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饮片调配流程-2
中药饮片处方审核、调配、核对操作程序(2篇)

中药饮片处方审核、调配、核对操作程序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 处方审核:首先针对患者的病情和需要,对中医处方进行审核。
审核工作可以由中医师或药剂师进行,确保处方药物的使用合理、安全。
2. 药材准备:根据处方所需的中药材种类和用量,药剂师需要准备相应的中药材。
此步骤需要保证中药材的质量、干燥程度和保存条件。
3. 压缩、浸泡、煮汁:根据处方要求,对中药材进行一系列制备过程,如压缩、浸泡、煮汁等。
这些过程需要按照正确的操作方法和时间进行。
4. 调配:根据处方的组方要求,将已准备好的中药材按比例混合,并根据需要进行加工或研磨。
此步骤需要确保混合和加工的准确性和卫生条件。
5. 包装:将调配好的中药材按照规定的数量和包装要求进行包装,以便于患者使用和储存。
6. 核对:在调配完成后,进行核对工作,以确保调配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核对过程中需要仔细核对处方数量、药材种类和用量等信息。
7. 处方标签贴附:在中药饮片包装好后,标注相应的处方信息,如患者姓名、医生姓名、用药方法等,以便于患者使用时的参考和辨识。
8. 记录:对每一步操作进行详细记录,包括处方审核结果、药材准备过程、调配过程、核对结果等,以便于追溯和审查。
以上步骤是中药饮片处方审核、调配、核对操作程序的一般流程,具体操作过程可能还会根据医院或药房的要求进行一定的调整和补充。
中药饮片处方审核、调配、核对操作程序(二)一、目的本程序旨在确保中药饮片处方的审核、调配和核对操作的规范性和准确性,保证患者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二、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中药饮片处方审核、调配和核对操作的各个环节。
三、程序内容1. 处方审核操作程序:(1) 查看患者处方是否准确、完整,并与医生进行沟通,确保理解和确认处方内容。
(2) 判断处方是否存在病情不符、药物禁忌等问题,并向医生反馈,以便进行修正。
(3) 对于需要进一步了解患者病情或药物使用情况的处方,可以与医生进行沟通并记录相关信息。
中药饮片处方审核、调配、核对操作程序模版(二篇)

中药饮片处方审核、调配、核对操作程序模版一、目的本操作程序的目的是确保中药饮片处方的审核、调配和核对过程符合标准,保证患者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二、适用范围本操作程序适用于中药饮片处方审核、调配和核对的操作流程。
三、程序1. 处方审核1.1 接收处方:接收到医生开具的中药饮片处方后,及时进行登记,确保处方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1.2 审查处方:仔细阅读处方,核对患者信息、药物剂量、用药频次等,与临床需要和用药常规进行比对。
1.3 审核准确性:认真检查处方审核的结果,并做出判断是否符合规范和用药原则。
1.4 处理异常处方:对于处方中存在的异常或不合理之处,应当及时与医生沟通并提出修改建议,确保患者用药的安全性。
2. 药材调配2.1 查看配方:根据处方中所列药物名和用量,准确查找相应的药材和其数量。
2.2 药材准备:按照处方中所列的用量,准备相应数量的药材,并进行必要的清洗和处理。
2.3 称量药材:使用精确的称量工具,根据配方中所列的要求,准确称取药材的重量。
2.4 混合药材:将称取好的药材按照处方中所规定的比例进行混合,确保药材的充分混合。
2.5 包装标签:对混合好的药材进行包装,并加贴标签,标明药名、用量和生产日期等信息。
3. 处方核对3.1 核对药材:对已经调配好的药材进行仔细核对,确保与处方中所列的名称和用量完全一致。
3.2 核对数量:对已配好药材的数量进行核对,确保与处方中所规定的数量一致。
3.3 核对标签:对药材包装的标签进行核对,确保标签上的信息与处方中所列的要求相符。
3.4 核对医嘱:核对处方中所列的医嘱信息,确保用药的频次、用法等与临床需要一致。
四、记录与报告4.1 记录处方审核的结果和处理意见,包括审核时间、审核人员和审核结果等信息。
4.2 记录药材调配的过程和结果,包括配方名称、药材名称、用量和数量等信息。
4.3 记录处方核对的结果,包括核对时间、核对人员和核对结果等信息。
4.4 如发现问题或异常,应及时报告负责人或上级主管,并进行记录。
中药饮片2

附件1中药饮片第一章范围第一条本附录适用于中药饮片生产管理和质量控制的全过程。
第二条产地趁鲜加工中药饮片的,按照本附录执行。
第三条民族药参照本附录执行。
第二章原则第四条中药饮片的质量与中药材质量、炮制工艺密切相关,应当对中药材质量、炮制工艺严格控制;在炮制、贮存和运输过程中,应当采取措施控制污染,防止变质,避免交叉污染、混淆、差错;生产直接口服中药饮片的,应对生产环境及产品微生物进行控制。
第五条中药材的来源应符合标准,产地应相对稳定。
第六条中药饮片必须按照国家药品标准炮制;国家药品标准没有规定的,必须按照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制定的炮制规范或审批的标准炮制。
第七条中药饮片应按照品种工艺规程生产。
中药饮片生产条件应与生产许可范围相适应,不得外购中药饮片的中间产品或成品进行分包装或改换包装标签。
第三章人员第八条企业的生产管理负责人应具有药学或相关专业大专以上学历(或中级专业技术职称或执业药师资格)、三年以上从事中药饮片生产管理的实践经验,或药学或相关专业中专以上学历、八年以上从事中药饮片生产管理的实践经验。
第九条企业的质量管理负责人、质量受权人应当具备药学或相关专业大专以上学历(或中级专业技术职称或执业药师资格),并有中药饮片生产或质量管理五年以上的实践经验,其中至少有一年的质量管理经验。
第十条企业的关键人员以及质量保证、质量控制等人员均应为企业的全职在岗人员。
第十一条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人员应具备中药材和中药饮片质量控制的实际能力,具备鉴别中药材和中药饮片真伪优劣的能力。
第十二条从事中药材炮制操作人员应具有中药炮制专业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从事毒性中药材等有特殊要求的生产操作人员,应具有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并熟知相关的劳动保护要求。
第十三条负责中药材采购及验收的人员应具备鉴别中药材真伪优劣的能力。
第十四条从事养护、仓储保管人员应掌握中药材、中药饮片贮存养护知识与技能。
第十五条企业应由专人负责培训管理工作,培训的内容应包括中药专业知识、岗位技能和药品GMP相关法规知识等。
中药饮片调剂操作规程

中药饮片调剂操作规程一、调剂环境的准备1.调剂室应保持干净整洁,并保持空气流通。
2.提供所需药材和配料的储存设施,以确保其干燥、无虫、无霉变。
二、调剂工具的准备1.秤量:准备电子天平和药物秤。
电子天平校准后即可使用。
2.洗漱用具和手套:应具备洗漱各类用具和工作时必须佩戴的医用手套。
3.药杯:准备干净无异味的玻璃药杯,用于称量饮片。
4.药袋:准备无污染和无异味的药袋,用于装饮片。
三、操作流程1.取药:按照处方,准确取出所需的中药饮片。
每次检查和确认取药是否准确,避免混淆。
2.称量:将取出的中药饮片放入药杯中,通过电子天平逐一称量,确保每味中药的用量准确。
3.混合:根据处方,将不同药味的中药饮片混合在一起,使用手套或者无菌铲子进行混合,避免交叉污染。
4.包装:将混合好的中药饮片按照处方给定的用量分装到不同的药袋中。
每个药袋上应标注中药名称、用量、次数等信息。
5.封口:合理选择封口方式,保证药袋的密封性。
常用的封口方式有热封、塞贴、压焊等。
7.清理:调剂结束后,清理工作台和使用的工具,保持调剂环境的整洁。
四、注意事项1.严格按照处方要求进行调剂,保证用药准确。
2.在操作过程中,避免接触其他药品或外界污染物,以免造成交叉污染。
3.中药饮片应放置在干燥、通风、无异味的环境中,避免受潮、霉变。
4.中药饮片调剂过程中,应密封处理,避免污染。
5.调剂操作人员应佩戴工作服、帽子、口罩、手套等防护用品,确保卫生安全。
6.调剂室应定期清洁、通风,以确保环境卫生。
以上就是中药饮片调剂操作规程,通过严格遵守操作规程,能够确保中药饮片的质量和疗效,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
中药饮片处方审核、调配、核对操作程序模版

中药饮片处方审核、调配、核对操作程序模版一、目的:为确保中药饮片处方的安全、准确、有效使用,制定本操作程序模版,规范中药饮片处方的审核、调配和核对流程。
二、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医院中药房、药店等中药饮片处方审核、调配和核对操作流程的规范。
三、术语定义:1. 中药饮片:指中药煎剂经研磨、蒸干制成的成品。
2. 中药饮片处方:医生开具的中药处方,指导中药饮片的使用。
3. 处方审核:指中药处方的合理性、准确性和规范性的检查。
4. 处方调配:指根据中药饮片处方,准确计量、配制中药饮片。
5. 处方核对:指对已调配的中药饮片处方进行审查,确保符合处方要求。
四、程序:1. 处方审核:(1)接受处方:中药房工作人员接收中药饮片处方,并进行登记,记录处方基本信息。
(2)核查处方:中药房药师核查处方上的患者信息及中药饮片组成、用量等,并与患者就诊记录核对,确保准确性。
(3)判断处方合理性:根据临床处理规范和中医药理论,判断中药饮片处方的合理性。
(4)审核处方:审核中药饮片处方的合理性,如发现问题,及时与开方医生沟通并提出建议。
(5)记录审核结果:对审核后的处方结果进行记录,包括处方合理性、审核人员、审核时间等。
2. 处方调配:(1)准备工作:中药房药师按照处方要求,准备好所需的中药饮片、研磨设备等。
(2)计量配制:按照处方要求,准确计量所需中药饮片,并进行配制。
(3)记录调配过程:对调配过程中的计量、配制等进行记录,包括调配人员、调配时间、调配量等。
(4)检查调配结果:对调配后的中药饮片进行检查,确保符合处方要求。
(5)标签贴附:将所调配的中药饮片进行标签贴附,标明处方信息、用法用量等,并加盖调配章。
3. 处方核对:(1)核对处方信息:核对所调配的中药饮片处方信息是否正确,包括处方号、患者信息、用法用量等。
(2)核对调配结果:核对所调配的中药饮片与处方要求是否一致,检查是否有漏配、错配等情况。
(3)记录核对结果:对核对结果进行记录,包括核对人员、核对时间、核对结果等。
草药调剂流程

草药调剂流程目的:规范各门店中药调剂流程,保证顾客用药安全。
草药调剂流程:一、中药处方调配的一般程序1,审方--合格处方计价--付款--处方调配--查方核对--包装、发药。
2,不合格处方--退回修改二、中药处方的审查;1、处方用药:(1)、处方正文的药名字迹是否清楚。
(2)、注意药物的并开、一药多名、一名多药的情况。
(3)、注脚等书写是否规范。
2、药物剂量、计量单位的审查。
3、药物配伍禁忌和不合理用药的审查:(1)、审查处方中有无“十八反”与“十九畏”或“妊娠禁忌”等用药的情况。
(2)、处方中有毒、麻、限、剧药品,是否符合有关规定要求。
(3)、审核处方中有无缺味,有无特殊炮制品。
(4)、审核有无“单包”的药物,如有须在药物旁作出明显标记,调配时注意。
(5)、其它不合理用药的审查,中西药之间的配伍禁忌的审查。
4、禁忌用药、超剂量用药医师签字的审查。
三、中药处方的计价与付款:1、划价前:询问顾客是否有会员卡,如果没有会员可则向顾客推荐会员卡。
2、划价过程中:(1)、必须做到输入的中药饮片名称(别名)和数量与处方保持一致。
(2)、当系统显示库存不足时,不得私自更改处方和用其他饮片代替。
(3)、录入完毕,将处方中的品名(别名)、数量与电脑的品名(别名)、数量逐个核对。
(4)、确认无误后告知顾客单价,询问顾客购买的付数及付款方式。
四、中药处方的调配:1、中药处方调配的器具:(1)、中药调配的计量器具:电子称、天平、戥子。
(2)、中药调配的其它用具:草药纸、药筛、药匙、纱布袋、包装袋、计算器等。
戥称的操作方法:秤杆平放在左手中指和虎口和谷穴之上,用右手前三指抓药,靠左手中指合食指的伸屈活动来带动砣的进退移动。
每次配方前,都要核对戥子的定盘星,确定平衡度,保证剂量准确。
2、配方:(1)、应做到“三不抓”:A,处方中的剂量超过正常习惯用量的药品不抓。
B,对出现别名或字迹不清楚,无法辨认时不抓。
C,由国家规定禁止出售的毒麻药品、配伍禁忌、妊娠禁忌的不抓。
中药调剂学-2_真题-无答案

中药调剂学-2(总分50,考试时间90分钟)A型题以下每一道考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1. 以下那一种不是炙法常用的辅料( )A.黄酒B.米醋C.姜汁D.蜂蜜E.红糖水2. 细粉要求能全部通过5号筛,但含有能通过6号筛不少于( )A.10%B.20%C.40%D.60%E.95%3. 极易泛油的中药不包括( )A.天冬B.肉豆蔻C.枸杞子D.刺猬皮E.九香虫4. 以下有关确定中药用量原则的说法,错误的是( )A.有毒中药用量宜小B.质地较轻或容易煎出的药物用量不宜过大C.质地较重或不易煎出的药物用量加重D.芳香走散的药物,用量宜小E.味厚滋腻的药物,用量不宜过大5. 具有“乌金衣”特征的药材是( )A.珍珠B.牛黄C.朱砂D.冰片E.雄黄6. 汤剂的煎煮次数以多少次为最佳( )A.1次B.2或3次C.4次D.5次E.越多越好7. 在北方地区,温度在30℃时,麦冬的含水量控制在以下哪个范围内,不容易发生异变( )A.12%~17%B.11%~16%C.11%~15%D.6%~9%E.4.5%~6%8. 国家有关部门确定的属于贵重中药材的共有( )A.32种B.33种C.34种D.35种E.36种9. 以下哪一项不是引起中药变色的原因( )A.因酶作用引起的变色B.因发热引起的变色C.因霉变引起的变色D.因环境湿度过低引起的变色E.干燥温度过高引起的变色10. 以下关于调配制度的描述,错误的是( )A.急诊处方随到随配B.婴幼儿和老人可给予提前照顾C.原则上应按接方先后顺序调配D.为了加快调配速度,可两人以上共同调配E.调配完毕后,应按处方要求自查,确认无误后签字,交复核人员复查11. 以下哪一种中药传统术语与麝香无关( )A.子眼B.子眼清楚C.当门子D.钉头E.里衣子12. 下列哪味中药不宜放在一般的药斗内( )A.炙甘草片B.熟地黄C.党参D.白芍E.细辛13. 以下关于中成药非处方药的描述,错误的是( )A.简称OTC B.不需要凭执业医师处方即可购买C.患者和家属可直接从药店购买D.分为甲、乙、丙三类非处方药E.患者和家属可直接从超市购买14. 防风通圣丸的功能为( )A.解表通里,清热解毒B.泻下逐水,利气通腑C.和解清热,疏肝和胃D.益气固表,祛风通窍E.清热解毒,活血化瘀15. 以下哪一项不是贵细中药的范围( )A.来源特殊B.生产年限长C.产量稀少D.价格昂贵E.用量较少16. 金匮肾气丸主治( )A.气虚血瘀所致头昏目眩、半身不遂B.肾气虚寒所致腰酸腿软,小便不利C.阴虚血瘀所致胸闷胸痛D.心悸怔忡,五心烦热,夜眠不安E.肾阳不足所致泄泻,食少不化,面黄肢冷17. 以下不属于开窍类中成药的是( )A.安宫牛黄丸B.万氏牛黄清心丸C.清开灵注射液D.心通口服液E.冠心苏合丸18. 以下哪一项不符合贵细中药的管理制度( )A.应上专用账册,凭处方消耗B.实行专人、专柜加锁、专账册的“三专”管理C.优先供应急、重症患者D.处方不得涂改E.在左下角标价标明其等级规格19. 下列药物中,最容易变色的是( )A.枳壳B.枳实C.青皮D.佛手片E.郁金20. 下列中药需要专柜存放的贵细药物有( )A.血竭B.龙眼肉C.肉苁蓉D.牛黄E.甘草21. 发芽类中药发芽率不得低于( )A.50%B.60%C.80%D.85%E.90%22. 以下哪一个不是中药临方炮制的传统操作工具( )A.戥称B.铡刀C.蟹钳D.乳钵E.炒药锅23. 中药饮片的异形片不得超过( )A.±3%B.±5%C.±8%D.±10%E.±15%24. 常见的中药材害虫不包括( )A.谷象、米象B.大谷盗、赤拟谷盗C.药谷盗、锯谷盗D.日本标本虫、烟草甲虫E.土虫、蚂蝗25. 验收毒性中药饮片必须有几人以上在场( )A.1B.2C.3D.4E.526. “珍珠盘”是形容哪一味中药的性状( )A.山药B.银柴胡C.黄芩D.天麻E.当归27. 一方配多剂,宜( )A.称总量分剂B.估量分剂C.等量递减分剂D.逐剂分称E.以上均非28. 调剂时应捣碎的饮片发药时应( )A.给整药B.提前捣碎放置C.捣碎后冰箱保存D.称取后临时捣碎E.捣碎后单包29. 以下有关服药时间的描述,错误的是( )A.滋补药宜饭后服B.解表药应趁热服C.驱虫、攻下药应空腹服D.安神药应睡前服E.慢性病应清晨服30. 以下哪一味药材不易散失气味( )A.川芎B.厚朴C.紫苏叶D.肉豆蔻E.红花31. 下列有关服药时饮食禁忌的叙述,错误的是( )A.热性疾病应少食辛辣B.服用解表药时,应少食生冷C.服用温补药时,应少饮茶,少吃酸味食物D.热性疾病应少饮酒E.服用温补药时,应少食萝卜32. 下列属于妊娠禁用中成药的是( )A.复方丹参滴丸B.防风通圣丸C.牛黄上清丸D.龙胆泻肝丸E.冠心苏合丸33. 以下哪一项不是常用的调剂工具( )A.戥称B.分厘戥C.研钵D.铁碾船E.天平34. 导致中药发霉的原因不包括( )A.中药内含有养料可供真菌的寄生B.受潮湿影响C.温度过低引起发霉D.中药本身“发汗”E.生虫后引起发霉35. 害虫的最适宜温度范围是( )A.0~150℃B.15~35℃C.25~32℃D.35~40℃E.50~60℃36. 易散失气味的草类药材不包括( )A.藿香B.薄荷C.麻黄D.荆芥E.茵陈37. 下列关于中成药使用注意事项的描述,错误的一项是( )A.服用四神丸时,忌生冷油腻食物B.肾阴不足,虚火上炎所致的咽干口燥者,忌服济生肾气丸C.脑出血慢性期患者忌服中风回春丸D.孕妇忌服血栓心脉宁胶囊E.腹泻者忌服牛黄降压丸38. 具有“白颈”特征的药材是( )A.地龙B.水蛭C.斑蝥D.蜈蚣E.全蝎39. 有关中成药调剂操作规程,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A.审查—计价—调配—复核—发药B.计价—审查—调配—复核—发药C.审查—调配—计价—复核—发药D.审查—复核—计价—调配—发药E.审查—计价—复核—调配—发药40. 以下关于饮片斗柜的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般斗架高约2m,宽约1.5m,厚约0.6mB.一般斗柜装药斗100个左右C.体积大而质地轻的药材,一般置于底部不分格的大斗中D.每个斗架约装药150~170种E.每个药斗一般分为2~3格41. 下列关于戥称使用不正确的是( )A.检查戥盘与戥砣的号码应相符B.戥砣放在定盘星上应平衡C.称量时右手握戥杆、左手抓药后捏戥纽D.称重1g以下者应选用分厘戥E.内服外用戥称要分开,不得混用42. 以下有关服药温度的描述,错误的是( )A.一般都宜温服B.对胃肠道有刺激的宜热服C.呕吐患者宜冷服D.中毒患者宜冷服E.解表药宜热服43. 排列斗谱常用的依据是( )A.按药名相似B.按相同用药部位C.按同一品种不同炮制D.按常用方剂E.按药物功效相似44. 调剂人员发现处方中药味不清被涂改,应( )A.主观猜测B.向医生问明情况后调配C.自己涂改后调配D.要求处方医生在涂改处签字后调配E.让患者请求医生写清后调配45. 调配处方时每一剂的重量误差应控制在( )A.±2%B.±3%C.±4%D.±5%E.±6%46. 以下哪一个批准文号为中药批准文号格式( )A.国药准字H120080808B.国药准字Z20080808C.国药准字B20080808D.国药准字$20080808E.国药准字T2008080847. 以下关于斗谱编排原则的描述,错误的是( )A.常用饮片应放在斗架的中上层B.质地较轻且用量较少的饮片放在斗架的高层C.质重饮片置于斗架低层D.易造成污染的饮片置于斗架高层E.质地松且用量较大的饮片放在斗架最下层的大药斗内48. 以下有关价格的计算,错误的是( )A.每味药价积数=每种药的单价×该药的分量B.汤剂总价=每帖药单价×帖数C.代煎药价=汤剂总价+代煎费D.每帖药单价=每味药单价之和E.临方制剂总价=汤剂总价+加工费价+辅料费+包装费49. 以下药品有效期的表述方式,正确的是( )A.2010年12月B.有效期至2010年C.有效期至2010年12月D.有效期2年E.生产日期2008年12月,有效期2年50. 以下有关配发饮片的点排方法的描述,错误的是( )A.色白块片压四角B.子实粉末中间搁C.花叶全草放外面D.质地重实内层落E.另包药物称一边。
中药饮片处方审核、调配、核对操作程序

中药饮片处方审核、调配、核对操作程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处方审核:
- 审核医生开具的中药饮片处方,确认处方的合法性和准确性。
- 查阅病人的病历资料,了解病人的病情、病史等相关信息。
- 对处方进行审核,确认处方是否符合中药调配的原则和规范。
2. 调配药材:
- 根据处方中所列的药材名称和剂量,确认需要调配的药材种类和数量。
- 准备所需的药材和器械,保证材料的质量和卫生安全。
- 按照处方中规定的比例和方法,对药材进行称量、研磨等处理,调配成中药饮片。
3. 核对操作:
- 调配完成后,将中药饮片进行标签贴标,标明药品名称、剂量、用法和用量等信息。
- 核对饮片的种类、数量和质量,确保与处方一致。
- 核对处方的执行情况,确认所有步骤均按照要求完成。
4. 记录和报告:
- 将调配和核对的结果进行详细记录,包括药材的种类、数量、药物标识等信息。
- 如发现药材调配或核对过程中的错误或异常情况,及时向上级医生或主管人员汇报并采取相应措施。
- 保留好各项记录和报告资料,以备后续检查和追溯使用。
这些操作程序旨在确保中药饮片的质量和有效性,防止因处方错误、药材混淆等原因导致患者用药不当。
同时,也要注重卫生与安全,确保药材的质量和操作的规范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调配正确,需要代煎
调配正确
核实患者姓名,确认无误,发药
详细交代用法用量和注意事项
门诊药房发药系统点击发药按钮,确认发药,完成电子签名
中药处方调配流程图
原开方医生按退费规定为患者办理退费手续,并刷卡重新为患者开具电子处方
医生用患者就诊卡刷卡为患者开具电子处方
患者持就诊卡到收费处刷卡核价交费
患者持就诊卡到中药房排队取药
调出并打印中药电子处方或医嘱单
不合格
指出问题
审查相反、相畏、禁忌、毒性药剂量等,严格审查处方
合格
调配前再次审核处方,并按剂量进行调配。有特殊煎煮的药品单包,并注明煎煮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