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医诊断学--11.呕血与便血
西医诊断学呕血与便血

西医诊断学呕血与便血呕血和便血是常见的症状,往往是多种疾病的表现之一。
西医诊断学是一门研究各种疾病的医学学科,对于呕血和便血的诊断也有一定的方法和标准。
本文将介绍呕血和便血的西医诊断方法,以及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项。
呕血的西医诊断学呕血是指胃内物质随呕出口而带血,呈鲜红或暗红色。
呕血的病因很多,常见的包括胃、十二指肠溃疡、胃癌、急性胃炎、胃出血等等。
因此,在进行呕血的西医诊断时,需要进行以下方面的检查:1. 病史询问在病史询问中,医生需要了解病人的呕血症状的程度、频度、时间、伴随症状等等。
同时还需要了解病人是否有过相关的胃肠道疾病史、手术史、药物使用史等等,这些信息对于确定呕血病因有很大帮助。
2. 体格检查在体格检查中,医生需要仔细观察病人的一般情况、黄疸、皮肤和粘膜的情况,腹部的压痛、肿块及是否有脾脏肿大等等,以判断呕血的病因。
3. 化验检查化验检查包括血常规、凝血功能、肝功能、胃镜、CT等等检查。
其中,胃镜检查是呕血病因诊断的重要手段,可以直接观察到胃肠道内部的情况,如有需要还可以进行活检。
4. 影像学检查影像学检查包括X线、胃肠道钡餐造影、超声等等。
这些检查可以帮助医生观察胃肠道的构造和有无异常,是呕血病因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
便血的西医诊断学便血是指大便中出现血液,这是很多肠道疾病的普遍症状之一。
在西医诊断学中,需要进行以下方面的检查:1. 病史询问病史询问中需要了解病人的便血症状的程度、频度、时间、伴随症状等等。
同时还需要了解病人是否有过相关的肠道疾病史、手术史、药物使用史等等,这些信息对于确定便血的病因有很大帮助。
2. 体格检查在体格检查中,医生需要仔细观察病人的一般情况、贫血程度、肛门疼痛、肠鸣音、腹部压痛、肿块等等,以判断便血的病因。
3. 化验检查化验检查包括血常规、凝血功能、肝功能、肠胃镜、CT等等检查。
其中,肠胃镜检查是便血病因诊断的重要手段,可以直接观察到肠壁内部的情况,如有需要还可以进行活检。
呕血与便血

一、呕 血
(一)呕血的定义: 是上消化道疾病(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器 官,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肝、胆系或胰 腺疾病)、胃空肠吻合术后的空肠出血或全身 性疾病所致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血液从口腔 呕出,称为呕血。血液经胃酸及肠道作用后变 为黑色,经肠道排出体外,形成粘稀发亮的柏 油样便称为黑粪。由鼻腔、口腔、咽喉等部位 出血或呼吸道疾病引起的咯血,不属于呕血。
(三)临床表现
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表现取决于出血病变的性 质、部位、失血量与速度,与患者的年龄、心 肾功能等全身情况也有关系。
先兆:呕血前多有上腹部不适及恶心,之后出 现呕出血性胃内容物。
呕血与黑便:呕出血性胃内容物。呕血颜色与 出血的量及快慢有关,食管/胃底部大出血或 出血快者呈鲜红、暗红色可有血块。出血量少 或在胃内停留时间长,Hb在胃酸作用下形成酸 化正铁血红蛋白时,呈咖啡色。呕血时由于部 分血液经肠道排出体外,可形成黑便。
2. 出血量:观察和记录呕血时间、次数、量、颜 色以及黑粪次数、量性状。
隐血阳性:>5ml/日; 黑便>50-70ml/日; 呕血示胃内积血量:>250-300ml/日。 3. 出血部位:幽门以上出血多有呕血与黑便;幽门
以下出血引起黑粪。但于出血的量及快慢有关。
4.病因与诱因:主要根据病史、伴随症状 和体征。病因注意:消化性溃疡、肝硬 化、胃炎举例。诱因:饮食不节、大量 饮洒、毒物或特殊药物。
4.血液系统疾病:白血病、血小板减 少性紫癜。
5.其他:出血热、SLE、尿毒症等
出血发生率:
溃疡病>肝硬化胃底/食管静脉 曲张破裂>急性胃粘膜病变。
因此,考虑呕血时,应首先考虑 这三种疾病。
下消化道出血常见原因:如恶性肿瘤、 息肉、炎症性肠病、结肠炎(放射性、缺 血性)、憩室病、血管性疾病、内痔、肛 裂、小肠病变等。
西医诊断学11呕血与便血ppt[可修改版ppt]
![西医诊断学11呕血与便血ppt[可修改版ppt]](https://img.taocdn.com/s3/m/16dbd3c655270722182ef7b5.png)
问诊要点
• 1.确定是否呕血 • 2.呕血的原因 • 3.颜色 • 4.呕血量 • 5.一般情况 • 6.既往史、用药情况
便血
• 消化道出血, 血液由肛门排出成为便血. • 便血颜色可以表现为红,暗红或黑色(柏
油便);须经隐血试验才能确定者, 称为隐 血便 .
病因
• 上消化道疾病 • 下消化道疾病
• 门脉高压性胃病
急性胃粘膜病变
临床表现
• 呕血:胃内积血大于250毫升 • 黑便:出血量大于60毫升 • 隐血便:出血超过5毫升 • 贫血:出血后10小时 大于400毫升 • 休克:出血量超过800毫升或总量的20% • 发热:24小时后出现
• 呕血: 血色为鲜红或混有凝血块
或为棕褐色咖啡渣样
小肠疾病 肠结核 , 肠伤寒, 急性出血性坏死
性肠炎, 小肠肿瘤, Crohn病, 小肠血管 瘤, 空肠憩室炎或溃疡, 肠套叠
肠套叠
结肠疾病
急性细菌性痢疾, 阿米巴性痢疾, 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 结肠憩室炎, 结 肠癌,结肠息肉病, 缺血性肠炎
直肠肛管疾病
直肠肛管损伤, 非特异性直肠炎, 直肠息肉, 直肠癌, 痔, 肛裂, 肛瘘
伴随症状
1. 腹痛
上腹绞痛: 溃疡病、胆道出血 腹痛时排脓血便, 便后腹痛减轻者, 见于细菌性
或阿米巴性痢疾, 也见于溃疡性结肠炎 排血便后腹痛不减轻者, 常为小肠疾病
西医诊断学11呕血与便血ppt
L/ 2.胃及十二指肠疾病 • 3.肝、胆道疾病 • 4.胰腺 • 5.血液疾病 • 6.急性传染病 • 7.其它
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
消化性溃疡: 占上消化道出血的50%,占急 性上消化道出血死亡率的6%。
肝硬化门脉高压症
诊断学-第二章 症状学 第九节 呕血与便血

加重,部分患者出血后疼痛缓解 溃疡出血后疼痛减轻机制: 出血后溃疡及其周围充血、水肿消退, 痛觉神经末梢覆以血液,脱离胃酸接触,大 量血液形成“蛋白餐”中和胃酸 内窥镜、 X 线检查可确定溃疡部位、大小, 结合活检可鉴别良恶性
18
胃角溃疡
19
溃疡腐蚀血管
第二章 状 学
诊断学基础
症
1
呕血与便血
2
上消化道出血
下消化道出血
3
上消化道出血
系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 出血,常表现为呕血和黑便。
食管 胃 肝胆 胰腺
上消化道出血
十二指肠
4
呕 血
呕血:上消化道疾病 (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
器官,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肝、胆、 胰疾病)或全身性疾病所致的急性上消化道出 血,血液经口腔呕出。
NASIDs所致糜烂性胃炎
26
NASIDs所致幽门前区溃疡
27
胃癌
很少大量出血,多为少量持续出血 有时溃疡型胃癌可引起大量出血 年龄多在50岁以上,伴食欲不振、进行性消瘦
体检有上腹部肿块、左锁骨上淋巴结肿大
28
溃疡型胃癌
29
胃肠间质瘤
30
便 血
一、定义
经肛门排出血液或粪便带血。便血一般 是指下消化道出血。 便血颜色可呈鲜红,暗红或黑色。少量 出血不造成粪便颜色改变,须经隐血试验才 能确定者称为隐性血便
20
球部对吻性溃疡
21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骤然起病,以大量呕血伴黑粪为突发症状,
来势凶猛,出血量大,色鲜红反复发作;
有慢性肝炎、慢性酒精中毒或肝硬化病史; 出血后肝细胞损害加重,出现黄疸、腹水、
【检体诊断学】呕血与便血

呕血: hematemesis 一、 概念 上消化道(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 邻近器官(包括肝、胆、胰) 全身性疾病 所致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血液经
鉴别: 1、咯血、口腔、鼻、咽部出血 2、进食血液制品、黑色食品 3、服用活性碳、铁制剂、铋制剂后吐出
呕血与咯血鉴别
鉴别项目 呕血hematemesis
病史
消化性溃疡、肝硬化 急性胃粘膜病变、胃癌
咯血hemoptysis
肺结核,支气 管扩张 肺癌,风心病二尖瓣狭窄
出血前症状 上腹不适、恶心、呕吐 出血方式 呕出,可为喷射性
喉痒、胸闷、咳嗽 咯出
Hale Waihona Puke 血的颜色 棕黑色或暗红色有时鲜红色 鲜红色
血的混合物 食物残渣,胃液
Syndrome
五、问诊要点
1、 确定是否呕血(Yes or No) 2、 呕血的诱因(inducement) 3、 呕血的颜色(colour) 4、 呕血的量(quantity) 5、 患者的一般情况 6、伴随症状和既往史
便血 Hematochezia Melena - dark, tarry stool 一、 定义:血液由肛门排出多呈鲜红色 、暗红、黑色、(柏油样
➢Peptic Ulcer
➢Acute Gastric erosions
➢Esophageal varices
➢Gastric cancer
三、临床表现(取决于出血 量、失血速度、出血前机体 情况) 1、 呕血(hemetemesis)
恶心(nausea, emesis)→呕血→黑便 食管、胃→呕血→黑便 十二指肠——→黑便-呕血
)
Mommy, the toilet’s red!!
呕血与便血

便 血
黑便、柏油便: 小肠以上部位出血
(Hb+硫化物→硫化亚铁)
鲜血便、暗红血便: 小肠以下部位出血
(一般便色越鲜红出血部位越低, 与粪便混合程度越差)
3.失血性休克 若出血量大可致失血性休克,其程度轻重 与出血量多少、出血速度等有关。出血量 越大,出血速度越快,则病情就越重,常 表现有面色苍白、出冷汗、烦躁、口渴、 头晕、乏力、心悸、脉搏增快等,严重时 出现脉搏快弱、血压下降、呼吸急促等急 性周围循环衰竭的表现。 某些病人失血性休克的症状与体征可发生 在呕血或黑便之前。
伴随症状: 1.腹痛:慢性反复规律性—消化道溃疡, 脓血便—细菌性痢疾,溃疡性结肠炎, 肠套叠(小儿),急性出血坏死性肠炎。 2.里急后重:即肛门坠胀感。见于痢疾, 直肠炎,直肠癌。 3.发热:败血症,流行性出血热,白血病。
伴随症状: 4.全身出血倾向:重症肝炎,流行性出血 热,白血病,过敏性紫癜,血友病等。 5.皮肤改变:肝掌与蜘蛛痣提示肝硬化; 6.腹部肿块:恶性淋巴瘤,结肠癌,肠套 叠,及Crohn病等。
出血早期(3-4小时内):组织液未渗出前,Hb浓缩,RBC 浓缩。不能以Hb、RBC来判断出血程度。出血早期WBC亦可轻度升高。BUN升 高
出血量大、速度快 有效血容量 ↓ 回心血量 ↓ 心排量↓ 失血症状(symptom):头昏、心悸、乏力、出 汗、四肢厥冷、口渴、黑朦、晕厥 失血性休克(shock): 脉细速、心音减弱、血压下降、 收缩压〈80mmHg 外周循环灌注不足:皮肤湿冷、灰白色、 紫灰花斑、静脉塌陷
5.氮质血症 血液进入肠道, Hb分解产物在 肠内被吸收,故在出血数小时后血BUN开始上 升,24-48小时可达高峰。如无继续出血3-4天 即可降至正常。
呕血和便血医学知识宣教

• 3.发烧
• 多数出血量大旳病人在二十四小时内出 现发烧,一般体温不超出38.5℃,可 连续3—5天。
• 4.血象
• 急性出血早期,血象无变化,后来因为 组织液渗人,血液被稀释,才出现红细 胞与血红蛋白降低。
• 所以,大出血早期不能根据红细胞数与 血红蛋白量来判断有无出血及出血量。
色或混有凝血块;当出血量较少或在胃内停留时间 长,则因血红蛋白与胃酸作用而形成酸化正铁血红 素,呕吐物呈咖啡渣样棕褐色。呕血时因部分血液 经肠道排出体外,可形成黑便。
• 2.失血性休克
• 若出血量大可致失血性休克,其程度轻重 与出血量多少、出血速度等有关。
• 出血量越大,出血速度越快,则病情就越 重,出血量占血容量20%常体既有面色苍 白、出冷汗、烦躁、口渴、头晕、乏力、 心悸、脉搏增快等,占30%时出现脉搏快 弱、血压下降、呼吸急促等急性周围循环 衰竭旳体现。占10~15%可无血压脉搏变化。
[临床体现]
血便旳颜色可呈鲜红、暗红或黑色(柏油样), 颜色旳差别主要与下列原因有关:
①出血部位;
②出血量多少;
③血液在肠腔内停留时间长短。
出血部位愈低,出血量愈大排出愈快,则 血便颜色愈鲜红。
上消化道或小肠出血并在肠内停留时间较 长,因红细胞破坏后,HB在肠道内与硫 化物结合形成硫化亚铁,使粪便呈黑色, 发亮,类似柏油称为柏油便。
旳关系。 • 6、便血旳定义。 • 7、便血旳常见病因:上消化道疾病、下消化
道疾病、其他疾病。 • 8、便血量与全身症状旳关系。 • 9、便血颜色与出血部位旳关系。 • 10、用隐血试验成果看便血应注意旳问题。 • 11、便血常见旳伴随症状及其有关旳病因。
呕血与便血

出血的部位及病因诊断 – 先有呕血继有柏油样便 :幽门以上 幽门以上 – 呈喷吐性呕出鲜血 :食管曲张静脉破裂 – 规律性疼痛加剧、出血后疼痛减轻或缓解 : 规律性疼痛加剧、 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出血 – 蜘蛛痣、肝掌、腹水等 :门静脉高压 蜘蛛痣、肝掌、 – 腹痛 :肠套叠 – 里急后重感 :直肠癌 辅助检查
血压 正常 脉 搏 正常 血红蛋白 无变化 临床表现 轻微
思考题
呕血最常见的疾病是 A.胃底及食管静脉曲张破裂 B.慢性胃炎 C.十二指肠炎 D.胃癌 E.消化性溃疡
分 级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轻
消化道出血程度的估计 中 重
收缩压下降 100次 100次/分 70~100g/L 70~100g/L 一时性眩晕、 口渴 一时性眩晕、 心悸、 心悸、烦躁 尿少、肤色苍白 尿少、 收缩压<80mmHg 收缩压<80mmHg >120次/分,细弱 120次 <70g/L 70g/L 神志恍惚 四肢厥冷 少尿或无尿
呕血与便血
定 义
呕血是上消化道疾病或全身疾病引起的急 性上消化道出血,血液经口腔呕出。 性上消化道出血,血液经口腔呕出。 消化道内出血经肠道排出称为便血。 消化道内出血经肠道排出称为便血。
– 便血颜色可呈鲜红、暗红或黑色。 便血颜色可呈鲜红、暗红或黑色。 – 隐血:少量出血须经隐血试验才能确定。 隐血:少量出血须经隐血试验才能确定。
病
食管疾病 胃、十二指肠疾病 胆道及胰腺疾病 肝脏疾病 小肠、结肠疾病 直肠肛管疾病 全身性疾病
因
诊断要点
是否来自上消化道 及时准确估计出血量 – 呕血 :250~300ml 250~ – 轻度失血 :<500ml – 中度失血 :1000ml左右 1000ml左右 – 重度失血 :>1500ml :>1500ml – 黑便 : > 50~75ml 50~ – 隐血试验阳性 : > 5ml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
2021/2/11
病因
• 上消化道疾病 • 下消化道疾病
小肠疾病
肠结核 , 肠伤寒, 急性出血性坏死 性胰腺炎, 小肠肿瘤, Crohn病, 小肠血 管瘤, 空肠憩室炎或溃疡, 肠套叠
20
2021/2/11
21
2021/2/11
肠套叠
22
2021/2/11
• 上消化道出血或小肠出血并在肠道停留时间较长, 表现为黑便或柏油样便.
• 阿米巴痢疾为暗红色果酱样的脓血便.
• 急性细菌性痢疾为粘液脓性血便.
• 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肠炎可排出洗肉水养粪便,并有 特殊的腥臭味.
27
2021/2/11
伴随症状
1. 腹痛
上腹绞痛: 溃疡病、胆道出血 腹痛时排脓血便, 便后腹痛减轻者, 见于细菌性
9
2021/2/11
• 呕血: 血色为鲜红或混有凝血块
或为棕褐色咖啡渣样
10
2021/2/11
• 黑便: 血红蛋白在肠道内与硫化物
结合形 成硫化亚铁,故粪便成黑色, 更由于附有粘液而发亮,类似柏油,故 又称柏油样便 .
11
2021/2/11
隐血便
12
2021/2/11
• 急性失血症状:出血量达20%以上血容 量时,则有头晕, 乏力, 出汗, 四肢 冷厥, 心慌, 脉搏增快等.
4
2021/2/11
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
消化性溃疡: 占上消化道出血的50%,占急性 上消化道出血死亡率的6%。
5
2021/2/11
肝硬化门脉高压症
6
2021/2/11
• 胃底食管静脉 曲张破裂出血
• 门脉高压性胃病
7
2021/2/11
急性胃粘膜病变
8
2021/2/11
临床表现
• 呕血:胃内积血大于250毫升 • 黑便:出血量大于60毫升 • 隐血便:出血超过5毫升 • 贫血:出血后10小时 大于400毫升 • 休克:出血量超过800毫升或总量的20% • 发热:24小时后出现
小肠恶性淋巴瘤, 结肠癌,
肠结核, 肠套叠及Crohn病等
29
2021/2/11
判断上消化道还是下消化道出血
既往史
上消化道出血
多曾有溃疡病,肝, 胆疾病史或有呕血 史
下消化道出血
多曾有下腹部疼痛, 包块及排便异常病史 或便血史.
出血 上腹部闷胀,疼痛或 中、下腹不适或下坠,
先兆 绞痛,恶心反胃
欲排大便
⑵ 排除口、鼻、咽喉部出血:注意病史询问 和局部检查
⑶ 排除进食引起黑便:如动物血, 炭粉, 含 铁剂的药物或含铋剂的药物
17
2021/2/11
问诊要点
• 1.确定是否呕血 • 2.呕血的原因 • 3.颜色 • 4.呕血量 • 5.一般情况 • 6.既往史、用药情况
18
2021/2/11
便血
• 消化道出血, 血液由肛门排出成为便血. • 便血颜色可以表现为红,暗红或黑色(柏
出血方式 呕血伴柏油样便 便血,无呕血
便血 柏油样便,稠或成形, 暗红或鲜红,稀,多不
特点 无血块
成形,大量时有血块
30
2021/2/11
Your
Business
Company
slogan
in
here
2021/2/11
L/O/G/O
31
结肠疾病
急性细菌性痢疾, 阿米巴性痢疾, 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 结肠憩室炎, 结 肠癌,结肠息肉病, 缺血性肠炎
直肠肛管疾病
直肠肛管损伤, 非特异性直肠炎, 直肠息肉, 直肠癌,肠癌
24
2021/2/11
感染
肠伤寒, 副伤寒, 钩端螺旋体病, 流行性出血热, 重症肝炎, 败血症, 血吸 虫病, 钩虫病等
• 急性周围循环衰竭的表现:出血量在 30%以上,出现脉搏频数微弱, 血压下 降, 呼吸急促, 及休克等.
13
2021/2/11
• 血液学改变: 血红蛋白及红细胞可逐 渐降 低. 出血早期不能仅靠血液学 改变来判断出血量.
14
2021/2/11
• 氮质血症 1.肠道性氮质血症
2.肾性氮质血症
在严重失水和血压降低的情况 下, 由于缺血、缺氧和低血容量,肾血流 量、肾小球滤过率肾排泄功能均降低,因 而产生氮质血症,急性肾功能衰竭.
15
2021/2/11
伴随症状
1.上腹痛: 消化性溃疡,胃癌 2.肝脾肿大: 胃底食道静脉破裂,肝癌 3.皮肤粘膜出血:血液及凝血功能障碍的疾
病 4.黄疸:肝胆疾病,感染性疾病, 如败血症,
及钩端螺旋体病 5.左锁骨上淋巴结肿大:胃癌、胰腺癌
16
2021/2/11
• 在上消化道出血的诊断过程中,必须注意 排除消化道以外的出血因素 ⑴ 排除来自呼吸道出血: 大量咯血时, 可吞 咽入消化道,而引起呕血或黑便
全身性疾病
白血病,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过敏 性紫癜, 血友病, 遗传性毛细血管扩张症, 维生素C及K缺乏症, 肝脏疾病等
25
2021/2/11
临床表现
• 颜色 鲜红,暗红,黑色
• 混合物 脓,黏液
• 发生过程 排便前后、急性慢性
26
2021/2/11
• 肛门或肛管疾病出血, 如痔, 肛裂或直肠肿瘤引起 的出血, 表现为血色鲜红不与粪便混合, 仅粘附于 粪便表面或于排便后有鲜血滴出或喷射者.
或阿米巴性痢疾, 也见于溃疡性结肠炎 排血便后腹痛不减轻者, 常为小肠疾病
28
2021/2/11
2.里急后重(tenesmus),提示肛门, 直肠疾 病, 见于痢疾, 直肠炎及直肠癌
3.发热 传染性疾病或恶性肿瘤, 如败血 症,流行性出血热, 钩端螺旋体病, 胃癌, 结肠癌等
4.全身出血倾向
5.腹部肿块
第十一节呕血与便血
2021/2/11
L/O/G/O
1
一、呕血
凡上消化道 (食管、胃、十二 指肠、胃-空肠吻合 术后的空肠)出血 或胆系或胰腺等脏 器的出血返流入胃, 经口腔呕出者,称为 呕 血。
2
2021/2/11
3
2021/2/11
病因
• 1.食管疾病 • 2.胃及十二指肠疾病 • 3.肝、胆道疾病 • 4.胰腺 • 5.血液疾病 • 6.急性传染病 • 7.其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