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光刻胶及助剂的发展趋势
光刻胶photoresist性能及发展趋势简介

光刻胶成分:树脂(resin)、感光剂(photo active compound)和溶剂(solvent)。
树脂是一种有机聚合物,他的分子链长度决定了光刻胶的许多性质。
长链能增加热稳定性,增加抗腐蚀能力,降低曝光部分的显影速度,而短链能增加光刻胶和基底间的吸附,因此一般光刻胶树脂的长度为8-20个单体。
对于正性(positive tone)光刻胶,感光剂在曝光后发生化学反应,增加了树脂在显影液中的溶解度,从而使得曝光部分在显影过程中被冲洗掉;对于负性(negative tone)光刻胶,感光剂在曝光后诱导树脂分子发生交联(cross linking),使得曝光部分不被显影液溶解。
溶剂保持光刻胶的流动性,因此通过甩胶能够形成非常薄的光刻胶。
光刻胶的主要技术参数:1.分辨率(resolution)。
通常用关键尺寸(Critical Dimension)来衡量,CD越小,光刻胶的分辨率越高。
光刻胶的厚度会影响分辨率,当关键尺寸比光刻胶的厚度小很多时,光刻胶高台会塌陷,产生光刻图形的变形。
光刻胶中树脂的分子量会影响刻线的平整度,用小分子代替聚合物会得到更高的极限分辨率1。
另外,在化学放大光刻胶(CAR)中,光致产酸剂的扩散会导致图形的模糊,降低分辨率2。
2.对比度(contrast)。
指光刻胶曝光区到非曝光区侧壁的陡峭程度。
对比度越大,图形分辨率越高。
3.敏感度(sensitivity)。
对于某一波长的光,要在光刻胶上形成1/news177697613.html2G.M. Wallraff, D.R. Medeiros, Proc. SPIE 5753 (2005) 309.图像需要的最小能量密度值称为曝光的最小剂量,单位mJ/cm,通常用最小剂量的倒数也就是灵敏度来衡量光刻胶对光照的灵敏程度和曝光的速度。
灵敏度越高,曝光完成需要的时间越小。
通过曝光曲线,我们可以直观地看到对比度、分辨率和敏感度。
上图为ABC三种光刻胶的曝光曲线。
国内外塑料助剂的发展现状与展望

国内外塑料助剂的发展现状与展望随着塑料制品需求的日益增加,塑料助剂成为了塑料生产过程中必不可缺的一部分。
塑料助剂与塑料材料紧密联系,它在生产过程中不仅能够提高塑料制品的品质,还能够增加塑料制品的特性和附加值,因此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就国内外塑料助剂的发展现状与展望作一简要介绍,并从技术、市场、环保等角度进行分析。
一、塑料助剂技术发展现状1. 国内塑料助剂技术发展现状目前,国内的塑料助剂生产技术基本与欧美国家接轨,不过与国外相比还存在差距,在研究和开发方面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此外,国内塑料助剂产能相对较低,大部分产品的技术水平也需要提高。
但是与此同时,我国的塑料助剂市场需求量也在逐年增加,市场前景广阔。
2. 国外塑料助剂技术发展现状在欧美国家,塑料助剂技术一般较为成熟,其产品的生产、使用及回收均已得到了较好的发展。
在市场上,欧洲、美国等发达经济体的助剂市场占有率较大,因为其生产工艺、工艺装备及工艺研发都较为成熟。
在环保、功能、质量等方面均有比较显著的优势。
二、塑料助剂市场发展现状1. 市场需求量呈现增长趋势塑料助剂市场需求量呈现上升趋势,主要受到塑料制品需求的刺激。
随着国内消费市场的不断扩大,人们对塑料制品的需求量逐步上升,塑料助剂市场的前景也十分看好。
2. 市场规模正在不断扩大塑料助剂市场规模正在不断扩大,产品品种多样,市场需求量逐年攀升。
各种类型的塑料助剂供应商也在市场上掘得了更广泛的份额。
3. 行业竞争压力增大在国内,塑料助剂行业竞争非常激烈,增加了行业的竞争压力。
行业巨头与中小企业的竞争日益加剧,中小型企业在面对大型企业时无疑处于不利地位。
目前,企业维持经营状态的最重要的发展方向是企业整合,实现规模化经营。
三、环保问题日益提高1. 塑料助剂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塑料助剂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的环境问题,在当前的生产过程中,针对塑料助剂的环保问题,需重视和持续关注。
塑料助剂的生产和使用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水、废气、废渣等污染物,侵蚀和污染周围环境,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
光刻胶原材料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光刻胶原材料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光刻胶原材料,这个名字听起来有点晦涩,乍一听可能你会想:“这是什么高科技东西啊?”其实它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离不开的一些微电子产品背后的“秘密武器”。
说到这,很多人可能会皱眉,觉得这和自己的生活有啥关系?嘿,别急,听我慢慢道来。
光刻胶,简单来说,就是在半导体芯片制造过程中,用来“雕刻”微小图案的材料。
你能想象没有它,芯片得多难做吗?就像你做个蛋糕,如果没有模具,蛋糕上怎么可能有精致的花纹和图案?光刻胶在半导体生产中可不只是个装饰品,它可是决定着整个芯片性能的关键之一。
国内外的研究和发展动向,一直是科学家们争论的热点,而我们也可以从这个“芯片”背后窥探出不少精彩故事。
国内的光刻胶研究,近年来可是越来越火了,简直像是一个“小太阳”,在全球的半导体大舞台上越来越亮眼。
我们都知道,芯片技术一直被一些大国垄断,尤其是光刻技术,它几乎掌控了全球半导体产业的“脉搏”。
这些年,咱们国家可不甘落后。
国内的科研团队,像极了一个个不懈奋斗的“工匠”,努力在这条技术创新的道路上攻坚克难。
光刻胶的研究就像是修仙,你得一步步提升自己的“内力”,每一个细节都要精准到位。
别看光刻胶只是个小小的“辅助角色”,它的研发过程可是千头万绪,每一个小小的进步都能带来巨大的变化。
比如,早期的光刻胶只能在某些特定的条件下发挥作用,而现在,通过技术突破,光刻胶的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大幅提升,极大地提升了芯片的精度和性能。
这种技术上的不断攀升,恰恰是中国半导体产业“逆袭”的力量之一。
不过,说到这里,不得不提国外的光刻胶技术。
毕竟,全球科技的格局可不是一朝一夕能改变的。
你知道,光刻胶的研发技术,尤其是在高端材料方面,欧美的科研团队已经领先了一段时间。
日本、美国,甚至是欧洲的几家公司,他们的技术已经走在了世界的前端。
特别是日本的几个光刻胶制造商,他们在细化材料的层次感和降低材料缺陷方面做得可谓是精益求精,堪称“无可挑剔”。
光刻胶行业市场现状分析-内附:光刻胶应用种类分布-全球主要厂商

2020光刻胶行业市场现状分析,(内附光刻胶应用种类分布,全球主要厂商,1、光刻胶应用种类分布光刻胶是国际上技术门槛最高的微电子化学品之一,在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制造过程中,光刻和刻蚀技术是精细线路图形加工中最重要的工艺,占芯片制造时间的40%~50%,光刻胶是光刻工艺得以实现选择性刻蚀的关键材料。
光刻胶的应用范围主要有PCB板,LCD,LED和半导体,前面三种技术要求相对较低,但我国企业仍然没有实现完全自给。
而半导体光刻胶技术壁垒较高、市场高度集中,几乎被日美企业垄断,生产商主要有日本JSR、信越化学工业、日本TOK、陶氏化学等。
光刻胶的波长与集成电路线宽相适应,由紫外宽谱向g线(436nm)→i线(365nm)→KrF (248nm)→ArF(193nm)→F2(157nm)的方向转移,并通过分辨率增强技术不断提升光刻胶的分辨率水平。
目前,半导体市场上主要使用的光刻胶包括G线、I线、KrF、ArF四类光刻胶,其中G线和I线光刻胶是市场上使用量最大的光刻胶,在半导体制程不断缩小的情况下仍有需求。
ArF浸没式的制程节点已至22nm,是目前最为先进的技术。
日美企业基本垄断了g/i线光刻胶、KrF/ArF光刻胶市场。
g线,i线,KrF,ArF四种主要的光刻胶,前面两种我国已经能量产,KrF已经通过认证,ArF光刻胶将在2020年研发完成并完成认证。
中国本土光刻胶企业的发展还有赖于本土集成电路制造企业的壮大,而目前我国还不是全球集成电路制作中心。
全球光刻胶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2015全球光刻胶市场规模大概在73.6亿美金左右,光刻胶下游应用主要为三大领域:TFT-LCD显示、PCB、集成电路,其中PCB光刻胶占比24.5%,LCD光刻胶占比26.6%,半导体光刻胶占比24.1%,其他类光刻胶占比24.8%。
而具体中国市场近100亿元,其中PCB市场接近70亿元,平板显示领域15-16亿元,半导体领域8-10亿元。
光刻胶制备和应用的创新发展趋势是什么

光刻胶制备和应用的创新发展趋势是什么光刻胶是一种用于微电子制造中的重要材料,主要用于制备芯片和其他微型元件。
光刻胶具有吸光性、机械强度高、粘附能力强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微电子领域。
近年来,随着微电子制造的不断推进,光刻胶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本文将探讨光刻胶制备和应用的创新发展趋势是什么。
一、光刻胶的制备目前,光刻胶的制备主要分为两种方法:化学法和物理法。
化学法通常是将单体在离子、光或热作用下聚合形成聚合物,而物理法是利用高分子的物理化学性质制备光刻胶。
随着光刻技术的不断发展,新的制备方法不断涌现。
其中,纳米粒子增强光刻胶技术是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
该技术通过将纳米粒子加入光刻胶中,既能增强光学散射,又能提高胶膜的机械强度和热稳定性。
此外,利用本身就具有吸光性质的物质来制备光刻胶也是一种趋势。
例如,利用碳纳米管制备光刻胶,可以提高光敏剂进入碳管的能力,进而增强胶膜的吸光性。
二、光刻胶的应用目前,光刻胶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微电子制造、光学元件制造、生物医学领域等多个领域。
在微电子制造中,光刻胶主要用于制备芯片和其他微型元件。
光刻胶通过光刻工艺,将模板上的图案转移到光刻胶上,然后根据模板图案制备相应的微型结构,用以制造芯片和其他微型元件。
在光学元件制造中,光刻胶主要用于制备光学模板。
光刻胶可以在制备光学模板时起到粘附模板和支撑模板的作用,使得模板制备更加精细。
此外,在生物医学领域,光刻胶被应用于制备微流控芯片、生物芯片等生物医学器械。
三、光刻胶的创新发展趋势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光刻胶的应用也在不断变革和创新。
未来,光刻胶的创新发展趋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1. 多层光刻胶技术的发展:多层光刻胶技术是指在同一芯片上进行多次光刻胶加工,从而制备出多层的芯片结构。
这种技术可以在同一芯片上制备出整合了多种功能的器件,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2. 纳米粒子增强光刻胶技术的发展:随着纳米粒子技术的不断发展,纳米粒子增强光刻胶技术将会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
光刻胶行业市场分析

03
市场竞争状况
市场竞争状况
• 主要厂商 目前,全球光刻胶行业市场上的主要厂商有:Dow Chemical、JSR Corporation、 Shin-Etsu Chemical、Tokyo Ohka Kogyo(TOK)、Fujifilm、Sumitomo Chemical等。这些厂商在技术研发、市场渗透和产品质量等方面具备较高的竞争力 。
• 新兴企业 除了传统龙头企业外,光刻胶行业也涌现出一些新的创新型企业,它们通过技术创 新和市场定位的差异化来进行竞争。例如,在高分辨率光刻胶领域,有一些创新企 业正在崛起。
• 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
• 光刻胶行业竞争激烈,技术创新是企业 赢得竞争的重要因素。在分辨率、精度 、稳定性等方面的技术创新将有助于提 高产品的性能和竞争力。
光刻胶行业市场分析
2023-09-12
• 市场概况 • 主要应用领域 • 市场竞争状况
01
市场概况
市场概况
• 光刻胶行业定义 光刻胶行业是指生产和销售用于半导体集成电路制造中的光刻胶的相关企业,光 刻胶是一种高分子材料,用于光刻工艺中的光刻层。光刻层是半导体制造中用于 制造微电子元件的关键层。
• 平板显示器制造 平板显示器制造是光刻胶的另一个重要应用领域,随着手机、电视等消费电子产 品市场的快速发展,对平板显示器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光刻胶在平板显示器制 造过程中用于制造OLED或LCD屏幕的图案。
• 光通信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域
光通信领域
• 光通信领域是指通过光纤传输数据 和信息的技术领域,光刻胶在光通 信领域中用于制造光纤衰减器、波 导器等微光学器件,以及制造光纤 纽带和光纤耦合器等元件。
• 以上是光刻胶行业市场分析的部分内容 ,市场概况、主要应用领域和市场竞争 状况是了解光刻胶行业的重要方面。随 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变化, 光刻胶行业将继续发展壮大。
2024年光刻胶树脂市场环境分析

2024年光刻胶树脂市场环境分析一、市场概况光刻胶树脂是一种被广泛应用于半导体制造和光学领域的材料。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增长,光刻胶树脂市场也在不断扩大。
二、市场规模和增长趋势根据最新的市场研究报告,光刻胶树脂市场在过去几年里取得了持续增长。
预计未来几年,市场规模将继续扩大。
市场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包括: -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半导体行业和光学领域的需求增长。
- 新型设备的引入和更新,促进了光刻胶树脂的需求增加。
- 新兴市场的崛起,为光刻胶树脂市场提供了新的增长机会。
三、竞争环境光刻胶树脂市场竞争激烈,主要厂商包括: - 杜邦公司 - 东京电化株式会社 -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 美光科技公司 - BASF公司这些公司在产品质量、技术创新和市场份额方面具有竞争优势。
四、市场趋势和机遇1.新材料的研发和应用创造了市场机遇。
例如,近年来出现了具有更高分辨率和更低剂量要求的新型光刻胶树脂材料。
2.半导体行业的发展将继续推动光刻胶树脂市场的增长。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变化,对更高级别和更小尺寸的集成电路需求也在增加。
3.光刻胶树脂在其他领域的应用也将带来市场机遇。
例如,在光学领域,对高分辨率和高折射率的需求不断增加。
4.环保因素的重视也将影响市场发展。
随着环保法规的不断加强,对低挥发性和低VOC(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排放的需求也在增加。
五、市场挑战光刻胶树脂市场面临的挑战包括: 1. 技术难题:尽管光刻胶树脂技术不断进步,但仍存在一些技术难题待解决,例如,更高分辨率和更低剂量的要求。
2.市场竞争压力:市场上存在竞争激烈的光刻胶树脂供应商,厂商需要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创新,以保持竞争力。
3.成本压力:光刻胶树脂需要大量的研发和生产成本,企业需要在保持产品质量的同时降低成本,以提高利润。
六、市场前景和发展趋势光刻胶树脂市场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预计未来几年将保持良好的增长势头。
随着半导体行业、光学领域和其他相关行业的发展,市场需求将继续增加。
国外光刻胶及助剂的发展趋势

应用科技国外光刻胶及助剂的发展趋势中国化工信息中心王雪珍编译光刻是半导体产业常用的工艺,借助光刻胶可将印在光掩膜上的图形结构转移到硅片表面上。
光掩膜制备也是一个光刻过程,不过其所用化学品不同。
每一层集成电路芯片都需要不同图案的光掩膜。
在一些高级的集成电路中,硅片经历了50多步非常精细的光刻工艺。
在过去10年里,光刻费用飞速上涨,其中最重要的花费在半导体领域。
光刻工艺花费了硅片生产大约35%的费用,一个典型的例子是,在一个价格在50万欧元(合65万美元)的90nm 的光掩膜技术中,其光刻机花费是1000万欧元(合1300万美元)。
而这个费用比例在以后的生产装置和工艺中还将不断提高。
在半导体产业中,常用的光刻胶有正型光刻胶与负型光刻胶两种。
正型光刻胶的销售额大概是负型光刻胶的100倍,这是因为正型光刻胶具有更高的分辨率,可以用于微小精细的电路,同时,正型光刻胶与等离子干法刻蚀技术的相容性也更好一些。
光刻胶根据其辐照源进行分类,对于光致抗蚀技术来说,集成电路的最小特征尺寸受光源波长所限。
由于集成电路越来越小,因此新光源和光刻胶联合使用以达到这一目的。
一项联合了曝光波长为248nm 和193nm 的技术可以得到高分辨率的图案,其结果甚至比90nm 曝光波长的技术要来得好一些。
一些光学技术可以扩大这个范围,但是其最终限制条件是光的频率。
光刻胶技术和制造光刻胶指光照后能具有抗蚀能力的高分子化合物,用于在半导体基件表面产生电路的形状。
其配方通常是一个复杂的体系,主要包括感光物质(PAC )、树脂和一些其他利于使用的材料如稳定剂、阻聚剂、粘度控制剂、染料、增塑剂和化学增溶剂等。
当光刻胶暴露在光源或者是紫外辐照源条件下时,其溶解度发生了改变:负型光刻蚀剂变为不溶,正型光刻胶变为可溶。
大多数负型光刻蚀剂可以归为两种类型,一种是二元体系:大量的聚异戊二烯树脂和叠氮感光化合物;另外一种是一元体系:缩水甘油甲基丙烯酯和乙基丙烯酸酯的共聚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应用科技国外光刻胶及助剂的发展趋势中国化工信息中心王雪珍编译光刻是半导体产业常用的工艺,借助光刻胶可将印在光掩膜上的图形结构转移到硅片表面上。
光掩膜制备也是一个光刻过程,不过其所用化学品不同。
每一层集成电路芯片都需要不同图案的光掩膜。
在一些高级的集成电路中,硅片经历了50多步非常精细的光刻工艺。
在过去10年里,光刻费用飞速上涨,其中最重要的花费在半导体领域。
光刻工艺花费了硅片生产大约35%的费用,一个典型的例子是,在一个价格在50万欧元(合65万美元)的90nm 的光掩膜技术中,其光刻机花费是1000万欧元(合1300万美元)。
而这个费用比例在以后的生产装置和工艺中还将不断提高。
在半导体产业中,常用的光刻胶有正型光刻胶与负型光刻胶两种。
正型光刻胶的销售额大概是负型光刻胶的100倍,这是因为正型光刻胶具有更高的分辨率,可以用于微小精细的电路,同时,正型光刻胶与等离子干法刻蚀技术的相容性也更好一些。
光刻胶根据其辐照源进行分类,对于光致抗蚀技术来说,集成电路的最小特征尺寸受光源波长所限。
由于集成电路越来越小,因此新光源和光刻胶联合使用以达到这一目的。
一项联合了曝光波长为248nm 和193nm 的技术可以得到高分辨率的图案,其结果甚至比90nm 曝光波长的技术要来得好一些。
一些光学技术可以扩大这个范围,但是其最终限制条件是光的频率。
光刻胶技术和制造光刻胶指光照后能具有抗蚀能力的高分子化合物,用于在半导体基件表面产生电路的形状。
其配方通常是一个复杂的体系,主要包括感光物质(PAC )、树脂和一些其他利于使用的材料如稳定剂、阻聚剂、粘度控制剂、染料、增塑剂和化学增溶剂等。
当光刻胶暴露在光源或者是紫外辐照源条件下时,其溶解度发生了改变:负型光刻蚀剂变为不溶,正型光刻胶变为可溶。
大多数负型光刻蚀剂可以归为两种类型,一种是二元体系:大量的聚异戊二烯树脂和叠氮感光化合物;另外一种是一元体系:缩水甘油甲基丙烯酯和乙基丙烯酸酯的共聚物。
前者是建立在酚醛树脂和重氮萘醌感光物质的基础之上的。
使用248nm 曝光波长要求光刻胶使用乙酰氧基苯乙烯单体。
通过4-乙酰氧基苯乙烯单体的自由基聚合,醋酸酯选择性地转换成酚醛,以及将其与其他反应性单体的化合,可以制备出许多用于远紫外光刻的聚合物。
硅氧烷/硅倍半氧烷和碳氟化合物等材料在157nm 曝光波长时是相对透明的。
预计未来5年,使用聚羟基苯乙烯树脂的化学增幅抗蚀剂将成为主流。
远紫外光刻胶也是基于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和氟化高分子或者是二者之一。
通常说来,感光化合物例如二芳基叠氮和重氮萘醌是易爆化学制品。
所以,光刻胶的生产商一定要足够小心以防爆炸。
目前用于负型光刻胶的有机溶剂和显影液对环境具有危害性,以致人们倾向于使用正型光刻胶。
并且,其发展趋势是替换掉具有危害的溶剂,而选用对环境无污染的无毒产品。
在低密度远紫外辐照和其他替代i 线和g 线辐照源发展大趋势的刺激下,化学增幅抗蚀剂成为一个发展快速的热点领域。
在化学增幅抗蚀剂领域,由于辐照源的匮乏,势必导致一种催化的东西产生,通常为中子源。
在曝光的加热处理后,催化剂会引起树脂中组分发生复杂反应,这种反应将最终产生光刻图案。
目前正型光刻胶体系和负型光刻胶体系都有了较好的发展。
集成电路收稿日期:2009-04-23作者简介:王雪珍(1983-),女,主要从事电子化学品、可降解塑料和食品添加剂的信息研究工作。
122009年5月6日第十七卷第9期应用科技光刻机有些抗蚀体系含有多层成分,例如在基层和抗蚀剂之间含有一种胶粘剂促进剂或者是最上层含有一层衬度增强层以保证其图形的精细特征。
显影剂和剥离液的选择取决于抗蚀剂的化学性质和具体工艺流程。
负型光刻胶体系的显影剂通常是碱水溶液或者液体有机碱,如四甲基氢氧化铵。
剥离液通常是强氧化剂,如过氧化物的酸性溶液,还有另外一种氯剥离液也被应用。
目前,使用氧等离子进行剥离的工艺越来越多,但是应该注意其辐射危害。
光刻胶纯化规格用于远紫外光刻(248nm 和193nm )的光刻技术具有极其精细的特点,所以要求所有的流程都必须具有超纯规格。
不管是显影剂还是剥离剂,金属离子的浓度必须非常低,其浓度最高只能在“ppm ”的数量级。
使用者为了能够获得厚度一致的膜层,通常较为关注光刻技术质量的稳定性。
倘若试剂规格不一致,结果是生产者不得不花费大量的时间和金钱来调整他们的机器,所以基本上所有的供应商都应提供分析纯的抗蚀剂。
光刻胶的生产计划和质量控制比较复杂,因为其使用寿命相对要短一些,只有大约1年,故其产量通常不大。
光刻胶在洁净的环境下进行生产和包装,纯度规格要达到每个相应批次的标准。
纯度对包装过程也有要求,例如利用传送带的传输过程,多氟烃包装袋及包装袋的回收等流程。
此外,各个批次的重复性也是一个很重要的生产指标,这可能会涉及到光刻胶每一个组分的进货渠道,例如:树脂、各类感光物质及染料等。
光刻胶发展趋势和策略过去的几十年中,光学掩膜印刷技术已经应用到更小更细微的集成电路中,所以光刻技术顺应了其发展的需要。
2003年,90nm 规格的装置开始投入使用,而65nm 规格的设备也在2005年时投入生产。
科学家和工程师们致力于设计研究新的技术,开始将45nm 设备用于生产,而2009年将完成一套更加微细的32nm 设备。
这样的集成电路要求硅片表面必须十分平坦,其精确度要<40nm 。
所有以上的方案都需要新材料、新方法及新的光刻流程。
高密度的电路同先进的光刻技术是紧密联系的。
有两种互相依赖的途径来提高光刻技术,一是加强光学光刻技术;一是利用X 射线、电子束、极紫外或者离子束进行修饰改进,来达到更高的分辨率。
目前,这两种技术都是研究的热点。
改进的光学光刻技术应该延长现存光刻设备及其设备设计的使用寿命。
在不久的将来,光刻技术领域将以远紫外产品为主。
因此,如果要获得更多的认可,改进的光刻机应该具有更多年头的使用寿命,而不是如之前大众所料想的那样只有短短几年的使用寿命。
且要求,目前的抗蚀剂体系可以在稍作修饰或者不需要修饰的前提下进行使用。
光刻的另一个发展趋势是:一个芯片的制作将同时应用到许多不同种类的抗蚀剂。
芯片的层数也将继续增加。
传统的技术通常会在各个光掩膜层都使用同一种抗蚀剂,这样可以简化制作流程。
64M DRAM 可能会用到25个掩膜层甚至更多。
许多掩膜层在各个方面都有比较大的差别:特征图形尺寸、刻蚀的面积百分比或者是底部基片的反射情况等。
因此,部分掩膜层仍可以使用g 线和i 线的抗蚀剂,另外一部分则需要使用远紫外材料。
故半导体生产商应该开始关注各个步骤所使用的抗蚀剂,好让其供应商可以提供一个生产线上的全部产品。
各种短曝光波长的光刻体系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
这些体系及其相关的化学品是否将得到广泛的开发利用还是一个颇具争议的问题,但预计在近几年里广泛开发应用的可能性不大。
至于哪种体系成功的机会大些就更有争议了。
发展的机遇不仅仅是技术还与商业运作有关。
新的体系如想成为一个投诸使用的体系,必须克服以下几个方面的困难:设备费用、合格率及可信度等,同时,若要获得商业成功,其还必洁净生产环境13应用科技须符合几年前拟定的投资回报率(ROI)标准。
生产特征尺寸为90nm和65nm节点的领先光刻技术采用了193nm ArF准分子激光作为辐照源。
2005年以来,干法193nm光刻体系成为得到90nm特征尺寸主要技术平台,它还可以用于65nm体系。
光刻的专家们在通过对193nm、157nm 及13.5nm(极限紫外)进行对比考察之后,达成共识:即193nm浸润式光刻技术在生产90nm、65nm及45nm节点是最好的选择。
使用了以F2准分子激光为光源的157nm工艺要求透镜在其波长范围内为透明,所以必须使用CaF2透镜,而不再是193nm波长时所使用的石英玻璃。
因此157nm光源的工艺的限制条件有很多,主要是因为氟化钙透镜的高制作费用、稀少的来源以及质量等问题。
大块的具有低的双折射率的CaF2单晶是极难长成的。
目前,除了45nm技术节点外,有4种光刻工艺有可能是可行的,包括:193nm扩展应用的浸润式技术;使用波长为13.5nm的软X射线的极限紫外(EUV)光刻术;使用电子束印刷的无掩膜光刻术(ML2)以及纳米光刻术。
对光刻工业来说,战略性发展趋势表明:全球一体化趋势,逐步将其巩固,以及越来越多的与仪器制造商和集成电路生产商的联盟是其成功的关键因素。
多数光刻胶公司通过如下途径达到其在全球的扩产:①在国外市场开办工厂或者扩大其原有生产规模;②建立合资企业;③在研发和市场方面展开对外合作;④提供原料树脂而不是成品。
在过去的10年里,全球范围内光刻胶企业竞争加剧,与此同时,生产出先进的具有高分辨率的光刻胶的压力越来越大,因此,光刻胶的发展进入了一个相对稳定的阶段。
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光刻胶的改进,其感光能力的提高势必减弱其常量的增幅,所以这也从一定程度上使其稳定下来。
部分光刻胶的生产商已经开始进入或者在考虑进入光刻胶的某些特殊市场,例如平板显示器及微型机械/固相微型传感器。
光刻抗蚀剂助剂光刻抗蚀剂助剂在光刻工艺中协助将光掩膜中的图形转移到硅片上。
它们使用在光刻的各个阶段中,清洗硅片表面,或者对光刻层的图形进行显影。
●显影剂高纯的四甲基氢氧化铵(TMAH)配方或者含有氢氧化钠或者氢氧化钾的无机显影液,多数是用来维持pH值的缓冲液或者是延长显影液的镀液寿命及增强其工艺稳定性。
●光刻剥离液感光耐蚀膜的成分不同,其剥离的难易程度也有所区别。
添加了致密的坚膜抗蚀剂后,其高分子间发生了交联,这就降低了剥离的速度。
这类剥离液的配方为一种含有氮甲基吡咯烷酮和有机胺(如羟胺和乙醇胺)的混合物。
有时候也添加一些比较便宜的溶剂如二甘醇丁基醚,以降低成本,因为胺类化学品比较昂贵。
●边胶清洗剂低成本的溶剂用来去除基片边胶的光刻胶,用于漂洗镀膜机及机器的背面,常用的是PGMEA(丙二醇单甲基醚酯)。
●其他助粘剂用于改进光刻胶在SiO2表面的胶粘性能,常用的是六甲基二硅氮烷(HMDS)。
底层的抗反射涂层在涂抹光刻胶前使用,可以防止入射光从硅片直接反射出去,并去除光刻胶杂质硅片上一些在薄弱处所产生的图像。
浸润液常用高纯水。
液晶屏幕体积越小,污染越大美国一位大气化学家报告说,生产平板电视机或笔记本电脑显示屏过程中使用的三氟化氮会严重污染大气,危害甚至超过世界最大火电站产生的温室效应。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环境学院主任迈克尔·普拉瑟发现,电子工业生产平板电视机显示屏过程中使用的化学清洗剂三氟化氮是一种温室气体,现阶段年排放量为4000t,对大气造成的污染相当于6700万t二氧化碳。
报告说,三氟化氮一旦排入大气,会存在大约550年,影响“持续数百年才能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