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第22课时绘制平面图教案苏教版

六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第22课时绘制平面图教案苏教版
六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第22课时绘制平面图教案苏教版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第22课时绘制平面图

教材第110~111页综合与实践“绘制平面图”。

1.能看懂简单的平面图,明确一张简易的平面图所包含的基本要素;能确定具体场所的方向、形状和位置关系,合理选用测量工具测量距离;能综合应用图形、测量、比例尺等知识绘制平面图。

2.在测量和绘制的过程中,了解绘制平面图的基本过程,感受图形、位置确定、测量、比例尺等知识、方法的应用,发展空间观念。

3.在实践活动中,沟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知识的价值,培养应用意识和综合应用能力,培养团结互助、合作交流等良好品质。

重点:知道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的。

难点:正确测量并选择合理的比例尺绘制平面图。

多媒体课件、测量所需的卷尺、标杆等测量工具;绘制平面图所需的尺、圆规等绘图工具;每位同学一张测量数据的记录表。

谈话:上节课我们重点学习了制订旅游计划。在旅游时,为了有顺序、不重复地旅游景点的各个地方,“导游图”功不可没,你使用过导游图吗?能说说导游图上表示的是什么,有什么作用吗?

说明:导游图,其实是一张景区的平面图,能为我们清晰地指明方向和景区中各个景点位置和大概形状。

引入: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为了清楚地呈现某块地以及相关建筑物占地大小和位置关系,常常需要绘制平面图。(板书课题:绘制平面图)

1.看图体悟,分享发现。

过渡:下面,我们将进入熟悉的校园,来感受一下平面图的真正魅力。

(课件出示东港小学校园平面图)

引导:认真观察这张平面图,从图中你能知道什么?把你的想法和同桌交流,互相说一说。

交流:从图中知道了些什么?

学生交流平面图上建筑或区域的形状、位置、大小和比例尺等。

2.引导思考,了解要求。

引导:通过对东港小学校园平面图观察和分析,我们对一张完整的校园平面图的要求有了一定的认识。那现在想一想,绘制学校校园某个场所或建筑物的平面图,需要考虑哪些问题?先在小组内把你的想法说一说。

小组交流,总结发现:

(1)要根据它们的占地形状和大小,选择合适的比例尺。

(2)要注意到它们与周围建筑物的位置关系。

(3)要准备测量工具,小组同学分工合作。

3.交流互动。

(1)小组选择。

引导:有了对一张平面图的认识,我们将由“说”进入“做”的旅程,来绘制我们学校内的平面图。各小组讨论一下,你们小组打算绘制我们学校哪个活动场所或建筑物的平面图?绘制校园平面图要做哪些准备工作呢?

让各小组交流选择的场所或建筑物。

(2)小组讨论交流。

引导:联系你们小组选择的场所或建筑物,讨论下面问题。

出示:

①测量较长的距离,可以选择什么工具?采取什么方法?

②如果场地或建筑物的形状比较复杂,应该怎么办?

③怎样确定活动场所、建筑物之间的位置关系?需要哪些工具?

让各自根据选择的地点讨论上面的问题。

交流:你们小组对上面的问题是怎样认识的?请小组代表来说一说。

(3)小组准备。

让各小组学生做活动准备,先分析形状,再找出测量哪些距离的数据;根据需要选取测量工具,并进行测量分工。

4.完成绘制。

(1)小组测量。

让学生4~6人为一组,合理分工,实地测量,其中2~3人测量,1~2人记录,并有人检查核实,要求在实际测量时,互相配合,把测量的数据记录在数据记录表中。

(2)绘制平面图。

引导学生明确要把选择区域的平面图绘制在课本第111页上。

①小组内先选定比例尺,讨论其合理性,并计算出图上距离。

②根据计算出的图上距离的数据,让学生按小组所选择场所的平面形状、位置关系,把平面图绘制在书本111页上,并互相交流、评价和修正。

(3)展示交流。

请各小组展示绘制的平面图,说说绘制的场所或建筑物,以及绘制过程,并介绍选用的比例尺,为什么选这个比例尺。

让学生从方向、位置及比例尺的选用等方面互动点评。

在各自点评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修正。

1.拓展延伸。

提问:同学们正确绘制出了学校某个活动场所或建筑物的平面图,那我们要绘制出学校完整的平面图,可以怎么做?

要求:课后各小组间通力合作,绘制出学校的平面图。

2.实践运用。

要求有兴趣的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寻找本地区有特色的活动场所或建筑物,绘制出它们的平面图。

同学们,通过这次实践活动,你有什么收获?

绘制平面图

选择合适的比例尺

注意位置关系

准备测量工具:卷尺、长绳、指南针

本次活动主要是“图形与几何”部分知识和方法的综合运用,在安排教学活动时,让学生分小组合作,放手让学生合作探究,教师只是适时指导。通过小组合作交流,使学生掌握画平面图的方法和步骤:测量——算出图上距离——画平面图,让学生认识到分工合作的重要性,提高合作意识。在活动中,学生不仅感受到现实生活与数学知识的联系,而且还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活动结束后,让各小组把绘制的平面图展示给大家,学生相互之间可以取长补短。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