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书合璧 相映生辉

合集下载

歌颂老师碑文对联

歌颂老师碑文对联

歌颂老师碑文对联
歌颂老师碑文对联
上联:点燃理想火花;
下联:培育建设人才。

上联:培育祖国花朵;
下联:造就建设人才。

上联:踏踏实实做人;
下联:兢兢业业为师。

上联:一片丹心随世古;
下联:千声赞语颂师恩。

上联:一身许国传科技;
下联:两袖清风作人师。

上联:人梯巧搭登攀路;
下联:心血勤浇栋梁材。

上联:千篇新诗园丁赞;
下联:万首衷曲育人歌。

上联:日暖风和开桃李;
下联:笔酣墨浓写春秋。

上联:丹心一片育新苗;
下联:赞歌千曲颂园丁。

上联:乐教梓楠同受范;
下联:喜观桃李广成材。

上联:乐做人梯通大厦;
下联:甘当绿叶托红花。

上联:立足三好育桃李;
下联:着眼四化出栋梁。

上联:且喜满园桃李艳;
下联:莫悲两鬓霜雪寒。

上联:生敬师有礼有貌;
下联:师爱生同志同心。

上联:白发喜见迎春柳;下联:丹心笑种向阳花。

上联:百年树人成大计;下联:一心跟党献红心。

上联:毕生心血哺新秀;下联:一代桃李谱华章。

上联:甘做人梯托俊彦;下联:但求薪火有传人。

上联:辛勤育得花朵艳;下联:汗水换来桃李香。

上联:蜡烛昭昭辛燃夜;下联:园丁眷眷总浇花。

上联:旭日灿星照学府;下联:春风化雨育新苗。

上联:园丁汗香馨苗圃;下联:教师伟绩振中华。

上联:园丁辛勤一堂秀;下联:桃李成萌四海春。

上联:备课常伴三更月;下联:教书总想四化春。

上联:终身育才人人敬;下联:红烛火种代代传。

高三教学楼励志对联

高三教学楼励志对联

高三教学楼励志对联高三教学楼励志对联傲视群雄淡淡墨梅凌寒独开今岁瑞雪兆丰年莘莘学子壮志凌云明年金秋送喜来壮志凌云十载求学纵苦三伏三九无悔无怨一朝成就再忆全心全力有苦有乐众志成城卧虎藏龙地豪气干云秣马砺兵锋芒尽露披星戴月时书香盈耳含英咀华学业必成高三教学楼励志对联傲视群雄淡淡墨梅凌寒独开今岁瑞雪兆丰年莘莘学子壮志凌云明年金秋送喜来壮志凌云十载求学纵苦三伏三九无悔无怨一朝成就再忆全心全力有苦有乐众志成城卧虎藏龙地豪气干云秣马砺兵锋芒尽露披星戴月时书香盈耳含英咀华学业必成砺志报亲拼十年寒窗挑灯苦读不畏难龙腾虎跃朝气蓬勃你追我赶誓夺第一冬去春来好景年年有辞旧迎新成绩步步高一路风雨前程磨砺意志半载苦乐同享铸就辉煌自强不息怀壮志以长行厚德载物携梦想而抚凌寒冬散尽喜迎元旦佳节春意盎然更看男儿发愤花开花落腊梅傲雪盼新春春去春来长风破浪迎高考辞旧迎新寒风阵阵催人逝苦尽甘来捷报片片暖人心淡淡梅香傲雪凌寒携新岁祥瑞至莘莘学子滴水穿石盼明朝捷报传携双亲期盼背水勇战定夺魁龙腾虎跃朝气蓬勃你追我赶誓夺第一冬去春来好景年年有辞旧迎新成绩步步高一路风雨前程磨砺意志半载苦乐同享铸就辉煌自强不息怀壮志以长行厚德载物携梦想而抚凌寒冬散尽喜迎元旦佳节春意盎然更看男儿发愤花开花落腊梅傲雪盼新春春去春来长风破浪迎高考辞旧迎新寒风阵阵催人逝苦尽甘来捷报片片暖人心淡淡梅香傲雪凌寒携新岁祥瑞至莘莘学子滴水穿石盼明朝捷报传携双亲期盼背水勇战定夺魁。

以文会友的诗句

以文会友的诗句

1. 晨曦微露鸟欢啼,诗香如雨润心窝。

知音共享吟诗乐,情深意重句句多。

2. 诗海无垠思悠远,文字漫舞跃纸间。

与友论诗抒心事,共谱艺术永流传。

3. 春风拂面花开放,翰墨流畅情意长。

诗篇托情聊表达,以文会友心相当。

4. 月下清风吹古韵,篆刻细腻凝碑文。

匿名相见畅言志,纵横字句共悦听。

5. 墨香书卷寄思念,纸上丹青画梦魂。

以诗相约情不改,共话诗华何等深。

6. 曲径通幽草自生,诗章绵长宛如情。

文人雅致心相通,友谊永远留佳境。

7. 秋风萧瑟思凄绪,冷月寒光诗意浓。

抒发心情畅言辞,以文会友链心强。

8. 浩渺长江泛诗舟,文字流淌情意流。

吟咏相伴心灵荡,情谊密意凝心头。

9. 诗句如诗酒芳馨,友谊共吟最柔情。

文字流淌心传递,以文会友乐无穷。

10. 笔墨之间文化美,才情飞扬亦清晰。

诗词交流情谊真,以文会友心相随。

杨道英书法对联大全

杨道英书法对联大全

杨道英书法对联大全杨道英,字道英,是中国书法界的一位杰出代表。

他的书法作品以其独特的风格和精湛的技艺而闻名于世。

下面是一些杨道英书法对联的精选,让我们一起欣赏他的艺术魅力。

1. 风云际会,山河壮丽;笔墨潇洒,意境深远。

诗情画意,文采飞扬;书法如诗,墨香四溢。

2. 云起龙腾,气势磅礴;墨洒纸上,意境悠远。

山河壮丽,风景如画;笔墨飘逸,艺术卓越。

3. 雪峰耸立,云海苍茫;书法如山,气势磅礴。

江水悠悠,烟波浩渺;字如波涛,意境深远。

4. 书法如剑,气势磅礴;墨香四溢,意境悠远。

笔墨飘逸,艺术卓越;字如龙腾,气势磅礴。

5. 雪峰耸立,云海苍茫;书法如山,气势磅礴。

江水悠悠,烟波浩渺;字如波涛,意境深远。

6. 书法如剑,气势磅礴;墨香四溢,意境悠远。

笔墨飘逸,艺术卓越;字如龙腾,气势磅礴。

7. 雪峰耸立,云海苍茫;书法如山,气势磅礴。

江水悠悠,烟波浩渺;字如波涛,意境深远。

8. 书法如剑,气势磅礴;墨香四溢,意境悠远。

笔墨飘逸,艺术卓越;字如龙腾,气势磅礴。

9. 风云际会,山河壮丽;笔墨潇洒,意境深远。

诗情画意,文采飞扬;书法如诗,墨香四溢。

10. 云起龙腾,气势磅礴;墨洒纸上,意境悠远。

山河壮丽,风景如画;笔墨飘逸,艺术卓越。

杨道英的书法对联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远的意境,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精神享受。

他的作品不仅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也体现了他对艺术的热爱和追求。

通过他的作品,我们可以感受到中国书法的博大精深,以及艺术对人们情感和思想的引导作用。

杨道英的书法对联不仅在国内广受赞誉,也在国际上享有盛誉。

他的作品常常被用于展览和收藏,成为艺术品市场的热门。

他的书法作品不仅具有观赏价值,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和精神追求的体现。

总之,杨道英书法对联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远的意境,展现了中国书法的博大精深。

他的作品不仅是艺术的享受,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精神的追求。

通过欣赏他的作品,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含有语和文的对偶句

含有语和文的对偶句

含有语和文的对偶句
1. 言语如珠,文字如玑,言辞和文章相互辉映。

2. 口吐莲花,笔耕华文,语言和文字共同编织绚丽篇章。

3. 能言善语,妙笔生花,口才和文采相得益彰。

4. 轻言细语,锦心绣文,轻言和美文共同营造优雅氛围。

5. 千言万语,一纸华文,语言和文字承载着丰富情感。

6. 口若悬河,文不加点,口才和文思皆令人赞叹。

7. 花语心声,文以载道,鲜花和文章都能传达深刻含义。

8. 妙语连珠,文采飞扬,言辞和文章皆展现出高超的表达能力。

9. 语重心长,文情并茂,话语和文章都充满了真挚情感。

10. 口传心授,文以明道,口头传授和书面文章都能传播知识。

这些对偶句通过将“语”和“文”这两个字进行对仗,展示了语言和文字的独特魅力,体现了中国文化对言辞和文章的重视。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语文办公室对联

语文办公室对联

语文办公室对联应体现语文的韵味和教育的精神。

以下是一些建议的对联:
1.上联:笔耕不辍书华章,弘扬文化经典
下联:舌耕不辍授知识,培育祖国花朵
横批:文以载道
2.上联:春风化雨润桃李,诗意盎然育英才
下联:秋月照辉映杏坛,文思泉涌谱华篇
横批:教育之光
3.上联: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
下联:诗词有意如佳友,字里行间皆风雅
横批:书香满室
4.上联:经典传承文明脉,诗词歌赋展才华
下联:智慧启迪未来路,笔墨纸砚绘前程
横批:智慧之光
这些对联都体现了语文教育的特点和精神,不仅富有文学韵味,而且寓含了对教育事业的美好祝愿。

选择适合的对联装点语文办公室,可以营造出浓厚的文化氛围。

与翰墨飘香对偶的句子

与翰墨飘香对偶的句子

与翰墨飘香对偶的句子
1. 与翰墨飘香相呼应,那琴音绕梁啊!就像在寂静的山谷中突然传来悠扬的琴声,让人心神沉醉。

比如你去听一场古琴演奏会,可不就是这种感觉嘛!
2. 与翰墨飘香成对比,那舞步飞扬呀!犹如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多欢快呀!就像看到舞台上那活力四射的舞者尽情舞动。

3. 与翰墨飘香相媲美,那笑语欢声哟!仿佛是春天里最动听的鸟鸣,充满喜悦。

想想大家聚在一起开心大笑的时候不就是这样吗?
4. 与翰墨飘香相匹配,那激情澎湃啊!恰似汹涌的海浪般有力量,令人振奋。

就如同赛场上运动员们全力以赴的时候。

5. 与翰墨飘香相伴随,那温情四溢呀!好比冬日里的暖阳温暖着人心。

就像家人围坐在一起的温馨场景。

6. 与翰墨飘香相映照,那英姿飒爽呐!如同战场上英勇的战士般帅气,让人赞叹。

比如说看到阅兵仪式上那整齐威武的军人。

7. 与翰墨飘香相并列,那文采飞扬嘿!宛如璀璨的星辰在夜空中闪耀,夺人眼球。

就似那些出口成章的才子们。

8. 与翰墨飘香相搭档,那美味飘香呀!简直像饥饿时闻到的美食香气,勾人食欲。

就像走进一家美食店闻到阵阵香味。

我的观点结论:这些与翰墨飘香对偶的句子,都有着各自独特的魅力和情感表达,能让人产生丰富的联想和感受。

翰墨的对句

翰墨的对句

翰墨的对句
1. 翰墨飘香书千古,纸笔传情绘春秋。

例子:你看那书法家挥毫泼墨,不正如音乐家弹奏美妙乐章吗?那一个个字不就是跳跃的音符吗?
2. 翰墨凝香留岁月,丹青溢彩耀时光。

例子:哎呀,当我们欣赏那些用翰墨创作的作品时,难道不像是走进了一个神奇的艺术世界吗?
3. 翰墨轻扬抒心志,文章妙写展情怀。

例子:他用翰墨尽情地抒发着自己的内心,这和我们用歌声表达情感不是一样的吗?
4. 翰墨绘就山河美,诗意吟出岁月悠。

例子:哇,看着那用翰墨描绘出的壮丽山河,怎能不让人惊叹呢?
5. 翰墨传情情更浓,语言达意意愈深。

例子:想想看,有时候一封用翰墨书写的书信,比说一堆话更能传递深情呢!
6. 翰墨生花添雅趣,琴音绕梁增逸情。

例子:这翰墨就像能开出花来一样增添雅趣,不就像那动听的琴音让人陶醉吗?
7. 翰墨留痕忆过往,光影定格记曾经。

例子:那些翰墨留下的痕迹,不就是在帮我们回忆过去的点点滴滴吗?
8. 翰墨点染春秋色,笔触勾勒岁月痕。

例子:你瞧,翰墨这么一点染,可不就把春秋的色彩都呈现出来了吗?
9. 翰墨挥毫诗意涌,丹青落纸画情生。

例子:当他拿起笔用翰墨挥毫时,那诗意就源源不断地涌出来,多神奇呀!
10. 翰墨书韵情无尽,墨香四溢意无穷。

例子:这翰墨书写出的韵味啊,那情感真是无穷无尽,就像那四溢的墨香一样让人着迷!
我的观点结论:翰墨有着独特的魅力和力量,它能以各种方式表达我们的情感和思想,让我们沉浸在美妙的艺术世界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书合璧相映生辉
黄君
书为心画,歌以咏志。

书法与诗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历代文人骚客皆喜以笔墨挥就心声,以书道涵养诗词创作,当代梅翁刘征、介居沈鹏、晓川周笃文三位先生亦是如此。

他们既是诗词领域德高望重、久负盛名的斫轮老手,也是学问丰富、思虑通达的文艺大家。

从他们的人生和作品中,可充分得见诗词与书法之美如何相辅相成、相映生辉。

纵观历史,无论是优秀书家还是杰出诗人,大多同时具备四个方面的基本素养:第一是资性,即天资禀性,严沧浪所谓“诗有别材”者即指此;第二是情怀,即文人胸襟与情怀,这也是文艺家安身立命之根本;第三是识见,包括广泛的学识和对人生、社会、事物敏锐的洞察力,也即捕捉灵感的能力;第四是功夫,即高超的自我表达能力,包括对技法的熟练运用,对历代先贤创作经验、教训的深刻理解和把握,由此形成自己独特的创作风格。

以此观照三位先生,堪称当代文艺大家。

因为,他们不仅具有创作天赋、高尚情怀,还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浸润自身,实践着乐有情、利民生、振风雅的文人理想。

更重要的是,他们三人因资性不同和现实生活环境、人生经历、人文背景的差别,其艺术风格迥异,各家所自渊源、所取法则、所造境界也都有着明显区别,这些现象都值得深入关注、研究。

刘征先生是书画家、作家,也是鼎鼎大名的语文教育家。

他天性乐观,慈悲为怀,豁达通透,“总是以近乎童稚的善意和乐观看待世间的一切”,以此而悯生泣死,恒念天地宇宙之交互,体贴人类生存之和谐温暖,关爱包括花草虫鱼在内的自然世界。

故而,他的诗词入古出新,风格独具。

其语言纵横开阖如风云变幻,真力弥漫而想象奇特,其意象瑰玮丰富,新奇神妙,境界通达变化,读其作,往往得豁然开朗之享受。

其书法则刚柔相济,婀娜多姿。

透过他的书法,可以更深刻感受到他的心境,透过他烂漫飞动的笔墨,可以更真切理解他的诗意,可以更清楚地体味他“潇潇风雨总关情”的诗家情怀和书艺境界。

创作中,刘征力主创新。

对于诗词创作,他曾说:“我以为旧诗的创作要争一个‘新’字,思想感情要新,意境要新,语言要新,少用典乃至不用典,押大致相同的韵。

否则,制作再精巧也不过是复制的‘唐三彩’,比古人则不如,于今人则隔膜,生命力是有限的。

我的创作是努力实现自己的主张的。

”正是这样的原因,他的诗荡漾着太白的风骚奇崛,又不失老杜的思虑通审,尤得谢灵运之清劲绮丽;其词则兼取豪放与婉约之长,刚健婀娜。

对于书法创作,他兼收南北碑帖精华,并关注上古篆书,在几十年的临习、思考中寻求突破。

从其书法中,既可见二王笔法的清雅之气,亦可见北朝碑版的浑厚劲健。

从他自然奔放、变化神奇的诗法,到
骨气森森、风姿烂漫的书法,可以说,他将内心世界、诗意与书法形式三者通会,使书法语言风格与诗意诗风形成绝妙的异质同构体,是文人书法家的典范。

沈鹏先生作为书法界的泰山北斗,其草书直追先贤,又能以诗家情怀,熔铸书法,独创新境,这与他的人生经历不无相关。

沈鹏从小体弱多病,早年经战乱之苦,但他成长于书香门第,受到了良好教育,所以其诗词,常常是以弱者的形象出现,就像一根不甚茁壮的小苗,一只羸弱的小羊或小鹿。

不过,这个弱小的生命却始终充满向上生长的顽强力量,他对光明、正气、温暖、平等、关爱等一切真、善、美的东西有着比常人更加虔诚的向往和期待;他多愁善感,洞悉周边的世界,意志却比常人更坚毅、顽强。

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沈鹏诗词长于立意,善于构思,往往于常情中烛照精义,平淡里显出奇崛,出人意表,饶具风韵。

沈鹏诗风细密但格调高雅,造语温和但气象博大,得曲中寓直、绵里藏针之妙,韵味悠长,回味无穷。

沈鹏的诗风受唐代杜甫、杜牧影响较大。

他有诗云:“熟读唐诗尊二杜,郁苍清隽各风流。

何当生我千年上,旦夕追随与共游。

”正因如此,他论诗主张求真向善,关注民瘼,切入现实,且其所作多立意坚挺,意象丰赡而境界深隽。

另外,沈鹏的诗词极富思虑之美,有宋诗之理趣,言语道断,每多弦外之意。

这般诗词风格,与其书法风格相一致,正如他自己所说“我从诗意悟书魂”。

因此,其草书有一种和而不同,违而不犯,略带苦涩,回旋有味的清韵。

他将自己的心血倾注于每一次书法创作之中,以书法语言诉说思接千载、情昭日月的诗人情怀,表现出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的喜、怒、哀、乐,展现出他心中永恒的真、善、美。

周笃文先生“天性耽诗”,文心笃厚。

他于讲学、著述及诗词创作之时,往往显出本领精熟;至其掌故罗胸,如数家珍;诗词歌赋,出口成章;行吟酬唱,倜傥风流,故为人所仰重。

他的诗词虽“不拘一格,异彩纷呈”,而其总体风格绮丽劲健,自然真放,可谓自成一家。

他的语言灵动多变,精逸神炼,情意曼妙而风神劲美,意象干练而个性鲜活。

故其徜徉山水之间,即景抒怀,或因事感发,对境言情,或师友往来,弦歌酬酢,每多迁想妙得,而情意翩翩,造语真率,设境明丽,颇显魏晋名士风流气象。

周笃文论诗,认为国学乃其精神支柱,而诗词是中华美德的艺术体现。

由此可见其诗词的人文背景。

在具体的创作思想上,他颇重冥搜之功,甚至说“诗者,冥搜之艺也”。

冥搜即冥思苦想,竭力搜寻,晋孙绰谓:“非夫远寄冥搜,笃信通神者,何肯遥想而存之?”故冥搜与笃信相连,因遥想而远寄。

当然,冥搜之功,亦系于胸怀与识见,胸怀识见高者,则于平常事物,亦可悟奇情至理;胸怀识见低俗,则虽家国大事,奇情美景,亦属茫然。

宋代江西诗派有夺胎换骨、点铁成金之法,其实也依赖于作者识见所及。

周笃文于此深有所得,故其诗云:“镂叶雕花未必工,难凭蠡管测鸿蒙。

天机衮衮原无住,世路悠悠应有通。

真识倘能参活法,死蛇犹可化生龙。

高情远韵恢奇句,象外搜来是大雄。

”透过他的诗句,我们可以观照其所以天机衮衮的成因,这样方能体会其高情远韵。

反观当代书坛,虽显繁荣,书法家数以万计,但能似三位先生一般创作出具有深刻人文关怀和感人魅力的作品者不多,能以自作诗词歌赋进行书法创作者不多,能在临池学书的同时,将人生修养自觉置于社会文明的进步之中者不多。

一些书法家不重视书写内容,随意抄录名家诗文,使书法创作沦为简单抄写,令人痛心。

纵览三位先生的艺术人生,深刻印证了完整的书法创作应当是文字内容、书法形式与作者心志三位一体、完美结合的产物,正所谓“我手写我口”。

因此,《三贤集》的问世可为当代书法、诗词创作注入新鲜养分。

“三贤”也是当今诗坛艺界难得的三友。

他们长期交往,相互切磋,往来酬唱很多。

此番结集,他们相约各自都选入酬唱之作,以纪真挚情谊。

这种相知交谊,是艺术史上一抹独具温度的色彩。

此外,《三贤集》除收录三位先生的作品外,另有他们提名的十位中青年作者诗词,每人十首。

作为三位先生的门生,或私淑弟子,虽然渊源各有所自,诗风各有区别,诗力各有浅深,但依然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诗学的传承与接力,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当今诗词创作的基本现状。

三位先生的诗学实践,尤其是他们各自所成就的诗学境界、艺术风格,对当代创作者具有很好的借鉴作用,也必将对当代诗词、书法发展与进步产生积极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