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建筑
东京著名建筑

东京著名建筑东京,作为日本的首都和最大的城市,闻名于世。
在这座美丽繁华的城市里,有许多令人赞叹的建筑物。
它们不仅代表着日本先进的建筑技术,也是城市文化与历史的见证。
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几座东京著名建筑。
首先就不能忽略东京塔。
作为东京的标志性建筑之一,东京塔高达333米,是日本最高的自由铁塔。
它的外观仿照了法国的埃菲尔铁塔,但在塔身颜色上却选择了橘黄色,给人以温暖和亲切的感觉。
踏上东京塔的观景台,可以俯瞰到整个城市的壮丽景色,尤其是夜晚时分,五彩斑斓的灯光让东京塔显得格外迷人。
其次是明治神宫。
作为东京最重要的宗教场所,明治神宫凝聚了日本人对天皇及其家族的崇敬与敬意。
这座庄严肃穆的建筑深受游客和信众的喜爱。
明治神宫的建筑风格采用了典型的日式木结构,融合了传统与现代的元素。
每年的新年时间里,数以千计的人们会涌向明治神宫,祈求来年平安与幸运。
再次是交叉五感馆。
这座建筑位于东京都中央区,是一个以感官体验为中心的博物馆。
它不仅是一座建筑的外观,也是一个人类感官的天堂。
展馆内设有多个展区,每个展区都通过视觉、听觉、嗅觉和触觉等方式,让人们以全新的方式感受到世界。
例如,在一个充满花朵的房间里,你可以闭上眼睛,通过嗅觉和触觉感受不同花朵的芬芳和柔软。
除了以上提到的三座建筑外,东京还有很多其他值得一提的著名建筑。
其中之一是淺草寺,这是日本最古老、最重要的佛教寺庙之一。
它的红色楼阁和巨大的门楼令人印象深刻,是日本文化的象征。
而皇居也是不可错过的东京著名建筑之一,作为天皇的居所,皇居被环绕着美丽的皇居东御苑,是一片宁静的绿洲,与繁忙的都市形成鲜明的对比。
总的来说,东京的著名建筑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它们代表着日本独特的建筑风格和文化传统,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前来观赏。
每一座建筑都有着自己的故事和价值,正是这些建筑使得东京成为了一个充满魅力的城市。
无论是高耸入云的东京塔,还是凝聚着信众虔诚的明治神宫,亦或是充满艺术与想象的交叉五感馆,它们都是东京城市景观中的亮丽明珠,也是人们对东京无尽好奇和向往的源泉。
东京建筑景点

东京建筑景点东京有许多值得一游的建筑景点。
以下是一些推荐的景点:东京铁塔:作为东京的代表性建筑之一,被称为“东京之父”。
京都清水寺:日本最著名的寺庙之一,建于公元785年。
大阪城:日本江户时期最重要的城市之一,建于1593年。
横滨红砖仓库:日本最古老的砖厂之一,现在成为美术馆、商场、餐厅等文化空间。
金阁寺:日本京都的一座著名景点,建于1397年,有亲王住宅和庭院。
天守阁:日本城堡的主要建筑之一,用于观望和保护城市。
旧东京邮政博物馆:具有明治时期风格的建筑,现在用作培训和会议中心。
长崎天主教堂:被认为是日本最古老的天主教堂之一,建于1864年。
富士山五合目的山小屋:富士山登山者的重要候补站,拥有富士山的壮丽景色。
东京国际论坛:被认为是日本最著名的国际会议中心,建于1960年代。
东京站丸之内车站厅:由辰野金吾设计的车站,其全长约335米,正对皇居,外观由红砖白沿、混凝土与钢骨构成,于1914年竣工,是“辰野流”的代表性设计。
2012年,重建了因战争烧毁的第三层圆顶部分,得以重现全貌。
茑屋书店:由建筑师安藤忠雄设计,位于东京代代木公园旁,是集书店、咖啡店和艺术文化沙龙于一体的文化商业复合空间。
浅草文化观光中心:由建筑师隈研吾设计完成的浅草文化观光中心,位于东京最繁忙的老街区浅草寺附近,共有地上8层地下1层,每一层面都有各自的功能,是政府为推进浅草旅游观光事业而建。
东京多摩美术大学图书馆:这座造型特别、颇具未来感的建筑,是建筑大家伊东丰雄为多摩美术大学设计的图书馆,位于东京郊外的八王子校区。
此外,东京还有许多其他值得一游的建筑景点,如代代木体育馆、江户东京博物馆、东京圣玛丽大教堂等。
这些建筑景点不仅展示了东京的现代主义运动发展成果,也反映了日本建筑先驱的设计理念和技艺。
如需获取更多建议和推荐,可访问相关网站获取信息。
第四讲 日本古代建筑

住吉造——住吉大社
住吉大社位于大阪,坐落于海边,是献给海神与天皇的,它有 四座造型一致的神殿,三座成一字纵向排列,面向大海,一座 偏离主轴线。住吉造——建筑平面均为长方形,正面四开间, 侧面两开间。外墙板壁刷成白色,而立柱等构件则为朱红色。
神明造——伊势神宫 日本最神圣的神社是伊势神宫,位于三重市的海滨密林里, 分为内外两宫。“神明造”,以伊势神宫为代表;其特点是 社屋三开间,正面明间开门,屋顶也是悬山式。
1.营造之际,一统天下的德川家康(15421616,江户幕府创立者)为笼络丰臣秀吉 旧部,稳定政局,曾给与极大的财政援助, 故寺观壮丽极至极。
2.蓬莱山水庭院等国家名胜古迹,以及翠竹,菲 樱,晚枫等佳境绝景久负盛名。 近年来,尤以独 创之灯节庙会夜景驰名海外。
3.庭院 古都名刹依山傍水, 古朴茶室匠心独具, 卧龙池,龟鹤岛巧夺天功
室町时代的代表建筑-----鹿苑寺金阁
金阁寺 是世界文化遗产,正 式名 的金阁倒映在镜湖池中的景 观是京都的代 表性景观。
3、近期,16世纪中叶到19世纪中叶,即桃山、江户时代的建筑
姬路城的天守阁
桂离宫
“数寄屋、天守阁”
安土桃山时代是1573年至1603 年之间的一个年代 。
4.开山堂 供奉初代主持三江绍益禅师 之处,堂内纯金彩绘。 顶棚为丰 臣秀吉夫妇生前所乘御船及御车 遗物。
5.伞亭 时雨亭 日本茶道始祖千利休设计 之古茶室。亭顶为竹木伞状 结构,独具匠心。
江户时代
你印象中的江户时代是个什么样?漂亮的和服;被剃 掉了一半头发的男人;还是那文明于世的艺妓?
江户时代
镰仓时代的建筑主要有三种形式
“大佛样”(又称“天竺样”)
天竺样建筑在整体结构上属穿 斗结构体系在中国南方,穿斗 结构多用于民间较小型的建筑 上,较重要的殿堂的结构,或 用抬梁式,或穿斗抬梁并用。 而天竺样产生的背景却正与此 成对照,它是为体量庞大且等 级最高的东大寺大佛殿的再建 而引入的一种结构形式。
日本建筑

• 代表作:北野神社
-
返回
北野神社
-
严岛神社
• 历史: 平清盛在1146年(久安2年)担任安艺守官之后,严岛神社 就成为平氏一族参拜的地点,并且在1168年(仁安3年)时由平清源 开始社殿的建造。平家灭亡之后,取而代之的源氏一族仍然延续前例 给予神社非常优厚的礼遇,因此使得严岛神社得以继续保持昌隆。 严岛神社的社殿曾经在1207年(承元元年)与1223年(贞应2年)时 发生大火,并且在火灾之后进行修复。可能是因为屡次火灾的缘故, 导致社殿建筑的规模经过数次改变。而今日严岛神社的配置,是在 1325年(正中2年)一场台风后的修缮中大致底定,之后就不再有大 幅度的更动。自镰仓时代开始日本进入战国时代,长期的政情不安, 也导致了严岛神社逐渐衰败、荒废,这样的情况一直延续到1555年 (弘治元年),进入江户时代以后,由于明治政府与广岛藩的支持保 护,前来神社的香客络绎不绝。而今日严岛神社则是日本国内最重要 的观光景点之一。
-
法隆寺 金 堂 和 塔
返回
-
四天王寺
-
2.2
民族化和世俗化
• 背景:9世纪起,在封建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日本全面发 展了本民族的文化,也就提高了本民族的建筑水平,于是, 佛寺建筑中日本原创的因素增多了,渐渐形成了显著的民 族特色。这是天皇衰落,军事领主飞扬跋扈,文化的地方 性加大。同时,在武道士几乎成了宗教的情况下,佛教建 筑又世俗化了,把佛堂设置在家中。所以,世俗化又导致 佛教建筑民族化。
• 代表:凤凰堂
-
凤凰堂
• 日本建筑史中最杰出的建筑之一
-
2.3
和式,唐式,天竺式
• 和式:主要继承7~10世纪中国唐代佛教建筑,加入日本传 统的神社建筑因素 唐招提寺的鼓楼 京都莲花王院的本 堂
日本传统住宅建筑及和式室内设计

上级贵族的府宅周围,都 筑有高高的围墙,因此人们 只能从门口窥视院内的景 色——这也是一种身份的象 徵.
当然,按照社会地位和 品阶的不同,各个府邸的门 扉式样也是有所差别的。自 高向低,其样式可分为:四 足门--栋门--唐门--上土门。 另外,还有无檐式的土门 (又称「土御门」)。不过, 随著时间的推移,唐门和土 门渐渐成为同等级别的门式; 后来更合而为一,衍生出 「四足唐门」这种新的本门 式样来。四足门这种最高级 的正门,只有位居大臣以上 的公卿才可以建造。
寝殿建筑结构
整个寝殿造建筑整体的各种 各样的元素构成分别是:寝殿、 对屋、渡殿、透渡殿、中门廊、 钓殿.
它们的独特之处在于总体布 局不取内院式.中央有一幢正屋 叫寝殿,两侧各有厢房叫东对、 西对(对屋),其间连接的游廊 叫渡殿。更复杂一点的,在厢房 前再伸出叫中门廊的游廊,连接 池沼岸边的亭阁,是钓殿。中廊 的中段有四脚门,叫东中门和西 中门,是主要的门户。
在廊的中间大约会断开三个柱间距的宽度来修建一面通向内部庭 院的门,这种门被称为“中门”。这道门提供了一条从宅邸外部进入 内部庭院的通道。
对于廊的长度并没有硬性的规定,大部分廊都会以一个小的,被 称为钓殿的楼阁结尾。
廊位置示意图
钓殿
钓殿是修建在从对屋延伸出来跨越整个庭院的长廊最南边的楼阁 式建筑.每个寝殿造建筑都会有一个或者两个钓殿,一般情况下,每条 长廊都会以一个钓殿结构的建筑来结尾。钓殿的得名是因为该楼阁建 筑的修建一般都会临近庭院南边的人造池塘,因此据推测这些楼阁建 筑可能是供垂钓之用的。此外钓殿也经常是举行赏月聚会以及在炎热 的夏季傍晚的吹风乘凉的场所。
平安时代——寝殿造(794-1192年)
建筑知识:日本建筑的独特风格

建筑知识:日本建筑的独特风格日本建筑的独特风格日本建筑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建筑风格之一。
它的艺术形式和构造技术有着其独特的特点和魅力。
从传统神社到现代城市中的摩天大楼,日本建筑带给人们无尽的想象和惊叹。
本文将从日本建筑理念、建筑形式和特点等方面分析日本建筑的独特风格。
日本建筑理念日本建筑理念与欧美建筑有很大的差别。
在欧美建筑中,建筑师通常遵循“建筑是艺术”的思想,重视外表的美感和结构的稳固。
而在日本,建筑被视为生命,建筑师致力于创造和谐的环境和舒适的空间,而不是仅仅让建筑看起来好看和功能齐全。
他们在建筑设计中注重自然、空气和光线等要素的运用,追求自然与人的和谐共存。
日本建筑形式日本建筑形式有着强烈的反映本土文化的特征。
在建筑的木质结构上,采用了特殊的斜撑和接头等结构,使得建筑在地震等自然灾害中能够更加稳固和坚固,同时也体现了日本人对木材的重视和利用。
日本的建筑形式还包括了众多的风格,如寺庙建筑、民居建筑、城堡建筑等。
其中,寺庙建筑是最具有代表性的建筑形式之一。
寺庙建筑通常包括了多个建筑物和围墙,形成一个独特的寺庙景观。
寺庙建筑的结构特点除了利用木材结构外,还采用了独特的柱式风格,柱子以上采用了檩瓦屋顶,使寺庙建筑更加稳固,并且能够适应不同的气候条件。
日本民居建筑则是以家庭为中心的建筑形式,利用土坯和木材等自然材料,打造简朴的住宅。
民居建筑常见的特点包括了茅草屋顶、滑动门、榻榻米等,这些特殊的建筑材料和构造方式可以使建筑在气候方面更适应生活需求,同时也象征着日本人对自然、简单和生活的追求。
日本城堡建筑是由许多重叠的层级和平台构成,独具一格,常常象征着国家的权力和档次。
城堡建筑的设计结构精致复杂,常常巧妙地利用自然地形和水系,使得城堡建筑更加宏伟、引人注目。
日本建筑特点日本建筑还有许多独具特点的地方,如:1.独特的空间感日本建筑不是一栋建筑物,而是广阔的景观空间,表达了自然与人文之间的和谐。
特别是在内部空间设计中,包括了光线、颜色、材料等元素,使得建筑空间更加明亮、舒适和美丽。
日本古代建筑特点

日本古代建筑特点
日本古代建筑具有以下特点:
1. 木结构:日本古代建筑主要采用木材作为结构材料,包
括柱子、梁和榻榻米等。
这种木结构的特点使得建筑更加
灵活,能够适应地震等自然灾害。
2. 斜屋顶:日本古代建筑的屋顶多采用斜坡形状,称为
“斜屋顶”或“曲屋根”。
这种设计不仅能够防止雨水积聚,还能够增加建筑的稳定性。
3. 悬挑结构:日本古代建筑常常采用悬挑结构,即建筑物
的屋檐悬挑出去,形成一个凹角。
这种设计不仅能够提供
遮阳和防雨的功能,还能够增加建筑的美感。
4. 推拉门:日本古代建筑中常见的门窗形式是推拉门,称
为“障子”。
障子由纸和木框组成,可以根据需要随意开合,同时能够调节室内的采光和通风。
5. 庭院:日本古代建筑通常配有庭院,庭院被视为建筑的
一部分,用于与自然环境相融合。
庭院常常种植花草树木,布置水池或石头等景观元素,营造出宁静和谐的氛围。
6. 榻榻米:日本古代建筑的地面多采用榻榻米铺设。
榻榻
米是一种由稻草编织而成的垫子,铺在木地板上,提供舒
适的坐卧场所。
7. 分区设计:日本古代建筑通常采用分区设计,将建筑内
部划分为不同的区域,如起居室、卧室、厨房等。
每个区域都有特定的功能和布局,以满足不同的生活需求。
总体而言,日本古代建筑注重与自然环境的融合,强调简约、自然和谐的美学理念。
这种建筑风格在日本的传统文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并且对现代建筑设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日本有名的建筑

日本有名的建筑日本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而闻名于世。
从古老的寺庙到现代的摩天大楼,日本建筑融合了传统和现代元素,展现了独特的美学观念和工艺技术。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介绍几个日本有名的建筑,探索它们的历史背景和独特之处。
1. 京都清水寺位于日本京都市的清水寺是一座著名的佛教寺庙,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该寺庙建于公元778年,是日本最古老的木结构建筑之一。
其最令人瞩目的特点是“清水堂”,一座坐落在山坡上的悬挂式建筑,伸出悬崖。
清水寺以其优雅的建筑和壮丽的风景闻名,每年吸引着大量的游客和朝圣者。
2. 东京银座东京银座是一条著名的购物大街,被公认为世界上最昂贵的商业区之一。
这里充满了精致的建筑和高档的品牌店铺。
银座的典型建筑风格是现代主义,并带有独特的日本元素。
无论是显眼的霓虹灯还是高耸入云的摩天大楼,银座都是现代日本商业文化的象征。
3. 京都金阁寺金阁寺,正式名为禅宗寺庙鹿苑寺,位于日本京都市北部。
金阁寺是由三层金色建筑组成的,完美地反映了日本室町时代的建筑风格。
它坐落在一个美丽的花园中,被反射在湖上,创造出一幅绝美的画面。
金阁寺的特点之一是其屋顶上的金箔,它不仅悠久历史而且散发出一种神秘的光芒,吸引着无数游客。
4. 大阪城大阪城是日本历史上最重要的城堡之一,位于大阪市中心。
这座城堡建于16世纪,是日本战国时代的象征。
大阪城的独特之处在于其雄伟的建筑和防御系统。
城堡的石墙以及周围的水道构成了强大的防御系统,突显出日本中世纪军事建筑的优雅和智慧。
5. 东京塔东京塔是一座高333米的通信塔,位于东京市芝公园。
它是东京的一个标志性建筑,也是日本最受欢迎的旅游景点之一。
东京塔的设计灵感来自于法国的埃菲尔铁塔,但它融入了日本的传统元素。
特别是在夜晚,塔身会被绚丽的彩灯装饰,给人们带来了一种令人难忘的视觉享受。
以上所述只是日本众多有名建筑中的一部分。
无论是古老的传统建筑还是现代的高楼大厦,日本的建筑表达了其独特的文化和美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日本建筑(课程教学大纲)一,绪论1,学习目的2,内容及要点二,日本的自然和文化背景1,日本的地理形势2,日本的气候条件3,日本民族和日本文化4,日本历史发展概况三,日本古代建筑的类型1,城和町2,宫殿3,神社4,寺庙5,园林6,住宅町家(城镇住宅)农家(农村住宅)武家(武士住宅)7,茶室四,日本近代建筑1,文化的变迁2,新建筑类型3,新风格和新技术五,现代建筑1,现代早期2,新思想的传入3,重技术和重艺术的争论4,新风格新流派日本建筑一、绪论1.学习目的我们的东邻日本自古就与我们中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早在两千多年前的秦汉时期就有中国文化传入日本。
隋唐时期日本掀起了大规模,全方位学习中国的高潮,此后,日本长期以中国为学习和模仿的对象。
直到现在日本仍然保持着对中国文化的关注。
近代日本全面学习西方,迅速发展成帝国主义列强之一,转而对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国家进行侵略和扩张。
同时经济和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使之成为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之一。
日本民族在古代学习中国,近代学习西方以及现代高度发达的同时非常注重于保持和延续本民族的传统文化。
日本的奇特就在于它是世界上最现代同时最传统的国家。
日本的建筑和日本的文化一样。
古代学习中国,近代学习西方,后来又高度的现代化,然而不论何时,都始终保持着民族的传统。
学习和了解日本建筑不只是为了知道日本建筑的历史发展过程,更重要的是了解一种建筑,一种文化在和外来文化相融合的时候,是怎样相互促进,交互发展的。
日本的现代文化中具有明显的传统文化的因素,这一点是特别值得我们学习的。
在现代化的同时怎样保留,延续和发展民族文化传统,处理好现代和传统的关系问题,一直是我们长期研究但至今仍未很好解决的问题。
了解人家是怎样做的,无凝对我们将有很大的启发。
另一方面,在现代化的过程中,不是完全步西方的后尘,而是走出自己的道路,这一点也是日本做得比较好的,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2. 内容及要点本课程并非一般的日本建筑史,虽然其内容涉及日本古代、近代和现代建筑,但是重点不在于单纯学习建筑历史,而是通过了解日本的建筑的发展历史来理解日本现代、当代建筑的特征及其形成的原因。
这其中尤其重要的是要结合日本文化的特色及其发展,理解建筑与文化的关系。
日本当代建筑特色的形成决不只是建筑本身发展的结果,而是建筑与文化相结合,相互影响而发展的结果。
因此,课程内容中不仅有日本各历史时期的各种建筑类型的介绍,还有日本民族及其社会文化的发展等相关内容。
在日本历史和日本建筑发展史上,有两个时期是关键点。
一是隋唐时期学习中国,一是近代学习西方。
这两个时期是都是外来文化大规模进入日本,日本社会及文化大变化的时期,同时也是日本文化和日本建筑在矛盾冲突中大发展的时期。
今天日本建筑和日本文化的特色就是在这些文化冲突中形成的。
中国近代和改革开放以后的今天,也是外来文化大量进入的时代,日本的发展过程是值得我们研究和借鉴的。
二、日本的自然和文化背景1.日本的地理形势日本列岛处在亚洲的最东端,从地理学上来说,它是地球外壳的亚洲板块和太平洋板块边缘相碰撞、挤压而形成的一群岛屿。
地质构造复杂、脆弱、危险,几乎可以说整个日本是处在地球外壳的一条大裂缝上,全国各地布满火山,地热资源丰富,遍地温泉,矿藏少,地震频繁。
平均每天四次地震。
日本国地形呈长条状,北端的北海道相当于中国的东北,南端的琉球群岛接近中国的台湾。
全国面积三十七万二千多平方公里。
全部国土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个大岛和一千多个小岛组成。
山地约占全国土地的五分之四,全国有一百六十多座火山,其中五十多座是活火山。
2.日本的气候条件日本全国均四面临海,不论南北都是海洋性气候,但气温则相差甚远,南端属于热带气候,北边的北海道则与中国的东北相同,近寒带。
每年樱花开放的季节,“樱花前线”由南向北逐渐推移,成为日本气候特点的一大象征。
由于临海,夏秋两季台风较多。
地震和台风成了日本最常见的自然灾害,也是日本建筑中首先必须注意的。
由于日本岛国的地理和气候特点,虽然南北气温相差悬殊,但是气候类型和地理条件基本相同。
因此对于建筑来说,就不象中国传统建筑那样南北东西相差那么大。
3.日本民族和日本文化日本国除少量阿伊努人外,基本上是单一的大和民族。
目前人口一亿三千多万。
大多信奉神道教和佛教。
由于日本地理环境条件的严酷,导致了日本民族与生俱来的危机感,这种危机感一方面使日本人具有了团结协作,齐心协力,办事认真,严谨等优秀品质;另一方面也使日本人产生了对外扩张的倾向。
日本人循规蹈矩,按步就班,办事很有计划性,同时又不善于灵活应变。
在另一方面,这种保守性,也是日本人保持民族传统文化延续发展的强烈愿望的根本原因。
日本民族善于学习,在学习外来文化的同时又注意保持自己的特色。
今天的日本在高度现代化的同时,仍然保留着很多的传统文化的东西。
居住方式方面,日本人至今仍然保持着“榻榻米”的生活方式;穿着方面,日本人至今仍保持着穿和服的传统;年节行事方面日本人至今几乎保留着所有的传统节日及行事活动。
4.日本历史概况日本历史大体上可分为如下几个阶段:绳纹文化时代——弥生文化时代——古坟文化时代——奈良时代——平安时代——鎌仓时代——室町时代——安土/桃山时代——江户时代——近现代(明治、大正、昭和、平成)绳纹时代以前被称为先土器文化。
绳纹时代大约从公元前一万年~公元前300年左右。
考古发现有这一时期土器(陶器)和竖穴式住宅遗迹。
弥生文化时代大约从公元前300年左右(中国的战国时期)~公元270年左右(中国的三国时代),陶器普及,铁器开始出现。
有关日本历史的最早记载,是中国魏晋时期文献中关于邪马台国的记录(弥生后期约公元100~270年左右),倭奴国,邪马台国派使臣到中国进贡。
古坟文化时代约公元270左右(中国三国)~公元710左右(中国唐)。
统一国家形成。
约350年左右,大和朝廷建立。
和朝鲜,中国关系进一步发展,佛教传入,出兵朝鲜丰岛(百济、新罗),建立殖民地任那。
高塚发掘出家型埴轮,木造住宅出现。
公元593年,圣德太子执政。
公元607年,法隆寺建成。
公元630年,第一次派遣遣唐使。
公元645年,大化改新,首次采用年号。
公元663年,在朝鲜白村江日军败于唐军,此后放弃在朝鲜的权利。
公元708年左右,法隆寺再建。
▲奈良时代,公元710年迁都平城京(奈良)。
公元712年,《古事记》成书。
公元720年,《日本书纪》成书。
公元754年,唐鉴真和尚来日。
759年,唐招提寺建成。
▲平安时代,794年迁都平安京(京都)。
894年,遣唐使废止。
▲1185年,鎌仓时代。
1274年,元军来袭,文永四役。
1281年,元军来袭,弘安四役。
1282年,日莲役。
1336~1392年南北朝分裂。
▲室町时代,室町幕府1336~1573。
1369年,明太祖发布制止倭寇袭击诏书。
1392年,南北朝合一。
1491年,战国时代开始。
1543年,1549年,1569年,1573年,室町幕府滅亡。
▲桃山时代1582年,本能寺之变,信长去世。
1587年,秀吉,▲江户时代1603年,江户幕府開1615年,武家诸法度制定。
1633年,第一回锁国令。
1639年,第五回锁国令,锁国完成。
1790年,宽政異字之禁,朱子学振兴。
1825年,異国船打払(驱散)令1842年,異国船打払令废止。
1854年,日本和新条约缔结。
1858年,米、蘭、露、英、修好通商条约缔结。
1867年,大政奉还。
▲明治时代,1868年,明治维新。
1872年,新桥、横滨道开通。
1889年,大日本帝国宪法发布。
1890年,第一回帝国议会开会。
1894~1895年,日清战争(甲午战争)。
1895年,出兵台湾。
1899年,治外法权撤废。
1902年,日英同盟成立。
1904~1905年,日露战争。
1910年,日朝并合。
1912年,明治天皇去。
▲大正时代1913年,宪政拥护运动。
1914年,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出兵中国山东省胶州湾。
1915年,中国21条要求。
1923年,关东大震1926年,大正天皇去世。
▲昭和1927年,第一次出兵山东。
1931年,关东军军事行动开始(满洲事变)。
1937年,日中战争爆发。
同年,南京虐杀事件。
1938年,国家总动员法施行。
1941年,太平洋战争开始1945年,日本无条件降伏。
太平洋战争结束。
1946年,日本国宪法发布。
1951年,对日请和条约,日美安全保障条约签订。
1952年,日台和平条约签订。
1954年,自行队登足。
1956年,1957年,1970年,1972年,1978年,1980年,1989年▲1990年,平成三、日本古代建筑的类型1. “城”和“町”日本古代的“城”是封建领主制的产物,是日本古代的军事贵族——幕府将军和武士的领地。
它不同于中国古代的城(城市、城镇),而只是一个军事性的堡垒。
城一般选择地势较高处,四周砌筑高石墙,平面不规则。
石墙外有护城河,仅入口处有桥通过。
城的中心有一主体建筑叫“天守”,一般为多层楼阁式建筑。
石筑墙壁。
木屋架,下层较大,房屋较多,越往上越小,到顶层往往只有一间。
古代封建领主(将军、武士)之间互相攻战,如果城墙被攻破则退至“天守”,若天守也被攻破则彻底灭亡。
日本现在保存下来的城还有许多,比较著名的有:大阪城、福山城、冈山城、和歌山城、姬路城、名古屋城等。
今天,这些保存下来的古代的城都已在为了当地的名胜。
姬路城是日本现存的古城中最著名之一。
规模宏大,造型美。
建造于庆长6年(1601年)庆长14年建成,是日本城郭建筑最盛期的代表性遗构。
“町”有多重含义,城镇、村庄、街道、街区都可以叫做“町”。
在古代按一般建筑学的概念,“城”就是城市、街道,但在日本古代却不同,城只是堡垒,町才是城市和街道。
町在城的外围和周边,町的外面不再有城墙。
町大多是围绕着城而形成,所以叫“城下町”。
有的是在一座寺庙或神社前面形成集镇,所以“门前町”的情况也很多。
2. 宫殿日本古代的宫殿建筑总的来说比较朴素,不象中国的宫殿那样宏伟、豪华。
这是由于多方面的原因。
①,日本的传统建筑本来就崇尚简素,材料采用纯自然材料:木、石、草等。
色调也大多是以材料的本色为主。
不崇尚过多的雕饰。
②,日本古代经济,文化不甚发达,建筑不尚华丽。
③日本古代的政治体制是天皇制,在很长一段时间中,天皇大权旁落,幕府将军掌握实权,天皇只是象征,因此,皇室并未体现出最大的气派。
在日本历史上,气魄最宏大,最具代表性的皇宫是奈良时代的平城宫和平安时代的平安宫,这两个时代是日本历史上经济文化发展的一个高峰。
城市和皇宫的布局方式完全学习中国,城市的规划完全仿照中国唐代的里坊制,甚至连名称都一样。
平城京和平安京基本上是按照唐朝都城长安来规划布局的。
中轴对称,皇宫在北面正中,街区按里坊制划分,设东市、西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