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分析与设计计

合集下载

教学管理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案例

教学管理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案例

图 10-2 总体业务流程图分析
10.2.4 管理功能分析
按功能划分可将系统划分为教师管理、学生管理、用户管理、课程管理、成绩管理、教 学评价、奖惩管理、学籍异动管理、院系管理、课件管理、代码管理、报表打印等模块,如 图 10-3 所示。
教师管理:教务处对教师信息的添加、修改、查看、删除,教师可查看自己的信息,修 改自己的联系方式。
图 10-4 教师管理业务流程分析
图 10-5 教师管理数据流程分析
说明:教师被聘用后,教师档案转入学校人事部门,教务处根据教师档案录入教师的基
本信息,同时创建了一个用户类型为教师,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教师号的教师用户。教师登录
系统后可查看自己的基本信息及修改联系方式等信息,教务处可查看及修改所有教师的信
10.1.2 系统定义及目标
本系统的目的是开发“教学管理信息系统”,通过本系统对教务工作的各个环节进行管 理,实现教务处信息管理的电子化,提供一个电子化的管理平台。
教学管理系统的目标是:运用先进的信息处理技术和手段,建立起比较高效的教学管理 信息系统;解决教学管理中大量数据的收集、存储、检索和传递等问题,以减轻教务处工作 强度,提高工作效率和业务管理水平。其任务是建立起一个以计算机为基础的安全可靠的计 算机系统,实现业务处理电子化和管理手段科学化。
10.2 系统总体需求分析
10.2.1 组织结构
本案例系统中教务处下设 5 个科室:网络与信息管理科、教务科、学籍管理科、招生办 公室、教学研究与质量管理科。网络与信息管理科负责教务管理信息系统及处内办公设备和 网络的维护,负责对外联络与接待等事宜,处理国有资产管理。教务科负责协调日常教学运 行工作,组织实施教学计划、落实各学期开课、实习计划及教学任务;核查教师教学任务和 教学工作量,预算教学经费;组织教学秩序检查,考查教师的教学情况并处理教学中的问题; 负责办理校内外人员的进修、旁听手续。学籍管理科负责审核毕业生资格;补办毕业证明书, 组织在校生转专业、升留级、转学等工作,处理违反学籍管理规定的学生,学籍的维护和电 子注册。招生办公室负责编制、申报、落实普通本专科专业招生计划和分省来源计划;编制 学校招生章程,制定相关招生规定,组织网上招生宣传,组织实施远程录取工作;汇总新生 信息,统计分析相关信息,撰写招生总结;新生分班,编制学号,印制新生名册,维护教务 系统新生信息;审查新生入学资格;处理招生工作的遗留问题等。教学研究与质量管理科负 责新开课程的组织和评审,组织新专业的论证和申报、专业调整与建设,拟定教学改革方案, 组织课程建设工作。教务处组织结构图如图 10-1 所示。

新高考改革模式下的高校招生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分析

新高考改革模式下的高校招生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分析

I G I T C W技术 分析Technology Analysis64DIGITCW2024.01随着我国新高考改革的推进,如何提供信息服务以让考生和家长更好地了解学校信息已成为高校招生宣传工作的重点。

当前,各高校招生部门都在积极开展学校招生宣传体系的建设,然而烦杂的日常业务工作与紧张的人员编制制约着部分高校相关工作的开展;同时新高考的新变化也对高校招生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建设一套完整的高校招生综合服务平台以兼顾学校招生部门业务管理、考生服务、数据分析等需求很有必要[1]。

高校以往使用的录取系统、招生宣传官网、在线咨询平台、录取通知书打印、数据分析报告、迎新系统、招生数据上报等各类系统相对独立,数据流通大多依赖手工导入导出,维护和更新难度很大[2-3],可需设计一个高效的管理、服务、宣传、统计分析功能于一体的招生综合服务平台。

1 需求和挑战(1)在信息采集方面。

新高考改革涉及多类型、多形式、多来源的信息,包括考生基本信息、成绩信息、综合素质评价信息、志愿填报信息等,以及分省份、学校、专业的招生政策与计划、录取规则与投档数据等。

这些信息需要高校招生信息管理系统能够及时、精准地新高考改革模式下的高校招生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分析胡志超1,王淑慧1,2(1.衡阳师范学院,湖南 衡阳 421002;2.华中师范大学人工智能教育学部,湖北 武汉 430079)摘要:目前,全国新高考改革落地省份已有14个,全国高校招生录取系统全面升级,改革省份与非改革省份录取系统版本各不相同,设计与开发新的集数据管理、统计分析、决策支持于一体的招生信息管理系统,成为高校急需解决的问题。

文章在原有信息管理系统的基础上,根据新高考改革省份录取系统特点,开展了高校招生信息管理系统的优化设计与分析,以提升招生工作的智能性和科学化。

关键词:新高考改革;高校招生;信息管理系统doi:10.3969/J.ISSN.1672-7274.2024.01.021中图分类号:TP 311.5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码:1672-7274(2024)01-0064-04Design and Analysis of the University Enrollment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under the New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Reform ModelHU Zhichao 1, WANG Shuhui 1,2(1.Hengyang Normal University, Hengyang 421002, China;2.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Education Department of Huazhong Normal University, Wuhan 430079, China)Abstract: Currently, there are 14 provinces where the new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reform has been implemented nationwide. The national college enrollment and admission system has been comprehensively upgraded, and the versions of the admission systems in reformed and non reformed provinces are different. Designing and developing a new enrollment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that integrates data management, statistical analysis, and decision support has become an urgent problem for universities to solve. On the basis of the existing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and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rovincial admission system in the new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reform, the article has carried out optimization design and analysis of the college admission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to enhance the intelligence and scientificity of enrollment work.Key words: new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reform; college enrollment;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基金项目:本文系湖南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国家教育考试研究专项立项课题“湖南省高考综合改革背景下地方高师院校专业组模式录取实证研究”研究成果,课题批准号:XJK21BKS004。

系统分析与设计

系统分析与设计

系统分析与设计系统分析与设计是计算机科学与信息技术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它涉及到对系统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以便设计出能够满足用户需求的系统。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运用到各种技术和方法,确保系统的可靠性、高效性和易用性。

本文将从系统分析与设计的定义、重要性、流程及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

系统分析与设计是指通过对系统的调查研究,明确系统的功能、性能和约束条件,以及用户的需求和期望,最终设计出一个满足这些需求的系统。

在进行系统分析与设计时,首先要对系统的要求和问题进行充分的了解和分析。

这包括对系统的目标、范围、功能模块、用户群体等进行详细的调查研究,确保在后续的设计阶段能够准确地满足用户的需求。

系统分析与设计在软件开发过程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通过系统分析,可以帮助开发团队充分了解用户需求,避免在后期开发过程中出现重大变更和问题。

而系统设计则是将系统分析的结果转化为可实现的系统方案,包括系统结构、模块划分、数据流程、界面设计等方面。

一个好的系统设计能够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扩展性,减少开发成本和风险。

系统分析与设计的流程一般分为需求分析、系统设计、实施、测试和维护等几个阶段。

首先是需求分析阶段,通过对用户需求的收集和整理,明确系统的功能和性能需求。

在系统设计阶段,根据需求分析的结果,设计系统的结构和模块,并确定系统的数据流程和界面设计。

实施阶段是将设计方案转化为实际的系统,并进行相应的编码和集成。

测试阶段则是对系统进行全面的测试,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最后是维护阶段,对系统进行不断地更新和维护,确保系统能够持续地满足用户的需求。

在系统分析与设计过程中,有许多方法和工具可以帮助开发团队更好地进行工作。

比如结构化分析方法、面向对象分析方法、UML建模工具等,都可以帮助团队更好地理解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从而设计出更加高效和可靠的系统。

此外,还可以借助一些项目管理工具,如甘特图、进度表等,来帮助团队管理和跟踪项目进度,确保项目按计划进行。

钢铁企业生产资源平衡计划系统分析与设计

钢铁企业生产资源平衡计划系统分析与设计

An l ss a d d sg fp o u tv e o r e a a c ln i g s s e a y i n e i n o r d c i e r s u c s b ln e p a n n y t m
i r n a d s e le t r rs n io n t e n e p ie
摘 要 :针对 市场 需求剧 烈变动环境下 ,钢铁企业如何利 用有 限产 能、平衡 资源分配 、优化产 品组合 的问题 ,提 出了通过 生产资源平衡计 划系统 来解决的方法。在 系统功能 需求分析 的基础 上 ,通过数据 流 图、实体 关 系图、述 系统的设计 目标 、业务流程及子模块协作机制 。该 系统以基 于数 学优化和 智能计
21 0 2年 1月
计 算机 工程 与设计
COM PUTE E R NGI ERI NE NG AND S GN DE I
J n 2 1 a.02
Vo. 3 No 1 13 .
第3 3卷
第1 期
钢铁企业生产 资源 平衡 计划系统分析 与设计
周 秉 利 ,张 群
(.北京科技 大 学 经 济管理 学院 ,北京 1 08 ;2 1 0 03 .包头钢铁 ( 团) 司 ,内蒙古 包头 04 1 ) 集 公 10 0
2 .Ba t uS e 1C . oo te o ,Lt d,Ba t u0 4 1 oo 1 0 0,Chn ) ia
Ab t a t To ma e u eo h a a iy p o e l ,t a a c e o r e al c t n,a d t p i i r d c sc mbn t n i t e n sr c : k s f ec p ct r p ry o b ln e r s u c l a i t o o n o o t z p o u t o i a i s e l — m e o n e t r rs n e h iu t n o r ma ia l h n i g d ma d,t e p o u t e r s u c s b ln e p a nn ( P)s se i c n e p ie u d rt e st a i fd a tc ly c a g n e n o h r d c i e o r e aa c l n i g RB v y t m s o — s r c e o s l e t e p o lm. Th y t m d lo P i d f e a e n s s e f n t n r q ie n n l ss t r u h tu tdt ov h r b e e s s e mo e f RB s e i d b s d o y t m u c i e u r me t a ay i h o g n o mo e i g t o sl ed t l w ig a ,E d a r m ,a d s q e c ig a d l o l i a afo d a r m n k R ig a n e u n e d a r m. Th o l ft e s s e ,t e wo k p o e s a d t ei — eg a h y tm o h r r c s n h n t r c in ewe n p rso y t m r e c i e h d 1 e a t sb t e a t f s e a ed s rb d i t emo e.Th o s n eRBP s s e c n b l n et e p o u t er s u c sa l c t n b y tm a a a c h r d c i e o r e l a i y v o o c n i e i g a r n e o a t r ,s c s p o i ,d ma d o sd rn a g ff co s u h a r ft e n ,p o u t n c p ct n O o r d ci a a iy a d S n,a d a o t g a p i i t n e gn o — o n d p i no t z i n iec n n m ao ss i g o t e t a p i z t n a d i t l g n ea g rt ms h r f r a h b l y o r vd n u t e u p r o r d c it f n ma h ma i l t c o mia i n el e c l o i o n i h ,t e e o eh st ea i t fp o i i g f r h rs p o tf rp o u — i t n a d sl. i n ae o Ke r s io n t e n e p ie ;r s u c sb l n e r d c i n p a nn y wo d : r n a d s e le t r rs s e o r e a a c ;p o u t l n i g;o t i t n e g n o p i z i n ie m a o

超市库存管理系统信息系统分析报告与设计

超市库存管理系统信息系统分析报告与设计

超市库存管理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专业:班级:学号:姓名:二〇一五年七月课程设计评分标准一、系统规划(一)选题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各种类型规模的公司企业迅速崛起,许多从事生产和经营管理的企业都有自己生产和销售的产品,而这些产品都需要储存在仓库中,对于每个企业来说,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产品数量的急剧增加,所生产产品的种类也会不断地更新与发展,有关产品的各种信息量也会成倍增长。

面对庞大的产品信息量,如何有效地管理库存产品,对这些企业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库存管理的重点是销售信息能否及时反馈,从而确保企业运行效益。

而库存管理又涉及入库、出库的产品、经办人员及客户等方方面面的因素,如何管理这些信息数据,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充分考验着仓库管理员的工作能力,工作量的繁重是可想而知的,所以这就需要由库存管理系统来提高库存管理工作的效率,这对信息的规范管理、科学统计和快速查询,减少管理方面的工作量,同时对于调动广大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当前管理中存在的问题1.信息传递不透明商品信息反馈不及时,预测不精确,导致存货结构、周期不够合理,给企业造成了大量多余的物流成本。

沃尔玛超市与供应商之间的关系尚不够协调,信息传递尚不够透明。

2.库存管理系统不够完善目前该超市的库存管理系统还不甚完备,功能也并不强大,各个区域系统相互独立,口径不统一,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

有些地区的沃尔玛超市的库房还不是现代化的立体仓库,里面既没有铝货架,也没有负责搬卸、移动货物的升降式叉车,这样使库房的空间不能够充分得到利用,使单位储藏成本居高不下,而且货物的装卸搬运多依靠工人手工完成,这样势必增加货物破损、遗失的可能性。

同时由于库房管理人员的素质较低、工作随意性强,对货物码放的专无序的状态,缺乏明显的分类。

3超市高库存与缺货现象在一家沃尔沃门店中,可能畅销商品总是缺货,而非畅销品却总是占用了大量的资金和库存空间,这些商品数量庞大,严重影响着门店的库存周转率和资金周转率(三)系统需求分析1.组织结构分析图1 组织结构图财务部:进行日常业务会计科目的记录、监督、总结,为各个部门的业务开张提供资金支持. 销售部:对出售的商品的质量和数量进行统计,同时将数据反馈到采购部及系统中,以便做出下期的计划.采购部:主要负责对商品的采购,根据销售反馈的数据进行有针对性得采购,同时对即将采购的物品做出销售计划.库存部:主要负责商品的收发,并且严格做好记录,出具票据及将数据填写到系统中.销售部:对出售的商品的质量和数量进行统计,同时将数据反馈到采购部及系统中以便做出下期的计划.2)功能结构分析图2 功能结构图库存管理经理:整个库存管理部门的领导,信息查询进库管理部门:对于采购部门采购的货物进行统计并核查采购清单,登记货物详情,退货明细登记.货物管理部门:对于仓库安全,卫生的管理,将货物分类存放,对于货物定期检查,核实,迁移,库存警报.出库管理部门:货物出库明细,货品出库,商品退货返厂,商品来往明细.3)企业主要业务流程分析超市需要定期地进行库存商品的盘点,包括数量是否符合、商品报废情况等等,并核实账单是否相符。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是指对信息系统的需求进行分析和设计的过程。

在当今信息社会中,信息系统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而信息系统的设计质量
直接影响了企业的竞争力和发展速度。

因此,进行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具
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需要对用户的需求进行分析。

这包括对用
户的需求进行调研和收集,了解用户对信息系统的功能和性能方面的需求。

通过和用户的沟通和交流,我们可以进一步明确用户的需求,并确定信息
系统应具备的功能和特性。

接下来,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需要进行系统分析。

系统分析是指对已
有的系统进行调研和评估,找出现有系统的问题和不足,并确定改进的方向。

这包括对系统的运行效率、稳定性、安全性等方面进行评估和分析,
为后续的设计和改进提供依据。

最后,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需要进行系统的实施和测试。

系统的实施
是指将设计好的系统代码和数据库部署到实际的运行环境中,并进行调试
和配置,确保系统能够正常运行。

系统的测试则是指对系统进行各种测试,包括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和安全性测试等,以确保系统的质量和稳定性。

总结来说,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它直接影响
到信息系统的运行效果和用户的满意度。

通过对用户需求的分析和系统分析,可以设计出满足用户需求并且能够稳定运行的信息系统。

因此,对信
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的重视对于企业的发展非常重要。

网络计费系统的分析与设计

网络计费系统的分析与设计

个用户使用网络服务的计费情况 . 并可查询 相 应 的 原 始 流 量统 计 数 据 。
盘 互 控 制 界 面 需 求 管 理 人 员 通 过 界 面应 当能够控制整个系统的运行 此 界面应

图 1 计费系统模 型
当 具有 Wid ̄ 风 格 ,井 尽 可能 为舟 户 的查 n o- s 询提 供 方 便 。
关 键字 :网络 计 费 路 由器
基 于流 经 不 同 周 络 类 型 的所 有 网络 数 据 进 { 数 据 采 集 、 析 、 理 并最 终 产 生 相 应 的 亍 分 处 如 图 12所 示 。 图 中 可 见 , 费管 理 的核 心 、 从 计 份、 删障 等

网络使 用 费用 报表 的计 费 被 称为网 络计 费。 网培计费管理是 周络系统功能之一 , 计费 系统 的主要功能是 数据源提取通信流量 的 统 计信 息 、 收 费 对象 将 其 分 类 , 理 后 . 按 整 生
成 收 费报 告 1 .燕统 需 求
是计 费数据库 , 它存救各模块所需的源数据 和结 果 数 据 数 据 采 集 模 块从 路 由器 中提 取 『 流量数据 P 然后存储到数据库中 ; 计费址理
模 块 则 根 据 实 际 的 计 费需 球 .对 数据 库 中 的
计 费公式 管理
管理员可以根据公司
修改 ,只有在特殊情况下 才需要 系统维护人
员 的 参与 。
系统的可扩展性 罔络计 费系统 的可 扩 展性 主要体现在可 方便地增加网络 服务

圈3

计 费 系统 结 构 国

类型 、 计费节点 .以适应新的周络业务 的需 求 由于网络服昔 的类型很多 系统柏始不可 能包括所 有的网珞服务类型 。这就要求 系统

《系统分析和设计》PPT课件

《系统分析和设计》PPT课件

1.9 规划和模型化系统开发项目
• 选择好了开发方法后,系统开发人员必 须为需要的任务创建规划和模型。
• 一般地,开发团队使用项目管理工具来 达到最终结果。
开发方法
开发模型 项目管理工具
最终 结果
1.9.1 对比预测模型和适应模型
• 因为是预测性方法,结构化分析 把开发过程划分为一系列阶段, 叫做系统开发生命周期(SDLC) ,
1.5.2 事务处理系统
• 事务处理(TP)系统处理日常业务运行产生的数据。如客户订单处理、账目接收和保 单索赔处理等。
1.5.3 业务支持系统
• 业务支持系统为全公司不同层次的用户提供相关 工作的信息支持。这些系统可以分析事务数据、 产生管理和控制业务过程所需要的信息,为良好 决策提供信息。
• 业务支持系统能够与TP系统紧密合作。例如,当 公司向客户销售商品,TP系统记录这笔销售,更 新客户收支差额,并从库存中扣除。
1.5.6 信息系统集成
• 多数大公司需要事务处理、业务支持、知识管理 和用户生产率等系统的组合。
• 例如一个国际客户所购产品有问题并要求保单索赔,客户 服务代表把这个索赔要求输入到TP系统。这个事务更新另 外两个系统:一个是跟踪产品问题和索赔活动的知识管理 系统,另一个是有决策支持能力的质量控制系统。质量控 制引擎应用what-if分析确定是否应该做产品设计更改来减 少这种保单索赔。
• 1.7.1 建模: • 建模产生概念化或过程的图形化表示,系统开发人员可以进行分析、测试和修改。系
统分析员通过使用一系列业务、数据、对象、网络和过程模型来描述并简化信息系统 。
1.7.2 原型设计
• 原型设计可以测试系统概念并提供在做出最终决 策之前检查输入、输出和用户界面的机会。原型 是信息系统的早期版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hapter Map
Irwin/McGraw-Hill
Copyright © 2000 The McGraw-Hill Companies. All Rights reserved
SYSTEMS ANALYSIS AND DESIGN METHODS 5th Edition
Whitten Bentley Dittman
us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Obsolescence
Irwin/McGraw-Hill
Copyright © 2000 The McGraw-Hill Companies. All Rights reserved
SYSTEMS ANALYSIS AND DESIGN METHODS 5th Edition
Process of System Development
A system development process is a set of activities, methods, best practices, deliverables, and automated tools that stakeholders (Chapter 1) use to develop and maintain information systems and software.
The CMM Process Management Model The 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 (CMM) is a framework to assess the maturity level of an organization’s information system development and management processes and products. It consists of five levels of maturity as measured by a set of guidelines called the key process areas.
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 (CMM)
RISK
Level 5 OPTIMIZED Level 4 MANAGED
Level 3 DEFINED Level 2 REPEATABLE
Level 1 INITIAL
COMPETITIVENESS
Copyright © 2000 The McGraw-Hill Companies. All Rights reserved
Irwin/McGraw-Hill
Copyright © 2000 The McGraw-Hill Companies. All Rights reserved
SYSTEMS ANALYSIS AND DESIGN METHODS 5th Edition
Whitten Bentley Dittman
Irwin/McGraw-Hill
Copyright © 2000 The McGraw-Hill Companies. All Rights reserved
SYSTEMS ANALYSIS AND DESIGN METHODS 5th Edition
Whitten Bentley Dittman
Irwin/McGraw-Hill
SYSTEMS ANALYSIS AND DESIGN METHODS 5th Edition
Whitten Bentley Dittman
Life Cycle versus Methodology
• A system life cycle divides the life of an information system into two stages, systems development and systems operation and support. • A system development methodology is a very formal and precise system development process that defines (as in CMM Level 3) a set of activities, methods, best practices, deliverables, and automated tools that system developers and project managers are to use to develop and maintain information systems and software.
– Level 1—Initial: System development projects follow no prescribed process. – Level 2—Repeatable: Project management processes and practices are established to track project costs, schedules, and functionality. – Level 3—Defined: A standard system development process (sometimes called a “methodology”) is purchased or developed, and integrated throughout the information systems/services unit of the organization. – Level 4—Managed: Measurable goals for quality and productivity are established. – Level 5—Optimizing: The standardized system development process is continuously monitored and improved based on measures and data analysis established in Level 4.
SYSTEMS ANALYSIS AND DESIGN METHODS 5th Edition
Whitten Bentley Dittman
C H A P T E R
INFORMATION SYSTEM DEVELOPMENT
Irwin/McGraw-Hill
Copyright © 2000 The McGraw-Hill Companies. All Rights reserved
A System Life Cycle
Conversion
LIFE CYCLE STAGE System Development
LIFE CYCLE STAGE
using System Development Methodology
Lifetime of a System
System Operation and Support
Phases of a Representative Methodology
Irwin/McGraw-Hill
Copyright © 2000 The McGraw-Hill Companies. All Rights reserved
SYSTEMS ANALYSIS AND DESIGN METHODS 5th Edi AND DESIGN METHODS 5th Edition
Whitten Bentley Dittman
Chapter Three Information System Development
• • • • • • • • Describe the motivation for a system development process in terms of the 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 (CMM) for quality management. Differentiate between the system life cycle and a system development methodology. Describe eight basic principles of system development. Define problems, opportunities, and directives—the triggers for systems development projects. Describe the PIECES framework for categorizing problems, opportunities, and directives. Describe the traditional, basic phases of system development. For each phase, describe its purpose, inputs, and outputs. Describe cross life cycle activities that overlap all system development phases. Describe four basic alternative “routes” through the basic phases of system development. Describe how routes may be combined or customized for different projects. Differentiate between computer-aided systems engineering (CASE), application development environments (ADEs), and process and project management technology as automated tools for system development.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