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语文S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11课《程门立雪》教案(教学设计、说课稿、导学案)

合集下载

程门立雪教案

程门立雪教案

程门立雪教案教案:程门立雪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取的是中国古代成语故事《程门立雪》。

该故事出自《庄子·逍遥游》,讲述了孔子拜访程颢、程颐两兄弟的故事。

故事中,孔子在雪中站立等待程颢、程颐两兄弟,程颢、程颐看到孔子如此尊敬自己,便开门相见。

这个故事传颂了孔子尊师重道的品质,也体现了程颢、程颐的高尚师德。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成语“程门立雪”的来历,理解其含义,学会尊敬师长。

2. 通过学习成语故事,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传统文化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重点:理解成语“程门立雪”的含义,学会尊敬师长。

2. 难点:文言文阅读理解,把握故事的主题思想。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投影仪、成语故事课件。

2.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展示成语“程门立雪”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成语的含义。

然后简要介绍成语的来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故事内容,体会孔子尊师重道的品质。

3. 课堂讲解详细讲解成语“程门立雪”的含义,分析故事中人物形象,阐述孔子尊师重道的意义。

4. 互动环节提问:你们认为怎么样才能算尊敬师长?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看法。

5. 拓展延伸讨论:在生活中,我们如何践行尊敬师长的优良传统?6. 课堂小结7. 布置作业请同学们运用成语“程门立雪”编写一个小的故事,要求情节生动,富有教育意义。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程门立雪孔子的品质:尊师重道我们的行动:尊敬师长七、作业设计1. 编写一个运用成语“程门立雪”的小故事,要求情节生动,富有教育意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成语“程门立雪”,使学生了解了成语的来历和含义,培养了学生尊敬师长的品质。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成语的意义。

同时,通过互动环节,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使课堂氛围更加活跃。

11 程门立雪_教案

11 程门立雪_教案

语文教学设计
教材:语文二年级上册
课文:11 程门立雪
板块:教学设计—教案
设计思路:
这是一篇成语故事,写的是宋朝大学问家杨时尊敬师长,虚心求教的故事。

为了体现“为学而教”的思想,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主动学习。

教师“以学定教”,让学生在课前预习课文,自学生字,了解课文内容,谈出自己的收获,提出学生自己疑惑的问题,然后师生合作完成。

让每个学生在课堂上学有所获,即字词的掌握,课文内容的理解,思想道德品质的形成。

教学目标:
1.会认“程、宋、朝”等16个字。

2.会写“专、面、咱”等8个汉字。

学习新偏旁雨字头。

3. 朗读课文,能较完整地把这个故事讲出来。

4. 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关键词句的意思,学习杨时的优秀品质。

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
掌握本课生字新词,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体会课文中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勤学好问、尊敬师长的品质,学会感恩。

课前准备:
1.生字卡片。

2.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展示课件第十三屏)毛泽东主席给自己老师徐特立的信,教师深情地朗读。

(二)(展示课件第十四屏)居里夫人把鲜花献给自己的老师,教师解说画面。

(三)学生谈收获:(重点回答自己将来做一个怎样的人。


四、作业设计
(一)看拼音写词。

( ) ( ) ( )
( ) ( ) ( )
(二)把“程门立雪”讲给别人听。

(三)课外搜集成语故事及尊师的故事。

板书设计
11 程门立雪
爱学习
程门立雪
尊敬师长。

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程门立雪》优秀教学案例

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程门立雪》优秀教学案例
2.问题导向激发学生思考
案例中设计了一系列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问题导向的教学策略,让学生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深入理解课文内涵,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小组合作促进学生互动交流
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围绕课文内容展开讨论、交流。这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还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使学生在互动交流中共同提高。
(四)总结归纳
在总结归纳环节,我会邀请各个小组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引导学生共同总结课文的主要内容和尊师重道的价值观。然后,我会育学生要尊敬师长、团结互助。
(五)作业小结
为了巩固所学知识,我会布置以下作业:
1.摘抄课文中的生字词,并学会正确书写和运用。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导入新课的环节,我会以一个与课文相关的趣味问题引起学生的兴趣:“同学们,你们听说过‘程门立雪’的故事吗?你们觉得为什么杨时和游酢会在大雪天里站在程颐的门前呢?”这样的问题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导他们主动参与到新课的学习中来。接着,我会简要介绍《程门立雪》的故事背景,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好铺垫。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注重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让他们在学习中不断总结经验,提高自我认知。同时,我将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如学生自评、互评,以及教师评价等,全面关注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表现。在评价中,我将以鼓励为主,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建立自信。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课文《程门立雪》的内容和故事情节,掌握生字词,如“程、颐、拜、恭敬”等,并学会正确书写和运用。
2.学习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能运用到日常写作中,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程门立雪》教学设计

《程门立雪》教学设计

《程门立雪》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程门立雪”这个成语故事的内容和含义。

2、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和思考,理解故事中人物的品质和精神。

3、培养学生尊师重道的意识和良好的道德品质。

4、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理解“程门立雪”这个成语的含义和所蕴含的道理。

(2)引导学生感受杨时和游酢尊师重道的精神。

2、教学难点(1)如何让学生在现代社会背景下,深刻体会尊师重道的重要性,并将其落实到行动中。

(2)帮助学生理解故事中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变化。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朗读法、情境教学法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同学们,在上课之前,老师想问问大家,你们知道哪些关于尊敬师长的成语或者故事呢?(学生自由发言)(2)今天,老师要给大家讲一个新的成语故事,叫做“程门立雪”。

2、初读故事(1)教师朗读“程门立雪”的故事,学生认真倾听。

(2)学生自主阅读故事,圈画出不认识的生字和不理解的词语。

3、字词讲解(1)教师讲解故事中的生字和生词,如“程颐”“杨时”“游酢”“恭敬”等。

(2)让学生用这些生字和生词进行造句,加深理解。

4、故事讲解(1)请学生说一说故事的主要内容。

(2)教师引导学生梳理故事的情节:杨时和游酢去拜见程颐老师,老师正在屋里打坐休息,他们就站在门外静静地等候。

过了很久,程颐老师醒来,门外的积雪已经有一尺厚了,杨时和游酢却还在等候。

(3)提问:杨时和游酢为什么要在门外等候?他们等候的时候心里在想些什么?5、人物分析(1)组织学生讨论杨时和游酢的行为,思考他们是怎样的人。

(2)引导学生从他们的等待时间、态度等方面分析,感受他们尊师重道的精神。

6、联系生活(1)让学生想一想,在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尊敬师长的事情,或者自己有没有尊敬师长的行为。

(2)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经历,并说一说从中明白了什么。

7、深化理解(1)再次强调“程门立雪”这个成语的含义和所传达的精神。

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程门立雪》教案、教学设计

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程门立雪》教案、教学设计
4.口头表达:培养学生能够流利、准确地复述课文内容,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5.写作技巧:通过学习课文,引导学生学会运用生动的语言描绘场景,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基本写作技巧。
(二培养学生对语文的热爱。
2.探究学习: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文章中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探究能力。
3.分析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了解杨时和程颢、程颐两位老师的故事,感受尊师重道的传统美德。
“通过学习课文,我们知道了杨时为了拜师程颢、程颐,不畏严寒,站立在雪中等候。这种行为体现了尊师重道的传统美德,是我们应该学习的。”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以下问题:
a.杨时为什么要站在雪地里等待老师?
“大家看这幅图片,这是一位学生站在雪地里等待老师的故事。你们想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故事吧!”
(二)讲授新知
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注意纠正字音和停顿。
2.讲解生字词,帮助学生掌握生字,理解成语“程门立雪”的含义。
“同学们,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课文中出现的新字词。请大家注意观察这些字的笔画和结构,学会正确书写。同时,我们来探讨一下成语‘程门立雪’的意思。”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学生对《程门立雪》这一课的学习,培养他们的语文素养和尊师重道的情感,特布置以下作业:
1.抄写生字词:请学生将本节课学到的生字词,如“程”、“立”、“雪”等,每个字抄写5遍,并做到规范、美观。
2.成语造句:运用成语“程门立雪”造3个句子,要求句子通顺、形象生动,能够体现成语的寓意。
(五)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回顾成语“程门立雪”的寓意及其在实际语境中的运用。

小学二年级语文《程门立雪》教案、说课稿及教学反思

小学二年级语文《程门立雪》教案、说课稿及教学反思

【导语】《程门⽴雪》是⼀则成语故事,主要内容是宋朝学者杨时和同学去向程颐⽼师请教问题时,不愿意打扰⽼师午睡,宁愿在风雪中等待这⼀故事,以下是⽆忧考整理的⼩学⼆年级语⽂《程门⽴雪》教案、说课稿及教学反思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1.⼩学⼆年级语⽂《程门⽴雪》教案 第⼀课时 ⼀、读课题 要求念得好。

⼆、简介“成语” 1、简介“成语”,举例,如:⾃相⽭盾。

2、你知道有哪些成语。

再读课题。

三、听成语故事录⾳,学习⽣字。

1、听录⾳。

2、学习词语。

(1)读⽣字: 杨尊论尽冒敲等默久疼(师:这个字奶奶常⽤)慈祥容 (2)不看拼⾳,再齐读上⾯的⽣字。

按顺序齐读;打乱顺序齐读;⾃由读;指名读。

(3)给“杨、容”组词。

(4)了解“⿊”部⾸。

教师⽰范写“⿊”字部⾸和“冒”字。

提醒学⽣注意哪些地⽅。

(5)学⽣书写⽣字(表扬写字认真,写得好的学⽣) 三、朗读课⽂。

1、学⽣⾃由读课⽂。

(表扬姿势正确,读得快,读得响的学⽣) 2、给⼩节加序号。

3、指名学⽣⾃由选读课⽂某⼀⼩节,教师给评点指导。

4、教师⽰范读第三⾃然段。

(要求学⽣学着读) 5、指名读课⽂某⼀⼩节。

第⼆课时 ⼀、学习课⽂。

1、齐读第⼀⾃然段。

教师评点,要求学⽣读得好。

指名学⽣背诵。

2、练习 (1)杨时() 要求学⽣说⼀句话。

(2)杨时是宋朝()⼤学问家。

要求⽤上既……⼜…… 3、齐读第⼆⾄五⼩节。

4、指名学⽣分别读2-5⼩节。

5、理解“程门⽴雪”的意思。

(1)“程”是什么意思?(师简介“程颐”) (2)“门”是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 (3)成语中还缺什么?(谁和谁) 6、说话练习。

(1)程门(谁)和(谁)⽴雪。

(2)要求把“程门⽴雪”的意思说具体。

程门(谁)和(谁)⽴雪(),(),()。

(3)学⽣⾃由说。

“程门⽴雪”指的是()。

(4)指名说“程门⽴雪”指的是什么? (5)把“准备请教”、“谁和谁”、“站在”部分放在前⾯怎么说? 在这句话前⽤上“为了……”该怎么说? (6)在上⾯的话后加上“说明杨时是()的⼤学问家”怎么说? 7、读、背末⼀⼩节,完成练习。

程门立雪教案

程门立雪教案

程门立雪教案关键信息项:1、教学目标2、教学重难点3、教学方法4、教学过程5、教学反思1、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程门立雪”这个成语的含义和典故。

学生能够正确书写和运用“程门立雪”这个成语。

111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阅读、讨论和角色扮演等活动,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引导学生思考“程门立雪”所体现的精神,并能够联系实际生活进行分析。

112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感受古人尊师重道的美德,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

培养学生勤奋好学、尊敬师长的良好品德。

2、教学重难点21 教学重点理解“程门立雪”的典故和含义。

掌握“程门立雪”这个成语的用法。

211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深入体会“程门立雪”所蕴含的尊师重道精神,并将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3、教学方法31 讲授法讲解“程门立雪”的典故和含义,使学生对其有初步的了解。

311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程门立雪”所体现的精神,促进学生的思考和交流。

312 角色扮演法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更加生动地感受故事中的情境和人物情感。

4、教学过程41 导入通过讲述一些尊师重道的小故事,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出“程门立雪”这个主题。

411 讲解典故详细讲述“程门立雪”的典故,包括故事的背景、人物、情节等。

412 理解含义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程门立雪”的含义,教师进行总结和补充。

413 成语运用给出一些例句,让学生分析“程门立雪”在句中的用法,然后进行模仿造句练习。

414 深入探讨组织学生分组讨论“程门立雪”所体现的尊师重道精神在当今社会的意义和价值。

415 角色扮演选择部分学生进行角色扮演,重现“程门立雪”的场景,加深学生的理解和感受。

416 总结归纳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包括“程门立雪”的典故、含义、用法和所体现的精神。

417 布置作业让学生写一篇关于自己身边尊师重道的小故事,或者谈谈自己对“程门立雪”精神的体会。

5、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观察学生的反应和表现,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

程门立雪教案教学设计

程门立雪教案教学设计

程门立雪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理解“程门立雪”的成语故事,了解其背后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2.学习成语“程门立雪”的含义,掌握其用法。

3.培养学生尊敬师长、勤奋好学的品质。

4.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和讲故事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程门立雪”的成语故事,掌握成语的含义和用法。

2.教学难点:分析成语故事中的文化内涵,引导学生领悟尊师重道的道理。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成语故事,如“掩耳盗铃”“守株待兔”等。

(2)介绍“程门立雪”的成语故事,激发学生兴趣。

2.讲解成语故事(1)讲述“程门立雪”的成语故事,让学生了解故事背景和主要人物。

(2)分析故事中的关键情节,如程颐的严谨治学、杨时的尊敬师长等。

3.探讨成语含义(1)引导学生思考:成语“程门立雪”的含义是什么?4.学习成语用法(1)举例说明成语“程门立雪”的用法。

(2)让学生运用成语进行句子练习。

5.分析文化内涵(1)引导学生思考:成语“程门立雪”背后的文化内涵是什么?6.讲述成语故事(1)让学生分组,每组选一个代表讲述“程门立雪”的成语故事。

(2)评选出最佳讲述者,给予表扬。

7.课堂小结(2)强调尊师重道的道理,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践行。

8.作业布置(1)让学生课后搜集其他尊师重道的成语故事,下节课分享。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述成语故事,让学生了解“程门立雪”的来历和含义,培养学生尊敬师长、勤奋好学的品质。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和参与,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和讲故事能力。

课后,学生对成语故事产生了浓厚兴趣,积极参与作业布置,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但在教学过程中,仍有个别学生注意力不集中,需要进一步关注和引导。

总体来说,本节课的教学设计较为成功,达到了教学目标。

重难点补充:教学重点:1.通过故事讲述,使学生深刻理解“程门立雪”的成语意义,并能够将这一故事与尊师重道的传统美德联系起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程门立雪
杨时 爱学习
尊敬老师
反思: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言激趣 古诗,是我国文化百花园中一朵绚丽的鲜 花,它以和谐的韵律,敏锐的观察,奇妙的联
设计思路
这一环节的设计重在引起 学生对古诗学习的趣味,以简 练的语言激起学生乐于学习。
想,精巧的构思,精练的语言,含蓄的表 达, 博得人们的喜爱。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
3.前两句写花,后两句写什么?(蝴蝶, 上。这一环节促使学生对知识 黄莺)它们在花丛中干什么?(板书:翩翩起 的内化,润物细无声。 舞 放声歌唱)
想象:如果你是美丽的蝴蝶,可爱的黄莺, 游
戏在这美景中,会有什么感觉?怎么读?
(读,评)
让我们一起感受春天的生机勃勃(。齐读)春 天在你们的朗读中变得更美了,此刻你
(3)展开想象悟诗情:讨论从“春风又绿 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读懂了什么?
这节课,我们就运用上述学习古诗的方法,
学习《江畔独步寻花》这首古 诗。三、学习古诗《江畔独步寻 花》
(一)学习生字词,会读诗。 1. 借助拼音自读诗:遇到生字词,多读几 遍,把诗句读通顺。 2. 同伴合作学习“畔、莺、啼”三个生字:
11、 程门立雪 【教学目标】 1、能认识“程、杨、尊、敬、咱、待、疼、漫”8 个生字,会描写“杨、尊、敬、 咱、疼、漫”6 个汉字。积累本课 8 个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正确理解“程门立雪”的含义。 3、运用边读边想的方法学习课文,知道尊师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激发尊敬师长 的情感。
—— 逐步引导学生理解“程门立雪”的意思是:为了尽快弄清问题,杨时和他的同学站 在程老师家门口的雪地里默默地背书,静静地等待。说明了杨时很爱学习,也非常 尊敬老师。 后来用“程门立雪”形容尊师重教,恭敬受教。 五、课外拓展,完成练习。 1、杨时冒雪请教老师,还在雪地里等了好久。如果是你,你会这么做吗?为什么? 2、出示三幅图,讨论: 1 图上的老师各在干什么? 2 如果你有问题要请教老师,遇到图上的情况,会怎么做? 3选词填空。 六 、布置作业 收集中外名人尊敬老师的小故事,下次交流。
也来到江畔去看看吧!(展示课件第三屏)
(板书:花、蝴蝶、黄莺)
1. 指名读描写“花”的诗句。
2. 师:这花真多啊!多得
(展示课件第四屏)
用自己的话说出花的多。
1. 谁能读出花得多?指名读—评议—齐读
2. 如果让你用一个 词来形容这花,你用什
合理、大胆的想象建立在
么?(生自由说()结合学生回答板书:欣欣向荣) 学生对诗句含义理解的基础之
学生已具备自学生字词的 能力,教师给学生充分的学习 空间,并做扎实有效的检查。
看谁记得又快又牢。 3.教师检查生字学习:开火车读字卡。“江 畔、娇莺、恰恰啼”。
4.指名读诗,师生共评议。 (二)知诗人,解诗题。 1.学生交流杜甫生前资料。 2.教师简介写诗背景。公元 760 年,诗人 杜甫在饱经离乱之后,寓居四川成都,在西郊
5、面对这么懂事的学生,程老师的表现又是怎样的?指导朗读 4、6 节,重点体会
“急忙、心疼、久久”。
理解“久久没有说话”的意思。选择正确答案。 6、 想 象 : 程 老 师 望 着 门 外 的 大 雪 , 久 久 没 有 说 话 , 他 会 怎 么 想 ? 他 激 动 地
想:

7、分角色朗读 4、5 小节。 小结:程老师爱学生,真是一位值得尊敬的老师。 8、总结全文,正确理解成语“程门立雪”的含义。 学到这儿,大家一定能告诉老师,“程”指——“门”指——“立”指——“雪”指
指名读第二句。 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有什么想说
的?
(板书:蜡烛 轻烟)
同学们不妨多查查资料,了解当时的时代 背景,用自己的观点去理解这首诗的含义。
(五)朗读全诗,熟读成诵。
在学生已熟练掌握学习古 诗方法的基础上,大胆给学生 学习的空间,但教师要有引导 学习的方法,教会学生有的放 矢。
三、作业布置 课下搜集这首诗的写作背景,和同学交流 你自己的见解。 四、板书 设计
一首描
绘大自然美丽景色的古诗,齐读课题。 二、复习学习古诗的方法 以前,我们学过许多古诗,请同学们回忆
一下,我们是怎样学习的?
对于四年级学生而言,学 习方法的形成高于学习形式。
1 知诗人解诗题:交流王安石写诗的背
景资料。 2 解词连句知大意:借助注释及工具书 理解“一水间、数重山、还”的意思,画
出瓜 洲、京口、钟山的地理位置示意图。能用自己 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不说“落花”而说“飞花”,这是明写花 见解。 而暗写风。一个“飞”字,蕴意深远。由此我
们可以充分体会到诗人炼字的功夫。可以 毫不 夸张地说,这首诗能传诵千古,主要是其中的 警句“春城无处不飞花”,而这一句诗中最能
耀人眼目者,就在一个 “飞”字。谁能读出这种花飞
柳摇的美。 日落天黑时,长安城里《寒食》 (一)学习生字词,会读诗。
借助拼音自学“御、暮”两个汉字。指导学
生从意义上区分“暮、幕”,从而理解“日暮” 的意思。
指名读诗,要求读准、读通。师生评议。
第一课时教师充分地“扶”
(二)知诗人,解诗题。
着学生学,这一课时,教师主要
介绍课前搜集有关寒食节的资料。每年四月 引导学生学,为下一课时学生的
清明节的前一天。因为介之推是被火烧死的, 大家 自学打好基础。
在这天都不忍心举火,宁愿吞吃冷食,所以,这
天叫“寒食节”。 (三)解词连句知大意。 自由读诗,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把不懂的词
句作标记。
教会学生抓住重点语句理
共同交流下列词句的意思:“御柳、汉 宫、 五侯、无处、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 散入五侯家”。 (四)展开想象悟诗情。 让我们走进长安的春天,看看那里的景象 吧:
【教学重点、难点】 1、认识本课 8 个生字,积累 8 个词语,正确描写 6 个汉字。 2、运用边读边想的方法学习课文,正确理解“程门立雪”的含义,知道尊师是中 华 民族的优秀传统。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卡片等 【教学时间】 2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成语引入,揭示课题。 1、师:不久前,我们学了一个成语故事《狐假虎威》,说说我们还学过哪些成语故 事?如:望梅止渴、坐井观天、守株待兔、……
2 漫:(慢)换部首。漫天飞舞:图片理解词义。 3想一想:课文是围绕哪句话写的。 作 业:抄写生字,熟读课文
理解课文: 一.1、学生读课文,教师巡视。 2、指名交流。 4、出示主人公杨时的有关介绍。 二、再读课文,理解感悟。
第二课时
1、学习第一节。 1 指名两个学生配合读第一节。学习生字。 杨:木易杨,(场、扬)换部首,读准后鼻音。组词:杨树、杨柳、白杨 尊:平舌音,指名分析字形,当小老师教大家写一写。
出示:自由读课文,要求:
1 读准字音,认清字形,注意不加字、不漏字、不读错字。 2 交流,随机讨论并学习生字。 3 抓“默默地背书、静静地等待”,体会杨时爱学习的品质。 4 抓两处语言和“悄悄、默默、静静”等,体会杨时尊敬老师的品质。 5 生字:咱:读准平舌音,“我”的另一种说法。 待:(寺)加部首;(诗、持)换部首,组词:等待、接待、招待、待人接物…… 疼:后鼻音,与“痛”意思相同。病字头跟字义有关。
寒食 飞 花 御柳斜
蜡烛 轻 烟
五、课后作业 把今天的学习内容讲给父母听,看谁讲得
最棒。
六、板书设计
江畔独步寻花
花 蝴蝶
欣欣向荣 翩翩起舞
黄莺 放声歌唱
温故而知新。课堂上教师 生机勃勃 的每一句话都是学生学习的在
机组成部分。
第二课时 一、激趣导入
春色是美好的,人们希望自己的生活也如 春光一样,安静美好。杜甫借花、蝶、莺来歌 颂春。一起背诵《江畔独步寻花》。我们再走入春天 的长安城去看看寒食节的景象吧。
在)
谁来说说你理解了哪一句诗?(不用按照
顺序)
语文的学习时刻离不开
试着说出整首诗的意思。(教师引导) 字、词、句的训练。这一环节
(四)展开想象悟诗情。
不仅让学生练习说话,更是让
在理解诗句的过程中,我们知道了这是一首 学生体会诗中的意境。为指导
描写景物的诗,那杜甫都看到了什么呢?让我们 朗读做好铺垫。
们一定知道了杜甫写这首诗正是在赞美春光的
有机的延伸进一步帮助学
美好。谁能把对春的赞美带给大家。(指名配乐背 生走进诗句,走进诗人,感悟
诗()展示课件第五屏)
诗情画意。
四、课后延伸 诗中描绘的景色美吗?请大家闭上眼睛,
在我们面前出现了一条小路,小路两旁繁花似 锦,蝴蝶在飞舞,黄莺在歌唱,望着这一美景, 我 们真想把他画下来。(画画,展示)
2、学习第 2 小节。 师:课文是通过哪些词、句来写杨时爱学习、尊敬老师的呢?我们来读读第 2 小节。
1 找到相关的句子用直线划出来,再想想为什么。 2交流。为了尽快弄清问题,他们就冒着鹅毛大雪,一同去请教程颐老师。 抓 “争论、尽快、冒着、鹅毛大雪”
3 出示:比一比,哪一句好?为什么? 杨时和同学一同去请教老师。 杨时和同学(冒着鹅毛大雪)一同去请教老师。 4总结学法:刚才我们用“读一读、找一找、划一划、说一说”学习了第二小节 ,体 会了杨时爱学习的优秀品质,下面请大家用这四步法小组内合作学习第 3——6
浣花溪畔建成草堂,暂时有了安身的处所,心
情比较舒畅。春暖花开时节,他独自在江畔散
步赏花,写下了《江畔独步寻花》一组七首绝
面向全体学生,最大限度
句,这是其中的第六首。
地调动学生参与学习,感受学
(三)解词连句知大意。
习快乐的积极性。
指名讲讲你理解了哪些词语?(重点指导 理解江畔、独步寻花、蹊、压枝低、留连、自
2、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个成语故事,出示课题:36.程门立雪 1 学习生字:程 指名读(你注意读准了后鼻音、翘舌音)开火车读、齐读 2 指名读课题。正音。 3 齐读课题。 4老师板书课题,学生跟着书空一遍。 二 、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过渡:想知道“程门立雪”讲了怎样一个故事吗?让我们翻开书,自己读读课 文 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