烹饪社团校本教材

合集下载

烹饪社团校本教材

烹饪社团校本教材

胡萝卜凉拌豆腐皮
做法:1准备豆腐皮
2 准备洗净的胡萝卜、葱姜
3 豆腐皮洗净切丝
4胡萝卜擦成细丝
5锅内烧开水,把胡萝卜丝焯一下水, 再把豆腐丝也焯一下水
6把豆腐丝、胡萝卜丝控去水,放入葱姜丝,放入适量调料,
拌匀即可装盘食用
包饺子
做法:
1.将面团切成小块,擀成圆片。

2.擀圆成饺子皮。

最好中间鼓,四周薄。

3.然后把馅放在饺子皮中央,饺子皮对折,拇指食指使劲一捏,饺子就捏好了。

4.最后将包好的饺子放在盖帘儿上。

5.将饺子放入烧开的水中,煮5到8分钟即可装盘。

花式饺子--------春意盎然
花式饺子------张灯结彩
花式饺子------花开富贵
花式饺子------兴高采烈
西红柿炒鸡蛋
1.将鸡蛋在碗中打散待用。

2.把西红柿切成小块,香葱切段,蒜切碎。

3.将锅加热,倒入适量油,烧到七八成热,将鸡蛋倒入4.一面煎熟后翻一面,然后将鸡蛋用炒菜铲切成小块盛入盘子里待用。

5.将西红柿直接下锅中火翻炒20秒,将煎好的鸡蛋加入,放入蒜翻炒几下,加入盐和味精,炒半分钟,加入切好的葱
段,翻炒几下就可以出锅了。

家常豆腐
1.把豆腐切成小方块,在盐水中浸泡备用
2.将大蒜、生姜,大葱切末。

3. 将锅加热,倒入适量油,烧到七八成热,放入豆瓣爆炒
4.把豆瓣炒出香味后,下入蒜末继续炒。

5.将切好的豆腐下锅,加入调味料。

中餐烹饪与营养膳食专业校本教材调研报告

中餐烹饪与营养膳食专业校本教材调研报告

中餐烹饪与营养膳食专业校本教材调研报告校本教材开发是校本课程实施的重要载体之一,校本教材开发丰富了校本课程的建设,是实现教学目的、教学任务的重要环节,是完成教学目标的重要措施。

职业学校以“能力为本位”的办学理念,与普通教育有所区别。

相应地,职业学校所使用的教材,也必然要做到因生制宜、因校制宜,必然需要适应它自身的要求。

随着职业学校教学方法与模式改革的深入,任务驱动、案例教学以及项目教学法等,成为了职业学校常规教学的手段。

那么,教材如何适应教学方法与模式的这种转变,以更好地切合当前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需要;作为体现教学内容的组织形式的教材,怎样才能适应当前教学过程上的变化,为此中餐烹饪与营养膳食专业建设团队特开展此次调研。

一、调研背景(一)调研时间2012.9-2013.1(二)调研对象:深入湘菜职业教育集团内的餐饮企业、相关职业院校。

调研(查)对象为各餐饮企业负责人、行政总厨、技术总监、厨师长、主厨、各岗位厨师、产品研发人员、本专业毕业生以及在校学生。

(三)调研方法与内容:此次调研形式主要对企业走访,采用访谈与问卷相结合的方法。

就中餐烹饪与营养膳食专业是否需在校期间学习《烹饪基本功训练》、《烹饪单项技能训练》、《烹饪综合技能训练》、《宴席设计与实务》等学校自编教材的需求进行了调研。

(四)调研方式采用座谈的形式。

二、调研的结果及分析(一)深入湘菜职业教育集团内的餐饮企业的调研及分析1.深入湘菜职业教育集团调研的必要性分析教材内容若要联系实际,反映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尤其是凸现行业企业生产中的主流技术,就必须适应社会需求,充分发挥就业市场导向作用,更新教学内容。

对于职业教育来说,离不开行业、企业的需求,校本教材要与行业的需求相适应,满足社会行业对技能型人才职业素质的要求,经常与行业、企业联系,才能随时掌握行业技能发展的新动态,并把它作为新的技能知识放进校本教材,提高职业教育的针对性和适应性。

2013秋烹饪教材

2013秋烹饪教材

2013年老年大学秋季烹饪班教材第一课1、鱼香肉丝原料:上浆肉丝、茭白丝或冬笋丝、少量青椒丝、香菇丝、生姜丝、葱末、酱油、白糖、味精、料酒、芡粉。

制作:炒锅放色拉油,低温放入肉丝拉熟,放入青椒丝、茭白丝或冬笋丝,滑熟滤油备用。

炒锅内放入葱末、姜丝煸熟香味,放入原料,加作料翻炒后勾芡装盘。

2、水晶锅巴王原料:水晶锅巴一袋或两袋,咸蛋黄一个黄油25克。

制作:炒锅放色拉油适量加热至100度以上,快速放入锅巴炸熟,迅速取出备用。

炒锅放底油把咸蛋黄和黄油加温至乳状,放入锅巴翻炒均匀即可。

第二课1、生爆里脊肉原料:袋装里脊肉片1袋,冬笋片或茭白片、青椒、野树菇、黑木耳、鸡精、味精、芡粉。

制作:炒锅色拉油适量加温至七八十度,把里脊肉片滑熟,把上述食材滑熟滤油备用。

炒锅放少许汤料,加作料加芡粉,放入原料,翻炒淋油装盘。

2、宫保鸡丁原料:鸡脯肉150克,茭白丁或冬笋丁、花生米、葫芦卜丁、青椒丁。

配料:鸡精、味精、五香粉、糖、酱油、豆瓣酱、芡粉、醋、葱末。

制作:鸡脯肉改刀成丁块,炒锅加色拉油,鸡丁滑熟,把其他原料滑熟后滤油备用。

炒锅加配料调汁调味后放入原料,翻炒勾芡装盘。

第三课1、蟹块年糕原料:小河蟹4-5只,糯米粉年糕100克,配料:香菜末、生姜末、高汤、味精、豆瓣酱、胡椒粉、料酒、芡粉。

制作:河蟹洗净改刀成块,上作料腌制15分钟。

年糕沸水煮熟控水备用,炒锅放色拉油适量,油温至100度以上放入蟹块炸熟捞出控油备用。

年糕下油锅滑一下捞出控油备用,炒锅底油姜末煸香,加高汤作料,翻炒勾芡淋油加香菜末装盘。

2、大烧百叶原料:百叶150克,木耳、青红椒片,胡萝卜片。

制作:百叶改刀滤水后放清水中浸泡备用,炒锅底油把青红椒片胡萝卜片煸炒,把百叶滤水后放锅中翻炒,加作料,加香油,勾芡装盘。

第四课1、生爆牛仔骨原料:上浆牛仔骨一袋,洋葱一个,青红椒丝、姜丝。

配料:味精、酱油、豆瓣酱、十三香粉、胡椒粉、白糖、芡粉。

制作:牛仔骨改刀,解冰备用,炒锅色拉油低温滑熟牛仔骨控油备用,炒锅底油,把洋葱丝青红椒丝姜丝煸熟备用,炒锅内加配料,把原料放入锅中翻炒,勾芡装盘。

小学烹饪校本教材

小学烹饪校本教材

小学烹饪校本教材东阿县第二实验小学一、烹饪的初步认识1、什么是烹饪?烹饪指的是膳食的艺术。

“烹”就是煮的意思,“饪”是指熟的意思,广义地说,烹饪是对食品作加工处理,将生的食物原料加工成熟食品;狭义地说烹饪是指对食物原料进行合理选择调配,加工治净,加热调味,使之成为色、香、味、形、质、养兼美的安全无害的、利于吸收、益人健康、强人体质的饭食菜品包括调味熟食,也包括调制生食。

总之,就是让食物更可口,更好看,更好闻。

让食物色香味形俱佳,不但让人在食用时感到满足,而且能让食物的营养更容易被人体吸收。

有些地方把烹饪称为“料理”如中国的台湾、日本等。

注意:烹饪与烹饪不同,“烹”就是加热处理,就是火候;“调”,就是调味。

因此,“烹饪”是烹饪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烹饪的意义及作用。

烹饪之所以能够成为一种技术、一门艺术、一种文化,是因为它在人类生活中具有如下意义和作用:①1.提供富含营养的膳食,强人体质,满足人类饮食生活中的物质需求。

②2.提供健康安全的膳食,保证饮食卫生。

③3.提供色、形、味兼美的膳食。

④4.创造、发展饮食文化,推进人类文明建设。

烹饪的作用:⑤杀菌消毒。

生的食物原料,尤其是蔬菜的叶壁,不论怎样新鲜干净,也都会常有一些细菌和各种寄生虫,如不杀死,人食后易致病。

菌虫多怕高温,一般在80度左右,就可以杀死,因此,烹饪是杀菌消毒的有效措施。

⑥使生变熟。

烹饪可以使主、辅料和调料受热后发生质的变化,即:由生变熟。

各种食物原料大都要通过烹饪才能成为可食的菜肴。

⑦促进营养成分分解,利于消化。

凡是食物原料都含有一定的营养成分,食物中的营养成分,食物中⑧的营养成分,必须经过分解,才能利于人体吸收。

烹饪能促进食物原料中营养成分的分解,如:淀粉遇热可发生糊化,有利于淀粉的分解;蛋白质遇热,可变性凝固,变性后的蛋白质易于分解成氨基酸利于人体吸收;脂肪加热可水解成脂肪酸和甘油等。

烹饪不仅能减轻人体消化的负担,而且能提高食物的消化率。

《烹饪与饮食文化》校本课程系列活动方案教学教材

《烹饪与饮食文化》校本课程系列活动方案教学教材

《烹饪与饮食文化》校本课程系列活动方案《烹饪与饮食文化》校本课程系列活动方案南安市蓬岛中心小学校本课程教研组一、课程开设的背景条件1.先进的课程改革理念校本课程是指学生在保证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基本质量的前提下,根据国家的课程管理政策和课程计划,以学校为基地,以满足学生发展需要和体现学校办学理念与特色为目的,充分利用地区优势和学校资源,由师生共同开发的多样性的课程形态。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课程管理方面,改变了以往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现状,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第16条指出: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与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

这无疑为我们的《烹饪与饮食文化》校本课程的开发提供了理论支撑。

2.丰富的学校资源优势我校是”全国劳动教育先进单位”,为我们开发以劳动教育为校本的课程打下了较扎实的基础,2006年在上级教育部门的支持下,我校建立了寄宿制学校,筹建了寄宿楼,食堂宽敞优越、设备齐全,这为《烹饪与饮食文化》校本课程的开发提供了肥沃土壤。

3.深厚的课题研究基础学校一贯坚持“以德治校、科研兴校、质量立校、特色强校”的办学理念,先后承担多项课题,课题实验教师参与率达60%。

学校建立了设备齐全的烹饪实验基地,开设了烹饪、传统工艺等劳动教育实验项目。

这为《烹饪与饮食文化》校本课程的开发提供了基础保障。

二、课程设计的基本思路校本课程是一门由国家设置,由地方和学校根据实际开发的课程。

它虽然有国家制定的总的活动纲要,有独特的先进课程理念,但没有现成的教材,也没有可供借鉴的操作模式。

我们觉得,要搞好这门课程,必须走校本化之路,只有因地制宜,结合学校的特点,整合自己的优势,才能形成校本特色,创出学校品牌。

在整合学校资源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劳动教育”课题研究内容与新课程规定的校本课程领域密切相关,又是我校中低年级劳动教育基础上的升华,于是我们将此课题研究与课程改革实验结合起来,在五六年级开发了具有校本特色的“烹饪与饮食文化”活动课程。

烹饪(校本教材)

烹饪(校本教材)

综合实践活动校本教案《我来学烹饪》鹤山乡大辛完全小学孙志华教学内容安排第十六周肉末粉条第一周教学内容:蒸馒头教学目标:1、了解蒸馒头注意的事项。

2、知道蒸馒头需要的材料和工具。

3、掌握蒸馒头的方法和技巧。

教学重点:蒸馒头的方法和技巧教学过程:第一步:准备所需材料(我这次用大锅蒸了10个大馒头和10个大豆包,多留出一些冷冻起来,吃的时候不用化冻,直接上蒸锅加热后和新蒸出来的一样好吃)普通面粉1000克(我为了多做点冻起来慢慢吃,如果现吃现做,就做500克的好了)牛奶600克,干酵母10克白糖30克(我这次买的面比较吸水,做的时候可以分次加牛奶,面要和得软一些,这样做出的面食比较喧软,也可以不用牛奶和白糖用温水,不过放了牛奶和白糖的馒头非常好吃,还能帮助发酵)第二步:发面(用这个办法发面,一个小时就发好了)将所有材料和成面团放入盆中,将蒸锅放1/4锅清水烧热(大火半分钟左右,锅盖有热乎气了就行,锅里的水烫手即可,不要烧沸)将蒸锅放上蒸帘,和好的面团放盆里,再连盆放到蒸帘上,盖上蒸锅的盖子,等面团发酵将面团发酵至2~3倍大(利用锅里的热气发面非常的快,大约1小时左右就可以了)第三步:馒头和豆包的成型(馒头大家都会,我就拍了豆包的包法)将面切成剂子,然后揉圆擀成中间厚四周薄的圆皮,放上豆包馅一只手托着,另一只手收拢皮的四周收拢后捏紧,用双手倒光滑或放面案上揉圆,即成第四步:第二次饧发及蒸制将刚才发面用的蒸锅和水再利用起来,将蒸帘抹上油将做好的馒头和豆包生坯摆放在蒸帘上,之间的空隙一定要留的大一些,因为这样烝出来的馒头会涨的很大,馒头之间会粘在一起,虽然不影响口感但不美观,我为了一次将所有的面蒸完就摆的稍紧了一些,看。

效果就是图片那样将蒸锅的上下帘都摆满馒头生坯后盖上锅盖,大火半分钟,也是摸着锅盖有热乎气就行了,千万别烧开锅或锅盖烫手,关火,让馒头和豆包生坯再饧发20分钟,这样馒头生坯又发酵了一次。

长大了一些重新开火,大火蒸20分钟,关火,将盖子拿下,不然水蒸气滴上,馒头不好看下面两张图就是第一次发酵后做好的生坯和蒸好的成品的比较,这种方法蒸出的面食膨胀的非常好。

烹饪(校本教材)

烹饪(校本教材)

综合实践活动校本教案《我来学烹饪》鹤山乡大辛完全小学孙志华教学内容安排第一周蒸馒头3第二周做水饺 (6)第三周西红柿鸡蛋汤 (7)第四周蒸大米 (9)第五周炒大米 (12)第六周香菇鸡肉蒸饭 (15)第七周红烧茄子 (16)第八周红烧肉 (19)第九周红烧排骨 (22)第十周醋溜白菜 (24)第十一周酸辣土豆丝 (25)第十二节周西红柿炒鸡蛋 (26)第十三周蒜苔炒肉 (28)第十四节周木须肉 (30)第十五周小鸡炖蘑菇 (31)第十六周肉末粉条第一周教学内容:蒸馒头教学目标:1、了解蒸馒头注意的事项。

2、知道蒸馒头需要的材料和工具。

3、掌握蒸馒头的方法和技巧。

教学重点:蒸馒头的方法和技巧教学过程:第一步:准备所需材料(我这次用大锅蒸了10个大馒头和10个大豆包,多留出一些冷冻起来,吃的时候不用化冻,直接上蒸锅加热后和新蒸出来的一样好吃)普通面粉1000克(我为了多做点冻起来慢慢吃,如果现吃现做,就做500克的好了)牛奶600克,干酵母10克白糖30克(我这次买的面比较吸水,做的时候可以分次加牛奶,面要和得软一些,这样做出的面食比较喧软,也可以不用牛奶和白糖用温水,不过放了牛奶和白糖的馒头非常好吃,还能帮助发酵)第二步:发面(用这个办法发面,一个小时就发好了)将所有材料和成面团放入盆中,将蒸锅放1/4锅清水烧热(大火半分钟左右,锅盖有热乎气了就行,锅里的水烫手即可,不要烧沸)将蒸锅放上蒸帘,和好的面团放盆里,再连盆放到蒸帘上,盖上蒸锅的盖子,等面团发酵将面团发酵至2~3倍大(利用锅里的热气发面非常的快,大约1小时左右就可以了)第三步:馒头和豆包的成型(馒头大家都会,我就拍了豆包的包法)将面切成剂子,然后揉圆擀成中间厚四周薄的圆皮,放上豆包馅一只手托着,另一只手收拢皮的四周收拢后捏紧,用双手倒光滑或放面案上揉圆,即成第四步:第二次饧发及蒸制将刚才发面用的蒸锅和水再利用起来,将蒸帘抹上油将做好的馒头和豆包生坯摆放在蒸帘上,之间的空隙一定要留的大一些,因为这样烝出来的馒头会涨的很大,馒头之间会粘在一起,虽然不影响口感但不美观,我为了一次将所有的面蒸完就摆的稍紧了一些,看。

小学烹饪校本课程设计

小学烹饪校本课程设计

小学烹饪校本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烹饪工具和食材的认识,了解烹饪的基本原则。

2. 学生能够理解并描述常见的烹饪方法,如炒、煮、炖、烤等。

3. 学生能够了解食物的营养成分,并认识到均衡饮食的重要性。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熟练使用基本的烹饪工具,如刀、锅、勺等,并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

2. 学生能够独立完成一道简单的菜肴制作,注意切配、烹饪技巧和卫生安全。

3. 学生能够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烹饪的兴趣和热情,增强对食物的尊重和感恩之心。

2. 学生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学会分享和互相帮助,体验烹饪带来的乐趣。

3. 学生通过烹饪实践,培养健康饮食的观念,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本课程为小学烹饪校本课程,结合学生年级特点,注重实践性和趣味性。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好奇心强,动手能力强,但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

因此,课程目标需具体明确,易于理解和操作。

教学要求:1. 教学内容与课本紧密结合,注重实践操作,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烹饪技能。

2. 教学过程要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问和解决问题。

3. 教学评价以学习成果为导向,关注学生在课程中的参与度、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烹饪工具和食材的认识:介绍常见的烹饪工具及其正确使用方法,学习食材的分类和基本特性,了解食材的营养价值。

- 教材章节:第一章 烹饪工具与食材2. 烹饪方法的学习:讲解炒、煮、炖、烤等基本烹饪方法,分析各种烹饪方法的适用食材和特点。

- 教材章节:第二章 烹饪方法3. 菜肴制作实践:选取适合小学生的简单菜肴,指导学生进行切配、烹饪等操作,注重卫生安全。

- 教材章节:第三章 菜肴制作4. 食物营养成分与均衡饮食:介绍食物中的营养素及其作用,引导学生认识均衡饮食的重要性,培养健康饮食习惯。

- 教材章节:第四章 食物营养与均衡饮食5. 团队合作与分享:组织学生进行小组烹饪活动,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分享烹饪成果,体验烹饪带来的快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胡萝卜凉拌豆腐皮
做法:1准备豆腐皮
2 准备洗净的胡萝卜、葱
3 豆腐皮洗净切丝
4胡萝卜擦成细丝
5锅烧开水,把胡萝卜丝焯一下水, 再把豆腐丝也焯一下水
6把豆腐丝、胡萝卜丝控去水,放入葱丝,放入适量调料,拌匀即可装盘食用
包饺子
做法:
1.将面团切成小块,擀成圆片。

2.擀圆成饺子皮。

最好中间鼓,四周薄。

3.然后把馅放在饺子皮中央,饺子皮对折,拇指食指使劲一捏,饺子就捏好了。

4.最后将包好的饺子放在盖帘儿上。

5.将饺子放入烧开的水中,煮5到8分钟即可装盘。

花式饺子--------春意盎然花式饺子------灯结彩
花式饺子------花开富贵花式饺子------兴高采烈
西红柿炒鸡蛋
1.将鸡蛋在碗中打散待用。

2.把西红柿切成小块,香葱切段,蒜切碎。

3.将锅加热,倒入适量油,烧到七八成热,将鸡蛋倒入4.一面煎熟后翻一面,然后将鸡蛋用炒菜铲切成小块盛入盘子里待用。

5.将西红柿直接下锅中火翻炒20秒,将煎好的鸡蛋加入,放入蒜翻炒几下,加入盐和味精,炒半分钟,加入切好的葱段,翻炒几下就可以出锅了。

家常豆腐
1.把豆腐切成小方块,在盐水中浸泡备用
2.将大蒜、生,大葱切末。

3. 将锅加热,倒入适量油,烧到七八成热,放入豆瓣爆炒
4.把豆瓣炒出香味后,下入蒜末继续炒。

5.将切好的豆腐下锅,加入调味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