镁合金文献综述

镁合金文献综述
镁合金文献综述

金属镁及其镁合金的制备与应用

摘要:本文评述了金属镁的制备,镁合金的种类,以及镁及其镁合金的应用。

关键词镁镁合金制备应用

镁是最轻的金属元素,其比重只有1.74,仅相当于铝的2/3,铁的1/4。而且镁资源特别丰富,占地壳总重量的2.1%,海水中的o.13%,可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金属镁及其合金具有密度小、比强度和比刚度高、导电导热性能较好、阻尼减震和电磁屏蔽性能良好、易于加工成型、废料容易回收等优点[1],广泛应用于航天航空、交通运输、电子技术、光学器材、精密机械、日用商品等领域。由此镁及镁合金获得“21世纪的绿色工程材料”的美誉[2]。

1.金属镁的制备

金属镁的制备方法可分为两大类:电解法和热还原法。

1.1电解法炼镁[3-5]

电解法的原理是电解熔融的无水氯化镁,使之分解成金属镁和氯气。依据所用原料及处理原料的方法不同,可细分为以下具体的方法:道乌法、氧化镁氯化法、诺斯克法和光卤石法等[6]。以下主要介绍氧化镁氯化法和光卤石法。

1.1.1 氧化镁氯化法利用天然菱镁矿,在700~800℃下煅烧,80%得到活性较好的轻烧氧化镁。氧化镁的粒度要小于0.144mm,然后与碳素混合制团,团块炉料在竖式电炉中氯化,制得无水氯化镁,直接投入电解槽,最后电解得金属镁。

制备MgCL

2的程式为:2MgO+2CL

2

+C=2Mgcl

2

+CO

2

1.1.2 光卤石法将光卤石(Mgcl

2·kcl·6H

2

O)脱水后,直接电解制取金属镁。

光卤石脱水时水解反应不像Mgcl

2

那样严重,但也有一定的水解,因而在无水化

的处理过程中,也需要氯化过程,由于加入了,需要经常清理电解槽。

1.1.3 电解法制镁存在的问题

制备无水Mgcl

2

困难:在氯化镁的脱水过程中,由一水氯化镁脱水制取结

晶氯化镁的过程极易水解,产生碱式氯化镁[Mg(OH)CL]和氧化镁,生产工

艺较难控制;在HCL气氛下,水氯镁石脱水需要较高的温度(一般约为450℃),

能耗大,设备腐蚀严重。在金属镁的生产成本中,大约50%的费用用于Mgcl

2

脱水。金属镁的纯度较低:电解法制取的粗镁中主要含有电解质中的氯化物及Fe、Si、Ni、Cr、Mn和K、Na等金属杂质,其存在会降低镁及其合金的耐腐蚀性能,因此需要采取措施,提高镁的纯度。

1.2 热还原法炼镁

热还原法的典型代表是皮江法,皮江法是1940年左右发展起来的一

种炼镁方法[7],我国目前约98%以上的原镁是由皮江法生产的。皮江法将煅烧白

云岩和硅铁按一定配比磨粉,压成团块,在高温和真空条件下,使煅烧白云岩

中的氧化镁还原为镁蒸气,然后冷凝结晶为粗镁,再经精炼制得镁锭。

皮江法的最大问题是严重的环境污染和巨大的能量消耗。主要能耗与二氧化碳

的排放集中在以下3个阶段:①利用硅铁还原煅烧后的白云石矿需要耗能及释放二氧化碳;②生产硅铁消耗大量的电能,电能来源于煤炭;③煅烧白云石矿石

消耗煤炭及释放大量的二氧化碳。

随着国际市场对金属镁需求的日益增长,加上自身镁资源的优势,中华大地的镁厂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到2001年,国际市场近40%-50%的原镁由中国提供,我国一跃成为世界第一产镁大国和出口大国,在国际镁工业中占据了举

足轻重的地位,其中95%的原镁是由皮江法生产的[8]。

1.3 金属镁制备的发展趋势[9-10]

近年来,国际上金属镁工业的发展趋势是以盐湖水氯镁石制取无水氯化镁为原料,这将大幅度降低金属镁的生产成本。随着水氯镁石脱水炼镁技术的进步,

带来的是金属镁制造成本的大幅度降低,也促进了金属镁的需求量的不断加大,并将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环境效益。用CO气体作还原剂氯化煅烧菱镁矿

炉料和研究开发一种新的单级电解槽电解氯化镁是电解法主要发展趋势;采用内热法与半连续硅热法技术,应用水煤浆高效能源作为燃料可提高金属镁的还原效率。

2. 镁合金的制备[11-12]

根据加工方式的不同,镁合金材料主要分为铸造镁合金与变形镁合金两大类。前者主要通过铸造获得镁合金产品。传统的铸造工艺比较成熟,近年来,

铸造领域中一些新的生产工艺和技术,如压力铸造技术,半固态成型技术,都

被用来开发新型镁合金材料,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变形镁合金材料的生产主

要通过挤压、轧制和锻造等工艺手段实现,由于镁在加工过程中对设备能力、

生产条件的要求基本与变形铝合金相同,因此变形镁合金的生产完全可以采用

变形铝合金的压力加工设备。随着科技的进步,大量的镁合金被制备出来用于

各个领域。例如,AZ91D合金作为一种主要的镁合金而被做结构材料[13]。

2.1 耐热镁合金

镁合金耐热性差是限制其应用的主要问题之一,提高耐热性可以扩大应用范围。国内外耐热镁合金的应用对象,主要是轿车/微型车的发动机及其传动

机构零部件,如变速箱壳体,汽缸体,汽缸盖,进/排气管等。因此,它们的

使用性能要求满足:工作温度高于120℃:应力范围35 M咿a~70 MPa;室温延伸率>3%;耐腐蚀和加工性能良好;并且易回收。应用最广泛的耐热镁合金是Mg-AI系列合金,如As台金和AE合金已经过几十年的深入研究,相当成熟。全世界

每年生产镁材约30万吨,其中乐铸材料占90%,变形材料仅占O.5%,用量甚微。但是,经过挤压、锻造、轧制等工艺制备的镁合金能够提供更多样化的力

学性能及可后续热处理,进一步提高韧性、焊接性能等,可以满足更多样化的

结构件需求。因此,研究耐热镁合金的塑性变形非常有意义[14]。

2.2 高性能稀土镁合金

稀土元素由于具有独特的核外电子排布,在冶金、材料领域中有独特的作用,具有净化合金溶液、改善合金组织、提高合金室温及高温力学性能、增强

合金耐蚀性能等功能。稀土镁合金具有镁合金的固有优点,如密度小、比强度高、具有金属光泽等,同时又具有耐热强度高、蠕变性能优良的新特点[15]。

2.2.1 Mg-Y系合金

Y在镁中具有高的固溶度,能够形成强化相,具有明显的时效硬化特征。在

合金中加入其他合金元素(如:Nd、Zn和zr等)会明显降低Y在镁中的固溶度,但能大幅提高合金中析出相的体积分数,从而进一步提高合金的机械性能。在含Y 的稀土镁合金中,WE系合金具有较好的浇铸、时效硬化及高温抗蠕变性能,因

而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领域中。

2.2.2 Mg-sc系合金

金属钪作为镁合金的强化元素,具有较高的熔点(1541℃),但其在镁合金

中的扩散能力相对于其他稀土元素较低,强化作用显著。钪的密度为39/cm3,比其他稀土元素的密度小,更能体现镁合金低密度的特点;与其他外加合金元

素一起能够形成镁、钪和复杂的合金化合物强化相,改善合金的室温和高温性能。

2.2.3 Mg-Gd系合金

Gd能提高镁合金的熔点和抗蠕变性能。早在1974年研究者就发现,经过挤压、

调质和时效处理的Mg一15%Gd合金在高温及低温下都具有较高的抗拉强度。在Mg—Gd合金中加入其他合金元素,如:钪、锰、钇等,能大大提高镁合金的性能,其耐热性要远远高于铝及Mg-Y-Nd-zr(WE54A)等镁合金,高温强度在目前研究的镁合金中也是最高的。但在镁合金中加入重稀土后会导致镁合金成本增加、密度提高及韧性变低等,因此,M矿Gd—Nd和Mg-Gd—Y合金中的Gd部分被Y及Nd

替代。

2.3 泡沫镁合金

泡沫金属作为一种新型多功能材料,以其特殊的结构与性能特征,在当前

高速发展的科技领域倍受关注。对泡沫金属的制备、性能以及应用方面的研究

近年来越来越广泛和深入。泡沫镁合金具有良好的阻尼性能、抗冲击性能、电

磁屏蔽性能、吸声性能、以及生物相容性能。不仅在汽车、航空航天、造船业

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而且在海陆空武器装备、建筑行业、医疗业等方面也

有潜在用途。可用于汽车的车身结构、飞船的起落架、减震器、缓冲器、过滤器、消音器、人体骨骼修复及再生等[16]。

3. 金属镁及其镁合金的应用[17-20]

3.1 镁用作化学工业中试剂或添加剂

在化学工业上,应用镁的格里纳德反应,通过合成可以制得多种复杂的有机化合物。在电位序中镁的电极电位比铁和铝更负,镁广泛被用来制作化工容器、地下管道以及船体的防腐蚀部件。镁的燃烧特性使其可用于爆破装置、照明弹、燃烧弹及焰火等等的生产。镁还可用于阴极保护以防止其它金属的腐蚀,用作

干电池及蓄电池的构件。

3.2 镁用作冶金行业的处理剂

在冶金工业上,由于镁对卤素及氧的亲和力强,近年来钢铁工业中用镁粒

代替碳化钙作为脱硫剂脱除钢水中的硫,从而得到优质钢。镁在镍铁合金及铜

合金冶炼中作为除氧剂和脱硫剂。镁是生产钛、锆、铪、铀、钚等金属的还原剂。镁是生产球墨铸铁的球化剂。灰口铸铁铸造厂应用镁及镁合金作为烧注前

加入铁水包内的添加剂镁使石墨成球状,大大改善了铸铁的性能。由于薄壁高

强度铸件可以实现产品轻量化,因此球墨铸铁件的应用有日益扩大的倾向。含

镁球化剂可以通过熔制法、还原法等制备。在日本<镁在工业界中的用途主要是铝合金、铸铁的球化剂、钢铁冶金及钛冶金中的还原剂等。

3.3 镁合金的应用

3.3.1 用作汽车行业合金材料

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镁制零件就在赛车上应用。目前在汽车工业方面镁

合金主要用来制造离合器壳体、转向柱架、制动器踏板支架、阀盖、阀板、仪

表板支架、变速器体、车窗马达壳体、油滤接头、发动机前盖、进气歧管、镜

子外罩、辅件托架及照明灯夹持器等零部件。在今后的20年里汽车工业使用的

镁将会超过122/车(车质量的6%)即当前使用量的30倍。全球每年生产5000万

辆汽车,这意味着2020年将需要5X106t金属镁的生产能力。

3.3.2 用作电子通讯领域的合金零件

在手机、笔记本电脑、CD机、摄影机、投影仪、MD、录像机等方面利用镁合金,可使之小型轻便化并增强抗电磁干扰能力。电脑生产厂越来越多地要求它的供

应商提供镁合金外壳来替代塑料外壳。因为镁合金是一种很轻的金属,镁合金

电脑外壳为薄壁结构(约1mm),因此比塑料外壳的质量小;另外,在机械的作用下变形很小,镁合金的散热性比塑料好,这样可以使结构更紧凑和变得更小。日本正在将镁合金的应用从手提电脑扩大到手提电话及数码相机等,日本国内

500万像素以上的高档数码相机均用镁合金外壳。

3.3.3 用作航空航天、国防等部门的合金零件[21]

镁在航空航天、国防等部门的应用也十分广泛。目前世界各国将轻质镁合金用

作兵器零件。如欧美生产的Racegun的枪械零件用镁钛合金使重量降低45%,击

发时间减少66%;美国军用吉普车M27A1型的车身和桥壳采用镁合金,重量大大

减小;法国MK式反坦克枪榴弹部分零件采用镁合金,全弹质量仅为800g美国大口径无后坐力反坦克炮也采用镁合金,大大减小了重量。

3.3.4 用作其它行业的合金零件

镁合金在其它领域的应用也非常广泛。如用作链锯、民用工具、旋转式割草机

面板、钓鱼卷线盘、器具盒、便携工具、手电钻、研磨机、真空吸尘器、剪草机、家用搅拌器、地板上光清洗机、血压测试仪、电影放映机、照相机、雷达

显示器、卡式录音机、运动器材、计算器、邮资显示表、微型马达、木工和瓦

工用水平尺、缝纫机、太阳能电池、雪地汽车和行李箱等等。

4.结束语

综上所述,金属镁的制备已经很成熟,但是仍然存在许多的问题,为了适

应新的发展要求,需要开发更清洁的制备工艺。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将会使

金属基复合材料的特性进一步提高。在21世纪,金属基复合材料将大量取代传

统材料,镁及其镁基合金在各个领域将发挥积极的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Mordike B L,Ebert t. Magnesium properties-application-potential[J].Materials Science

Engineering A,2001,302:37-45

[2] 刘兵中国镁产业面临的发展机遇与挑战[J]新材料产业,2011(11):12-18

[3] 徐日瑶镁冶金学[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93

[4] 斯杰法纽克镁冶金学[M]沈阳:东北工学院出版社1989,

[5] 斯特雷列茨电解法制镁[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81

[6] 曹大力,邱竹贤,徐长伟,吴玉春,杨宇宏。金属镁制备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矿业工程,2001,26(3):54-56

[7] Pidgen L M,Alexander W A.Thermal production of magnesium –pi-lot plant studies on the retort ferrosilicon process [c].New York meeting:reduction and refining of non-ferrous metals.Trans Am Inst Ming mater Eng,1944,159:315-352

[8] Zang J C.ThePidgen process in china and its future[C].Proceeding of the minerals,metals and materials society meeting 2001,new Louisiana,2001,2.

[9] 刘积灵,张玉坤. 无水氯化镁的制备技术及发展趋势[J]. 无机盐工业,2007,39(8):10-14

[10] 冯乃祥,彭建平,吴秀铭.提高我国镁冶金技术增强镁工业的竞争力[J].轻金属,2002,9:51-55

[11] 余琨,黎文献,王日初,马正青. 变形镁合金的研究、开发及应用.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2003(4),13(2):177-288

[12] Water J L,Jackson M R,Alloying[M].OH:ASM Metal Park,1988.1

[13] Peter J. Blau, Matthew Walukas. Sliding friction and wear of magnesium alloy AZ91D produced bytwo different methods. Tribology International 33 (2000) 573–579

[14] 闰蕴琪,张廷杰,邓炬,周廉. 耐热镁合金的研究现状与发展方向.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04(6),33(6):561-566

[15] 李德辉,董杰,曾小勤,卢晨,丁文江. 高性能稀土镁合金研究进展. 材料导报,2005(5),19(8):51-54

[16] Sridhar S,Zhang Y,Russell K C.In:Nash P,Sundan Beds,Proceedings of theSymposium Application of Thermodynamics in the Synthesis and Processing of Materials,Warrendale,PA,TMS—AIME,1995:259.

[17] 付珍. 轻型金属镁的发展及应用[J]. 山西机械,2003(9),3;8-10

[18] 吴人洁.金属基复合材料的现状与展望.金属学报,1997,33(1):78-82

[19] 韩夏云,龙晋明,薛方勤,郭忠诚。镁及其镁合金应用与表面处理现状及发展。轻金属,2003,2:48-51

[20] HaughJ L.Magnesium and its Alloys[M].London:HMSO,1937.

[21] UnsworthW.Revelopments in magnesium alloys for casting applications.Met

Mater,1988,4(2):83-88

附:文献检索方法

例:[13] Peter J. Blau, Matthew Walukas. Sliding friction and wear of magnesium alloy AZ91D

produced bytwo different methods. Tribology International 33 (2000) 573–579

检索途径:EI images Magnesium and alloy

例:[17] 付珍. 轻型金属镁的发展及应用[J]. 山西机械,2003(9),3;8-10

检索途径:中国知网关键字镁镁合金

例:[21] UnsworthW.Revelopments in magnesium alloys for casting applications.Met

Mater,1988,4(2):83-88

检索途径:CS 关键字 Magnesium 卷号 108:R190855b development and uses

of cast CA 文摘号 UnsworthW.Met Mater,1988,4(2),83-6

例:[19] 韩夏云,龙晋明,薛方勤,郭忠诚。镁及其镁合金应用与表面处理现状及发展。轻金属,2003,2:48-51

检索途径: 查找轻金属学报年代 2003 文摘号 2003,2:48-51

另[8] 、[12]、[16]同例[13]检索方法,[6]、[15]同例[17]检索方法。

金属镁及其镁合金的制备

及其应用

综述报告

班级:冶金0803班

姓名:陈少华

学号:0503080301

木塑复合材料

***公司 年产1万吨木塑复合材料技改项目资金申请报告

编制时间:2011年11月 第一章项目单位基本情况及财务状况 1.1项目单位基本情况 ***公司是***人民政府2007年重点招商引资的一家以发展红椿木种植及林产品精加工的涉林企业。企业于2009年入住***工业园区,注册资金1000 万元。主要从事林地流转,发展红椿木种植基地和林产品精加工。公司于2009年被增补授予“***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称号。 企业现在拥有木材加工厂两座,一座是位于***的木材粗加工厂,一座是位于***木材精加工厂。厂区占地面积总计21938.4平方米。至2010年底公司已投入资金2000余万元,建设宿舍楼及钢结构厂房9446.71平方米,引进先进的木材精加工设备35台套。 企业现阶段主要产品是出口包装箱的围板,连接板及托盘,通过采取销售联盟合作方式产品远销欧美市场,公司已与***木业包装、江苏***木业、江苏***木业签订10年的产业基地、技术、销售三联盟合作协议。通过不断的技术革新,公司已形成年加工2万方的木材加工能力。公司2010年完成销售2561万元。 企业现有职工136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19人。公司领导班子共7人,其中总经理1人,副总经理3人,经理助理1人,工会主席1人,监事会人员1人,公司管理层平均年龄35岁,全部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 企业通过现代社会先进的管理模式与经验,企业管理正步入科学化、人性化。企业有严谨的人、财、物、生产、技术、经营、管理制度,产品生产成本核算可以量化、细化到每一道细小环节,为独成本核算提供科学、切实可行的依据。 ***公司拟在现在现有厂区设备基础上,进行年产1万吨木塑复合材料项目技改,截止2011年11月,已初步完成地坪整理及钢结构厂房建造,项目进度完成40%。 1.2项目单位财务状况 ***公司经过不断的连续投入与飞速发展,截止2010年底公司总资产已达到3946万元。各类财务数据详见下表:

镁合金文献综述

金属镁及其镁合金的制备与应用 摘要:本文评述了金属镁的制备,镁合金的种类,以及镁及其镁合金的应用。 关键词镁镁合金制备应用 镁是最轻的金属元素,其比重只有1.74,仅相当于铝的2/3,铁的1/4。而且镁资源特别丰富,占地壳总重量的2.1%,海水中的o.13%,可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金属镁及其合金具有密度小、比强度和比刚度高、导电导热性能较好、阻尼减震和电磁屏蔽性能良好、易于加工成型、废料容易回收等优点[1],广泛应用于航天航空、交通运输、电子技术、光学器材、精密机械、日用商品等领域。由此镁及镁合金获得“21世纪的绿色工程材料”的美誉[2]。 1.金属镁的制备 金属镁的制备方法可分为两大类:电解法和热还原法。 1.1电解法炼镁[3-5] 电解法的原理是电解熔融的无水氯化镁,使之分解成金属镁和氯气。依据所用原料及处理原料的方法不同,可细分为以下具体的方法:道乌法、氧化镁氯化法、诺斯克法和光卤石法等[6]。以下主要介绍氧化镁氯化法和光卤石法。 1.1.1 氧化镁氯化法利用天然菱镁矿,在700~800℃下煅烧,80%得到活性较好的轻烧氧化镁。氧化镁的粒度要小于0.144mm,然后与碳素混合制团,团块炉料在竖式电炉中氯化,制得无水氯化镁,直接投入电解槽,最后电解得金属镁。 制备MgCL 2的程式为:2MgO+2CL 2 +C=2Mgcl 2 +CO 2 。 1.1.2 光卤石法将光卤石(Mgcl 2·kcl·6H 2 O)脱水后,直接电解制取金属镁。 光卤石脱水时水解反应不像Mgcl 2 那样严重,但也有一定的水解,因而在无水化 的处理过程中,也需要氯化过程,由于加入了,需要经常清理电解槽。 1.1.3 电解法制镁存在的问题 制备无水Mgcl 2 困难:在氯化镁的脱水过程中,由一水氯化镁脱水制取结 晶氯化镁的过程极易水解,产生碱式氯化镁[Mg(OH)CL]和氧化镁,生产工 艺较难控制;在HCL气氛下,水氯镁石脱水需要较高的温度(一般约为450℃), 能耗大,设备腐蚀严重。在金属镁的生产成本中,大约50%的费用用于Mgcl 2 脱水。金属镁的纯度较低:电解法制取的粗镁中主要含有电解质中的氯化物及Fe、Si、Ni、Cr、Mn和K、Na等金属杂质,其存在会降低镁及其合金的耐腐蚀性能,因此需要采取措施,提高镁的纯度。 1.2 热还原法炼镁 热还原法的典型代表是皮江法,皮江法是1940年左右发展起来的一 种炼镁方法[7],我国目前约98%以上的原镁是由皮江法生产的。皮江法将煅烧白 云岩和硅铁按一定配比磨粉,压成团块,在高温和真空条件下,使煅烧白云岩 中的氧化镁还原为镁蒸气,然后冷凝结晶为粗镁,再经精炼制得镁锭。

变形镁和镁合金牌号和化学成分

变形镁及镁合金牌号和化学成分 (送审稿)编制说明 1 工作简况 1.1任务来源 随着当今世界对结构材料轻量化、减重节能、环保以及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日益提高,镁合金产品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镁合金具有密度低,比强度和比刚度高,电磁屏蔽效果好,抗震减震能力强,易于机加工成形和易于回收再利用等优点,在航空、航天、汽车、3C产品以及军工等领域都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尤其是近几年来,国家新材料产业规划中,镁合金以其自身的优点更是作为十二五期间重点推广和应用的金属材料。 随着镁合金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新型镁合金的研究与投入应用也是层出不穷。其中具有典型意义的产品包括3C行业用超轻镁锂系列合金的研发成功,更是突破了镁合金原有的合金系列;镁合金稀土系高强耐热镁合金的不断深入研究,更是将镁合金的品种和应用推向了更高更广的领域。GB/T 5153-2003国家标准中规定的原有的合金牌号和化学成分已经无法满足新型镁合金生产、使用与发展的要求,修订和完善本标准势在必行而且迫在眉睫,镁合金行业的蓬勃发展需要一部完善的统一的国家标准对镁合金牌号与化学成分进行统一和规范。 国标委综合[201×]×××号文件及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中色协综字[201×]×××号文件,下达了编制《变形镁及镁合金牌号和化学成分》国家标准的任务,并确定了东北轻合金有限责任公司为编写单位。 1.2 起草单位 东北轻合金有限责任公司(原东北轻合金加工厂)简称东轻公司,是作为“一

五”期间原苏联援建的156项重点工程中的2项建设发展起来的新中国第一个铝镁合金加工企业。2008年被国家有关部委认定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 东北轻合金有限责任公司现生产能力8.25万吨,生产《天鹅》牌铝、镁及其合金板、带、箔、管、棒、型、线、锻件和深加工制品等18类产品,228种合金,公司每年有10%左右的产品远销美国、日本、新加坡等16个国家和地区。 东轻公司现已装备各类铝镁加工设备7000余台套,其中有2000mm四重可逆式热轧机、1700mm四重可逆式冷轧机、50MN卧式挤压机等,以及从美国、德国、意大利等国引进的1400mm薄板冷轧机、1200mm和1350mm箔材轧机、16MN油压机等先进设备,其中从美国引进的40MN拉伸机是我国第一台铝合金厚板拉伸机。 目前东轻公司投资40多亿元建设改造项目,包括年产5万吨中厚板项目与年产15万吨高精板带材项目,已全部投入生产,东轻公司在铝加工行业的地位与竞争优势将进一步得到巩固和增强。 1.3 主要工作过程 2014年3月主编单位根据标准的起草原则和企业的一些内控技术指标及检验数据毫无保留的撰写了标准的草案稿,2014年3月26日~29日在扬州会议中心召开《变形镁及镁合金牌号和化学成分》国标的讨论会,与会专家对标准的讨论稿进行了认真、热烈的讨论,撰写了会议纪要,形成了征求意见稿。5月广泛征求相关单位意见,对标准进行修订,形成标准的预审稿。2014年11月3日~6日在宜兴凯宾斯基饭店召开《变形镁及镁合金牌号和化学成分》国标的预审会,与会专家对本标准逐条进行了讨论,提出了宝贵意见,撰写了会议纪要,形成了标准的送审稿。 2 标准制定的主要原则和依据

木塑复合材料概述汇总

木塑复合材料 摘要:木塑复合材料具有比单独的木质材料和塑料产品更优异的品质,是实木的理想替代品,它的出现可以减少废弃木料和塑料对环境的污染,也适应现代材料复合化发展的规律。本文介绍了木塑复合材料的定义、特点、加工工艺、分类和应用以及未来发展的趋势,并对木塑复合材料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充分肯定了发展木塑复合材料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关键词:木塑;性能;加工工艺;分类;应用;发展趋势 随着森林资源的减少,木材供应量逐渐下降,已不能满足人们的生产生活需要。同时,塑料制品废旧物的处理也日益成为一个急待解决的环境问题。一种新型材料——木塑复合材料成为木材的理想代用品。木塑复合材料系使用木粉或植物纤维超高份额填充热塑性塑料树脂或热塑性塑料再生料,添加部分相关改性剂,经挤出成型为板材、型材、管材而成。此类产品可替代相应木制品,人们由此可节约大量的森林资源,处理掉大量的废旧塑料及木材加工中产生的废弃木粉,故可大大有利于保护并改善生态环境,是符合2l世纪发展方向的环保型化工新材料。 1 木塑复合材料定义及特点 1.1 木塑复合材料的定义 木塑复合材料是以锯末、木屑、竹屑、稻壳、麦秸、谷糠、大豆皮、花生壳、甘蔗渣、棉秸杆等初级生物质材料为主原料,利用高分子界面化学原理和塑料填充改性的特点,配混一定比例的塑料基料,经特殊工艺处理后加工成型的一种可逆性循环利用、涵盖面广、产品种类多、形态结构多样的基础性材料,目前国内外对此称谓不一,也有将其称之为:塑木、环保木、科技木、再生木、聚合木、聚保木、塑美木或保利木,英文名称:Wood-Plastic Composites,缩写为WPC。一般说来,以生物质材料为基添加一定比例的塑料原料制成的材料,或以塑料原料为基添加一定比例的生物质材料制成的材料,均可称为木塑复合材料。 1.2 木塑复合材料的特点: (1)原料资源化,其生物质材料部分基本分为废弃物利用,来源广泛,价值低廉;塑料组分要求不高,新、旧料或混合料均可,充分体现了资源的综合利用和有效利用; (2)产品可塑化,木塑产品为人工整体合成制品,可根据使用要求随机调整产品工艺和配方,从而生产出不同性能和形状的材料,其型材利用率接近100%; (3)应用环保化,木塑材料的木/塑基料及其常用助剂均环保安全,无毒无害,其生产加工过程中也不会产生副作用,故对人体和环境均不构成任何危害; (4)成本经济化,即木塑制品实现了低价值材料向高附加值产品的转移,不仅维护费用极低,而且产品寿命数倍于普通天然木材,综合比较具有明显的经济优势; (5)回收再生化,即木塑材料的报废产品及回收废品均可100%的再生利用,且不会影响产品使用性能,能够真正实现“减量化、再生化、资源化”的循环经济模式。

高强稀土镁合金

高强稀土镁合金的电化学性质研究 摘要:Mg-Gd-Y系高强稀土镁合金是稀土镁合金的一类。我们测量了含有Zr、Zn 元素的这类合金的电化学性质:极化曲线,阻抗和开路电位。电化学阻抗谱的测试结果证明合金在不同状态下只是腐蚀速度有所不同。随着Gd的增加,合金的耐蚀性不断提高,其腐蚀产物主要由大量直立于试样基底表面的细小片状组成。镁合金由于标准电位低,致使其耐腐蚀性较差,并且镁合金的表面膜疏松多孔,而加入Gd,Y,Zr元素后,其耐蚀性大幅提高。此外,稀土元素的细化晶粒作用很强,产生的强化效果较为显著。 关键词:极化曲线,阻抗,细化晶粒,耐蚀性 金属镁及其合金是目前应用的最轻的结构材料,具有铝和钢不可替代的性能,如高比强度、高比弹性模量等[1],而且镁合金的高阻尼减振性更是其他结构材料所难具备的特点[2]应用前景很好。镁合金作为结构件使用其主要问题是强度不够,因此人们一直致力寻找新型镁合金或通过工艺优化使其达到中强度铝合金的水平。而且镁合金中镁化学性质活泼,对氧、氮等气体有极强的亲和力,容易被氧化,形成MgO和Mg3N2,其耐蚀性较差。稀土元素的性能十分特别,常在冶金和材料领域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例如,它可以净化合金熔液、改善合金组织、提高合金室温及高温力学性能、增强合金耐腐蚀性能等[3]。稀土元素在镁合金中也可能起到独特的作用,因此,研究稀土镁合金的性能就十分必要。由于镁合金的平衡电位很低,较易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耐蚀性较差,所以,研究稀土镁合金的电化学性质成为研究稀土镁合金的一个重点方向。对稀土镁合金的电化学性质研究主要需要测定稀土镁合金的极化曲线,开路电位,阻抗等。我们研究的是较为常见的Mg-Gd-Y稀土镁合金,同时在合金中掺杂些其他元素如Zr、Zn,以观察其性能变化。 1 实验 将实验原料用纯Mg(99.9%)、纯Zn(99.9%)纯Gd(99.9%)、纯Y(99.9%),纯Zr(99.9%)在电阻炉中熔炼。制备过程采用气体保护。合金编号及其化学成

生鲜农产品供应链文献综述知识分享

广西生鲜农产品物流供应链模式研究 关键词:生鲜农产品物流供应链模式广西 一、国内外研究动态及评述 (一)国外研究动态 国外农产品物流的研究起步较早,研究成果比较丰富。综合国外对农产品物流的研究文献来看,国外农产品物流的研究文献主要有: 1.国外农产品物流的研究现状 美国学者 J.F.Growell 是最早对农产品物流研究的学者,他在 1901 年的有关《农产品流通产业委员会报告》的美国政府报告中首次论述了影响农产品配

送成本的各种因素。J.F.Growell 的研究开辟了对农产品物流的研究,揭开了人们对物流认识的序幕。 克拉克·韦尔德其后在 1932 年所著的《农产品营销》才引起国外学者对农产品物流研究的重视,文中对农产品营销的集中、运输、储存、融资、风险、标准化等职能作了研究。 目前国外对农产品物流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食品安全、农产品物流的信息化(包括透明化和可追溯性等技术和理论)、冷链物流、农产品流通市场建设等领域,并日益扩展和深化。 2.国外关于农产品供应链整合的研究文献 最早提出了农业“纵向协调”的是Mighell和Jones(1963),认为它是一个组织的创新,纵向协调包括从原材料采购、产品加工、保管储存、中间运输、终端销售等这些活动在内的一系列过程。在此研究基础上,Barkema(1993)又从“消费者需求变化”这个角度强调,他认为食品行业需要通过纵向合作快速了解消费者需求变化,他还认为契约与整合的出现造就了一种新的交流方式,这种交流方式使消费者的需求延着供应链上溯到食物生产者传递的能力得到大大增强。 Boehlje 与 Schrader(1988)两位学者主张将食品供应链的研究重点从市场转移到链条的纵向协调上来,譬如研究链条中纵向整合的一些限制因素,以及实施纵向整合的主体等等。他们主要强调在供应链中要严格控制产品质量、流通程序与经营成本,并对链条进行合理而有效的内部整合以提高供应链的整体运作效率,链条内部各成员之间运用合同、合资或联合来取代传统的市场方式。他们认为与单纯地进行市场开发相比较,将食品链的管理重点放在供应商、生产商及加工商三者之间的关系协调方面更能够提高供应链的整体效率。M.F.Stringer 和M.N.hall(2006)结合英国食品标准机构资助项目,提出了一个全新的集成食品供应链模型,通过层级分解分析了食品供应链中各个阶段可能发生的故障。 A.J.M.Beulens 等人(2005)提出了提高食品供应链透明度的许多举措,给出了通过供应链网络合作来实现食品安全和透明性过程中面临的诸多挑战。 (二)国内研究动态 关于对农产品物流的研究我国才刚刚起步,从文献内容看主要集中在对我国生鲜农产品物流的发展现状,关于农产品物流发展的对策和政策建议,物流模式的类型及其形成机理,还有物流体系建设及优化、物流安全研究等方面。相关研究如下:

AZ80镁合金挤压工艺研究毕业论文

AZ80镁合金挤压工艺研究毕业论文 目录 第1章文献综述 (1) 1.1挤压成形工艺研究 (1) 1.1.1挤压成形的定义 (1) 1.1.2挤压成形的原理 (1) 1.1.3金属挤压成形的特点 (2) 1.1.4金属挤压成形技术发展的现状 (2) 1.1.5金属挤压技术的发展前景 (3) 1.2镁和镁合金的介绍 (3) 1.2.1镁的介绍 (3) 1.2.2镁合金的介绍 (3) 1.2.3镁合金的分类 (3) 1.2.4镁合金的特点 (4)

1.2.5镁合金的发展方向 (5) 第2章实验方案 (7) 2.1实验材料 (7) 2.2正挤压实验 (7) 2.3热处理实验 (8) 2.3.1实验目的 (8) 2.3.2实验设备 (9) 2.3.3热处理的类型及工艺参数 (9) 2.4金相实验 (10) 2.4.1实验目的 (10) 2.4.2腐蚀剂的配制 (10) 2.4.3金相试样的制备 (10) 2.4.4显微硬度测量 (11) 2.5力学性能实验 (12) 2.5.1拉伸试样的制取 (13) 2.5.2实验设备 (15)

第3章 AZ80镁合金组织与性能研究 (16) 3.1原始材料组织及均匀化组织 (16) 3.2挤压的工艺 (19) 3.2.1挤压工艺的参数 (19) 3.2.2挤压温度对材料性能的影响 (19) 3.2.3挤压比对材料性能的影响 (20) 3.3挤压后的热处理 (22) 第4章结论 (28) 参考文献 (29) 致谢 (30)

第1章文献综述 1.1挤压成形工艺研究 1.1.1挤压成形的定义 将金属毛坯放入模具模腔,在强大的压力和一定的速度的作用下,迫使金属从模腔中挤出,从而确保挤压件具有一定的力学性能。 1.1.2挤压成形的原理 挤压成形就是将所需要挤压的坯料加热到所需温度,然后将坯料加入挤压筒,在挤压机的作用下使其通过挤压筒,通过形状、直径的改变使其性能组织发生改变,以获得所需要的结果,如图1-1所示。 1-上模板;2-压板;3-凸模;4-挤压筒;5-凹模;6-下模板 图1-1 挤压成形工艺原理示意图

航空航天镁及镁合金应用

“航空航天、交通运输用高强镁合金加工材”类中,关键领域“航空航天”此方向下,具体产品(技术)名称中3类铸件锻件、挤压变形材、板带材,我公司是否有能力按照“产品(技术)要求”进行生产,并按照产品(技术)要求中的指标能生产的具体产品名称或方向各是哪些。 一.镁合金锻件运用领域 在大多数工程应用中,通常要求零件拉伸性能具有各向同性。因此,必须对镁合金铸锭坯进行不同方向的镦粗。使用三轴锻造可以控制镁合金三个方向上的镦粗过程,能有效避免各向异性。采用上述工艺可制备出的镁合金锻件,已成功地应用于航空、汽车等工业领域。比如,直升机及赛车发动机用镁合金锻件、直升机用镁合金锻件、箱罩用镁合金锻件,镁合金轮毂这些部件能承受极高的静态和动态交变载荷,并长期服役高温环境中。 二.锻造用典型镁合金 1.几种常用变形镁合金牌号和机械性能及其在航空领域的应用

锻造常用镁合金是Mg-Al-Zn、Mg-Zn-Zr和Mg-Mn 系,其他的还有Mg-Th、Mg -Re -Zn -Zr 和Mg-Al-Li 系等。 Mg-Al-Zn系合金一般属于中等强度、塑性较高的变形材料。按照ASTM标准,该系中常用的镁合金有AZ31B、AZ61A、AZ80A,我国与此相当的牌号分别是MB2、MB5、MB7。但是,Mg-A1-Zn系合金铸锭的实际晶粒尺寸不适于铸造后直接锻造,因此锻造前有必要对铸锭进行预挤压,以获得合乎要求的细晶组织,提高合金的可锻性。早在上世纪90年代李相容基于MB2制订出了镁合金的合理锻造工艺规范,随后国内很少有利用该系镁合金研制或生产镁锻件的报道。据悉俄罗斯已拥有用成套镁合金熔炼锻造生产线专利及专有技术,进行MA2—1(相当于我国牌号的MB3)镁合金锻造汽车轮毂和摩托车轮毂生产。 MB2是Mg-Al-Zn系不可热处理强化的变形镁合金。合金在室温下工艺塑性差,高温时塑性好,因此合金的压力加工工序必须在加热状态下进行。合金的切削加工性能、焊接性能良好,应力腐蚀倾向小,耐蚀性能较好。该合金可加工成形状复杂的锻件和模锻件,

压铸成形工艺及模具设计-文献综述

压铸成形工艺及模具 摘要:本文简要的介绍了压铸的历史简要、压力铸造的基本理论、压铸工艺成型原理及特点、压铸件设计的形状结构要求、压铸件设计的壁厚要求、压铸件的加强筋/肋的设计要求、压铸件的圆角设计要求、压铸件设计的铸造斜度要求、压铸件的常用材料、压铸模具的常用材料以及常用压铸合金的性能和压铸合金的选取用要求。 关键字:压铸,模具,压铸件,压铸材料 压铸的历史简要 压力铸造是近代金属加工工艺中发展较快的一种少无切削的特种铸造方法。最原始的压铸机于1856年问世,迄今已有近150年历史,从最早的手工压铸,到现在的全自动化计算机控制压铸,从最早的冷室压铸方法到现在的镁合金hot runner法,现代压铸已渗透到现代制造业的各个行业。 熔融金属是在高压、高速下充填铸型。并在高压下结晶凝固形成铸件。高压、高速是压力铸造的主要特征。 由于它具有生产效率高,工序简单。铸件公差等级较高(常用锌合金为IT10-13,铝合金为IT11-13),表面粗糙度好(锌合金为Ra1.6-3.2,铝合金Ra3.2-6.3),机械强度大,可以省去大量的机械加工工序和设备,节约原材料等优点,现已成为世界铸造业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锌合金压铸开始于1890年,铝合金压铸开始于1910年,铜合金压铸开始于1911年,镁合金压铸开始于1925年。 压力铸造的基本理论 一、典型的填充理论 国外在30年代初期已有一些著名专家对压铸过程中金属的流转作了系统的试验研究,比较公认的有三种。 1.喷射填充理论(第一种填充理论)。 它是由德国人学者L.Ffommel于1932年根据流体力学的定律,以理想流体为基础通过实验得出,在速度、压力均保持不变的前提下,金属液进入内浇口,冲击到正对面型壁处——冲击阶段,经撞击后,金属聚集呈涡流状态,向着内浇

高强度镁合金

高强度镁合金,铝镁合金热变形过程中的超塑性 在573K和应变率0.002时铝10.2%,镁0.52%的锰合金热变形过程拉力测试中观察到超塑性延伸率超过400%。热变形加工处理工艺包含溶液处理和热处理。接着在573K温度下多次轧制,这温度低于镁合金的固溶相线。这种处理导致完好的亚晶结构与纯净均一分布的β(Al8Mg5)和MnAl6一起凝固。当在573K退火而不出现连续再结晶在这温度变形得到完好晶粒结构而有最微小的空隙,这种结构不是静止再结晶。在温度超过镁的固溶线,例如673K再结晶和晶体长大很容易出现,当超塑性变形时导致相对粗大的晶粒结构并伴随有大量晶界滑移和空隙产生。 Ⅰ介绍 最初超塑性观点被限制在有限数量的低共熔混合物和类似最低共熔合金成分的合金。超塑性在很多的系统包括铝基合金作为制造高强度合金7075和7475现在已经被报道。在最近通常被报道的材料超塑性延展性只有在相对高的温度下(T>773K),例如,温度超过0.8Tm 空隙被认为上导致晶界滑移变形的原因。热变形加工方法可获得超塑性功能,在如此典型合金存在冷轧或是热轧,在重结晶温度超过固溶相线温度而得到加强相。为得到足够重结晶使材料具有超塑性加热到固溶相线是必要的。接下来做如此处理,通过应力应变测试延展性来评估提升的温度。 先前在实验室的工作证明,通过热变形处理工艺包括热轧,在外界温度作用下可得高强度良好延展性的高强度镁,镁铝合金。在这研究中,热变形处理工艺必要特点是在高于镁固溶相线温度进行熔融处理(适用于10.2%铝镁二元相镁铝合金)。以热处理做补充,其温度~变(ε>2.0缩小80%)如此步骤导致0.02~0.5微米金属化合物均一、精炼纯净、均匀分散在固溶基质包含0.5~1.0微米尺寸的完好结构的伸延晶体。静止`退火低于固溶相线,例如,在573K用显微镜和X-射线方法可以看到不必要重结晶的恢复。 对疲劳特别是没有经加热处理的合金压力腐蚀特性,保持金属化合物β均匀分散是很重要的。加热超过固溶线得到再结晶显微结构导致期望的结构特性失去。在轧制条件下的机械性能决定了检测温度的提高。目前处理合金的工作类似以前的测试,唯一不同是为使晶体更精纯加入0.5%的锰。虽然也测试接近和高于固溶相线温度但重要的温度范围是低于固溶相线,在固溶相线附近认为晶体恢复、长大、可能再结晶被期望。对镁这种合金加热超过其固溶相线必要工作是β的分解,然后冷却在低于固溶相线温度凝固。沉淀物可能出现在重结晶的晶界上。这对于应力腐蚀敏感的合金将是不良结构。 Ⅱ试验性 在这研究中合金成分给在表格中。这种形体直径127㎜直接冷却成大约1040㎜长铸锭的合金可从ALCOA技术中心(宾夕法尼亚ALCOA中心)得到。所用的铝的纯度是99.99%;5%的铝锰合金中锰作为主要元素被加入;在铸造钛使钛硼合金晶体更完好;硼在硼铝合金中有控制氧化的功能。 把钢条锯成尺寸是32㎜×32㎜×95.3㎜的小块,其处理过程如图1所示。在713K做溶液处理(酸洗,调质)超过镁的固溶相线643K较好,但要低于类似最低共熔合金的温度723K 避免溶解原来非平衡态的β。通过反复的锻造钢条使最大缩小到高度的67%(ε~1.1)来完成热加工。在743k的热压板上钢条在每个轧道间被重新加热以保证完成溶解,随后重新加热和热轧后把温度降到573K。在不断地重复加热和热轧中,钢板的厚度不断减少。在早期阶段每个轧道中缩减4%,在后期阶段每个轧道中缩减25%~50%。要求经20道轧道达到最终要求的厚度。当温轧使厚度为1.7㎜缩减量是94%(ε~3.0)。

高强镁合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高强镁合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核心提示:高强镁合金项目投资环境分析,高强镁合金项目背景和发展概况,高强镁合金项目建设的必要性,高强镁合金行业竞争格局分析,高强镁合金行业财务指标分析参考,高强镁合金行业市场分析与建设规模,高强镁合金项目建设条件与选址方案,高强镁合金项目不确定性及风险分析,高强镁合金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提供国家发改委甲级资质 专业编写: 高强镁合金项目建议书 高强镁合金项目申请报告 高强镁合金项目环评报告 高强镁合金项目商业计划书 高强镁合金项目资金申请报告 高强镁合金项目节能评估报告 高强镁合金项目规划设计咨询 高强镁合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主要用途】发改委立项,政府批地,融资,贷款,申请国家补助资金等【关键词】高强镁合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申请报告 【交付方式】特快专递、E-mail 【交付时间】2-3个工作日 【报告格式】Word格式;PDF格式 【报告价格】此报告为委托项目报告,具体价格根据具体的要求协商,欢迎进入公司网站,了解详情,工程师(高建先生)会给您满意的答复。 【报告说明】 本报告是针对行业投资可行性研究咨询服务的专项研究报告,此报告为个性化定制服务报告,我们将根据不同类型及不同行业的项目提出的具体要求,修订报告目录,并在此目录的基础上重新完善行业数据及分析内容,为企业项目立项、上马、融资提供全程指引服务。

可行性研究报告是在制定某一建设或科研项目之前,对该项目实施的可能性、有效性、技术方案及技术政策进行具体、深入、细致的技术论证和经济评价,以求确定一个在技术上合理、经济上合算的最优方案和最佳时机而写的书面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主要内容是要求以全面、系统的分析为主要方法,经济效益为核心,围绕影响项目的各种因素,运用大量的数据资料论证拟建项目是否可行。对整个可行性研究提出综合分析评价,指出优缺点和建议。为了结论的需要,往往还需要加上一些附件,如试验数据、论证材料、计算图表、附图等,以增强可行性报告的说服力。 可行性研究是确定建设项目前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工作,是在投资决策之前,对拟建项目进行全面技术经济分析论证的科学方法,在投资管理中,可行性研究是指对拟建项目有关的自然、社会、经济、技术等进行调研、分析比较以及预测建成后的社会经济效益。在此基础上,综合论证项目建设的必要性,财务的盈利性,经济上的合理性,技术上的先进性和适应性以及建设条件的可能性和可行性,从而为投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投资可行性报告咨询服务分为政府审批核准用可行性研究报告和融资用可 行性研究报告。审批核准用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侧重关注项目的社会经济效益和影响;融资用报告侧重关注项目在经济上是否可行。具体概括为:政府立项审批,产业扶持,银行贷款,融资投资、投资建设、境外投资、上市融资、中外合作,股份合作、组建公司、征用土地、申请高新技术企业等各类可行性报告。 报告通过对项目的市场需求、资源供应、建设规模、工艺路线、设备选型、环境影响、资金筹措、盈利能力等方面的研究调查,在行业专家研究经验的基础上对项目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进行科学预测,从而为客户提供全面的、客观的、可靠的项目投资价值评估及项目建设进程等咨询意见。 可行性研究报告大纲(具体可根据客户要求进行调整) 为客户提供国家发委甲级资质 第一章高强镁合金项目总论 第一节高强镁合金项目背景 一、高强镁合金项目名称 二、高强镁合金项目承办单位 三、高强镁合金项目主管部门 四、高强镁合金项目拟建地区、地点 五、承担可行性研究工作的单位和法人代表

供应链协同文献综述

供应链协同文献综述 摘要:通过对供应链协同理论相关内容,演进机制,关系风险,理论研究等进行综述,总结分析现有研究的优势与不足,希望能够对以后的供应链协同相关理论研究做出指导。 关键词:供应链管理协同理论 一、前言 关于供应链协同,目前为止国内外还没有一个统一和广为接受的定义,但主要的思想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种:(1)过程方式说。Anne认为,供应链协同是一种方式,通过这种方式使所有供应链中的企业为了共同的目标展开有效的协作,这种协作可以描述为信息共享、知识共享、利益共享和风险共担;Bauknight认为协同是一个过程,一个包含着价值创造机会的过程。(2)战略说。一些研究者认为供应链协同具有战略意义,与供应链竞争优势密切相关,主张应从战略高度定义供应链协同。如xu认为,供应链协同是对来自于相互依赖的供应链合作伙伴所面临挑战的战略响应。(3)整合管理说。这种学说强调供应链协同是供应链成员企业整合内外部资源所开展的业务或管理活动,该学说将供应链协同定位于运营和操作层面。如Xue认为所谓协同,是指整合组织内部和跨组织的各个部分通过共同行动以实现多方利益;Larsen认为协同是指一些协同业务活动,诸如联合计划、联合产品开发、互相交换信息、整合信息系统、长期协作以及坦诚地共享利润和共担风险。学术界对于供应链协同的定义有很多种。学者们虽然从各自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和解释供应链协同。但是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即认为供应链协同是整条供应链的所有参与者之间的一种良好的相互协调的合作关系,其目的是为了加强供应链参与企业的竞争力。 二、供应链协同的影响因素 既然供应链是价值链在企业外部的扩展,那么供应链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价值链体系,其成员之间合理的价值分配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价值的合理分配需要成员之间具有共同的利益目标、相互协同合作,实现供应链协同的同时完成利益最大化和利益的合理分配。但是现实经济生活中成员之间往往不能形成良好的协同关系,导致供应链协同的失败,究其原因主要有: 1、供应链成员之间的目标不同。它包括:(1)由于供应链成员都是独立的利益个体,在其作决策的时候往往先从个体利益出发,总是基于最大化自身利润给出相应决策,而成员的各自决策往往不能达到供应链的整体最优,只能使供应链处于一种次优的均衡状态;(2)供应链成员的性质不同,经济生活中存在各种不确定性因素,一项决策的风险往往与其收益成正比,个体决策面临着风险和收益的权衡,而不同的个体成员对待风险的态度可能不同。 2、供应链面临的不确定性因素。各种不确定性因素的难以预测、信息的不对称等,使得成员之间难以形成统一的决策;即使供应链成员一开始达成了协同协议,双方也都愿意严格遵循契约执行各自决策,但是随着不确定性因素的出现,供应链身处的环境发生变化,那么能够保证原始协同状态的协议可能不再适合新的环境,最终导致供应链协同的失败。 三、供应链协同的演进 大多数的学者都是从供应链管理的发展阶段模式来阐述供应链协同的演绎过程。国内学者程国平提出了供应链管理方法的演进,将供应链管理分为分布式

木塑复合材料及其材料配方

木塑复合材料及其材料配方 木塑复合材料是采用热熔塑胶,包括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以及它们的共聚物作为胶粘剂,用木质粉料如木材、农植物秸杆、农植物壳类物粉料为填充料,经挤压法成型或压制法、注塑法成型所形成的复合材料。其中的热熔塑胶原料可采用工业或生活的废弃料,木粉也可以采用木材加工的下脚料、小径材等低品质木材。从生产原料的角度而言,木质塑料制品减缓和免除了塑料废弃物的公害污染,也免除了农植物焚烧给环境带来的污染。复合过程中材料配方的选择涉及到如下几个方面: 1.聚合物 用于木塑复合材料加工中的塑料可以是热固性塑料和热塑性塑料,热固性塑料如环氧树脂,热塑性塑料如聚乙烯(PE)、聚丙烯(PP)及聚氧乙烯(PVC)。由于木纤维热稳定较差,只有加工温度在200℃以下的热塑性塑料才被广泛使用,尤其是聚乙烯。塑料聚合物的选择主要依据有:聚合物的固有特性、产品需要、原料可得性、成本及对其熟知的程度。如:聚丙烯主要用于汽车制品和日用生活品等,聚氯乙烯主要用于建筑门窗、铺盖板等。此外,塑料的熔体流动速率(MFI)对复合材料性能也有一定影响,在相同加工工艺条件下,树脂的MFI较高,木粉的总体浸润性较好,木粉的的分布也越均匀,而木粉的浸润性和分布影响复合材料的机械性能,尤其是冲击强度。 2.添加剂 由于木粉具有较强的吸水性,且极性很强,而热塑性塑料多数为非极性的,具有疏水性,所以两者之间的相容性较差,界面的粘结力很小,常需使用适当的添加剂来改性聚合物和木粉的表面,以提高木粉与树脂之间的界面亲和能力。而且,高填充量木粉在熔融的热塑性塑料中分散效果差,常以某种聚集状态的形式存在,使得熔体流动性差,挤出成型加工困难,需加入表面处理剂来改善流动性以利于挤出成型。同时,塑料基体也需要加入各种助剂来改善其加工性能及其成品的使用性能,提高木粉和聚合物之间的结合力和复合材料的机械性能。常用的添加剂包括如下几类: a)偶联剂能使塑料与木粉表面之间产生强的界面结合;同时能降低木粉的吸水性,提高木粉与塑料的相容性及分散性,所以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明显提高。常用的偶联剂主要有:异氰酸盐、过氧化异丙苯、铝酸酯、酞酸酯类、硅烷偶联剂、马来酸酐改性聚丙剂(MAN-g-PP)、乙烯-丙烯酸酯(EAA)。一般偶联剂的添加量为木粉添加量的1wt%~8wt%,如硅烷偶联剂可以提高塑料与木粉的粘结力,改善木粉的分散性,减少吸水性,而用碱性处理木粉只能改善木粉的分散性,不能改善木粉的吸水性及其与塑料的粘结性。需注意的是马来酸盐偶联剂与硬脂酸盐润滑剂会发生相斥的反应,一起使用时导致产品质量和产量降低。 b)增塑剂对于一些玻璃化温度和熔融流动粘度较高的树脂如硬度PVC,与木粉进行复合时加工困难,常常需要添加增塑剂来改善其加工性能。增塑剂分子结构中含有极性和非极性两种基因,在高温剪切作用下,它能进入聚合物分子链中,通过极性基因互相吸引形成均匀稳定体系,而它较长的非极性分子的插入减弱了聚合物分子的相互吸引,从而使加工容易进行。在木塑复合材料中常要加入的增

镁合金板材各向异性实验研究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镁合金板材各向异性实验研究 刘阳 燕山大学 2014年6月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镁合金板材各向异性实验研究 学院:机械工程学院 专业:轧钢 学生姓名:刘阳 学号:100101010371 指导教师:石宝东 答辩日期:2014/6/20

燕山大学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摘要 摘要 由于具有密度低、比强度和比刚度高等特点,镁合金板日益广泛地应用于交通、家电和通讯领域。由轧制而导致的镁合金晶体的取向特征以及镁合金晶体自身对称性较差的特点,镁合金经常表现出较强的各向异性行为。本论文以此为研究对象,试验确定了三种不同厚度镁合金板材的各向异性行为,通过试验数据研究了AZ31型镁合金板材在室温下的各向异性屈服行为,从而为使用量大、具有良好应用前景的镁合金的各向异性唯象模型提供了大量的实验研究数据。 基于对三种不同厚度AZ31镁合金板材的基本力学性能的研究发现:镁合金板材在不同方向上力学性能不同,所研究的板材的力学性能都表现出了各向异性特征。 进一步研究表明,现有的金属塑性强化模型不能满足工程上的要求,畸变强化理论有利于弥补现有强化模型的缺陷。此外,通过多向单轴拉伸实验,测定了AZ31镁合金板材的初始屈服面和等塑性功面,系统的分析了等塑性功面的演变规律。 关键词AZ31镁合金板;各向异性;拉伸力学性能;屈服面

燕山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Abstract Due to their good properties,such as low density,high specific strength and high specific stiffness , magnesium alloy sheets are widely applied in transportation , household appliance, communication and many other fields.Because of the orientations of magnesium alloy crystals by rolling and less symmetrical characteristics,magnesium alloys often show strong anisotropy behavior.In this paper, as a research object,Testing to determine the anisotropic behavior of three different thicknesses of magnesium alloy sheet,Through experimental data to study the anisotropic yield behavior of AZ31 magnesium alloy sheet type at room temperature,Anisotropic phenomenological model for the use of magnesium alloy so large,with good prospects of a large number of experimental studies provide data. Based on the basic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hree different thicknesses AZ31 magnesium alloy sheet study found: magnesium alloy sheet in different directions different mechanical properties,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he sheet are studied showed anisotropy. Further study showed that the existing metal plastic hardening model can not meet the requirements for building works,to compensate the distortion in favor of strengthening the existing theoretical models to strengthen the theoretical defects.In addition,multi-directional uniaxial tensile test and biaxial loading experiments,we measured the yield surface systems and functions such as shaping the surface of AZ31 magnesium alloy sheet, which systematically analyzes the evolution of the yield surface. Keywords AZ31 magnesium alloy plate anisotropy ; Anisotropy ;tensile mechanical properties ;yield surface;

高性能镁合金发展现状与趋势

高性能镁合金发展现状与趋势 摘要 随着人们对能源和环境的日益关注,镁及镁合金的应用正在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镁是我国少有的几种优势金属资源之一,在过去的15年里,我国的镁工业从弱小到壮大,目前已成为世界上原镁生产的绝对大国,2003年镁产量更是占世界总产量的60%以上。从2000年开始,在师昌绪等院士的直接推动下,我国镁合金的研究和应用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逐步从镁生产大国向镁研发和应用强国迈进。过去5年里,我国在高性能镁材料的研究,镁加工装备的开发以及镁合金深加工产品的开发应用方面都取得极大的进展。从镁产业的角度来讲,已经形成了从原材料到深加工一直到应用的完整产业链,从镁研究开发的角度来讲,已经初步形成了从基础研究到应用研究一直到产品开发的完整科研开发体系。镁合金作为21世纪的绿色环保工程材料,近年来已成为全球学术界的一个研究热点,并越来越受到工业界的重视。目前我国在镁合金的研究和应用上取得了很大进展,已经研制出耐热镁合金、高强高韧镁合金等新材料,在变形镁合金领域也取得了突破,本文重点介绍几种有特色和良好应用前景的高性能镁合金,以及镁合金成形加工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高性能镁合金包括阻燃镁合金、低成本高强度铸造镁合金和高强耐热变形镁合金,成形加工技术包括镁合金涂层转移精密铸造技术、镁合金熔体复合纯净化技术、不含六价铬离子的镁合金超声阳极氧化表面处理技术、大型镁铸件低压成型技术以及镁板差温拉深工艺。镁合金的深入研究有力地推动了镁合金产业的发展。 关键词镁合金发展现状趋势 正文 1、我国镁及镁合金现状 我国目前在镁工业方面拥有三项"世界冠军"。第一是镁资源大国,储量居世界首位。在青海盐湖蕴藏着氯化镁32亿吨,硫酸镁16亿吨。在辽宁、山西、宁夏、内蒙、河南等省区菱镁矿均有很大储量,仅辽宁大石桥一带的储量就占世界菱镁矿的60%以上,矿石品位高达40%。第二是原镁生产大国,2003年我国共生产原镁35.4万吨,约占全球总产量的67%。第三是出口大国,年产量80%以上的镁出口到国际市场。尽管如此,我国的镁工业还存在着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1)原镁生产技术比较落后,质量不够稳定,镁锭中的夹杂物和有害元素含量大大超标,难以满足压铸、板材轧制和冲压等高端产品的生产需求;2)出口产品绝大多数是廉价的纯镁锭,镁合金出口比重只有15%左右,镁合金制品出口则更是微乎其微,因此出口利润低效益差,而对于军工生产所需求的高性能镁合金板材和型材还需要从俄罗斯进口;3)原创性的研究成果缺乏,目前出口的所有镁合金锭几乎全部按照国外的牌号生产,而且在镁合金产品加工中的关键技术和装备大部分依靠进口。 中国镁合金产品的生产和应用现状是,镁合金的优势已经被许多企业所认识,在汽车、摩托车和3C产业中镁合金已经开始获得应用,用户包括如上汽、一汽、二汽、奇瑞、隆鑫、海尔等,例如,一汽铸造有限公司AM50镁合金方向盘骨架;镁合金压铸迅速增长,台湾、香港和大陆投资的镁压铸厂分布在向几乎全国各地,各种压铸机数量超过50台;变形镁合金加工开始起步。 2、我国镁合金研究现状 国家相关研究和应用计划包括,科技部组织实施的"十五"攻关计划重大专项"镁合金应用开发及产业化"、"十五"863计划相关项目、重点国际合作计划、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立项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防科工委的民口军工配套项目,经贸委的技改项目,国家发改委的高技术示范工程等。 十五科技攻关重大专项"镁合金应用开发及产业化"的目标是,建立镁合金技术创新体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