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8.7 澳大利亚 同步教案

合集下载

七年级地理下册《8.7 澳大利亚》教学设计 湘教版

七年级地理下册《8.7 澳大利亚》教学设计 湘教版

七年级地理下册《8.7 澳大利亚》教学设计湘教版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8.7课《澳大利亚》介绍了澳大利亚的自然地理、经济地理和文化地理等方面的内容。

本节课通过介绍澳大利亚的自然地理特征、动物种类、经济产业和文化特色,让学生了解澳大利亚的基本情况,培养学生对澳大利亚的认识和理解。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了解了世界地理的基本知识,对大洲的概念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对于澳大利亚的自然地理、经济地理和文化地理等方面的内容,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图片、阅读课文和参与讨论等方式,了解澳大利亚的基本情况,提高学生对澳大利亚的认识和理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澳大利亚的自然地理特征、动物种类、经济产业和文化特色,培养学生对澳大利亚的认识和理解。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图片、阅读课文和参与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澳大利亚的自然地理、经济地理和文化地理等方面的内容的兴趣,提高学生对澳大利亚的认识和理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澳大利亚的自然地理特征、动物种类、经济产业和文化特色。

2.难点:澳大利亚的自然地理特征和动物种类的分布原因。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澳大利亚的自然景观、动物图片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澳大利亚的认识和理解。

2.问题驱动法: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讨论、分享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提高学生对澳大利亚的认识和理解。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澳大利亚的自然景观、动物图片等教学素材。

2.准备澳大利亚的相关地图,以便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观察和分析。

3.准备澳大利亚的相关视频资料,以便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和分享。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澳大利亚的自然景观、动物图片等教学素材,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激发学生对澳大利亚的学习兴趣。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8.7《澳大利亚》教案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8.7《澳大利亚》教案

澳大利亚导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澳大利亚的地形、气候、水文、动物等自然地理特征;了解澳大利亚丰富的资源条件;了解澳大利亚农牧业的分布规律;了解“坐在矿车上”和“骑在羊背上”的含义。

2.通过阅读分析澳大利亚地形图,农牧业分布图,进一步培养学生读图用图的技能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3.通过澳大利亚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要素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自然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认识到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以及人类应因地制宜地发展生产的道理,加强对学生的人地观教育。

重点1.从地形和气候因素分析澳大利亚农牧业地区差异的原因。

2.澳大利亚的主要矿产资源及其分布。

难点1.澳大利亚多特有古生物的原因分析。

2.从地形和气候因素上分析澳大利亚农牧业地区差异的原因,进而理解因地制宜发展生产的重要意义。

导学思路及学生活动设计我的反思教学设计课时安排 2课时板书设计一、世界活化石博物馆二、“骑在羊背上”的国家1.世界第一“羊”业大国2.发达的农牧业生产三、“坐在矿车上”的国家1.丰富的矿产资源2.迅速发展的服务业3.工业中心和港口城市教学设计(导入新课)视频播放录像:袋鼠。

师:大家知道这是什么动物?是哪个国家特有的吗?生:澳大利亚特有的动物袋鼠。

师:今天咱们就来学习澳大利亚.首先我们来看一下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

引导读图:出示“澳大利亚在世界中的位置图”并闪烁澳大利亚部分,引导学生分析讨论以下问题,明确其地理位置。

(1)半球位置(2)海陆位置(3)纬度位置生:(略)。

第17周至18周2课时然地理和人文地理要素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自然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认识到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师:澳大利亚位于南半球,是一个独自占有一个大陆的国家。

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使澳大利亚大陆分布着丰富的古老生物物种。

(播放“澳大利亚动物园”视频资料)其中有:腹部有口袋以保存幼兽的大袋鼠;形似驼鸟、三趾足、两翼退化、不能飞翔的鸸鹋;世界特有的卵生哺乳动物鸭嘴兽;憨实可爱的考拉等等。

七年级地理下册《 8.7 澳大利亚》教学设计 (新版)湘教版

七年级地理下册《 8.7 澳大利亚》教学设计 (新版)湘教版

七年级地理下册《 8.7 澳大利亚》教学设计(新版)湘教版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8.7澳大利亚》一课,主要介绍了澳大利亚的自然地理特征、经济特点以及人类活动等方面。

本节课内容较为丰富,旨在让学生了解澳大利亚的基本情况,培养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兴趣和探究精神。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地球仪的使用方法、大洲和国家的基本概念等知识。

但对于澳大利亚的自然地理特征、经济特点以及人类活动等方面的了解还较为有限。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深入理解澳大利亚的相关知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澳大利亚的自然地理特征、经济特点以及人类活动等方面的知识。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运用地图、地球仪等工具,观察、分析、归纳地理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兴趣,提高学生关爱地球、保护环境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澳大利亚的自然地理特征、经济特点以及人类活动等方面的知识。

2.难点:引导学生运用地图、地球仪等工具,观察、分析、归纳澳大利亚的地理信息。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图片、地图等,引导学生直观地了解澳大利亚的自然地理特征、经济特点以及人类活动。

2.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通过观察、讨论等方式,寻找答案,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3.案例分析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澳大利亚地理案例,让学生分析、归纳,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澳大利亚的相关地图、图片等教学资源。

2.设计好针对澳大利亚自然地理特征、经济特点以及人类活动等方面的问题。

3.准备好地球仪等教学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地图等资源,引导学生关注澳大利亚的自然地理特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展示澳大利亚的自然地理特征、经济特点以及人类活动的相关资料,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澳大利亚的基本情况。

湘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第八章第七节澳大利亚教案

湘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第八章第七节澳大利亚教案

课题第七节澳大利亚备课人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澳大利亚的位置特点、范围、首都和主要城市的分布。

2.澳大利亚特有的动物及其形成原因。

3.澳大利亚地形和气候的分布、特征。

4.城市、人口的分布特点。

过程与方法1.运用地图,了解澳大利亚地理位置特点及领土组成。

2.通过国赌徒和自主、合作学习,了解澳大利亚地理概况。

3. 运用地图,分析澳大利亚主要人口和城市分布的特点的成因。

情感、态度、价值观1.学生通过探究澳大利亚人与环境的关系,初步形成正确的人地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2.学生通过澳大利亚发展农牧业和工矿业的事实,增强对因地制宜发展经济重要性的理解。

教学重难点重点1.澳大利亚自然环境的基本特征。

2.澳大利亚以发达的农牧业、工矿业和服务业为主的经济特征。

难点人口、城市分布与环境的关系。

教学策略教学方法目标教学法、合作交流。

教学资源地图册、课本插图、多媒体课件。

授课类型新授课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过程温故知新课前检测读巴西图,回答有关问题。

⑴写出图中数字代表的水域名称:①洋,②洋⑵图中A为世界上最大的平原是,气候属于;图中B为世界上最大的高原是,气候属于。

(3)③河。

该河流域覆盖着世界上最大的________,被称为“_________”。

(4)城市C D E回答问题创设情境导入新课看图片—某国的国徽,你认识这些动物吗?他们生活在哪个国家?回答展示目标明确任务【学习目标】:1.在地图上能指出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

2.了解澳大利亚地形特征,以及地形与气候、人口城市分布的关系。

3.了解澳大利亚特有的野生动物种类,并分析其只生活在澳大利亚的原因。

4.了解澳大利亚“骑在羊背上的国家”和“坐在矿车上的国家”等别称的由来。

自主学习导学达标一、独占一块大陆的国家1.自学课本P103-104并读图8-47,在图上找出下列地理事物。

(1)在地图上描绘出赤道、南回归线、1800经线、1600E(2)亚洲、南极洲、印度洋、太平洋、澳大利亚大陆、塔斯马尼亚岛。

8.7 澳大利亚 教案(湘教版七年级下)

8.7 澳大利亚 教案(湘教版七年级下)

§8.7 澳大利亚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通过读图、作图等手段,使学生知道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首都、主要城市。

2、通过读图(地形图),使学生明确澳大利亚的地势特点,和北美洲对比,知道澳大利亚东西排列的三大地形区的分布。

3、通过读图,了解澳大利亚的气候特点,理解澳大利亚的气候类型分布特点。

并根据纬度位置分析澳大利亚主要的气候类型。

4.通过阅读景观图,识别澳大利亚特有的动物,分析这些动物唯独存在于澳大利亚的原因。

5.通过读图,理解澳大利亚人口和城市分布的特点以及其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利用教材中丰富的地图、景观图和示意图,进行详细和有深度的探究,使主要知识点都能够落实到地图上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澳大利亚渡头动物存在的原因作出解释,初步树立生物物种演化方面的科学观念重难点:理解澳大利亚人口、城市分布与自然环境(地形、气候……)的关系。

教学方法启发式讲解法,讨论法教学过程新课导入谈到澳大利亚同学们一定不会陌生,2000年的奥运会曾在这个国家举行。

而且现在又有许多的人到澳大利亚留学,所以同学们应该对澳大利亚多少有些了解。

一、独占一块大陆的国家知道学生观察图8-62并回答问题1、澳大利亚是由哪几部分组成?频临哪些海域?它是由澳大利亚大陆、塔斯马尼亚岛及附近一些岛屿组成。

东频临太平洋,西南频临印度洋。

2、观察地图,我们会发现澳大利亚大陆上只有一个国家,这一点与其它大陆不同,也就是说,澳大利亚是世界上唯一独占整个大陆的国家。

3、能从这幅地图上准确的指出澳大利亚的首都、主要城市悉尼、墨尔本的位置吗?讨论:澳大利亚的语言为什么使用英语的原因。

4、学生阅读“澳大利亚地形分布图”(1)在图上找出大风水岭、澳大利亚大盆地、西部高原、墨累河、大堡礁、大沙沙漠、维多利亚大沙漠(2)描述澳大利亚的地形特征归纳:澳大利亚大陆地势低平、起伏和缓,自西向东分为三大地形区:西部高原、中部平原、东部山地。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8.7 澳大利亚 优质教案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8.7 澳大利亚 优质教案

澳大利亚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了解澳大利亚是位于南半球的地广人稀的国家;(二)过程与方法初步理解澳大利亚气候分布与纬度位置及海陆位置的关系,以及气候对人口分布、植被、农牧业发展的影响;(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认识农牧业发展与自然条件关系的分析能力和比较法的运用。

通过读图、填图、讨论分析等手段,使学生记住澳大利亚领土组成、地形特征,二、教学重点、难点(一)教学重点自然条件的基本特征,现代化的工矿业与农牧业(二)教学难点人口分布三、课时安排2课时四、课型:新授课五、课时安排:第1课时六、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

七、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挂图、板图八、教学步骤(一)复习提问:(二)新课导入:录像片《古老的动物》:袋鼠、鸭嘴兽、鸸鹋等动物的生活情景。

问:这些古老的动物生活在哪个国家呢?澳大利亚,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个国家。

【板书】第七节澳大利亚(三)学习新课一、板书:“骑在羊背上”的国家设置悬念:澳大利亚盛产羊和羊毛,这是世人皆知的事实。

然而①澳大利亚是从何时开始发展养羊业?②又是谁最先把羊这种澳大利亚大陆原本没有的动物引入这块乐土的?板书:发展历史学生活动:学生朗读课本76页阅读材料澳大利亚的养羊业,解答以上问题并了解澳大利亚养羊业的发展。

过渡:从阅读材料我们可以看出,养羊业之所以在澳大利亚得到迅速发展,是得益于这里的自然条件适于绵羊的生长和繁殖。

那我们来了解一下当地是一种什么样的自然条件?二、板书:自然条件电脑展示:课本75页图8.38澳大利亚的地形学生活动:①学生先在课本图8.38上找大分水岭、墨累河、澳大利亚大盆地和北艾尔湖,然后叫四名同学上讲台在投影上分别指认以上地理事物。

②引导读图:让学生根据图例(陆高海深表)阅读图中颜色的变化,来了解澳大利亚地形特点。

学生回答:澳大利亚地形东部、中部、西部各异,东部是海拔较高的大分水岭,中部是大面积的平原,西部是海拔不足1000米的广阔的低高原。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八章走近国家第七节澳大利亚教案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八章走近国家第七节澳大利亚教案

第八章走近国家第七节澳大利亚【学习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首都和地形特点。

2、初步理解澳大利亚气候分布与纬度位置及海陆位置的关系,以及气候对人口分布、植被、农牧业发展的影响。

(二)过程和方法1、教学方法:读图析图、讨论分析、归纳总结。

2、让学生学会运用地图分析资料,在欣赏、快乐的氛围中对所学知识渗透。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认识世界,学会对比,学会观察的能力【学习重难点】1、澳大利亚的地形特点。

2、澳大利亚地形对河流的影响3、澳大利亚的农牧业和工矿业。

【学习用具】多媒体课件【学习过程】(一)创设情景,质疑自探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出示澳大利亚景观图片,激发学生兴趣,导入新课。

2、自主学习,质疑自探。

学生自主学习,完成以下探究目标:(1)说出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领土、首都、主要城市和通用语言。

(2)了解澳大利亚的地形和河流。

(3)说出澳大利亚特有的野生动植物种类。

(4)了解澳大利亚的农牧业和工矿业。

3、自探提示:结合目标,快速跳读,勾画要点,标注疑惑。

(二)分组学习,合作交流1、学生交流探讨,互助学习。

(1)在图8-63中找出澳大利亚的三大地形、墨累河、塔斯马尼亚岛,首都堪培拉。

(2)看图8-68,说一下澳大利亚特有的野生动物。

(3)读图8-72,说出澳大利亚有哪些重要的矿产资源,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

2、教师巡视指导,参与讨论。

3、收集共性问题,以备点拨。

(三)精讲点拨,巩固训练1、点拨(一):澳大利亚地形对河流的影响。

点拨(二):澳大利亚的经济。

2、巩固练习(1)澳大利亚是洲最大的国家,也是世界上唯一拥有整个的国家。

(2)澳大利亚人口多居住在的富饶地带。

首都是,最大城市是,通用语言是。

(3)澳大利亚西临洋,东临洋。

地形西部是,中部是,东部是。

(4)澳大利亚特有的动物、、、、、。

其中两种卵生哺乳动物是和。

(5)“骑在羊背上的国家”和“坐在矿车上的国家”是。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8.7《澳大利亚》教学设计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8.7《澳大利亚》教学设计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8.7《澳大利亚》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8.7《澳大利亚》是关于澳大利亚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以及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内容。

本节课通过介绍澳大利亚的位置、地形、气候、自然资源、人口、城市等方面的知识,使学生了解澳大利亚的基本情况,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地球上主要大洲的位置、特点等知识。

但对于澳大利亚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以及经济发展等方面的知识了解不多,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补充和丰富。

同时,学生对于遥远的国家总是充满好奇,因此对本节课的学习兴趣较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澳大利亚的位置、地形、气候、自然资源、人口、城市等方面的知识,认识澳大利亚的基本情况。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图片等资料,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提高地理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澳大利亚这个国家的兴趣和好奇心,树立正确的地理观念。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澳大利亚的位置、地形、气候、自然资源、人口、城市等方面的知识。

2.难点:澳大利亚的地理特点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澳大利亚的自然风光、城市景观等图片,营造一个生动、直观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地图教学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地图,了解澳大利亚的位置、地形、气候等地理特点。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澳大利亚的自然资源、人口、城市等实例,使学生掌握澳大利亚的地理情况。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澳大利亚的自然风光、城市景观等图片,用于教学展示。

2.准备澳大利亚的地图,供学生观察和学习。

3.准备与澳大利亚相关的案例资料,用于分析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展示澳大利亚的自然风光、城市景观等,引导学生关注澳大利亚这个国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展示澳大利亚的地图,引导学生观察澳大利亚的位置、地形、气候等地理特点。

同时,简要介绍澳大利亚的自然地理情况,为学生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节澳大利亚》教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澳大利亚的地形、气候、动物等自然地理特征;了解澳大利亚丰富的资源条件;了解澳大利亚农牧业的分布规律;了解“坐在矿车里”和“骑在羊背上”的含义。

2.通过阅读分析澳大利亚地形图,农牧业分布图,进一步培养学生读图用图的技能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3.通过澳大利亚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要素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自然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认识到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以及人类应因地制宜地发展生产的道理,加强对学生的人地观教育。

教学重点
1.从地形和气候因素分析澳大利亚农牧业地区差异的原因。

2.澳大利亚的主要矿产资源及其分布。

教学难点
1.澳大利亚多特有古生物的原因分析。

2.从地形和气候因素上分析澳大利亚农牧业地区差异的原因,进而理解因地制宜发展。

生产的重要意义。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综合分析法
教学准备
澳大利亚地形图、澳大利亚动植物景观图片、录像片段等
教学过程
直接导入:在浩瀚的宇宙中,有一颗美丽的星球,那就是地球,在广阔的地球上,有一个独占整块大陆的国家,那就是澳大利亚。

今天,我们一同走近这个国家。

(一)特殊地理位置
根据教科书上的图片,让学生回答,澳大利亚相对地理位置。

学生:东—太平洋西—印度洋南—南极洲西北—亚洲
展示地形图,描述澳大利亚的地形特点。

学生:自西向东,东部山地(大分水岭)、中部平原、西部高原
(二)稀有动植物的天堂
展示澳大利亚特有的动植物—金合欢树、袋鼠、黑天鹅、考拉、鸭嘴兽。

澳洲肺鱼等(激发学生好奇心)
提问:有谁认识这些动植物?为什么澳大利亚会有这些珍奇的动植物?
解答:澳洲较早与其他大陆分离,当地环境比较单一,生物进化缓慢,因而一些古老的生物得意保存至今。

(三)后起的发达国家
1.农牧发达,绵羊第一。

师:为什么称澳大利亚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生:因为羊特别多(达1.5亿头)主要用来出口,放牧业是传统农业,澳大利亚中部地形平坦水草丰富,适合放牧业的发展。

此外,还主要生产和出口小麦。

2.工业发达,极具活力。

师:为什么称澳大利亚为“坐在矿车里”的国家?
生:因为澳大利亚的矿产资源丰富,特别是煤、铁、铝土矿的开采和出口在世界上占重要地位,澳大利亚的治金、机械、化学、建材、汽车、飞机制造、电子工业发达。

3.地广人稀,沿海聚居。

师:澳大利亚的人口、居民和城市是怎样的?
生:①人口约2000万;面积约774万平方千米;人口密度仅为中国的1/45。

②居民:以白种人为主,多是英国移民后裔,另有少数黄种人及当地土著居民。

③城市:堪培拉(首都);悉尼(最大工农业中心和港口城市;墨尔本(第二大城市)。

教学后记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引导学生从地理的视角来观察思考,使人地关系这一主线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的效果明显。

教学过程中设计层层递进的问题,让学生探究,激发学生思考。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地关系理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