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选修《长相思》课件
长相思教学PPT课件

了解体裁,认识“词”。
词是诗的别体,词因为句 子有长有短,又称长短句。 词一般都分两段,叫作上 下片或上下阕。
第2页/共29页
返回
纳兰性德(1655—1685),清代著名词人。 满洲正黄旗人,康熙十五年进士,授乾清门 侍卫。一生淡泊名利、文武双全。他的 词以一个“真”字取胜,写情真挚浓烈,写 景逼真传神,但细读却又感淡淡忧伤。
第13页/共29页
下阙: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 声。
“风一更,雪一更”说明夜晚天气变化的更恶劣了。 “故园”故乡。
【意思:入夜,又是刮风,又是下 雪,将士们从睡梦中醒来,不禁思 念起故乡再也睡不着了,因为故乡 温暖、宁静,是没有寒风朔雪之声 的。】
心 从下片中,我们发现作者的“ ”又在
第26页/共29页
间
2.诗人描写的景物有:__落__日___ 、_碧__山_____ 、 ____暮__云__ 。极目远眺却望不见家乡,是因为
“已__恨__碧__山__相__阻__隔__,_碧__山__还__被__暮__云__遮__”。
3.诗人极力描写家乡的 遥远
,表达了
_诗__人__对__家__乡__真__挚__浓__厚__的__思__念_ 之情。
第25页/共29页
间
三、阅读直通车。 乡思
人言落日是天涯①,望极天涯不见家。 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②遮。 【注释】 ①天涯:天边极远的地方。
②暮云:傍晚时的云。
1.根据注释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人们说日落处就是天尽头,可是望到
天尽头也看不到我的家。本来碧山阻隔 已令人十分遗憾,可这碧山偏偏又被傍晚 的云气笼罩。
4.身向榆关那畔(pàn bàn)行
√
《长相思》教学课件ppt

诗歌艺术特色赏析
分析《长相思》的艺术特色, 如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意境 深远等。
02
文本解读
《长相思》原文及注释
• 原文: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长相思》原文及注释
注释
“山一程,水一程”描述了旅途的艰辛,通过山水的重重阻隔,表达了作者对远方 家乡的深深眷恋。
感谢聆听
声调起伏
通过平仄声的转换和押韵 的变化,营造出一种抑扬 顿挫、起伏跌宕的音韵效 果。
叠词运用
词中运用叠词,如“山一 程,水一程”等,增强了 音韵的悠扬和情感的表达 。
朗诵技巧指导
注意停顿
在朗诵时,要注意句子的停顿和重音,以突出词 中的意象和情感。
把握语调
运用不同的语调来表达词中的喜怒哀乐等情感, 使朗诵更具感染力。
季节意象
诗人巧妙地运用季节的转换,表现出 时间的流逝和空间的阻隔,增强了诗 歌的感染力。
情感表达技巧探讨
寓情于景
诗人将离愁别绪融入自然景物之 中,使得情感表达更为含蓄深沉。
对比手法
通过对比手法的运用,如“身向榆 关那畔行”与“夜深千帐灯”的对 比,突出了诗人的孤独和无助。
夸张手法
诗人运用夸张手法,如“故园无此 声”一句,强烈地表达了诗人对故 乡的眷恋之情。
中西方爱情诗对比欣赏
诗歌主题
中西方爱情诗都以表达爱意、思念为核心,但具体表达方式有所 不同。
表达方式
中方诗歌往往含蓄内敛,借助自然景物抒发情感;西方诗歌则更为 直接热烈,善于运用夸张、比喻等修辞手法。
文化内涵
中方诗歌注重意境营造,体现儒家文化中的“中和”思想;西方诗 歌则强调个性解放和情感自由。
部编版课件《长相思》优质教学PPT1

长相思
【清】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 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 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诵读
长相思
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 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 成,故园无此声。
长相思
清 纳兰性德
远离故乡,行军途中
山一程,水一
翻山越岭,跋山涉水, 程,身向榆关那畔
•
4.二 是 全 文 景 物色 调与意 境紧密 ,呼应 第一段 “那青石 桥石板 路小巷 深深的 江南, 那杨柳 岸晓风 残月婉 约的江 南”, 全文结 构严谨 。
行军十分艰难。
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
一会刮风,一会下雪, 更,聒碎乡心梦不
天气非常恶劣
成,故园无此声。
词中的“一”字用得怎样?有什么特点?
上下片的前两句均用“一”字,不但对 仗工整,还使文字呈连续不绝之势,词 风更加缠绵。
作者“身”在何方?你从哪里 读出来的?
他经过了崇山峻岭,他经过了小河大川, 他骑马随军奔向山海关,他住在军营的帐篷里。 一身在征途。
长相思
• 你都知道哪些词牌名? • 如梦令,西江月,卜算子,忆江南……
纳兰性德词
——《长相思》赏析
纳兰性德(1655-1685):清代词人。其先祖原
满 为蒙古吐默特氏,因攻占纳兰部,以地为氏,改姓纳
清 兰——即纳兰。原名成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
第
洲正黄旗人。大学士纳兰明珠长子,生长在北京。善 骑射,好读书。经史百家无所不窥,谙悉传统学术文
山一程,水一程,程程都是—— 长相思
风一更,雪一更,更更唤醒——— 长相思 爱故园,爱家国,字字化做—— 长相思
《长相思》完整公开课课件.

《长相思》完整公开课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长相思》这首古诗。
该诗选自人教版语文教材第八册《古诗文阅读》第二章《唐诗欣赏》第三节。
详细内容包括诗的背景、作者介绍、诗句解析、意境赏析等方面。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朗读《长相思》,理解诗句的意义,把握诗歌的意境。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长相思》,培养学生对古诗的阅读、欣赏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诗人的思乡之情,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珍惜亲情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诗句的理解、诗歌意境的把握。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诗歌中感受到作者的情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文、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一个关于思乡的故事,引发学生对思乡主题的关注。
2. 新课导入:介绍诗人背景,引导学生了解诗人创作《长相思》的情境。
3. 诗句解析:逐句解释诗句,帮助学生理解诗句的意义。
4. 意境赏析:分析诗歌的意境,引导学生感受诗人的思乡之情。
5. 例题讲解:讲解一道关于《长相思》的阅读理解题目,指导学生解题方法。
6. 随堂练习:让学生完成一篇关于《长相思》的练笔,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诗人简介2. 诗句解析3. 意境赏析4. 例题讲解5. 随堂练习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根据《长相思》的意境,写一篇关于思乡的作文。
2. 答案:无固定答案,要求作文内容充实,表达出思乡之情。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其他关于思乡的古诗,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诗句解析2. 意境赏析3.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4. 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的设计5. 作业设计一、诗句解析1. 词语解释:对诗句中的生僻字词、古今异义词进行解释,确保学生理解诗句的基本意义。
2. 句子结构:分析诗句的句式、修辞手法等,帮助学生把握诗句的结构美。
3. 情感表达:深入剖析诗句中所蕴含的情感,引导学生体会诗人的思乡之情。
《长相思》演示课件

《长相思》演示课件一、教学内容《长相思》是高中语文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的第二单元“长相思·其一”篇目。
本课详细内容涵盖了诗歌的作者背景、词牌知识、词意解析、意象探究及艺术特色分析。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长相思》的作者背景、词牌特点及词意内容;2. 培养学生通过分析诗词意象,领会作者抒发的情感;3. 引导学生品味和欣赏诗词的艺术特色,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诗词意象的分析,体会作者情感。
教学重点:掌握《长相思》的词意、词牌特点及艺术特色。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演示课件、黑板、粉笔;2. 学具:教材、《长相思》课文打印稿、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播放古风歌曲《长相思》,激发学生兴趣,引入课题;2. 作者背景介绍:简要介绍纳兰性德生平,为学生理解诗词背景作铺垫;3. 词牌知识讲解:讲解《长相思》词牌的起源、格律特点;4. 课文解析:详细解析诗词内容,引导学生理解词意,分析诗词意象;5. 情感体验:让学生通过朗读、小组讨论等形式,体会作者抒发的思念之情;6. 艺术特色分析:引导学生从修辞手法、用词特点等方面,分析《长相思》的艺术魅力;7. 随堂练习:设计填空、问答等题型,巩固所学知识;六、板书设计1. 《长相思》2. 内容:作者:纳兰性德词牌:长相思·其一意象:月、梦、夜艺术特色:修辞手法、用词特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解释《长相思》中的意象;分析《长相思》的艺术特色;仿写一首以“长相思”为词牌的诗词。
2. 答案:意象:月、梦、夜等;艺术特色:运用比喻、拟人、对仗等修辞手法,用词婉约、含蓄;仿写诗词: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给予适当评价。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纳兰性德的其他诗词作品,提高文学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诗词意象的分析;2. 作者情感体验的引导;3. 艺术特色分析;4. 作业设计。
《长相思》—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课件

《纳兰词》传至国外,朝鲜人谓“谁料晓风残 月后,而今重见柳屯田”。纳兰词初名《侧 帽》,后名《饮水》,现统称纳兰词。辑有 《全唐诗选》和《词韵正略》。擅书法,精于 书画鉴赏。
长相思,词牌名。内容多写男女或朋友久别 思念之情,故名。双调三十六字,平韵。
【写作背景】
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二月十五日,性德 随从康熙帝诣永陵、福陵、昭陵告祭,二十三 日出山海关,《长相思》及《如梦令》(万帐穹 庐人醉)作于出关前后之途中。作者出关时冰 雪未消,又离开了京城千山万水,对于生于关 内,长于京城的性德而言,一切都是那么荒凉, 那么寂寞,于是不由思念亲人朋友,作者有感 而发,填下这首《长相思》。
络纬[luò wěi]秋啼金井阑, 微霜凄凄簟色寒。
孤灯不明思欲绝, 卷帷望月空长叹。
美人如花隔云端。
上有青冥之高天, 下有渌水之波澜。
天长路远魂飞苦, 梦魂不到关山难。
长相思,摧心肝。
译文:日日夜夜地思念啊,我思念的人在长安。秋夜 里纺织娘在井栏啼鸣,微霜浸透了竹席分外清寒。夜 里想她魂欲断,孤灯伴我昏暗暗;卷起窗帘望明月, 对月徒然独长叹。如花似玉美人呵,仿佛相隔在云端! 上面有长空一片渺渺茫茫,下面有清水卷起万丈波澜。 天长地远日夜跋涉多艰苦,梦魂也难飞越这重重关山。 日日夜夜地思念啊,相思之情痛断肝肠。
长相思 【清】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 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 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pàn) 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
(ɡuō)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译文: 一路上登山涉水,山山水水,行行重行行,
往山海关那边行进。夜深宿营,只见无数座行 帐中都亮着灯火。 挨过了一更又一更,风雪一 阵又一阵,在耳边呼啸,吵得我乡心碎乱,乡 梦难圆,在我的故园,几曾有聒耳的风雪声?
长相思全国公开课一等奖公开课课件.

长相思全国公开课一等奖公开课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材《语文》第五册,第九单元《长相思》。
详细内容包括课文阅读、生字词学习、课文结构分析、主题思想探讨及修辞手法鉴赏。
二、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2. 掌握生字词,提高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
3. 分析课文结构,学习作者运用修辞手法表达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分析课文结构,理解作者情感。
教学重点:掌握生字词,学习修辞手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本、字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首关于思乡的歌曲,引导学生感受思乡之情。
2. 阅读课文: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教师辅导阅读困难学生。
3. 生字词学习:讲解生字词,让学生在课文中找出并做好笔记。
4. 课文分析:分析课文结构,讨论作者如何运用修辞手法表达思乡之情。
5. 例题讲解:讲解关于课文内容的例题,指导学生解题方法。
6. 随堂练习:布置关于课文内容的练习题,学生当堂完成,教师点评。
7. 主题思想探讨: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作者思乡的原因,分享自己的感受。
六、板书设计1. 课文结构图2. 生字词列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思乡的短文。
2. 作业题目:请找出课文中的比喻句、拟人句,并分析其作用。
答案:比喻句如“月亮如银盘”,拟人句如“夜色拥抱大地”。
这些句子使抽象的情感变得具体形象,增强了表达效果。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课文内容理解较深,但对修辞手法的运用还需加强练习。
2. 拓展延伸:推荐阅读其他关于思乡的文章,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审美能力。
组织一次以“家乡”为主题的演讲比赛,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思乡之情。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目标中的情感体验和表达能力的提升。
2. 教学难点中的课文结构分析和修辞手法的理解。
3.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和例题讲解。
4. 作业设计中的思乡短文创作和修辞手法的分析。
长相思全国公开课一等奖公开课课件.

长相思全国公开课一等奖公开课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高中语文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的《长相思》。
该诗歌为清朝纳兰性德所作,表达了作者对远方亲人的深深思念。
教学内容包括诗歌的背景分析、诗句解析、意境领略和主题探讨。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长相思》的字词、句式、韵律特点,感受古典诗词的魅力。
2. 领悟作者对亲人的思念之情,培养同理心,提高审美情趣。
3. 学会运用朗读、分析、讨论等方法鉴赏古典诗词,提升文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对《长相思》中意境的领略和主题的探讨。
教学重点:诗句解析和朗读技巧的指导。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笔记本、字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一个关于思念的故事,引发学生对思念主题的关注,进而导入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背景介绍:简要介绍作者纳兰性德和《长相思》的创作背景。
3. 诗句解析:引导学生结合课本注释,分析诗句的字词、句式、韵律特点,理解诗句的意义。
4. 意境领略:通过朗读和讨论,引导学生感受诗中的意境,领略作者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5. 主题探讨:组织学生讨论诗歌的主题,引导他们从不同角度理解和感悟思念之情。
6. 例题讲解:选取一道关于《长相思》的鉴赏题,讲解答题思路和技巧。
7. 随堂练习:设计一些关于诗句解析、意境领略和主题探讨的练习题,让学生当堂完成,并及时给予反馈。
六、板书设计1. 《长相思》2. 作者:纳兰性德3. 诗句解析:重点字词、句式、韵律特点4. 意境领略:描绘诗中画面,感受思念之情5. 主题探讨:亲情、思念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结合本节课的学习,写一篇关于《长相思》的鉴赏短文。
答案要求:(1)分析诗句的字词、句式、韵律特点;(2)描绘诗中的意境,表达对思念之情的理解;(3)不少于500字。
2. 课后拓展:推荐阅读纳兰性德的其他诗作,进一步了解其创作风格和主题。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故事导入、背景介绍、诗句解析、意境领略、主题探讨等环节,引导学生深入学习了《长相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知人论世
纳兰性德(1655~1685) ,清代 满族词人。原名成德,字容若,号楞 伽山人。其父明珠为清康熙时大学 士,权倾朝野、声威显赫。纳兰性 德的一生,正是纳兰家族最为鼎盛 之时。
纳兰性德自幼勤于修文习武。18 岁中举,22岁赐进士出身。康熙十 五年(1676)进士,授乾清门三等 侍卫,后循迁至一等。随扈出巡南 北,并曾出使梭龙(黑龙江流域) 考察沙俄侵扰东北情况。康熙二十 四年患寒疾去世,年仅三十一岁。
——《临江仙》
拓展阅读
万帐穹庐人醉,星影摇摇欲坠, 归梦隔狼河,又被河声搅碎。还睡、 还睡,解道醒来无味。
——《如梦令》
纳兰容若,清初第一词人。 皮囊虽为满人,却钟情于中原文化; 骨子里是文人,却从事武将行当; 生于温柔富贵,却满篇哀感顽艳; 身处高门广厦,却常思山泽鱼鸟; 真正的八旗子弟,却喜结交汉族的 落拓文人; 行走于仕途,却一生为情所累; 风华正茂之时,却匆匆离世; …… 一位几乎拥有世间一切的惆怅男子, 一段三百年来倾倒无数后人的传奇。
方法: 置身诗境 缘景明情 知人论世 拓展阅读 反复诵读
布置作业
1.背诵这首小令,模仿创作一首 《长相思》。 2.拓展诵读纳兰性德的词作。
谢谢
置身诗境、缘景明情
长相思 【清】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 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 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分析对比手法对表达情感的好处
时间、空间、 内外、身心、 动静、冷暖、 哀乐、刚柔
举一反三、 比较阅读
举一反三、比较阅读
渔家傲·秋思 宋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 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赏析方法
置身诗境:反复诵读,借助想象和联想, 将作者所描绘的意象或画面一一再现到 自己的脑海中,得到审美享受。
缘景明情:根据作品中意象的特点、组 合方式,欣赏其意境美,根据意境,深 入体会诗歌的情感。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长相思
【清】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 程。身向榆关那 畔行,夜深千帐 灯。
风一更,雪 一更。聒碎乡心 梦不成,故园无 此声。
——《采桑子·塞上咏雪花》
拓展阅读
已惯天涯莫浪愁,寒云衰草渐成 秋。漫因睡起又登楼。
伴我萧萧惟代马,笑人寂寂有牵 牛。劳人只合一生休。
——《浣溪沙》
拓展阅读
长记碧纱窗外语,秋风吹送归鸦。 片帆从此寄天涯,一灯新睡觉,思梦月 初斜。
便是欲归归未得,不如燕子还家。 春云春水带轻霞,画船人似月,细雨落 杨花。
【作品注释】
【程】道路、路程,山一程、水一程, 即山长水远也。
【榆关】即今山海关 【那畔】即山海关的另一边,指身处关 外。 【帐】军营的帐篷,千帐言军营之多。 【更】旧时一夜分五更,每更大约两小 时。风一更、雪一更,即言整夜风雪交加也。 【聒】声音嘈杂,使人厌烦。 【故园】故乡 【此声】指风雪交加的声音。
它最适宜表达缠绵幽怨的情感,具有凄清 绵邈的美感效应,声韵和谐,婉转流畅。
吟咏感知:词人表达的情感
那畔: nà pàn 更:gēng 聒碎:guō suì
写作背景
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 二月十五日,玄烨出山海关至 盛京告祭祖陵,纳兰性德扈从。 《长相思》及《如梦令》(万帐 穹庐人醉)作于出关前后之途 中。
何处是纳兰的故园?
拓展阅读
人生若只如初见, 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 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 夜雨霖铃终不怨。 何 如薄幸锦衣儿, 比翼连枝当日愿。
——《木兰花令》
拓展阅读
非关癖爱轻模样,冷处偏佳。别 有根芽,不是人间富贵花。
谢娘别后谁能惜,飘泊天涯。寒 月悲笳,万里西风瀚海沙。
长
相纳
思
兰 性
德
了解词牌
长相思,词牌名。唐教坊曲,用作词调。
《词谱》列白居易词《汴水流》为定式:
汴水流韵,泗水流叠。流到瓜州古渡头韵,吴山点点愁韵。 思悠悠韵字,8 句 8 韵。前 后段起二句, 俱用叠韵,内容多写男女或朋友久别 思念之情,故名“长相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