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工业革命》说课稿最全版

合集下载

部编九上第一次工业革命说课稿

部编九上第一次工业革命说课稿

部编九上第一次工业革命说课稿摘要:1.部编九上第一次工业革命概述2.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主要发明和影响3.第一次工业革命对社会经济的影响4.第一次工业革命对世界格局的影响5.总结正文:【部编九上第一次工业革命概述】部编九上的第一次工业革命说课稿主要介绍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背景、主要发明、影响以及对社会和世界格局的影响。

本文将从这些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主要发明和影响】第一次工业革命始于18 世纪60 年代,以瓦特蒸汽机的发明为代表。

在此期间,许多重要的发明和创新不断涌现,如纺织机械、矿山机械、铁路交通等。

这些发明和创新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推动了工业生产的快速发展。

【第一次工业革命对社会经济的影响】第一次工业革命对社会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它使得人类社会从农业社会迈入了工业社会,促进了城市化进程。

其次,随着工业生产的快速发展,资本主义经济体系逐渐取代了封建主义经济体系,使得社会贫富差距加大。

此外,工业革命还催生了现代劳动力市场,使得劳动者从农奴解放出来,有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第一次工业革命对世界格局的影响】第一次工业革命不仅对社会经济产生了重大影响,还对世界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英国作为工业革命的发源地,迅速崛起为世界超级大国,建立了庞大的殖民地帝国。

这导致了世界力量的重新分配,东西方差距逐渐拉大。

同时,工业革命也催生了国际间的商品和资本流动,使得世界逐渐成为一个紧密联系的整体。

【总结】总之,部编九上第一次工业革命说课稿为我们揭示了这一历史时期的重要发明、创新以及对社会和世界格局的影响。

通过学习第一次工业革命,我们不仅可以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还可以认识到科技创新对国家和民族发展的重要性。

第一次工业革命说课稿

第一次工业革命说课稿

第一次工业革命说课稿一、引言大家好,今天我将为大家带来一堂关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说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的一次重大转折点,它在经济、社会、科技等各个方面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将了解到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背景、原因、影响以及相关的重要发明创造,以及对当今社会的启示和影响。

二、知识点梳理1.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背景第一次工业革命起源于18世纪末的英国。

当时,英国正处于农业革命的高峰期,农业生产力大幅提高,人口迅速增长,市场需求增大,为工业化提供了条件。

2.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原因(1) 科学技术的进步: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极大地促进了工业生产的发展。

(2) 资本积累和商业革命:英国的殖民扩张和海外贸易使得大量财富积累,为工业化提供了资金和市场。

(3) 政治因素:英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经济政策,如废除农业封建主义制度,推行自由贸易政策等,为工业化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3.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1) 经济影响:工业化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量,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加速了资本主义的形成。

(2) 社会影响:城市化进程加快,工人阶级的形成,社会结构发生巨大变化,阶级矛盾日益尖锐。

(3) 科技影响:蒸汽机的应用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推动了科技的进步。

(4) 环境影响:大规模的工业生产导致了环境污染和资源的过度开采。

4.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重要发明创造(1) 蒸汽机:由詹姆斯·瓦特发明,是工业革命的核心动力源。

(2) 纺织机械:如约瑟夫·马歇尔发明的织布机,大大提高了纺织品的生产效率。

(3) 铁路交通:由乔治·史蒂芬森发明,改变了人们的交通方式,促进了商品流通和市场扩大。

(4) 钢铁工业:亨利·贝塞梅尔发明了炼铁方法,使得钢铁生产大幅增长。

三、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背景、原因、影响以及相关的重要发明创造。

(2) 能力目标: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部编版初中历史第一次工业革命说课稿

部编版初中历史第一次工业革命说课稿

部编版初中历史第一次工业革命说课稿第一次工业革命(First Industrial Revolution)是近代工业革命的开端。

它始于18世纪末期的英国,并迅速蔓延到欧洲其他地区和北美。

这一历史事件对世界范围内的经济、社会和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被认为是人类历史上的一次重大变革。

本篇文章将从深度和广度两个方面对部编版初中历史第一次工业革命进行全面评估,以便更好地理解这一历史事件的重要性和影响。

一、背景介绍1.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起源第一次工业革命始于18世纪末期的英国。

在当时,英国的农业生产方式已经相对成熟,人口得到了迅速增长,而传统的手工业生产方式已经难以满足市场需求。

人们开始寻求更高效、更快捷的生产方式,这种需求推动了工业革命的发展。

2. 工业革命带来的变革第一次工业革命带来了许多重大的变革。

首先是生产方式的变革,蒸汽机的发明使工厂生产得以大规模发展,工业生产水平大幅提升。

其次是社会结构的变革,大规模工厂的出现导致了人口从农村向城市的大规模迁徙,城市化进程大大加速。

最后是经济格局的变革,工业革命使得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初步确立,市场经济逐渐成为主导。

二、工业革命的影响1. 经济影响工业革命的最直接影响就是对经济的推动。

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使得商品得以大规模生产和流通,市场需求得到迅速满足。

工厂的出现也吸纳了大量的劳动力,推动了人口和劳动力的流动,极大地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2. 社会影响工业革命也带来了许多社会问题。

由于大规模的工厂生产,劳动条件恶劣,工人的生活水平下降,劳动时间长,健康状况不佳。

另城市化进程也加剧了城市的拥挤和环境问题,使得城市成为了健康和生活水平恶劣的聚居地。

3. 文化影响工业革命也对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工业革命的发展使得科学技术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推动了人类知识的积累。

新的社会生活也催生了新的文化形态,资本主义的发展带来了新的理念和思潮,从而对传统的文化习俗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三、总结回顾工业革命对世界的影响是深远而持久的。

《 第一次工业革命》说课稿说课稿

《 第一次工业革命》说课稿说课稿

《第一次工业革命》说课稿说课稿引言概述:第一次工业革命是指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发生在英国的一场工业变革,标志着人类社会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

这场革命对世界各国的经济、社会和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为现代工业文明的兴起奠定了基础。

一、工业革命的背景1.1 工业革命前的背景在18世纪初,欧洲处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历史时期,农业生产方式落后,手工业生产规模小,交通不便,市场狭窄,生产效率低下。

1.2 科技进步与商业革命科技进步为工业革命奠定了基础,如蒸汽机的发明、纺织机械的改进等,商业革命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市场扩大,商品流通更加便利。

1.3 英国的优势英国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和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政治稳定、法律健全,金融体系完善,这些优势为工业革命的爆发提供了有利条件。

二、工业革命的特点2.1 机械化生产工业革命推动了生产方式的转变,机械化生产取代了传统的手工生产,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2.2 劳动力的转移工业革命导致了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城市化进程加快,工厂大量吸纳了农民工,形成为了新的社会阶层。

2.3 市场经济的发展工业革命促进了市场经济的发展,商品交换更加频繁,商业活动蓬勃发展,资本主义逐渐成为主导经济形式。

三、工业革命的影响3.1 经济影响工业革命推动了经济的快速增长,资本主义经济体系逐渐确立,国民经济迅速发展,国家财富不断增加。

3.2 社会影响工业革命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城市化进程加快,社会结构发生变化,新兴的工业资产阶级逐渐崛起。

3.3 文化影响工业革命催生了新的文化形式,如文学、艺术、音乐等,工业革命的精神影响了当时的文化创作,为现代文化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四、工业革命的启示4.1 科技创新的重要性工业革命的成功证明了科技创新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科技进步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关键。

4.2 市场经济的优势工业革命促进了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经济机制的优势在现代社会依然具有重要意义,应当加以珍惜和发展。

人教版部编历史九年级上册《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说课稿1

人教版部编历史九年级上册《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说课稿1

人教版部编历史九年级上册《第20课第一次工业》说课稿1一. 教材分析本课《第一次工业》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九年级上册第20课的内容。

本课主要介绍了第一次工业的时间、标志、主要发明和影响。

第一次工业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它标志着人类社会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

本课内容对于学生理解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和现代社会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现代社会的形成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第一次工业的了解可能仅限于一些具体发明,对于其背后的原因、过程和影响可能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引导学生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去分析第一次工业,帮助他们建立起对这一历史事件的全面认识。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第一次工业的时间、标志、主要发明和影响,认识它对资本主义发展和现代社会形成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史料分析能力和历史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从工业的发展过程中,认识科技的力量,培养他们对科学的敬畏之心和创新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第一次工业的时间、标志、主要发明和影响。

2.难点:第一次工业背后的原因和它对资本主义发展和现代社会形成的影响。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讨论、教师讲解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历史图片、史料等资源,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工业的发展过程。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工业前的农业社会景象,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会出现工业。

2.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第一次工业的时间、标志、主要发明和影响。

3.合作讨论:分组讨论第一次工业背后的原因和它对资本主义发展和现代社会形成的影响。

4.教师讲解:针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讲解,解答学生心中的疑问。

5.史料分析:展示相关史料,让学生分析史料中的信息,加深对工业的理解。

高中历史必修二说课稿第7课第一次工业革命人教版

高中历史必修二说课稿第7课第一次工业革命人教版
(二)媒体资源
为了辅助教学,我将使用多媒体课件、历史纪录片、虚拟博物馆等资源。多媒体课件能够直观地展示历史事件和发明创造,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历史纪录片能够生动地再现历史场景,让学生感受历史的真实性和生动性;虚拟博物馆则能够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参观历史遗迹,增强他们的历史使命感。这些资源都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历史素养。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时间、过程、主要发明和影响,了解工业革命对人类历史发展的重大意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分析史料、提炼信息、推理判断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科技发展对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历史责任感。
高中历史必修二说课稿第7课第一次工业革命人教版
一、教材分析
(一)内容概述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高中历史必修二第7课,主题是第一次工业革命。这一节课在整个课程体系中,位于必修二的上半部分,继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之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和发展,工业革命的兴起,是历史的必然。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有:工业革命的背景、工业革命的过程、工业革命的影响。其中,工业革命的过程又包括珍妮机的发明、蒸汽机的改进、铁路交通的发展等。工业革命的影响则涉及到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结构的变动、世界市场的形成等方面。
(三)互动方式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设计多样的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环节。例如,在导入新课时,我会提出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然后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他们的看法。在讲解工业革命的过程时,我会邀请学生上台演示重要发明和创新,激发他们的参与热情。在总结工业革命的影响时,我会组织学生进行小组竞赛,看哪个小组能够准确、全面地回答问题。这些互动方式能够促进学生的积极参与和合作,提高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

《 第一次工业革命》说课稿说课稿

《 第一次工业革命》说课稿说课稿

《第一次工业革命》说课稿说课稿引言概述:第一次工业革命是指从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以英国为中心,逐渐在欧洲和美国兴起的一场以机械制造业为主导的工业革命。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详细介绍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背景、原因、影响以及对当代社会的启示。

一、背景1.1 工业革命前的社会状况1.2 农业革命的影响1.3 商业革命的推动二、原因2.1 科学技术的进步2.2 资本主义经济的崛起2.3 政治和法律环境的变化三、影响3.1 经济影响3.1.1 工业化进程的加速3.1.2 资本主义的发展3.1.3 劳动力和分工的变革3.2 社会影响3.2.1 人口增长与城市化3.2.2 社会阶层的分化3.2.3 工人运动和工会的兴起3.3 科技影响3.3.1 工业技术的革新3.3.2 交通和通信的改善3.3.3 科学思维的普及四、对当代社会的启示4.1 工业革命的历史意义4.2 现代工业社会面临的挑战4.3 创新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正文内容:引言概述:第一次工业革命是指从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以英国为中心,逐渐在欧洲和美国兴起的一场以机械制造业为主导的工业革命。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详细介绍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背景、原因、影响以及对当代社会的启示。

一、背景1.1 工业革命前的社会状况在工业革命之前,欧洲社会以农业为主导,手工业生产为主要形式,生产力低下,人口增长缓慢。

社会经济结构滞后,农民和手工业工人生活贫困。

1.2 农业革命的影响农业革命的推进,使得农业生产方式发生了重大改变,使用新的耕作工具和种植技术,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解放了大量劳动力,为工业革命的来临奠定了基础。

1.3 商业革命的推动商业革命的兴起,打破了封建经济体制的束缚,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商业资本的积累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充足的资金支持,为工业化进程提供了保障。

二、原因2.1 科学技术的进步工业革命的爆发与科学技术的进步密不可分。

在这一时期,科学家们发明了许多重要的机械和工艺,如蒸汽机、纺织机械等,这些技术革新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

第一次工业革命说课稿

第一次工业革命说课稿

第一次工业革命说课稿一、引言大家好,今天我将为大家带来一堂关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说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是人类历史上一次具有深远影响的重要事件,为现代工业社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本节课将从背景、原因、影响三个方面来介绍第一次工业革命。

二、背景1. 农业革命的影响在18世纪初,欧洲农业革命的推动下,农业生产效率大幅提高。

农民从农田中解放出来,成为工业化的劳动力。

2. 商业革命的催化商业革命的兴起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市场和资本。

大航海时代的探索使得欧洲国家与其他地区建立起了广泛的贸易网络。

三、原因1. 科学技术的进步科学革命的兴起为工业革命提供了理论基础。

伽利略、牛顿等科学家的贡献使得人们对自然规律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2. 能源革命的突破煤炭、蒸汽机等能源的应用使得工业生产从人力、畜力向机械化转变,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3. 人口增长与城市化农业革命的成功导致人口增长,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

四、影响1. 经济影响第一次工业革命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大大提高了生产力和劳动生产率。

工业化的生产方式为产业结构的转型奠定了基础。

2. 社会影响工业革命带来了城市化进程,城市人口迅速增长,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

工人阶级的兴起和工人运动的兴盛为后来的社会变革奠定了基础。

3. 科技影响工业革命推动了科技的发展,如蒸汽机、纺织机械等的发明和应用,为后来的工业化进程提供了技术支持。

4. 环境影响工业革命带来了大规模的工业生产和能源消耗,导致环境污染问题的加剧。

这也促使人们开始关注环境保护问题。

五、课堂活动设计1. 小组讨论:请学生分成小组,讨论第一次工业革命对经济、社会、科技和环境的影响,并汇报给全班。

2. 角色扮演:请学生分成小组,扮演不同的社会角色,如工人、工厂主人、农民等,通过角色扮演的形式,体验第一次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变革。

3. 图片展示:准备一些有关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图片中的场景和人物,引导他们进一步了解工业革命的历史背景和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次工业革命》说课稿
Tongbingjie
一、说教材
本课是高中历史必修2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这一专题的第三课,主要讲述的工业革命兴起的原因、进程和影响。

第一次工业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增强了资产阶级征服世界的力量,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形成,并且改变了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重要转折。

因此这一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十分重要,是本章的中心环节。

(过渡句)在明确了本课的重要地位后,接下来就要确立教学目标了。

确立教学目标是教学实践的出发点,也是上好课的前提。

我将紧密围绕新课程的要求,并根据新课改以学生为本的理念,确立本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二、说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要求学生能够掌握第一次工业革命产生的历史条件和过程;理解英国殖民扩张与英国工业革命之间的关系;探讨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的原因;探讨工业革命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
充分运用资料,提高学生阅读材料以及获取、利用有效信息的能力,加深对工业革命产生条件的理解;通过谈话法教学,与学生进行深入浅出的交流,将学生思维引向历史的本质;通过对工业革命在人类文明演进过程中作用的分析,培养学生阅读材料的能力、知识重组的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对工业革命的学习,学生能够认识发明创造的成果被迅速运用到工业生产上,大大促进了经济的发展,说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通过教学使学生感悟工业文明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的地位,感悟工业文明对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巨大影响,感悟工业文明存在的问题与困境。

(过渡句)在明确了教学三维目标之后,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着重向学生讲解清楚工业革命到底对人类文明造成了什么影响,这是本课的重点;在此基础之上要让学生能够理解工业革命历史时期人类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之间的相互作用,这是本课的难点。

4、重难点分析
重点:工业文明对人类文明的影响;理解工业革命历史时期人类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之间的相互作用。

三、说学情
有关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内容,学生在初中阶段以及学习过,因此对这一部分内容不陌生,有一定的知识基础。

另外,现代中学生思维活跃,勇于表现自我,具有一定的团结协作能力,便于合作探究问题。

当然在思维的广度和深度上还有待进一步引导。

四、说过程
根据逻辑顺序可以将本课内容分为四个模块,它们分别是工业革命首发英国的原因或背景、工业革命的进程、工业革命对生产方式、生产关系的影响、工业革命促成世界市场的形成。

本课的教学过程将围绕这四个模块分为三个部分。

首先是导入,
导入:恩格斯说:“当革命风暴横扫法国时,英国正在进行一场比较平静的胆识威力并不因此减弱的变革”。

那么这是一种什么变革呢?学生会回答是工业革命,教师进一步追问什么是革命?这是一种解题导入法,不但有利于学生审清题意,了解所学内容的大致概况,而且为学生进入新课程的学习作了心理铺垫。

学生对人民起义、改朝换代等政治角度的革命印象深刻,容易形成思维定势。

在这里教师可以指出导致人们生存状态、生产方式发生质的巨变
的过程也可以成为革命。

关于英国首先发生工业革命的原因这个知识点,教师可以创设一个历史情境。

让学生当一回工厂老板,问他们投资建厂需要哪些条件?学生会回答需要本钱,也就是资金。

本钱的问题解决了,工厂要开工就得雇佣工人,也就是劳动力。

把工人请进来生产商品还需要原料。

资金、劳动力、原材料的问题解决了,商品生产出来了,下一步该怎么做?拿到市场上去卖,也就是商品生产后还需要有市场。

除了这些之外还需要什么呢?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

聪明一些的学生可能会想到还需要政策上的支持,也就是制度保障。

在这里教师就可以做出总结了。

商品生产需要资本、原材料、劳动力、市场以及制度保障。

那么18世纪的英国具备哪些条件呢?
让学生回顾以前学过的知识,在必修一中学习了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这一课,学生很容易联想到这个时候英国资本主义制度已经建立了,推行了一系列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政策。

而且在上一课中学习了英国打败了西班牙、荷兰、法国,在海外建立起了庞大的殖民地,英国通过殖民掠夺积累起了巨额的原始资本。

而且广大殖民地为英国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原料,这就为英国发展生产提供了资金和原材料。

再加之英国通过圈地运动和奴隶贸易解决了劳动力问题。

海外殖民地的扩大为英国提供了广大的市场,使得英国的商品供不应求。

在这一系列的背景之下,英国发生了工业革命。

讲到这里,如果觉得教师的语言比较空洞,说明不了问题,可以再给出几则材料来佐证这些观点。

材料一:(这是英国经济学家杰温斯的论述)北美和俄罗斯的平原是我们的粮田;芝加哥和奥德斯是我们的粮仓;加拿大和波罗的海沿岸是我们的林木生产者;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放牧着我们的羊群;在阿根廷和北美的西部大草原放牧者我们的牛群;秘鲁运给我们白银,黄金则从南美和澳大利亚流到伦敦。

印度人和中国人替我们种植茶叶,在东西印度扩大了我们的咖啡园、甘蔗园和香料园;西班牙和法国是我们的葡萄园,地中海沿岸各国是我们的菜园主。

我们的棉田,长期以来都是分布在美国南方,而现在差不多扩展到地球各个热带地区去了。

——周一良、吴于廑:《世界通史资料选辑》材料二:18世纪末,每年从非洲运出的多达10万的黑奴中,大约有1/3是英国奴隶贩子经手的。

1718年从非洲运到美洲的黑奴共10.5万人,其中3.8万人由英国奴隶贩子经手。

英国殖民者不仅在英属殖民地,而且还在其他国家的殖民地从事贩奴勾当。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篇》(下册)材料三:1516年英国著名空想社会主义者莫尔在《乌托邦》中说,羊是温顺的动物,在英国这个奇异的国度里,羊能吃人。

而马克思说,圈地运动使小农转化为雇佣工人,使他们的生活资料和劳动饲料转化为资本的物质要素的那些条件,同时也为资本建立了自己的国内市场,这样农村就变成了资本主义发展所需要的原料产地和工业品的销售市场,从而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通过这些材料让学生对英国工业革命的发生原因有深刻的认识,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学习意识。

同时,还可以通过材料三,让学生对英国的圈地运动作出评价。

关于英国工业革命的进程这一问题,是由一个发明导致一个又一个发明出现的连锁反应,教师要向学生讲明它们之间的因果关系,为了不使课程的讲授显得空洞乏味,教师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增加一些历史细节,例如珍妮纺纱机的发明是被哈格里夫斯“一脚踢出来”的,以及瓦特发明蒸汽机的故事、通过这些历史情境和细节,使历史变得鲜活,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工业革命期间出现了一系列的发明家和发明,对于这些比较琐碎的知识点可以列表让学生填充,方便学生记忆。

随着大机器的广泛运用,传统的手工工场不能容纳庞大的机器,于是产生了一种新的生产组织形式:工厂。

在这里要向学生解释清楚工场与工厂的区别。

在这里还可以设置一个情景,
问学生如果你是工厂厂长,你一般将工厂的厂址设在哪些地方。

由于高中人文地理部分介绍了工厂的区位选择,所以学生很容易回答,将工厂建在靠近燃料、原料产地的地方,或者靠近交通枢纽、交通运输方便的地方。

在这样的一些地方,工厂非常容易聚集,工厂一来,工人和家属也来了,人口迅速增多,就形成了工业城市。

根据学生的回答,以英国工业城市伯明翰的兴起为例,加深学生对这一知识的认识。

材料一:伯明翰原来是一个小村庄,14世纪成为一个大镇,工业革命后,由于附近发现煤矿,城市迅速发展,城市人口1800年为7万5千人。

伯明翰是工业革命的发展地,工业革命使伯明翰变得非常繁荣,各种工业都发展非常快,伯明翰是当时铁路机车、蒸汽机和船舶的制造中心。

工业革命除了导致生产方式的改变以及工业城市的兴起,它还导致了阶级关系的变化,生产力的发展会作用于生产关系。

那么生产关系发生了哪些变化呢?资本家为了追求最大利润,想方设法剥削工人,加深了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工人阶级在这一时期进行了著名的宪章运动,要求获取政治和经济权益。

由于这部分内容比较抽象,可以由教师进行讲解。

在世界范围内,工业革命还造成了一个非常重大的影响,就是促使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它是如何促使世界市场的形成的呢?这部分内容比较简单,可以让学生进行思考,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行概括和总结。

世界市场形成后,它带来了哪些影响呢?可以引用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的一段材料:西方工人对工业资本主义的反应与殖民地民族队新帝国主义的反应有一个相似之处:两者都对自己的命运不满,并都支持旨在引起根本变革的运动。

但是这两者又有一个基本差别,诸殖民地民族并不反对本民族的雇主,而宁可反对外国统治者。

······它们的反对运动病不是社会主义运动,而是靠西方的一些列政治学说——自由主义、民主主义,尤其是民族主义支持的。

最后是本课的小结部分,教师可以出示一道思考题,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是什么,要求学生进行思考,一来可以对学过的知识进行巩固,第二,为下一课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使学生可以将两次工业革命区分开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