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口焊接安全技术措施

合集下载

井下和井口房内从事电焊、气焊、喷灯焊安全技术措施1111

井下和井口房内从事电焊、气焊、喷灯焊安全技术措施1111

井下和井口房内从事电焊、气焊(qìhàn)、喷灯焊安全技术(jìshù)措施措施制定(zhìdìng)的依据: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第223条规定:井下和井口房内不得从事电焊(diànhàn)、气焊、喷灯焊接等工作,如果必须在井下主要硐室、主要进风巷和井口房内进行电焊、气焊、喷灯焊接等工作时,必须制定安全措施。

措施制定(zhìdìng)的目的:为了加强现场职工对煤矿施工的安全意识,规范施工队伍的安全管理,全面贯彻各项安全技术规程,特编制该安全措施,望各部门参与施工的人员认真学习并严格遵照执行。

工作程序:1、井下主要硐室、主要进风巷和井口房内进行电焊、气焊、喷灯焊接时,操作人员必须填写《井下电气焊人员操作记录》,经由项目经理批准,在安全特派员出进行备案,由调度人员签署入井指令后,方可下井工作。

2、经项目经理批准后,使用单位到指定地点领用需用器材,用毕后立即规放原位,不得乱放。

若在规定时间、地点之外需继续使用,必须重新申请和审批。

3、调度人员在签署入井指令后,应立即通知各专职人员准备防尘、防火器材及瓦检仪、风速表等安全检查监测仪器、仪表(所有仪表必须定期试验,确保起准确性与可靠性)。

4、调度人员应做好工作(gōngzuò)期间的安全调度及汇报工作。

5、在进行操作时调度人员应根据(gēnjù)现场实际情况进行调节变更。

具体措施:一、“一通(yī tōnɡ)三防”管理(guǎnlǐ)安全措施1、项目部应指定专人在现场检查和监督,出现异常情况,应立即汇报并按照(ànzhào)规定进行应急处理。

2、现场应根据实际需要配置专职瓦检员、喷水及防灭火人员,至少备有2个以上灭火器,同时要接好防灭火供水管路,并保证水源充足。

3、必须保证井下工作地点通风良好,风量充足,不得停风。

应指派专职人员测定工作地点风量、风速,确保风速不低于0.5m/s,并且风流稳定。

井下电气焊安全规定

井下电气焊安全规定

井下电气焊安全规定
包括以下几点:
1. 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焊接设备和工具,保证其品质和安全性能。

2. 在井下进行电气焊接前,必须进行相关安全检查,包括检查焊接设备、电源线路和接地线路是否完好,确认焊接区域没有明显的安全隐患。

3. 严格遵守焊接操作规程,按照合理的焊接工艺进行操作,确保焊接过程中的安全。

4. 井下焊接区域必须保持干燥,必要时应采取防水措施,禁止在水中进行焊接。

5. 焊接操作人员必须穿戴符合安全要求的防护装备,包括焊接面罩、耳塞、防火服和防护手套等。

6. 焊接设备和焊接区域周围必须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以提醒其他人员注意安全。

7. 焊接结束后,必须及时切断电源,清理焊接区域,并确保焊接设备和电源线路的安全。

8. 每次焊接前都应进行安全交底,向参与焊接工作的人员介绍焊接工艺、操作规程和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并确保他们具备相关的焊接技能和安全意识。

9. 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维护,确保焊接设备的正常使用和安全性能。

10. 焊接作业结束后,必须填写焊接作业记录,包括焊接时间、焊接位置、焊接材料等信息,方便后续的安全跟踪和管理。

各类修井作业的方法及安全技术要求

各类修井作业的方法及安全技术要求

各类修井作业的方法及安全技术要求修井作业是石油行业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

它涉及到油井的维修、改造和完善等工作。

在进行修井作业时,必须遵守一定的方法和安全技术要求,以确保作业过程的安全和效率。

下面将介绍各类修井作业的方法及相应的安全技术要求。

一、井口作业井口作业是修井作业的第一步,它包括常规的井口安装、井口装置的更换以及井口的检修等工作。

在进行井口作业时,要注意以下安全技术要求:1.熟悉井口装置:操作人员必须熟悉井口装置的使用方法,并了解其结构和工作原理,确保能够准确地安装、更换和检修井口装置。

2.检查井口装置:在进行井口作业之前,要对井口装置进行检查,确保其完好无损,不存在破损、松动或其他安全隐患。

3.使用合适的工具:操作人员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工具,在进行井口作业时使用,并保持工具的正常状态。

4.使用防护措施:在进行井口装置的安装、更换和检修时,操作人员必须使用合适的防护装备,包括手套、护目镜、安全帽等,以确保自身安全。

二、沉积物清洗作业沉积物清洗作业是修井作业中的重要环节,其目的是清除井筒中的沉积物以提高井筒的通透性。

在进行沉积物清洗作业时,需要注意以下安全技术要求:1.安全操作手册:操作人员必须熟悉相关的安全操作手册,并按照手册中的要求进行工作,如使用适当的清洗液、清洗工具等。

2.防止皮肤接触:清洗液往往是强腐蚀性的,因此操作人员必须穿戴好防护装备,以免皮肤直接接触到清洗液。

3.加强通风换气:清洗井筒时会产生大量废气,操作人员必须确保工作场所有良好的通风换气系统,以防止废气积聚引起中毒。

4.避免火源:清洗液有可燃性,操作人员必须注意防止火源的存在,切勿在清洗过程中吸烟或使用明火等。

三、井底作业井底作业是修井作业中的关键环节,它包括井底封水、井底防砂和防漏等工作。

在进行井底作业时,需要注意以下安全技术要求:1.井下通信:井底作业需要与地面工作人员保持良好的通信联系,以便及时报告工作进展和遇到的问题。

井口焊接技术安全措施

井口焊接技术安全措施

井口焊接技术安全措施井口焊接是一种在井口或井筒顶部进行的焊接工艺,常用于石油和天然气勘探、开采和生产过程中。

由于工作环境复杂,焊接高度高,操作难度大,因此需要采取一系列安全措施来确保焊工和周围人员的安全,以及保证焊接作业的质量和效率。

一、安全措施1.保护措施在进行井口焊接前,需要为焊工和周围人员提供足够的防护措施。

焊接现场应设置围栏,并在围栏上张贴安全警示标志,以防止未经授权者进入焊接区域。

焊工和助手需要穿戴防护设备,包括焊接面罩、耳塞、耳罩、防护服、手套、护腿和安全带等,以保护身体的安全。

同时,需要确保焊接设备具备阻燃、防爆等安全功能,以减少火灾和爆炸的风险。

2.通风和气体检测井口焊接工作需要在密闭的环境中进行,容易产生有害气体和烟尘等。

因此,在进行焊接之前,需要做好通风工作,确保空气流通。

可以采用开放式或密闭式通风系统,以有效地清除有害气体和排放焊接产生的烟雾。

在进行焊接作业前需要进行气体检测,确保空气中的氧气和有害气体浓度达到安全标准。

3.防止火灾和爆炸井口环境常温常压下是具有高危险性的介质,因此在进行井口焊接的过程中,需要采取防火和防爆措施,保证焊接作业的安全和稳定进行。

在进行焊接作业前需要清理焊接区域,防止火源的产生和爆炸的发生。

同时,需要对气体管道和设备进行检查和修理,保证其运行稳定、完整、有效地防止火灾和爆炸的产生。

4.紧急措施在井口焊接的过程中,随时可能发生意外事故,尤其是火灾和爆炸等情况。

因此,需要制定严格的紧急措施,以及培训焊工和周围人员的应急避险技能,一旦出现紧急情况,及时采取措施避险和救援。

二、焊接管理1.焊接工艺规范井口焊接是一种专业的焊接工艺,需要按照相关规范和要求进行操作。

焊接机器应选择合适的电源和电流,焊接材料应满足相关标准和要求。

在选择和使用焊接设备时,需要确保其具有性能稳定、操作便捷、质量可靠的特点,以保证焊接工艺的质量、安全和效率。

2.检验和质量保证为了保证焊接的质量和效率,需要制订一套科学的焊接质量保证体系,并贯彻执行。

副立井井口、井底操车系统检修施焊安全技术措施 2

副立井井口、井底操车系统检修施焊安全技术措施 2

副立井井口、井底操车系统检修施焊安全技术措施一、工程概况现副立井井口、井底进车道摇台轨道磨损严重、推车机的地基螺栓松动,副立井马上要下放25301工作面的支架、采煤机等大型设备,为保证大型设备的安全下放,我队准备对副立井井口、井底进车道轨道进行加固补焊,对井口、井底推车机的地基螺栓进行更换,更换时需要进行焊割作业。

为确保施工安全,特制定本措施。

三、施工时间2014年月日至月日每日时至时三、施工地点沙曲矿副立井井口、井底。

四、组织机构及职责施工总负责人:高宝柱施工现场负责人:徐伟技术负责人:李国平施工人员:胡展鸿吕旭峰张品毕艳军于凤明武建斌韩朝伟乔建军周宇张伟刘玉峰、张全胜张栋等人员现场安全员1名瓦斯检查员1名五、所需工具及材料1、撬棍 2根2、大锤 1把3、剁斧 1把4、扳手 3把5、氧气瓶、乙炔瓶、氧气带、乙炔带、电焊机、焊把线六、安全措施<1> 一般规定1、施工期间现场施工负责人要随时与矿调度联系,听从矿调度的指挥,矿井其他单位出现异常情况时,矿调度和工程总负责人要根据情况严重性及时决定是否停止施工。

2、施工期间,要在井底南北绕道口、打卡通道口和井棚内进出车道口20m范围内设警戒,并挂警示牌,严禁闲杂人员随意靠近井口。

3、施工期间,井底现场负责人和带班队长要及时向施工总负责人汇报施工进度和施工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发现问题及时汇报,及时解决。

4、施工期间所有施工人员都要听从现场负责人和带班队长指挥,并要相互配合,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诿。

5、施工时,井口、井底不得同时作业,严禁任何人和任何物品随意靠近井口,以免意外物品掉入井筒,给井底施工人员造成意外伤害,井口、井底作业时,井上下把罐工严格把关,井上下罐笼周围10m以外严禁任何人随意进入。

6、施工过程中要将所用的工具系好保险绳,以防掉入井筒。

7、氧气瓶和乙炔瓶要分装分运,氧气瓶和乙炔瓶在罐笼内放置时,要放在可靠的地方,捆绑牢靠。

在下放氧气瓶和乙炔瓶时小罐严禁乘人。

主斜井维修安全技术措施

主斜井维修安全技术措施

主斜井维修安全技术措施
一、钻井安全要求
1.井口安全管理。

井口离地面应保持一定的距离,设置警示牌提醒工
人注意井口安全,并做好围栏防护。

2.设备安全管理。

施工前要检查安全设备的完好性和有效性,确保设
备能够正常使用,保证安全,防止发生事故。

3.工人安全管理。

操作人员应受过安全培训,有良好的安全意识和安
全操作习惯,以确保人员从事安全操作。

1.非正常溢流分析。

先行分析斜井溢流情况,确定是否存在溢流问题,并确定溢流类型,然后进一步进行维修。

2.提高维修效率。

在斜井维修时,可采用无损检测维修技术,采用现
代化的维修技术和设备,以提高斜井维修的速度和效率。

3.防止发生火灾爆炸等事故。

任何维修作业前,应先行检查斜井环境,以防止发生火灾爆炸等事故,并规定维修作业的安全操作规程。

4.注意安全。

应定期对钻井人员进行安全培训,确保工人有正确的安
全意识,养成安全操作习惯,以确保斜井维修安全。

5.用安全的设备。

对于斜井维修时使用的工具和设备,应确保是安全
而有效的,并且需要进行定期的维护和检查。

三、结语。

井下电气焊作业安全技术措施及规定

井下电气焊作业安全技术措施及规定

井下电气焊作业管理制度根据2016版《煤矿安全规程》第254条井下电气焊相关要求,井下电气焊须严格执行以下规定:一、井下电气焊作业地点必须为《煤矿安全规程》允许区域,且必须严格遵守《煤矿安全规程》254条(一)到(六)款要求。

具体人员安排与职责1、焊接区域管辖单位指定一名中层以上管理人员为现场电气焊作业负责人。

作业负责人在作业前、结束时向调度室汇报,调度室值班人员要做好记录。

对作业过程进行全程监督、检查、验收。

2、瓦检员全程监测作业地点20米空间范围内瓦斯及电气焊产生的有害气体浓度,瓦斯浓度超过0.4%时禁止电气焊作业。

3、安监员全程监督检查作业地点周围的安全状况及安全技术措施的执行情况。

4、施焊人员要携带便携式瓦斯检测仪,在作业前检查确认作业点气体符合标准时方准开始作业,作业中将仪器放在合适的位置,随时测量。

按工艺要求进行相应的电气焊作业。

5、参与电气焊作业的所有人员要对安全措施在现场贯彻签字,配合电气焊工作和做好灭火准备工作。

6、洒水人员在电气焊过程中及时向作业点周围洒水,防止火星扩散;电气焊工作完成后,工作地点必须再次用水喷洒,确保无火星残留。

7、焊后留守人员、安监员、瓦检员,在电气焊作业结束后一小时内现场检查,发现异常,立即处理。

一小时后,作业地点无异常,及时向生产指挥中心汇报。

8、携带火种人员必须是安监员,负责保管好火种,负责向井口检身人员汇报火种使用情况,并接受检查。

9、跟班领导落实现场安全确认制度,在作业开始前必须组织作业人员进行最终验收,确认安全后现场签字,方可开始作业。

二、电气焊作业前:1、每次审批的安全技术措施只允许当次、当班电气焊作业,严禁用于其它电气焊作业,跨班作业,参加人员出现变更时,必须重新审批、学习安全技术措施。

2、电气焊作业前,措施编制人应组织有关人员贯彻学习已审批过的安全技术措施并签字。

电气焊作业人员必须随身携带审批后的安全技术措施,跟班领导、现场负责人、瓦斯检查员、安监员、施焊人员、喷洒水人员、焊后留守人员、作业时间、地点、工作内容要与安全技术措施一一对应。

井口焊接安全技术措施正式版

井口焊接安全技术措施正式版

井口焊接安全技术措施正式版井口焊接是一种常用的焊接方法,用于连接管道、容器等设备。

在进行井口焊接时,需要采取一系列安全技术措施,以确保工作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以下是井口焊接的安全技术措施的正式版,详细说明如下:一、工作前准备1.安排专业技术人员对焊接工作进行评估,并编制详细的工作计划和操作规程。

2.检查焊接设备的完整性和运行状态,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3.携带必要的个人防护装备,如焊接手套、焊接面具、防火服等,并确保其符合相关标准。

二、现场标识和隔离1.在焊接区域周围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禁止未经许可的人员进入。

2.使用可见的栅栏或其他合适的隔离措施将焊接区域与其他区域分隔开,以防止意外伤害和火灾风险。

3.在焊接区域内设置明显的紧急疏散指示标识,并确保疏散通道畅通。

三、防火措施1.清理焊接区域周围的易燃物、可燃物和其他火源。

2.在焊接区域内配备合适的灭火设备,并确保其易于操作。

3.在焊接区域周围设置防火帘或其他防护措施,以防止火花飞溅引发火灾。

4.限制焊接区域内吸烟,并提供指定的吸烟区域。

四、通风和排气1.确保焊接区域有良好的通风和排气系统,以避免有害气体在焊接过程中积聚。

2.确保焊接区域内的有害气体和烟尘排放到室外,并远离人员和设备。

五、焊接设备操作1.在开始焊接之前,检查电焊机和设备是否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2.严格按照焊接设备的操作说明进行操作,并确保符合相关安全标准。

3.遵循焊接设备的维护和保养程序,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六、个人防护措施1.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焊接手套、焊接面具、防火服等,以保护身体免受火花、辐射和热飞溅的伤害。

2.注意头部和面部的保护,如佩戴焊帽和防护面罩,以防止火花和辐射引起的眼睛和皮肤损伤。

3.穿着防护服和防护鞋,以防止热飞溅和火源接触皮肤,造成烧伤。

七、紧急救援和应急预案1.安排专业人员负责组织和指导事故应急处置工作,并确保他们熟悉相关应急预案。

2.建立紧急联络机制,及时报警并请求救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号:AQ-JS-07254
( 安全技术)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
井口焊接安全技术措施
Safety technical measures for wellhead welding
井口焊接安全技术措施
使用备注:技术安全主要是通过对技术和安全本质性的再认识以提高对技术和安全的理解,进而形成更加科学的技术安全观,并在新技术安全观指引下改进安全技术和安全措施,最终达到提高安全性的目的。

为保证井口周围的安全焊接,在井口20米范围内焊接轨道、金属管道、防雷电接地及其它在此地进行焊接时,特制定本措施,望大家遵照执行。

1、在焊接前,在焊接地点20米范围内进行洒水,将地面洒潮湿。

2、将焊接周围进行清理,避勉杂物放入该地点,特别是易燃易爆物品。

3、在焊接前,有一名安全监督员,检查焊接地点是否具备安全生产的条件和焊接地点产生火花的情况。

4、在焊接前,配备2台灭火器,注意观察焊接时产生火花的情况,发现情况异常时,立即用灭火器将其扑灭。

5、焊接时,由电焊工操作,电钳工在旁配合。

6、在焊接过程中,如有火星、火源产生,立即用水扑灭,情况
特殊时,采用灭火器扑灭。

7、焊接完毕后,认真检查焊接周围的火源情况,确认焊接地点产生的火星、火源息灭后,方能离开工作现场。

这里填写您的公司名字
Fill In Your Business Name Her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