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2020届高考语文专项复习文言文整体阅读赤壁之战练习(2)
赤壁之战文言文阅读答案

赤壁之战文言文阅读答案1. 赤壁之战高一文言文知识汇集一、通假字:1、将军禽操,宜在今日(“禽”通“擒”)2、五万兵难卒合(“卒”通“猝”)3、顷之,烟炎张天(“炎”通“焰”)4、雷鼓大震,北军大坏(“雷”通“擂”)5.进住夏口(“住”通“驻”)6.卿能办之者诚绝(“诚”通“请”)二、词类活用: 1、与苍梧太守吴巨有旧(形容词→名词,释为“老交情”) 2、孙讨虏聪明仁惠,敬贤礼士(名词→动词,释为“礼遇,以礼相待”)3、将军外托服从之名而内怀忧郁之计(名词作状语,释为“对外,对内”)4、故兵法忌之,曰“必蹶上将军”(使动用法,释为“使……挫败”)5、乘犊车,从吏卒,交游士林(使动用法,释为“使……跟从”)6、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使动用法,释为“使……逃跑”)三、古今异义: 1、论天下事势,致殷勤之意古:恳切慰问今:热情周到 2、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古:中原地区今:中国大陆及台港澳 3、如此则荆吴之势强,鼎足之形成矣古:态势形成今:形成、造成 4、割据江东,地方数千里古:土地方圆今:地方、地区 5、子布、元表诸人各顾妻子古:妻子和儿女今:丈夫的配偶 6、邂逅不如意,便还就孤古:万一今:偶尔遇见 7、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侍之古:面北朝拜今:北面 8、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古:他实际上今:表话题转换 9、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古:不超过今:表转折关系 10、初一交战,操军不利古:刚刚一今:表年级或日期四、文言句式1、战士还者及关羽水军精甲万人(倒装句,定语后置) 2、人马烧溺死者甚众(倒装句,定语后置) 3、豫州今欲何至(倒装句,宾语前置)4、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非心服也(倒装句,定语后置;判断句) 5、请奉命救于孙将军。
(倒装句,状语后置)五、文学常识 1、江表英豪咸归附之(长江以外,指江南地区)2、方与将军会猎于吴(会战的委婉说法)3、权起更衣,肃追于宇下(上厕所的委婉说法)六.一词多义:1、鲁肃闻刘表卒(死亡)2、夫以疲病之卒御狐疑之众(士兵)3、五万兵难卒合(通“猝”,仓促) 1、蒙冲斗舰乃以千数(计算) 2、今数雄已灭,惟孤尚存(几个) 3、众数虽多,甚未足畏(数量) 1、蒙冲斗舰乃以千数(甚至) 2、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是) 3、乃罢会(于是) 4、骑乃得过(才)。
《赤壁之战》复习题及答案

《赤壁之战》复习题及答案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文段,完成1~5题。
初,鲁肃闻刘表卒,言于孙权曰:“荆州与国邻接,江山险固,沃野万里,士民殷富,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
今刘表新亡,二子不协,军中诸将,各有彼此。
刘备天下枭雄,与操有隙,寄寓于表,表恶其能而不能用也。
若备与彼协心,上下齐同,则宜抚安,与结盟好;如有离违,宜别图之,以济大事。
肃请得奉命吊表二子,并慰劳其军中用事者,及说备使抚表众,同心一意,共治曹操,备必喜而从命。
如其克谐,天下可定也。
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
”权即遣肃行。
到夏口,闻操已向荆州,晨夜兼道,比至南郡,而琮已降,备南走,肃径迎之,与备会于当阳长坂。
肃宣权旨,论天下事势,致殷勤之意,且问备曰:“豫州今欲何至?”备曰:“与苍梧太守吴巨有旧,欲往投之。
”肃曰:“孙讨虏聪明仁惠,敬贤礼士,江表英豪咸归附之,已据有六郡,兵精粮多,足以立事。
今为君计,莫若遣腹心自结于东,以共济世业。
而欲投吴巨,巨是凡人,偏在远郡,行将为人所并,岂足托乎!”备甚悦。
肃又谓诸葛亮曰:“我,子瑜友也。
”即共定交。
子瑜者,亮兄瑾也,避乱江东,为孙权长史。
备用肃计,进住鄂县之樊口。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B )A、同心一意,共治.曹操(对付)B、如其克.谐,天下可定也(攻克)(能够)C、孙讨虏聪明仁惠,敬贤礼.士(以礼相待)D、进住.鄂县之樊篱口(通“驻”,驻扎)2、下列四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C )A、(鲁肃)言于.孙权曰(介词,对)与备会于.当阳长坂(介词,在)B、若据而.有之(连词,并且)表恶其能而.不能用也(连词,因而)C、恐为.操所先行将为.人所并(介词,表被动)D、宜别图之,以.济大事(连词,来)兵精粮多,足以.立事(介词,用来)3、下列句子全都表明鲁肃劝说刘备与孙权结好的一组是( B )①肃宣权旨,论天下事势,致殷勤之意②我,子瑜友也。
③孙讨虏聪明仁惠,敬贤礼士,江表英豪咸归附之,已据有六郡,兵精粮多,足以立事④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⑤巨是凡人,偏在远郡,行将为人所并A、①④③B、①③⑤C、②④③D、③②①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B )A、孙权的谋士鲁肃最先提出联刘抗曹,他首先分析荆州的重要地位,接着分析了各派的情况,指出这种形势对孙权有利。
赤壁之战阅读试题及答案赤壁之战阅读题答案

赤壁之战阅读试题及答案赤壁之战阅读题答案高中文言文专题复习学案——《赤壁之战》主备人:赵海燕贺会会审核人:赵宗生【教学目标】1.积累“卒、足、方、事”等实词,“乃、为”等虚词。
2.熟读课文,掌握重点句子的翻译。
【教学流程】一、解释加点的字词:1. 如其克谐,天下可定也()2. 致殷勤之意()3. 当横行天下()4. 方与将军会猎于吴()5. 邂逅不如意()6. 地方数千里()7. 北面而事之()8. 初一交战()9.鼎足之形成矣()10. 刘琮束手()11. 宜别图之()12. 此帝王之资也()13. 与曹有隙()14. 江表英雄咸归附之()15. 比至南郡,而琮已降。
()16. 必蹶上将军。
()17. 近者奉辞伐罪()()18. 动以朝廷为辞()19. 愚谓大计不如迎之。
()20. 将兵与备并力逆曹()二、一词多义:足 1. 兵精足用,英雄乐业。
() 2. 行将为人所并,岂足托乎()3. 兵精粮多,足以立事。
()4. 鼎足之行成矣。
()5. 专欲误将军,不足与图大事。
()6. 众数虽多,甚未足畏。
()事 1. 亦别图之 , 以济大事() 2. 慰劳其军中用事者()3. 肃宣权者 ,论天下事势() 4. 北而事之()方 1. 割据江东,地方数千里() 2. 操军方连船舰()3. 以鲁肃为赞军校尉,助画方略()4. 方与将军会猎于吴()5. 挟天子以征四方()6、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卒 1. 鲁肃闻刘表卒() 2. 五万兵难卒合()次 1. 初一交战,曹军不利,引次江北。
()2. 余船以次俱进()3. 次第岂无风雨?()乃 1. 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 2. 乃罢会。
()3. 悉使羸兵负草填之,骑乃得过。
()4. 蒙冲斗舰乃以千数()5、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6、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7、精思傅会,十年乃成()(09天津)8、乃不知有汉,无论魏()(11安徽)三、翻译句子:(20 分钟)1.荆州与国邻接,江山险固,沃野千里,士民殷富,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
《赤壁之战》课文原文与同步练习

赤壁之战【1】司马光①初【2】,鲁肃【3】闻刘表【4】卒,言于孙权曰:“荆州与国【5】邻接,江山险固,沃野万里,士民殷富,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6】也。
今刘表新亡,二子不协【7】,军中诸将,各有彼此【8】。
刘备天下枭雄【9】,与操有隙【10】,寄寓于表【11】,表恶其能【12】而不能用也。
若备与彼【13】协心,上下齐同,则宜抚安,与结盟好;如有离违,宜别图之【15】,以济大事。
肃请得奉命吊【16】表二子,并慰劳其军中用事者【17】,及说备使抚表众,同心一意,共治【18】曹操,备必喜而从命。
如其克谐【19】,天下可定也。
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20】。
”权即遣肃行。
【注释】【1】节选自《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是我国古代规模最大的编年体通史,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下至五代周世宗显德六年(959),记载了1362年的历史。
由司马光等花了19年时间编成。
宋神宗认为此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于是定名为“资治通鉴”。
赤壁,地名,在湖北蒲圻西北,一说嘉鱼东北,长江南岸。
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夏县(现在山西省夏县)人。
北宋史学家。
【2】初:当初,原先,早先。
叙事中追溯以往之词。
【3】鲁肃:字子敬,孙权的重要谋士和将领。
【4】刘表:荆州(现在湖北、湖南一带)牧。
州牧是东汉后期一个州的长官。
【5】国:指孙权统治的地区。
【6】帝王之资:(开创)帝王事业的凭借。
资,凭借。
【7】二子不协:指刘表的两个儿子刘琦和刘琮(cónɡ)不和。
协,和睦。
【8】各有彼此:意思是有的拥护刘琦,有的拥护刘琮。
【9】枭(xiāo)雄:豪杰。
枭,骁勇、豪雄。
【10】与操有隙:跟曹操有仇。
汉献帝的亲信受密诏要杀曹操,刘备曾参与其事。
隙,嫌怨、感情上的裂痕。
【11】寄寓于表:指刘备当时率领所部人马暂时依附于刘表。
寄寓,寄居。
【12】恶(wù)其能:嫉妒他的才能。
【13】彼:他们,指原属刘表手下的人。
江苏省2020届高考语文专项复习文言文整体阅读赤壁赋练习(2)精品

【关键字】传统、地方、整体、现代、研究、特点、主旋律、需要、能力、标准、关系、分析、说服文言文整体阅读:赤壁赋课后练习(2)1.找出与例句中加点词活用类型相同的一项( )例句:侣鱼虾而友麋鹿。
A.稍稍宾客其父 B.范增数目项王C.卒廷见相如 D.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2.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
(1)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2)凌万顷之茫然(3)渺渺兮予怀(4)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5)而今安在哉(6)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3.与“左右欲刃相如”中的“刃”用法不同的是(A.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块以示之者三B.有贤士大夫发五十金,买五人之脰而函之C.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人咸阳者王之D.吏吴两载,登虎丘者六4.下列加点词不是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的一组是( )A.爱是溪,人二三里,得其尤绝者家焉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B.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妪,先大母婢,乳二世C.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D.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麇鹿不得已,变姓名,诡踪迹,草行露宿,日与北骑相出没于长淮间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和用法与另三句不同的是( )A.可以染也,名之以其能,故谓之染溪 B.而此独以钟名,何哉C.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 D.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6.与“潜心进修,卓然有成”的“修”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B.不期修古,不法常可C.恐修名之不立D.邹忌修八尺有余7.下面句子中对“过”解释错误的一项是()①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超过)②一出门,裘马过世家焉(胜过)③以其境过清(过分,过于)④则知明而行无过矣(错误,过失)⑤闻大王有意督过之(责备)⑥今公子故过之(经过)8.下面句子中对“既”解释错误的一项是()①言未既(尽,完)②既克,公问其故(已经,……以后)③将军既帝室之胄(既然)④三军既惑且疑(既……又……并列关系)⑤既而得其尸于井(既而:不久)⑥肴核既尽,杯盘狼藉(已经)⑦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既望:农历每月十五日)9.下面句子朗读时,停顿正确的一项是()A.臣不胜受恩/感激 B、今齐地方/千里B.朔气传/金柝 D、水/不在深10.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江苏专版)2020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概括分析题(简答题)”配套检测(含解析)

“文言文概括分析题(简答题)”配套检测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20分)顾成传顾成,字景韶。
祖父操舟江淮间,居江都,为诸大贾纪纲。
诸顾率.负气好事,号“拳棒顾”。
成于诸顾中尤健武,每为人持不平,遇强项必挫辱之乃已。
自文其身,欲入水以御龙罔象①。
有盗入其舟,同舟震去,成独持短兵斗盗,盗披靡走。
事张士诚不乐,来归,常持伞盖,待上出入。
从攻镇江,与勇士十人奋斗入城,众不继,为其所缚。
成绝缚,身亦投乱流中,得间.归。
青军②据扬州,成以母在扬州,往说之降,不得,以计将母亡去。
历从中山、开平战功,升金吾卫副千户。
洪武元年,扈从陈州,舟胶.,负舟而行,上壮之,即日升坚城卫指挥佥事。
从临江侯时西取蜀道,调成都后卫总帅守之,禽妖贼王玄保于重庆。
太祖名其省曰“四川”,隶以贵州归附诸蛮,以成为贵州卫指挥佥事。
九年,先后讨平瓮傍、洛邦、洛河、鼓组诸叛蛮。
蛮中慑成,呼为“老虎”,以止儿哭。
十四年,从颍川侯傅友德征云南,守普定,为留后。
出兵克西堡,尝生擒十八人,斩其十七,纵一人归,曰:“吾夜二鼓杀汝。
”夜二鼓,乱鼓角以击之,贼俱喙走,追败之,悉平普定所隶诸蛮。
十七年,平河黑等十余寨,降尾洒蛮酋乃马之众。
土官阿宗来攻普定,成深入,屡败之,其党杀阿宗以降。
立普定为卫,析三州六长官司分制之。
升镇国将军,征康佐叛蛮阿老诸寨洞。
二十七年,平都匀、丰宁等寇,升骠骑将军都督府佥事。
佩征南将军印,征水西叛寇,斩其酋居敬德。
已而西堡及诸夷复叛,诛其叛首,余众悉降之。
建文初,为右都督从长兴侯耿炳文北伐,败真定,被执。
燕王解其缚,命辅世子居守北平。
燕僧道衍不习兵,成与议多不合,世子卒任成计,却南军。
燕王即位,封镇远侯,镇贵州如故。
时高煦有篡嫡意,成上书内宁以防北虏,亦请早建东宫,上嘉纳之。
召还,复遣镇贵州如故。
成卒年八十有五。
成履行阵,被创弗却,料敌制胜,百不爽.一,身至大将,不以富贵骄人。
在镇之日,蛮彝生祠之,及卒,吏民哀恸。
(选自查继佐《罪惟录》,有删节) [注] ①罔象:传说中的水怪。
2020版高考语文新增分大一轮江苏专用版精练:第三章 文言文阅读 限时综合训练一 含解析

限时综合训练一(时间:40分钟分值:36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18分)密佑,其先密州人,后渡淮居庐州。
佑为人刚毅质直,累官至庐州驻札、御前游击中军统领,改权.江西路副总管。
咸淳十年,以阁门宣赞舍人为江西都统。
是冬,大元丞相伯颜下鄂州,留右丞阿里海牙守之,而将大兵东下。
明年二月,朱祀孙遣高世杰取鄂州,阿里海牙以兵逆击,执.世杰荆江口,兵尽溃,半入江西。
江西制置黄万石招集之,且募宁都、广昌、南剑义兵千余人,尽以属佑。
十一月,大兵至隆兴,刘槃兵败,乃婴.城自守。
万石时移治抚州,将遁,惧佑不从,乃调佑兵援槃,且戒以勿战。
未至隆兴槃已降,都统夏骥率所部兵溃围出。
已而元帅张荣实、吕师夔提兵逼抚州,佑率众逆之进贤坪,兵来呼曰:“降者乎?斗者乎?”佑曰:“斗者也。
”麾其兵突战,进至龙马坪,大兵围之数重,矢下如雨。
佑告其部曰:“今日死日也,若力战,或有生理。
”众成愤厉。
自辰战至日昃,佑面中矢,拔之复战,又身被四矢三枪,众皆死,仅余数十人。
佑乃挥双刀斫围南走,前渡桥,马踏板断,遂被执。
众见其勇,戒勿杀,舆.归隆兴。
元帅宋都曰:“壮士也。
”欲降之,系之月余,终不屈。
尝骂万石为卖国小人,使我志不得伸。
宋都命刘槃、吕师夔坐城楼,引佑楼下,以金符遗之,许以官,佑不受,语侵槃、师夔,益不逊。
又令佑子说之曰:“父死,子安之?“佑斥曰:“汝行乞于市,第云密都统子,谁不怜汝也。
”怡然自解其衣请刑,遂死。
观者皆泣下。
(节选自《宋史·列传第二百一十卷》,有删改) 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改权.江西路副总管权:暂代官职B.执.世杰荆江口执:引领C.刘槃兵败,乃婴.城自守婴:环绕D.戒勿杀,舆.归隆兴舆:用车装答案 B解析执:俘获。
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密佑为人刚直不阿,质朴直爽,在国家危难之际,他勇于担当救亡之重任,并以勇猛的抗击行为践行自己的报国之志。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江苏卷,含答案)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江苏卷,含答案)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下列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A.弹.劾/弹.丸之地哽咽./狼吞虎咽.责难./多难.兴邦B.鲜.活/寡廉鲜.耻泊.位/淡泊.明志叶.韵/一叶.知秋C.大度./审时度.势长.进/身无长.物解.救/浑身解.数D.参.差/扪参.历井披靡./风靡.一时畜.牧/六畜.兴旺【答案】C【解析】A.弹劾(tán) 弹丸之地(dàn) ,哽咽(gěng) 狼吞虎咽(yàn ), 责难(nàn)多难兴邦(nàn)。
B.鲜活(xiān)寡廉鲜耻(xiǎn),泊位(bó)淡泊明志(bó),叶韵(xié)一叶知秋(yè )。
C.大度(dù)审时度势(duó),长进(zhǎng)身无长物(cháng), 解救(jiě)浑身解数(xiè)。
D.参差(cēn)扪参历井(shēn),披靡(mǐ)风靡一时(mǐ),畜牧(xù)六畜兴旺(chù)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A.司机张师傅冒着生命危险解救乘客的事迹,一经新闻媒体报道,就被传得满城风雨....,感动了无数市民。
B.近年来,在种种灾害面前,各级政府防患未然....,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力争把人民的生命财产损失将到最低限度。
C.这些“环保老人”利用晨练的机会,但游客丢弃在景点的垃圾信手拈来....,集中带到山下,分类处理。
D.“生命的价值在于厚度而不在于长度,在于奉献而不在于获取……院士的一番话入木三分....,让我们深受教育。
【答案】D【解析】A.满城风雨:城里到处刮风下雨。
原形容重阳节前的雨景。
后比喻某一事件传播很广,到处议论纷纷。
误在贬词褒用。
B.防患未然:防止事故或祸害于尚未发生之前。
与已然语境相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言文整体阅读:赤壁之战课后练习(2)
1.对文言句子的翻译有误的一项()
A.万钟于我何加焉!(那优厚的俸禄对于我有什么好处呢?)
B.其如土石何?(你还能把那土石怎样呢)
C.何乃太区区!(你怎么能这么诚挚专一! )
D.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以至于对天发誓,割下头发,大家的泪水沾湿了衣襟,又是多么衰颓啊。
)
2.对文言句子的翻译有误的一项()
A.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那些跑了五十步的士兵,竟耻笑跑了一百步的士兵,可以吗?)
B.今日之事何如?(今天的事情怎样?)
C.吾欲之南海,何如?(我朝思暮想的南海啊,像什么样?)
D.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这个女子的行为并没有什么不正当,哪里料到会使母亲不满意呢?)
3.对文言句子的翻译有误的一项()
A.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作为一个人,如果不讲信誉,不知那怎么可以呀。
)
B.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
(徐霞客仔细地观察,原来山下都是石头的洞穴和裂缝。
)C.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青色(即靛蓝)是从蓝草中提炼而成的,但是颜色比蓝草的更深。
)
D.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凡事不亲眼看到亲耳听到,却凭主观想象去推断它的有无,可以吗)
4.下面选项中加线字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
下面选项中加线字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
A.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蜀相》(能)
B.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孔雀东南飞》(愿意)
C.不堪吏人妇,岂合今郎君《孔雀东南飞》(胜任)
D.有不堪之穷愁形于文字《与尹师鲁第二书》(忍受、经受)
5.下面选项中加线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楚人一炬,可怜焦土!《阿房宫赋》(可惜,令人遗憾)
B.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
《孔雀东南飞》(可惜)
C.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卖炭翁》(值得怜悯)
D.不遇知音者,谁怜长叹人?《西厢记》(怜悯,同情)
6.下面选项中加线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遣去慎莫留。
《孔雀东南飞》(不要,不能)
B.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邹忌讽齐王纳谏》(没有)
C.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孟子》(代词,没有谁)
D.稍出近之,然,莫知。
《黔之驴》(副词,不)
7.下面选项中加线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陈情表》(穿一年孝服的人)
B.不期而遇《中国成语大词典》(希望)
C.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邹忌讽齐王纳谏》(满一年)
D.以五年为期,必复之全之。
《病梅馆记》(时期,期限)
8.下面选项中加线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过秦论》(迁移,迁徙)
B.齐人未尝赂秦,终继六国迁灭。
《六国论》(变动)
C.予左迁九江郡司马。
《琵琶行》(贬谪,放逐)
D.贺卿得高迁!《孔雀东南飞》(升,升官)
9.下面句子中对“使”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①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派遣,命令)②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使,让)③是时屈平既疏,不复在位,使于齐(出使)④人皆得以隶使之(使唤)⑤大王派一介之使至赵(使者)⑥时周瑜受使至番阳(使命)⑦周公之逮所由使也(主使,指使)⑧向使三国各爱其地(让)
10.下面句子中对“速”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①兵贵神速(动作快)②不速之客(邀请)
③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 枉道速祸。
(加速)
参考答案:
1.答案: C
解析:你为什么这么愚昧无知、不明事理!
2.答案: C
解析:我想去南海,怎么样?
3.答案: B
解析:我慢慢地仔细观察,原来山下都是石头的洞穴和裂缝。
4.答案: B
解析: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忍受)。
5.答案: B
解析: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可爱)
6.答案: B
解析:莫不私王莫(没有什么,没有谁。
7.答案: B
解析:不期而遇中的期应该解释为“约定”
8.答案: B
解析:终继六国迁灭(迁指被消灭)
9.答案:⑧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文言实词辨析能力。
假使。
10.答案:③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文言实词辨析能力。
招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