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接工程安全生产技术

合集下载

焊工工艺与技能训练教案——焊接安全生产与职业防护

焊工工艺与技能训练教案——焊接安全生产与职业防护

焊工工艺与技能训练教案——焊接安全生产与职业防护
教学过程备注
提出学习任务
电焊工作环境中存在多种危险源,只有掌握焊接作业安全注意事项,提高自身安全操作技能,才能在焊接作业中避免各种危害,
导入新课
让学生思考并简单讨论:
1.你所知道的焊接危害因素有哪些?
2.焊接危害因素对人体有哪些伤害?
3.如何能避免上述伤害?
由此引入新课题。

一、焊接存在的危害
在焊接过程中总会存在着对焊工的一些危害,下表是焊接事故中各种原因的统计表,如表2-1-1:
表2-1-1焊接事故原因的统计表
事故类型触电
事故
火灾及
爆炸事

灼伤
高空
坠落
电光眼
有害气
体及烟尘
其他
事故所
占比例
32% 27% 14% 11% 6% 6% 4%
在焊接的过程中各种化学反应会产生大量的气体,其中一部分是对人体有害的,比如一氧化碳、氮氧化合物、臭氧。

(1)电焊工尘肺通过思考和讨论,引起学生想知答案的情趣,从而集中精力了解答案和以下相关知识
详细了解焊接有害因素。

焊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焊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焊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焊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一、前言
焊接作业是工业生产中常见的一种作业方式,但由于焊接作业存在一定的风险,在操作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焊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确保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

二、环境准备
1. 确保作业环境通风良好,避免有毒气体积聚。

2. 操作区域清洁整洁,避免有易燃物质存在。

三、个人防护
1. 穿戴适当的防护装备,包括焊接面罩、焊手套、焊接服装等。

2. 确保个人焊接装备完好,不得使用损坏的面罩、手套等防护装备。

四、焊接设备安全
1. 只能使用经过检验合格的焊接设备。

2. 在使用焊接设备前,要对其进行检查,确保安全可靠。

五、操作规程
1.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掌握正确的焊接技术。

2. 在操作过程中,保持注意力集中,避免因疏忽造成事故发生。

3. 不得在易燃、易爆环境下进行焊接作业。

六、废弃物处理
1. 废弃的焊接材料和设备要进行正确的处理,不能随意丢弃。

2. 废弃的焊接气体罐及时封闭,防止泄漏。

七、灭火设备
1. 操作现场必须配备灭火器材,以备不时之需。

2. 在作业结束后,应对焊接设备及操作区域进行检查,确保没有遗留的火源。

总之,焊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的遵守对于保障焊工个人安全和设备安全至关重要。

只有严格执行规程要求,才能有效地预防焊接作业中可能出现的事故,保障生产环境的安全。

焊接安全生产管理八项基本原则安全生产

焊接安全生产管理八项基本原则安全生产

焊接安全生产管理八项基本原则1、如何处理焊接安全管理五种关系,六项基本原则为有效地实施安全管理,必须正确处理五种关系,坚持六项基本管理原则,采取正确技术措施。

一、正确处理五种关系(一)安全与危险并存安全与危险在同一生产过程中是相互对立、相互依赖而存在的。

随着生产的推进,安全与危险每时每刻都在变化着,进行着此消彼长的斗争。

在生产过程中,不会存在绝对的安全或危险。

采取措施,预防事故发生,则安全;反之,则危险。

(二)安全与生产统一生产有了安全保障,才能持续、稳定发展。

如果生产活动中事故不断,生产势必瘫痪。

“安全第一”的提法,绝非把安全摆在生产之上,但忽视安全绝对是一种错误。

(三)安全与质量相互包涵质量包涵安全工作质量,安全概念也包涵着质量。

安全为质量服务,质量需要安全保证。

安全第一、质量第一,并不矛盾。

生产过程中丢掉哪一头,都会陷入失控。

(四)安全与速度互保安全与生产速度成正比关系。

速度应以安全做保障,安全就是速度。

我们追求安全加速度,竭力避免安全减速度。

(五)安全与效益的兼顾安全技术措施的实施,定会改善劳动条件,焕发职工劳动热情,带来经济效益,足以使原来的投入得以补偿。

安全促进效益增长。

但在安全管理中,投入要适度,精打细算,统筹安排。

既要保证安全生产,又要经济合理。

单纯为了省钱而忽视安全生产,或单纯追求不惜资金的盲目高标准,都不可取。

二、坚持安全管理六项基本原则(一)管生产同时管安全安全与生产虽有时会出现矛盾,但从安全、生产管理的目标、目的看,却表现出高度的一致和完全的统一,存在着进行共同管理的基础。

管生产同时管安全,是向一切与生产有关的机构、人员,明确业务范围内的安全管理责任。

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建立,管理责任的落实,是管生产同时管安全的具体表现。

一切与生产有关的机构、人员,都必须参与安全管理并在管理中承担责任。

认为安全管理只是安全部门的事,是一种片面、错误的观点。

(二)坚持安全管理的目的性安全管理的目的是保护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实现效益。

焊接作业安全技术操作规程范文

焊接作业安全技术操作规程范文

焊接作业安全技术操作规程范文一、任务目标本操作规程旨在确保焊接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和设备设施的完好,保证焊接作业的顺利进行。

二、操作准备1. 熟悉作业场所的环境和地形,了解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和应对措施;2. 使用合适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焊接面罩、护目镜、耳塞等;3. 确保焊接设备正常工作并进行必要的维护保养;4. 配备合适的消防器材,如灭火器、消防水管等;5. 工作前进行焊接材料的认证和质检,确保焊接材料质量符合要求。

三、作业环境1. 根据焊接类型选择合适的作业场所,确保通风良好,并在需要时采取防尘、防火措施;2. 预先清理作业区域,确保没有易燃物、爆炸品等危险物质;3. 确保作业场所无积水和漏水现象,防止电击和滑倒事故的发生;4. 检查周围环境是否有障碍物,确保工作区域畅通无阻。

四、焊接设备使用1. 检查焊接设备的电源线、接地线是否完好,并确保接地良好;2. 确认焊接设备的工作电压和电流调整合理,不超过设备规定的使用范围;3. 使用合适的焊接设备和配件,如焊条、电极等;4. 定期检查和保养焊接设备,确保其正常工作状态;5. 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焊接设备周围的温度,防止过热导致的事故。

五、个人防护1. 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焊接面罩、护目镜、耳塞等;2. 确保焊接面罩的镜片干净整洁,能够正常观察焊接区域;3. 确保防护手套干燥,防止电击和灼伤;4. 禁止穿着松散的衣物、长发等容易被火花引燃的物品;5. 在作业现场,禁止吸烟、嚼口香糖等可能导致安全事故的行为。

六、作业过程控制1. 在焊接作业过程中,严禁贪图速度,保证焊接的质量;2. 控制焊接电流,避免过大过小导致的焊接质量下降;3. 对于较大量的焊接作业,应合理安排作息时间,避免疲劳作业;4. 在作业时维持清醒的头脑,避免疏忽导致的安全事故;5. 在作业过程中保持专注,确保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七、应急处理1. 在发生火灾、烟雾或其他危急情况时,立即切断电源,使用适当的灭火器材进行扑灭;2. 发现电击事故,应立即切断电源,并提醒周围人员注意安全;3. 在意外事故发生时,需及时报告相关负责人,采取适当的应急措施;4. 遇到突发情况时,灵活处理,保持冷静,紧急疏散人员,确保人身安全。

电焊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电焊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电焊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电焊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一、电焊工安全意识培训
1. 电焊工必须接受相应的电焊安全培训,了解操作规程,提高安全意识。

2. 在使用电焊设备前,必须了解设备的基本操作原理和安全注意事项。

二、个人防护措施
1. 电焊工必须穿戴合格的防护设备,包括防护面罩、防护服、防护手套等,确保在电焊过程中不受伤害。

2. 需要特别加强防护设备的使用,确保身体各部位都得到有效的防护。

三、电焊操作注意事项
1. 在进行电焊作业前,必须对工作区域进行清理和消防准备,确保操作环境安全。

2. 严格按照电焊设备的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不得随意更改设备参数。

3. 严格按照工艺要求进行电焊作业,不得出现违规现象。

四、设备安全维护
1. 定期对电焊设备进行安全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的工作状态良好。

2. 对设备进行定期的维修和保养,确保设备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五、应急处理
1. 在发生电焊事故时,电焊工必须立即停止操作,进行应急处理。

2. 在使用消防器材进行灭火时,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确保安全。

六、安全监督
1. 电焊工必须接受监督和指导,确保操作规程的严格执行。

2. 对于安全隐患和操作不规范现象,必须立即报告并整改。

以上为《电焊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希望所有电焊工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安全生产,预防电焊事故的发生。

钢结构工程焊接技术重点难点及控制措施

钢结构工程焊接技术重点难点及控制措施

钢结构工程焊接技术重点难点及控制措施钢结构工程是现代建筑中常见的一种结构形式,其焊接技术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在钢结构工程中,焊接是连接各个构件的主要方法,其质量直接关系到整个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钢结构工程焊接技术中存在着一些重点难点,需要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来保障焊接质量。

本文将就钢结构工程焊接技术的重点难点及控制措施进行探讨。

一、焊接技术的重点难点1. 焊接变形控制在钢结构工程中,焊接完成后会产生热变形,尤其是在大型工程项目中,焊接变形会影响到整体结构的精度和稳定性。

焊接变形控制是焊接技术中的重点难点之一。

对于焊接变形的控制,首先需要合理设计焊接件的结构,以降低热影响区的温度梯度,减小热变形的程度;可以采取预应力焊接或者多次小段焊接的方法,来减少焊接产生的变形;还可以使用专门的变形补偿技术,对焊接变形进行补偿,保证结构的整体精度。

2. 焊缝质量控制焊缝质量是决定焊接接头强度和耐久性的关键因素,而焊缝的质量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例如焊接电流、焊接速度、焊接材料等。

对焊缝的质量控制是焊接技术中的又一个重点难点。

在焊缝质量控制方面,首先需要严格按照标准进行工艺操作,确保焊接电流和速度的准确控制;要对焊接材料进行严格的选择和质量检验,确保焊缝的材料质量达标;要加强对焊工的技术培训和质量监控,提高焊接操作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3. 焊接接头的检测钢结构工程中的焊接接头通常都需要进行非破坏性或破坏性检测,以保证焊接质量。

但由于焊接接头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检测工作存在一定的难度,因此焊接接头的检测也是焊接技术的重点难点之一。

在焊接接头的检测方面,需要结合具体的工程情况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例如超声波检测、X射线检测、磁粉检测等,对不同类型的焊接接头进行全面而有效的检测;还需要引进先进的检测设备和技术,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和精度;还需要对检测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其检测能力和水平,确保检测工作的质量和可靠性。

二、焊接技术的控制措施1. 工艺控制在焊接工艺的控制方面,首先需要严格按照焊接工艺规范进行操作,包括选择合适的焊接方法、焊接参数和焊接工艺;要对焊接过程进行严密的监控和记录,及时发现和解决工艺中存在的问题和隐患;要加强对焊接材料和设备的管理,确保其质量和稳定性,为焊接工艺的控制提供保障。

焊接施工 安全技术交底

焊接施工 安全技术交底

焊接施工安全技术交底第一篇范本:焊接施工安全技术交底一、前言本旨在向施工人员详细介绍焊接施工的安全技术要点,确保施工人员在焊接过程中安全操作,防止事故的发生。

二、施工前的准备1. 工艺准备- 根据工程要求确定焊接方式和焊接材料。

- 确定焊接设备和工具的选择,检查其完好性和安全性。

- 确认焊缝的布置和焊工的分工。

2. 安全准备- 配备个人防护装备,包括焊帽、焊手套、焊衣、焊裤、焊靴等。

- 确定焊接区域的防护措施,如防护屏、防护网等。

- 准备好灭火器材,并熟悉使用方法。

三、焊接安全措施1. 环境安全- 确保焊接区域的通风良好,减少有毒气体的积聚。

- 维护焊接设备的正常工作状态,防止发生漏电等故障。

- 避免焊接过程中的火灾隐患,如清理工作区域的可燃物。

2. 人员安全- 焊工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具备相关证书。

- 焊工必须穿戴个人防护装备,严禁赤身焊接。

- 临时人员必须接受安全培训,了解焊接区域的危险性,并遵守相关规定。

3. 设备安全- 焊接设备必须经过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工作。

- 焊接设备必须接地,以防止电击事故的发生。

- 在使用气体焊接时,必须采取防止气体泄漏的措施,并保持良好的通风环境。

四、事故应急处理1. 火灾事故- 焊接区域必须配备灭火器,并确保施工人员掌握使用方法。

- 发生火灾时,立即停止焊接工作,并呼唤其他人员灭火。

- 若火势无法控制,及时报警并疏散人员。

2. 电击事故- 发生电击事故时,立即切断电源,并进行心肺复苏术。

- 呼叫及时救援,并立即送往医院进行进一步治疗。

附件列表:1. 焊接工艺规程2. 个人防护装备清单4. 焊接设备维护记录表5. 灭火器验收记录表法律名词及注释:1. 《劳动法》:国家对劳动关系进行调整和监督的法律法规。

2. 《安全生产法》:国家关于安全生产的基本法律。

第二篇范本:焊接施工安全技术交底一、背景焊接施工是工程施工中常见的一种操作,为了确保焊接工作的安全、顺利进行,特制定本对焊接施工的安全技术进行交底。

焊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4

焊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4

焊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41. 引言焊接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艺,在工业生产中被广泛应用。

然而,由于焊接作业涉及高温、高压和强烈光辐射等危险因素,如果不遵守相关的安全规程,将会带来严重的安全风险。

为了保障焊接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以及工作质量的保证,制定本操作规程。

2. 焊接前的准备工作在进行焊接操作之前,必须进行一系列的准备工作,以确保焊接过程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2.1 确定焊接材料及设备在进行焊接操作之前,需要确认所需焊接材料及设备。

焊接材料应符合工程要求,并且要对焊接材料进行检查,确保其质量合格。

同时,要检查焊接设备的工作状态,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2.2 确定焊接环境焊接环境的选择直接影响焊接操作的质量和安全。

应选择通风良好、无可燃物质存在的场所进行焊接操作,以防止火灾的发生。

同时,要确保焊接环境的温度和湿度适宜,以免影响焊接质量。

2.3 确定焊接工艺和参数对于不同的焊接工艺和材料,需要确定相应的焊接参数。

包括焊接电流、电压、焊接速度等。

根据焊接材料和焊接工艺的要求,进行焊接参数的调整,以确保焊接质量和安全。

3. 焊接操作注意事项在进行焊接操作时,应注意以下事项,以确保焊接过程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3.1 个人防护在进行焊接操作时,焊接操作人员应佩戴相应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焊接面罩、焊接手套、防火服等。

同时,要确保焊接作业场所的通风良好,以避免有害气体的吸入。

3.2 焊接设备操作焊接设备的操作要准确、稳定。

在启动焊接设备之前,要仔细检查设备的工作状态,确保正常运行。

同时,要注意焊接设备的维护保养,定期清洁和检查设备,以延长设备寿命。

3.3 焊接操作技巧焊接操作人员应具备一定的焊接技巧和经验。

在进行焊接操作时,应注意控制焊接电流和电压,以避免过大或过小的电流和电压对焊接质量的影响。

同时,要注意焊接速度和焊接角度的控制,以确保焊接接头的质量。

4. 焊接事故应急处理在焊接操作过程中,可能会发生各种焊接事故,如火灾、烫伤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焊接工程安全生产技术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
焊接工程安全生产技术一、焊接的实质
焊接是一种先进而高生产率的金属加工工艺,具有节约材料、工时和焊接性能好及使用寿命长等优点。

焊接不仅可以使金属材料形成永久性连接,也可以使某些非金属材料达到永久性连接的目的,如玻璃焊接、塑料焊接等,但生产中主要是用于金属的焊接。

二、焊接作业存在的不安全因素
在焊接作业中,存在污染和不安全的因素,会产生弧光辐射、有害粉尘、有毒气体、高频电磁场、射线和噪声等污染;操作人员需要与各种易燃易爆气体、压力容器及电器设备等相接触;还有高处焊接作业及水下焊接等,会引起火灾、爆炸、触电、烫伤、急性中毒和高处坠落等事故;造成操作人员尘肺、慢性中毒、血液疾病、眼疾和皮肤病等职业病,严重地危害着焊接作业人员的安全与健康,还会造成国家财产的重大损失。

三、焊接场地的安全检查
1.焊接场地检查的必要性
由于焊接场地不符合安全要求造成火灾、爆炸、触电等事故时有发生,破坏性和危害性很大。

要防患于未然,必须对焊接场地进行检查。

2.焊接场地检查的内容
检查焊接与切割作业场地的设备、工具、材料是否排列整齐。

检查焊接场地是否保持必要的通道。

检查所有气焊胶管、焊接电缆线是否互
相缠线。

气瓶用后是否已移出工作场地。

检查焊工作业面积是否足够,工作场地要有良好的自然采光或局部照明。

检查焊割场地周围10m范围内,各类可燃易燃物品是否清除干净。

对焊接切割场地检查要做到:仔细观察环境,针对各类情况,认真加强防护。

四、电焊机使用常识及安全要点
(l)交流电焊机是一个结构特殊的降压变压器,空载电压为60~80V,工作电压为30V;功率20~30kw,二次线电流为50~450A;电源电压380V 和220V。

(2)直流电焊机是用一台三相电动机带动一台结构特殊的直流发电机;硅整流式直流电焊机是利用硅整流元件将交流电变为直流电;焊机二次线空载电压为50~80V,工作电压为30V,焊接电流为45~320A;焊机功率为12~30kw,电源电压380V和220V。

(3)交、直流电焊机应空载合闸启动,直流发电机式电焊机应按规定的方向旋转,带有风机的要注意风机旋转方向是否正确。

(4)电焊机在接入电网时须注意电压应相符,多台电焊机同时使用应分别接在三相电网上,尽量使三相负载平衡。

(5)电焊机需要并联使用时,应将一次线并联接入同一相位电路;二次侧也需同相相连,对二次侧空载电压不等的焊机,应经调整相等后才可使用,否则不能并联使用。

(6)焊机二次侧把、地线要有良好的绝缘特性,柔性好,导电能力要与焊接电流相匹配,宜使用YHS型橡胶皮护套铜芯多股软电缆,长度不大于30m,操作时电缆不宜成盘形状,否则将影响焊接电流。

(7)多台焊机同时使用时,当需拆除某台时,应先断电后在其一侧验电,在确认无电后方可进行拆除工作。

(8)所有交、直流电焊机的金属外壳,都必须采取保护接地或接零。

接地、接零电阻值应小于4Ω。

(9)焊接的金属设备、容器本身有接地、接零保护时,焊机的二次绕组禁止设有接地或接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