伏特V)。

1. 平板电容器的电容计算平板电容器是最常见的电容器之一,其电容的计算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进行:C = ε*ε0*A/d其中,C表示电容(单位为法拉F),ε表示介电常数,ε0表示真空中的介电常数(ε0≈8.854 × 10⁻¹²法拉/米),A表示电容器的极板面积(单位为平方米),d表示电容器的极板间距(单位为米)。

2. 球形电容器的电容计算球形电容器的电容计算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进行:C = 4πε*ε0*r其中,C表示电容(单位为法拉F),ε表示介电常数,ε0表示真空中的介电常数(ε0≈8.854 × 10⁻¹²法拉/米),r表示球形电容器的半径(单位为米)。

3. 圆柱形电容器的电容计算圆柱形电容器的电容计算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进行:C = 2πε*ε0*L/(ln(b/a))其中,C表示电容(单位为法拉F),ε表示介电常数,ε0表示真空中的介电常数(ε0≈8.854 × 10⁻¹²法拉/米),L表示圆柱形电容器的长度(单位为米),a和b分别表示内圆和外圆的半径(单位为米)。

二、电容器的应用1. 滤波器中的应用电容器在滤波器中常被用来消除电路中的杂散信号或不需要的频率分量。

通过选择合适的电容值和连接方式,可以实现低通滤波器、高通滤波器、带通滤波器等功能,用于筛选特定频率的信号。

电子电路电容容值计算公式

电子电路电容容值计算公式

电子电路电容容值计算公式在电子电路中,电容是一种常用的元件,用于存储电荷和能量。

在设计和分析电路时,计算电容的容值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电子电路中电容容值的计算公式,并对其应用进行讨论。

电容的容值是指电容器可以存储的电荷量,通常用法拉(Farad)作为单位。

在实际的电子电路中,电容的容值往往是通过其几何尺寸和材料特性来确定的。

对于平行板电容器,其容值可以通过以下公式来计算:C = εA/d。

其中,C表示电容的容值,单位为法拉;ε表示介电常数,单位为法拉/米;A 表示电容器的平行板面积,单位为平方米;d表示平行板之间的距离,单位为米。

在这个公式中,介电常数ε是介质的特性参数,不同的介质具有不同的介电常数。

例如,空气的介电常数约为8.85×10^-12法拉/米,而铝电解电容器的介电常数约为9×10^-12法拉/米。

平行板电容器的面积A和板间距d可以通过实际测量或设计参数来确定。

除了平行板电容器,圆柱形电容器的容值也可以通过类似的公式来计算:C = 2πεl/log(b/a)。

其中,C表示电容的容值,单位为法拉;ε表示介电常数,单位为法拉/米;l 表示圆柱体的长度,单位为米;a和b分别表示内外半径,单位为米。

通过这些公式,我们可以计算出不同形式的电容器的容值,从而在电子电路设计中进行合理的选择和应用。

在实际的电子电路设计中,电容的容值对于电路的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

例如,在滤波电路中,电容的容值决定了滤波器的截止频率;在振荡电路中,电容的容值决定了振荡频率。

因此,正确计算电容的容值对于电路的性能和稳定性至关重要。

此外,电容的容值还会受到温度、频率和电压等因素的影响。

在高温环境下,电容的介电常数可能会发生变化;在高频率下,电容的等效串联电阻和等效串联电感也会对电路性能产生影响;在高电压下,电容的极化效应也需要考虑。

因此,在实际的电路设计中,需要综合考虑以上因素,选择合适的电容器并正确计算其容值。

电容器参数的基本公式

电容器参数的基本公式

电容器参数的基本公式1、容量(法拉)英制:C = ( 0.224 ×K ·A) / TD公制:C = ( 0.0884 ×K ·A) / TD2、电容器中存储的能量E = ? CV23、电容器的线性充电量I = C (dV/dt)4、电容的总阻抗(欧姆)Z = √[ R S2+ (X C–X L)2]5、容性电抗(欧姆)X C= 1/(2πfC)相位角Ф理想电容器:超前当前电压90o理想电感器:滞后当前电压90o理想电阻器:与当前电压的相位相同7、耗散系数(%)D.F. = tg δ(损耗角)= ESR / X C= (2πfC)(ESR)8、品质因素Q = cotan δ= 1/ DF9、等效串联电阻ESR(欧姆)ESR = (DF) XC = DF/ 2πfC10、功率消耗Power Loss = (2πfCV2) (DF)11、功率因数PF = sin δ(loss angle) –cos Ф(相位角) 12、均方根rms = 0.707 ×V p13、千伏安KVA (千瓦)KVA = 2πfCV2×10-314、电容器的温度系数T.C. = [ (C t–C25) / C25(T t–25) ] ×10615、容量损耗(%)CD = [ (C1–C2) / C1] ×10016、陶瓷电容的可靠性L0/ L t= (V t/ V0) X (T t/ T0)Y17、串联时的容值n 个电容串联:1/C T= 1/C1+ 1/C2+ …. + 1/C n两个电容串联:C T= C1·C2/ (C1+ C2)18、并联时的容值C T= C1 + C2+ …. + C n19、重复次数(Againg Rate)A.R. = % ΔC / decade of time上述公式中的符号说明如下:K = 介电常数 A = 面积TD = 绝缘层厚度V = 电压t = 时间RS = 串联电阻f = 频率L = 电感感性系数δ= 损耗角Ф= 相位角L0 =使用寿命Lt = 试验寿命V t= 测试电压V0 = 工作电压T t= 测试温度T0= 工作温度X , Y = 电压与温度的效应指数。

电容计算公式-电容的所有公式

电容计算公式-电容的所有公式

电容计算公式:电容的所有公式基本概念电容(Capacitance)亦称作“电容量”,是指在给定电位差下的电荷储藏量,记为C,国际单位是法拉(F)。

一般来说,电荷在电场中会受力而移动,当导体之间有了介质,则阻碍了电荷移动而使得电荷累积在导体上,造成电荷的累积储存,储存的电荷量则称为电容。

电容是指容纳电场的能力。

任何静电场都是由许多个电容组成,有静电场就有电容,电容是用静电场描述的。

一般认为:孤立导体与无穷远处构成电容,导体接地等效于接到无穷远处,并与大地连接成整体。

电容(或称电容量)是表现电容器容纳电荷本领的物理量。

电容从物理学上讲,它是一种静态电荷存储介质,可能电荷会永久存在,这是它的特征,它的用途较广,它是电子、电力领域中不可缺少的电子元。

主要用于电源滤波、信号滤波、信号耦合、谐振、滤波、补偿、充放电、储能、隔直流等电路中。

、定义:电容器所带电量Q与电容器两极间的电压U的比值,叫电容器的电容。

在电路学里,给定电势差,电容器储存电荷的能力,称为电容(capacitance),标记为C。

采用国际单位制,电容的单位是法拉(farad),标记为F。

电容的符号是C。

C=εS/d=εS/4πkd(真空)=Q/U计算公式:一个电容器,如果带1库的电量时两级间的电势差是1伏,这个电容器的电容就是1法拉,即:C=Q/U 。

但电容的大小不是由Q(带电量)或U(电压)决定的,即电容的决定式为:C=εS/4πkd 。

其中,ε是一个常数,S为电容极板的正对面积,d为电容极板的距离,k则是静电力常量。

常见的平行板电容器,电容为C=εS/d(ε为极板间介质的介电常数,S为极板面积,d为极板间的距离)。

定义式:电容器的电势能计算公式:E=CU^2/2=QU/2=Q^2/2C多电容器并联计算公式:C=C1+C2+C3+…+Cn多电容器串联计算公式:1/C=1/C1+1/C2+…+1/Cn三电容器串联:C=(C1*C2*C3)/(C1*C2+C2*C3+C1*C3)单位及转换在国际单位制里,电容的单位是法拉,简称法,符号是F,由于法拉这个单位太大,所以常用的电容单位有毫法(mF)、微法(μF)、纳法(nF)和皮法(pF)等,换算关系是:1法拉(F)=1000毫法(mF)=1000000微法(μF)1微法(μF)=1000纳法(nF)=1000000皮法(pF)。

电容计算公式范文

电容计算公式范文

电容计算公式范文
电容是描述电容器存储电荷的能力的物理量,用单位法拉(Farad,简称F)表示。

根据电容的定义,电容值可以通过电容器所存储的电荷和电压之间的比值来计算。


C=Q/V
其中C表示电容的值,Q表示电容器存储的电荷量,V表示电容器两端的电压。

根据电容的定义,可以得到电流和电势差之间的关系为:
I = C*(dV/dt)
其中I表示电容器的电流,C表示电容的值,dV/dt表示电压随时间的变化率。

根据电容的特性,电流与电压之间存在时间上的积分关系。

即电压在电容器两端的积分等于电容器存储的电荷量。

数学公式表示为:Q = ∫(t1~t2) I dt = ∫(t1~t2) C*(dV/dt) dt
上述积分表示了电流对时间的累积效应,相当于电容器存储电荷的过程。

由于C是一个常数,可以移到积分号外,得到:
Q=C*∫(t1~t2)dV
对上式两边进行积分
∫(t1~t2)dQ=C*∫(t1~t2)dV
Q2-Q1=C*(V2-V1)
将上式两边的电荷量用电容器两端的电压表示,可以得到电容计算公式:
C=(Q2-Q1)/(V2-V1)
在实际应用中,电容的计算常常基于电路中的其他参数来进行。

例如,在由电阻和电容组成的简单RC电路中,可以利用电流和电压的关系来进
行电容的计算。

总结起来,电容计算公式是通过电容器的物理特性和电容的定义推导
出来的。

可以根据电容器存储的电荷和电压之间的关系,或者根据电流和
电压的关系来计算电容的值。

电容计算公式 电压 电容计算公式

电容计算公式 电压 电容计算公式

电容计算公式电压电容计算公式导读:就爱阅读网友为您分享以下“电容计算公式”资讯,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您对的支持!教你两条不变应万变得原理:1.电容器的计算依据是高斯通量定理和电压环流定律;2.电感的计算依据是诺伊曼公式。

要一两个答案查书就够了,要成高手只能靠你自己~慢慢学,慢慢练。

容量是电容的大小与电压没有关系。

电压是电容的耐压范围。

可变电容一般用在低压电路中电容的计算公式:平板C=Q/U=Q/Ed=εS/4πkd 1. 所以E=4πkQ/εS即场强E与两板间距离d无关。

2.当电容器两端接电时,即电压U一定时,U=Ed,所以U和d成正比。

容抗用XC表示,电容用C(F)表示,频率用f(Hz)表示,那么Xc=1/2πfc 容抗的单位是欧。

知道了交流电的频率f和电容C,就可以用上式把容抗计算出来。

1感抗用XL表示,电感用L(H)表示,频率用f(Hz)表示,那么XL=2πfL感抗的单位是欧。

知道了交流电的频率f和线圈的电感L,就可以用上式把感抗计算出来。

已知容抗与感抗,则对应的电压与电流可以用欧姆定律算出,如果电容与电阻和电感一起使用,就要考虑相位关系了。

2、电容器的计算公式: C=Q\U =S\4*3.1415KDQ为电荷量 U为电势差 S为相对面积 D为距离 3.1415实际是圆周率 K为静电力常数并联:C=C1+C2电路中各电容电压相等;总电荷量等于各电容电荷量之和。

串联:1/C=1/C1+1/C2 电路中各电容电荷量相等;总电压等于各电容电压之和。

电容并联的等效电容等于各电容之和!电容的并联使总电容值增大。

当电容的耐压值符合要求,但容量不够时,可将几个电容并联。

3、Q=UI=I?Xc=U?/Xc 这是单相电容的Xc=1/2*3.14fc为什么我看到一个三相电容上面标的额定容量是30Kvar,而额定容量是472微法。

额定电压是450伏。

额定电流是38.5安三角接法,答:C,KVar/(U×U×2×π×f×0.000000001),30/(450×450×2×3.14×50×0.000000001)?472(μF)24、我知道电容公式有C=εS/D和C=Q/U,那么他们与电容”C”的关系,我特别想知道:我知道”U”与电容成反比,但是我在听老师讲时,没听到为什么成反比,就像知道”Q”与电容的关系时,就明白,一个电容放得的电荷越多就越大,还有”ε”是什么,与电容有什么关系, 再请问在计算中应注意什么,电容是如何阻直通交的呢,五一长假除了旅游还能做什么, 辅导补习美容养颜家庭家务加班须知第 2 页共 3 页答:电容c是常数,只跟自身性质有关,即使没有电压,电荷它也是存在的,ε是介电,跟电介质的性质有关,交流能不停的对电容充电放电(因为交流的方向是变化的),二直流无此性质,所以通交流阻直流,更专业的话,大学物理里面会讲,如果你要求不高的话就不用深究了 5、电容降压在常用的低压电源中,用电容器降压(实际是电容限流)与用变压器相比,电容降压的电源体积小、经济、可靠、效率高,缺点是不如变压器变压的电源安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容器计算公式
电容器串并联容量
并联:C=C1+C2+…… 串联:2
121C C C C C +⨯= 电容器总容量
3.0.2 本条是并联电容器装置总容量的确定原则。

如没有进行调相调压计算,一般情况下,电容器容量可按主变压器的容量的10%~30%确定,这就是不具备计算条件时估算电容器安装总容量的简便方法。

谐波
3.0.3 发生谐振的电容器容量,可按下式计算:
)1(2K n
S Q d cx -= 式中,cx Q ----发生n 次谐波谐振的电容器容量(Mvar)d S ----并联电容器装置安装处的母线短路容量(MVA)n ----谐波次数,即谐波频率与电网基波频率之比K ----电抗率 母线电压升高
5.2.2 本条明确了电容器额定电压选择的主要原则
并联电容器装置接入电网后引起的母线电压升高值可按下式计算:
d
so s S Q U U =∆ 式中,s U ∆----母线电压升高值(kV) so U ----并联电容器装置投入前的母线电压(kV)
Q ---- 母线上所有运行的电容器容量(Mvar) d S ----母线短路容量(MVA)
电容器额定电压
5.2.2 本条明确了电容器额定电压选择的主要原则
电容器额定电压可由公式求出计算值,再从产品标准系列中选取,计算公式如下:
)1(305.1K S U U SN
CN -=
式中,CN U ----单台电容器额定电压(kV)SN U ----电容器投入点电网标称电压(kV)S ---- 电容器每组的串联段数K ----电抗率
串联电抗器的电抗率
5.5.2 (1)当电网背景谐波为5次及以上时,可配置电抗率4.5%一6%。

因为6%的电抗器有明显的放大三次谐波作用,因此,在抑制5次及以上谐波,同时又要兼顾减小对3次谐波的放大,电抗率可选用4.5%。

(2)当电网背景谐波为3次及以上时,电抗率配置有两种方案:全部配12%电抗率,或采用4.5%一6%与12%两种电抗率进行组合。

采用两种电抗率进行组合的条件是电容器组数较多,为了节省投资和减小电抗器消耗的容性无功。

电容器对母线短路容量的助增
5.1.2 在电力系统中集中装设大容量的并联电容器组,将会改变装设点的系统网络性质,电容器组对安装点的短路电流起着助增作用,而且助增作用随着电容器组的容量增大和电容器性能的改进(如介质损耗减小、有效电阻降低)、开关动作速度加快而增加。

试验研究报告建议:在电容器总容量与安装地点的短路容量之比不超过5%或10%(对应于电抗率K=5%~6%,不超过5%;K=12%~13%,不超过10%),助增作用相对较小,可不考虑。

当K=12%~13%时,%10 d
c S Q 式中,c Q ----电容器容量(kVar)
d S ----母线短路容量(kVar)
回路导体的额定电流
5.1.3 所以取1.35倍电容器组额定电流作为选择回路设备和导体的条件是安全的也是合理的。

电容器分组原则
3.0.3 变电所装设无功补偿电容器的总容量确定以后,通常将电容器分组安装,分组的主要原则是根据电压波动、负荷变化、谐波含量等因素来确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