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社团校本教材

合集下载

《舞蹈》校本课程纲要

《舞蹈》校本课程纲要

《舞蹈》校本课程纲要一、课程名称:《舞蹈》二、开发者:李楠三、主讲教师:李楠四、教材类型:自编活动教材五、课时安排:12课时六、适用对象:一年级学生课程理念(1)强化舞蹈审美理念审美体验是在审美过程中所产生的心理效应。

在舞蹈教学的各项内容、各个环节中,应以情感人,创设艺术化的教学氛围,师生共同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从而丰富人的情感世界,培育高尚的情操和完美的人格。

(2)激发巩固学习舞蹈的兴趣兴趣是学生学习舞蹈的动力,它的产生与保持,取决于是否能从舞蹈动作中获得每的享受和身心愉悦,要根据学生学习舞蹈的认知规律,增强舞蹈动作的贴切性与情绪性,要创设生动活泼的舞蹈教学环境,对学生所表现的积极学习行为给予赞赏和鼓励,使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生成强化。

(3)注重舞蹈的文化品位舞蹈蕴涵了很深的文化内涵,具有相应的文化价值。

舞蹈教育要以舞蹈文化为主干,注重舞蹈教学内容的人文性与时代感性,形成多元文化,达到传承民族文化,拓宽艺术视野的目的。

(4)重视实践实践是培养舞蹈能力的基础。

舞蹈教学中应激励学生主动地参加集体性、多样性、探索性的实践活动,并在活动中充分发挥潜能,获取新的知识。

(5)关注个性发展舞蹈属于提高性艺术教育。

应充分发挥学生个性特点,是学生在舞蹈教学活动中获得自主的空间。

设计思路按照课程的定位、性质及课改的心理念,结合教师自身特点、学生的现有水平,制定总体目标、阶段目标。

低年级为基础班,主要是基本功练习和律动表演再穿擦学习简单的儿童舞,每学期学跳二个舞蹈作品,对学生而言,既有所得,又没有太大的压力,使学生的兴趣得以充分的提高。

教师尽量的给孩子多些舞蹈素材,对学生今后的编舞大有帮助,使她们成为班级的文艺骨干力量。

本课程基本符合学生的身心能力,又能促进个性发展,兼有拓展性课程与选修课的功能。

课程目标总目标(1)通过舞蹈实践活动,激发学习兴趣,为今后的舞蹈学习奠定基础。

(2)在自信、有表情的表演中,加强合作交流,既表现个体的水平,有体现群体的意识,增强集体主义精神。

小学舞蹈社团活动教案最新版

小学舞蹈社团活动教案最新版

小学舞蹈社团活动教案最新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为小学舞蹈社团活动,教材选用《舞蹈基础教程》第一章,内容主要包括舞蹈的基本功训练、舞蹈组合的练习以及舞蹈作品的排练。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舞蹈的基本功,提高舞蹈技能。

2. 通过舞蹈组合的练习,培养学生的舞蹈表现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排练一部具有观赏性的舞蹈作品,提高学生的舞蹈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舞蹈基本功的训练和舞蹈组合的练习。

难点:舞蹈作品的排练和表演。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音响设备、舞蹈镜、把杆、音乐CD。

学具:舞蹈服装、舞鞋、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学生穿着舞蹈服装,进行简单的身体拉伸和关节活动,为后续的舞蹈训练做好准备。

2. 基本功训练(10分钟)教师示范舞蹈基本功,如柔韧性、平衡性、协调性等,学生跟随教师进行练习。

3. 舞蹈组合练习(10分钟)教师教授一段舞蹈组合,学生跟随教师进行练习,培养舞蹈表现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4. 舞蹈作品排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舞蹈作品的排练,教师巡回指导,针对学生的不足进行个别辅导。

5.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本节课板书设计主要包括舞蹈基本功、舞蹈组合、舞蹈作品排练等内容,以图文结合的形式展示舞蹈动作要领。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舞蹈组合练习答案:学生根据教师教授的动作,自行练习舞蹈组合。

2. 作业题目:舞蹈作品排练答案:学生分组进行舞蹈作品的排练,巩固课堂所学内容。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拓展延伸:学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自主学习舞蹈知识,观看舞蹈表演,提高舞蹈素养。

教师可以组织舞蹈比赛或演出,展示学生的舞蹈才华,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舞台表现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的选取与编排教学内容的选取需紧密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兴趣和实际水平。

在小学舞蹈社团活动中,应选择富有童趣、富有创意的舞蹈作品,以及适合学生身体发育的基本功训练和组合练习。

舞蹈校本教材内容

舞蹈校本教材内容

第一章舞蹈基础理论第一节舞蹈的特点、作用和种类一、舞蹈的概念及特点:舞蹈是以经过提炼、组织和艺术加工的人体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艺术形式。

用简明的话来说,舞蹈是一种人体动作的艺术。

但是,这个人体动作,必须是经过提炼、组织和美化了的人体动作--舞蹈化了的人体动作。

另外,属于人体动作范畴的艺术也有许多种,如杂技、哑剧、人体雕塑、韵律操等等。

所以,舞蹈不同于别的人体动作艺术的主要方面是:它是以舞蹈动作为主要艺术表现手段、着重表现语言文字或其他艺术表现手段所难以表观的人们的内在深层的精神世界--细腻的情感、深刻的思想、鲜明的性格,和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以及人自身内部的矛盾冲突,创造出可被人感知的生动的舞蹈形象,以表达舞蹈作者(舞蹈编导和舞蹈演员)的审美情感、审美理想,反映生活的审美属性。

另外,由于人体动作不停顿地流动变化的特点,它必须在一定的空间(舞台或广场)和一定的时间中存在;而在舞蹈活动中,一般都要有音乐的伴奏,要穿特定的服装、有的舞蹈还要手持各种道具,如果是在舞台上表演,灯光和布景也是不可缺少的。

所以,也可以说舞蹈是一种空间性、时间性和综合性的动态造型艺术。

二、舞蹈的作用舞蹈起源于劳动,与文学、音乐相伴而生,是人类历史上最早产生的艺术形式之一。

作为意识形态,舞蹈总是鲜明地反映出入们不同的思想、信仰,生活理想和审美要求,它既是供人欣赏和娱乐的艺术形式,也具有宣传教育的社会作用。

作为教育手段,舞蹈活动不仅可以培养教育对象具有健美的身体姿态,动作的协调、灵活,富有节奏感、表现力,而且可以丰富、抒发、表达情感,起到良好的健身、健心作用。

舞蹈对人们(表演者、欣赏者)的心态、生理、情感、品德等多方面起潜移默化的作用,对精神文明建设和提高民族的文化艺术素养所具有的深远的社会意义,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认识。

舞蹈的基本要素是动作的姿态、节奏和表情。

舞蹈的基本要素直接影响着舞蹈的风格和美感的形成,直接影响舞蹈所展示的人物性格、情操、风度、气质和所表达的情感内容等。

中学舞蹈校本课程教材

中学舞蹈校本课程教材

中学舞蹈校本课程教材简介本文档旨在介绍一份中学舞蹈校本课程教材,为中学舞蹈课程的设计和教学提供指导。

目标- 提供全面而系统的舞蹈教学内容,满足中学生的研究需求;- 培养学生的舞蹈技能、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帮助学生了解舞蹈的历史、文化和表现形式。

教材内容1. 舞蹈基本功训练:包括舞蹈姿势、身体控制、平衡与协调等基础技能的训练;2. 舞蹈表达与创作: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和创作能力,让学生能够通过舞蹈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3. 舞蹈历史与文化:介绍不同舞蹈形式的历史背景、传统文化和地域特色;4. 舞蹈欣赏与评论:引导学生观看、欣赏和评论优秀的舞蹈作品,培养他们的艺术鉴赏能力;5. 舞蹈综合实践:组织学生参与舞蹈演出、比赛等实践活动,提高他们的舞台表现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教学方法- 组织集体课堂教学,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解和实践技能的培养;-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和个人表演,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和自信心;- 创造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和任务,提高学生的研究兴趣和参与度;- 结合多媒体技术和互联网资源,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

评估与考核- 设计多样化的评估方式,包括学生作品展示、口头演讲、书面报告等形式;- 注重对学生的实际表现和进步进行评估,鼓励他们的个人发展和创新能力;- 督促学生按时完成作业和参与课堂活动,培养他们的自律和责任感。

教学资源- 提供舞蹈教学所需的音乐、舞蹈视频和图书等资源;- 利用学校舞蹈室、表演场地和舞台设备,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团、比赛和演出等舞蹈活动,拓宽他们的研究体验和舞蹈交流机会。

结语本中学舞蹈校本课程教材旨在培养学生对舞蹈的兴趣和热爱,提高他们的舞蹈技能和艺术修养。

希望通过这份教材能够为中学舞蹈教学提供有效的指导,激发学生对舞蹈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舞蹈社团备课教案范文模板

舞蹈社团备课教案范文模板

课时:2课时年级:八年级教材:《舞蹈基础教程》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舞蹈的基本动作和组合,提高舞蹈表现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组练习、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舞蹈艺术的热爱,培养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

教学重点:1. 舞蹈基本动作的掌握。

2. 舞蹈组合的连贯性和协调性。

教学难点:1. 舞蹈动作的规范性和美感。

2. 舞蹈组合的创意和编排。

教学准备:1. 教学场地:宽敞的舞蹈教室。

2. 教学器材:音响设备、舞蹈镜子、舞蹈把杆、音乐CD等。

3. 教学资料:舞蹈基础教程、舞蹈视频等。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老师简要介绍舞蹈社团的背景和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播放一段舞蹈视频,让学生感受舞蹈的魅力。

二、基本动作教学1. 老师讲解舞蹈基本动作要领,示范动作。

2. 学生跟随老师学习基本动作,分组练习。

3. 老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动作不规范之处。

三、舞蹈组合练习1. 老师教授舞蹈组合,讲解动作步骤和要点。

2. 学生分组练习舞蹈组合,互相观摩、学习。

3. 老师挑选优秀组合进行展示,给予点评和指导。

四、课堂小结1. 老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舞蹈基本动作和组合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提出自己的疑问。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老师带领学生复习上节课学习的舞蹈基本动作和组合。

2. 学生分组展示,巩固所学内容。

二、舞蹈组合创新1. 老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舞蹈组合进行创新,提高舞蹈表现力。

2. 学生分组讨论,设计创意舞蹈组合。

3. 老师挑选优秀创意组合进行展示,给予点评和指导。

三、舞蹈编排1. 老师讲解舞蹈编排的基本原则,示范编排过程。

2. 学生分组进行舞蹈编排,运用所学知识和创意。

3. 老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完善编排。

四、课堂小结1. 老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舞蹈编排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提出自己的疑问。

舞蹈社团小学教案模板范文

舞蹈社团小学教案模板范文

课时:1课时年级:四年级教材:《舞蹈社团》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舞蹈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培养对舞蹈的兴趣。

2. 培养学生的舞蹈感知能力和表现力,提高学生的舞蹈素养。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教学重点:1. 舞蹈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舞蹈动作的练习和表现。

教学难点:1. 舞蹈动作的协调性和节奏感。

2. 舞蹈表演的自信和感染力。

教学准备:1. 教室布置:音响设备、舞蹈道具等。

2. 教学材料:舞蹈视频、舞蹈音乐、舞蹈教材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播放一段优美的舞蹈视频,让学生欣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教师简要介绍舞蹈的历史、种类和特点,让学生对舞蹈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二、基本舞蹈动作学习1. 教师示范舞蹈动作,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学习。

2. 学生分组练习舞蹈动作,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3. 学生展示所学舞蹈动作,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

三、舞蹈节奏感培养1. 教师播放一段舞蹈音乐,让学生跟随音乐进行节奏练习。

2. 学生分组进行节奏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节奏不协调的地方。

3. 学生展示所学节奏,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

四、舞蹈表演实践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舞蹈表演,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表现力。

2. 学生分组进行舞蹈表演,教师巡回指导,纠正表演不规范的地方。

3. 学生展示所学舞蹈表演,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

五、总结与反思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舞蹈的基本概念、动作和节奏感。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教师给予肯定和鼓励。

3. 教师对本节课进行总结,布置课后作业。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态度和参与度。

2. 评估学生在舞蹈动作、节奏感和表演方面的掌握程度。

3. 收集学生对本节课的反馈意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课后作业:1. 学生回家后,与家长共同观看舞蹈视频,感受舞蹈的魅力。

2. 学生在家练习舞蹈动作,提高自己的舞蹈素养。

3. 学生准备参加学校舞蹈社团的选拔活动,展示自己的舞蹈才华。

舞蹈特色校本教材

舞蹈特色校本教材

长岭中心小学三年一班领舞者:王思潼表演者:孟思彤、龚铭鑫、郑菲儿等一朵花两朵花三朵花,马兰花开,马兰花开了。

花儿开了,花儿开了,小鸟儿叽叽喳喳叽叽喳喳,花儿开了,燕子飞回来了,小兔子,搬了新家。

风儿舞动了原野,马兰花它不怕风沙,天上有五彩云霞,心中有朵马兰花。

马兰花马兰花,风吹雨打都不怕,勤劳的人在说话,请你现在就开花。

花儿开了,花儿开了,小河水哗啦啦哗啦啦。

花儿开,花儿开了,小鱼儿游过来了,塞上开满马兰花,风儿舞动了原野,马兰花它不怕风沙。

天上有五彩云霞,心中有朵马兰花。

风儿舞动了原野,马兰花它不怕风沙,天上有五彩云霞,心中有朵马兰花,塞上开满马兰花。

花儿开了花儿开了,小河水哗啦啦哗啦啦,花儿开了,小鱼儿游过来了,心中有朵马兰花,心中有朵马兰花。

领舞者:王思潼表演者:孟思彤、龚铭鑫、郑菲儿等西红柿洋葱头,谁最乖,胡萝卜大白菜,各有所爱,青笋土豆辣椒排一排,今天到底谁是我的菜,小伙伴老朋友一起来,小萝莉小正太一起摇摆,好孩子爱运动爱吃菜,长大以后就有好身材,燃烧吧燃烧吧血脉澎湃,唱起来跳起来到处是舞台,燃烧吧燃烧吧做个快乐的蔬菜,健康成长天天精彩到未来,燃烧吧燃烧吧一起摇摆,唱起来跳起来到处是舞台,燃烧吧燃烧吧所有快乐的蔬菜,让整个世界全都乐开怀,怪叔叔坏姐姐一起来,老爷爷老奶奶一起摇摆,全人类爱运动爱吃菜,甩掉脂肪留下高蛋,燃烧吧燃烧吧血脉澎湃,唱起来跳起来到处是舞台,燃烧吧燃烧吧做个快乐的蔬菜,健康成长天天精彩到未来,燃烧吧燃烧吧一起摇,唱起来跳起来到处是舞,燃烧吧燃烧吧所有快乐的蔬,让整个世界全都乐开,燃烧吧燃烧吧血脉澎,唱起来跳起来到处是舞台,燃烧吧燃烧吧做个快乐的蔬,健康成长天天精彩到未,燃烧吧燃烧吧一起摇,唱起来跳起来到处是舞,燃烧吧燃烧吧所有快乐的蔬,让整个世界全都乐开怀。

2024年小学舞蹈社团教案

2024年小学舞蹈社团教案

2024年小学舞蹈社团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小学舞蹈社团教材第三单元《快乐的小舞者》,详细内容为第二章《基本舞步与组合》,重点学习舞蹈基本步法,通过实践练习,让学生掌握简单的舞蹈组合。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舞蹈的基本步法,提高舞蹈表现力。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

3. 激发学生对舞蹈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舞蹈动作的协调性和舞姿的准确性。

教学重点:基本舞步的学习和舞蹈组合的编排。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音乐播放器、舞蹈把杆、镜子。

学具:舞蹈服装、舞蹈鞋、纱巾。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一段舞蹈视频,引导学生关注舞蹈的基本步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基本舞步学习(10分钟)(1)教师示范,学生跟随学习。

(2)分步骤讲解舞蹈动作,强调舞姿的准确性。

(3)学生分组练习,教师个别指导。

3. 舞蹈组合编排(10分钟)(1)教师示范舞蹈组合,学生跟随学习。

(2)学生分组编排舞蹈组合,教师指导。

(3)每组展示,互相评价,教师点评。

4. 实践环节(10分钟)(1)学生分组进行舞蹈比赛,增强团队协作。

(2)评选出最佳表现奖,增强集体荣誉感。

六、板书设计1. 舞蹈基本步法踝关节运动膝关节运动摆胯运动2. 舞蹈组合七、作业设计1. 家庭作业:(1)复习本节课所学舞蹈基本步法。

(2)编排一段舞蹈组合,家长协助拍摄视频,下节课分享。

2. 作业答案:(1)基本步法:学生自主练习,家长监督。

(2)舞蹈组合:学生编排,家长拍摄视频。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氛围良好。

但在舞蹈组合编排环节,部分学生动作不够熟练,需要加强课后练习。

2. 拓展延伸:(1)鼓励学生参加校内外舞蹈比赛,提高舞蹈水平。

(2)组织舞蹈社团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3)引导学生关注舞蹈文化,提高审美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舞蹈动作的协调性和舞姿的准确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舞蹈社团校本教材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足尖上的精灵前言我校开展舞蹈社团的目的是通过科学系统的舞蹈教学训练,塑造美丽,增添魅力,锻炼体力,增强体质,磨练毅力,培养自信心,丰富想像力,促进智力,还可以陶冶心灵,培养出活泼、热情、开朗的性格,舞出宝贝的气质。

实践验证,学习舞蹈的孩子经过长期地、专业地、系统地训练后,她们的身体外形会向理想的方向发展。

与其他孩子相比,身材更挺拔、修长、曲线玲珑,举手投足间都能表现出一种优雅。

无疑学习舞蹈可以给孩子带来很多益处,包括:优美形体:正处于生长发育时期的孩子,经过舞蹈训练(如挺胸、抬头、收腹)能使他们站得直,形体优美,且能纠正驼背、端肩等形体问题。

协调动作:舞蹈需要全身各部位的配合,达成动作协调性的训练,并且使孩子更有节奏感。

灵活、柔韧肢体:由于经常练习压脚、劈叉、下腰等,孩子的柔韧性,动作灵活性好。

磨练毅力:从基本功开始训练能培养他们不怕吃苦的精神,磨练坚强意志。

提高身体素质:舞蹈需要一定的体力消耗,练习后能促进孩子食欲,增强消化机能,提高身体抵抗力,减少生病机会。

提高合作能力和集体荣益感:舞蹈只有配合默契才能表演好,由此训练了孩子们的合作精神,养成自觉遵守规则、纪律,培养了协作的观念。

审美情感:舞蹈能使孩子潜移默化地接受到艺术表演的熏陶,使孩子们热爱生活,并能欣赏美、体验美。

培养自信心:舞蹈演出能培养孩子当中表演的能力,使孩子们不怯场,表现力强,增强自信心和更好的心理素质。

促进智力:舞蹈是通过形体、动作、眼神来表现的,在跳舞的过程中能激发孩子的想像力、创造力。

培养舞者气质:舞蹈的健身动作爆发力强,对人体体能潜力开发性强,因为舞蹈多以绕环小关节的运动为主,因此能较好地改善练习者的协调能力。

我校选编的《激情舞蹈》校本课程,目的在于使练习者在表现自己的同时培养自信和气质,让人心情愉悦,纾解情绪。

在舞蹈课中,他们更关注的是大家是否愉快和尽兴,动作是否奔放和潇洒,因此在心理放松上,舞蹈有着非常大的作用。

“足尖上的精灵”舞蹈社团编写组2015年3月校本课程——足尖上的精灵目录第一课重视基本练 (4)第二课舞蹈站立姿势的训练 (5)第三课舞蹈的节奏训练 (6)第四课舞蹈的意识训练 (7)第五课肩的训练 (8)第六课腰部训练 (9)第七课压腿、压肩训练 (10)第八课推脚背组合和把杆训练 (11)第九课踢腿和劈腿训练 (12)第十课下腰的训练 (14)第十一课小跳组合训练 (15)校本课程——足尖上的精灵第一课重视基本训练孩子们就是这样从小一点点训练基训,然后走上一个个展现自我艺术才华的舞台,走上艺术院校,成为有艺术气质、有灵气、有智慧的一代人!舞蹈是一种以人的身体动作、手势、表情、舞姿为主要表现手段来表达一定思想内容的一种艺术形式。

基训是舞蹈的基础,也是我们在舞蹈学习中基本功强化、舞蹈气质与舞姿形成的关键。

任何舞蹈的训练,都是从基训开始的,它是技术性较强的一门专业课,更是舞蹈表演的基础。

基训在课堂训练中分成几个步骤,一般是由浅入深,由易到难,让我们在身体训练时掌握“直、绷、软、开””等舞蹈基本功。

舞蹈的基本功包括站立姿势训练、舞蹈节奏训练、舞蹈的意识训练等,当舞蹈成为日复一日的功课时,把基本功训练和舞蹈联系起来,加上心随神游的情感及意识,舞蹈就更加显得光彩夺目和意味深长了。

日常的训练功课需要我们去不断摸索,我们所学到的不能只是技能技巧,更是一种意志力的磨练,最终实现由兴趣向内在需要的转变。

第二课舞蹈站立姿势的训练一个好的站立姿势,必然是头部端平,两眼平视,颈、肩放松,挺胸,收腹,收臀,膝关节伸直。

但是,挺胸收腹必然会影响到呼吸的困难,我们可采用胸腹式呼吸和快吸慢呼的方式。

直立的关键,在于关节控制程序如何。

保持头、椎柱、胯、腿的垂直,重心在一条垂直线上,达到物理平衡的标准,这样就避免人体的局部因紧张用力而致使运动时受伤和运动的完成欠佳。

在运动中保持直立感,来自于静态直立的基础训练。

在学习中,直立感的训练常常被忽视,实际上,在伴随着地面在进行着勾绷开直,尤其是仰躺在地面上的单勾绷脚,单吸抬腿,直的感觉才容易得多。

要找到单腿既直又立的感觉,上把训练是最佳的方式,也是为中间练习和今后的舞蹈练习最重要的一环。

在没找到双腿直立状态下就上把杆,过快的学习重心转移的训练,结果易导致坐胯。

比如:向外开绷脚背,向旁出腿,是动与静的配合。

在这一转换过程中,首先不能动胯,一条腿外开绷脚向旁擦出,同时主力腿要保持直立,上身不能晃动;如果动力腿继续延伸抬起,需要逐步加强主立腿力量和肌肉的力量,同时动的一条腿要绷紧不能晃动。

这种动与静的配合,可借用地面上的训练找到直立感觉和各关节开合的控制。

尤其是外开和旁抬腿,在侧卧情况下找方法和感觉是最佳的做法。

第三课舞蹈的节奏训练舞蹈中的节奏是指舞蹈动作进行时占有的时间,即动作的长短、强弱、快慢等及相互之间的关系,反应在流动的动作过程之中。

基训老师常用拍子捕捉动作,通常在单一动作的学习中,我们是以节拍来记忆动作的。

比如小腿前踢的训练:五位脚站立准备,第一拍经擦地有力度地向前直线踢出,第二拍绷直动力腿控制在度的位置,第三四拍收回到五位脚,这就是一个单一动作的完成,一般是强拍动,弱拍静。

那么我们针对节奏在此基础上进行动作变化或动作延伸。

还是以向前小踢腿为例:将三个单一动作组合起来,前二个单一动作和上面要求一致,在做第三个时,可采用变化,即第一二拍动作不变,第三四拍时做绷腿快速点地再抬至度,或者直接在度的位置上做一个勾绷脚,然后收回到五位脚,或者在收回五位脚的同时加上一个半蹲。

这是向前小踢腿的过程,我们把这种节奏应用到向旁小踢腿、向后小踢腿的动作上,在结束全部动作时加上一些配合头、腰和手的动作,与舞姿结合,与韵律结合,形成形体的流动,把所要体现和表达的做有序的整体安排,既节奏鲜明,又富有生机,整组小踢腿的组合就增强了趣味。

这样的训练不仅在身体机能方面得到了增强,而且在适应动作变化和驾驭节奏方面也得到提高。

第四课的意识训练意识在心理学中是指心理活动,在人的动作行为中起支配主导的作用。

舞蹈训练中,这种意识是要求我们做动作时精神保持高度的集中和统一。

在意识的引导下去完成动作或舞蹈,才能达到解放身体、舒展身心的目的。

做动作时松而不懈,力而不僵,并能随心所欲地支配自己身体的每一个部位。

在舞蹈基训中如何贯穿意识呢?我们以蹲为例:蹲的训练主要围绕着膝、大腿肌肉和小腿肌肉的拉长、收缩的运动。

要求上身保持直立,收腹,收臀,蹲时关节外开。

准备运动是一位脚,一位手,手臂由“心”引入,气息下沉,意识往指尖和头顶上送。

我们在下蹲时,要感觉有一股强大的气流迫使往下蹲,立起时,感觉气流压在身上,只有靠腿部用很大的力量才能推起来,好像是一种内在的对抗性力量拉动着富有弹性的肌肉,拉得长而送得远,因此动作的力量也更大了。

意识是一种感觉,是无形的。

而动作是富有节奏性的,身体“提、沉、冲、靠”的变化,都是有形的。

有形的动作要经过无形的感觉来体现,这样才能达到“势断劲不断,劲断意不断”的效果。

基训中腰的训练,单一动作有前下腰,后下腰,旁腰,拧腰及斜腰等。

我们按顺序组织起来形成一个动作流动过程:准备时五位脚站立,一手扶把,一手做三位手,手在圆弧形的基础上往上送……这时意识也上送。

经快吸气再慢呼气下前腰,快速起来后又是快吸气慢呼气下后腰。

两者都是拉动腰肌,从头部起,经颈部下段,胸部以及腰部一节一节地向前和向后弯曲,由两个八拍完成动作。

这一组腰部训练组合是气韵、律动、意识的结合。

所以,它所传达出来的内涵既柔美典雅,又耐人寻味。

第五课肩的训练1、压肩胛带:准备:小八字直膝站立,面向把杆,双臂向前抬气上体前屈,双前臂搭在把杆上做法:上体尽量往下压要点:挺胸,肩关节松弛。

2、后拉肩胛带准备:小八字直膝站立,背向把杆,双臂平展开,双手放于把杆上做法:身体挺直向前倾斜,双臂在后伸直尽量并拢,双手抓住把杆要点:收腹,收臀。

3、蹬背挺胸掰肩胛带(两人一组):准备:甲直膝绷脚伏卧在地上,双臂夹头,手掌贴地,伸直于头前。

乙坐在甲的大腿上做法:甲双臂夹头起上身,乙抓住甲的上臂并用一只脚蹬甲的后背,往后掰肩胛带要点:抬头,挺胸,收臀,双臂伸直,肩松弛。

4、大的拉肩胛带(两人一组):准备:甲平卧在地上,双臂夹头,掌心贴地,伸直于头前,乙坐在甲的身后,用双脚夹紧甲的小腿。

做法:甲双臂夹头起上身,乙抓住甲的上臂帮助甲往后下腰,掰肩胛带,尽量要使甲的双手握住腿部要点:双腿并紧,肩,腰部松弛。

第六课腰部训练1、腰背肌:(两人一组)准备:甲直膝绷脚,伏卧在地上,双臂屈肘上抬到头两旁,双手手指交插,掌心贴在后脑。

乙跪在甲的身后,用双手压住甲的小腿做法:双肘保持不动,上体往后抬起两拍往后抬起上身,两拍还原。

两拍往后抬起上身,停半拍,两拍还原。

要点:上体往后抬得幅度越大越好。

2、腹肌:(两人一组)准备:甲直膝绷脚,平躺在地上,双臂屈肘双手手指交插,掌心贴在后脑下,乙坐在甲的小腿上,乙坐在甲的小腿上,用双手压住甲的小腿。

做法:双肘保持不动,上体往前立起两拍往后抬起上身,两拍还原。

要点:上体向前的幅度越大越好。

3、侧腰肌:(两人一组)准备:甲直膝绷脚,侧身躺在地上,双臂屈肘双手手指交插,掌心贴在后脑下,躺地一侧的手臂上臂着地。

乙坐在甲的小腿上,双手扶住甲的大腿。

做法:双肘保持不懂,上体侧着身立起两拍往后抬起上身,两拍还原。

两拍往后抬起上身,停半拍,两拍还原。

要点:上体侧身立起的幅度越大越好,身体始终保持全侧面。

4、站立拧腰准备:小八字直膝站立,背向把杆,双臂平展开,双手轻放在把杆上做法:腰髋部和下肢不动,上体尽量向左后(或右后)平拧腰,右手(或左手)上抬成托掌,半拍拧,一拍停,半拍还原要点:拧腰时,上身保持直立,收腹,立腰,收臀5、直膝扛腰部(两人一组)准备:大八字步直立站好,双臂向上伸直乙面对甲双手扶住甲的腰部,一只脚插在甲的双脚中间做法:甲向后下腰(手不扶地),乙抱住甲的腰部帮助扛腰一拍向下腰,两拍一次扛腰,扛三次,两拍还原。

要点:扛腰时腰椎要一节节后伸。

6、挑胸腰准备:仰卧地面,头朝3点或者7点方向,双手手心贴地,距离头部45度做法:由胸椎主动,一节节挑起到头顶,头要留住,稍离地面即可,一个八拍一节节挑起,半拍停,半拍一节节躺平要点:胸部尽量要松弛,肩胛骨向里面夹,胸往上迎出去落下时头先留住,由胸椎一节节有控制的下来到平躺。

7、耗胸腰准备:面对把杆,小八字站立,双手扶把。

由头顶带动做耗胸腰。

做法:由头顶带动,经上往远往后挑胸腰,达到胸腰与天花板平行的状态(头顶对正后方,鼻尖对天花板,一个八拍由头顶带动,一节节到胸腰,半拍停,半拍还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