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度紧急医学救援基地建设计划

合集下载

紧急医学救援基地建设标准(专科类)

紧急医学救援基地建设标准(专科类)
心理救援类:临床专家至少包括精神科医师、心理治疗师、精神科护士,缺少1类扣0.5分
应急医疗后备队
4.5分
查阅资料
1
队伍人数不少于20人,基础得0.6分,额外每10人加0.1分,封顶1分
0.5
队伍职责明确
0.5
队长应为国家卫生应急队员
0.5
人员组成合理,须包括行政、临床、护理、医技、药学等人员。护士医生比例不小于1:1。
物资管理
3分
实地查看
1
有应急物资效期验查记录,没有过效期物资,设备定期校验保证完好
查阅资料
1
有应急物资的储备计划与消耗补充方案,所有装备物资纳入本单位固定资产管理
查阅协议
1
重要物资应至少与2家供应商签订紧急供应协议
培训演练中心10分
中心硬件情况3分
实地查看
2
有专门紧急医学救援培训演练场地、教室,以及相关设备、耗材
1
近5年参加国家或市级相关类别演练或比赛。
1
每年基地内部相关类别医学救援演练至少1次
科研中心10分
研究团队
4分
查阅资料
4
各类别科研团队中至少有相关专业博士2人,硕士3人,基础得1分,额外每名博士加0.2分,硕士加0.1分,封顶4分
科研能力
4分查Biblioteka 资料4近5年内在国内外发表创伤/烧伤/传染病/中毒/心理救援类卫生应急、紧急医学救援、救治技术等相关文章,国内核心期刊每篇0.1分,SCI每篇得分为其影响因子向下取整×0.2,此项指标封顶4分
2
备有氧气、负压吸引器、移动呼吸机、抢救车、除颤仪,每类0.4分
2
配套设置重症病房、抢救室、观察室、治疗室,每类0.5分
各类别救治平台7分

救护基地建设方案

救护基地建设方案

救护基地建设方案背景灾难是人类无法避免的自然现象,如地震、洪水、火灾等,这些灾难都会对人民的生命和财产造成严重威胁。

在灾难发生时,一旦及时有效地进行救援,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生命和财产的损失,缓解灾难对社会的影响。

因此,建设一定规模、完善设施的救护基地,将有利于提高灾难救援的效率。

目的本文旨在探讨救护基地的建设方案,为相关部门提供建设救护基地的建议和思路,从而提高救援救护的能力和速度,减少灾难所带来的损失和影响。

建设内容救护基地是为应对各种灾害而建立的一种医疗服务机构,为救援人员提供医疗救治。

在建设救护基地的过程中,需要考虑以下建设内容。

建设规模建设救护基地的规模应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来制定。

•人口密度:救护基地的规模应与人口密度成正比,面积也应相应增加。

•灾害发生频率:灾害发生频率高的地方,救护基地应建设在更多的位置以提高救援覆盖率。

•易发灾害类型:不同类型的易发灾害需要不同类型的救援设施,因此需要考虑易发灾害类型,来确定救护基地的建设内容。

设备设施救护基地的设备设施决定了其救援能力和救援速度。

•医疗设备:救护车、急救箱、呼吸机、心电图等•物资储备:紧急救援食品、水、药品等•通讯设备:无线电、电话、卫星电话等•人力配置:医疗救护人员、后勤人员等建筑设计救护基地的建筑设计要符合其医疗服务的需要和规定要求。

根据不同的灾害场景和医疗服务需求,需要在建筑设计上优化以下几个方面。

•建筑材料:要采用抗震、防火、防水、防腐蚀等特性较好的建筑材料。

•空间划分:按照医疗服务流程划分不同空间,如检查室、急诊室、手术室、病房、药房及办公区等,划分合理、流程畅通。

•设施配套:空调、电源、供水、供气、排污等基本配套设施应完备。

•安全防护:应设计有防爆、防火、防盗、防水、防震等安全防护措施,确保医疗设施和人员安全。

管理机制救护基地的建设需要制定完善的管理机制,确保救援工作的高效性和顺畅性。

•组织机构:设立各级别组织机构,明确各单位职责,并建立领导机制。

紧急救援基地建设方案.

紧急救援基地建设方案.

沐阳县中医院综合类紧急医学救援基地建设方案根据《省卫生厅关于印发〈江苏省紧急医学救援基地建设管理指导意见〉的通知》(苏卫应急〔2012〕17号)文件精神,积极建设县级综合类紧急医学救援基地,更好地承担县内重特大突发事件伤(病)员的现场救治、转运救护和院内收治等工作,全面提升突发事件紧急医学救援综合能力和水平,现根据实际情况拟定我院救援基地建设方案:一、形势任务随着全县经济快速发展,自然环境和人类生产生活方式改变,发生和诱发突发事件因素日益增多,各类突发事件的发生渐呈上升趋势,各类医疗机构应对来自公共卫生、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社会安全等领域的突发事件形势日趋复杂,任务日渐繁重。

医院综合类及传染病类紧急医学救援基地需认清形势,积极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和安全期待值,做好突发事件紧急医学救援工作,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力争适应本县域公共安全面临的新形势、社会发展进步的新要求,全面提升紧急医学救援基地处理突发事件的综合能力和水平。

二、建设原则立足我院现有医疗资源,明确综合类紧急医学救援基地自身现状,严格按照省、市级紧急医学救援基地建设标准,依托宿迁市级各类应急医学救援基地平台,实行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力争3〜5年时间,建成优秀的县级综合性紧急医学救援基地,以更好地承担突发事件伤(病)员的现场救治、转运救护、院内收治、培训演练、物资储备、科学研究等任务和工作。

三、总体建设计划1、按照省、市级建设标准,完善组织体系、领导队伍、规范标准等建设;2、在市、县卫生计生委员会领导下,积极承担本县域内重特大突发事件群体性伤(病)员的现场救治、转运救护和院内收治等紧急医学救援任务;3、定期、规范组织开展县内及院内综合性和传染病类紧急医学救援业务培训和演练,开展紧急医学救援相关科研工作;4、建立可持续性发展的、相对稳定的人才、技术、设备、物资、信息等的应急储备工作;5、积极协助市、县内其它医疗机构开展紧急医学救援工作;6、及时向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报告突发事件紧急医学救援信息;7、根据实际情况及发展需求,参照基地建设标准不断完善各类急救物质。

紧急救援基地建设方案doc

紧急救援基地建设方案doc

紧急救援基地建设方案doc
无任何错误,有插图
一、紧急救援基地概述
二、紧急救援基地建设原则
1.以满足紧急救援任务需求为原则,保障紧急救援基地使用价值。

2.以最低成本投入达到最大效益为原则,优化紧急救援基地建设经济效益。

3.以安全高效可持续发展为原则,加强紧急救援基地建设的安全质量保障。

三、紧急救援基地建设内容
1.地理区位:选择满足紧急救援任务要求的救援场所,距离指定的紧急救援区域近,交通便捷,坐标及维度等全面掌握。

2.设施设备:紧急救援基地要求安装简易的设施及设备,以更好地投入紧急救援任务,例如电器设备、稳固的帐篷、物资备货柜、应急物资储备柜等。

3.安全管理:紧急救援基地要求定期巡查,加强基地安全管理,每一级的紧急救援基地均要求建立安全保卫责任制,防止基地被入侵,制定安全消防制度,并确保其实施有效。

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印发国际紧急医学救援工作指南(试行)等3项指南的通知

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印发国际紧急医学救援工作指南(试行)等3项指南的通知

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印发国际紧急医学救援工作指南(试行)等3项指南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已撤销)
•【公布日期】2016.05.10
•【文号】国卫办应急发〔2016〕18号
•【施行日期】2016.05.10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卫生医药、计划生育综合规定
正文
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
关于印发国际紧急医学救援工作指南(试行)等3项指
南的通知
国卫办应急发〔2016〕18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计生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委属委管医院:
为进一步规范和指导国家卫生应急队伍出境开展国际紧急医学救援工作,我委在总结援尼泊尔地震医疗卫生救援和援非抗击埃博拉出血热疫情等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组织制定了《国际紧急医学救援工作指南(试行)》、《紧急医学救援帐篷医院建设与行动指南(试行)》和《紧急医学救援帐篷防疫队建设与行动指南(试行)》(可从国家卫生计生委网站下载)。

现印发你们,请参照执行。

附件:1.《国际紧急医学救援工作指南(试行)》
2.《紧急医学救援帐篷医院建设与行动指南(试行)》
3.《紧急医学救援帐篷防疫队建设与行动指南(试行)》
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2016年5月10日。

紧急救援基地建设方案

紧急救援基地建设方案

沭阳县中医院综合类紧急医学救援基地建设方案根据《省卫生厅关于印发〈江苏省紧急医学救援基地建设管理指导意见〉的通知》(苏卫应急〔2012〕17号)文件精神,积极建设县级综合类紧急医学救援基地,更好地承担县内重特大突发事件伤(病)员的现场救治、转运救护和院内收治等工作,全面提升突发事件紧急医学救援综合能力和水平,现根据实际情况拟定我院救援基地建设方案:一、形势任务随着全县经济快速发展,自然环境和人类生产生活方式改变,发生和诱发突发事件因素日益增多,各类突发事件的发生渐呈上升趋势,各类医疗机构应对来自公共卫生、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社会安全等领域的突发事件形势日趋复杂,任务日渐繁重。

医院综合类及传染病类紧急医学救援基地需认清形势,积极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和安全期待值,做好突发事件紧急医学救援工作,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力争适应本县域公共安全面临的新形势、社会发展进步的新要求,全面提升紧急医学救援基地处理突发事件的综合能力和水平。

二、建设原则立足我院现有医疗资源,明确综合类紧急医学救援基地自身现状,严格按照省、市级紧急医学救援基地建设标准,依托宿迁市级各类应急医学救援基地平台,实行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力争3~5年时间,建成优秀的县级综合性紧急医学救援基地,以更好地承担突发事件伤(病)员的现场救治、转运救护、院内收治、培训演练、物资储备、科学研究等任务和工作。

三、总体建设计划1、按照省、市级建设标准,完善组织体系、领导队伍、规范标准等建设;2、在市、县卫生计生委员会领导下,积极承担本县域内重特大突发事件群体性伤(病)员的现场救治、转运救护和院内收治等紧急医学救援任务;3、定期、规范组织开展县内及院内综合性和传染病类紧急医学救援业务培训和演练,开展紧急医学救援相关科研工作;4、建立可持续性发展的、相对稳定的人才、技术、设备、物资、信息等的应急储备工作;5、积极协助市、县内其它医疗机构开展紧急医学救援工作;6、及时向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报告突发事件紧急医学救援信息;7、根据实际情况及发展需求,参照基地建设标准不断完善各类急救物质。

急救站点建设方案

急救站点建设方案

急救站点建设方案一、建设目标。

咱们建这个急救站点啊,就像给城市安上一个个“救命小站”。

目标就是要让突发疾病或者遭遇意外的人能在最短时间内得到专业的急救服务,让每一个生命都有被及时挽救的机会,把死神的脚步给死死拦住。

二、选址要点。

1. 人口密集区。

咱们得把急救站点建在人多的地方,像那些大型居民区啊,一个小区里老老少少的,万一谁有点事儿,能很快就找到咱急救站。

还有商业街,人来人往的,逛着街突然有人不舒服了,咱站点就在附近,那多方便。

就好比在鱼多的地方撒网,一有情况就能迅速出击。

2. 交通枢纽。

火车站、汽车站还有机场这些地方,那都是人流量大而且人来自天南地北的。

旅客们舟车劳顿的,很可能出现身体不适,在这些地方设急救站点,就像是给来来往往的人们吃了颗“定心丸”。

而且交通方便,急救车进出也顺畅,这就像是给急救工作开了“绿色通道”。

3. 学校和企业集中区。

学校里有那么多学生和老师,孩子活泼好动,磕磕碰碰的事儿少不了,老师工作压力大也可能突然生病。

企业呢,员工们忙起来连轴转,健康风险也大。

把急救站点建在这些地方附近,就像给他们身边安排了个健康“保镖”。

三、站点布局。

1. 功能分区。

首先是急救车停放区,这就像急救车的“专属小窝”,得宽敞点,方便车辆快速进出。

然后是急救处理区,这里要有足够的空间放置急救设备,像担架啊、除颤仪啊、氧气瓶啥的。

医护人员在这儿能迅速对患者进行初步处理。

还有候诊区,虽然咱希望患者能尽快被转运,但有时候可能需要稍微等一下家属或者做一些简单的交接,这个区域就得弄得舒适点,让患者和家属心里不那么慌。

2. 人员配置。

每个急救站点啊,得有经验丰富的急救医生和护士。

医生就像急救队伍的“指挥官”,得有临危不乱的本事,护士就像“得力助手”,手脚麻利地配合医生工作。

另外,还得有司机,这司机可不能是一般的司机,那得是车技超棒的,就像电影里的“赛车手”一样,能在马路上快速又安全地把急救车开到目的地。

四、设备与物资配备。

紧急救援基地建设方案

紧急救援基地建设方案

沭阳县中医院综合类紧急医学救援基地建设方案根据《省卫生厅关于印发〈江苏省紧急医学救援基地建设管理指导意见〉的通知》(苏卫应急〔2012〕17号)文件精神,积极建设县级综合类紧急医学救援基地,更好地承担县内重特大突发事件伤(病)员的现场救治、转运救护和院内收治等工作,全面提升突发事件紧急医学救援综合能力和水平,现根据实际情况拟定我院救援基地建设方案:一、形势任务随着全县经济快速发展,自然环境和人类生产生活方式改变,发生和诱发突发事件因素日益增多,各类突发事件的发生渐呈上升趋势,各类医疗机构应对来自公共卫生、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社会安全等领域的突发事件形势日趋复杂,任务日渐繁重。

医院综合类及传染病类紧急医学救援基地需认清形势,积极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和安全期待值,做好突发事件紧急医学救援工作,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力争适应本县域公共安全面临的新形势、社会发展进步的新要求,全面提升紧急医学救援基地处理突发事件的综合能力和水平。

二、建设原则立足我院现有医疗资源,明确综合类紧急医学救援基地自身现状,严格按照省、市级紧急医学救援基地建设标准,依托宿迁市级各类应急医学救援基地平台,实行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力争3~5年时间,建成优秀的县级综合性紧急医学救援基地,以更好地承担突发事件伤(病)员的现场救治、转运救护、院内收治、培训演练、物资储备、科学研究等任务和工作。

三、总体建设计划1、按照省、市级建设标准,完善组织体系、领导队伍、规范标准等建设;2、在市、县卫生计生委员会领导下,积极承担本县域内重特大突发事件群体性伤(病)员的现场救治、转运救护和院内收治等紧急医学救援任务;3、定期、规范组织开展县内及院内综合性和传染病类紧急医学救援业务培训和演练,开展紧急医学救援相关科研工作;4、建立可持续性发展的、相对稳定的人才、技术、设备、物资、信息等的应急储备工作;5、积极协助市、县内其它医疗机构开展紧急医学救援工作;6、及时向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报告突发事件紧急医学救援信息;7、根据实际情况及发展需求,参照基地建设标准不断完善各类急救物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沭阳县中医院
2016年度紧急医学救援基地建设计划
一、内外科系统开展常见病种的应急、急救的模拟演练
2016年7月上旬,全院拟组织一次内、外科系统多专业、多学科急救演练,选取内外科系统常见病,制定详细的演练计划,锻炼应急小组在疾病判断、患者(伤员)转运、实施抢救、治疗等流程上的能力,做到演练过程响应及时、工作井然有序。

二、积极参加市、县内急救技能竞赛,交流经验
为不断强化我院急救体系建设,进一步提高我院公共卫生服务和应急处置能力,我院将积极参与市、县内急救技能竞赛,与兄弟医院之间,增强合作,互相学习紧急救援经验。

三、组织全院医师进行急救技能培训、考核
我院在日常业务技能培训基础上,为进一步促进医疗技术人员熟练掌握急救知识和实践技能,切实提高临床医师医疗技术水平、业务素质和临床工作能力,全面提升医院急救水平,拟于2016年7月下旬,对全院医务人员进行了急救知识培训和实践技能考核,参加人数不少于420人。

此次考核注重实际技能的应用与规范,通过培训考核,进一步规范医务人员急救操作的标准,将其纳入临床医疗培训的常规培训,建立定期考核制度,保证质控措施的落实。

四、进行新上岗人员急救技能培训、考核
我院每年度均对新入职医务人员进行急救技能培训、考核,2016年8月中旬,将对新入职医务人员共90人进行培训(融入岗前培训计划)。

五、组织以职业中毒为背景的应急演练(内科多专科协同)
我院拟在8月下旬组织以职业中毒为背景的应急演练,联合县疾控中心,演练急性职业中毒的接报程序、防护服的穿脱、现场隔离带设置、病情诊断、患者转运、抢救、治疗等应急处置过程,提高及丰富我院实战经验。

医务科
2016年05月26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