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工艺学》实验教学大纲
《食品加工工艺学实验课》课程教学大纲

《食品加工工艺学实验课》课程教学大纲一、基本信息课程代码:040988实验课程名称:食品加工工艺学实验英文名称: Experiment of Food of Processing Technology课程总学时: 21总学分:1.0实验学时:21适用对象:食品科学与工程本科学生二、实验课程的性质与任务本课程为食品加工工艺原理、果蔬加工学、粮油加工学、畜产品加工学等理论课基础上进行的一个实践性环节。
本课程的教学任务是让学生运用已学过的知识进行生产实践,巩固和加深对食品工艺学课程中基本理论知识的理解,训练学生理论知识的运用能力、实验操作技能、仪器的使用能力以及对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能力。
三、实验教学目的与要求本实验课配合理论教学,通过实验从实践中进一步学习,掌握和运用学过的基本理论;培养、训练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必须完成的基本要求:准备实验,拟定实验方案;组织实验;测取实验数据;整理实验数据;写出实验报告。
四、考核办法和成绩评定标准考核方式:考查。
成绩评定按五级分计(优、良、中、及格、不及格 ),评定标准如下:1.优秀 (90-100):态度认真,能够按照实验要求,独立完成全部实验,熟练掌握实验方法和技能。
实验报告内容全面,质量高。
纪律性强,无迟到早退现象。
2.良好(80-89):态度认真,能够按照实验要求,较好地独立完成全部或部分实验。
操作熟练,较好地掌握实验方法。
实验报告内容较全面。
纪律较好,基本无迟到早退现象。
3.中等 (70-79):态度较认真,能够按照实验要求,基本完成实验。
操作较熟练,基本掌握实验方法。
实验报告内容较全面,完成任务一般。
实习中纪律较好,偶有迟到早退现象。
4.及格(60-69):基本能够按实验要求完成实验,但不能独立操作,操作不够熟练,实验报告不够全面,质量较差。
有迟到早退现象,但能认识到错误并作深刻检查。
5.不及格 (60分以下):态度不够端正,不能按照实验要求独立完成实验内容。
食品工艺学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食品工艺学课程设计教学大纲教学大纲:食品工艺学课程设计1. 课程概述- 课程名称:食品工艺学- 适用对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 学时安排:总学时60小时,理论授课40小时,实践操作20小时- 先修课程:基础食品学、有机化学、微生物学等2. 教学目标- 理解食品工艺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技术- 掌握常见食品的加工工艺流程和相关操作技术- 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培养学生的质量控制和食品安全意识3. 教学内容和任务3.1 食品工艺学基础知识- 食品工艺学的定义、特点和目标- 食品加工的主要原则和流程- 食品工厂的组织结构和生产流程3.2 食品原料的处理和加工- 食品原料的分类和特性- 食品原料的采购和质量控制- 食品原料的加工工艺和操作技术3.3 常见食品的加工工艺- 粮食和淀粉制品的加工工艺- 肉类和禽类产品的加工工艺- 鱼类和水产品的加工工艺- 蔬菜和水果的加工工艺- 乳制品和食用油脂的加工工艺- 糖果和巧克力制品的加工工艺3.4 食品加工设备和工艺控制- 食品加工设备的分类和选择- 食品加工工艺的控制方法- 理化指标的检测和仪器设备的使用- 质量控制和食品安全管理4. 教学方法和手段- 理论教学:通过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和讨论等方式传授基础知识- 实践操作:包括实验操作、实际加工流程的观察和学生实践项目- 小组合作:进行实践项目的小组合作,培养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网络资源:引导学生利用互联网资源扩展知识和学习资料- 师生互动:通过讨论课、辅导和答疑等方式加强师生互动5. 教学评估- 期中考试:考察学生对课程中核心概念和原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学生报告:要求学生完成课程相关实践项目,并进行报告和展示- 课堂讨论:结合案例和实例,通过课堂讨论评估学生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个人作业:布置相关理论练习题和问题,考察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分析能力6. 参考教材- 《食品工艺学导论》杨晓阳,刘洁蓉- 《食品工艺基础》刘维佳,闫庆龙- 《食品工艺学》胡贵渠备注:该课程大纲只是一个示例,具体的内容和安排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改。
《食品工艺学》实验大纲

《食品工艺学》实验大纲(Food technology)课程编号:05021007课程总学时:48课程性质:专业基础和专业课课程属性: 必修开设学期:6、7承担实验室:食品工艺实验室适用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一)实验课程简介食品工艺学实验以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本科生为对象。
本课程在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教学计划中属于必修课范畴,是学生学习其他食品工艺学课程的基础。
食品工艺学涉及的内容广泛而复杂,诸如食品工程原理、食品机械与设备、食品化学、食品微生物学、食品原料学、食品生物化学等。
本课程实验在综合了国内外食品工艺学的试验技术及经验基础上,引导学生掌握食品加工的基本原理和制作工艺,重点介绍粮油食品、果蔬食品、畜产食品、软饮料等的加工制作技术。
通过实验学生不仅巩固理论知识,而且提高了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二)实验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通过实验加深学生对食品的感性认识和巩固基础理论知识,掌握粮油食品、果蔬食品、畜产食品、软饮料的工艺流程、试验方法及操作技能,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要求学生试验前理解试验原理,熟悉试验内容、工艺流程及操作规程,掌握主要工艺参数。
(三)实验项目名称与学时分配(四)实验方式及基本要求1.实验方式:操作性实验由教师简略讲解后,学生分组在教师指导下独立进行实验。
设计性实验由教师下达实验任务,学生自行查阅资料,确定实验方案,个人独立进行实验。
2.基本要求(1)对实验内容的要求:实验项目的确定以《食品工艺学》课程的教学内容为依据;操作性实验以工艺流程为主线,侧重对学生进行基本操作训练;设计性实验应给予学生充分的发挥空间,鼓励学生进行新产品开发。
(2)对学生的要求:做好预习,严格遵守实验室的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如实记录实验结果,认真完成实验报告。
(五)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依据学生上实验课态度和实验报告共同进行考核,并记录在册按总成绩30%计入期末成绩。
(六)实验教材食品工艺学实验,马俪珍、刘金福编著,化学工业出版社,2011年(七)教学参考书目(1)食品工艺学实验技术,赵征编著,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年(2)食品工艺学实验技术,马汉军编著,中国计量出版社,2009年(3)食品工艺学. 赵晋府编著.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年.(4)食品工艺学. 周家春编著. 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年.(5)食品加工与保藏原理. 曾庆孝编著. 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年.(6)食品技术原理. 赵晋府编著.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年.(7)园艺产品贮藏加工学(加工篇). 罗云波、蔡同一编著.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1年.(8)畜产食品加工学. 周光宏主编.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5年.(八)实验内容安排【实验一】小麦、玉米容重测定1.实验学时:22.实验目的:让学生掌握容重的测定方法,了解容重和小麦、玉米品质的关系,分析影响容重的因素。
(工艺技术)食品工艺学教学实习食品工艺学教学实习大纲

《食品工艺学》教学实习大纲一、实习目的和要求食品工艺学是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专业课。
要求通过该课程的实践教学,使学生掌握食品加工保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食品干制、食品速冻保藏、食品的腌制和熏制和食品辐射保藏技术;同时掌物各种食品加工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乳制品、蛋制品、鲜切食品、软饮料、发酵制品、焙烤食品;培养能独立进行生产设计、产品开发、质量控制的食品工程技术人才。
特别是培养学生独立的实验操作能力,提高其对食品加工的实践技能和对食品加工过程的感性认识。
二、实习时间实习安排在第6学期进行,共1.5周,60学时。
三、实习方式和安排实习地点设在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食品加工生产车间。
每班共分6个小组,每组5人。
负责人:任亚梅参加人:任亚梅,张静,李志成,杜双奎,李彦萍,宋社果,王青林每班实习时间7天,共60学时,具体实习内容及安排如下:四、考核内容和方式以实习报告的成绩为考核成绩。
五、实习注意事项严格遵守作息时间,不迟到,不早退;实习过程中须穿实验装,严格按实习规程操作,注意安全,讲究卫生;禁止在实验室大声喧哗、嬉笑、打闹;实习过程中严禁品尝实习原料、半成品和成品;操作完成后及时清理操作台并打扫实验室卫生;按时完成实习报告六、实习内容及操作要点(一) 酸性乳饮料——草莓奶的制作1.材料:(1)新鲜牛乳、白糖、酸性复合乳稳定剂、柠檬酸、柠檬酸钠、鲜草莓、鲜奶香精、纯净水(2)仪器:不锈钢锅、煤气灶、空瓶、榨汁机等2.方法:(1) 工艺流程:鲜草莓→称量→前处理→清洗→榨汁→过滤→草莓汁复合稳定剂与白糖→纯净水中溶解→加柠檬酸钠→加草莓汁与柠檬酸→倾入过滤牛乳→调pH→强烈搅匀→加香精→均质→罐装(空瓶→清洗→消毒)→杀菌(2) 操作要点:①加复合稳定剂:复合稳定剂与蔗糖以1:8比例混匀,溶入纯净水中;②过滤:用6—8层纱布过滤牛乳;③混合时在强烈搅拌下将牛乳倾入酸液中,避免产生沉淀;④均质:预热至53——60℃在20—25 MPa下均质处理;⑤杀菌:杀菌温度90℃,时间15min;(3) 操作要点原料选择:选择新鲜、酸度高、芳香味浓的草莓品种,成熟,果面大半呈红色;原料处理:草莓先拣出青烂果,然后放入有孔筐中,在流动水中淘洗,去净泥沙污物,再置案板上去掉草莓梗及萼片;榨汁:用榨汁机榨汁,用100目筛过滤得草莓汁,备用;稳定剂溶解:复合稳定剂与白砂糖以1:8比例混合,然后边搅拌边撒入纯净水中;加草莓汁、调酸:按比例加入草莓汁,柠檬酸溶解后加入,乳酸直接加入;加牛乳:在以上酸液中强烈搅拌下加入牛乳,搅匀,加入香精;均质:预热到50-60℃时进行均质,均质压力20-25Mpa;空瓶准备:空瓶准备、清洗,沸水杀菌15min;罐装、封盖、杀菌:沸水杀菌15min,分段冷却至室温,即成品。
《食品工艺学》课程教学大纲

《食品工艺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食品工艺学英文名称:Food Processing Technology学分:3.5 总学时:72 理论学时:40 实验(上机)学时:32适用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一、课程的性质、目的食品工艺学课程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和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和学位课程。
食品工艺学是研究食品加工和保藏的一门应用科学,它的主要任务是探讨食品资源利用、原辅材料选择、保藏、加工、包装、运输以及上述因素对食品质量、货架寿命、营养价值和安全性等方面的影响。
二、教学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最基本的食品保藏和加工的专业知识,为今后进一步学习食品领域的专业课程或从事食品科研、产品开发、工业生产管理、食品质量安全控制及相关领域的工作打下理论基础。
三、课程教学基本内容第一章绪论第一节食品的概念第二节食品加工工艺第三节食品工业及其发展趋势第四节食品工艺学的研究内容和范围第二章食品的脱水第一节食品干藏原理第二节食品的干燥机制第三节干制对食品品质的影响第四节食品的干制方法第五节干制品的包装与贮藏第三章食品的热处理和杀菌第一节热处理原理第二节热处理技术第三节热处理与产品质量第四章食品冷冻第一节食品冷冻保藏原理第二节食品的冷却和冷藏第三节低温气调贮藏第四节食品的冻结和冻藏第五节冻制品的包装和贮藏第五章食品的腌渍发酵和烟熏处理第一节食品的腌渍保藏第二节食品的发酵保藏第三节食品的烟熏处理第四节半干半湿食品第六章食品的化学保藏第一节食品化学保藏的定义和特点第二节食品防腐剂及其使用第三节抗氧化剂第七章食品的辐射保藏第一节概述第二节辐照的基本概念第三节食品辐照保藏原理第四节辐照对食品质量的影响第五节辐照在食品保藏中的应用第六节食品辐照的安全与法规第八章食品加工工艺四、课程考核方式课程考核以期末考试加平时成绩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课程期末考试以闭卷形式考试,其中闭卷考试占70%,平时成绩占30%,平时成绩以平时测验、课堂提问及出勤情况等为依据进行打分。
《食品工艺学》实验教案

《食品工艺学》实验教案一、实验概述1. 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使学生了解和掌握食品工艺学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技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加深对食品加工过程的理解。
2. 实验内容:(1)食品的原料处理与配方设计;(2)食品的加工工艺及操作;(3)食品的质量检测与评价;(4)实验数据的处理与分析。
3. 实验材料与设备:(1)食品原料:面粉、酵母、糖、盐等;(2)实验设备:电子天平、和面机、发酵箱、烤箱、食品加工机械等;(3)实验仪器:PH计、滴定仪、折光仪、显微镜等。
二、实验原理与方法1. 实验原理:(2)食品加工工艺:掌握各种食品的加工工艺,了解其影响因素,确保食品的质量和口感;(3)食品质量检测:通过各种检测方法,对食品的质量进行评价,确保其符合卫生标准和口感要求;(4)实验数据分析: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为优化食品加工工艺提供依据。
2. 实验方法:(1)食品原料的处理:根据实验要求,对原料进行处理,如清洗、切割、浸泡等;(2)食品加工工艺:按照实验方案,进行食品加工,如混合、发酵、烹饪等;(3)食品质量检测:使用相应的检测方法,对食品的色泽、口感、PH值等指标进行检测;(4)实验数据分析:对实验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得出实验结论。
三、实验步骤与操作要点1. 实验步骤:(1)准备实验材料和设备;(2)按照实验方案进行食品加工;(3)对食品进行质量检测;(4)整理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
2. 操作要点:(1)严格控制实验条件,确保实验的一致性和可重复性;(2)遵循实验操作规程,注意安全和卫生;(3)准确记录实验数据,避免误差;(4)分析实验结果,提出改进意见。
四、实验结果与评价1. 实验结果:根据实验数据,得出实验结果,如食品的色泽、口感、PH值等指标。
2. 实验评价:(1)评价食品的质量和口感是否符合要求;(2)分析实验过程中的问题和不足;(3)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
1. 实验报告内容:(1)实验目的和原理;(2)实验材料和设备;(3)实验步骤和操作要点;(4)实验结果和评价;(5)实验总结和展望。
15食品加工工艺学实验教学大纲

《食品加工工艺学实验》实验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21330010课程名称:食品加工工艺学实验总学分:2.5 总学负荷:70 自主学习:30课内总学时数:40先修课:食品微生物;食品生物化学;食品化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导论,食品分析,食品添加剂,食品保藏原理等。
一、本实验课的性质、任务与目的《食品工艺学实验》是高等学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
本课程的目标是使学生在学习食品专业基础课程及专业课程后,通过综合实验,提高专业实验技能。
学生通过本课程学习,完成食品工艺课堂教学所涉及的罐藏、饮料、乳品和焙烤食品的实验室制作,最终达到能独立制定某一产品的工艺流程,完成产品试制的目的。
通过食品工艺实验,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实验习惯,掌握规范的操作方法和正确的数据处理方式。
二、本实验课所依据的课程基本理论本实验课主要基于食品工艺学的专业理论与工艺技术,该课程是建立在《食品微生物》、《食品生物化学》、《食品化学》、《食品分析》、《食品添加剂》、《食品保藏原理》等理论课程上的实训课程。
该课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分别为:1、罐藏食品加工工艺2、饮料加工工艺3、蔬菜制品加工工艺4、水果制品加工工艺5、乳制品加工工艺6、肉制品加工工艺7、其他制品加工工艺三、实验类型与要求具体教学内容安排如下:四.每组人数与实验学时数:根据实验设备及实验室实际情况进行分组,原则上每组6-8人。
实验学时40。
五.考核方式与评分办法实验成绩采用五级分制,体现在实验报告成绩中。
评定成绩的依据包括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操作能力、实验报告的内容以及学习态度。
六.本实验课配套教材或实验指导书《食品工艺学实验技术》,赵征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年7月《食品工艺学》(第二版),赵晋府编,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1年6月七.实验报告要求实验报告的内容包括:实验名称、目的和要求、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实验记录、结果分析和计算(定量测定、解释等)、注意事项、思考题。
食品工艺学教学大纲

《食品工艺学》教学大纲(供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学生使用)一、前言食品工艺学是食品质量与安全、食品科学与工程修课,是以研究食品的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的加工及保藏技术原理为基本内容,旨在分析了解外界条件和食品生产中的物理、化学、生物学之间的变化关系;探索在生产、流通和销售过程中食品腐败变质的原因及其控制方法;研究合理、先进的生产方法及科学的生产工艺。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食品保藏及加工的基本原理与方法,为今后进一步学习食品领域的专业课程或从事食品科研、产品开发、工业生产管理及相关领域的工作打下理论基础。
本课程分为掌握、熟悉、了解三种层次要求;“掌握”的内容要求理解透彻,能在本学科和相关学科的学习工作中熟练、灵活运用其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熟悉”的内容要求能熟知其相关内容的概念及有关理论,并能适当应用;“了解” 的内容要求对其中的概念和相关内容有所了解。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达到以下目的:1.掌握食品保藏和加工的基本原理、方法,并能正确运用食品加工技术原理,分析、解决食品加工中的主要问题。
2.掌握食品生产、流通和销售过程中食品腐败变质的原因及其控制方法,深入了解食品原辅材料的性质对加工过程产生的影响,特别是某些特殊成分对产品质量的影响。
3.熟悉有关食品生产中主要工艺条件和方法的选择依据,进一步掌握工艺理论及其应用。
4.了解食品工业一些新技术及加工因素对食品品质的影响,为今后学习后续的各类食品加工艺学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要求和内容、方法第一章绪论【目的要求】1.掌握食品加工、食品工艺学的概念。
2.了解我国食品工业的发展现状及食品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
【教学内容】1.食品加工、食品工艺学的概念。
2.我国食品工业的发展现状以及食品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
3.食品工艺学的学习方法【教学方式】多媒体课件和传统相结合第二章食品的原料和材料【目的要求】1.掌握植物性食品原料的组成成分及其对加工质量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食品工艺学》实验教学大纲
(供药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使用)
一、制定实验教学大纲的依据
本大纲根据食品工艺学教程教学大纲基本要求编制。
二、实验课程简介
食品工艺学实验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在学完《食品工艺学》理论课程基础上的一门专业实践课。
本实验课程包括酸奶、乳饮料、果汁饮料、面包、蛋糕、蛋黄酱等产品的加工实验内容。
在实验预习中也鼓励学生按组的形式根据基本工艺和基本配方从原料选择、配方制定、工艺优化、理化指标测定及经济核算几方面独立设计实验。
三、实验教学目标及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们把所学的食品工艺学、食品机械、食品微生物、食品营养与卫生、食品分析等本专业开设的多门课程进行综合运用,强调创新,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从原料到成品食品产品的设计与开发、不同加工手段或工艺对食品质量和经济技术指标的影响等。
学生通过加工不同类型的食品,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性认识加强,即熟悉了各种食品的工艺,也能学习和掌握有关食品加工设备的知识和操作技能。
充分锻炼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创新的能力。
四、教学文件及教学形式:
教学文件:自编实验讲义
教学形式:学生操作
五、本课程实验所需主要仪器设备及材料
(一)主要设备
1、电炉
2、家用多功能粉碎机
3、培养箱
4、水浴锅
5、天平
6、粉筛
7、不锈钢桶8、和面机9、冰箱10、烤炉11、打蛋器12、秤13、不
锈钢盆14、蛋糕烤模15、烤盘16、高压灭菌锅
(二)低质易耗品
1、试管
2、移液管
3、皮筋
4、保鲜膜
5、一次性塑料杯
6、小碗
(三)实验材料
1、鲜奶
2、水果
3、面粉
4、鸡蛋
5、糖
6、食品添加剂
7、油脂
六、考核办法
根据实验进行过程中学生实验操作情况,给予具体的评分;结合预习报告以及实验报告的撰写情况确定实验的总成绩。
最后在学生的课程实习总成绩中,实验课程成绩占总成绩60%。
七、实验教学项目及学时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