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语言梅花教案.doc
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古诗教案:梅花

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古诗教案:梅花一、教学目标1.让幼儿理解古诗《梅花》的内容,感受诗中描绘的梅花形象。
2.培养幼儿的朗读、背诵和欣赏古诗的能力。
3.通过学习古诗,让幼儿了解梅花的寓意,培养他们热爱大自然、关爱环境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古诗《梅花》的内容,感受诗中梅花的形象。
2.教学难点:背诵古诗,理解梅花的寓意。
三、教学准备1.课件:古诗《梅花》的图片、动画。
2.古诗《梅花》的文本。
3.钢琴曲《梅花三弄》。
四、教学过程1.导入利用课件展示梅花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梅花的特点,如:梅花有几瓣,颜色如何等。
2.学习古诗a.教师带领幼儿朗读古诗《梅花》,让幼儿初步感受古诗的韵律美。
b.教师逐句解释古诗,帮助幼儿理解诗句的含义。
c.教师引导幼儿用自己的话描述诗中的梅花形象。
3.背诵古诗a.教师带领幼儿一起背诵古诗《梅花》。
b.鼓励幼儿独立背诵古诗,给予肯定和鼓励。
4.欣赏梅花a.播放钢琴曲《梅花三弄》,让幼儿在音乐中感受梅花的优雅。
b.邀请幼儿分享自己欣赏梅花的心得。
5.讨论梅花的寓意a.教师引导幼儿思考:为什么诗人会将梅花比作“花中君子”?b.让幼儿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讨论梅花的寓意。
b.邀请幼儿分享自己最喜欢的梅花诗句。
c.布置作业:回家后,向家人分享所学到的关于梅花的古诗。
五、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学习古诗《梅花》,让幼儿了解了梅花的形象和寓意,培养了他们热爱大自然、关爱环境的情感。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幼儿感受古诗的韵律美,帮助他们理解诗句的含义。
同时,通过讨论梅花的寓意,让幼儿学会欣赏梅花的品质,从而培养他们高尚的情操。
教师还应关注幼儿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重难点补充:1.教学重点补充:a.教师通过富有表情的朗读,引导幼儿关注古诗的语音、语调变化,让幼儿初步感受古诗的韵律和节奏。
b.教师通过图片和动作演示,帮助幼儿形象地理解“凌寒独自开”、“暗香浮动”等抽象诗句。
2024年大班语言古诗《梅花》教案(1)

2024年大班语言古诗《梅花》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语言课程,以古诗《梅花》为教学内容。
该诗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具体章节为《宋诗三百首》中的第五十首。
详细内容为:“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古诗《梅花》的全文,理解其诗意及背后的文化内涵。
2.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他们对古典文学的兴趣。
3.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诗句中的寓意,体会诗人的情感。
教学重点:熟记古诗《梅花》,学会欣赏古典诗歌。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挂图。
学具:古诗《梅花》教材、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梅花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梅花的特征,引发学生对梅花的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诗人王安石及《梅花》的背景,引导学生关注古诗的意境。
3. 诗句解析:逐句讲解诗句,分析诗句中的关键词,如“墙角”、“凌寒”、“暗香”等,帮助学生理解诗意。
4. 情境体验: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自己站在梅花树下,感受梅花的美丽和诗人的情感。
5. 朗读与背诵:带领学生朗读古诗,指导学生注意停顿、重音等朗读技巧,要求学生课后背诵古诗。
6. 例题讲解:分析一首类似的古诗,如《雪花》,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析。
7. 随堂练习:让学生尝试创作一首以“梅花”为主题的五言绝句,并进行分享和交流。
六、板书设计1. 《梅花》2. 内容:(1)诗句: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2)诗人简介:王安石,宋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
(3)重点词汇:墙角、凌寒、暗香。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熟记并背诵古诗《梅花》。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对古诗的理解和感悟,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阅读其他关于梅花的古诗,如《卜算子·咏梅》等,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梅花》(精选20篇)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梅花》大班语言活动教案:《梅花》(精选20篇)作为一名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班语言活动教案:《梅花》,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梅花》篇1活动目标:1、通过儿歌《鸟王请客》,认识各种鸟类动物的名称以及特征。
2、通过阅读幼儿用书中的画面以及图片的暗示,了解和记忆诗歌的内容。
3、按照一定韵律念儿歌,感受儿歌中的韵律美。
活动准备:幼儿用书活动过程:一、欣赏儿歌《鸟王请客》。
师出示鸟王的图片,问:“今天鸟王要请客”,你们猜猜鸟王会请哪些客人呢?让幼儿自由说出自己的想法。
师朗诵儿歌。
师:你们听到鸟望请了哪些客人?幼儿回答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图片。
师:鸟王还请了什么样的鸟?引导幼儿根据鸟的名称学说修饰词。
二、倾听儿歌并尝试学说儿歌1、幼儿倾听师朗诵儿歌师在朗诵时要注意放慢速度并符合儿歌的韵律。
2、幼儿感知儿歌的内容师:鸟王请大家吃的什么饭?炒的是什么菜?鸟王还说些什么?风婆婆和树公公夸谁了?最后,白云姐姐拿出一张调查表,又说了什么?3、师幼一起边看书边念儿歌(3-5)师:小朋友,我们现在用最好听的声音来朗诵一下这篇诗歌。
附:鸟王请客树林里真热闹,唧唧唧,喳喳喳。
忙些什么事?鸟王在请客。
谁来做客人?会唱歌的小黄莺,会说话的八哥鸟,会跳舞的是仙鹤,五彩缤纷的是孔雀。
吃的什么饭?青虫蛋炒饭。
炒的什么菜?绿芽拌嫩叶。
鸟王说点啥?辛苦捉虫整一年,谁的功劳最最大?树公公夸啄木鸟,风婆婆夸花喜鹊,白云姐姐不服气,拿出一张调查表:燕子一家最勤劳,一年捉虫超十万。
百鸟一起来鼓掌,奖它一朵大红花。
羞得燕子低下头,连连说声不敢当。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梅花》篇2活动目标:1、通过赏读安东尼布朗的绘本《我喜欢书》,初步了解书的种类,萌发喜欢书籍的情感。
2、在感受作品的基础上,尝试简单表述自己喜欢的书籍类型。
大班语言活动《古诗梅花》教案

大班语言活动《古诗梅花》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语言活动教材第四章《诗词之美》,详细内容为古诗《梅花》。
通过学习《梅花》,让幼儿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美,理解古诗的含义,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正确朗读古诗《梅花》,理解其寓意。
2. 培养幼儿对古诗的欣赏能力,激发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3. 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和想象力,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古诗《梅花》的寓意,体会诗人的情感。
2. 教学重点:正确朗读古诗,掌握诗词的基本节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梅花图片、诗配画挂图、古诗《梅花》音频。
2. 学具:幼儿用书、画纸、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梅花图片,引导幼儿观察梅花的特征,讨论梅花开放的季节,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 新课内容:(1)教师播放古诗《梅花》音频,让幼儿初步感知诗词的韵律美。
(2)教师带领幼儿朗读古诗,指导正确的发音和节奏。
(3)讲解古诗的含义,引导幼儿理解诗人的情感。
3. 实践情景引入:(1)教师邀请幼儿扮演诗人,朗读古诗《梅花》。
(2)幼儿分组进行诗配画创作,将古诗《梅花》的意境画出来。
4. 例题讲解:教师选取一首与梅花有关的古诗,进行详细讲解,让幼儿进一步理解梅花的文化内涵。
5. 随堂练习:(1)让幼儿独立朗读古诗《梅花》,并说出其寓意。
(2)幼儿互相分享自己创作的诗配画,进行评价和交流。
六、板书设计1. 《梅花》2. 内容:(1)梅花的特点(2)古诗《梅花》原文(3)诗配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背诵古诗《梅花》。
(2)用画笔描绘出你心中的梅花。
2. 答案:(1)略。
(2)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1)鼓励幼儿回家后,向家人分享自己学到的古诗《梅花》。
(2)家长协助幼儿收集与梅花有关的诗句,进行亲子阅读,培养幼儿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选取与组织2. 教学目标的设定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把握4. 教学过程的实施5. 板书设计6. 作业设计7.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一、教学内容的选取与组织1. 通过梅花图片的展示,帮助幼儿形象地认识梅花,为理解古诗奠定基础。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梅花》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梅花》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语言领域,教材为《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指导手册》第三章第二节。
详细内容为通过欣赏古诗《梅花》,让幼儿感受梅花的美丽与坚韧,学习描述梅花的特点,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幼儿了解梅花的生长特点,掌握描述梅花的基本词汇,能流利地朗读古诗《梅花》。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朗读等方式,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幼儿感受梅花的美丽与坚韧,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古诗《梅花》的意境,用适当的词汇描述梅花的特点。
2. 教学重点:朗读古诗《梅花》,学习描述梅花的基本词汇。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梅花图片、古诗《梅花》挂图、录音机、磁带。
2. 学具:彩笔、画纸、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1)展示梅花图片,引导幼儿观察梅花的形态、颜色等特点。
(2)讨论:你们在哪里见过梅花?梅花有什么特别的地方?2. 新课导入(10分钟)(1)教师朗读古诗《梅花》,让幼儿感受古诗的韵律美。
(2)结合挂图,解释古诗中的词语,如“凌寒”、“独自开”等。
(3)引导幼儿用自己的话描述梅花的特点。
3. 实践活动(10分钟)(1)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句古诗,用画笔、剪刀、胶水等学具,将古诗中的意境表现出来。
(2)分享:各组展示作品,其他幼儿进行评价。
4. 例题讲解(5分钟)(1)出示例题:根据古诗《梅花》,用“梅花”造句。
(2)讲解:教师给出两个例句,引导幼儿仿照例句进行造句。
5. 随堂练习(5分钟)(1)根据古诗《梅花》,用“梅花”造句。
(2)用画笔描绘出自己喜欢的梅花。
(2)拓展:让幼儿回家后,向家人介绍梅花,并尝试创作一首关于梅花的诗。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梅花2. 板书内容:梅花特点:凌寒、独自开、暗香浮动古诗《梅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幼儿园大班教案:《梅花》10篇

幼儿园大班教案:《梅花》10篇幼儿园大班教案:《梅花》1设计意图:我园是“十五”国家教育部重点课题“幼儿素质教育中民间艺术教育体系的研究”的实验基地,多年来在民间艺术活动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梅花,是南京市市花,探梅、赏梅是南京的民俗。
南京的梅花山是国内唯一一处位于世界物质文化遗产景区内的赏梅胜地,被誉为“天下第一梅山”。
每到春季,万株梅花竞相开放,层层叠叠。
梅花色彩鲜艳,造型多样,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寓意深远,代表坚强、忠贞、高雅。
因此,我结合我园的课程特色设计、组织了该活动。
该活动通过让幼儿在优美的古筝音乐中欣赏各种梅花的色彩、外形,感受国画大师所画的“红梅图”独特的审美意境,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并在此基础上让幼儿尝试运用浓、淡彩墨创作红梅花,体验彩墨画的创作乐趣,提高手眼协调能力和美的表达表现能力,同时激发幼儿爱家乡的情感。
目标:1.欣赏各种梅花的色彩、外形的美,尝试在梅枝上用点画的方法围绕花芯画出花瓣、添画花蕊。
2.注意画面布局,会用大、小两种画笔表现花瓣与花蕊。
3.体验用彩墨画表现梅花的乐趣。
准备:大号、小号毛笔每人一支,笔架;浓、淡不同的红色颜料,墨;已画好树干的宣纸;各种梅花的PPT,古筝音乐《高山流水》等。
过程:一、谈话导入,回忆表达有关梅花的已有经验师(出示一张梅花图):这是什么?你在哪里看到过梅花?师:你看到的梅花是怎么样的?(幼儿充分表达。
)师:你看梅花的时候有什么感觉?(幼儿充分表达。
)(析:教师以“你在哪里看到过梅花”为话题让幼儿充分表达对于梅花的已有经验,这样既调动了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也为幼儿进一步欣赏梅花的色彩、外形作了铺垫。
)二、欣赏各种梅花,感受梅花的各种色彩、外形师:春天,小朋友在梅花山看到了各种各样的梅花。
那么梅花到底是什么样子的?有哪些好看的颜色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1.在优美的古筝音乐中欣赏多幅梅花图的色彩。
师:仔细看看,这些梅花是什么样子的?有哪些好看的颜色?这些梅花的颜色看上去像什么?师:你看了这么多颜色的梅花,有什么感觉?师(小结):梅花有各种各样的颜色,有大红的、玫红的、粉红的、黄的、绿的、白的……它们在春天里竞相开放,很漂亮。
大班语言古诗《梅花》教案

大班语言古诗《梅花》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语言领域教材《幼儿古诗精选》第三单元《梅花》。
详细内容包括:理解古诗《梅花》的意境和情感;掌握诗中的生字词,如“墙”、“角”等;学习梅花傲骨凌霜的品质。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古诗《梅花》的内容,掌握诗中的生字词,并能正确朗读和背诵。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培养学生对古诗的感知、理解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感受梅花的傲骨凌霜品质,培养他们坚强、自信的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古诗《梅花》的意境和情感。
教学重点:掌握诗中的生字词,正确朗读和背诵古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挂图、古诗《梅花》录音。
学具:课本、笔、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以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窗外或校园里的梅花,引导他们说出梅花的特征。
2. 新课内容展示:(1)播放古诗《梅花》录音,让学生感受古诗的韵律美。
(2)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朗读古诗,注意停顿和语气。
(3)讲解诗中的生字词,如“墙”、“角”等。
3. 例题讲解:(1)分析诗句“墙角数枝梅”,引导学生理解梅花生长的环境。
(2)解析诗句“凌寒独自开”,让学生感受梅花的傲骨凌霜品质。
4. 随堂练习:(1)让学生分角色朗读古诗,体会诗句的情感。
(2)让学生用画笔描绘梅花的形象,加深对诗句的理解。
六、板书设计1. 黑板左侧:古诗《梅花》全文2. 黑板右侧:梅花图片、生字词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梅花的形象,并谈谈对梅花傲骨凌霜品质的理解。
答案示例:梅花是一种在寒冷的冬季依然能绽放的花朵,它的花朵小巧玲珑,颜色洁白如雪。
梅花在冬天里独自开放,不怕严寒,展现了坚强、自信的品质。
2. 课后作业:背诵古诗《梅花》,并尝试用自己的话解释诗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学生理解了古诗《梅花》的意境和情感,掌握了生字词。
大班语言古诗《梅花》教案

大班语言古诗《梅花》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大班语言课程中的古诗《梅花》。
该诗选自教材《幼儿园大班语言教育活动指导手册》第三章“古诗欣赏”部分。
详细内容包括:理解古诗的字面意义,感受诗中描绘的梅花形象,体会作者对梅花的赞美之情,并通过古诗学习,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正确朗读古诗《梅花》,理解其字面意义。
2. 培养幼儿对梅花美的感受,激发他们对大自然美的热爱。
3. 通过对古诗的欣赏和分析,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情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正确朗读和理解古诗《梅花》,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
难点:引导幼儿体会古诗中梅花的形象,理解作者的情感表达。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梅花图片、古诗《梅花》挂图、录音机、磁带。
2. 学具:幼儿用书、画纸、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梅花图片,让幼儿观察梅花的特点,引导他们用语言描述梅花的美。
2. 新课内容展示:播放古诗《梅花》录音,让幼儿跟随录音朗读古诗,感受古诗的韵律美。
3. 古诗解析:教师带领幼儿逐句解析古诗,讲解生僻字词,让幼儿理解古诗的字面意义。
4. 实践情景引入:分组让幼儿扮演梅花,其他幼儿用古诗中的词语赞美梅花,增强幼儿对古诗内容的理解。
5. 例题讲解:以“梅花为什么这么美?”为例,引导幼儿用古诗中的词语回答问题,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6. 随堂练习:让幼儿用彩笔在画纸上描绘出自己心中的梅花,并配以古诗中的诗句。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古诗《梅花》全文,标注生僻字词和重点词语。
2. 在黑板上展示梅花图片,旁边附上赞美梅花的诗句。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用古诗中的词语,写一段赞美梅花的短文。
2. 答案示例:梅花,你的花瓣洁白如雪,你的枝条坚韧如铁,你傲然挺立在寒风中,为世界带来了无尽的美丽。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他们在古诗学习中的难点,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班语言梅花教案
【篇一:幼儿园大班教案:腊梅花】
腊梅花
主题名称:冬天的故事
次主题名称:冬景
活动名称:腊梅花
主要教学领域:艺术领域
教学内容及学情分析:
冬天已到,一切花草树木都已枯萎,只有腊梅花不怕严寒,十分勇敢的渲染开放,为了让宝宝们感受腊梅花的坚强、勇敢,我们设计了《腊梅花》这节活动。
活动目标:
1、喜欢吹点画,体验吹点画的乐趣。
2、学习用吹画、手指点画、彩笔添加的方法,表现腊梅花的基本特征。
重难点分析:吹画时要注意用力要适度
活动准备:
棕色、红色颜料,图画纸、毛笔、彩笔,抹布,范画一幅。
活动过程:
1、出示范画,引导幼儿观察腊梅花的枝、干、花、花蕊的形状颜色。
引导幼儿说一说这是用什么方法画出来的?
2、教师讲解示范吹点腊梅花的方法:
(1)吹出树干、树枝。
这是难点部分,详细讲解。
先用毛笔蘸棕色的颜料滴在纸的下半部分,然后用嘴对着颜料向前吹、改变方向吹,慢慢吹出树干树枝的形状。
吹时用力要适度,主干粗吹时用力小一些,树枝细吹时用力大一些。
(2)用右手食指蘸红色颜料,在树枝的适当位置点腊梅花的花瓣。
点画前先看好位置,花瓣在排列上要注意层次,不能出现排队现象。
点画后及时擦手。
(3)用彩笔添加花心。
3、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1)提醒幼儿注意画面整洁卫生。
(2)能力强的幼儿可多吹画几颗梅花树,能力弱的重点掌握吹的方法。
帮助每个幼儿完成作业,享受成功的乐趣。
4、评价展览作品。
用幼儿作品布置教室。
活动反思:从本节活动完成来看,我觉得我预设的两个目标孩子们基本上达到了,此外,本节课还提高了孩子们动手操作能力和审美
能力,看着自己的作品,她们高兴的欢呼着、跳跃着。
像这样的活动,孩子们的兴趣很浓,因为是孩子们都很感兴趣的,所以孩子们
能在学习中感受快乐。
【篇二:幼儿园大班教案:腊梅花】
腊梅花
主题名称:冬天的故事
次主题名称:冬景
活动名称:腊梅花
主要教学领域:艺术领域
教学内容及学情分析:
冬天已到,一切花草树木都已枯萎,只有腊梅花不怕严寒,十分勇
敢的渲染开放,为了让宝宝们感受腊梅花的坚强、勇敢,我们设计
了《腊梅花》这节活动。
活动目标:
1、喜欢吹点画,体验吹点画的乐趣。
2、学习用吹画、手指点画、彩笔添加的方法,表现腊梅花的基本特征。
重难点分析:吹画时要注意用力要适度
活动准备:
棕色、红色颜料,图画纸、毛笔、彩笔,抹布,范画一幅。
活动过程:
1、出示范画,引导幼儿观察腊梅花的枝、干、花、花蕊的形状颜色。
引导幼儿说一说这是用什么方法画出来的?
2、教师讲解示范吹点腊梅花的方法:
(1)吹出树干、树枝。
这是难点部分,详细讲解。
先用毛笔蘸棕色的颜料滴在纸的下半部分,然后用嘴对着颜料向前吹、改变方向吹,慢慢吹出树干树枝的形状。
吹时用力要适度,主
干粗吹时用力小一些,树枝细吹时用力大一些。
(2)用右手食指蘸红色颜料,在树枝的适当位置点腊梅花的花瓣。
点画前先看好位置,花瓣在排列上要注意层次,不能出现排队现象。
点画后及时擦手。
(3)用彩笔添加花心。
3
、 幼儿作画巡。
(1) 提醒注意画卫生。
(2) 的幼儿可多吹,能力弱的重点掌握吹的 方法。
帮助每个幼儿完,享受成趣。
作品。
用幼儿作品布置教室。
反思: 完成来看设的两孩子们 基本上达到了,此外提高了动手操作能美 能力,看着自己的作品呼着着样的活 动是都趣的,所以孩子们 能中感。
【篇三:大吹点画 梅花】 大:吹点画《梅花》 : 识梅花,知道梅花是冬天开的花,是我国的国花之一。
⒉用嘴吹点画的方梅花的基本特征。
⒊ 在程中作的力量吹点趣。
: 过程:入幼趣 1领室。
里念到什么花 ? 2.出示片,提问 (1)它是子的?它的枝干的?它的? (2:梅的枝干是弯弯曲曲枝很多。
梅花的 单生花,花五瓣/黄/粉等色。
它是我国
的
国
二、出示吹点画作解吹画梅花的枝干、点画梅花的方法 1.出示吹点画作品察。
(1幅梅片上的梅花有什么?你知道它 是用什么材料画干是怎么画出来些梅花又画的? (论出梅花的外形特征。
) 2解:梅花是吹出来干是用黑色墨水吹出来的,梅 花是点出来的。
今天就来和小朋友用吹画 点画的方法来画梅花?
(1)蘸一滴黑色颜料,点在纸的下半部分的适当位置,半蹲弯腰用吸管斜着对着颜料用力往前吹,注意朝不同的方向吹画,才能吹出
一棵茂盛的大树来。
要把墨水吹到不会流动为止,不要吹到纸张的
外面。
(2)吹好树枝后稍等一等,等干后用棉签蘸上红色颜料,在树枝的适当位置画梅花。
点画的时候要先看好位置,梅花大小不要一样,
也不能均匀排队。
梅花多为单独的一朵。
要注意画面干净、整洁。
3.教师请部分幼儿上前尝试操作,学习吹点画的操作方法
(1)学会吹画的的方法,掌握吹的不同力度表现树的外形特征。
(2)教师重点指导幼儿用吸管吹画的方法,注意引导幼儿朝不同的方向吹画。
三、幼儿合作完成一幅作品,体验合作的力量,感受吹点画的乐趣
1.教师交代要求,提醒幼儿遵守的规则。
2.幼儿四人为一组,共同完成一副吹点画。
四、作品欣赏,提升幼儿对美的感受
1.梅花展,邀请部分幼儿展示自己作品。
2.请幼儿说出自己喜欢的作品,为什么喜欢。
3. 老师发现一些与众不同的梅花。
启发幼儿说出怎样才能变得更好?
4.教师念诗句,带领幼儿观看每组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