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火腿加工工艺.ppt
合集下载
金华火腿的加工工艺技术

每堆高度 不超过 只 , 腿 肉 向上 , 腿 皮 向下 。
每隔
夭 上下调 换一 次 , 检查有 无虫 害 ,
并用火 腿滴下 的原 油涂抹 腿 面 , 使 腿 质滋 润 ,
此 时即成 新腿 , 如堆 登过 夏 就称为 陈腿 , 风
味更好 。 过 夏后 火 腿 的 重 量 约 为 鲜 腿 重 的
。
金华 火腿 的等级 标准 火腿 经 晾挂 、 发醉及堆 藏 以后 , 即可按 照 等 级标 准分 为特 级 、 一级 、 二 级 、 三 级 、 四级 个 等级 。
以选腿 时膘 要薄 , 色要 白。
腿 形 我 国火 腿 注 重 腿 形 , 以 选 择
脚爪 纤 细 , 小腿 细长 者 为佳 。 修腿 修腿前 , 先 用刮毛 刀 刮去皮 面
上 的残毛和 污物 , 使 皮面光 滑清 洁 。 然后用
削骨 刀 削平 耻骨 俗 称分水 骨 , 修整坐 骨 ,
除去 尾 椎 , 斩 去脊骨 , 使 肌 肉外 露 , 再 把过
畜产食品工 艺学讲义 安微农 业大学 牧医
系营养 学教 研室
市场短 波
▲ 浙江 省衡州 市区 肉类批 发交 易市 场 四 月八 日挂牌开 业 。 该市场 开业 后 , 原 设在市 区 的
五个检疫点 同时撤 消 , 取缔 市 区范 围的私 设屠 宰点 经 批准 的屠工集中到 市场 内屠宰作 业 进
入 市 区 销售 的鲜猪 、 羊 、 牛 肉类 产品 , 必须先 进入 市场 , 接受 集中检 疫 、 检验 , 统一 皮平整 ,
脚爪 细 , 腿 心丰 满 , 油头 即腿尖 小 , 无
裂缝 , 式 样美观 整洁 。 一级 每只约重
公斤。 腿样
整 洁 , 油 头较 小 , 无 虫蛀 及 鼠咬伤痕 。
金华火腿2222课件.ppt

清蒸火腿
健康功效: 火腿:健脾、补气、扩张血管 老少皆宜
吃金华火腿的方法
• 甜食法:一般是取火腿一大块,先用温开 水浸泡(热天泡半小时,冷天适当延长时间), 或者单料,也可配以蜜饯、果脯、莲子樱 桃等,加入少量冰糖或白糖,后用文火炖 煮,待腿皮酥软即可食用。
蜜汁火腿
• 健康功效: • 冰糖:和胃、健脾、润肺止咳
蜂蜜:补脾胃、润肺止咳、解毒
小资料
• 在2001年-2002年度金华火腿销量达到顶峰。 该年度生产各种商标牌号和无牌号的火腿 约有400万只,总销售额近10亿元。年外贸 出口约3000吨(70万只)。2003年11月, 金华火腿遭遇“毒火腿”事件后,给这个延续 1000多年的传统品牌带来灭顶之灾。外贸 出口仅为10吨,算算事件前后外贸出口减 少了多少?你还会想到什么?说明了什么?
干贝要小粒圆的才糯”。炖火腿的汤,撇去浮油,功用与
鱼肝油相仿。”鲁迅学过医学,通晓人体生理机能,懂得
食品营养,上述的说法,定有独到的根据。我们从鲁迅日
记中,可以看出,他十分爱吃金华火腿,并吃过贡腿——
“雪舫蒋腿”。他也曾品尝过云南火腿,并作了品评。
泰戈尔与金华火腿
• 1924年,印度大诗人泰戈尔访问中国。 这位世界大文学家,受到中国进步思想家, 诗人林长民等的接待,梅兰芳、梁启超等 作陪。宴席上的“火腿鸡丝方饺”等菜点,深 得客人的赞赏,鲜香美味口碑流传。泰戈 尔还问起了金华火腿的制作,成了中印友 谊的一段佳话。
金华火腿美名扬
锦绣金华
金华火腿
金华火腿产于浙江省金华地区诸县, 是我国传统肉类腌腊食品的精华 。它皮 色黄亮,肉色似火,以“色、香、味、 形”四绝而著称于世。
金华火腿的特点
外形 脚杆细直,爪弯皮薄,精多肥少,腿心 饱满,皮面平整,刀工光洁,形似竹叶为佳。
金华火腿的传统与现代制做工艺PPT课件

28
事件回放 2003年11月16日,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的《每周质量报告》揭露,拥有1200年历史的
浙江金华火腿在生产过程中,个别企业不但毫不注意卫生把关,专门有人收死猪、母猪、 公猪来做火腿,甚至为了驱赶苍蝇,防止火腿生虫生蛆,在泡制腿肉过程中竟大面积使用 敌敌畏。同时,个别企业的生产场地卫生条件极差,且制作金华火腿的腿肉没有严格要求, 甚至收购死猪肉来制作火腿。报道出现后,引发了“多米诺骨牌”式的信任危机。金华火 腿销售几乎停滞。
盐分浓度而异。干腌时用盐量越多或湿 腌时盐水浓度越大,则食品中食盐内渗 量越大,上升越快。
13
• 3.温度的控制 • 由扩散渗透理论可知,温度愈高,扩散渗透
速率愈迅速。 • 虽然腌制时温度愈高,时间愈短,但选用适
宜腌制温度必须谨慎小心,因为温度愈高, 微生物生长活动愈迅速,温度降低,腌制过 程则相对的慢的多。 4.空气 • 肉类腌制时,保持缺氧环境将有利于避免褪 色。
8
2、 修割腿坯
(1)整理 刮净腿皮上的细毛、黑皮 等。
(2)削骨 削平猪腿耻骨(眉毛骨), 修整股关节(龙眼骨),不“塌 骨”,不脱臼。
(3)开面 腿头(胫骨处)节上
面皮层处割成半月形,将油膜割
去。
(4) 修理腿皮 先在臀部修腿
皮,然后割去肚腿皮,最后揿出
胫骨、股骨、坐骨和血管中的淤
血,此时鲜腿已有雏形。
晒腿
包
堆分擦刷
防控修 燎整盖 去
虫温干
印蹄
装
叠级油霉
害湿刀 毛形章 壳
金华火腿加工工艺流程图
7
1、原料选择
金华火腿一般选择“两头乌”猪的鲜后腿,要求皮薄爪细,腿心饱满,瘦肉多, 肥膘少,肉质细嫩,腿坯重5~7.5kg,平均6.25kg左右的鲜腿最为适宜。 原料等级标准: 一等:肉要求新鲜,皮肉无损伤,无斑痕,皮薄腿细,腿心丰满; 二等:新鲜,无腐败气味,皮脚稍粗厚; 三等:粗皮大脚,皮肉无损伤。
事件回放 2003年11月16日,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的《每周质量报告》揭露,拥有1200年历史的
浙江金华火腿在生产过程中,个别企业不但毫不注意卫生把关,专门有人收死猪、母猪、 公猪来做火腿,甚至为了驱赶苍蝇,防止火腿生虫生蛆,在泡制腿肉过程中竟大面积使用 敌敌畏。同时,个别企业的生产场地卫生条件极差,且制作金华火腿的腿肉没有严格要求, 甚至收购死猪肉来制作火腿。报道出现后,引发了“多米诺骨牌”式的信任危机。金华火 腿销售几乎停滞。
盐分浓度而异。干腌时用盐量越多或湿 腌时盐水浓度越大,则食品中食盐内渗 量越大,上升越快。
13
• 3.温度的控制 • 由扩散渗透理论可知,温度愈高,扩散渗透
速率愈迅速。 • 虽然腌制时温度愈高,时间愈短,但选用适
宜腌制温度必须谨慎小心,因为温度愈高, 微生物生长活动愈迅速,温度降低,腌制过 程则相对的慢的多。 4.空气 • 肉类腌制时,保持缺氧环境将有利于避免褪 色。
8
2、 修割腿坯
(1)整理 刮净腿皮上的细毛、黑皮 等。
(2)削骨 削平猪腿耻骨(眉毛骨), 修整股关节(龙眼骨),不“塌 骨”,不脱臼。
(3)开面 腿头(胫骨处)节上
面皮层处割成半月形,将油膜割
去。
(4) 修理腿皮 先在臀部修腿
皮,然后割去肚腿皮,最后揿出
胫骨、股骨、坐骨和血管中的淤
血,此时鲜腿已有雏形。
晒腿
包
堆分擦刷
防控修 燎整盖 去
虫温干
印蹄
装
叠级油霉
害湿刀 毛形章 壳
金华火腿加工工艺流程图
7
1、原料选择
金华火腿一般选择“两头乌”猪的鲜后腿,要求皮薄爪细,腿心饱满,瘦肉多, 肥膘少,肉质细嫩,腿坯重5~7.5kg,平均6.25kg左右的鲜腿最为适宜。 原料等级标准: 一等:肉要求新鲜,皮肉无损伤,无斑痕,皮薄腿细,腿心丰满; 二等:新鲜,无腐败气味,皮脚稍粗厚; 三等:粗皮大脚,皮肉无损伤。
项目九火腿制品加工技术PPT课件

10
任务一 西式火腿加工
11
一、西式火腿的分类
鲜艳的腌制肉红色, 极少的脂肪和结缔组 织,多汁味厚滑嫩可 口的组织,切面基本 没孔洞和裂隙,有大 理石纹状,有良好咀 嚼感而不塞牙,营养 价 值丰富。
12
西式火腿种类繁多,虽加工工艺各有不同,但 其腌制都是以食盐为主要原料,而加工中其他调味 料用量甚少,故又称之为盐水火腿。
项目九 火腿制品加工技术
主要内容
概述 任务一、 西式火腿的加工 任务二、中式火腿的加工 任务三、几种成型火腿加工 任务四、火腿制品加工主要设备
1
本章学习目标
熟悉西式火腿制品的种类及特点; 掌握西式火腿制品的加工工艺; 了解中式火腿制品的分类; 掌握腌制、发酵、晒腿、修腿的步骤和要求。
2
一、分类
40
5.蒸煮与冷却
蒸煮后的火腿应立即进行冷却,采用水浴 蒸煮法加热的产品,是将蒸煮篮重新吊起 放置于冷却槽中用流动水冷却,冷却到中心 温度40℃以下。用全自动烟熏室进行煮制 后,可用喷淋冷却水冷却,水温要求10〜 12℃,冷却至产品中心温度27℃左右,送 入 0〜7℃冷却间内冷却到产品中心温度至1 〜7℃,再脱模进行包装即为成品。
30
1.原料肉的选择及修整 原料应选择经卫生部门检验、符合鲜售要 求的猪的臀腿肉和背腰肉,选好的原料肉 经修整,去除皮、骨、结缔组织膜、脂肪 和筋腱,使其成为纯精肉。 然后按肌纤维 方向将原料肉切成不小于300g的大块。
31
2.盐水配制及注射 1).盐水的配制
盐水的主要组成成分包括食盐、亚硝酸钠 、糖、磷酸盐、抗坏血酸钠及防腐剂、香 辛料、调味料等。按照配方要求将上述添 加剂用0〜4℃的软化水充分溶解,并过滤 , 配制成注射盐水。
1)、原料选择
任务一 西式火腿加工
11
一、西式火腿的分类
鲜艳的腌制肉红色, 极少的脂肪和结缔组 织,多汁味厚滑嫩可 口的组织,切面基本 没孔洞和裂隙,有大 理石纹状,有良好咀 嚼感而不塞牙,营养 价 值丰富。
12
西式火腿种类繁多,虽加工工艺各有不同,但 其腌制都是以食盐为主要原料,而加工中其他调味 料用量甚少,故又称之为盐水火腿。
项目九 火腿制品加工技术
主要内容
概述 任务一、 西式火腿的加工 任务二、中式火腿的加工 任务三、几种成型火腿加工 任务四、火腿制品加工主要设备
1
本章学习目标
熟悉西式火腿制品的种类及特点; 掌握西式火腿制品的加工工艺; 了解中式火腿制品的分类; 掌握腌制、发酵、晒腿、修腿的步骤和要求。
2
一、分类
40
5.蒸煮与冷却
蒸煮后的火腿应立即进行冷却,采用水浴 蒸煮法加热的产品,是将蒸煮篮重新吊起 放置于冷却槽中用流动水冷却,冷却到中心 温度40℃以下。用全自动烟熏室进行煮制 后,可用喷淋冷却水冷却,水温要求10〜 12℃,冷却至产品中心温度27℃左右,送 入 0〜7℃冷却间内冷却到产品中心温度至1 〜7℃,再脱模进行包装即为成品。
30
1.原料肉的选择及修整 原料应选择经卫生部门检验、符合鲜售要 求的猪的臀腿肉和背腰肉,选好的原料肉 经修整,去除皮、骨、结缔组织膜、脂肪 和筋腱,使其成为纯精肉。 然后按肌纤维 方向将原料肉切成不小于300g的大块。
31
2.盐水配制及注射 1).盐水的配制
盐水的主要组成成分包括食盐、亚硝酸钠 、糖、磷酸盐、抗坏血酸钠及防腐剂、香 辛料、调味料等。按照配方要求将上述添 加剂用0〜4℃的软化水充分溶解,并过滤 , 配制成注射盐水。
1)、原料选择
肉制品加工技术—中式火腿加工技术

第六次上盐
第五次用盐后过7d左右
同上
第七次上盐翻倒
第六次上盐后
腌制
三、操作要点
4.洗晒和整形
浸泡和洗刷:10℃,10h 第二次浸泡:水温5-10℃,时间4h 晾晒:3-4h 整形:外形美观,肌肉更加紧缩, 有利于贮藏时发酵
三、操作要点
5.发酵
发酵作用是达到火腿成熟,因为 经腌制后还没有达到特有的芳香 气味,还必须经过一定时间的发 酵,使其发生肉的变化,才能具 有独特芳香气味。
二、金华火腿加工工艺流程
工艺流程:
鲜猪肉后腿
修割
腌制
浸腿
洗腿
晒腿
整形
上盐6-7次
发酵
落架堆叠
成品
二次
若干次
三、操作要点
1.鲜腿的选择与切割
火腿主要原料是鲜猪后腿
要求: 重量:鲜腿重量以5~6kg为宜,如过大时不易腌透或腌制不均匀;过小肉质太嫩,腌制时失水量
大,不易发酵; 皮薄:鲜腿皮愈薄愈好,粗皮大腿,腿心瘪薄,有严重红斑者不宜加工火腿,皮的厚度一般以
课总程小结结
1、中式火腿的概念 2、金华火腿的工艺流程、操作要点、质量规格
课后思考
如何对金华火腿的传统工艺进行改进?
3mm以下为宜; 肥膘:一般肥膘厚度在2.5cm左右,色要洁白; 腿形:选择细皮小爪,脂肪少,腿心丰满的猪腿。
三、操作要点
2.鲜腿的修整
整形的目的:使火腿有完美的外观,而且对腌后 火腿的质量及加速食盐的渗透都有一定的作用。
先用刀刮去皮面的残毛和污物,使皮面光洁, 然后将周围过多的脂肪和附着肌肉表面的碎肉 割去,将鲜猪腿修整成“琵琶形”。
吊挂发酵3-4个月,至肉面上逐渐 长出绿、白、黑、黄色霉菌时即 完成发酵。
金华火腿加工

头盐要求在腿坯的整个肉面上全部洒一层盐,胫 骨上方皮面距肉面6~8cm的区域也要撒到食盐, 撒不到食盐的部位要单独涂擦。肉面中央为骨骼 和大血管所在部位,食盐渗透慢,微生物容易繁 殖,用盐时要适当加厚。 第一次用盐量为总用盐量的25%左右。
第二用盐又称“上大盐”,于第一次 用盐后24h内进行。 上大盐占总用盐量的40%左右,要使 整个肉面被一较厚盐层覆盖,边缘不 易洒上盐的部位要涂擦食盐,三签部 位(即膝关节、髋关节和荐关节的内 侧)用盐量要比其它部位高1倍。胫 骨上方皮面用盐范围缩小为4~5cm ,其它部位不能上盐。
中国的金华火腿、宣威火腿和如皋火腿
美国的乡村火腿(Country-style Ham)
金华火腿最早在浙江金华、东阳、义乌、兰溪、浦 江等地加工,当时,这些县均属金华府管辖,故而 得名。又因金华位于长江以南,也称南腿,历史上 曾被列为贡品,故又有“贡腿”之称。 中国火腿以金华火腿最负盛名。其特点:皮薄、色 黄亮、爪细,以色、香、味、形“四绝”为消费者 所称誉。相传金华火腿定名于宋朝,早在公元1100 年间的唐朝时期,距今900多年前民间已有生产, 它是一种具有独特风味的传统肉制品。
腌制期间上盐5~7次,所用食盐一般不添加硝酸 盐或亚硝酸盐,如果添加,通常于第一或第二次 上盐时均匀混合于食盐中一次用完。
七次上盐的数量和部位各不相同,其口诀为:头 盐上滚盐,大盐雪花飞,三盐四盐扣骨头,五盐 六盐保签头。
上盐手法
堆叠腌制
腌制后期
头盐即第一次用盐,又称“出水盐”,其目的是 腌出肌肉内部的残余血水,抑制微生物侵入。
在火腿发酵期间,由于水分散失,腿皮和肌肉干缩 ,骨头外露,通常于4月10日左右要将腿从发酵架 上取下进行修割整形,即“修燥刀”。
第二用盐又称“上大盐”,于第一次 用盐后24h内进行。 上大盐占总用盐量的40%左右,要使 整个肉面被一较厚盐层覆盖,边缘不 易洒上盐的部位要涂擦食盐,三签部 位(即膝关节、髋关节和荐关节的内 侧)用盐量要比其它部位高1倍。胫 骨上方皮面用盐范围缩小为4~5cm ,其它部位不能上盐。
中国的金华火腿、宣威火腿和如皋火腿
美国的乡村火腿(Country-style Ham)
金华火腿最早在浙江金华、东阳、义乌、兰溪、浦 江等地加工,当时,这些县均属金华府管辖,故而 得名。又因金华位于长江以南,也称南腿,历史上 曾被列为贡品,故又有“贡腿”之称。 中国火腿以金华火腿最负盛名。其特点:皮薄、色 黄亮、爪细,以色、香、味、形“四绝”为消费者 所称誉。相传金华火腿定名于宋朝,早在公元1100 年间的唐朝时期,距今900多年前民间已有生产, 它是一种具有独特风味的传统肉制品。
腌制期间上盐5~7次,所用食盐一般不添加硝酸 盐或亚硝酸盐,如果添加,通常于第一或第二次 上盐时均匀混合于食盐中一次用完。
七次上盐的数量和部位各不相同,其口诀为:头 盐上滚盐,大盐雪花飞,三盐四盐扣骨头,五盐 六盐保签头。
上盐手法
堆叠腌制
腌制后期
头盐即第一次用盐,又称“出水盐”,其目的是 腌出肌肉内部的残余血水,抑制微生物侵入。
在火腿发酵期间,由于水分散失,腿皮和肌肉干缩 ,骨头外露,通常于4月10日左右要将腿从发酵架 上取下进行修割整形,即“修燥刀”。
金华火腿加工工艺

覆四盐
第四次上盐又称“覆四盐”,于覆三盐后第6d 进行,用盐量为总用盐量的12%,主要目的是 为了进一步脱水。
经过上下翻堆后调整腿质、温度,并检验三签 处上盐溶化程度,如大部分已溶化需要再补盐, 并抹去腿皮上的粘盐,以防止腿的皮色发白无 亮光。
覆五、六盐
覆四盐后第7d进行“覆五盐”,一般只在三签 部位补盐而达到肌肉最厚处之深层腌透的目的, 其它部位不再用盐,用盐量为总用盐的3%左 右。
堆叠后熟 恒温库内堆叠8~10层,控制温度25~30 ℃ ,相对湿 度60 %以下,后熟10d,即为成品
新工艺火腿
注射腌制法代替传统中的干腌,可以使成品盐 含量得到标准化控制。
紫外灯照射和O3处理能使火腿产生多种挥发 性风味物质,明显改善新工艺火腿的风味。
小组成员及分工情况
葛丽侠:概述及原料选择部分 王嘉雯、杨多佳、郭瑛紫、张向荣:传统加工工艺部分 陈欢:加工工艺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陈立丹、黄彬:金华火腿加工新工艺 彭霞、付丹丹:相关图片及视频
将腌好的鲜腿晾挂于宽敞通风、地势高而干燥 库房的木架上,彼此相距5~7cm,继续进行 2~3个月发酵鲜化,肉面上逐渐长出各种霉菌 这时发酵基本完成,火腿逐渐产生香味和鲜味。
发酵中的注意问题(1)
一般情况下,肌肉面霉菌以绿霉为主,黄绿相间,称 为“油花”,表明火腿发酵正常,肌肉中食盐含量和 水分活度及发酵室温湿度适宜。
扩展市场,开发未来,实现现在。2020年12月8日星 期二上 午11时 7分57秒11:07:5720.12.8
做专业的企业,做专业的事情,让自 己专业 起来。2020年12月上 午11时7分20.12.811:07December 8, 2020
时间是人类发展的空间。2020年12月8日星期 二11时 7分57秒11:07:578 December 2020
[创业加工技术培训]香肠(火腿)加工工艺技术 PPT课件
![[创业加工技术培训]香肠(火腿)加工工艺技术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30c31a533687e21ae45a923.png)
三、操作要点
1、选择原料
• 原料肉可采用猪、牛、羊、鸡、鱼等的肉,以猪肉为主,猪肉的风味 最好。猪肉要求健康、新鲜卫生,瘦肉以腿臀肉为最好、肥膘以背部 硬膘为好。原料肉修整,剔去筋腱、结缔组织、骨头和皮。瘦肉用绞 肉机以0.4—1.0cm的筛板绞碎,肥肉切成0.6-1.0cm3大小的肉丁。肥 瘦肉分别存放。成 熟(发酵)来自图一图二7 修整
修整后,腿正直,两旁对称均匀,腿身成竹叶形的要求。
(二) 其他火腿
1.如皋(gao) 火腿(北腿)
产于江苏省如皋县,近似金华火腿,风味较咸。 如皋火腿形如瑟琶状,皮色金黄,每只重2.5-3.5kg。在干燥 条件下,可存3年以上,1
2.宣威火腿(云腿)
产于云南省宣威地区,成熟后颜色鲜艳,味咸带甜。
火腿的名称由来,有两种传说:一种说法是因火 腿肉色嫣红如火而得名;另一种的说法,早先加工火 腿,经腌制、洗晒后,需经烟熏火烤,才能成为成品, 因其中有经“火”烤,故而得名“火腿”。
中式火腿
南腿 以金华火腿为正宗; 北腿 以苏北如皋火腿为正宗; 云腿 以云南宣威火腿为正宗。
南腿、北腿的划分以长江为界。
② 腌制主要原料:食盐、蔗糖、焦磷酸钠、抗坏血酸盐(加入550mg/kg抗坏血酸盐 可减少亚硝胺的形成)、亚硝酸钠(不超过0.12g/kg)
③ 腌制条件:冬季或5℃以下冷库中。
2.调味作用
① 调味料:调味的原料包括调味料和香辛料。调味料为天然或人 工合成的物质,如谷氨酸钠、肌酐酸钠、蔗糖、料酒、香精, 有改善食品风味、赋予食品特殊味感、增进食欲的作用。
② 腌制:5~0℃室内或冷库中腌制1-2小时,当瘦肉变为内外一致的鲜红 色,用手触摸有坚实感、不绵软,肉馅中有汁液渗出,手摸有滑腻感时, 即完成腌制。此时加入白酒拌匀,即可灌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洗晒操作过程: 浸腿 →洗腿 →晒腿 →刮腿 →盖印→整形 →燎毛
洗晒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 浸腿时用水的水质要求符合饮用水卫生标准,水温在 10℃以下一般要浸泡15~18h,如果水温高于10℃,要 缩短浸腿时间至6~8h。
? 洗腿时要各个部位都洗到,注重洗刷肉面,并要顺着肌 纤维方向进行。
? 在洗晒过程中,如遇连续阴雨天气,不能及时晾晒干燥 时,腌好的腿不宜在床上堆叠过久,否则容易返潮发糊 而影响产品质量,必须采取有效的补救措施。如刷除腿 面上的盐粒杂质后,悬挂在较高的地方,使之通风,避 免发糊,待天晴时再洗晒;或及时浸洗出来,挂于通风 的房里,晴天再晒;也可将半干腿上架发酵,日后复晒。
? 覆五盐后第 7d进行“覆六盐”,此时如发现三 签部位缺盐要适当补充,以确保整个腌制期间 三签部位不失盐。
堆叠腌制
洗晒
? 腌透了的鲜腿称为“咸腿”。咸腿尚有较多的 水分,腿表粘附着较多的污垢和杂质,必须及 时进行洗晒,使之继续脱水,保持洁净,防止 吸潮而发生黄糊变质,为后期发酵创造必要的 条件。
? 头盐要求在腿坯的整个肉面上全部洒一层盐, 胫骨上方皮面距肉面 6~8cm的区域也要撒到 食盐,撒不到食盐的部位要单独涂擦。肉面中 央为骨骼和大血管所在部位,食盐渗透慢,微 生物容易繁殖,用盐时要适当加厚。
? 第一次用盐量为总用盐量的 25%左右。
覆二盐
? 第二用盐又称“上大盐”,于第一次用盐后 24h内进行。
75g左右 150g左右 75g左右 50g左右 25g左右
酌情减量
整个用盐过程中,需对火腿进行翻堆,腌制时间大腿一般 40d,中腿35d,小腿33d。
总用盐量以腿坯重的6.5%~8.0%为宜。
头盐
? 头盐即第一次用盐,又称“出水盐”,其目的 是利用盐的高渗作用使鲜腿表层迅速脱水,抑 制与防止外界腐败细菌的生长和侵入。
? 从冬季腌制至秋季加工成成品, 整个过程需要 8~10个月。
原料的选择
? 原料选择是火腿加工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对制 品质量影响很大。
? 金华火腿选用全国著名的优良猪种金华“两头 乌”。这种猪生长快,脂肪沉积少,皮薄肉嫩, 瘦肉多,适于腌制。
原料要求
? 新鲜细嫩:要选用新鲜的猪后腿,不用冷冻腿。 猪龄不宜大,肉质细嫩,无伤残病灶。
金华火腿
金华火腿传统加工工艺
加工条件
? 金华火腿的优秀品质与金华地区的自然条件、猪的品种、 加工工艺分不开。
? 中国浙江省金华地区约 70%为山区,四季分明,气温升降 有序,波动不大 ,是加工火腿的理想气候区。
? 该区冬季较冷,气温 0~10℃,有利于火腿的腌制;春季多 雨,湿度较大,气温逐渐升高至 20℃以上,夏季湿度下降, 气温在30℃以上,最高可达 37℃,这种温度和湿度变化过 程有利于火腿的发酵成熟;秋季气温下降,金华火腿也进 入后熟期。
肉制品加工工艺之
金华火腿的加工工艺
一、概述
? 中式火腿是带骨猪腿经腌制、洗晒、发酵精制 而成的腌腊生肉制品,具有悠久历史,其精细 的加工工艺、独特的芳香味,堪称世界之最。
? 浙江的金华火腿、云南的宣威火腿和江苏的如 皋火腿被誉为中国三大名腿,尤以金华火腿最 为著名。
中式火腿之金华火腿
? 金华火腿最早在浙江金华、东阳、义乌、兰溪、 浦江等地加工,当时这些县均属金华府管辖, 故而得名。又因金华火腿产区地处长江以南, 故又名“南腿”,创始于北宋末年,距今已有 860余年的历史,曾被列为贡品,故又有“贡 腿”之称。
? 腌制的最低温度为 0℃以上,最高温度为 15℃ 以下,相对湿度为 70%~90% 。而最佳温度为 5~10℃,最佳相对湿度为 75%~85% 之间。
用盐技巧——因时因腿制宜
? 根据腿只大小、腿心厚薄、肉质粗细、新鲜程度 和气温湿度高低,掌握用盐时间和数量。
? 腿大肉厚多用盐,腌制时间长;腿小肉薄少用盐, 腌制时间短。
? 气温高、湿度大则食盐溶化快,流失多,需加大 用盐量,气温低、湿度小则食盐渗透慢,需减少 用盐量。
次数
第一次用盐 第二次用盐 第三次用盐 第四次用盐 第五次用盐 第六次用盐
时间
腌制当日 第一次用盐后的第二天 二次用盐后过5d左右 第三次用盐后隔6d左右
再经过7d左右 第五次用盐后过7d左右
用盐量(以5kg鲜腿计)
覆四盐
? 第四次上盐又称“覆四盐”,于覆三盐后第 6d 进行,用盐量为总用盐量的 12%,主要目的是 为了进一步脱水。
? 经过上下翻堆后调整腿质、温度,并检验三签 处上盐溶化程度,如大部分已溶化需要再补盐, 并抹去腿皮上的粘盐,以防止腿的皮色发白无 亮光。
覆五、六盐
? 覆四盐后第 7d进行“覆五盐”,一般只在三签 部位补盐而达到肌肉最厚处之深层腌透的目的, 其它部位不再用盐,用盐量为总用盐的 3%左 右。
? 皮薄爪细:腿皮要薄,厚度约 2mm。脚爪纤 细,外形美观。
? 瘦多肥少:肌肉发达,腿心丰满,脂肪要洁白, 膘厚适中,背部膘厚不超过 5cm,以3cm为宜。
? 重量适中:后腿修割成型后,质量在 5~7.5kg 为宜。
பைடு நூலகம்
修坯
(1)整理 刮净腿皮上的残毛、污垢 等。
(2)削骨 削平猪腿耻骨(眉毛骨), 股骨臼(龙眼骨),斩平背脊骨, 不“塌骨”,不脱臼。
(3)开面 腿头(胫骨处)节上
面皮层处割成半月形,将油膜割
去。
(4) 修理腿皮 先在臀部修腿
皮,然后割去肚腿皮。
(5) 揿除淤血 压挤出三签头
等血管中的淤血。
※
腌制
? 干腌堆叠法 :在鲜腿肉面上多次撒盐,使盐慢 慢渗透到鲜肉内,然后把腿平叠在“腿床”上, 便于鲜腿脱水。
? 腌制是火腿加工的关键工艺环节,也是决定成 品质量的重要过程。火腿的腌制受温度和湿度 的影响很大。
? 上大盐占总用盐量的 40%左右,要使整个肉面 被一较厚盐层覆盖,边缘不易洒上盐的部位要 用手指涂擦食盐,三签头部位肌肉较厚、结缔 较多,故用盐量要比其它部位高 1倍。
覆三盐
? 第三次用盐又称“覆三盐”,于上大盐后 5d进 行。
? 根据腿只大小及三签头部位余盐情况控制用盐。 用盐量为总用盐量的 20%左右,重点是保证三 签头部位有充足的食盐,并沿骨骼部位撒上新 盐,其它部位视陈盐吸收情况适当补充,使整 个肉面均匀分布一薄层食盐即可。
洗晒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 浸腿时用水的水质要求符合饮用水卫生标准,水温在 10℃以下一般要浸泡15~18h,如果水温高于10℃,要 缩短浸腿时间至6~8h。
? 洗腿时要各个部位都洗到,注重洗刷肉面,并要顺着肌 纤维方向进行。
? 在洗晒过程中,如遇连续阴雨天气,不能及时晾晒干燥 时,腌好的腿不宜在床上堆叠过久,否则容易返潮发糊 而影响产品质量,必须采取有效的补救措施。如刷除腿 面上的盐粒杂质后,悬挂在较高的地方,使之通风,避 免发糊,待天晴时再洗晒;或及时浸洗出来,挂于通风 的房里,晴天再晒;也可将半干腿上架发酵,日后复晒。
? 覆五盐后第 7d进行“覆六盐”,此时如发现三 签部位缺盐要适当补充,以确保整个腌制期间 三签部位不失盐。
堆叠腌制
洗晒
? 腌透了的鲜腿称为“咸腿”。咸腿尚有较多的 水分,腿表粘附着较多的污垢和杂质,必须及 时进行洗晒,使之继续脱水,保持洁净,防止 吸潮而发生黄糊变质,为后期发酵创造必要的 条件。
? 头盐要求在腿坯的整个肉面上全部洒一层盐, 胫骨上方皮面距肉面 6~8cm的区域也要撒到 食盐,撒不到食盐的部位要单独涂擦。肉面中 央为骨骼和大血管所在部位,食盐渗透慢,微 生物容易繁殖,用盐时要适当加厚。
? 第一次用盐量为总用盐量的 25%左右。
覆二盐
? 第二用盐又称“上大盐”,于第一次用盐后 24h内进行。
75g左右 150g左右 75g左右 50g左右 25g左右
酌情减量
整个用盐过程中,需对火腿进行翻堆,腌制时间大腿一般 40d,中腿35d,小腿33d。
总用盐量以腿坯重的6.5%~8.0%为宜。
头盐
? 头盐即第一次用盐,又称“出水盐”,其目的 是利用盐的高渗作用使鲜腿表层迅速脱水,抑 制与防止外界腐败细菌的生长和侵入。
? 从冬季腌制至秋季加工成成品, 整个过程需要 8~10个月。
原料的选择
? 原料选择是火腿加工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对制 品质量影响很大。
? 金华火腿选用全国著名的优良猪种金华“两头 乌”。这种猪生长快,脂肪沉积少,皮薄肉嫩, 瘦肉多,适于腌制。
原料要求
? 新鲜细嫩:要选用新鲜的猪后腿,不用冷冻腿。 猪龄不宜大,肉质细嫩,无伤残病灶。
金华火腿
金华火腿传统加工工艺
加工条件
? 金华火腿的优秀品质与金华地区的自然条件、猪的品种、 加工工艺分不开。
? 中国浙江省金华地区约 70%为山区,四季分明,气温升降 有序,波动不大 ,是加工火腿的理想气候区。
? 该区冬季较冷,气温 0~10℃,有利于火腿的腌制;春季多 雨,湿度较大,气温逐渐升高至 20℃以上,夏季湿度下降, 气温在30℃以上,最高可达 37℃,这种温度和湿度变化过 程有利于火腿的发酵成熟;秋季气温下降,金华火腿也进 入后熟期。
肉制品加工工艺之
金华火腿的加工工艺
一、概述
? 中式火腿是带骨猪腿经腌制、洗晒、发酵精制 而成的腌腊生肉制品,具有悠久历史,其精细 的加工工艺、独特的芳香味,堪称世界之最。
? 浙江的金华火腿、云南的宣威火腿和江苏的如 皋火腿被誉为中国三大名腿,尤以金华火腿最 为著名。
中式火腿之金华火腿
? 金华火腿最早在浙江金华、东阳、义乌、兰溪、 浦江等地加工,当时这些县均属金华府管辖, 故而得名。又因金华火腿产区地处长江以南, 故又名“南腿”,创始于北宋末年,距今已有 860余年的历史,曾被列为贡品,故又有“贡 腿”之称。
? 腌制的最低温度为 0℃以上,最高温度为 15℃ 以下,相对湿度为 70%~90% 。而最佳温度为 5~10℃,最佳相对湿度为 75%~85% 之间。
用盐技巧——因时因腿制宜
? 根据腿只大小、腿心厚薄、肉质粗细、新鲜程度 和气温湿度高低,掌握用盐时间和数量。
? 腿大肉厚多用盐,腌制时间长;腿小肉薄少用盐, 腌制时间短。
? 气温高、湿度大则食盐溶化快,流失多,需加大 用盐量,气温低、湿度小则食盐渗透慢,需减少 用盐量。
次数
第一次用盐 第二次用盐 第三次用盐 第四次用盐 第五次用盐 第六次用盐
时间
腌制当日 第一次用盐后的第二天 二次用盐后过5d左右 第三次用盐后隔6d左右
再经过7d左右 第五次用盐后过7d左右
用盐量(以5kg鲜腿计)
覆四盐
? 第四次上盐又称“覆四盐”,于覆三盐后第 6d 进行,用盐量为总用盐量的 12%,主要目的是 为了进一步脱水。
? 经过上下翻堆后调整腿质、温度,并检验三签 处上盐溶化程度,如大部分已溶化需要再补盐, 并抹去腿皮上的粘盐,以防止腿的皮色发白无 亮光。
覆五、六盐
? 覆四盐后第 7d进行“覆五盐”,一般只在三签 部位补盐而达到肌肉最厚处之深层腌透的目的, 其它部位不再用盐,用盐量为总用盐的 3%左 右。
? 皮薄爪细:腿皮要薄,厚度约 2mm。脚爪纤 细,外形美观。
? 瘦多肥少:肌肉发达,腿心丰满,脂肪要洁白, 膘厚适中,背部膘厚不超过 5cm,以3cm为宜。
? 重量适中:后腿修割成型后,质量在 5~7.5kg 为宜。
பைடு நூலகம்
修坯
(1)整理 刮净腿皮上的残毛、污垢 等。
(2)削骨 削平猪腿耻骨(眉毛骨), 股骨臼(龙眼骨),斩平背脊骨, 不“塌骨”,不脱臼。
(3)开面 腿头(胫骨处)节上
面皮层处割成半月形,将油膜割
去。
(4) 修理腿皮 先在臀部修腿
皮,然后割去肚腿皮。
(5) 揿除淤血 压挤出三签头
等血管中的淤血。
※
腌制
? 干腌堆叠法 :在鲜腿肉面上多次撒盐,使盐慢 慢渗透到鲜肉内,然后把腿平叠在“腿床”上, 便于鲜腿脱水。
? 腌制是火腿加工的关键工艺环节,也是决定成 品质量的重要过程。火腿的腌制受温度和湿度 的影响很大。
? 上大盐占总用盐量的 40%左右,要使整个肉面 被一较厚盐层覆盖,边缘不易洒上盐的部位要 用手指涂擦食盐,三签头部位肌肉较厚、结缔 较多,故用盐量要比其它部位高 1倍。
覆三盐
? 第三次用盐又称“覆三盐”,于上大盐后 5d进 行。
? 根据腿只大小及三签头部位余盐情况控制用盐。 用盐量为总用盐量的 20%左右,重点是保证三 签头部位有充足的食盐,并沿骨骼部位撒上新 盐,其它部位视陈盐吸收情况适当补充,使整 个肉面均匀分布一薄层食盐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