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颐和园游记-800字作文
颐和园游记作文4篇

颐和园游记作文4篇【范文】颐和园游记作文4篇1. 颐和园的美颐和园是一座非常美丽的园林,位于北京市海淀区西北部,毗邻圆明园。
这座园林建于清朝乾隆年间,是一座古色古香的皇家园林,被誉为"皇家园林博物馆"。
颐和园占地面积非常大,其中最为著名的是“万寿山”,这是一座人工建造的山,山上有很多精美的建筑、雕塑和园林景观。
这里最著名的景点是长廊和九龙壁。
长廊是一条长达728米的画廊,上面绘有许多风景图案,是世界上最长的画廊之一。
而九龙壁则是一座高达15米的壁画,上面共有九条龙,非常精美。
颐和园不仅有美丽的自然景观,还有许多古建筑,其中最有名的就是“佛香阁”,这是一座仿照西安大雁塔建造的塔,是颐和园内最高的建筑。
此外,还有“乐寿堂”、“宜芸馆”、“仪韶堂”等许多古建筑,每座建筑都非常精美。
如果你来北京旅游,一定要到颐和园来走走,感受古老的文化和美丽的自然景观。
这是一个值得一去的地方。
2. 颐和园的历史颐和园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皇家园林,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清朝乾隆年间。
当时的皇帝乾隆非常喜欢颐和园这片区域的自然风光,于是下令建造了这座园林。
颐和园最初的名称是“圆明园”,它是一座非常宏伟的皇家园林,有着数以百计的建筑和景观。
然而在1850年代,英法联军入侵中国,圆明园遭到了严重破坏。
之后清朝政府重修了圆明园,但是在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时,圆明园再次被破坏。
直到20世纪50年代,中国政府才开始重建颐和园,将其恢复成了当年的模样。
如今的颐和园已经成为了一座重要的旅游景点,每年吸引了数以万计的游客前来参观。
它是中国历史和文化的重要遗产,也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
3. 我的颐和园之旅上个月,我去了颐和园旅游。
这是我第一次来到这座园林,我非常兴奋。
我和我的家人早上八点钟就到了颐和园,这个时候园内还没有太多游客,非常宁静。
我们先去了万寿山,爬上山顶,俯瞰整个园林。
从山顶可以看到许多精美的建筑和景观,非常壮观。
高中颐和园游记800字作文

高中颐和园游记800字作文【篇一】暑假到了,妈妈带我去了北京的颐和园,我学过写颐和园的文章,那里夸颐和园是个美丽的大公园,我想那里一定很雄伟吧。
颐和园位于北京的西北部,站的90余公顷,与西山玉泉山群峰山水相连,互为衬托。
颐和园是乾隆皇帝1750年为其母祝寿而修建的皇家花园,原名清漪园,1860被英法联军野蛮毁灭,1866年慈禧贪图享乐,挪用海军经费重建,后改名为颐和园,这就是颐和园的历史。
颐和园主要由万寿山和昆明湖组成,我们先讲苍翠的万寿山,满山的绿树和雄伟的宫廷又是景色如画,又是雄伟的气派,其中的宫殿我印象最深的是谐趣园,他可以算的上是颐和园的缩小版了,有景、有亭、有桥、有花。
我们站在亭子里看着湖里嬉戏的小鱼,看着湖里比美的荷花,看着翩翩起舞的荷叶,看着小桥上行人走过的足迹,可想而知,有多少人沉迷于此地啊!佛香阁也不错,他高41米,顶覆黄绿琉璃瓦,他有七八层,是一个圆柱体,越上层越小,每层上面是黄的,相当于屋顶,而下面是红的,也就是房间了,顶上像个三角形,最上面尖尖的,而上面有个小球,每层都有六个角,脚边都会弯起来一点,给人的感觉好像是随时都会飞起来一样。
接下来,我们又去了昆明湖,昆明湖主要是景色美,到处都是垂柳,湖边的垂柳姐姐可爱美了,经常请湖水哥哥为他梳洗辫子,大树叔叔撑开他那把大大的遮阳伞,为我们遮挡太阳,湖面上的船轻轻驶过不留一点痕迹,但还是惊动了湖里的鱼儿们,他们争先恐后地把头探出水面,要与路过的小船哥哥交谈。
这么没的景色可以撑到上是赛西湖啊!北京的颐和园是祖先留下来的东西,是我们民族的骄傲,我觉得颐和园正的是个美丽的大公园。
【篇二】今年,我终于有幸来颐和园,来瞧瞧这一座皇家园林,带着憧憬和期待,我踏上了旅途。
——题记一进入这座园林,便觉得神清气爽,前方从昆明湖吹来的阵阵清风沁人心脾,四周的绿树环绕令人轻松,还有远方拔地而起的香山,处处都彰显着“天上人间”的美好。
湖上的小船悠悠地晃着游人们,岸上的人儿纷纷驻足观赏,那在湖面上缓缓行驶的船儿和着轻轻起涟的湖面,还有那些古时候的亭台楼阁,真是绝美的风景,可见清朝的君王生活多么逍遥,多么奢侈。
颐和园游记作文(精彩10篇)

颐和园游记作文(精彩10篇)颐和园作文400字篇一颐和园是我国的皇家园林之一,是一座非常美的公园。
1860年被英法联军烧毁后又重新建设的,现在还有一些树有着被烧过的痕迹。
去年暑假时,爸爸妈妈带我去颐和园参观。
先介绍颐和园里的十七孔桥吧,它是模仿卢沟桥建造的,一直通向南湖岛,桥的上方的左右两边,中间有一个小洞,下雨时,雨水可以从小洞流进昆明湖里。
十七孔桥下有九个桥洞,中间大,两边小,有很多大大小小形态各异的船从桥洞穿过,晴天,十七孔桥的另一半还会倒映在昆明湖里。
再介绍一下昆明湖,由于北京经常有雾霾,昆明湖的水显得很白,昆明湖周围的群山也迷迷茫茫、都浸在了乳白色的浓雾里。
湖面上有很多船在游动,有电动船、脚踏船、还有龙舟,各种各样的船多的数不清,人们坐在船里欣赏美丽的风景。
最后介绍佛香阁,它修建在万寿山上,要去佛香阁,就要通过排云殿等地方,佛香阁里有个千手观音,她有三个头和很多手,站在佛香阁的中间,可惜不能进入。
颐和园真美丽,我爱美丽的颐和园!颐和园作文400字篇二颐和园,坐落在北京西郊,与圆明园毗邻。
它是以昆明湖、万寿山为基址,以杭州西湖为蓝本而建成的一座大型的山水园林,是北京有名的游览胜地。
颐和园是一座皇家园林,风景秀丽,山清水秀,气势宏伟,每个人置身其中都显得那渺小。
颐和园在悠悠的历史长河里流逝,帝王所留下的只是他们奢靡的见证。
沿湖堤走了没多远,便见到一个牌坊,名为“云辉玉宇”。
牌坊上彩色的和玺彩画,装点着周围灰暗的空间,给人以明快的感觉。
再往前走,便是金碧辉煌的排云殿,殿内屏风上两个大大的“寿”字,其红色依稀可见。
看着店内的摆设,可以想象当时的宫廷生活是多么美好。
走出排云殿,转向长廊。
绿柱红栏的长廊北依万寿山,南临碧绿无暇的昆明湖,像一条彩带把熙和园前山修筑成一体。
长廊不但长,而且是个大画廊。
梁上的画各具形态,栩栩如生。
充分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
走到长廊尽头,向右拐是一座桥,小河中睡莲多多怒放,红的似火,粉的像霞,白的胜雪,在碧绿的浮萍衬托下,更显得娇艳欲滴。
颐和园游记作文

颐和园游记作文关于颐和园游记作文八篇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写过作文吧,作文要求篇章结构完整,一定要避免无结尾作文的出现。
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作文感到非常苦恼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颐和园游记作文8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颐和园游记作文篇1颐和园在北京市海淀区,我曾几次到过那里。
第一次是幼时,一到地方,就与带着花香和土地的气息的微风撞了个满怀。
阳光透过那翠绿的叶子照耀在我的脸上。
来到那宽阔的昆明湖,昆明湖上清新的风,让人凉爽。
再加上那湖边的垂柳像到了仙境一样。
昆明湖不像黄河一样波涛汹涌,不像长江波澜壮阔。
昆明湖是平静的,是明亮的。
站在佛香阁顶层看昆明湖,一面又大又明亮的镜子,在镜框周围是植被的影子,湖面上波光粼粼、碧波荡漾,在蓝天和白云的衬托下,显得更加绚丽多姿。
山中有水水中有山,二者相融。
看一看湖光山色,听一听叽叽喳喳的鸟叫声,嗅一嗅土地的气息,让人心旷神怡。
在湖边有一个小池塘,碧绿碧绿的荷叶挤满了整个池子,就像一把把小伞浮在水面上。
池塘里开满了千姿百态的荷花,每一朵荷花都有它们独特的姿态,有的含苞待放;有的已经完全绽开了笑脸,它那粉红色的花瓣中镶嵌着星星点点的金色花蕊,时不时会吸引几只蜻蜓。
一阵微风拂过,一池的荷花都在摇摆,有些还在翩翩起舞呢!就好比是一个个亭亭玉立的少女。
第二次去时比第一次年长不少。
这回去,我不再站在佛香阁上看昆明湖。
在昆明湖的北岸是一条雕梁画柱的长廊,这长廊长达700多米,有1万2千幅画,并且每幅画都没有相同的地方。
我站在长廊旁边,放眼望去,看见了十七孔桥横跨在南湖岛与龙王庙之间。
它是颐和园中著名的景点之一。
桥长150米,像天空中七彩的长虹飞架在碧波万顷的昆明湖上,又像是一条蛟龙浮游在湖面上。
这令我赞叹不已。
导游介绍,昆明湖面积约占颐和园的四分之三。
这回去还正好碰上了雨季,刮起了阵阵风。
天逐渐阴了,豆大的雨点掉了下来。
一滴一滴雨水跌落在宽广的昆明湖中。
昆明湖仿佛被一滴滴雨水扰了清静,一浪拍着一浪水逐渐翻滚起来。
中国文化遗产颐和园主题作文(8篇)

中国文化遗产颐和园主题作文(8篇)中国文化遗产颐和园主题作文(篇1)颐和园,是北京市的古代皇家园林,以前名为清漪园。
1884年至1885年清漪园改名为颐和园。
知春亭建于昆明湖东岸边、玉澜堂前的小岛上,北有山为屏,南面朝阳,得春较早,因此为名。
此处是饱览万寿山、昆明湖全景和玉泉山、西山借景最好的观景点。
西堤是仿杭州西湖苏堤而建,从北向南依次筑有界湖桥、豳风桥、玉带桥、镜桥、练桥、柳桥六座式样各异的桥亭;在柳桥和练桥之间为取范仲淹《岳阳楼记》中“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之句命名的景明楼。
沿堤遍植桃柳,春来柳绿桃红,有“北国江南”之称。
西堤六桥——玉带桥建造于乾隆年间,拱高而薄,桥身、桥栏用青白石和汉白玉石雕砌,呈曲线型,宛若玉带,故得此名。
桥下为昆明湖的入水口,西通玉河,当年帝后乘船由清漪园至玉泉山,往返均过此桥。
改革开放后,颐和园文物得到了较为妥善的保护。
目前,颐和园园藏文物计有四万余件,品类涉及铜器、玉器、瓷器、木器、漆器、书画、古籍、珐琅、钟表、竹器、乐器、根雕、杂项等,几乎涵盖了中国传世文物的所有门类,并有不少外国文物;从价值上看,国家级文物有二万余件,其中包括虢宣公子白鼎、三牺尊、缂丝长轴佛像图等国宝级珍品。
颐和园真不愧是世界遗产!中国文化遗产颐和园主题作文(篇2)在我国,保存最完整且被称为“皇家园林博物馆”的,当数颐和园。
颐和园前身为清漪园,坐落在北京西郊,距成区十五公里,占地约290公顷,原来是帝王的行宮和花园。
据史料记载,颐和园也是命运多舛。
公元1750年,乾隆皇帝在这里建造了清漪园,1860年,清漪园被入侵的英法联军焚毁。
1888年,慈禧太后挪用海军经费3000万两白银重建清漪园,改称“颐和园”。
后来又遭受破坏,经过对它的不断修缮,才使它又焕发了青春与活力。
颐和园主要由昆明湖和万寿山组成。
昆明湖原为北京西北郊的天然湖泊,风暴秀美,湖中碧波荡漾,光滑如镜。
时有微风拂过,湖面便会由内及外泛起一圈圈波纹。
游颐和园作文范文6篇

游颐和园作文篇一:游颐和园颐和园有山有水,有亭台楼阁,真不愧为皇家园林。
北京颐和园是清朝时期的皇家园林。
风景秀丽的它,向世人展示中国皇家园林的美。
我们刚进颐和园,一座极有园林特色的,由白玉汉石砌成的拱桥就出现在眼前:石拱桥护栏雕着许许多多的龙,栏柱上雕刻着一只只威武的,形态不同的小石狮子。
经过石拱桥,便看见了昆明湖。
昆明湖是颐和园一个大湖,从高处向昆明湖望去,昆明湖就像一个寿桃。
昆明湖,是一个人工湖,我想,那该要用多少人力物力呀!昆明湖周围绿树成荫,景色宜人,湖水清澈,真令人心旷神怡。
在昆明湖的北岸是一条雕梁画柱的长廊,这长廊长达700多米,有1万2千幅画,并且每幅画都没有相同的地方。
走到长廊尽头,就看见一座倚山而建的阁楼--香阁。
香阁是慈禧太后游玩颐和园,在颐和园休息的地方。
那里红漆梁柱,金漆木雕,金壁辉煌,里面还有不少奇珍异宝。
最后我们来到了颐和园的一个景点:苏州街。
它是将江南民居生活浓缩到园内,苏州街环形而建,街的一边是古色古香的商铺,地是用花岗岩石建成的,另一边是水道,中间有小拱桥,好像回到古时。
颐和园有山有水,有亭台楼阁,真不愧为皇家园林。
篇二:游颐和园游览过北京的人,都爱提起颐和园,就像谈起自己最熟悉的朋友,心中充满了深深的怀念。
那曲折别致的假山,绿水围绕;那玲珑剔透的楼阁,耀人耳目;那青翠繁茂的树木,令人陶醉。
把它比作一颗出土的明珠是一点也不过分的,如果你去游览一番,再细细咀嚼,就更会觉得这一比喻是恰到好处了。
全园的中心是一座大山,那高耸的假山全由黄石堆砌而成,山下流水淙淙,传来一片悦耳的声音。
山上树木葱笼茂盛,清香扑鼻;沿路怪石嶙峋,花草参差。
更妙的是,在山腰看围墙,只见一条砖瓦砌成的石龙盘绕而上,栩栩如生,好像真要腾云驾雾飞越而去。
再往上石梯就比较陡峭了,蜿蜒曲折,有时能看见山顶上的游客,听到他们的谈笑声,但真要到顶,还要努力呢。
终于到达山顶,鸟瞰全园,楼台亭阁掩映于绿水青山之间,气势雄伟,煞是好看。
颐和园游记作文(通用119篇)

颐和园游记作文颐和园游记作文(通用119篇)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大家对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要求篇章结构完整,一定要避免无结尾作文的出现。
你知道作文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颐和园游记作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颐和园游记作文篇1坐落在北京西北部的颐和园,是我国著名的皇家园林。
颐和园内有山有水。
山是万寿山,水是昆明湖。
沿着万寿山向上,青松翠柏掩映着一座座古老的楼阁。
山顶的佛香阁中展览着许多宫廷珍宝,给人一种古老华丽的感觉。
排云殿、智慧海、仁寿殿、德和园等建筑物都蕴含着历史故事。
例如排云殿,它是慈禧在园内居住和过生日时接受朝拜的地方。
“排云”二字取自郭璞诗“神仙排云山,但见金银台”,比喻似在云雾缭绕的仙山琼阁中,神仙即将露面。
这些建筑上的对联和牌匾更是意义非凡——上面的字多为乾隆、道光皇帝所写,有的苍劲有力,有的潇洒飘逸,有的纤巧俊秀……不禁让人感叹书法的魅力,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
山下的彩画长廊,简直就是一幅传说故事的长卷,穿梭其中仿佛游走在艺术的殿堂,令人驻足流连,沉醉不知归路。
烈日高照,来到昆明湖,烦燥的身心不由得放松下来。
波光粼粼的水面闪烁光彩,蜿蜒飘逸的十七孔桥如虎踞龙盘,汉白玉的玉带桥恰似一弯虹,临波而起。
湖中一道长堤名为西堤,自西北逶迤向南。
湖面上龙船与游客的小船交错纵横,安静而热闹。
结束了惬意的游湖之行,我们去了谐趣园。
谐趣园最具南方水乡的特色,小巧玲珑,自成一局,有“园中之园“之称。
园内柳荫夹道,回廊曲折。
飘满水面的荷叶自成一片,青翠欲滴。
而夹杂其中星星点点的荷花也各具情态。
园内东南角有一石桥,桥头石坊上有乾隆题写的“知鱼桥”三字额,引用于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的争论。
园内的苏州街据说是慈禧太后仿当时苏州一条有名的商业街建成的。
整条街建在一条小河两岸,微风轻拂,荡起阵阵涟漪,不时有穿着古装的人穿梭在商铺间,一切岁月静好。
可是在当时,颐和园的出生注定多灾多难。
当落后的农业生产与欧洲工业碰撞时,毋庸置疑,清政府落荒而逃,侵略者长驱直入。
颐和园游记a1作文

颐和园游记a1作文《颐和园游记》篇一:入园之喜一进颐和园的大门,那股子热闹劲儿就扑面而来,感觉像是闯进了一个超级大的游乐场,只不过这里是充满历史韵味的园子。
我欢快地沿着小径走着,眼睛都看不过来啦。
路两边的树就像一个个站岗的卫士,只不过这些卫士都穿着绿油油的“军装”,还随风舞动着枝叶,像是在跟我打招呼呢。
我瞧见前面有个小湖,湖水在阳光的照射下波光粼粼的,就像一大片银色的鱼鳞。
湖面上还游着几只大白鹅,那模样可傲娇了。
我走近仔细一瞅,有只鹅突然伸长了脖子,嘎的叫了一声,把我吓了一跳,它还歪着脑袋看我,那眼神就像是在说“看啥看,没见过这么帅气的鹅吗”。
嘿,你还别说,这鹅的羽毛白得就像刚下过雪的雪地,蓬松又干净。
突然看到旁边有个卖糖葫芦的小摊位,那红彤彤的糖葫芦串就像一个个小火球似的。
我瞅得口水都要流出来了,赶紧跑去买了一串,酸酸甜甜的味道在嘴里散开,真带劲。
顺着小道继续走,就看到了好多古建筑。
这些建筑的房檐翘得高高的,就像展翅欲飞的鸟儿的翅膀。
那墙壁上还画着各种各样的图案,虽然我不懂是什么寓意,但看起来就是特别好看,就像一个个有故事的神秘画卷。
篇二:画中游趣闻走着走着就到了画中游这个地方。
刚到这儿,我就惊叹得嘴巴张得老大,就像能塞下一个鹅蛋。
哇,这地方就像是从画里搬出来的一样。
那些亭子呀楼阁呀,错落有致地分布着,看起来既漂亮又协调。
我坐在一处石头椅子上歇息,眼睛到处张望。
这时,我看到一个小男孩扯着自己的风筝在拼命跑,想要让风筝飞起来。
那风筝是只五颜六色的大蝴蝶,在风中扑腾着翅膀。
可是这风儿好像故意逗他,一会儿大一会儿小的。
小风儿的时候,风筝晃晃悠悠地刚往天上爬一点,突然大风一来,风筝就像喝醉了酒的大汉,东倒西歪的,最后直接一头栽到了一棵树上,卡在树枝中间动弹不得。
小男孩在树下跳着脚,急得脸都红了,他爸爸过来笑着安慰他,然后努力去把风筝够下来。
这父子俩的画面在这如画的风景里,还真是挺有趣的场景呢。
从这儿往上看,蓝天里飘着几朵像棉花糖一样的白云,和周围的古建筑相互映衬,美得就像一幅绝美的画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颐和园游记-800字作
文
我同爸爸妈妈一起坐飞机来到了北京颐和园玩耍,颐和园真是太美了!一进颐和园大门,映入眼帘的是澄碧入镜的昆明湖。
风轻轻拂过,湖面漾起了粼粼的波纹。
太阳照向湖面,使湖面金光闪闪。
五光四色。
在湖面上,有几艘小船在荡漾,犹入一只只水鸟自由自在的浮在水面,为一望无际的昆明湖另填了几分色彩,犹如玉带明珠。
湖岸边,争芳斗艳的荷花尽情的绽放。
一朵朵荷花说:“我们是最美的!”游人们一边观赏一边评说,颐和园顿时热闹起来。
再往前走,那就来到了艺术长廊。
长廊真是名不虚传,一共犹100多间。
这儿到处都洋溢着一种古香古色的味道。
长廊的柱子上。
栏杆上。
天板上有着古代画家的名画,还有些题诗题词和人物花草鸟兽,栩栩如生,别有一番情趣每个小间都很别致。
很生动。
人们在里面欣赏诗画简直是一种美的享受。
看累了,还可以在长椅上,休息一下。
长廊两旁百花争艳,粉的似霞,红的似火,黄的似金,绚丽无比,一簇一簇,美不胜
收。
穿过长廊我们登上半山腰,金碧辉煌的佛香阁展现在我们面前,这儿塑立着形态各异的菩萨。
有爱笑的弥勒佛,有拿着净瓶的净瓶菩萨,还有贪睡的卧地佛。
而最大的佛则是地藏王,他身上还镀着金子,金光闪闪。
见的哦我就拜,我恭恭敬敬地向他们作仪,愿他们保佑我们全家平安快乐。
佛香阁是用条形方砖建成的。
古代劳动人民真是太伟大了,把佛香阁打扮得如此漂亮,那个时候没有汽车起重机,是一步一步搬上去的。
站在佛香阁上,能够望穿整个颐和园。
艳阳高照,青山绿水鲜花。
让颐和园多了几分壮美,多了几分迷恋。
更令人注目的是十七孔桥。
十七孔桥面向昆明湖正中心小岛。
十七孔桥,因为桥下有十七阁桥洞,因此得名。
这座桥长约58米,宽约4米。
桥的扶手。
栏杆上雕有各种各样的图案。
特别是石狮子,大小不同。
姿态各异。
栩栩如生,一个个活灵活现。
有的飞奔向前,有的正在嬉戏玩耍,正是独具匠心,叫人称绝。
传说,这座桥是幸福快乐的象征,于是我走上这座桥。
参观完颐和园,禁不住赞叹出一句:“颐和园真是太美了,不愧为最美的园林,不愧为人民劳动的结晶,不愧为中国文化的愧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